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文素养;价值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3-94-2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为了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把长期积累起来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使其适应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它是一定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政治的反映。教育的另一职责就是应该努力培养能够弘扬优秀文化的接班人。托马斯・门罗在《走向科学的美学》认为艺术教育:“可以用来培育一种平衡的、有广泛教养的和协调的个性,用来向子孙万代传授文化遗产中经过选择的部分,用来增进不同种族、民族和宗教团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了解”在社会转型时期,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跨越式发展,艺术教育不在是智育的附属,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艺术教育也不仅仅是专长性的技能性教化,而是以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要义的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艺术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2002年7月教育部第13号令《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向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国外的优秀的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有选择地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为自身思想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奠定文化与审美基础。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往往对人的情感是有激励作用的,生动形象的文艺活动,给学生以质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了对国家的责任感,坚定了对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念,要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现和价值观。

大学生通过艺术的学习能够加强观念的深化,通过整合艺术作品的认知,以感觉、知觉、表现的逻辑方式促进自身思想道德行为的发展,在实践中加速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

二、艺术教育能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文化品格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存在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品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反应一个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取向,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和民族历史精神的积淀,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发展动力。大学生通过接受艺术教育,可以传承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文化、信仰中国文化。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高校艺术教育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自觉抵制非主流文化的影响,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文化强国战略。

从一定角度来说艺术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艺术和文化的连接,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各国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在文化多样化、价值观多元化的浪潮中,通过学习艺术发展的历史,鉴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艺术的特点,认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培养对不同艺术文化的鉴别力,提高对本民族优秀艺术文化的认知水平,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感。托尔斯泰曾说:艺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手段。通过艺术教育,特别是民族艺术教育,能够激发起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三、艺术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随着艺术领域中多元文化的激荡、网络文化的冲击、通俗文化的流传和西方文化的渗透等各种文化碰撞,面对多元的文化价值观背景下价值冲突的现实,高校艺术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显得十分必要。高校是是社会文化发展的核心和聚集地,艺术教育所承载的任务就是使大学生在纷纭复杂的文化现象中坚定立场政治,形成价值共识,能够给大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引导。高校艺术教育实践中,必须深刻领会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把握其思想内涵,提高育人水平。在学校层面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必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坚持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艺术教育,挖掘高校文化的社会价值,增强政治意识。在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认知中,必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升校园艺术文化建设水平和层次,以各种艺术形式推出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艺术产品,不断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使其成为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

四、艺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强调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青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修养是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已经成为衡量其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但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需要,更是将来投身社会事业的需求。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因此,艺术审美素养是一个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指出:“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是不得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名单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因此,艺术教育――对艺术需要的教育、对艺术感知和理解的发展、艺术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完善――组成整个审美教育中不可分割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非主流艺术作品在改变着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意识和艺术审美视觉,外来艺术文化正在影响大学生的审美结构,改变大学生的审美逻辑。让大学生接触大量优秀的主流艺术作品,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到艺术所营造的审美境界之中,用心灵去感受那些鲜活的艺术形象,并对作品的主旨有更深刻的领悟和理解,体味其中价值意境,领悟艺术形式、艺术符号所特有的审美意味,接受着美的感染和陶冶。同时,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帮助他们理解艺术所传达出的人文内涵,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促使他们完善文化心理结构。“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关于美的知识,更不是把‘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之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审美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审美经验,实现审美方面的发展”。艺术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五、艺术教育能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全的人格

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艺术审美恰恰能够提供和实现自律的尺度的楷模”。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乐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唯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单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以怒心感者,其声粗心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劲。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革社会和塑造个性,他认为:一个审美的人是一个既超越感望限制又超越理性法则限制的自由的人,只有在审美的境界才能实现最崇高的人性。这既是一个人获得全面发展的保证,也是社会实现全面进步的基础。

