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例6篇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1

目前在新功能或加强功能的某些趋势是增加更复杂的电子元器件,以便提高品牌声誉和竞争差异性,同时让消费者更安全舒适。例如复合动力电动车就像把iPod®连接到汽车娱乐系统一样,现已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消费者还把手机与整合型免持听筒装置之间的蓝牙连结视为标准配备。

复杂功能

这些特色仅是冰山一角,其它精心设计的复杂功能虽不会被乘客看到或摸到,却会影响他们的行车经验,这些功能也逐渐导入汽车设计。感应照明系统、多轴调整座椅、智能型天候控制系统、防撞系统和动力巡航控制在21世纪汽车市场变得格外重要。消费者甚至期望车商提供高质量的仪表板功能。要将这些先进功能导入汽车系统往往需要付出代价。

汽车电子设计人员的一项挑战是迅速推出新的电子元器件,提高乘客的舒适性、安全保护和其它加强功能。设计人员必须缩短整体的设计与认证时间和增强现有系统功能,并且不能影响日益严格的质量与可靠性要求和成本目标。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汽车电子设计人员需要集成度更高的解决方案以便提高系统的功能密度。混合信号元器件的高功能集成就是很有吸引力的一项替代方案。

捕捉、运算和通讯

几乎所有的嵌入式汽车电子系统都必须执行捕捉、运算和通讯等三种功能。“捕捉”是从实际世界取得信息,再将它转为数字形式。这可能是车胎监控系统的压力传感器所传来的模拟电压,或是碰撞侦测感应器I/O接脚的上升沿波形,这个感应器可能会连接到安全气囊的触发系统。“运算”是指在应用环境下处理数字信息的能力,例如安全气囊控制器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就决定不启动安全气囊,因为它发现座位上有小孩。“通讯”是指将处理结果传送给其它需要该信息的系统,譬如启动指示灯就是很简单的例子。其它复杂功能可能会通过网络总线把排气系统的一氧化碳含量告知引擎管理计算机,以便提高燃油的氧气混合比例。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最终将由系统执行这三种功能的程度决定。

新设计挑战

油箱感测是一个很好例子,说明汽车电子设计人员所须面对的挑战。仅在几年前,油量传感器还是一个相当直接的设计问题。它包含一个简单的浮筒装置,上面有扫描式碳刷接触着电阻性表面,它会使得模拟输出电压正比于油箱的剩余油量。但对今日汽车而言,通常必须等到平台设计快结束时才会开始油箱设计,而且多半要利用任何尚未使用的空间。这可能使得油箱的形状怪异,容量也不再与液面高低成正比,这会让浮筒系统的设计变得很复杂。更重要的是,替代燃料的出现和燃料衍生物让油箱的燃料成份变得很重要。举例来说,汽油与乙醇燃料的比例会影响点火、燃烧时间和废气排放等引擎动力特性。厂商现已认为新一代油箱传感器必须能决定燃油成份,同时将这项信息提供给汽车的其它电子控制系统。这使得过去被认为很简单的感测设计现已变为一种复杂的分析控制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车内的所有系统都在扩充功能。主动式露点(dew-point)控制器正在取代挡风玻璃除雾功能,它可以避免或排除水滴凝结所需的条件。雨水感应雨刷系统则会把马达控制和雨水感应功能整合为一套系统。下一代防夹车窗与天窗的关闭则是这些安全系统的微电子元器件所需整合的另一代表性应用。

第一代防夹技术

第一代防夹设计通常包含一套由电动马达驱动的机械驱动系统。马达电流由一颗控制器监测,然后与代表失速状态(stallcondition,亦即马达转动受阻)的固定临界值比较;只要达到该临界值,车窗方向就会从上升反转为下降。这套系统如图1所示。

图1:第一代防夹车窗升降系统的控制图

第一代设计有几项缺点。首先是要开发一套方法分辨马达启动和车窗受阻时的马达失速电流(图2和3)。为了达到这项要求,比较电路中增加一段固定延迟时间,确保它只在马达转动后才开始比较失速电流临界值,只不过这种做法有时无法为半开的车窗提供防夹保护。举例来说,如果车窗的起始位置仅距顶端10毫米,那么在临界定时器的计时结束前,车窗很可能早已撞到顶端的挡板(hard-stop)。

