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例6篇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文1

关键词:隐患 可视化菜单

1.研究背景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永恒主题,隐患是煤炭企业的大敌。煤矿生产是动态的生产过程,因此,隐患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隐患不除,事故不走;隐患不除,事故难绝,只有治理一项隐患,才有可能增加一分安全,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克服检查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良现象,提高检查和处理安全隐患的责任意识,做到发现隐患不留死角、处理隐患雷厉风行,从而确保安全工作持续平稳发展。煤矿安全检查是消除井下安全隐患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作业现场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剖析,对安全设施和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2.可视化菜单的简介

安全确认菜单是指将安全管理中的安全检点和检查事项以菜单的形式罗列出来,并逐项进行检查一种隐患排查方式,有效避免了检查时的缺项和漏项。

2.1可视化菜单模板

可视化检查菜单

2.2可视化菜单种类

可视化菜单可分为采煤系统、掘进系统和开拓系统三大系统和采煤班长、采煤跟班队长、掘进班长、掘进跟班队长、开拓班长、开拓跟班队长、采煤机司机、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司机、液压支架工、乳化液泵工、综掘机司机、钻车司机、铲车司机、皮带机司机、溜子司机、耙矸机司机、喷浆工、水泵工、电瓶车司机、斜巷提升运输系统(包括绞车司机和把钩信号工)等21个工种(各单位可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灵活增减)。

3.解决的主要问题:

发现隐患是处理隐患的前提条件,发现隐患的过程是需要付出精力与心血的,安检人员在检查隐患时不能排除有走马观花、不负责任的现象。在隐患的检查过程中就会出现查除不彻底、有漏洞的不良效果。

因此,如何做到在隐患的检查过程中既能充分调动安检人员的积极性又能提高安检人员的检查效果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4.实施方法

首先把所有需要检查和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的项目(包括设备运行、一通三防、斜巷运输、临时支护、各种记录,顶板管理、材料管理、放炮作业、人员情况等内容)以菜单的形式罗列出来,检查菜单上每一条检查项目后注明该条项目按照规定应该具备的尺寸或其他相关标准。从开始进入检查区域起,检查人员对照检查菜单上的检查项目与现场情况逐一进行核对,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检查项目和检点,在确定该检查项目没有安全隐患时在该小项后面的小框框内打勾,在存在安全隐患项目的相应位置打叉,将隐患的具体情况描述清楚,并将该隐患上报安检科和责任单位进行跟踪整改。检查菜单的内容随机电设备、生产条件等现场情况的改变和工作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5.可视化菜单应用效果

5.1提高了隐患的排查效果

安检人员对照餐单上的内容进行地毯式排查,有效弥补了安检人员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不同知识水平差异的短板,无论任何一个专业的隐患通过隐患检查菜单的过滤作用,都将无处藏身。

5.2实现了隐患检查科学化、可控化

我们将检查的项目直接在菜单显现出来,检查人员根据提前做好的检查项目逐项进行检查。由传统的常规检查转变为用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有效地减少检查漏洞的同时提高了检查效率,是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的有效实践。

5.3实现了各类问题的曝光化

可视化菜单就像一双能够识破真相的火眼金睛,安检人员通过对工作现场各种因素现有的安全状况与菜单中罗列的执行标准进行对比就很容易发现问题。

5.4有利于提高安检人员的队伍素质、约束安检人员认真负责的行为

安全检查菜单的应用解决了安检人员以往走马观花式的检查习惯,安检人员对照菜单上的内容逐一进行检查,并在已经核对过的项目后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这样就提高了安检员的责任意识,约束了安检员的行为。

5.5提高了隐患的检查效率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促进事故隐患治理的深入开展,积极预防和坚决遏制药品质量安全事故,为我市“三名城一基地”建设以及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药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年”活动,巩固药品经营企业药品专项整治的成果,全面落实药品经营企业药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药品质量安全责任,确保药品经营安全和药品质量第一责任人落到实处,督促药品经营单位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治理等制度,进一步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和事故惩治力度,对一般事故隐患做到发现后立即整改,对重大事故隐患限期整改,并做到整改责任、整改时限、整改措施、整改资金和应急预案“五落实”;建立隐患整治的长效机制,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贯穿到药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经营全过程。

三、活动内容

(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

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专业刊物和政府网站,加强对“安全生产年”的宣传报道,同时结合药品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GSP认证、许可证换证等工作,大力宣传“安全生产年”及药品质量安全活动的意义,及时报道“安全生产年”各项活动,宣传药品质量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常识,宣传推广正面典型,揭露重大药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批评曝光治理不认真,工作落实不到时位等现象,推动“安全生产年”活动扎实有效开展。

