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1
一、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是外语教学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结合的产物。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家Jane Willis提出了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前期任务、任务环及语言聚焦。
二、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设计原则
1.真实性原则。鲁子问在英语真实任务教学理论中提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运用真实的教学材料,设计真实学习任务与真实运用任务,解决学生的课堂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平衡问题。”
2.功能、形式、任务相结合原则。让学生在任务履行中感受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生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让学生在掌握语言形式的同时培养掌握语言功能的能力。
3.梯度性原则。任务的设计应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以适应不同的学生,满足学生不同需要。
三、The Advertising Game任务型教学设计与实践
笔者在北师大版必修模块四The Advertising Game的教学实践当中,根据任务型教学途径的内涵和任务设计的原则,初步探索了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在课堂教学中的模式。
本课的中心任务是阅读教学,旨在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让学生了解广告游戏的相关信息,了解广告的构思、设计、影响及作用,欣赏广告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任务前
在设计阅读任务前,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几幅画面精美的广告图片,特别是本地一些知名企业的产品广告,并观看了CCTV拍的公益广告FAMILY。让学生充分感受广告的无限魅力,激发了他们阅读The Advertising Game的兴趣与欲望。
2.任务中
阅读任务一:利用已掌握的Skim和Scan的阅读策略,完成T or F问题。
任务组织形式:Individual silent reading;任务完成形式:Check and answer。本项任务针对全体学生设计,参与面广,难度较低,能让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一个粗略的印象。
阅读任务二:学生仔细阅读、关注细节并完成以段落、内容的表格:如:
任务组织形式:Careful reading individually;任务完成形式:Pair work。本项任务设计同样针对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默读的形式,利用上下文的线索精确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深刻理解作者在文章当中所表达的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广告及其功用和影响。
阅读任务三:Language focus,帮助学生探索语言奥秘,了解句法、固定搭配和掌握词汇,并通过练习巩固所学内容,继续为完成后面的交际任务做好准备。同时关注课文中的Gerunds,为下一节课的语法教学做准备。
3.任务后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自文化本位;研究
一、高职英语教育自文化本位的涵义
20世纪著名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提出的“文化”本位论,是文化本位论、中国文化本位论、儒家文化本位论有机统一的整体。文化本位论是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地位,同时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即“中体西用”。(吴宓,王文斌)现代深圳独立学者章星球提出文化本位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最终文化纽带将超越财富、地位与权力,成为社会新的核心纽带。文化本位社会则是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母语文化对外来文化既是一种抵制力,也可以成为一种推动力。以布鲁纳和奥苏伯尔为代表的认知结构论认为,英语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将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可加深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中国文化,补救学习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与民族文化复兴发展的需求,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英语教育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条件和途径。高职英语教育的自文化本位研究是在文明互鉴视阈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高职专业与社会岗位群的需求,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本位,整合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动态多维考核评价方式,形成一个系统、动态、多维的高职通识英语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模式突出一般职业需求的通识性、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多层次实践能力,更加注重中外文化的互鉴,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且提升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素养。
二、中国文化本位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建设
(一)“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设计践行中国文化本位教育理念
1.“互联网+”作为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互联网+”战略性的行动计划应用于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既是指“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同时更包括“互联网+学生学习”,这两个过程都是充分利用了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教师教学设计和学生学习进行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够与时俱进,创新和发展。这意味着高职英语教育要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升级和改革,学生要以“互联网+”的思维适应新时代、新环境,作为适应未来国家新型产业和新型业态的战略。2.“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学设计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教育理念应用。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中,这需要高职英语教育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积极相应的调整。“互联网+”是实施文化教育的新媒介,它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博文能力,培养教师与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促进教师与学生“格物致知”的治学精神的养成,真正践行传统经典《大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首先,“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是指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平台以及基于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的学习软件,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等,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整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任务,并在预期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潜在的隐性效应,不断地加以修改与完善,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满足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的需求。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师教学设计”高职英语教育模式中,教材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媒介,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这一强大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不再以教材为中心,而是以学生和社会岗位需求为中心,以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目标,来源于对“互联网+主题母语(中国)文化”与“互联网+主题目的语(英语)文化”资源的整合。