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例6篇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1

备受关注的“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下称“规划”),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7月20日,在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新闻会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江冰表示,目前“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已经比较成熟。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

江冰称,规划不仅包含了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包括对传统能源的升级变革,比如洁净煤和智能电网、分布式用电车应用新能源等技术。规划期为2011~2020年,预计规划期内将累计增加直接投资5万亿。

消息一出,随即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讨论。未来,“规划”的实施将对能源企业以及整体的能源产业发展和调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能源阵痛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规划”的实施对一些传统能源企业还是会产生短期的阵痛。

“我们公司在一条完整的洗煤线上投入了很多钱,公司还一度因此出现了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山西一煤矿公司总经理王林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

无疑,许多传统能源企业在投入清洁能源的过程中,花费了不少资金成本。

“在短期内,规划的实施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传统能源企业需要在治污、减排方面投入技术和资金,从而使得企业利润减少。”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副秘书长周元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同时指出,从长期来看,“规划”有助于我国能源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会对企业的发展有好处。随着能源产业的发展,企业在清洁生产和能源利用能力上都将得到提升,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污染。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也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压缩钢铁、化工、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企业的利润空间。”

“规划”将节能和发展清洁能源相结合,也体现了能源发展需要配合我国经济转型的特点。林伯强表示,目前,国内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明显对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此,经济发展方式必然需要转型。

规划明确了对传统能源升级改革的支持。事实上,许多能源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已经开始涉足新兴能源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连重机厂的传统产品――钢铁、矿山和港口机械的订单减少了60%,但是由于其风力发电的订单增加了200%,大连重机厂2009年的产值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一些传统能源企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发展、开发新能源技术。比如上海电气、行天、天威等能源企业原来都是做传统能源工业的,现在都开始涉及新能源领域了。它们从做传统能源设备转型生产新能源设备,企业的利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了较大的提高。”周元告诉记者。

他还表示:“近几年,不仅一些传统能源企业涉足新能源产业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一些非能源行业比如纺织行业,也在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转型后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国内最大的出口型家纺企业之一――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孚日集团)于2009年成功增资113万美元参股德国约翰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增资后,孚日集团所持约翰纳股份由11.8%增加到12.35%,并开始全面向新能源产业转型――其支柱产业由纺织转向太阳能光伏。

实际上,不只是孚日集团,有很多纺织企业都开始向新兴能源产业扩张,比如华芳纺织投资江苏力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此外,人们熟知的杉杉集团也早已涉足锂电池领域。据杉杉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其2009年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7.76亿元,营业利润率达16.67%。

新兴能源受宠

近来,“规划”在未来10年将累计增加投资5万亿元的消息传开后。资本市场A股指数连续5个交易日呈现上攻趋势。以金凤科技为代表的风电企业在新能源板块的上涨中有不俗的表现,从7月16日的15.86元/股,一路飙升至8月4日的18.47元/股,涨幅竟达16.5%。

周元对记者表示,对于新兴能源产业而言,规划是一个绝对利好的消息。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也得到了有力的印证。“目前,资本市场上风电、光伏企业比较多,像金风科技、尚德太阳能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他补充道,截至目前,新能源板块的表现都比较好,这与新能源规划及国家相关政策有很大关系。

不难想象,“规划”的申报、获批、实施,还会使资本市场再生波澜。但是,目前“规划”处于国家审批阶段,还没有实施。对于企业而言,“规划”的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资本市场上的利好拉动能否影响到实体企业,还有待时间来检验。

“它的实施对我们企业的影响究竟是好是坏,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我们还不知道具体的政策。”无锡一家太阳能企业总经理王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国家整合产业行业发展的意图是很明显的,会不会对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造成威胁,现在还不能肯定。”

一位资深投资分析师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对一些新能源企业而言,‘规划’的实施有助于行业的整合,缓解行业的无序竞争,并使企业从中获益。有序合理的规划有助于抑制能源领域产能过剩,更有利于能源产业的振兴。”

立新遭遇多难

现阶段,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林伯强表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对能源造成了比较大的压力,需要从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耗能方式转变。中国的经济转型就是要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新能源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难题。

林伯强指出,现阶段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电价。新能源除了核电之外,天然气、风电、太阳能费用都较高,要增加利用率就必然增加能源成本,增加能源成本就要涨电价,电是最基本的能源,每个人都要用到。但电价受政府控制,较低的电价压缩了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也减小了新能源的发展空间。

而新兴能源发展的技术难题也阻碍了能源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周元告诉记者:“目前存在的技术难题,主要是国家智能电网的问题。新能源发电不稳定,如风电,风力大的时候发电较多,风小的时候发电就少;太阳能白天发电多,晚上不发电。如果智能电网的技术解决了,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届时,新能源产业就会有比较快速的发展。”

此外,我国的新兴能源产品主要依赖国外市场,也是新能源发展面I临的难题。企业产品完全依赖出口,风险是很大的,很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而使全行业受到打击;正因为我国的新能源产品严重依赖于出口,导致国内新能源利用率极

低。因此为了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就迫切需要我们发展国内市场。

据周元提供给《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的一份资料显示,太阳能光伏行业目前国内产量占世界的60%,但国内市场消化只占我国产量的1%~20%,98%以上用于出口。