人格的提升来自于艺术教育中的艺术净化的作用,通过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人的思绪、情感便会随着欣赏过程起伏跌宕,从中接受那哲理性的思索。大学的艺术教育本质上是以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为目的的文化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它更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人格境界、精神个性、趣味修养的培养与训练,使人在精神的自我建构上,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柏拉图在谈到美育教育时认为“节奏和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深处,如果教育的方法合适,他们就会以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就因此而美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中和自然界事物中的丑陋,很准确地加以批评,但一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欣赏他们,很快地把他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的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

艺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大学艺术教育是大学贯彻文化强国战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石天曙、腾守尧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85-19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A],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1

[3]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200

[5]张新词,高校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取向[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0,(06)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现代声乐艺术;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

声乐艺术是人声音调在音乐中发展的直接领域,是通过人体自身(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所形成的音调与语言结台的艺术。声乐艺术作为音乐艺术类型的一种,本身具有振奋精神、愉悦人心、舒缓情绪的功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现代声乐艺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发挥以乐传情、以音表意、以情感人的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现代声乐艺术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的集合。作为一种艺术类型,声乐艺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在作品创作、人声演绎、艺术审美的全过程中,始终都包含着文学、音乐、歌唱及表演等多元的文化因素,充分体现出声乐艺术的文化本质。因此,声乐艺术的发展也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化事业的繁荣。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繁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所面临的共同任务。声乐艺术工作者必须明确自身所肩负的文化发展使命,充分吸收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已经取得的成果,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自身的声乐艺术创作和表演方向,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放声歌唱。

二、声乐艺术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从远古纯朴的原始歌唱,到今天音乐艺术舞台上的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声乐艺术始终以自身特为社会服务,对于生命个体及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声乐艺术具有抒发真实情感的重要作用

情感是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声情并茂”是声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而抒感,也成为声乐艺术的重要功能。声乐艺术属于直觉艺术和表情艺术,同器乐艺术相比,它具有更为典型的造型性和情感性。当声乐艺术家将丰沛的音乐情感寄托在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之中时,声乐作品本身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内涵,成为与欣赏者心灵相互交融的重要桥梁和有效媒介。欣赏者在充分体会声乐艺术家的情感的同时,自身的情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抒发和表达,并由此得到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满足。例如,一曲、《母亲》,令天下儿女动容,当音乐响起,使欣赏者内心中对母亲的那一份深厚的温情和爱意得以抒发出来。

2.声乐艺术具有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

“乐以治心”,生活实践表明,声乐作品舒展身心、放松情绪、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声乐艺术自诞生之日起,那美妙动听、色彩丰富、有浓郁风格语言的人声音调,就形成了其强大的精神作用力,直入人的内心深处,激发出欣赏者内在的深刻情感。一首《黄河大合唱》,激励了当年英勇的中华儿女,拿起武器抗击侵略者;一支《游击队之歌》,为人们展示了游击队员奋勇杀敌、顽强坚韧的内心世界;一曲《石油工人》,表达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积极向上、立志奉献的信念……一首首声乐艺术作品,激起欣赏者的悲伤和喜悦,唤醒欣赏者的精神和斗志,引导欣赏者随着声乐艺术家们穿越美妙的音乐之旅,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中找寻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动。

3.声乐艺术具有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作用

声乐艺术欣赏是艺术审美的过程,声乐艺术对于审美素养的提高具有一定的作用。声乐欣赏是一种个体化的行为,每个欣赏者心中的感受都会有所不同。为了获得理想的审美享受,欣赏者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准备,更为积极主动地丰富自身的审美经验,提高审美层次和审美能力,为自己的审美享受准备充分的条件。例如,一个歌剧爱好者,可能会为了听懂意大利歌剧,而查找外文词典,甚至学习这门语言;而一个京戏票友,也可能因为对京戏的执着热爱,而坚持每天晨起吊嗓。这些都是欣赏者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因为对声乐艺术的深刻喜爱,为了提升文化素养、丰富知识结构和审美能力而做的实际行动,这就是声乐艺术的魅力所在。

4.声乐艺术具有陶冶情操的重要作用

古代哲学家苟子就曾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优秀的声乐艺术作品是继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健康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文化艺术,具有深刻的感染力,通过“润物细无声”般的潜移默化和慢慢渗透,更能有效地起构建人的最佳心理结构,达到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生命、净化人的心灵的教育目的。