(二)深入开展药品质量安全执法行动

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按市、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开展药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把开展药品质量安全活动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与GSP认证、换证相结合,与企业安全信用分类管理相结合,依法查处各类经营假劣药品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要做好重大节日期间的安全检查。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在去年对药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基础上,继续组织本辖区的所有药品经营单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确保不留死角。各药品经营单位要全面排查和整改本单位在非法经营、购进环节、储存保管、合法销售、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检查的内容为:

1、重大事故隐患

(1)药品经营企业有无挂靠经营、超方式及超范围等非法经营问题。

(2)药品批发企业是否认真审核供、购货单位的经营资质(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等),是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将药品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单位。

(3)经营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二类、肽类激素、蛋白同化制剂的企业是否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经营。

(4)经营疫苗、二类、生物制品、中药注射剂“四大类”的批发企业是否实施电子监管。

2、一般事故隐患

(1)药品经营企业仓库工程管线是否合理布局,是否配备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用电设施,电线有无套管,储存危险药品的库房有无安装防爆灯,并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药品仓库内货架是否合理布局,与作业无关的杂物是否阻碍消防通道。

(2)药品批发企业的升降机是否经过专业或质量技术部门的检定,是否定期维修、养护并有记录。

(3)药品经营企业是否对首营企业、首营品种进行质量审核,查验购进药品、医疗器械合法票据和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有关证明文件,做到票、帐、货相符,严把药品、医疗器械质量验收关。

(4)经营企业在储存药品时有无按照经营规模要求,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底垫、货架等储存设施。并根据药品储存条件、药品性能,对药品实行分区、分库储存管理,危险品应专库存放并有安全消防设施。有无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做好库房温湿度管理调控工作。

(三)继续深入落实药品经营单位安全事故主体责任

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要在*年“隐患排查治理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组织实施药品经营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经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突发事件应急值班和处置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全面深入检查。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必须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即排即改,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和经营安全。

1、各药品经营单位要健全由主要负责人直接参与的隐患排查治理专门机构,制定活动方案,组织专业的人员,按照安全生产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安全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全面排查本单位内每一个部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不留死角。

2、各药品经营单位要将隐患排查治理作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经营活动的日常管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建立健全隐患自查自改制度和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制度,并长期坚持下去,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

3、各经营单位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和监控,主要负责人是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一般隐患必须立即整改;对重大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4、各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定期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送《药品经营企业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分析表》(附件3)《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进度快报表》(附件2)。对重大事故隐患,一经发现,必须立即填写重大事故隐患情况表(附件1)立即上报,并逐级上报至市安委办备案。

四、工作方式

(一)集中排查。按照省、市政府的要求,药监部门要在5月30日前组织对所有药品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细致地检查,彻底检查各经营单位安全经营情况。

(二)日常排查。各药品经营单位要发动每个员工排查每个岗位的事故隐患,做到不留盲区,不留死角。

(三)专项排查。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前,药监部门要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重点环节进行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并及时整改到位,确保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平稳安定。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文3

【关键词】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防范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1-02

在内科护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隐患 :在护理人员方面,存在着护理操作上不规范,责任心不强以及不按流程护理等隐患,在患者方面,存在着不配合护理等问题,进而导致内科护理中安全隐患的存在,严重的影响着内科护理的质量,不利于内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分析

1. 1护理人员方面 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缺少与患者有效的沟通,并且在护理中不细心,出现了护理差错,延误了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等,都是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的安全隐患 ;由于护理人员操作的不规范存在的安全隐患。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的还容易造成患者生命的危险;一些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不按照相关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进而导致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很多护

理人员将护理的程序进行简化,如 :简化了消毒步骤,进而使患者受到细菌的感染等,由于护理人员不按照流程进行护理,严重的影响着患者健康与疾病的恢复。

1. 2患者方面 内科护理工作中除了护理人员自身操作上的不规范导致安全隐患之外,患者的配合与否也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在内科护理中,只有患者积极的配合,才能够顺利的完成护理工作。由于一些患者的心理素质较差,并且由于疾病的影响,无法接受自己所患的疾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心理,进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产生怀疑,不配合护理,最终耽误病情,影响了治疗的效果。但是患者认为是医院的护理不到位,对护理人员抱怨,引起护患纠纷,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2.护理措施分析

