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研修总结范例6篇

体育研修总结

体育研修总结范文1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作简单的总结。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校所有领导和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理论的学习当中,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们既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因此,在课改实验中,他们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我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0708年新一轮校本研修的工作方案。通过座谈,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广大教师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教师的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活动一次,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教学案例的实效性,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各疑难题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改革内容进行研讨、交流,互说、互听、互帮,从而使教师树立积极参加教研的意识,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

在研修方式上,形式多样。首先是行之有效的教研组活动,我校通过各教研组的活动,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各位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定出每次教研活动的内容,由教研组长负责,围绕每次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为了使研修更加生动,我们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会诊等多种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一)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形成兄弟学校那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争取把我校的教师教育博客办成在当地有影响的博客群体。

总之,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校本研修,要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

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为了改进

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了校本研修活动,回顾一年来的研修活动,我觉得有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 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反思和发言。

积极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为此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做好听课笔记,在交互中学习,在交互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取别人的优点和好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 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勤学教学理论

体育研修总结范文2

校本研修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和总结升华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校本研修中,学校是研修的载体,校长是校本研修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和学习者,坚持满足教师群体和个体的需求,坚持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是研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在促进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目前面临着以下困境:专业的专业性与专业指导的缺乏、专业的尊严与专业指导的缺乏、专业的个体性与专业指导的缺乏、教学的丰富性与专业指导的缺乏。此外还表现在教师队伍规模庞大、分布不平衡、结构不合理,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加大;教师个体生存环境较为自闭,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强;教师专业自主程度较低,使得教师自主发展受到制约;教育理论研究滞后,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缺少有效的引领。

以上困境在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作为学校的施教主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学校的生命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大力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保证施教质量的前提。校本研修无疑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平台。

那么,怎样在校本研修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

1.凸显校本研修的引领作用,把握教师发展的方向

校本研修是“以学校为基础”的教师专业研修活动,它是一个开放并发展、变化着的系统,在运转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化发展活动,校本研修必然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1.1 专业引领能够增强校本研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专业人士或专业信息能够给教师提供有较高专业水平的资讯,它反映了教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规律,引导教师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思维方法组织校本研修活动,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减少低层次的没有价值的重复探索,少走弯路,减少错误,提高校本研修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2 专业引领能够增强校本研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校本研修的本质是教师进行的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问题的发现、提炼、分析、解决贯穿于校本研修的全过程。每一环节都伴随着复杂的思考、判断和决策。专业引领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准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使我们的研修活动始终向着预定的正确目的发展前进。

为了能够使引领科学、有效,必须要加大引领资源的储备。这里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借助这些资源,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先进的专业信息,组织和指导教师有效地学习和运用这些专业信息改进自己的专业行为,最大限度的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2.发挥校本研修的覆盖作用,搭建教师发展的平台

我们深知,教师必须要发展,否则就难以胜任不断深化的教育教学需要,而校本研修作为研修范畴中低成本、高效能的研修模式,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迎合。这就为教师借助校本研修发展自我奠定了基础。

校本研修是一种全覆盖式的研修模式,其研修的内容可以是深奥广博的教育教学理论,也可以是随时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可谓无孔不入。只要教师产生研修的意愿,就可以开展研修活动。这是一种不用限定内容、规定时间,既可以是一本正经,也可以是随意插话式的研修载体,这种极富动态、不受约束的研修方式,符合广大教师的实际,也就必然会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

在校本研修中,我们强调以教师为本,以教师整体和个人的发展为宗旨,立足于本职、本岗、本校,以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改实验等领域为阵地,促进教师专业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结合,将教师的个人提高与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3.体现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促进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校本研修作为学校研修工作的有效载体,其不受时空限制的模式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因此,其必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活跃在学校的研修领域之中。充分体现校本研修的长效机制,可以有效保证教师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学校作为校本研修机制的主体、核心,就要在组建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从组织机制上去进行保障。研修规划要有阶段主题,研修措施要得力,从而推动教师发展有序推进。