三、结语

当前,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成果,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入关键的发展机遇期,文化太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即将到来。现代声乐艺术工作者应当庆幸和珍惜自己能够身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要积极投身于现代声乐艺术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为推动声乐艺术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本书组编著.《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犬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3

摘要:当代公共环境艺术的建设与繁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座城市或一个社区进步的需要,是时展的必然反映,是城市文化和市民人格素质的具体体现及形象化的标志.使得人们逐步对公共艺术和公共社会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及其发展趋势有了较为清晰的看法和主张。公共环境艺术是强化设计与城市的环境相融合,体现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

关键词:公共环境艺术;研究;设计;平衡持续发展

“公共”的概念,在意识上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在概念上形成于17、18世纪的欧洲,而大规模开展与推广“公共艺术”的运动则是在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它的兴起有民主意识、人文思想的因素、也有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文化的需求。同时公共艺术的核心是让更多的人真正拥有享受艺术的权力,并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城市的精神内涵。

一、公共空间的发展趋向

文化和艺术是一个并肩发展的有机整体,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发展的角度看城市是变化的,公众的需求也在改变,并唤醒人们对艺术的回归。进入21世纪的城市,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为例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公共艺术则代表了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的一种新的取向与融合,公共环境艺术学科掀起了城市与乡村建设热潮,广阔施展由“生存艺术”进展到“环境意识”。然而社会的文化发展及环境的艺术性得到迫切需求;公共艺术的思想与表现形式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不单单是要解决视觉和生态方面的问题,也使得设计的思想和手段更加丰富。

城市中的公共环境艺术还有一个向宏观化发展的倾向“利用文化和科学知识为手段,为达到使环境成为可以利用和享受的最终目的进行设计、规划和安排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的相统一。人类生存空间的拥有以及生存活动的展开必然与环境场所的质量有关,其间有技术因素,也有文化因素。

二、公共艺术的公共性

公共环境艺术最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城市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属于城市,它随城市而生,为城市而存。公共艺术从产生时期就与城市结缘,成为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了使设计具有文化艺术气息,构建一个开发智慧的复杂系统理论工程,必须熟悉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心理学、生态学的知识要素的扩充,从环境研究角度得知的美学,把设计的形式美结合独特的品质渗透进整个发展过程,创造一个具有环境视觉艺术而赋予空间灵魂与生命力。才使得使空间显得生气勃勃,生机盎然作为人的生活目标而努力追求。

公共环境艺术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文化和现代城市生活理想的一种体现。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使公共文化的表现性要强烈得多,它承载着更多的社会的、文化的、乃至政治上的功能,带有更多的群体而非个体、社会而非个人、共享而非占有的非功利色彩。

公共艺术功能中的环境符号与人们的语言符号一样,分为表层结构和双重属性。在表层结构方面常常表现为平面功能的布置,体型和构图及色彩处理等等;在深层结构方面则蕴含着目的与意思,即文化背景与发展的结合,两者不可忽视,环境符号的意义是文化的象征,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因此可以使设计创作获得丰富的联想。

三、设计的研究性

(一)建立科学现代的设计元素,建立能够处理复杂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方法论,这意味着在融贯学科中进行系统的整体思维;应用新的科学分析方法的图式思维法将使环境艺术设计水平循序前进,启发我们的设计构思,促进创造的实用功能,有助设计出环境与社会合理的设计程序。

要深入细致地规划设计,寻求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有特色的继承传统,使民众分享传统与地方环境的韵味;把新的观念溶化在地区文化和环境中。构思受到历史、生活环境、人们有趋于一致的共同或相近的爱好、兴趣、理想、价值取向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构思和空间环境改善和实施是一种意志和决策的结构,同时也是与群体居民共同相配合而产生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为公众服务的,社会公众对环境建设和设计具有发表自我的建议权,听取大家的共同建议,在有的时候也需要加入社会人士的参与。