图2:关闭车窗时的电流变化

图3:关闭车窗遇到阻碍时的电流变化

第二个缺点是机械系统的参数会随着时间改变,这会影响马达的工作负载,使得防夹临界值变大或变小。

最后,这些系统由于使用固定临界值,所以无法适应行车环境的改变。车窗密封条的热膨胀效应会让温度变化对工作负载产生很大影响。汽车静止时关闭天窗所需的力量与行驶中车辆有很大不同,在平滑路面升起车窗所需的力量也不同于车辆在石头路上行驶时。在这两种情形中,无法补偿这些变动的状况都会影响安全或造成车窗无法正常操作。

设计人员过去是以不同方式应付这三项重要挑战。在有些情形下,他们会增加更多的传感器或使用更精确的控制材料与元器件来减轻这些问题,但这些方法都会增加设计的成本与复杂性。这使他们日益需要一套低成本的防夹功能设计来克服这些缺点。

新的设计解决方案

如图4所示,一颗包含高速中央处理单元(CPU)和高效能模拟数字转换器(亦即带宽大于180MSPS和分辨率超过12位)的混合信号微控制器是此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图4:采用混合信号微控制器的防夹系统

这种做法让设计人员利用一颗微控制器同时执行马达的通讯功能和监控马达电流。通讯噪声可由芯片内建的模拟数字转换器直接在马达电源电路的电流传感器(亦即分流电阻)上侦测。这种方法能更精确分辨马达处于转动或失速状态,不仅比较器电路不需再增加一段固定延迟时间,就算车窗已经半开也可提供完整的防夹功能。

如图5所示,系统会根据历史数据和参数计算结果设定可变的马达电流临界值,以便动态响应马达负载变动和将系统扭力限制在适当范围,同时将长期因素(例如马达磨损和密封材料老化)和短期因素(例如环境、湿度、温度和振动)都列入考虑。另外,系统还能与其它的电子控制装置(ECU)交换信息,把外界温度和车速等信息当成加权输入来决定适当的临界值(参考图6)。利用其它系统不仅会提高整体系统效能,还能避免在车上重复安装传感器的额外成本。

图5:使用可变临界值后的车窗关闭过程电流变化

图6:存储在内存表格的环境参数与历史数据,它们可用来决定临界值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2

美国海军SSDS的发展情况

美国早期的两栖舰船、航母等大型舰只的雷达和防空武器都是相对独立配置,通过探测、跟踪、威胁判断和交战决策等一系列过程,完成对反舰导弹等目标的探测和拦截,但期间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环节,从而导致舰艇自防御作战的自动化程度低、反应速度慢。为防止1987年“斯塔克”号事件的重演,美国海军首先启动了“快速反舰导弹综合防御系统”(RAIDS)的研究计划,其实质是开发一种基于软件的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充分利用舰上的传感器并综合使用软硬武器,使它们发挥各自最优的战术性能,以实现对反舰导弹的快速反应、提高多目标自动化拦截能力。美国海军后来取消了RAIDS项目,取而代之的是基于“拉姆”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GMWS)、MK-15“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CIWS)、AN/SLQ-32电子战(EW)系统和光电等传感器的“快速反应作战能力”(QRCC)计划。通过该计划,美国海军于1993年1月演示了用于开发SSDS的技术。SSDS可将各种传感器、防御武器及指挥控制系统集成为一体,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基于作战规则的战术辅助决策技术(提出什么时候、用什么系统参与交战),通过综合使用软硬武器摧毁来袭目标,提高舰艇对反舰巡航导弹的拦截能力。同年6月,SSDS开发成功并装备了“惠特贝岛”号(LSD41)舰。在此基础上美国海军继续发展了SSDS MK1,在1997年的多目标场景试验中成功摧毁了所有4个目标,并于1997年装备了“阿希兰”号登陆舰,至此该系统取得了完全的作战能力。美国海军于1998年开始研制SSDS MK2 Mod0,随后发展的SSDS MK2 Mod1首先装备“里根”号(CVN-76)航母。该系统吸收了先进作战指挥系统(ACDS)的部分功能,并集成了“协同作战能力”(CEC)的功能,以增强系统在编队协同作战方面的能力。从2004年开始,美国海军致力于SSDS的开放式体系结构改造工作;2008年,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基于全舰计算环境并集成了先进传感器和“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密集阵”近程武器、“改进型海麻雀”导弹的SSDS MK2,安装在了“尼米兹”号(CVN-68)航母上。目前SSDS主要装备于美国海军的两栖舰艇和航母上(即没有装备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非“宙斯盾”舰)。