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教学设计”应依托“互联网+主题英语文化”资源实现其语言课程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加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最终提高学生对“互联网+主题母语(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并同时有意识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互联网+学习软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方法贯穿于教师教学设计的全过程。课前,教师将学习任务或已整合的资源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推送给学生。课上,教师通过数据分析的结果,总结学生所反馈出现的共性问题,点评并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设计课上的“互联网+学习软件”在听、说、读、写模块的活动,利用主题英语(文化)的输入夯实学生的英语基础,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主题的中国文化理解与英文表达。课后,教师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课下复习资料与中国文化输出的考查内容,并规定验收时间。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分析”全程跟踪记录学生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随时互动,增加了教学设计的立体化、动态化、系统化,从而有利于教师修整与完善设计中语言文化输出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多样化、趣味化、标准化。其次,“互联网+学生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互联网+学习软件”,合作或独立完成教师设计的课内课外及线上线下的活动任务,并且能够通过数据分析结果跟踪了解自身的学习进步情况,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比较、分析语言文化的习惯,提升高职学生文化意识,增强民族身份认同感与提升学生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素养。
(二)以中国文化本位的“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实践应用
1.中国文化本位的英语教学发展方向的确定。高职英语教育是否能以中国文化本位输出为发展方向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文化意识,其次是学生的文化意识。首先,教师应意识到中国文化本位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影响,转变传统的应试能力型单语言知识技能教学,采取“主题探究”和“设计活动”,即英语主题文化的输入与对比优化英语能力,旨在了解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增加学生的文化身份认同感,使学习进程良性循环。其次,教师应更明确英语教学的更深层次意义。主题文化的导入与输出的平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平等语言交流的自信心。最后,高职学生处于高等教育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已脱离应试与升学的教育。此阶段的语言学习是以语言的实用性为主,以培养职业需求共性技能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播为目的。2.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的核心。“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模式是在战略性思维指导下以具体的媒介、方法、方式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中国文化本位的实践。它的核心用三个词来概括就是:输入(主动探究)、对比(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输出(解决问题)。而这一过程中的重点在对比与输出环节,即学生语言文化知识的重构主要在这两个阶段完成。这一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即是学生对于“互联网+教学设计”实践操作过程,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预设结果,并探索出获得这个结果的途径,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教师不再讲授和传递知识,而是发现与总结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并做出判断与评价。3.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实践。(1)项目预设。教师应预先选定教材或自编教材,以“互联网+教学设计”方式,以中国文化为主线探究出6-8个主题,如:思想意识(释,道,儒等)、修身养性(武术,太极,中医药等)、服饰饰品(旗袍,蜡染等)、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民俗等)、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等)、饮食文化、舞台艺术、建筑艺术、名胜古迹等。以《新航标职业英语综合教程》为例,整合教材内容,每学期设置2~3个项目,每个项目里涉及2~3个主题,我们可以将两册书整合成学生在“一家公司”的“实习经历”,学生从成功求职开始,准备一次商务出差,宴请客户,以及综合运用英语解决日常工作中相关的涉外事务问题。如在“日升贸易有限公司的外宾(客户)接待”项目活动中,内容可以设置2个主题语言文化的对比,其中商务宴请环节的中西“饮食文化”和赠送礼物环节中的“服饰饰品(旗袍,蜡染等)、文学艺术(文房四宝,中国书法等)”。(2)项目实施。项目实施包含了四个环节:情境创设、问题确定、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教师要向学生进行项目描述,提出项目活动的具体任务、口头与书面作业及展示与评价标准。学生自主以6-7人为一组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例如:日升贸易有限公司的外宾(客户)接待包括机场接机、商务宴请和赠送礼物三个场景,确定其中商务宴请与赠送礼物场景完成需要学生以图文、视频的形式介绍中国文化特色饮食、展示所赠礼物并说明文化渊源。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学习”收集相关资源,再通过团队协作整合资源,“头脑风暴”说明理由做出判断选择。(3)项目考核。项目考核包括综合考核标准、过程考核与多元主体考核。综合考核标准应包括过程性考核标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考核标准、英语语言使用考核标准、跨文化知识考核标准、中国文化知识考核标准等。过程考核指网络助学过程性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被量化,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教师利用教学软件,以单元项目为依托设置包括听说、读、写、译几个部分的小任务点,分为组内任务、组间合作任务和独立完成任务,并按进度发放给学生,学生在教学软件手机端完成任务点,线下部分采取组长负责制,小组合作完成,成绩上传教学软件。多元主体考核包括教师评价、组际评价和学生自评。教师应加大中国文化知识考核占比,详细描述并对学生加以解释。
三、中国文化本位的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启示
1.中国文化本位“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确定了中国英语教学的方向,改变了学习主体、学习方式,创新发展了高职英语教育的构建。2.“互联网+教学设计”应环环相扣,引发思考,追根溯源,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3.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互联网+”考核评价方式,使之形成完整规范的“互联网+”项目式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以“中国文化本位”指标不断完善与调整考核评价标准,以满足新时期我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求。4.教师应与时俱进,与学生共同修身,提高自身的中国文化素养,了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需求,更深刻体会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3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拟就如何做好音乐教学设计浅谈以下几点:
一、做好教学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在音乐教学中,老师的风采压倒学生,所谓“教练员忙过运动员”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音乐老师的教学过程很美,语言、教态、方法等各方面几乎无可挑剔,只是不像日常的教学活动,而像是在演电视节目,老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在过教案,教案过完了,节目演完了,学生作品展示了,课堂教学也就结束了。
部分音乐教师难以把握技法示范与创造能力的关系,以致学生往往模仿范例进行试唱,效果与教师的示范或教师所提供的范例雷同,违背了音乐学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本质。
在音乐学科课例中,许多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评价的意义、内涵和方法尚未真正了解,随机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都进行得不够充分。特别是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的教学评价非常重要,不应与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混为一体。
二、优质音乐课的教学设计标准