与欧美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新兴能源发展基本上依靠国家投入。目前,新能源行业的产品成本较高,没有国家对市场进行的规划和补贴,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

虽然我国新兴能源发展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发展新能源成了世界各个经济体的共识,中国也不例外。

“从国际社会来看,尤其是哥本哈根谈判以后,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我们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对传统能源进行改造,减少碳的排放。”周元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分析,“此外,各国发展新能源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正面作用。从国内来看,中国的能源结构也必须要改变,我国是能源消耗大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关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环境。”

此外,企业大量使用的传统能源――煤炭、石油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新兴能源是可再生资源,而且比较清洁。发展新兴能源有利于我国的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而且,工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新的增长点。“新兴能源产业将是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周元表示。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我国的常规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都比较高。所有的工业革命都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生的。比如,之前的IT行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了网络行业以及相关经济的快速发展。

规划显效成疑

在今年的能源经济形势新闻会上,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对“规划”的预期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表示,“规划”实施以后,到2020年将大大减少对煤炭需求的过度依赖,能使当年的二氧化硫排放减少约7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12亿吨。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

然而,业内人士对此却表示了不同的观点。共赢经济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马国书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这个规划实际意义不大,它不过只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个差事。

他认为,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规划也受到国际能源发展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期内,发展中国家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没有温室气体减排任务,享有完全的碳排放权。而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已经成为碳排放大国。为此,在国际环境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目前的“规划”可能显得为时过早。

对此,林伯强认为,“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是十分有必要的。只做规划肯定是不够的,但是不做规划肯定是不行的。因为,如果没有规划,企业的发展没有方向。规划对企业的发展有指导意义,对企业有约束作用,至于能取得多大效果,如何实现规划。可能还需要其他政策来支持。

林伯强认为,规划永远不可能全面,就算《京都议定书》提早签订,规划也不可能做到全面。因为产业的发展很快,况且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状况,随时都会有新的情况发生。

我国的新能源只是近三四年才有了较快发展,核电、风电这几年装机容量增长迅速,而太阳能光伏发电刚刚起步,市场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也更需要国家的强力支持。

周元告诉记者:“不论是《京都议定书》将来的调整,还是哥本哈根共识,中国政府都承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减排40%~45%,不管发达国家是否出钱,还是能否享受到多少优惠政策,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减少排放都是中国需要做的事情。”

而对于未来规划实施的效果以及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林伯强认为,未来10年,能源行业不会有特别大的改革。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特殊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经济增长比较快,注定了能源结构的改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林伯强指出,能源作为生产资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GDP的增长需要能源作支持,因此在经济快速增长期的改革,国家会非常谨慎。所以近几年,国家的能源改革是比较缓慢的。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2

关键词: 企业文化;经营管理;运行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186-02

1 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具体是指在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基本是围绕着企业领导者或者决策层制定的某一阶段内企业发展规划而执行的,而一个阶段性企业发展规划,或者五年、或者十年,必须有一定本质的意图一直在坚持,那么这个本质的意图,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也就可以解释为,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遵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也就是遵循企业文化的要求而制订。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管理核心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了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起到了限制和指导规范的作用,也就是说,发展规划不可能脱离企业经营管理核心主张来天马行空,这是因为企业的规划,最终将落实在实施阶段,目的是实现规划促进发展。

2 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运行发展的影响

2.1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规划的促进作用

决定实施阶段规划成败的因素在于最终结果以及对企业本身的社会影响方面,毕竟企业不是脱离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企业,在追求业绩的企划中,过分强调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自身社会影响力的下降,那么可以认为这份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失败的,这次企划的实施也是失败的;同样,过分的追求社会影响力的上升,从而长期性放弃利益的追求,也是不符合企业本身发展要求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也就是建立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对阶段企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性质决定了企业文化的性质;而企业的运营则与企业文化的内容相互促进,是国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直接决定了企业最基础的方向,是为国家经济建设负责还是追求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又或者两者兼顾合理分配侧重点,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调,一旦建立,除非企业体制变更,将不会被改变。

2.2 在企业运营方面,企业文化的内容反映了企业运营的基本情况 一个企业从建立到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的初期,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仅仅反映当下的企业运营情况,随着大的市场环境改变和外部要求,企业文化将随着企业发展方向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正如某国内资源性企业来说,初期我国在该资源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该企业文化就被定义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国家塑造了新的能源国际形象,获得国家和企业的双赢,这就是一阶段成功的企业发展规划;到了该企业中期,国家的国际能源地位基本稳定,企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石油市场争夺中高速发展成为新的企业目标,又正值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企业要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前进,这时企业文化对应着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多元开发、多种经营、扩大对外合作、开展国际化经营”成为新的企业文化,在这期间内,不但企业自身实力得到了加强,同时该企业组建了一系列功能各异的子属企业,将服务功能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责任化,极大的提高了经营效率以及市场竞争力;随着世贸组织的加入,面向国际竞争深化改革和结构调整,又成为了新的企业发展方向,“贡献突出、技术领先、管理现代、绿色和谐、持续发展”是这一时期突出强调的企业文化,这也是和当时的社会要求所呼应的。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是可以进行调整和组织的,甚至在某阶段能有不同的强调面,但是其基本的内容不容发生改变和质疑,在该企业里,服务于国家就是基本方向,再加上各个时期的环境要求和自身发展要求,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主体,同时结合该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就组成了具有该企业自身特色的一种企业文化,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促进是独一无二的。

