文化象征范例6篇

文化象征

文化象征范文1

关健词:葫芦象征 葫芦崇拜 葫芦吉祥 文化

葫芦古代称为匏、瓠、壶,后来又称为壶卢、浦卢、匏瓠、胡卢等,其历史源远流长,它最初作为一种植物,是与先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葫芦由食物因素不断赋予它文化内涵,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乐之邦,葫芦很早就做成了礼器乐器,周代制“陶匏”,用来祭天,以象天地之性。陶匏就是仿照葫芦的形状而成的。春秋战国时,楚国筑形如葫芦的观象台,称“匏居之台”,大约己认为葫芦与天宫是有缘的了。秦汉晋唐以来,葫芦被视为仙品、仙居、仙境,甚至行医卖药,也要借重葫芦的仙气,悬壶为记以示灵丹妙药。在人们的观念中,葫芦由一种常见的原始植物逐渐演变为一种葫芦象征,形成了葫芦文化。探究它发展演变的轨迹,不难发现,葫芦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构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传统。

多子多产的文化意象

据考古发现,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遗址中就发现了葫芦和葫芦种子。它最初作为一种食用蔬菜,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诗经》中就有不少葫芦作为食物的记载,《小雅•瓠叶》:“幡幡瓠叶,采采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描述了将葫芦叶采下烹调成美味招待客人的情景。《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写的是葫芦作为食物的情况。《小雅•南有嘉宾》:“南有木,甘瓠累之。”《大雅•生民》:“麻麦蒙蒙,瓜瓞唪唪。”都描述了一派葫芦丰收的景象。这些描写都表明,在当时,葫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元代王祯《农书》记载:“瓠之为用甚广,大者可以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荤羹,可蜜煎作果,可削条作干。”又说:“瓠之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无穷,最为佳蔬,烹饪无不宜者。种如其法,则其实斗石,大之者为瓮盎,小之为瓢杓,肤瓤可以喂猪,犀瓣可以灌烛,咸无弃材,济世之大功矣。”葫芦最初作为一种蔬菜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它的其它用途,葫芦越来越受重视。

在弥漫着原始宗教气氛的原始母系氏族公社,葫芦既可作食物、又可作天然器皿,还可作制陶模具等,具有多种功用。在长期的食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葫芦多籽而且有旺盛的繁殖能力,这正是古代先民所羡慕和追求的,因而很早就把葫芦作为崇拜的植物对象,于是产生了对葫芦的崇拜。童年时代的人类想像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先民早期那种“多子”意识,与葫芦的多籽、“绵绵”不断、极强繁殖能力,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在探索人类起源时,原始人的思维是直观的,认为生儿育女是女性特有的本领,葫芦浑圆的外形特征,类似怀孕妇女的肚腹,在原始的思维“同类相生”相似律的作用下,先民的感性思维自然而然地把葫芦与生殖联系起来,甚至有的民族更有葫芦直接生人的神话,认为人类最初是从葫芦中出生的。葫芦所具有的这种神秘力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思维表象与意义的对应,葫芦形象与生殖形象的相似,圆形葫芦在原始思维中就成了母体的象征,成了生殖的象征,成为多子的象征,逐渐演变成为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物,而葫芦崇拜被人们搬进了生殖崇拜、母体崇拜的领域。这是早期人类对生殖的原始崇拜的体现,表现了先民生殖繁盛的愿望。《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正是先民葫芦崇拜的记录,葫芦绵绵多籽,喻生命的繁衍,这又与生殖崇拜有关,因而葫芦的多籽多产也就具有了文化意蕴。《左传》鲁宣公十六年记载,东周匡王时,晋灭“赤狄”而赐“士伯以瓜衍县”,这里用葫芦作为地名,以象征当地人畜和作物的蕃衍,这正是葫芦的文化意蕴的体现。

壶天仙境的文化意蕴

中国人历来就把葫芦当作一种神秘的宝物,认为葫芦中所装的都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因此,自古就传有“悬壶济世”的佳话,很多神医、神仙、高人在小说中都是背着葫芦或腰悬葫芦,不但八仙中的铁拐李,就是寿星南极仙翁龙头拐杖上也挂着一个葫芦。由此可见,葫芦文化进入文明时代后,随着人们心理追求的需要,逐渐从带有自然崇拜性质的母体崇拜和祖先崇拜,演化出一个“葫芦仙境”的世界。

葫芦除了最初作为食蔬以外,还可做成各种形状的器具使用,首先用作盛酒。古代酒器繁多,葫芦便自然地加工成酒器,《诗》:“酌之用匏”,古代有祭天之礼,也是使用葫芦酒杯,称为“匏爵”,《周礼》中记载:“其朝献用两著尊,其馈献用两壶尊。”后代封建王朝行郊祀礼,承古法仍用匏爵。古人为什么如此看重“壶尊”?《礼记》中说“器用陶、匏,贵其质也。”陶为土质,象征天地,匏,取其包藏东西之意,象征上天容纳万物,博大精深,用陶匏祭祀天地,寄托着祖先希望上天赐福给他们的美好愿望。