综合分析,SSDS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采用分布式体系结构和使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人工智能等技术,以综合舰上与防御反舰导弹作战有关的所有传感器和武器,使其能同时、协调和自动地与多个威胁目标作战,实现从探测到交战几乎无需干预的作战能力。SSDS虽然不能提高单个传感器的能力,但它可综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数据,对目标形成合成航迹,以增强对目标的快速发现与跟踪能力。同样,SSDS虽然不能提高单个武器的能力,但它将加快向交战武器发送指令的过程,通过提高对目标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提高对目标的拦截次数与拦截概率,确保载舰自身的安全。

SSDS的组成与主要功能

SSDS综合了舰上与防空作战有关的多种传感器和软硬武器。SSDS MK1主要包括SPS-49对空搜索雷达、SLQ-32电子战系统、SAR-8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以及两个“密集阵”近程火炮武器系统、一个“拉姆”近程防空导弹系统和两个AN/UYQ-70多功能控制台等。该系统中的每个传感器、武器和控制台均通过光纤局域网连接,构成分布式系统,由两个AN/UYQ-70显控台负责统一控制。SSDS Mk2系统保留了Mk1的大部分硬件设备,采用了开放式体系结构和基于全舰计算环境的设计,可为系统增添更多的灵活性。SSDS Mk2内有三种显控台,即:传感器综合监控台、战术指挥显控台和武器综合控制显控台等。传感器综合监控台显示复合跟踪信息。传感器监控军官可以针对目前的自然环境和战术态势,指挥传感器的运行。战术指挥显控台显示战术计划和系统状态控制。在从探测到交战的过程中,战术作战军官可使用战术规则进行指挥,同时他(她)在使用中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战术规则库。武器综合控制显控台使操作军官能够连续观察武器状态,控制电子干扰、导弹和舰炮等所有舰载防空武器,可接收战术指挥台指令,选择威胁目标和进行交战决策。

SSDS核心子系统包括控制模块、识别模块、跟踪模块与决策模块。SSDS主要功能包括:组织对海、对空雷达、电子对抗设备对空中、海面目标进行主被动警戒、探测、跟踪;对舰载多传感器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实现目标复合跟踪和目标识别;通过综合来自舰艇上的传感器、武器数据和数据链信息,形成空中、陆地和海上的综合战术图像;综合显示战场态势和数据库信息,为作战指挥提供支持;对目标进行威胁判断,对武器系统进行目标指示,实现软硬武器综合拦截;对作战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动态调度等。

SSDS采用的关键技术

SSDS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一是具备极强的目标跟踪与威胁级别判断能力;二是具备对反舰导弹的分层综合防御能力;三是自动化程度高、对空防御可实现全自动化,具有快速、自适应的交战控制能力;四是具备多平台协同交战能力;五是采用智能化辅助决策技术实现武器资源优化调度;六是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和全舰计算环境,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等。SSDS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综合利用探测信息,提高探测能力