在教学设计维度上要突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指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教学内容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分析和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突出,教材分析正确、深入,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教学资源方面,教学准备充分,开发和使用的教学资源符合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三、教学设计的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怎么选择,确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用教材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特点,即: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逐步形成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学习者已具备的艺术知识、技能基础和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态度以及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课程价值取向的核心,对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音乐思维和创作的方法,能用音乐语言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音乐活动,尝试各种活动,发展音乐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参与体会音乐活动的乐趣,获得对音乐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陶冶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其人格。
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知识领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既分层次又互相联系、统一在一起的。新课程主张三维目标的实现,但并不是要求每一节课的三维目标都是均衡实现的,而是要求在全部教学中来整体实现。
五、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内容上来区分,教案是原来我们老师备课结果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案大致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备学生部分,备教材部分,备教法部分。教学设计则不同,它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运用系统方法来设计、开发、运行、管理,即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
教学系统设计是综合教学系统的各个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模式化,提供一种实施教学系统设计的可操作的程序与技术。在教学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系统分析技术形成制定、选择策略的基础;通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使解决与人有关的复杂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逐步形成,并在实施中取得最好的效果。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系统设计所选择的教学内容远比教案范围要广,目光的着眼点可能会在整个学段的知识体系,或者整个单元,再到某节课。另外,从定义中我们也会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设计技术将使我们从感性的教案设计走向更加理性的技术应用,掌握教学设计的技术将是我们成批量培养优秀教师的一个途径。
教学设计与教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内涵是有一定差别的。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教师;教学技能;策略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综合竞争日益激烈,而竞争的核心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教育的实施。这些都有赖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所谓教学技能,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运用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主要包括选择教材内容与教法手段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营造教学氛围和调控教学情绪的能力、讲解与示范能力、区别对待与因材施教的能力等。教学技能不是教师组织教学的简单行为特征,而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提升教师的道德文化内涵,还要不断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进行强化。
一、强化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
这里所说的教学设计包括理论学习,同时也有实践锻炼。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法并加以实施,进而进行评价和修改,直到获得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的过程。在对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的强化中,要注重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要强化教师的教材分析能力。教材的知识体系及每个知识点、知识单元在整体结构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教材,编写出合理的教学大纲,把握每个知识点及单元的重难点,安排合理的教学时数,以实现教学系统整体优化。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还是能力培养的过程和思想、意志、情感等发展的过程。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弄清楚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及其他隐蔽因素,挖掘课后学生自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知识扩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只有对教材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才能从总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要强化教师的教学进程意识。教师在对教材分析后,要设计科学的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就是教学决策,也就是依据课程设计教学。教师要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进程和每节课的教学进程进行整体设计,突出重点,解决难题。教学过程设计得好坏,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成败。在课程设计中,要把握好课程的整体结构,明确课程目标,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强化教学进程意识,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按照一定的进程来安排一定的教学内容,而是要强调教学进程的系统性,强调课程的系统性与教学系统性的有机结合。在这个结合过程中,既要强调对进程的整体把握,也要强调对进程的系统调节。就具体的一节课来说,进程意识就是一节课的结构意识。这个结构意识不只是一个时间进程的概念,还是课程资源合理而科学开发利用的活动机制,既要强调时间效益,也要强调资源利用的效率。
第三,要强化教师的教学模式意识。教学设计必然要涉及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必然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模式来表现。所以,强化教学模式意识,要准确把握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掌握不同教学模式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创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教学、灌输教学等都有各自的操作方法和技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设计,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各种模式的优势。教学模式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模式中,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强化模式意识,实际上是要强化教师对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进行重新选择整合的意识,要强化教师对各种教学模式的功能进行再开发利用的意识,更是要强化教师对教育资源、教育智慧和教育思想进行开发、创新的意识。
二、强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技能