葫芦象征“天地之性”,在古籍中多有记载,《礼记•郊特牲》:“祭天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通考•郊祀考一》说:“周之始,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由于葫芦的神圣性,而使楚庄王筑“匏居之台”(葫芦形的观象台)以望“国氛”,观测国家的吉凶,可见葫芦已沾上仙气了。《国语•楚语上》:“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汉书•郊祀志下》:“成帝初即位……其器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贵诚尚质,不敢修其文也。”《晋书•礼志上》:“(祭)器用陶匏,事返其始,远以配故祖。”这些记载都是用葫芦来象征天地之性,把表达“民之初生”的葫芦来作为远祖供奉的礼器。

东周时的瓜衍县,当在今晋南和豫北之间的王屋山区,它是道教称之为神仙所居及道士修仙的名胜“洞天福地”之境,王屋山居“十大洞天”之首。唐代八仙之一张果,腰系一葫芦,曾云游于晋南王屋山和中条山之间。《宋史•陈抟传》记载,唐末宋初大思想家、著名道士陈抟“斋中有大瓢挂壁上”。唐玄宗时,官至御史中丞的道士李筌,在道教典籍《集仙传》中说,他云游王屋山,遇女仙骊山姥从袖中取出一瓢为他取水。葫芦与道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葫芦在秦汉时期就象征神仙的栖息之所。《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等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汉书•郊祀志》说:“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曾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白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至,三神山乃居水下,临之,患且至,风辄引船而去;终莫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秦皇、汉武奢望长生不死,均好神仙,秦皇遣童男女数千,往蓬莱三神山求仙,并未如愿。汉武帝并不甘心,遣人远观蓬莱仙气:“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史记•孝武本纪》)如此仙境可望不可及。

起自东汉的道教有以葫芦为象征的仙境“壶天”,把葫芦看成一个包容日月星辰、亭台楼阁,可以对酒当歌的神仙所在。壶天是道家心中的灵祖世界,视壶天为小宇宙,常以“壶天”、“壶中天”、“壶中天地”、“壶中日月”指神仙世界。东晋王嘉《拾遗记》卷一《丹丘国》指出:“东海有三壶,则海中三山也:一曰云壶,则方丈也,二曰蓬壶,则蓬莱也,三曰瀛壶,则瀛洲也,形如壶器。”这就是说,被视为神仙栖息之地的东海神山都以葫芦为命名,且形如壶器。尔后由之出现有关仙葫芦的传说神话,西王母从东海蓬莱道士得灵瓜,《拾遗记》卷六《后汉》条说:“明帝阴贵人梦食瓜甚美,帝使求诸方国。时,敦煌献异瓜种,瓜名‘穹窿’,长三尺而形屈曲,美味如饴。父老云‘昔道士从蓬莱山得此瓜,云是崆峒灵瓜。’”此所谓“瓜名穹窿”,是将葫芦比作宇宙穹窿。发展到后来,葫芦不仅仅是仙境的象征,葫芦本身也被神化仙化了。西晋张华《博物志》卷四《物理》说:“庭州灞水,以金银铁器盛之皆漏,唯瓠芦则不漏。”南朝刘敬叔《异苑》卷二补云“西域苟夷国山上有石骆驼,腹下出水,以金银及手承之,即便对过(漏),唯葫芦盛之则得,饮之令人身香泽而升仙,其国神秘不可数遇。”可见葫芦是充满仙气了。

人们这种对仙境的追求,使得葫芦的文化意蕴更加深入人心,古老的葫芦文化,不仅变成使秦皇汉武向往的壶天仙境,而且在各民族中长期流传。

吉祥福禄的文化象征

吉祥福禄是人们对幸福、安康、美好理想的追求,在长期的沿袭、演化和积淀中,逐渐形成一种吉祥文化观念,由吉祥物、事、词语、符号等构成。葫芦在中华吉祥文化中,为吉祥物的典型,葫芦意象使葫芦文化成为中华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昏义》记载:“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举行婚礼时,夫妻要同居而食,合卺而饮。卺就是葫芦的一分为二,成为两个瓢,合卺即两瓢相合,以象征夫妻合体。

由自然物为吉器,成为一种吉祥物,正是先民的经验与创造,葫芦获得文化的属性,成为一种独特的吉祥文化的象征。而且人们不断地丰富它的文化内涵,人们由它的果实累累,圆润饱满,联想到兴衰、繁衍、美满;由它的便于使用,携带,贮存,寓意顺利,富裕,如意;由它的济水、共济,代表保平安、济世救人,健康长寿,葫芦与五福联系起来。旧时,民间农家在葫芦成熟的季节,请私塾先生在葫芦上写“五子登科”、“长命富贵”、“吉祥如意”、“万事大吉”等吉利之词,然后用刀刻好或涂上清漆,供奉在家堂菩萨神位之前,求得吉祥如意。