对大多数水面舰艇来说,最致命的空中威胁来自于各种高性能的反舰巡航导弹。在对付来袭反舰巡航导弹时,水面舰艇必须具有快速、自动、高效的多目标综合近程防御作战能力,在一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里完成探测、跟踪、威胁评估和交战决策等全过程工作。SSDS已具有这种非凡的能力,可以利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实现协同探测和情报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快速综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并融合出来袭目标的稳定航迹;在提高低空/超低空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以及目标综合识别能力的同时,快速识别威胁并判断威胁优先级别,为作战行动提供实时的战场综合态势以及武器控制信息。

武器动态、实时调度

除了在协同交战能力中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复合航迹建立等关键技术外,SSDS的关键技术还体现在武器分配过程中如何实现实时武器调度。由于传感器的某些局限性,系统有时很难对面临的威胁做出完全确定的决策;同时,各个武器资源都有着各自的使用限制条件,有时不能以最优的方式来使用它们。例如,虽然有源干扰机可重复使用,而箔条、红外干扰弹、高射速炮和导弹则受备弹量有限和二次装填需要准备时间等限制,有时不能任意发射。因此,防御系统需要一个确定、可信的策略来解决这些冲突,克服防御资源的使用限制。SSDS采用了贝叶斯(Bayesian)置信网络理论,能够根据现有的证据所提供的最有可能性的解释,确定发射各个防御武器资源的最佳时间,从而实时解决冲突问题,实现快速和自动的武器资源调度。

美国海军发展SSDS的启示

美国海军SSDS利用本舰传感器资源,并借助“协同作战能力”(CEC)技术,综合利用编队内其他平台上的传感器信息,加快参与交战武器的分配过程,向操作员建议并显示交战方案,或以自动方式立即启动武器射击、电子对抗发射、假目标布放或它们之间的组合,实现对反舰导弹的拦截,在大幅度缩短系统从探测、识别、跟踪到拦截时间的同时,具备了多层次的自动化防御作战能力。

根据美国海军SSDS研制与使用经验,可以看出发展SSDS应重点解决以下关键问题:一是具备近程威胁目标快速提取能力。即系统接收和融合处理雷达目标信息,综合计算目标航迹可信度,过滤虚假航迹信息,快速提取威胁本舰安全的近程空中目标,作为系统综合决策的信息输入。二是具备对空自防御作战快速反应能力。系统应具备组织电子对抗、舰空导弹、近程反导舰炮等软硬武器,对来袭超声速和亚声速导弹进行诱骗、干扰和拦截的能力;系统应根据综合态势,自动调用对空自防御作战规则,快速完成作战决策并自动下达目标指示,实现对来袭目标的快速威胁判断、综合决策、武器分配、目标指示和武器打击。三是具备基于规则的对空自防御作战决策能力。系统应针对典型来袭目标的特征信息、软硬武器协同使用原则和综合决策规则等,预先生成若干对空自防御作战决策预案,当来袭目标特征满足规则使用条件时,系统自动调用规则库中对应的作战预案,快速完成自防御作战综合决策。四是具备对空自防御软硬武器协同使用综合决策能力。系统应集成软硬武器综合决策功能,根据对空自防御作战态势和武器状态,完成有源/无源干扰、舰空导弹、近程反导舰炮等作战使用决策,综合使用空自防御软硬武器对来袭目标实施分层拦截等。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3

中兴通讯新一代Pre5G Massive MIMO

9月20日,中兴通讯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了最新版的Pre5G Massive MIMO 2.0新品。新版本剑指高端市场,针对性解决发达市场运营商面临的流量需求激增与频谱资源有限的挑战,大幅提升单站频谱效率的同时,仍兼容现有4G终端,终端用户不用更换手机即可享受极速宽带体验。

Massive MIMO是中兴通讯Pre5G解决方案的明星产品,在2016年巴塞展上斩获“最佳移动技术突破奖”和“CTO选择奖”。新一代的Massive MIMO 2.0体积更小,16流空分复用,多载波CA,支持平滑演进,部署方式也更丰富灵活,同时支持分布式和一体化两种形态,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此次的新一代Pre5G Massive MIMO 2.0造型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外形典雅优美,将古老的折纸艺术和现代通信科技完美结合,针对性解决移动流量需求激增、频谱和站址资源有限等挑战。