教师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教学行为来进行,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技能进行强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要强化教师的教学组织技能。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由教师的教学组织技能所决定。我们习惯把组织教学当做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从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来看,教学组织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组织教学不再是以维护课堂教学秩序为目标,而是为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因此,组织教学的技能不再是过去的管理模式和约束模式,而是平等的对话模式,是以教师的教学艺术来唤起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这里有两种行为技能需要加强训练,一是如何与学生平等对话,二是如何使教学富有艺术感染力。平等对话重点是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定位,这取决于自己的角色意识。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中,首先心中要有学生,对学生充满关爱,对每个学生负责。这种角色意识的形成,需要对教师加强民主思想的强化、职业责任感的强化和教学价值观的强化。角色意识的强化有助于角色行为的形成。只有在内心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在教学中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使教学走向平等和民主,使学生获得尊重感。
组织教学的技能,尽管有很多种行为方式,但关注学生的行为技能和平等对待学生的行为技能却是最有效的教学组织技能。当然,作为教师,更高层次的组织教学的行为技能则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包括讲和问的艺术、引和帮的艺术、静和动的艺术等。这些构成了一名教师教学艺术行为技能体系,也就是如何讲、如何问、如何引领、如何帮助、如何让学生静心听和思、如何让学生主动做等。如果一名教师把民主的教学行为技能和艺术的教学行为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加以有效利用,就会全面增强其教学组织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文化环境。
第二,要强化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教学语言技能是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运用和组织语言的技巧和方法。教师的素质和学问主要是靠语言表达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所研究的一切问题,最终都必然回归到教师教学语言上来,如果一名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不高,那么就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教学语言以其功能划分,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常规教学组织性语言,引入新问题的引领性语言,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语言,概括问题的整合性语言,探索问题的启发性语言。我们在常规组织性语言技能的训练上,要把重点放在语言的规范和创新上,要依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语言。引入新问题的引领性语言技能训练,要考虑新问题与老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联系的关键环节,形成准确的认知方向和深刻的理解水平,还要考虑新问题表述的外在语言形式,即用准确、简单而有方向性语言提出要解决或让学生思考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新旧联系,注意新问题的引领性和指向性,让学生一听就知道,这需要教师有坚实的语言文化功底。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语言技能更是教师内功的体现。只要进行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教师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语言问题,就会意识到自己所讲的内容和问题没讲明白,没有按逻辑关系分析透彻。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就是注意分析问题的语言技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所讲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阶段性概况是否准确和科学等,抓住这些要素进行经常性训练,持之以恒,就可以练就高超的教学语言技能。概括问题的整合性语言技能训练的重点是提高教师理解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上,理解和概括能力不提高,只训练外在的语言组织形式是不可能高度概括地表达相应思想内涵的。探索问题的启发性语言技能的强化核心就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
教师教学技能的强化是多方面的,而教师的教学设计技能和教学行为技能的强化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只有加强对教师的设计技能和行为技能训练,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5
内容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形成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独特的作用,而教学设计又是这一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还要分析学生的昨天,更要考虑学生的明天。必须要突破已有的陈规,进行不断的改革,提出一些合乎实际的、具实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
高中思想政治由经济常识、政治常识、文化常识和哲学常识四大部分构成,这些内容与青少年一生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在提高青少年素质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国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不大,因此,需要重新审视。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内涵
1.教学设计。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预先设计。随着知识总量的激增,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致由一个概念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学设计者们所关注的对象不同,对于教学设计内涵的界定,至今还没有比较一致的观点。但是,一般认为,根据教学设计对象的层次不同,教学设计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宏观的教学设计—教学系统教学设计。如对一所学校、一个新的专业、一个学习系统等进行的设计。开设一个新的专业时,要分析社会需求、设计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做出课程安排、选择教学资源、制定评价方案等宏观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就是一种规划,一般由专门组织的小组来完成。
中观的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如对某一门课程或某一个教学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课时数、教辅资料、评价方案等进行的分析、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就是一种课程实施方案,一般由学科教研组来完成。
徽观的教学设计—课堂(一节课)教学设计。如教师根据某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悄况、学校的教学条件,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安排有序的教学过程,设计可行的评价方案等进行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教学设计就是一种操作程序,一般由任课教师单独来完成。
本文中的教学设计是指微观的教学设计,即课堂教学设计,这里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教育教学理论,通过分析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计划、决策与安排。
2,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下位概念,是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是一节思想政治课的实施蓝图。其涵义是:教师根据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自身特点,在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对课堂教学进行的计划、决策与安排。具体言之,就是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自身特点,通过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媒体,安排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案的系统过程。
二、离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应有理念