2. 1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通过不断的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能够进一步防范安全隐患的发生。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工作所承担的责任,进而在工作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患者进行交流的时候运用礼貌性的语言,护理动作要轻柔,本着患者的事情无小事的态度进行护理,进而可以使护理中的风险发生率降到最低,促进患者康复。另外,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应该不断地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以减少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进行监督,如果护理人员有操作不规范的地方应该及时的进行纠正,以确保在护理中的正确操作。针对护理人员的操作,应该有专门的人员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的质量,保证护理的安全。对于新聘用的护理人员,应该组织进行专业的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对护理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解说,并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的加强记忆,在发生危急情况的时候,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最后,还应该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流程,对护理的步骤固定化,要求护理人员在进行某项内科护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所要求的护理步骤进行护理,一步都不能省略。另外,还应该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护理过程不规范的护理人员,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以起到警示的目的。而对于一些护理工作流程掌握非常规范全面的护理人员,应该进行适当的奖励,树立榜样。

2. 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正确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能够有效的防范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学会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应该转变护理观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患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关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 ,处处为患者着想,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3.结论

本文主要对内科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通过本文的探讨,作者了解到,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全面的掌握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提高内科护理的质量,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文4

为全面落实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要求,杜绝较大及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按照彭府发〔2008〕11号通知精神,促进我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特制定2008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一、加强领导机构建设

为加强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成立以翁昌荣局长任组长,王海波、张仁勤副局长任副组长,刘远仲、史超一、潘善文、卢明三、郭依蓉、李开杰共9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规模企业、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排、检查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保科,负责日常工作。各规模企业、非煤矿山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纳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经费落实”的要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整改,确保治理整改到位。

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目标

(一)按照彭工办〔2007〕131号通知要求,各企业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各项制度,实现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杜绝较大及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控制一般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掌握本企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情况,有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计划和措施,一般事故隐患及时整改率达到100%。

(四)全面排查本企业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不留死角。

三、排查治理、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内容:全面排查治理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应急处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3、高危行业(非煤矿山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使用、经营、储存、运输)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辩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立及措施落实情况;

7、事故报告、处理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9、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10、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执行情况;

11、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容易因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二)排查治理方式

各企业要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企业等危险性较大行业和领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每天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其它生产经营单位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在重大节日前,必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安排专项经费落实专人进行治理和整改。必须严格按照“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经费落实”的要求,确保治理整改到位。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在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的情况下进行整改。

四、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整改到位

工业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在3月至4月进行医药化工规模企业、非煤矿山企业专项大检查;5月至9月围绕汛期和行业特点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10月至12月针对第四季度部分企业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雨、雾、冰、雪天气特点继续深入推进隐患治理工作,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五、严格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制度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文5

关键词: 重大;火灾隐患; 成因 ;整改措施

引 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大量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装饰材料的不断开发应用,特别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各类建筑物的大量竣工和投入使用,加之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新旧体制并存交替的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应运而生,大大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而重大火灾隐患是防火工作的核心问题、根本问题,也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是防火工作整治的重中之重。查处和整改重大火灾隐患的重要性及紧迫性不言而喻。

1.火灾隐患的概念及其含义

火灾隐患一般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隐藏的祸患。但我认为这样定义更科学― 些:火灾隐患,是指潜在的有可能引起火灾事故的或能直接影响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的一切不安全因素。这一概念从内涵上揭示了火灾隐患懂得本质和特征,其含义包括以下三点:

1.1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如违反规定用火、用电、用气、明火作业等。

1.2一旦发生火灾,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如建筑物内部装修、装饰违反规定使用易燃材料等;建筑物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

1.3一旦导致火灾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如缺少消防水源,消防车道堵塞,消火栓、水泵结合器、消防电梯等不能使用或者不能正常运行等。

火灾隐患绝大部分是因为违反消防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造成的。所以,确定一个不安全因素是否是火灾隐患,不仅要在消防法律法规上有依据,而且还应在消防技术上有标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细致地检查,实事求是地分析确定,并注意区分一般工作问题和火灾隐患的界限。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的范围很广,一般是指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措施上和包括火灾隐患在内的所有影响消防工作的问题,火灾隐患只是直接造成火灾和火灾危害的那部分问题。

2.重大火灾隐患存在的原因

2.1领导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重大火灾隐患的危险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消防安全工作。对消防监督部门发出的隐患整改通知书,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导致养患成灾。我们在一次检查时,一个企业的领导竟然说防火安全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企业不用管,总认为单位多少年没有发生火灾,更不可能有什么火灾隐患,发生火灾的企业也只是少数。企业领导对防火工作存在麻痹和侥幸心理,这是最大的隐患。

2.2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形成,一些企业实行承包,租赁经营,产权与使用权分离,在消防安全工作方面职责不清、责任不明、互相推诿,导致措施不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空白。其次,近几年来,个体、私营、家庭作坊式企业以及个人租赁经营的歌厅、舞厅、游戏厅、网吧等大量涌现,其中不少是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不具备起码的消防安全条件。有些冒险非法生产经营,增加了火灾危险性,加大了火灾荷载。