民间结婚喜庆之时,在新房内的摆设中,将葫芦挂件挂在喜床前沿口处,以示新娘像葫芦一样多子多孙,传宗接代,还认为有葫芦这种圣洁之物在,妖魔邪气不敢进入洞房,万事大吉。民间传统民俗,老人过六十大寿时,在寿堂之上,大都挂着一幅彩绘“老寿星”中堂立轴,画中的老寿星手中拿着龙头拐杖,上面画着一只神仙葫芦,示意老者儿孙满堂。亲友馈赠的礼品中,亦有赠送葫芦,呈放在神柜之上,以示敬祝长命百岁、吉祥纳福。

民间年画多画蝙蝠、葫芦,葫芦即取其“福”、“禄”的谐音,因其为草本植物,其枝茎称为“蔓”,与“万”谐音,“蔓带”与“万代”谐音,“葫芦蔓带”即是“福禄万代”,故它是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民间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它作为吉祥图案的设计,家具、刺绣、衣物、剪纸、年画等多为此图案。

这种吉祥文化不只民间崇尚,统治者更是需要,清代宫廷每逢新年和端午节,在帝、后寝宫的门楣上,倒贴红纸剪成的葫芦,用它的谐音表示洪福的到来。这一具有剪纸艺术趣味的民俗,同红纸黑字的书福字相比,无疑更生动、更形象,祝福性更大。

葫芦文化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人类早期生殖崇拜的典型意象,而且象征着蕴含天地之性的神仙境界,在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载体,它又发展成一种精神信仰,成为吉祥福禄的象征,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蕴。葫芦作为原始食蔬的实用价值早已退出历史舞台,但源远流长的葫芦文化却丰富着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葫芦崇拜依然是文化崇拜的情结,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人们不吝把葫芦称为宝葫芦,而“壶天、悬壶济世、壶中日月、葫芦乾坤”等优美的词语透露着人们对它的钟爱。谈到葫芦文化,人们依然津津乐道,陶醉于美妙的神仙世界,沉浸在吉祥幸福的氛围之中,享受着它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食粮。葫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深入,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发据和整理葫芦文化,对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2].王 祯:《农书》,农业出版社,1981。

[3].阮 元:《十三经注疏》,北大出版社,1999。

[4].杨元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

[6].韦 昭:《国语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班 固:《汉书》,中华书局,1983。

[8].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83。

[9].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

[10].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11].王 嘉:《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

[12].张 华:《博物志》,中华书局,1980。

文化象征范文2

关键词:红;白;黑;象征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从科学的定义来说,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在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而中国文化中的颜色内涵和象征意义也十分丰富,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是多元的。下面我们就中西文化中颜色的不同象征意义进行具体描述:

1.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追求。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男娶女嫁时贴大红“喜”字,把热闹、兴旺叫做“红火”;形容繁华;它也象征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红极一时”。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贬意相当强的词,是“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red revenge血腥复仇,它又象征激进、暴力革命,如a red revolution 赤色革命,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a 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

2.白色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所以白色象征死亡、凶兆。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它也象征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总是打着“白旗” 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它还象征奸邪、阴 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义主要着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鲜牛奶及百合花的颜色。西方人认为 白色高雅纯洁,象征着纯真无邪,如(1)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2)white wedding新娘 穿白礼服的婚礼;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1)a wh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2)white hand廉洁、诚实。

3. 黑色

古代黑色为天玄,原来在中国文化里只有沉重的神秘之感,是一种庄重而严肃的色调,它的象征意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显得较为复杂。一方面它象 征严肃、正义,如民间传说中的“黑脸”包公,传统京剧中的 张飞、李逵等人的黑色脸谱;另一方面它又由于其本身的黑暗无光给人以阴险、毒辣和恐怖的感觉。它象征邪恶、反动,如指阴险狠毒的人是“黑心肠”,不可告人的丑恶内 情是“黑幕”,反动集团的成员是“黑帮”、“黑手”,称杀人劫货、干不法勾当的客店叫做“黑店”等。黑色(black)是西方文化中的基本禁忌色,体现了西方人精神上的摈弃和厌恶。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 ,如(1)black mass安灵弥撒,(2)a black letter day凶日;它象征邪恶、犯罪,如(1)black man邪恶的恶魔,(2)black guard恶棍、流氓;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 (1)black sheep败家子,(2)a black eye丢脸、坏名声。

4. 其他颜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 称为“黄道吉日”,但是它更代表权势、威严,象征中央政权、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钺”是天子的仪仗,“黄榜”是天子的诏书,至于现在流行的与“ 性”有关的“黄色”观念,有一种说法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一种现象。据说美国纽约的《世界报》用黄色油墨印刷低级趣味的漫画以争取销路,人们便称这一类不健康的刊物为“黄色刊物”,所以黄色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

文化象征范文3

关键词:文化研究;象征性暴力;乔伊斯·卡罗尔·欧茨;他们

1.社会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

近年来,文化研究在文学研究领域被炒得火热,很多学者都在打文化研究的擦边球。那么什么是文化研究呢?对于这一文学概念,很难有统一的定论,因为文化研究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研究方式,它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包括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哲学等等。正是因为它广阔的内涵,所以很难给出文化研究的确切定义。文化研究的广阔内涵往往使学者在研究文学或者文艺的时候横跨许多学科,涉及众多领域。因此,这一新兴研究方法使文学研究摆脱了多年仅仅被束缚在单一领域研究的桎梏,让文学研究与历史社会现实接轨,真正实现了“文以载道”的目的。