(二)作为与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又要依赖一定物质技术手段才能实施的环境艺术,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传统的设计方法是在过去的社会条件、科技水平及思想观念基础之上逐渐发展起来,已不能适应当今以至未来的新变化;需要探讨过去以最早设计方法的改进和审美问题,将新一代的观念,新一代的技术引入到环境艺术当中来,寻求新的适应社会设计方法。

从艺术的角度去设计的话,人们对于环境的一切感知和审美体验只能通过置身其中,甚至是真实的生活而获得。街道、广场、公园、社区、一座城市,都是用无声语言在阐述生活的观念和情感的融合,用心灵体味它。有这样的空间环境才会使得让你产生自己的独特经验,有你自己的故事,情感的回忆。有故事才会有深思的记忆,让记忆着的人活在较厚的感情生活里。

环境艺术的美不是绝对的,在审美造化的时候按否定之否定的原则调整着自己的审美尺度,一个多元化的感受与认识过程:个性离不开一般意义的,功能上的普遍性;现实性离不开历史上的延续性和发展上的未来型;经过这样的规划安排,城市增加生气而变得更加诱人,区域的规划和在开发增强信心,繁华而优美的都市、诱人的郊野,迷人的公园随从一起来共生。

在我们自身文化传统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在一种清醒的自我批判和检讨中获得新的生命。然而,所有这些,恰恰又必然使中国成为建立现代化文化系统重要部分,至始至终公共环境的改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表现着我们的生活质量,独具的环境意象和深刻人文意义。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迅速加大。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呈现出多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态势,在艺术设计上,由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思想纳入城市规划当中,追求艺术风格的个性异彩的公共艺术和个性建筑相呼应,市民市场、沿街立面、草坪美化、滨水景观、商业街等大量出现的城市文化景观、公共环境艺术的多元化存在成为构筑城市文化的风景。

而对于我们来说,参与艺术的过程也就是艺术,也是艺术领悟的过程。在公共艺术的发展中,持续发展核心是发展,人们追求完美,追求进步,获取完美生活。环境的规划建设同时也要结合生态的合理性去规划,只有适应地域的人,才能其乐融融的生存在其环境中。为了理想——获得爱和自由,以及生活环境的自由——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道理,坚持建设我们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编著.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林玉莲,胡正凡编著.[M].环境心理学[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2000

[3]郝卫国编著.环境艺术设计概论[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2006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文艺美学;学科;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5

我手头上有两份课堂实录,一份是本人前几年去外地和本地一些乡下学校听书法、美术课的笔记,一份是《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案例。回想前者的教学情景:教师不停地讲解,学生一味地静听;教师写(画)一笔,学生也跟着写(画)一笔;教师手舞足蹈,学生却难得一动;教师情绪激越,学生却难得开心。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唱主角,学生当观众。畅想后者的教学情景:教师创设学习氛围,学生进入情景;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教师组织欣赏,学生进行展示、活动。整个艺术教学过程是学生唱主角,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两相比较,前者一味重于学生简单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艺术学习过程中的艺术体验,艺术感悟,以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后者的教学通过一种文化情景的生成,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逐步获得其中的知识要素,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了课堂,创造了课堂。遗憾的是这仅仅是《艺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个案例,如何把《艺术课程标准》中一个个案例的基本理念演绎在自己的课堂上,并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呢?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认为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艺术教育教学观念,让孩子用上眼睛、耳朵、鼻子、双手,用整个身心参与课堂,用心灵体验艺术,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而非外在的压迫下自觉地去掌握艺术的知识技能,让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与文本对话,与艺术大师对话,进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一、从《艺术课程标准》解读“体验”

细细研读《艺术课程标准》,发现全文多次出现了“体验”这一词眼,以及与它基本同义的“感受”这一词眼。如“前言”部分“课程性质”写道“艺术课程在大量充满情趣的个人或集体的创造、表演、欣赏、交流、评价等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学生尽情、自由地参与多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学习的快乐和满足,获得身心的和谐发展。”又如在“课程价值”中写道“使学生的艺术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艺术课程标准》对“体验(感受)”这一词情有独钟,如此反复强调可谓道出了艺术学习的关键:体验快乐满足,体验美,体验真挚的情感。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获得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那什么是体验呢?根据《艺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笔者认为:体验是主体在自身所处的认知情景或操作活动中产生的心理激活状态及其产生的相关效应,诸如情绪感受、意义体悟、价值判断等。具体来说,它有如下特征:

1、始于兴趣,具有内发性。即,体验是由学习主体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景、活动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景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入耳乎,箸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反之,如若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那么,即使表现得规规矩矩,实质上也只是形此而意彼,始终无法产生“入境始与亲的”的体验。

2、载于活动,具有实践性。即学习主体的体验只能在他自身直接参与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只能在他自身的感知或操作行为中产生。就艺术而言,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才能产生具体深切的体验,如用双眼欣赏、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双手触摸、绘画、书写等等,进而使艺术素养得到多方面、全方位的培育;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艺术素养的培育也成了一纸空文。

3、终于感悟,具有独特性。即学习主体随着自身所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程度将逐步加深,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跃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同时,由于人生经验、感知视觉、思维方式、言语储备、情感类型、文化修养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不同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面对同样的画面、书写材料或处于同样的人文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从而出现感悟广度与深度上的差异。

艺术教育的体验,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一积极参与课堂,结合生活经验自己探索、了解、接触,自觉自愿地掌握知识技能,并在探索、了解、接触的基础上,获得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和价值观的提升,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其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欣赏者。以体验为入口的艺术教育排除以教师为主角,学生坐等着接受已被教师归纳、概念化的单纯的技能知识和学生在课堂上“玩也玩了,写也写了(画也画了),动也动了”,所谓“体验”了,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有得到的单纯消遣娱乐这两种教学模式。前者,学生享受不到艺术的愉悦和美,体会不到艺术的文化意义,把学生死死压在了地面上,缺少灵性和悟性;后者,学生学不到必要的艺术技能,体会不了艺术真正的文化意义,让学生高高地飘在了空中,缺少脚踏实地。艺术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是“自己会走路”。

在书法和美术教学时,如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呢?关键是要把教学过程设计成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的艺术活动过程,又能巧妙地把艺术教学目标融入其中。

首先,艺术教学要把学生的学习转化为学生全身心参与的积极活动的过程,并尽可能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受既外现于操作性的行为之中,又内化于心灵的体验之中。

其次,艺术教学要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即兴创作提供氛围和机会,要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要让学生在教室划定的范围里被动的兜圈子,教师既是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者,也是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我教美术《下雨了》这节课时,原本我已准备好了一些范画和一张雨景的碟片,准备让孩子在课堂上欣赏。天公作美,待我上课时天竟下起了雨。我决定放弃精心准备的教学方案,用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孩子们在走廊上欣赏雨景。许多孩子还是第一次把下雨当作一种风景来欣赏,快乐中有一丝不苟的认真,女孩子窃窃地伸出小手接点点的雨水,调皮的男孩子找出教室角落里的破伞跑到操场上踩起水来,我告诉女孩子不能喝雨水,叮嘱男孩子小心摔跤,启发孩子们想象远处的人们会在干什么……。兴趣盎然的孩子们欣然作画,《大地笑了》、《踩水》、《不能喝雨水》、《小朋友一起看雨》等等,一幅幅作品生动活泼,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暗自庆幸:幸亏我当时的“放弃”!

再次,艺术教学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主动地参与艺术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参与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活动过程中,既获得了艺术审美的愉悦体验,同时也学习掌握有关的艺术的基本知识以及欣赏表现技能。特级美术教师陈寿鹏老师教学《怎样画鸡》,他首先把《怎样画鸡》改名为《养鸡场》。上课时,他以“错误画法”和“考老师”的教学活动传授学生正确的知识技能,启发、开阔学生思维。然后,陈老师拿出一整张大画纸,在上面画了一个头带草帽,手拿小钵,一只手在喂鸡的小男孩,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只与众不同的鸡,放在养鸡场里。就这样,学生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愉悦地把艺术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画-出了许多没有一只相同的鸡,当把这些鸡粘贴在一起后,一幅《养鸡场》的热闹画面就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堂课中,学习兴趣激励了每个学生,技能技巧知识传授寓于游戏娱乐之中,审美与双基融为一体,是一堂非常成功的美术课。