2.3大型集贸市场、商场、购物广场在消防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消防基础设施差,缺少消防水源,随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市场都是由一个小小的零售市场逐步扩容成为大市场,但是由于原来没有考虑市场再发展,在消防投入上、硬件设施上没有进行必要的规划,留下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屡经治理还是达不到防火要求。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3.几点对重大火灾隐患整改的措施及对策

3.1切实加强领导,提高各级领导对整改火灾隐患重要性认识。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整改火灾隐患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整改火灾隐患是最大限度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践行“执法为民”思想的具体体现。定期分析研究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消防工作形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重点,以整改火灾隐患为目标,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措施和方案,明确分工,落实时限,责任到人,确保把隐患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3.2实行重大火灾隐患和整改工作由有关行政首长或法人代表负责的责任制度。整改重大火灾隐患要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遵循企业单位内部“安全自查、隐患自除、责任自负”的指导思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由其行政首长或法人代表负责整改。其中危害特别大、投资特别大、涉及范围大、单位确实无力整改的,应专题报告当地人民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加以整改,特别是在资金来源方面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灵活采用合法的市场操作手段盘活和筹集资金,如转变服务功能、招商引资、股份拍卖、资产抵押贷款等方式。责令停产停业,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重大火灾隐患,报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决定的,人民政府要尽快作出明确的答复。并与公安消防机构签订整改工作责任书,明确规定整改期限,措施和责任。对于没有按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对拒不接受处罚的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必要时还可充分利用人大、政府和行政监察部门等在消除火灾隐患中的作用,积极推进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履行火灾隐患整改职责,落实整改责任。

3.3严格建筑防火审核程序,消灭“先天患”。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单位,审核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规范、法规进行设计、施工、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规范要求的,坚决不予审批,坚决杜绝“条子”工程和“人情”工程。其次,对于审核过的建筑工程项目,要加强施工现场监督和工程验收工作,定期对在建的大、中型工程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凡不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不得通过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营业,对于强行投入使用的需要采取强硬的措施要求限期整改,并按规定程序和要求予以处罚,从建筑防火审核上杜绝“先天患”的存在。

工地上存在的安全隐患范文6

【关键词】 安全生产 隐患排查 治理工作

1 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制度

为有效防止、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所在单位的财产安全,各单位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事故的定义,即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其次,明确事故隐患分类,即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其中,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三,明确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职责。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基层单位的职责,将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责任分解到人、到岗,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培训,使每位从业人员了解自己的安全职责,提高和掌握自己排查与治理安全隐患的技能。

第四,建立隐患信息档案。为加强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工作,各单位应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登记,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分类,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对各类隐患排查治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等。

2 依据相关制度做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

首先,单位成立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组织机构。本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任副组长,专家、技术人员、安全员及各班组长为成员。

其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业务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重点围绕本单位的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监控设施以及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开展事故隐患日常排查工作。

第三,排查时按照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中规定的时间、内容和频次对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收集、查找并上报发现的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对隐患进行整改。发现隐患,一般采用逐级报告的方法,即员工报各部门、基层单位领导或安全员,各部门、基层单位报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对各类隐患进行登记分类。报告形式一般采用书面形式,特殊情况可采用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报告人要把隐患地点、事故隐患内容、拟采取措施建议、报告人姓名、报告接受人姓名、报告时间等写清楚,一式二份,一份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一份部门自己留底备查。

第四,对于排查出或上报的安全隐患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四不放过”原则进行整改。各基层单位发现或接到从业人员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按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的职责分工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对隐患进行核实,并在24小时内做出书面整改意见。各部门自己能够解决的隐患应立即整改;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能自己联系解决的自己联系解决,自己不能联系解决的,应立即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根据隐患的种类移交给相关职能部门,由各职能部门负责进行整改。

第五,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期间,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定期听取治理情况汇报,保证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所必需的资金和物资条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第六,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或者通知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停止建设、停止施工、局部停产停业或者全部停产停业。

3 对重大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实行挂牌督办

集团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建立对集团下属各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制度,并组织落实。发现下属各公司存在事故隐患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责令该公司立即治理或者限期整改,及时跟踪了解治理情况,并根据需要组织核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举报制度,公布举报方式和途径,受理事故隐患举报,在受理事故隐患举报后,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的,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并记录获知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信息,于每月将信息汇总整理后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对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下属公司自身难以排除的,或者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以及下属公司拖延或者拒绝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行挂牌督办,事故隐患治理的监督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实行挂牌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