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文学方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一种研究方法,不同研究者往往有不同的文化研究指导方法。大文化家威廉斯就说,“我要试图发展一种社会整体理论,把文化研究视为整个生活方式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找到研究结构的方式……这些方式可以用于联系和阐明具体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也可以用于更普遍的社会生活的形式和关系,取消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公式,代之以最能动的观念,即一个不均衡然而相互决定的力量场。”[1]“也就是说,通过对某一社会的文化进行分析,以‘恢复生产和消费该社会的文化作品和实践的男女老少们应共同拥有的规范和行为和思想体系’” [2]国内有些学者则认为,“文化研究就应该是揭底,将这种同谋的关系,将文化领域中这种不知不觉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揭穿”。[3]

文化研究涉及众多学科,往往很难从单一学科来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而杂糅了各类学科的文化研究又往往显得过于泛泛。因此,以一个学科为主要切入点的研究方法不失为一个良策:例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以象征性暴力为切入点,对于欧茨的小说《他们》进行文化研究。文学与社会和我们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学作品表现过去社会的一个阶段,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并引导我们面向未来。”[4]因此有必要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探究其背后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分析文学对于现实社会的警示作用。

2.文化视野下的暴力解读

暴力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在政治和阶级斗争中,暴力是一种维护国家统治的必要手段。传统的暴力概念更多的是一种物理强制性力量(硬暴力)。社会学中也把暴力定义为以权力为基础的物理性强制力;当提到与之相对的另一种力量时,则称为自觉追随引导的力量。有些文学研究者和文化研究者把“暴力”分为“真实性暴力”(real violence)和“象征性暴力”(symbolic violence)。

真实性暴力顾名思义就是各大辞典对于暴力的传统定义,就是可见的有形的,也可以叫做硬暴力;而象征性暴力,布迪厄称之为“象征符号性暴力”,他认为,“对个人而言,通过教育、文化、知识、美感、情趣、语言等,象征符号性暴力为人们提供或剥夺其所需要的关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认同感。”[3]以教育为例,“社会通过教育来调和传统价值观和社会变化,在教育作为知识传播的幌子下维护现存的社会再生产秩序。于是,教育成为再生产和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统治形式。那么,对社会主体进行社会文化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象征暴力’或‘软暴力’过程。”正如布尔迪厄所说:“当教育在商品和服务生产以及生产者本身的生产过程中扮决定性角色时,教育就不再是纯粹的教育了。”[5]可见象征暴力是相对于真实暴力也就是传统有形的硬暴力一种暴力类型。

荷兰人类学家安东·布洛克Anton Blok也认为暴力有象征符号性这一分类,他指出,“解读暴力者传送出来的信息非常重要,正是他们的行动所带有的符号因素触及到了这一关键问题。使用文化的研究方法去探讨暴力,关键是要揭示出那些从表面上看来‘无意义’暴力中含有的意义……”[6]象征符号性暴力手段正如布迪厄认为的那样包含教育、文化、知识、情趣等,那么这些象征符号性暴力手段是如何起作用的呢?布迪厄以教育为例,他认为“教育作为一种象征符号性暴力手段在从事社会的再生产,也就是说,通过教育资源的获得,而建立起一种权利支配与被支配的之间的关系。”[3]“教育和学术变成一种象征符号性资源,成为人们增强支配新高地位和获得权威的途径。”[3]

文化象征范文4

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语表现出的独特魅力,令人刮目相看。在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都很丰富。我们不仅要注意观察它们本身的基本意义,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伸、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由于我国与绝大部分英语国家相隔万里,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等千差万别,人们对于颜色的感受和表达不尽相同。这样,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自然又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本文拟就中西文化中词语的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作一些对比和探讨,以求教于同行和读者。

从科学的定义来说,颜色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是人眼视觉的一种基本特征。颜色生成的这种定义,对经历封建社会时间相对短,且在近代和现代教育和科学得到普及和飞速发展的西方来说,是比较易于为他们所接受的。西方从文明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理性的教育和科学方法的发现,对客观世界和客观认识采取现实的科学态度。因此,西方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往往比较直接,一般是用客观事物的具体颜色来象征某些抽象的文化含义,所以更易追溯其语义理据和逻辑理据。例如: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主要指鲜血(blood)颜色,而blood在西方人心目中是奔腾在人体内的"生命之液"。一旦鲜血流淌下来,生命之花也就凋谢。所以red使西方人联想到"暴力"和"危险"产生了一种颜色禁忌。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的表达情感。……红色被认为是令人激动的,因为它能使我们想到火、血和革命的含义。"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由于意识到red可能使现代英语读者联想到“暴力"、"流血",所以采用小说原来曾使用的书名《石头记》,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但是由于

2)a red 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3)a red flag危险信号旗;它还象征着放荡、淫秽,如( 1)a red waste of his youth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2)ared 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 3)is she really sored as she is painted?难到她真的象人们所描绘的那样放荡吗?