凭借Pre5G Massive MIMO的优异表现,中兴通讯已与20多家国内外运营商展开了Pre5G网络的部署,并在5G/Pre5G领域与众多主流运营商展开深度合作,如中国移动、德国电信、T-Mobile、日本软银、韩国KT、马来西亚U Mobile、奥地利和记Drei等。新一代的Massive MIMO 2.0预计将在2017年迎来全球范围内的规模商用。

中兴通讯Pre5G解决方案内的其他关键技术,如针对高站址密度、高流量需求的UDN(超密集组网),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将在今年年底开展D-MIMO外场测试。面向万物互联需求的NB-IoT技术,中兴通讯携手中国移动在其5G联合创新实验室完成了NB-IoT技术验证。

中兴通讯业界首家面向5G承载的接入层100G分组传送产品

2016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上,中兴通讯业界首家支持100GE的接入层分组传送产品ZXCTN 6180H。该产品采用紧凑型高集成度设计,支持大容量低时延转发和40GE/100GE组网能力,满足Pre5G和5G时代接入层分组传送的承载业务需求。

5G基站的带宽需求相对于4G增加10-100倍,需支持包括宽带移动通信、海量物联网和高可靠低时延的车联网等应用,对承载网的带宽、时延和SDN化提出了较高的要求。ZXCTN 6180H设备面向Pre 5G/5G以及综合业务接入等承载需求,定位于接入层,3U高,交换容量320G,提供25GE/40GE/100GE等高速率接口,支持资源分片的多业务隔离、动态大缓存、低时延转发等关键技术,满足运营商业务长期演进的承载需求。同时,该产品可以实现基于ODUx级别的业务隔离,保障不同类型业务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通过SQM技术提供业务级别的时延、抖动、吞吐量等实时测量,真实且精细化地反馈客户业务质量。此外,6180H可以演进支持SDN,通过软件加载实现网络的智能化集中控制,满足面向5G的网络架构需求。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HS Technology的2015年下半年市场分析报告《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 Equipment》指出,中兴通讯在Ethernet Macrocell Mobile Backhaul类别,2015年下半年在亚太区域收入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中兴通讯将坚持以创新的产品和方案服务全球运营商,截至目前,中兴通讯承载网产品服务于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运营商。

中兴物联网五水共治方案喜获最具竞争力方案奖

9月21日,2015-2016中国通信产业榜(第十届)年度榜单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正式。中兴通讯物联网五水共治解决方案受到评委的一致肯定,喜获最具竞争力产品/技术奖。

中兴通讯五水共治解决方案基于NB-IoT技术,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和丰富的传感器部署,是一套含水样采集、水样预处理、水质自动分析、数据采集传输、水质留样、远程监控于一体的在线全自动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4

“姆潘巴现象”实验装置的设计

在设计实验装置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实验器材。由于需要将器材放入密闭状态下的冰箱,所以必须使装置脱离电脑处于离线状态,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解决数据的传输、保存问题。

既然是密封状态,我们不仅要放弃用数据线传输的方式,也不能考虑蓝牙、WiFi等方式,只能考虑如何将数据保存下来。当然,将一部手机或者树莓派和Arduino一起放进冰箱,似乎也是一种方案,但感觉有些大材小用。

既然不能实时传输,我们还可以选择保存。Arduino自带的空间肯定是不够用的。有一款EEPROM数据存储模块,是通过I2C总线来与Arduino进行连接,并且采用可插拔的芯片,是可行的方案。但是我们翻了翻创客空间的器材,发现了现成的SD卡模块,这比EEPROM方便得多,因为Mixly0.95已经增加了读写SD卡的功能(如表1)。

为了测量液体牛奶的实时温度,我们本来可以用普通的LM35温度传感器,用薄膜包一下做防水处理。但考虑到测量效果,最后还是买了2个防水的温度传感器。

综上所述,具体的“姆潘巴现象”装置连接图如图1所示,制作本品所需要的材料和说明如表2所示。

由于本装置需要放置在潮湿的冰箱中,我们需要将各种传感器和Ardunio封装起来,所以我们利用身边的3D打印机制作了一个封装模块(如图2),其实直接找个纸盒封装也是可以的。