1.人本化。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应是教学所追求的理念。在教学中“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在教学的各环节中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理应人本化虽然近几年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调度”下.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重知识、轻能力、轻发展、而思想政治课体现得最明显(由于思想政治的内容多数是陈述性知识)—我们的学生只要记住名词、概念、原理就行,人的发展被置于次要的地位,思想政治课学习几乎成 了死记硬背的同义语。笔者利用问题化教学设计使教学得到了人本化。首先,通过教学内容的逐层问题化,把名词、概念、原理等知识和教学目标融人到具体的间题中。在设计问题时,认真分析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问题难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并且尽量使问题梯度化、层次化,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另外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使各个问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不仅记住了知识、理解了知识的意义、提升了思想境界,而且也增加了发现问题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达到了教学目标、身心获得了发展。最后,在设计学生的评价方案时,注重学生的自我纵向评价、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能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可持续发展。
2、个性化。个性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概念,不仅人有个性、教学有个性,教学设计亦有个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个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一定意义上说,广义个性指事物的独特性,狭义个性指人的独特性”。正是由于个性才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繁荣昌盛、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是具有鲜明个性化的活动。只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才能有个性化的教学;只有个性化的教学,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
教学设计应该是教师在课程标准、教材统一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风格、智慧、学生特点个性化的过程。但是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划一性有余,个性化不足。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教师都有与课本相配套的教案书。教案书是教师教学设计的蓝本,教学设计往往变成了复制枯贴的过程(把教学设计从教案书抄到教案本上),创造性的应用比较少。这样的教学设计很难顾及学校的个性、班级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最终使学生只能是求助于死记硬背。笔者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设计时,根据学校的条件、班级的特征、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问题,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自学、讨论、合作、探究、发现等方法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另外,在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时,用问题解决来代替过去那种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的设汁模式.深化学生对知识意义的理解。
3、生活化。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教育是生活的准备”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等等,许多大教育家都谈论过教育与生活,这说明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育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教育的基础,没有教育的生活是不可想像的没有生活的教育也是不可想像的。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教学,若脱离现实生活就会变得机械、单调、枯燥、无味。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更是如此,因为高中思想政治的内容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概括、抽象与升华,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紧密的,所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汁要生活化。这里的生活化不是变成现实生活,而是把教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散发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学生对它感到熟悉、亲切。长期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以对知识的记忆为宗旨,不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失去了兴趣。笔者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转化为生活中的问题,努力使教学贴近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现实意义,使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充满生机活力。每节课结束后、给学生布置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探究问题,让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向生活世界回归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设计也应如此,“原本来自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思想政治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是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一般步骤
1.进行总体分析。总体分析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主要从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三方面进行,因为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是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们决定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通过分析课程标准可以明确教学总目标、单元目标对具体某一节课的总体要求,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学科及所在单元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教材可以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等;通过分析学生可以明确学生的认知基础、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即学生的认知准备、能力准备和情感准备。
例如,笔者在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设计时,由总体分析得知:(l)课程标准对《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课的总体要求是:记住并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树立平等观念、效率观念和竟争观念。《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第一单元的概括与总结,是学生学好经济常识的基础。(2)《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课的重点是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难点是价值规律的前两个作用,知识点是: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其中价值规律的第一个作用是通过分析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而得出的,价值规律的第二个作用是通过分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得出的,价值规律的第三个作用是前两个作用的推论。(3)学生的认知准备、能力准备和情感准备状态需要根据具体的学生来确定、
2.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明确而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笔者一般把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部分,使教学能兼顾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的发展例如笔者在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设计时.通过分析制定的教学目标是:(l)认知目标:识记并理解价值规津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运用价值 规津的有关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企业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改革开放意识、科技意识和效率意识,树立正确的市场经济观念、平等观念和竞争观念,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的,为今后参与、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莫定基础。