另外,抓好物质环境也有利于学生的参与。

首先,优美的大自然是艺术教学最广阔的课堂,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最迷人的场所。无论是音乐课还是美术课,其中一些内容都可以在大自然中进行。在教《泉水叮咚》一课时,我带领孩子走出校园,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山坡上,大家围坐在一条小溪流旁边。孩子们用双手嬉水,用耳朵倾听,用双眼观察,时而捧起溪水浇路边的野花,时而用双脚在石块上踩出一个个脚印。老师跟孩子们随意围坐在一起,轻轻诵读歌词,在老师口琴伴奏下吟唱歌曲。入情入境,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布置好艺术教室,让学生从那“听讲”式的教室,没有多少活动余地的座位上解放出来。让艺术教室有艺术的韵味,使学生感到从一般的教室到艺术的教室,心境会随着这种环境的变化而顿感迥异。艺术教室的布置应该是不受学校经济条件的限制的,关键是教师的思考角度。

二、体验的结果――感悟

体验的最终目的是学生有所感悟。学生随着自身参与活动的展开,其体验广度将逐步拓展,体验的程度将逐步加深,到达一定阶段,便出现一种飞越状态,产生认识的突破,情感的升华或价值观的提升。这就是感悟。许多人不相信学生具有艺术感悟的能力,这实在是不了解学生,低估学生了。

《艺术课程标准》中这样写道:“艺术课程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文化课。即学生在不同的课题中与其蕴含的文化接触、对话重新构建文化的过程。……目的是一种了解,学生不必也不可能在他每个年龄段中对艺术文化有多深刻的理解,只要能够了解和接触。有一天只要有一种对优秀文化的认同就可以了,接触过了他就会有一种心灵的震憾与撞击,就会有一种成年人看来不能的结果在学生身上绽放。”这其中“了解”、“接触”是体验,“优秀文化的认同”、“心灵的震憾和撞击”是感悟。学生的感悟是建立在充分的体验、大脑思考融合的基础上。作为艺术教师,我们既不能无视学生的这种艺术感悟,也不可无限夸大学生的艺术感悟,要求学生在每一堂课都有所跨越,这也有违于感悟的真实含义。而艺术课的含义就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注重于体验的过程,感悟是在此基础上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文化艺术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文艺美学; 学科; 审美

一门学科之能否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决定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就学科自身来说,一是要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自己的研究方法,三是要有自己的研究问题。

文艺美学,当然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包括美文学和鲁讯所说的广义的美术,乃是人类审美和创美活动一种集中而特殊的形态,自有其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艺美学的对象,就是研究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文学艺术当然和其他审美活动有着共同性,但又有自己的特殊性,各个艺术部类(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等等)则又有各自的个别性。文艺美学的研究重心,乃是放在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和创美规律这一层面,兼及其他两个层面。

文学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从美学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艺术,必须把审美体验、艺术感悟和理性分析、理论概括结合起来。从艺术现象的感性具体——知性抽象——理性具体的提升过程中,时常要唤起艺术现象的“表象”,最后作出整体把握。

文艺美学更有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文学艺术的创造、接受的整个流动过程中,都充满了美学问题。这里,既有艺术活动和其他审美活动共有的问题,又有文学艺术自身特有的问题。尽管,按照当代美学中有些说法,似乎艺术都只有个性,至多只有“家族类似”或“近邻关联”。我说,那也总存在那“类似”、“关联”是什么的问题。而文学艺术发展到当代,更有许多新的问题出现,需要文艺美学回答。

那末,文艺美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这不是传统的艺术哲学,也并非过去说的文艺理论,而是和美学、文艺学相交义的新兴学科。为了和艺术哲学、文艺理论相区别,我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收研究生时,就新辟了文艺美学这个专业方向,和文艺理论分开。我在八十年代初撰文,说的就是《文艺美学是什么》(最早是在《大学生》杂志,后在《美学向导》刊载。)