代码编写

本次实验代码比较简单,无非是获取温度,然后写到SD卡中。很遗憾Mixly0.95还不支持DS18B20防水温度传感器,我们只好使用Arduino IDE来编写。相信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Mixly就能够支持防水温度传感器了。

具体的代码如图3所示,限于篇幅,我们去除了getTemp( )和getTemp01( )这两个函数代码。完整的代码将提供在谢作如的新浪博客上。

测试效果

为了测试实验效果,我们选择同样300ML,日常饮用的57度热纯牛奶放入-5℃的冰箱中,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将搜集到的数据从SD卡中复制到Excel中,制作出T-t的图像(如图4)。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为了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内容:①将各种装置连接好之后,务必要封装,以防止潮湿的冰箱环境对装置产生损害。②为了搜集到准确的数据,需要将防水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纯牛奶中,在测量的过程中要确保不打开冰箱,以免影响测量效果。

其实,在真实的测量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种种问题,如一开始使用口香糖电池,结果电池在冰箱一冻就没电了,白等了几个小时。而且我们发现在加电前要先插好SD卡,否则数据没法正常写入。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5

在软博会上,珠海万佳达高层宣布同时推出面向多种操作系统的第二代图像信息化解决方案软件支撑产品和载有BEST2008核心技术的硬件配套产品。

该方案基于第二代图像压缩技术BEST,能实现海量影像数据的高速压缩、解压缩及各种数字图像处理,处理性能国际领先。该方案还支持超高分辨率图像(10亿像素以上)的压缩和解压缩,支持感兴趣区域ROI部分解压缩,支持分辨率渐进、质量渐进等渐进解压缩方式,支持图像增强、识别和数字水印技术。该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银行、电信、医疗、气象气候、安防监控、地质勘探、城市规划、防灾预警、建筑档案、印刷、防伪、信息服务等领域。

BEST图像

压缩技术的特点

该解决方案的基础是第二代图像压缩技术BEST。该项技术在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IEEE的刊物和会议上,受到世界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BEST图像压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提供渐进式解压缩

与第一代图像压缩技术(如JPEG)相比,BEST不仅具有10%~20%的压缩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多种渐进式解压缩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像信息系统的设计概念。

渐进式解压缩是指从同一个压缩后的文件中,按需求提取部分相关数据,解压缩出不同参数的图像。BEST支持多种渐进式解压缩方式:分辨率渐进式,即解压缩出低分辨率的缩略图;位置渐进式(或称为感兴趣区域ROI),即解压缩出任意指定的部分区域等。

渐进式解压缩,不仅仅提供了一些新的解压缩的形式,当被充分的利用后,还可以实现大幅度降低网络负荷等各种目标。

2.处理性能高

与其他第二代图像压缩技术(如JPEG2000)相比,BEST提供了相同的压缩效率,但在处理时间、内存开销、软硬件实现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相当显著的优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已经开始了对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第二代图像压缩技术的研究,但处理时间、内存开销、软硬件实现成本等一直是第二代图像压缩技术难以克服的困难,其中JPEG2000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BEST压缩技术正是针对这些问题而研发的。与JPEG2000相比,BEST的速度在其5倍以上,内存开销是其1/6,软硬件实现成本约为其1/10。

解决方案的优势和特点

1.网络与服务器的负荷显著降低

传统的影像系统中,传送和处理的最小单元是一个图像文件。即使客户端仅需要一个缩略图或是该图的一个局部区域,服务器仍然是将整个图像文件传送到客户端。

而在BEST影像解决方案中,最小的单元只是一个图像文件中部分的数据。客户端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请求一幅图像中的局部感兴趣区域ROI,或是该图像的低分辨率版本,服务器只需要提取图像文件中相应的数据,并将这少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端。因此,网络与服务器的负荷将显著的降低。