3.选择教学措施。任何一种教学措施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总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有优点也有缺点。例如,讲授法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实验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但不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个别教学有利于顾及学生的个性特征但教学效率、质量比较低,班级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学校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使它们与教学其他要素之间的组合能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例如笔者在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设计时,教学方法以讨论法为主,辅之以教师点拨,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小组教学,教学媒体采用多媒体,因为这一节课属于原理的应用课,讨论法有利于学生们仔细推敲、互相切磋、集思广益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而小组教学是适合于讨论法的最佳组织形式,这一节课需要的材料多,运用多媒体可以使有效教学时间得到增加。
4.安排教学过程。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经验的认识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也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使教学各要素有机的融为一体的过程。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因为教学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中心环节。笔者在进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设计时,一般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导入、问题呈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课堂评价和作业布置儿个环节例如笔者把《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其中材料、二、三都是生活事件.分别能体现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材料四是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综合运用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来解决。
5.设计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一般在课堂教学过程开始时进行,重在对学生已形成的、与新课有关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判断,以便教师调整教学起点、清除教学障碍,通常以谈话、提问和简单书面测试的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一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重在考查学生对某些具体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时地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教师灵活调整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通常以提问、练习和观察学生反应的形式进行;总结性评价一般在课堂教学过程结束时进行,重在检验学生对一节课所有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达标情况,以便教师查漏补缺、改进教学,通常以综合性练习或测试的形式进行。因为,形成性评价形式简单、运用频繁,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反应设计评价方案,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中,一般以诊断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为主。例如笔者在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教学设计时,把诊断性评价安排到教学导人中进行,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的掌握情况;把总结性评价安排到课堂评价中进行,通过对一个综合性实际问题的分析,来考查学生的达标情况。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中职 英语 教学设计
随着我校专业优化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校的各项课程教学改革也在继续,对英语课程的定位也进一步明晰。为此,我们提出对中职英语教学的设计应从多方面进行改进。
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是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现代化企业选人用人的必要标准之一。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仍存在诸多困境,课程地位低等、教师职业成就感低微、学生学习情绪低沉、教学效果低产出现象依然十分突出。深究其理,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主要根源之一。
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预设性,它是对教学过程的规划。要使预设的教学设计转化为生成性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应用英语的能力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就必须选择和运用合理的教学设计理念,形成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有效教学设计。
一、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现状
由于先进教学理念的缺乏、先进教学设备的匮乏,中职学校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仍按传统模式进行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仍是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信息源,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客体,是被动的接收器。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习惯性地把字、词、句讲解及练习(exercise)作为课堂内容的主要部分和教学时间分配的主要部分,语言的输入明显占据了课堂的主要地位。教师没有充分根据实际设计任务(task)教学的环节和对完成任务过程的监控及指导,学生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没有被充分考虑,分层教学的作用没有较好地发挥。
二、低效教学设计存在的原因
1.对职业教育和中职学生的特点认识不足
中职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大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培养目标、内容及方式与初、高中教育明显不同,不是升学,而是要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和发展潜能。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关注知识的积累,重考试,重成绩(分数)。而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学会操作、熟练技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育理念和方式是不适合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际的。
2.对中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和功能的理解不透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职英语应该是实用的、基础的、简单的、适应学生能力的、有职业特色的英语,而不应该是考卷上试题的组合,不是把知识体系积累当做首要教学目标。学习英语旨在有助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有助于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而不是适应考试的需要。
3.教师的职业倦怠感尚未解除
实施课程教学设计的是教师,教师的职业动力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能否积极改进教学设计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上海市的一项课题调查结果显示:中职英语教师岗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34%的教师对从事中职英语教学的兴趣不高。他们更多的教学动力源于教师的良心(57.89%)、社会责任感(28.95%),而工作动力的比例(18.42%)是最低的。工作动力的不足和职业认同度的降低必然导致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极大地限制着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和教学改革及创新措施的实践。