我所以要称之为文艺美学的深层原因,乃缘起于对文学艺术的理解。

历来,对文艺和审美的相互关系至少存在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各行其道。审美不是艺术,美和美感乃是哲学思辩的对象,因而从哲学中孵化出了美学。而文艺也不是审美,只是一种技艺。审美活动是一种精神活动,而文艺制作则是一种技艺,各不相干。所以美学和文艺学也就并行不悖,各行其道。

另一种理解,文艺和审美,两相重合、基本等同,文艺即审美,审美即文艺。凡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艺术活动。人自身的梳妆打扮,对物的加工制作,一直到园艺栽培、环境美化,都是艺术的创造,贯穿着审美活动。因此,美学就是艺术哲学。

还有一种理解,文艺包含审美这一个维度,但文艺之美仅只限于形式。文艺的内容则要比审美广阔得多,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整个人类文化都可进入文学艺术。文艺的审美价值,只是一个侧面,艺术价值包含了政治价值、道德价值、宗教价值、经济价值。因此,文艺学所要研究的,远比美学所要研究的范围广阔得多。

我并不认为,文艺和审美毫不相干,也不认为文艺和审美完全等同。依我看来,文艺和审美乃是一种交叉关系。审美活动不一定就艺术活动。我们面向大自然可以进行自然审美,这种审美,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看来是低级审美,可是在我国古典艺术家看来,却是高级审美,乃是文人雅士才有的雅兴。但却不能因为这是高级审美而把它称之为艺术。只有当艺术家把对自然的审美体验组织起来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种可以看得到、听得见的美来,才可以称之为艺术。对文化审美亦是如此。因此,真正的艺术创造乃是包含了审美内容的一种创美活动,是在审美基础上进行的创美,而这种创造出来的美,既为别人的审美提供了“文本”,也为后人的创美铸造了“模型”。

既然文艺和审美有联系又有区别,那末,文艺美学和美学在我心目中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我看来,文艺美学既非哲学美学,又非艺术哲学。文学家、艺术家在艺术创造之前,就有着人生实践,从事各种活动,在人生中体验到不少赏心乐事,获得审美的乐趣。如果到此为止,那还不能算是文学家、艺术家,而只是一般的审美接受者。这种审美也会留下痕迹,那就是影响审美接受者的心灵,审美的不断建构,形成人的审美品格,甚至可以达到高尚的审美鉴赏家的水平。但是,要成为文学家、艺术家,还必须把自己从人生中得来的审美体验予以提炼、组织,提升为审美意象,予以符号化,创造出一个美的“文本”或“模型”。这是艺术创造不同于其他审美活动的特殊之处:不是一般的审美,而是按美的规律的独特创造。而这个已被创造出来的“文本”、“模型”,一旦定型,也就成了独立于文学家、艺术家的客体,它有自己独立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和其他人工产品(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艺美学不能不对此作全面的探索。这个“文本”“模型”如何被别的主体(读者、听众、观众)所解读、接受,对别的主体发生什么样的作用,主体如何在接受过程中获得审美和创美能力,当成为文艺美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获得了审美品格的主体,如何投入社会实践,按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那就超出了文艺美学的使命,而要进入哲学美学的领域之中。

转贴于 艺术审美,只是人类审美活动中一种形态,尽管是集中凝炼的形态。人类的审美活动领域要广阔得多。人在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自由,获得审美体验,实践活动就可能转为审美活动。在人和物,人和人,人和自身的相互作用中,都可能引起审美活动的出现。浩荡的大自然,渺无人烟的天然环境,原始森林、空气、阳光和水流,都可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产生审美体验,对真、善、美产生审美快感,对假、丑、恶产生审美反感,从而在心灵深处达到人和环境的平衡。哲学美学当然也要研究艺术审美,但更应研究文化审美,也回避不了自然审美。自然审美、文化审美和艺术审美,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审美活动有什么共通的普遍规律?人类的审美活动如何从实践活动(生产、交往、生活等等)中发生?审美活动的结果怎样形成审美关系,审美关系又如何制约审美活动?这些美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美学恐怕不能不回答。至于更深一层的问题,审美活动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进行,人类要不要、能不能以及如何才能按照美的规律来把握这个世界,是不是哲学美学题中应有之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已提出了问题,但还未得到科学的解决。依我看来,在当代,人和世界如何按照美的规律达到动态平衡,这正是当代美学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题,也是人生的根本目的。