2.保存高分辨率高质量图像

传统的影像系统中,普遍采用了较低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如200dpi)来保存图像,目的是降低网络与服务器的负荷。然而,这些低分辨率和质量的图像,令后续的数字图像处理,如OCR、字迹增强、自动识别等的效率或准确度大打折扣。

在BEST影像解决方案中,完全可以保存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图像,却不会加重网络和服务器的负荷,其关键就在于BEST技术的渐进式解压缩。举例来说,一个以600dpi保存的票据图像,对于大多数的客户端来说,它们只需要100dpi的版本用于屏幕显示,服务器只需要传送这100dpi相对应的数据即可达到目的。这样做甚至比传送采用200dpi存储的JPEG图像文件的数据量还少50%以上。

防水传感器解决方案范文6

“一本两翼”领飞企业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战略引领,坚持专业化发展,围绕实现企业跨越发展,强化技术推动与需求牵引的结合,提出了坚持“以防除冰、航空传感器为本,非航空传感器和环保水处理装备两翼齐飞”的企业发展战略,并成为了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有效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市场影响力。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公司航空产品从20余种发展到四大类技术400余项产品,为国内现役歼击机、强击机、教练机、运输机、轰炸机、直升机等各系列飞机及导弹、火箭、载人航天工程配套,实现了由跟踪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从任务型向任务能力型的转变。经过发展,公司在防除冰系统、弹射座椅程控、大气数据测量、光纤传感器等专业技术领域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航空机电系统专业技术。其中,结冰探测分系统、尾翼防除冰分系统和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系统的按期完成交付,奠定了公司成为国内防除冰系统一级供应商的基础。

与此同时,按照“打造专业能力,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产业规模”的要求,把握好技术突破和商业成功的统筹,基础支撑和跨越发展的协调,按全价值链规划公司产业发展,做到军民结合、航空与非航空结合。在技术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高度重视规模化发展,在民品战线大胆探索建立全新的体制机制,积极寻找发展商机,利用武汉市1+8城市圈国家“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发挥公司位于武汉东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中国光谷”的地域优势,抓紧规划,有效吸纳社会可利用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新发展模式,快速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公司融入区域经济的重要平台。

在发展非航空传感器方面,公司通过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组建高技术传感器技术公司,从少量尽快形成批量,实行军民品技术结合、共享,加速技术融合,以低成本规模化迅速形成产业。

为发展民品环保产业,公司转变商业模式,运用自身的技术工艺积累,以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构筑全价值链竞争优势的原则,追求专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价值最大化,努力从卖产品设备转向卖解决方案,从会做什么转变为能卖什么。对传统电镀废水处理项目,在强化用户导向的同时,突出抓好前端设计、生产线集成和后端的营销服务,从而实现工程项目价值和品牌价值的共同提升。武仪公司的环保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已经进入核电站循环水处理领域,同时企业技改、产业园建设、舰船压载水等拉动着大量的环保水处理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突出“一线两面”,电站水处理领域强化“两电一水”,通过延伸、拓展传统产业链,实现价值集成和增值。

公司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和军民两用产品,目前已拥有18个系列百余种的民用产品。

专业化发展提升系统能力

武仪公司始终坚持把“把握技术前瞻、跟踪技术前沿”作为新技术研发的方向,以防除冰技术为重点,从理论分析、系统设计技术、软件开发及仿真试验、基础设施条件建设、试验技术等几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防冰系统产品研制、生产及试验基地;以结冰风洞和结冰气候室为载体,培养和吸纳高水平人才,开展相关领域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构建航空防冰重点实验室。历经20多年,攻克了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与中航工业直升机所共同合作,在2014年2月完成某型直升机地面旋翼冰雾喷洒试验验证。这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之后,第四个掌握旋翼防除冰技术的国家。