2.3 企业文化必须根植于企业 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既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同时也受限于企业运营,它也直接受到企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企业规划的制定,从各个方面体现出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底蕴,制定什么样的目标体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一个定位,在这个定位的企业应该首先追求的什么,其次追求什么;使用什么样的手段方法达到目标体现了企业文化在长期积累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独特的历史传统、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每一个员工自身的行为或者思想,都能给企业文化带来影响,毕竟企业文化是根植于企业这片土地上的;同时企业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感染着企业员工。

2.4 企业文化带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人类竞争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竞争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过程,同样的道理,根植于企业的企业文化,其发展轨迹和企业的发展轨迹相同的也是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规划发展过程的产物,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观点、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符合企业文化基本条件的,将被融合并发展,其余的将被淘汰,社会对一个企业的认可,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个就是市场价值,另一个就是企业形象也就是企业文化。市场价值规律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不是企业自身的主观意愿所决定,是不能被掌控的,而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这也就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文化是企业的灵魂,突出企业的文化管理,能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调动人的积极性,而以企业理念和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积极地员工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都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5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软实力就是未来 企业的发展有良性循环和厄运循环两种发展方向,而企业软实力正是依靠这种循环来影响企业内部的行为,而惯性又是以惯例为基础体现的,它包括企业固定的做事方法,体现为企业共享的知识,企业内部都熟悉且认同的非正式规则。这样就可以把软实力定义为一种内在的能量,它就是企业的文化,是企业习惯所蕴含的资源整合的势能,它通过长期的积累,并能在未来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持续发挥整合的作用,并与趋势预见、环境应变、文化指导、价值创新等企业因素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这么说,企业文化的真正意义在于未来,就是如何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乃至基业长青,企业文化的积累在于对未来市场的准备,因此,企业的文化战略也是企业未来的生存战略。

参考文献:

[1]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4).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3

【关键词】煤炭企业;规划设计;思考

0.引言

煤矿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能源。煤矿资源作为重要的能源种类,和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因此,煤炭企业能否科学规划企业、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能否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对煤矿资源的需求,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的发展并不乐观,系统分析煤炭企业规划建议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企业规划设计的内涵

企业规划设计指的是怎样合理利用机遇,防范风险,深入挖掘并利用企业内部资源,以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企业规划设计的特点是:投入一定的资源,扩张生产销售规模,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地位,提升企业产品市场占有份额或利用新产品占据市场,这是一种从企业从起点向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发展的综合发展方案。企业规划设计因时而异、因地而异,没有确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来说,企业规划设计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企业中长期要做什么、怎么做这两个问题。

规划企业中长期要怎么做,就是要做好企业规划设计。企业规划设计是实现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善于利用现有资源的表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认准切入点,从哪里实施,首先做什么,然后做什么,突出重点,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策略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企业规划设计应该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做到适应形势,新颖灵活,独特自然,并具有可实施性。

2.煤炭企业规划设计的几点建议

2.1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在我国经济发展途中,煤炭资源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能源,煤炭产业目前在市场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可是业务发展空间并不高。因此,加快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才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正确道路。煤业企业如果期望在市场中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就应该重视产业转型,例如发展煤炭深加工产业。煤炭深加工指的是把地下挖掘出来的原煤通过各种流程加工再造,提高煤炭的利用率、提升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煤炭深加工主要包括:煤炭洗选、煤炭煤气化、煤炭转变为电力等等。煤炭在经过深加工处理之后,大幅度提升了煤炭和附属产品的利用率,提升了煤炭的使用价值。

2.2实施人才管理计划,促进企业内部科学管理

煤炭企业的规划设计为企业描绘了发展蓝图,但是这个美好的未来却是要依靠人才才能实现的。人是煤炭企业的立足根本和发展源泉,是企业的重要财富。煤炭企业要步入产业链发展的综合业务营销时期,就一定要有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这些人才不但可以熟练运用知识促进业务开展,还可以利用这些技能推动企业整体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煤炭企业应该时刻以企业规划设计为核心,重视技术人才、业务人才、管理人才的引入和培训。根据新时期企业的要求,应该加强企业内部人事管理力度,建立良好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制度,在企业内部贯彻落实竞聘上岗和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制度,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训、考核制度和奖励惩罚制度,形成一个可以发现人才、留住人才、挖掘人才的氛围。

2.3绿色开发与高效转化相结合

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的技术能力偏低,环境污染较严重,产品产出率低。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加大绿色技术开发,推进新技术的更新和应用,以提升煤炭企业生产率和经济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也随之加大,煤炭企业应该正视竞争,建立危机观念,加大绿色技术更新力度,并与产品高效转化相结合,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对此,更应该以企业规划设计为目标,对市场占有率较大的产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更新,引入高科技,同时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4延伸企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

延伸企业产业链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在核心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关联产业的延伸,把核心产业的上游或下游产业作为企业的规划方向。煤炭企业应该以当地煤炭资源为基础,坚持以煤炭为核心产业,延伸产业链,采用吸收外资、上市融资及下游产业柱子等方法,巩固煤炭产业主体地位,同时发展电力,促进煤炭液化产品规范化,重视煤炭深加工,提高附加值较高产业的业务占比,通过发展非煤产业,拓宽煤炭企业发展空间,建立起煤炭—电力—煤炭液化三大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进煤炭企业步入新时期。