至于红色的褒义,如red—letter day喜庆的日子,the red carpet隆重的接待等,则得益于不同文化之间 的交流和融合。据考证,red的褒义是从远东经波斯传到西方的。

2、白色

文化象征范文5

[关键词]象征意义 颜色词 文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08-0119-02

引言

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文化象征意义,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不尽相同。因此,正确理解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一、“红”的象征意义

在中华文化中,红色往往代表着红火、喜庆、兴旺、成功、忠诚、吉利等美好的意思。这主要受到古代日神文化的影响。古汉语许多词汇里都有“朱”这个字,也就是红色的意思,比如官宦显贵的门第被称为“朱门”,衣服被称为“朱衣”,车乘被称为“朱轩”,象征着雍容华贵、兴旺发达;在京剧文化中,往往会用大红色涂人物的脸,比如关羽的一张大红脸象征着他忠肝义胆的品格;中国传统婚嫁文化中张贴大红喜字,新娘穿大红衣服、盖红盖头,新郎胸前佩戴的是大红花等,用来给婚礼增添喜庆之色和预祝新婚夫妻婚后生活越来越红火。由于“红火”代表热闹昌盛,另有“红尘”一说,指纷繁复杂的人世。现代汉语中,“红”字更是出现在各种词汇中,多表示褒义,比如“红包”预示着奖励和祝福,“红利”是企业分给股东的利润或是给职工的奖金,“红颜”是指年轻美貌的女子。由于“红”还有成功的含义,就有了“大红大紫”、“大红人”等一说。又由于“红”给人的视觉感是非常刺激强烈的,象征着兴旺和成功,多被使用在政治语境中,比如“红军”、“红旗”、“红色根据地”、“红色政权”等,同时用“红枫”来隐喻革命的热情,“红烛”来隐喻奉献的精神。

红色在西方文化中常用作贬义,使人联想到“暴力”,“危险”,如red hands意为“血腥的手,杀人的手”;在经济领域,红色常指“负债”,“亏损”,如 red ink意为“赤字,in the red意为“亏损”;此外,红色还被认为有、放荡的含义,比如a red light district意为“花街柳巷”,a red waste of his youth意为“他那因放荡而浪费的青春”。而随着中华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和互融,红色也有了一些褒义,比如the red carpet意为“隆重的接待”,red-letter day意为“喜庆的日子”等,都和汉语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热闹的观点相近。

二、“黄”的象征意义

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颜色分为基本的五种,而居于五色之中的黄色往往被看成是一种帝王独有的颜色。这是因为在中华古文化的阴阳五行学说里,黄色是大地的本色,从未改变。将黄色尊崇为帝王之色表现了古人对地神的信仰和崇敬。人们认为黄色是秉承了“天德”之美、“中和”之本的尊色,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将黄色定为是象征尊贵、荣耀和皇权的法定尊色,“黄屋”是古代帝王乘的车;“黄门”是汉代为天子供职的官署;“黄道吉日”是非常吉利、顺畅的日子等,因此,可以看出黄色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非常尊贵的地位。

而西方国家通常将黄色和“病态”、“忧郁”、“胆小”及“令人厌恶”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如 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意为“他太胆小了而不敢起来斗争”。西方文化中的黄还常常被人们所避讳,因为背叛耶稣的犹太(Judas)所穿衣服就是黄色,因此黄色常被赋予不好的含义,代表毫无趣味和文学价值的报刊及书籍,比如yellow press意为“黄色报刊”。而Yellow pages指“黄页电话簿”,是指按不同的商店、事业、企业、机关分类的电话号码查询簿,它与“下流”毫无关系,只因它是用黄色纸张印刷。

三、“白”的象征意义

在中华文化中,人们往往对白色比较忌讳,因为它常与死亡,丧事相联系。如“红白喜事”一说中,“白”指丧事,丧家人身穿白衣,头戴白帽,胸戴白花表示悼念。而在国粹京剧中,大白脸往往被看成是奸诈的恶人的标志,比如曹操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就被涂上白脸。在现当代中国的政治语境,白色又往往和红色相对,是落后、反动、顽固的代名词,比如“白色政权”、“白色恐怖”等。

在西方文化中,白色使人们崇尚的颜色,它象征着纯洁,优雅,幸福,吉利。如,西方婚礼以白色为主,新娘身穿白色圣洁的婚纱,头戴白色面纱,代表着爱情的纯洁和婚礼的幸福。白色也有表示善意,诚实,如a white lie 意为“善意的谎言”。随着语言的发展,白色有了其他的引申意义,如White House指“白宫”,white sale 指“大减价”等等。