结冰是威胁飞行安全的杀手,在7000米高度以下,当飞机穿越含水量较大的低空云层时,往往会因为低温大湿度导致机体一些部位结冰。曾经有不少飞机事故都是因结冰而起。上世纪90年代以前,国内对飞行器结冰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凭着对市场的高度敏锐,1992年,在签订某型机攻角传感器成品研制协议时,对传感器气动敏感组件“风标”提出了防除冰的具体要求。从此,武仪便走上了防除冰系统专业的研发之路。1996年,结合引进许可证产品,武仪开展了结冰探测与防冰控制技术方面的研究,完成了国内第一个电磁谐振式结冰信号器的国产化研制,并在国内几个型号的飞机中得到应用。到90年代末,公司逐渐由单个结冰传感器向结冰探测和防除冰系统研制生产发展,自主开发了系列结冰信号器,相当于国际同代水平,应用于多个型号和机型上。

“十一五”期间,武仪公司紧跟国际防除冰技术趋势,立足国内新技术发展需求,成立了防除冰研究所,以用户需求为牵引,联合主机单位开展了大量固定翼和直升机旋翼防除冰技术预先研究,以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防除冰系统,实现飞机集中自动化除冰。

以系统集成为依托,为某型飞机先后主持完成了固定翼飞机的结冰探测和除冰两个分系统产品的研制。该结冰探测分系统首次引入结冰速率探测和融冰效果监测理念,实现了闭环监控。防除冰系统攻克了加热垫加工工艺,解决了加热丝既要加热又要绝缘的难题;其控制配电部分采用双余度设计,为除冰任务配备了双保险。2012年12月该结冰探测和除冰两个分系统完成机上通电试验,先后通过了系统地面联试,自然环境、机械环境、可靠性强化试验和软件三方测评,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为飞机顺利首飞提供了保障,实现了公司产品在多个机型上配套由部件向系统级产品的突破,推动了国内防除冰技术的发展。

直升机旋翼防除冰是世界性难题。2005年,武仪公司开始着手进行某型直升机旋翼防除冰系统的研制。与固定翼防除冰系统不同,直升机旋翼进行除冰控制的时候,需将电源输送到高速旋转的桨叶上,攻克集流环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了研制团队的首要任务,经过无数次攻关,最终通过1500小时的不间断试验,验证了该集流环的核心部件电刷、导电环材料的稳定性,以及两者组合结构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公司还增设了除冰控制模式设计,对加热时间进行了智能控制,避免了过度加热导致零组件受损的问题。

打造一流防除冰实验基地

防除冰技术是一项实验性很强的技术,需要大型地面试验设施和大量基础数据作为支撑。公司开展结冰探测技术、除冰防冰以及结冰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必须对结冰环境、结冰环境下的飞行特点以及产品、系统的结冰除冰进行大量的试验。

1992年,主机对某型机攻角传感器提出防除冰技术要求时,国内当时并没有冰风洞,此类大气数据传感器的部分防除冰试验需要到俄罗斯进行外协,而每次试验费高达300万元。为此,1993年公司提出了自主筹建国内首座通用型航空仪表冰风洞的项目建议。历经6年自主摸索创新,1999年国内首座仪表冰风洞,也是亚洲第一座亚音速仪表冰风洞――YBF-02在武仪竣工并通过验收。自建成以来,该冰风洞完成了攻角传感器、空速管、大气总温传感器、结冰信号器等几类机载气动传感器,机翼、旋翼、发动机导叶等相关飞机部件及模型的结冰、除冰和防冰试验,以及结冰机理研究等基础试验,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和相关的试验经验。

随后,2012年12月,国内第一座(BQS-01)结冰气候室及武仪第二座冰风洞――YBF-04仪表冰风洞改造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加上即将建成的国防科技“十二五”重大试验设施――YBF-05冰风洞,国内一流的防冰系统产品研制、生产及实验基地呼之欲出,并于去年被湖北省科技厅命名为“防除冰技术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防除冰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使得小型气候室全尺寸低风速试验与冰风洞的高速试验相互配合,实现对系统产品的除冰性能进行全方位考核,使防冰系统的研究性试验和系统性能试验更加完整,结果更加真实可信,为公司型号关键技术攻关、防除冰技术系列化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