2.5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和谐氛围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同时也是实施企业规划设计的思想基础,是一个企业活力的源头,还是企业发展的思想规范。一个真正的企业,不仅应该有先进的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更应该有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在新时期企业运转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很多成功的企业已经证明了这一观点。例如海尔集团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真诚到永远”等企业文化的建立,为企业走出国门,步入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很多企业的终身聘用制度和特别重视诚信的企业文化也促使日本企业在世界上利于不败之林。我国煤炭企业要发展,就 应该把管理层的理念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建立起一套可以实施的制度,并致力于营造诚信、忠诚的企业文化,使得员工对企业忠诚,对客户真诚,建立起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加强企业向心力,激发企业职工的潜力,使企业充满活力。

3.结束语

总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需求,也是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企业就要坚定观念,将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做一个科学、全局的规划和设计。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进行考虑,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政策进行调整,将传统老旧的观念摒弃掉,为未来煤炭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国家要对煤炭企业进行更多的政策扶持。 [科]

【参考文献】

[1]杨国枢,朱泽虎.国有煤炭企业开发海外煤炭资源的战略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10,(5).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4

2月25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两个产业的调整振兴规划,获得中国政府通过。至此,被寄予厚望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都已“名花有主”。 这十大产业包括钢铁、汽车、装备制造、纺织、电子信息、船舶、轻工、石化、有色金属和物流。争议颇多的房地产业,最终未能跻身此列。

这十大产业涉及领域广、关联度高、吸纳就业人数多,消费拉动大。有的还是国民经济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支柱产业。政府希望借助调整振兴这十大产业,提高企业、行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继而促进经济发展。这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实施的过程如能尽如人意,业界预料中国的产业格局、甚至经济格局或将发生一次深刻调整。

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大原则已出,细则仍在制定之中,各项支持政策的具体金额是多少?如何放宽市场准入等诸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细化。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望对涉及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较大帮助。

振兴规划“金手指”所指之处,相关股票早晚会做出积极反应。但投资者要对政策长期和短期效应加以甄别。短期来看,很多产业政策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并不一定会有业绩体现,但估值风险已经较为明显;而从长期来看,由于政策的长效性和对行业未来发展的调整,对优势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有利的,在这一轮产业整合的“洗牌”过程中,将有可能涌现出一批行业新龙头和持续发展潜力强的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一系列产业振兴计划落实的过程中,蓝筹龙头崛起是值得关注的,中长线的投资机会将从中诞生。

申银万国认为,对于钢铁、纺织、造船、石化等结构调整行业而言,把握核心央企和行业内的龙头公司;对于新兴行业,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等值得进行中长期的战略性配置;另外,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制造业也值得重点关注。

1 钢铁业:最重视“带头大哥”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1月14日

重大措施

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目标是力争到2011年,全国形成宝钢集团、鞍本集团、武钢集团等几个5000万吨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集团;要整顿铁矿石进口市场秩序,规范钢材销售制度,建立产销风险共担机制。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此次出台的不是立竿见影、急功近利的政策,而是针对行业内部存在的一些老问题出台的长期性、指导性政策。

政策虽然短期内很难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联合重组将会给行业周期性下滑的延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期来看,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但目前上市公司或者说国有钢企都基本上被整合,剩余的小钢企整合起来是两情不悦。不过民营企业自己抱团倒是一个趋势,比如唐山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长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12月19日,唐山市南北两大民营钢铁集团宣告成立。唐山市北部的迁安27家民营钢企共同出资组建了唐山长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南部的丰南区12家民营钢企出资组建了唐山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两大钢铁集团组建完成后,按现有出资企业计算,总规模达到2800万吨,占唐山地方钢铁产能的51.7%。其中唐山渤海钢铁集团1500万吨,唐山长城钢铁集团1300万吨。

安信证券行业分析师任琳娜认为,目前是钢铁企业并购良机,因为目前钢铁股估值对于产业资本是比较具有吸引力的,去年钢铁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的境地,部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恶化,股票市场的估值水平较低。

因此,此次出台的中长期指导性“规划”,有前景,但实施效果有待时间的检验。

值得关注的子行业及上市公司

爱建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张志鹏:

关注广钢与八一钢铁

钢铁业未来的重组主要侧重于集团公司内部的资源整合,如宝钢集团下 有4家上市公司,未来可能以宝钢股份(600019.SH)为平台吸收合并集团其他3家上市公司广钢股份(600894.SH)、韶钢松山(000717.SZ)、八一钢铁(600581.SH)。被吸收合并方广钢与八一钢铁值得重点关注。

恒泰证券分析师王飞:

关注细分行业龙头

未来一段时间,在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引下,直接受益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细分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在产业整合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相关上市公司有望获得更多表现机会。操作上可关注马钢股份(600808.SH),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热轧H型钢生产线,系列产品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火车车轮是公司“板、型、线、轮”产品体系的特色产品之一,也是公司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随着车轮生产线扩能改造工程竣工投产,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火车车轮生产商,受益于大规模铁路建设,其业务发展的前景将相当可观。另外,像正在谋划集团钢铁主业整体上市的酒钢宏兴(600307.SH),若目标得以实现,其盈利能力将因钢材产能的大量增加而得到显著增强。