四、“黑”的象征意义

黑色在汉语中常与“黑暗、邪恶、奸诈”联系在一起,如“黑帮”,“黑店”,“黑市”,“黑心肠”等词语。黑色也有“不光彩,不合法,欺骗”等意义,如“黑人黑户”。而在英语中,黑色表示“不幸、灾难、厌恶、愤怒、阴沉”等意义。如 black sheep 意为“败家子”,“害群之马”;black Monday 指“黑色星期一”,“开学第一天”;black in the face意为“满脸怒气”。西方人身穿黑衣参加葬礼也表明了黑色和死亡、凶兆的联系,而在一些庄重、正式的场合,人们也是黑衣出席,在这一点上,黑色在中西方的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是相似的。

五、“绿”的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绿色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有着不同的意义。一方面,它代表着自然意义,具有保护色的作用。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绿色给予了人们躲避野兽攻击和装扮自己的能力,让人类的发展从原始到现在都可以充满蓬勃生机,同时绿色也保护了其他动物的生存,可谓利弊平分;另一方面,绿色也具有社会文化象征意义,人们用“绿林”来形容无恶不作的强盗、恶徒用“绿帻”、“绿头巾”来象征着卑贱的身份和地位,也用给丈夫戴“绿帽子”来谴责那些不守妇道、有外遇的妻子,等等。

在西方文化中绿色的意义就显得比较单一,认为绿色代表着清新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草木的绿色即植物本体的颜色。阿思海姆认为绿色给人以自然和爽快的感受,它不单单表示活力、生机,比如in the green wood即“在青春旺盛的时代”。而且表示新鲜,如green recollection即“记忆犹新”。但是绿色也包含贬义,有时会象征嫉妒、妒忌,如the green-eyed monster指“妒忌”。有时也象征经验缺乏、幼稚,比如a green hand指“生手”。

六、其他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蓝色在中华文化中给人以“恬淡宁静、意蕴深远、心旷神怡”的联想。中国人似乎较西方人喜欢蓝色。而蓝色往往令我们联想到浪漫美好的事情,比如蔚蓝的天空,蓝蓝的海洋等。而在西方文化中,蓝色象征“高贵、高远、 忧郁”等意义,如 He is a real blue blood.译为“他是真正的贵族”。in a blue mood 指“心情郁闷”。在经济词汇中,蓝色有许多不同的意思,如 blue book 指“蓝皮书”,blue-collar workers 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blue return 指“蓝色所得税申报表”,专供诚实的纳税人申报用。

在中华文化中,粉红色因是桃花的本色,又被称为桃花色或桃色,寓意着女性,比如在《长恨歌 》中白居易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粉色也寓意着男女之间不正当的性关系,比如“桃色事件”。而在英语文化中,粉红色是极致、精华的象征,比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常指“完美的人或事物”,the pink of politeness表示“非常绅士、有礼貌。”同时粉色还代表上流社会或高层次的,比如pink lady指“高格调鸡尾酒”,a pink-collar worker指“高层次女秘书”,pink tea指“上流社交活动”。

结束语:

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度影响,颜色词在中华文化中常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具有很浓的政治色彩和神秘色彩。而在西方国家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往往少了一些主观偏激色彩而显得比较理性化。基于本文中对“红”、“黄”、“白”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阐述与对比,英语学习者该清楚明了中西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的同异所在。准确把握中西颜色词语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才能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同时,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也有一定的实际借鉴和指导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吴关华. 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

[2] 杨春霖. 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M]. 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3] 杨鹏飞. 词汇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 安徽大学学报,1998,(2).

[4] 杨柳. 文化差异与翻译的求同存异[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5,(2).

文化象征范文6

关键词:樱花;日本文化;多元象征

日本人民将樱花看做是春天降临的象征,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樱花也反映出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念。日本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曾多次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和浸淫,并在不断的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在这一过程中,日本人民也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点。有日本文化研究专家就指出,日本的民族性格主要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源于日本农耕文化的民族核心性格。另一层次是受到多元文化影响的性格。樱花文化就是在这两种性格特点的共同影响下而形成的。在当代日本人民的生活中,樱花不仅是一种自然景物,甚至成为了一种精神文化,深深影响着日本的文学、艺术、风俗、政治等各个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樱花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变迁。

一、樱花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

文化符号是随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的,日本民族文化符号的形成受到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并且日本是一个很善于借鉴和模仿的国家,能够很好的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将其转化为自己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日本樱花文化的产生则标志着日本独立文化体系的形成。在平安中期前,中国对日本的影响是最大的。中国人崇尚赏花,因此日本人也很注重赏花的风俗,但当时主要是赏梅。平安后期,日本人开始由赏梅转变为赏樱花。一开始,这种风俗还仅限于贵族当中,之后就逐渐平民化。发展到后来,樱花成为了大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日本的诗歌、短剧中樱花都是重要的主题和内容。

樱花作为文化符号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了日本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它既表现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还反映出了日本人对社会、国家、道德、审美、文化等方面的认识。本文对樱花象征意义的研究就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并分析了由此反映出的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变化过程。