文艺美学只能探索作为艺术创造主体的文学家、艺术家如何把自然审美、文化审美提升为艺术创美:这艺术创美的产物,作为一个新创的客体,被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听众、观众所审美,在审美主体心灵中如何留下痕迹。文艺美学无法回答人类更为宏观的美学问题,例如人的高尚的审美品格如何培养,人类怎样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世界、安排生活等等。

甚至,文艺美学也难以解决文学艺术的审美和创美以外的其他问题。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中发生、发展、受到社会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等等都在影响着创作主体、接受主体,因而对创作、文本、接受都发生作用。文学艺术的创造,文本的传播、接受,是整个社会的生活——交换——消费中的一个部分、一个方面。它甚至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交换价值,会产生剩余价值。可以把文学艺术都放在整个社会整体中来考察,从社会学的观点研究文学艺术,这就有了文艺社会学或艺术社会学。还可以从政治学、道德学的观点去研究文学艺术的政治维度、道德维度,也可以发展为文艺政治学,文学道德学。这都不是文艺美学所能涵盖得了的。

但是,在文学艺术中,政治、经济、道德、哲学、文化的各种因素,都被作了审美的改造,被组织和吸纳进审美结构之中,转化为审美价值。艺术之美,乃是文学艺术的核心价值,甚至象托尔斯泰这样以宗教、道德价值为最高价值的伟大文学家,都一生在孜孜以求美的实现:“我是一个艺术家,我的一生都在寻找美,如果你能向我展示美,那我就跪下来乞求您赐给我这最大的幸福”。[1]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哲学的、文化的各种力量都在按照各自的规律对文学艺术发生着作用,但对文学艺术来说,都只是“他律”,自律和他律形成“合律”,按照艺术规律来创造,才创造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美的、喜的、悲的、茺诞的等等)的文学艺术产品。作为一种精神实践的特殊形式,艺术创造当然受到物质实践和其他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文化实践等)的影响,但这些“他律”要通过艺术实践的“自律”起作用,受“他律”和“自律”相互作用的“合律”所支配,即我们常说的按艺术规律的创造。在文艺社会学中,探索了其他社会因素的“他律”如何对文学艺术发挥作用。那末,“他律”如何通过“自律”而形成“合律”,文艺美学是否亦应研究,值得加以反思。

二十年来的文艺美学,重视了对文学艺术的审美特性在研究,对艺术创造的自律作过许多探索。心理美学、形式美学、音乐美学、舞蹈美学、雕塑美学、绘画美学、书法美学等等比文艺美学更为具体的艺术部门美学的出现,说明探索美的规律正在向各门艺术的深层发展。

但是,开放改革二十年社会剧变,商品经济急速发展,社会意识发生振荡,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影响着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文学艺术走向多元发展,就这向文艺美学提出一系列新问题。新潮艺术冲击着传统审美,一些新潮美学甚至提出:文学艺术已经毋须再具审美特性,或者把审美降为娱乐,只要激发感官刺激就行;创作自由被眨低为胡编乱造,任意宣泄;艺术没有规律,也毋需规律。文学艺术中的审美判断被消解,甚至价值观念颠倒,对真、善、美冷淡无情,却对假、丑、恶津津乐道。文艺美学必须面对当下现实,在理论上作新的探索:文学艺术究竟是否还需审美价值?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和交换价值、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应是什么关系?艺术创作究竟还有没有艺术规律、需不需要遵循艺术规律?社会的发展,使得艺术的性质、结构、功能和规律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看来,文艺美学确应更多地在文学艺术自律和他律的相互作用的张力关系中来探索艺术的特性和规律,回答当下现实的艺术实践中提出来的时代课题。因此,新时代应发展文艺美学,文艺美学要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