2 汽车业:最支持发展自主品牌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1月14日

重大措施

一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国家安排 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 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二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三要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四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五要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加快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发展现代汽车服务业,完善汽车消费信贷。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2008年中国轿车1.6L及以下排量的轿车销量占到全年销量的65%,因此减征购置税政策对大多数轿车企业构成利好。另外,国家将对购买1.3L以下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由于中国目前微型客车的销售地区主要集中于农村地区,因此对微型客车给予的财政补贴将会促进农村市场的消费,目前通用五菱和长安汽车(000625.SZ)在微型客车市场的市占率分别为51%和21%,因此该项政策的实施对这两家车厂构成利好。

规划中还指出,今后3年中央将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研发,该举措将对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构成重大利好。像上海汽车(600104.SH),若得到专项资金对研发予以补贴,将会对公司构成重大利好。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此前已经推出了很多,海通证券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难点是在汽车电池上,而在电池技术获得突破前,新能源汽车在商业上的运用不会出现实质进展。海通证券认为短期内新能源汽车更多的是集中在示范性的推广上,如在城市公交上的应用。

总之,这些措施的目的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刺激内需,扩大小排量汽车销售;另一方面是鼓励车企进行研发投入发展自主品牌,这将对中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构成长期利好。但短期来看,由于2009年上半年汽车销量下滑是大概率事件,而且目前政策受益的上市公司估值并未显著具有吸引力,因此海通证券维持行业“中性”的投资评级。

值得关注的子行业及上市公司

中金公司:

哪些汽车公司将被兼并?

部分企业集团被重组的可能性较大,通常被重组方将受益更大。若仅为达到政府将市场份额占90%的前14家减少至10家,排名居前的10家企业兼并排名居后的4家企业效率更高,昌河汽车、长城汽车、比亚迪和江淮汽车(600418.SH)被兼并的可能性较大。

然而,细则鼓励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上汽集团、长安集团等4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兼并重组,鼓励广汽集团、北汽集团、奇瑞集团和中国重汽(000951.SZ)集团4家企业在地区范围内进行兼并重组,因此并购范围并不局限于销量排名居前的14家企业,排名在前30名之内的企业都具备一定的并购价值。

综合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哈飞汽车、昌河汽车、华晨集团、庆铃汽车、福建省汽车集团、江淮集团被兼并的可能性较高。

银河证券分析师李丹:

重点推荐一汽轿车

有整体上市预期的一汽轿车(000800.SZ)成为各机构重点推荐的汽车类股票之一,建议关注该公司外延式增长。一汽集团整体上市的可能性不断增大,渐行渐近。一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在收入规模和盈利规模上优势都非常显著。一旦集团选择整体上市,一汽轿车将受益。

海通证券:

关注上海汽车

从海通证券统计的上市公司因新购置税政策而受益的车型占比看,整车上市公司按受益程度排序为上海汽车(600104.SH)、长安汽车(000625.SZ)、一汽夏利(000927.SZ)。

由于一汽夏利(000927.SZ)的净利润主要来源于一汽丰田贡献的投资收益,因此海通证券认为一汽夏利虽然全部为小排量,但其政策的受益程度不是最大的一个。

3 装备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最大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4日

重大措施

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门类多,范围广,与其他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

国泰君安证券机械行业研究员张锦灿认为,目前下游需求旺盛的装备产品主要集中在两大细分产业中:一是受益于基建规模的装备企业,二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清洁能源、环保产业、节能产业等专用设备。举例来看,工程机械设备类中挖掘机、压路机等机械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清洁能源方面,未来的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仍然有望持续增长,从而给水电设备、风电设备等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积极的增长预期。

此外,铁路设备制造行业有望在政策暖风中直接受益,发展前景值得期待。铁路行业相对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2008年11月进行了修正,到2020年前,铁路固定资产总投资规模提高到5万亿元。2009年铁道部将加大建设管理力度,计划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比2008年的约3250亿元增长84.62%。上述政策对铁路设备行业具有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得关注的子行业及上市公司

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

预计2009年销量翻番

在当前大的背景之下,中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良好的产业整合机会,而日前国家作出的政策性安排,对装备制造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规划中包含了很多有利于中国装备企业发展的财政金融政策,比如鼓励企业高起点的技术改造、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大对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利于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向文波预计,在利好的推动下,2009年公司的产品销量将翻番。

长江证券:

建议重点关注挖掘机

从装备制造业竞争格局看,部分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了行业整合能力,一旦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相关企业将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横向及纵向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长江证券建议重点关注挖掘机、机场专用设备及特种机床等行业的重点上市公司,如柳工(000528.SZ)、三一重工(600031.SH)、威海广泰(002111.SZ)、秦川发展(000837.SZ)、昆明机床(600806.SH)、太原重工(600169.SH)、天地科技(600582.SH)及中国南车(601766.SH)。

联合证券:

零部件也要挑大梁

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对零部件的重视程度空前,基本思路由之前的“发展主机带动相关零部件发展”变为“主机与关键零部件共同发展”。受益主体是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在技术含量较高、具备较大进口替代空间的关键零部件企业。主机企业也会间接受益。当前,多个子行业关键零部件进口,主要利润贡献给国外企业,同时生产进度也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是主要瓶颈。一旦国内企业有所突破,主机企业国产化率将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将显著增强。具体到行业公司,兼顾公司估值及基本面情况,建议重点关注:华锐铸钢(002204.SZ)、昆明机床(600806.SH)、天地科技(600582.SH)及中国南车(601766.SH)。

4 纺织业:涉及就业人数最多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4日

重大措施

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2000多万的纺织工人,没有哪一个行业能吸纳如此之多的就业。将民生与支柱产业并提,反映了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保障就业成为应对金融危机最重要的工作。

振兴规划包括对纺织企业短期的干预和长期的扶持。短期干预政策旨在对行业内出现的企业倒闭情况进行“救急”,主要包括出台减负政策和改善企业信贷;长期的扶持,重点在促进产业升级,对行业内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

综合来看,解决产能过剩的本质问题是个长期过程,此次规划作用有限。当前纺织行业陷入困境的本质是同质化产能严重过剩,经济危机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国外需求下降毕竟要等待实体经济复苏;出口退税仅上调一个百分点,退税上调虽可短期减缓企业压力,理论测算增加约60亿的净利润。但在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下,中国纺织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2008年纺织业累计出口1851.7亿美元,同比仅增长8.2%,增幅较2007年下降10.7个百分点。此外,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对下游品牌服装企业几乎没有作用。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货币政策开始宽松,但从现实情况看,地方银行对纺织服装企业的贷款仍然没有放松。此次计划提出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但具体执行力度与效果仍有待观察。因此,此规划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联合证券纺织行业分析师汪蓉:

重点关注两类企业

振兴规划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帮助纺织企业实现软着陆,让部分仍有竞争力的企业度过暂时的困难。振兴规划只是政府调节市场的手段之一,其无法创造需求,部分支持政策的效果显现有滞后性,因此短期来看企业受益尚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在技术创新、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受益。

为了迎接二季度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各类纺织品销量有明显回升,纺织企业的开工率也开始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这是我们认为行业有好转迹象的理由之一。

在构建投资组合上,我们基于两个标准进行,关注企业的稳健成长性和估值安全边际,重点关注两类企业:1、具备产品定价权或者议价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2、客户资源丰富、具备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

凯基证券:

纺织业仍无实质好转

2009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出现一些好转的迹象,纺织服装行业也出现趋稳反弹,开工率有所提高、库存降低、盈利能力较2008年四季度也有显著提高。但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国外需求低迷,大量中小企业订单不足;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降低,服装价格出现大幅下滑,内销市场景气度持续下降;企业自发投资增长动力也严重不足。从全行业来看,纺织服装业的经营情况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东方证券分析师施红梅:

谨慎题材炒作

纺织行业目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产能同质化严重以及内外需不足的问题。国外需求下降毕竟要等待实体经济复苏,振兴规划无能为力,国内需求也在放缓,如果大家预期收入下降,也不大可能放开消费。从股市来看,该题材一直在被炒作,市场已提前反映,对于后市需谨慎。

短期来看,有实质意义的措施主要在出口退税率调高至15%以及中央将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技术改造。这次是在前两次基础上再提一个点,对相关出口企业压力缓解会有一定作用,理论上测算,2009年行业利润或可增加7%(实际上外商会分享一部分)。对行业企业来讲,那些出口比重大、议价能力强的企业对出口退税率上调的敏感度更高一些,比如鲁泰A(000726.SZ)、山东如意(002193.SZ)等企业。

5 船舶业:最重视订单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11日

重大措施

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拟出台单壳油轮和化学品船以及老旧船舶的报废更新政策;提前实施进入中国水域的单壳油轮淘汰政策。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中国造船业订单以散货船为主,大约占比70%左右,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调整运力结构。而目前全球油轮在手订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单壳油轮淘汰所新增需求,因此不会在国际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

民营造船企业――江苏熔盛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强认为,上述措施尤其是出口买方信贷政策对于大型造船企业尤为有利,出于风险控制因素,银行在放贷时会重点考虑给大船东,而大船东往往又会选择大型船厂。

目前国内船厂遭遇撤单很大原因是因为国外船东资金出现困难,在缴纳了先期付款后,后续的资金跟不上。而这一信贷政策正好能够从资金上支持国外船东,从而保证国内船厂的订单。

由于宏观经济疲软,全球航运市场尤其是干散货市场去年风云突变,BDI(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由11000多点一度暴跌至千点以下。受此影响,干散货船东也纷纷推迟或撤销在建船舶。而干散货船是近年来国内造船企业订单最主要的部分。不过,近期全球干散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回暖迹象,BDI近期已经反弹至近2000点水平。对此,陈强认为,根据行业惯例,BDI目前点位对应船东的保本价格在每艘船成本7000万~7200万元左右,而如果BDI反弹到3500点,船价则可能涨到8000万左右。