二、樱花与日本人的自然观和宇宙观

日本人对四季景物的变化有着极高的敏感性,这得益于他们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日本古代社会中较低的劳动力水平和艰难的自然生活条件也使得日本人对自然形成了一种天生的畏惧感。日本民间很盛行用占卜来预测庄稼收成的好坏,并且还要定期祭拜农神。樱花的开放时节是农历三月,这个时间也恰好是插秧的时节。因此,樱花开放时的天气状况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庄稼一年收成的好坏。日本人也就很自然的将樱花与农业耕作联系到了一起。在日本很盛行用樱花来进行占卜,预测农耕时节天气的状况。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即樱花是农神喜欢的植物,因此每年樱花盛开的时节,日本人都会聚集在樱花下祭拜农神,并占卜收成的好坏。

在日本文化中,樱花还象征着春天,因此樱花也体现出了日本人的自然观。日本有很多与樱花和樱花季节有关的专有词汇,例如樱田、樱月、樱汤等。这些词汇都是日本文化中所特有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樱花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日本人的自然观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日本人将人类看成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将自然景物的四季变化与人的生老病死、世事无常联系起来。日语中有一句谚语“花有期,人有时”就是感慨樱花和人生命的短暂。

三、樱花与日本人的对人意识和社会意识

日本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张是双方和谐共存,不存在谁征服谁的问题。日本人经常将自己比喻成樱花,用樱花的开败来比喻自己的一生。樱花的凋谢象征着落榜或死亡,樱花的盛开则象征着成功或辉煌。这种自然观念也对日本人为人处世的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本人在与人交往时不会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放在首位,强调尊重他人,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日本人认为沉默是一种美德,是谦虚的表现。日本习语中有一句“沉默如花”就是强调为人处世时,要像樱花那样默默无闻,体恤他人。日本人强调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方式来生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日本人会对恬淡的樱花有这么深的感情寄托。

日本社会的另一个特点是等级关系森严。日本社会是一种纵向人际网的社会,十分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爱幼。这在樱花文化中也有所体现。“樱花自山下开,秋叶自山顶红”就体现了日本社会中万物有序的这一特点。既然日本人认为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那么人际交往的原则和自然法则当然也是和谐统一的。

日本人还十分推崇集体意识。他们习惯于将自己隐藏在集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否定个人的才华。日语中有一句话“无处不生花”就相当于中文中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它充分肯定了个人才华的重要性,但不崇尚急于表现出这种才能。在日本人的观念里,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只有在集体中,人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集体的荣誉也应当高于个人的荣誉。樱花又很好的承托了日本人的这一种社会观念,因为樱花总是同一时间开放,同一时间凋谢。

四、樱花与日本人的道德意识

日本谚语中还有一句非常受人推崇的就是“花数樱花,人数武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花当中要数樱花最美,人当中要数武士最值得人们崇尚。众所周知,武士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和意义,将樱花与武士类比,足以见得人们对樱花的喜爱。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就在于,樱花是稍纵即逝的,它开花时开得绚烂,凋落时决绝凌然,就像高尚、果敢的日本武士一般。日本人对樱花的喜爱从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对樱花这种性格的推崇。樱花具有一定的双重性。开放时,它生机勃勃、绚丽多姿,使人感到生命的蓬勃多彩;凋零时,它晦暗虚无,使人感到死亡的绝望。樱花的这种双重性格也是日本人性格的一种投射。日本人自身的性格就具有鲜明的双重性。樱花性格的双重性体现在它生时的蓬勃生机和死时的晦暗虚无,而日本人性格的双重性则体现在他们的“耻感文化”上。日本人的耻感文化不同于西方社会中由于内心道德约束而产生的“罪感文化”,而是由于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看法而产生的一种情绪。日本不像西方的一些国家是一神论者,他们对自身价值和行为准则的判断主要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如果能够获得社会对自己的认同,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认为是道德的,反之就是不道德。日本人的这一思想观念造成了他们在社会内部对自己有着极为严格的行为规范,但是一旦突破了内部社会的制约,他们就有可能变得暴躁和歇斯底里。

日本近代的一位思想家新渡户稻就在他的书中明确的指出樱花就是武士的象征。武士道事实上是源于中国的儒教。武士精神崇尚对自然的崇拜,而樱花作为自然的象征自然受到武士道的推崇。在近代日本对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中,樱花的这种生而绚烂,死而壮烈的特点曾经被扭曲和滥用,从而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托词和借口。日本的许多军歌就是以樱花为题材的,日本的原陆军和海军都曾使用过樱花作为军徽。这些都是对樱花文化的滥用。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应当承认,武士道精神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例如,日本经济在现代社会中的快速增长也极大的得益于这种坚韧不屈的武士道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日本人民锐意进取、勇敢创新,在科技、文化等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人始终相信,脚踏实地的努力总有一天会获得回报的,因此他们从不刻意去追逐名利,或是夸夸其谈,而是默默的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日本人民就像在山野中默默开放的樱花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工作,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五、樱花与日本人的审美观