三、提高教学设计效果的对策
设计教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设计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正所谓“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改进中职英语教学设计的效果既要遵循英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规律,又要尊重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的自身特点。同时,推进教学设计改革的执行者则是教师本身。
1.教学设计需建立在高效的语言教学观的基础上
以语言知识为目标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典型特征,此目标的建立必然导致英语教学重语言输入、轻语言输出。而实际上,语言知识靠输入,语言能力靠输出。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故语言输出应该占据英语课程教学的主要地位。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设计时须从传统的中式英语教学观向西式英语教学观转变。
西方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是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表现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途径、以语言功能和技能为目标,其语言教学理念的实质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9版)》所述内涵是一致的。
2.帮助学生树立“大语言学习观”,提高学习能力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强化“大语言学习观”,有必要借助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提高设计的维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人们交往途径及交流形式的拓宽,英语语言学习不仅仅再束缚于以字、词、句、语法规则为中心的传统对话和语篇范畴,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丰富设计内容,活化语言学习的语境,例如运用产品说明书及维护使用说明、英文歌曲、英文电影文本和视频、英文人文故事、现代公司合同、信函等。尤其是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而言,学生将来面临的不是基于语法规则的选择与填空,而是基于语用环境的交流和沟通。学生懂得用英文问候和致谢、可以理解对外交际场合的风俗差异、能识别若干个数控装备部件的简称、能说出常用电子产品的英文缩写等等就是语言能力的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重心应该是使学生学会在什么语用环境下使用什么字词句,可以达到有效沟通,顺利完成岗位工作。
同时,中职英语教学同样需要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掌握技能,包括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了语言技能,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语言学习也才能成为有源之水。
3.遵循中职学生自身特点,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设计的实效必须紧密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只能是空中楼阁。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和能力的相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项研究课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文化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的研究》的调研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中职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没有达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初二年级的要求,且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同时,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需要充分理解常用教学方法并善于运用,例如任务教学法。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任务教学法的运用已成常态,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自然也不例外。《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与要求,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目的明确、操作性强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语言、培养技能,提高语言综合应用的能力。然而,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践中,任务教学法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仍有有待优化的环节。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列出学生喜欢的有英文名字的电视节目或有英文字幕的英语电视电影或歌曲名等。同时,教师需要区分任务(task)和练习(exercise)的差别。“Task has a nonlinguistic outcome while an exercise has a linguistic outcome.”For example: When listening to a weather forecast and deciding what to wear, the learner will listen to a weather forecast and identify the predicted maximum temperature for the day if task-based teaching is adopted, while the learner will listen to an aural text and answer questions afterwards on whether given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 in an exercise-oriented way.”(龚亚夫,2001)教师还需要设计对任务的监控和指导,而不是布置任务后将监督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视作非必要环节。监督的过程既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又可以在学生遇到语言问题时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犯错误的心理(我们应该把错误看成努力和学习的标志),继续完成任务。面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并监控(帮助)实施不同的任务项目。
4.提升教师从教能力,提高师德修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与鼓舞。”面对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困境,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我们责任的是教书育人,教会学生说英语,学会学习英语。所谓基础差的学生,其实都有一定的语言形式和知识的储备,只是缺乏交际应用的刺激。而怎样才能调动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任务,愿意开口说英文,则是中职学校英语教师亟待探究的问题,也是教学设计急需解决的难题。
教育提倡寓教于乐,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乐于教学、钟情教学,才能够有充足的毅力去探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也才能在探究中获得快乐。正所谓“有教无类”,中职学校的学生可能是应试教育的弱势群体,但他们同样具有学好专业本领、出色完成任务的潜能。《大纲》中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勇于实践、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教师的教学设计同样需要具有人文关怀和启发作用,方可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结束语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具有其内在特点,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实施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总结教学得失,提高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能力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龚亚夫 Shenzhen Daily [J].广东:深圳日报社,2001。
[2]夏纪梅 冯芃芃 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Paul Seligson 林立 汪晓阳 帮助学生说英语[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7。
[4]《重庆市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情况调查》课题组 重庆市中职学校英语教学情况调查及对策建议[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