此次振兴规划特别提出,将现行的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同时今后3年暂停现有船舶生产企业新上船坞、船台扩建项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有关人士称,此举主要是改变目前供求差距。2002年以来,中国造船行业在航运经济繁荣期的大潮中迅速扩张,全国共有近5000家造船企业。尤其是近两年,在浙江、江苏、福建等地,造船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多。仅江苏省南通市,就拥有造船厂48家左右。但是这与目前造船业市场低迷形成了差距,现在需要改变这种差距。据业内人士称,目前就连批下来的船坞工程都已处于停工状态。因此,这个政策的意义就在于3年的时间限制上。从中长期看,有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值得关注的子行业及上市公司

中国船舶:

将成为主要受益者

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中船集团旗下拥有上市公司广船国际(600685.SH)、中国船舶(600150.SH)和中船股份(600072.SH)。在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叠加作用下,只有中国船舶这样的大型央企才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并购,长期来看将成为这轮行业重整中的主要受益者。

海通证券:

船舶行业复苏的最早时间在2012年

振兴规划体现了政府对做强船舶产业的决心,但船舶行业进入周期性低谷是难以改变的趋势,预计行业复苏的最早时间在 2012年,维持对行业的“中性”判断。

中国船舶:

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两家造船企业,中船集团旗下拥有上市公司广船国际(600685.SH)、中国船舶(600150.SH)和中船股份(600072.SH)。在行业周期性调整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叠加作用下,只有中国船舶这样的大型央企才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并购,长期来看将成为这轮行业重整中的主要受益者。

6 电子信息业:见效最快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18日

重大措施

电子信息业振兴规划包括免除软件企业营业税,将彩管、玻壳等25种重点电子产品出口退税比例升至17%,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形成6000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等。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近期联想等多家IT巨头宣布2008年四季度亏损,其原因均是需求不足而导致。不论是直接面向用户的电脑、手机,还是中间环节的芯片、面板,都陷入了可怕的“需求陷阱”。

实际上,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不仅要靠民间消费,更应该靠政府带头。在开放、拉动和形成市场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在多个方面有所作为。例如,目前“外包”的理念非常流行,即企业(或政府机构)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团队,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但中国大型国企以及政府的外包比例很低,大多数外包企业只能获得“离岸外包”业务,内需市场尚待挖潜之处仍有很多。

本次产业振兴规划对于国内计算机及附属设备厂商而言,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推动ATM和POS机等金融设备和财税专用设备的普及,相应的设备厂家需求增长将更有保障。

值得关注的子行业及上市公司

中金公司:

3G获益可能最大

振兴规划是继3G牌照发放后,给包括通信设备行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带来的实质性利好。新的产业振兴政策有望从消息面支撑相关公司的股价。振兴规划可以说是3G产业链新一轮总动员的起点,有利于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拉动内需。

目前,3G建设已进入快速建网时期,网络总投资预计6000亿元,通过3G建设重大项目也可带动相关设备商的发展,相关受益公司包括中兴通讯(000063.SZ)和中创信测(600485.SH)等。

同时,在推动计算机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中,提出加快宽带光纤接入和网络升级,有望推动光通设备厂商烽火通信(600498.SH)和光纤缆厂商中天科技(600522.SH)、亨通光电(600487.SH)股价上扬。

招商证券:

彩电骨干企业将整体受益

彩电行业将整体受益于该振兴规划,扶持平显产业发展与彩电工业转型将为彩电业带来长短期利好。短期看,国家可能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直接支持彩电龙头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和屏、模组生产线的建设;长期看,上游配套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对整机企业降低成本,国产品牌对抗外资品牌起到很好的作用。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海信电器(600060.SH)、四川长虹(600839.SH)、TCL(000100.SZ)。另外半导体照明也被作为大力发展的新型电子产品在规划中提及,涉及到的上市公司包括浙江阳光(600261.SH)、佛山照明(000541.SZ)。

7 轻工业:惠及股市最广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19日

重大措施

要积极扩大城乡消费,增加国内有效供给;重点推进装备自主化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整顿食品加工行业,提高准入门槛,健全召回和退市制度,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要加强产业政策引导,推动产业转移,培育发展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

此次振兴规划重点为扶持白色家电,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补贴品种,将微波炉、电磁炉两类产品纳入补贴范围,并将每类产品每户只能购买一台的限制放宽到两台。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轻工业涉及大约45个大小行业,涵盖的领域远超此前国务院审议通过的汽车、钢铁等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家具、造纸、文教体育用品、日化、塑料、玻璃陶瓷、金属制品、家电及照明、钟表眼镜、建筑装饰业等,因此也被市场称为惠及股市最广的规划。

对家电行业而言,行业景气下行的趋势暂时难以改变,但是相对其他产业,有一定的估值优势。家电产品分为白电和黑电,据统计,几家主要上市公司的白电自主品牌出口占比都较大,格力电器(000651.SZ)为30%、美的电器(000527.SZ)为20%,如果获得出口退税、所得税等政策优惠,这些龙头企业受益较大。

“家电下乡”对大家电的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但效果不会很大。对小家电行业,由于小家电普及率较低,在全面普及之前仍然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该类上市公司成长性更明确。

8 石化产业:最注重结构调整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19日

重大措施

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振兴计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进行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规划中,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行业将得到有力扶持,有关上市公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