日本属于一个岛国,它特有的岛国风光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共同促成了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日本人的审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喜欢小巧精致的东西,崇尚简洁,注重线条与阴影,爱好残缺美。樱花作为日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日本人的审美情趣也有深刻的影响。樱花的种类繁多,色彩斑斓,还有着淡雅的芳香。因此,赏樱花成为了日本每年的盛事。日本的樱花一共有300多种类型,不同的种类有着不同的花色和花形。每年到了樱花盛开的时节,不仅仅是日本人会聚集在一起观赏樱花,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会纷纷来到樱花之都日本进行一番观赏。通过欣赏各种类型的樱花,日本人也在加深着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赏樱花也带动了一系列产业和文化的发展,例如茶道、花道、绘画、庆典等。可以说,樱花与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就拿花道来说,许多插花艺术都是樱花为主题的,将樱花放在美观的容器中,再在水面上撒上几片花瓣,来模仿自然中的景象。

日本人崇尚简洁、残缺美的审美特点也在樱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樱花的美不仅体现在开放的时候,即使是在含苞待放或是落花满地的时候,也同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而对于日本人而言,凋落的花瓣似乎更有一种残缺的美,更能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鸣。日本人还喜欢在夜景中赏花,日语中的“夜樱”就是专指夜色下的樱花。日本人会边赏着樱花,边畅谈人生理想或家庭琐事。

六、樱花与日本人的实用主义与实利主义

日本人推崇实用主义和实利主义,在当代的日本,这两种观念表现的更加突出。在历史上,日本的这两种观念在宗教上也有过体现。公元6世纪,日本为了引进先进的技术对东渡而来的手工艺者采取了宽容温和的态度,并且包容了他们的。但实用主义和实利主义并不意味着不懂得欣赏美。恰恰相反,日本的商人很善于利用人们的审美情趣。例如,日本的商场就看中了日本人民对樱花的喜爱,在每年的樱花季节都制定了有效的销售策略,推出各种樱花主题的商品,如樱花花色的服装、饰品等,食品柜台也会推出一系列由樱花制成的食品,如樱花饼、樱花酒等。这种将美好的食物与实用主义相结合的做法也体现了日本人强大的创新能力。

七、樱花与日本文学

日本一直以来就有赏樱花的习俗,日语中的“花见”就是专指赏樱花的一种活动。这一习俗最早开始于平安时代。当时的皇宫贵族在宫中举办赏樱花的盛宴。一开始,这种盛宴只在贵族当中流行,但从江户时代开始,日本民间也开始流行这种观赏樱花的活动了。日本有一首民歌就叫《樱花》,讲述的就是日本民间赏樱花的风俗。

在日本的文学创作中,樱花也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尤其是日本的古典文学中,关于樱花的描写比比皆是。樱花那生而绚烂,死而绝美的生命特征极大的激发了文学家们的创作热情,也影响了日本文学家们的创作风格。在日本的文学作品中经常能够看到作家们借由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感物到感人,无不借助于樱花这一具有日本标志色彩的景物。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就在他的作品中描绘过赏樱花的景象,更是让人们了解了日本的赏樱胜地,伊豆半岛。

本文要重点探讨一下樱花在日本古典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日本平安时期吟诵樱花的诗歌数量很多。但这些诗歌并不是单纯的描写景物这么简单,诗歌中的樱花也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自然景物,很多时候樱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

日本著名的歌人素性法师曾经写过一首关于樱花的诗,诗的大致内容是:街道两旁布满了樱花树,红绿相织,交相辉映,都城犹如一幅锦绣画卷。这反映了当时日本京城的景象。当时的日本街道盛行种樱树和柳树,从而就形成了诗中红绿交织的画面。《万叶集》中也有一首关于樱花的和歌。歌的内容是:为了今天,我将樱花留待多日都未曾摘取。如今,山上的樱花早已开放的如此绚丽多彩。那么,日本人为什么惟独对樱花情有独钟呢?有一种说法是,古代的日本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而在中国,诗人们大多喜欢吟咏桃花在作诗。但是在当时的日本是没有桃花的,日本的诗人们只能以樱花代替桃花来吟诗作对。《凌云集》中收录了平城天皇的一首樱诗《赋樱花》。这首诗是用来赞美皇女的,诗中将皇女比作了樱花。这一表现手法与中国古代诗人将女子比喻成桃花的手法如出一辙。由此也可以从侧面证明,日本的樱花一开始是中国桃花的替代品。在古代,中国一直是日本模仿和借鉴的对象,尽管后来日本的法令制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沿袭了中国思路和思想。在文学方面,日本受到中国的影响尤其深刻,因此日本诗人也会有意无意的仿照中国诗人将桃李樱柳等配对再写进自己的作品中。在他们的脑海中似乎有一种美好的想象,那就是仿照中国的诗人描写出桃红柳绿的画面就能使日本的街头也出现相似的景象。这种景致上的追求从根本上来讲是对古代中国制度的一种向往。在那些看似描写景物的诗歌背后,隐藏的是人们对繁荣、昌盛社会的追求,因此诗里的樱花不再是自然景物,而是心境之花、想象之花。

八、结语

综上所述,樱花体现了日本人民的自然观、社会观、处世观、道德观、审美观等各个方面的思想内涵。作为一种多元文化的符号特征,樱花不仅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特征,其内涵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和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原本的内涵可能会被新的内涵所替代,也可能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度假酒店

下一篇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