9 有色金属业:用药最猛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25日

重大措施

支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品出口;促进企业重组,优化产业布局;国家安排贷款贴息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抓紧建立国家收储机制,调整产品出口退税率结构。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目前,铜、铝、铅、锌、镍等主要有色金属生产企业都面临消费萎缩、生产经营极为困难的被动局面。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建议别提出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内容,对目前有色行业状态的改善可谓是对症下药。但规划对行业景气度的提升短期内效果不会很明显。从中长期来看,振兴规划若能有效实施或将对中国巨大的资源需求起到一定作用。

从短期来看,收储是唯一“猛药”,短期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快行业内产能过剩问题。国家收储是一种战略的储备,因此可以看作为需求的一部分,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可以缓解企业中期的困难。海通证券认为,由于铝、锌的过剩情况较为严重,2009年以来下跌幅度高于其他金属,预计后续的收储计划会倾向于铜、铝、锌。

有色金属业中的央企――中国铝业、中国有色、五矿集团有望成为重点支持对象。其中,铜业方面,将抓紧推进中铝公司、江西铜业(600362.SH)、铜陵有色(000630.SZ)等主要铜企业之间的重组;铝业方面,将以中铝公司为核心,通过重组提升集中度;铅锌方面,鼓励中南和西南地区重点骨干铅锌企业推进区域内联合重组,支持中金岭南(000060.SZ)、广西有色金属集团、云南冶金集团、湖南有色控股集团等分别整合区域内的铅锌企业组建大企业集团。

10 物流业:最“幸运”的规划

通过时间:2009年2月25日

重大措施

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要推动能源、矿产、汽车、农产品、医药等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同时还确定了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包括多式联运和转运设施、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及应急物流等。

主要影响及投资建议

物流业几乎是最后一刻被列入十大振兴规划的。其中过程一波三折,充满戏剧性,此前甚至有消息说房地产被选上。中国的物流行业应该说刚刚起步,能在最后一刻列入,原因是政府不希望金融危机对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的物流体系带来太大的冲击,规划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金融危机对物流体系的冲击。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5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战略”的评估是中期评估的难点。开展中期评估时,规划刚执行到中期,从短期发展指标判断长期发展趋势是其难点。以前主要采取定性评估的方法,许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评估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可采取分层评估的办法评估“十一五”规划内容。第一层,基于各领域内重点工程的完成情况和统计指标,判断该领域战略意图的实现程度,并对这些工程能否实现该领域的战略意图进行反馈性思考。第二层,动态模拟规划实施效果。按月份采集规划执行后的相关领域数据,利用定量模拟技术,对当前的政策、措施、工程等在该领域内的效果进行动态延伸,对比该领域规划编制前的发展情况,综合考察按照目前发展轨迹能否达到预想目标。第三层,依靠各领域内的专家,通过研讨的方式判断规划执行后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战略方向的契合度。第四层,结合规划满意度的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该领域内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综合这些评估的结果,对战略性内容的执行情况作为进行判断。

“满意度”的评估方法可采取网上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测评微观主体的满意度。在发展改革委网站上设立“十一5E"规划评估专栏,请网友通过网络评分、留言和建议等,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同时,还应考虑到困难群体很难接触网络的实际情况,需要在全国选择多个省份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县、市(在东、中、西、东北地区各选择两个或以上省份),或按照四类主体功能区的设想,在各类主体功能区内选择一定数目的县、市,围绕公共服务的普及情况、生活质量、人居环境、就业状况等,对区域内企业、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微观主体对规划的了解情况和规划实施对他们带来的影响。

国有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范文6

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简称《规划》)和《石化产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简称《目录》),规划期为2009~2011年。

根据规划,到2011年,原油加工量达到40500万吨,成品油、乙烯产量分别达到24750万吨、1550万吨,建成3~4个2000万吨级炼油、200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可以看出《规划》将保障国家长期能源和农资供应作为了第一考量。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对促进相关产业升级和拉动经济增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大幅下降,但长期而言,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石化产品的需求将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放大,化肥等农化产品的稳定供应也关系到中国长期的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

从全球来看,石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是趋势,《规划》的出台有利于推动这一进程的发展。2008年中国地炼企业炼油能力超过200万吨的不足10家,未来三年地炼企业将集体面临“清洗”,炼油能力进一步向两大巨头集中,国进民退迹象明最。但由于目前地方炼厂开工率较低(2008年平均开工率30%,原油加工量0.44亿吨),地方炼厂的退出并不能为中石化、中石油2009~2010年新建的5500万吨产能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炼化企业开工率不足仍将持续。

在产业布局方面,《规划》旨在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产业集群提高;对炼油行业采取区域等量替代方式。《规划》对节能减排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确定了污染物排放、能耗等具体指标。

总体而言,《规划》为石化产业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但主要内容仍欠细化,对行业发展而言属于中性偏利好消息。《规划》主要带来以下几点投资机会。

首先,央企受益行业整合。从《规划》看,中国石油(60157.SH)、中国石化(600028.SH)等央企地位进一步强化,国家可能采取资本注入、财政补贴等手段进一步将其打造成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人角色。

其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国家有望出台对技术创新改造方面的补贴政策,对新安股份(600596.SH)、金发科技(600143.8H)、烟台氨纶(002254.SZ)、烟台万华(600309.SH)等技术创新类企业构成利好。同时国家淘汰农药落后产能、提高化肥集中度等措施,将拓展扬农化工(600486.SH)、辽通化工(000059.SH)等企业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