3.1 要深入实践探讨完善校本研修指导、评价、激励机制,建全强有力的支持系统。校本研修必需有较强的专业支持、专业引领,它是校本研修的一个关键要素。除了学校聘请有关专家作专题报告外,更重要的是学校培训部门和教研部门要改变职能,走入校本研修,提供专业服务,提供咨询、技术、思想的支持。帮助教师结合自身发展,研究制定方案或规划,以远期、中期、短期为目标策略,形成学校内在机制的建立。

体育研修总结范文3

关键词:武术;选修课;现状调查;身体素质

武术是勤劳的中国人们在数千年的劳作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长期以来,武术都得到国内外人士的密切关注。近年来,武术的作用更是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将武术作为一门学科纳入教学计划。但纵观数十年来国内高校的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文化教育为核心,对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较少,如今被需值教育的实际应用使得大学体育武术课的选修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也表现出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一、当前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的武术教育,主要以选修课和必修课共存的状态存在于高校。高校进行武术教育推动了武术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许多弊端。目前高校开展武术教学问题颇多。大部分院校是非体育类院校,其武术教学水平有限,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武术教学的需要,甚至存在院校武术教师为兼职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武术教育在院校的开展。部分院校由于资金紧张,其主要资金投入到优势学科的建设中去,导致院校武术教学的场地和设备落后,学生学习武术的条件不足,自然不愿意投身于武术学习中去。

二、对高校实施被需值教育前的武术选修课调查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3.1.1研究对象:高校武术选修课开展现状3.1.2研究方法:①比较分析法:通过对某高校教务处进行采访,通过选修课查询系统,了解武术选修课选修人数及其他科目选修人数的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分析。②文献综述法:针对武术选修课的相关人群进行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

(二)研究结论

通过对实施被需值教育之前的某高校进行实际走访和采访调查,得出了关于武术选修课的基本调查结论,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参与人员分为三类,即选择了武术选修课的学生、为选择武术选修课的学生、武术选修课的教师。在抽样选择调查对象时,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教师采取普查的办法,分别抽取选择和未选择武术选修课的学生100人,调查武术选修教师30人。对三类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的调查问卷,汇总结果如下。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在实施被需值教育之前,大学武术选修的整体情涅较好,学生选择武术课的兴趣原因占到较大比例,这说明武术课的学习过程可以体现学生被需要的价值而不仅仅是考核方式简单或者没有其他课程可以选择等较为牵强的原因

三、对高校实施被需值教育后的武术选修课调查

高校实施被需值教育后,本研究采取的研究策略和相应的研究对象都没有变化,对被选取进行测试的人进行相应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通过以上调查研究表格可以明确,在实施被需值教育之后,学生们普遍对武术选修课和体育课程抱有了良好的看法,武术作为一门基础的体育学科在学生的现实发展中的作用也得到了凸显,学生被迫选择武术课程的比例整体下降。综上所述,被需值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育教学中的实际作用仍较为明显,学生通过被需值教育可以更好的实现综合发展,而武术教育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传统课程,进行结合被需值的教育可以完善普通高等教育在学生社会价值和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的锻炼,通过进行小组练习等教学方式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又有助于发挥自身的被需价值。

结语

大学的办学目的在于育人,学生是组成大学的主体,在推进武术进高校和武术选修课的开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实施被需值教育便是关注学生需求的实际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增加投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扬武术,还可增加学生自身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东亮.浅谈武术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教学[J].宜春学院学报,2014,12(6):113-114

体育研修总结范文4

关键词 中职学校 体育选修课 现状 广州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Present Situation Study of Guangzhou Vocational School

Sports Elective Course (Research Report)

FAN Yongcheng

(Guangzhou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Vocation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4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sing literature data, surveys and statistics and other methods, conducted in-depth research on status of schools created sports elective course and reasons for schools not opening selective PE courses, to make Guangzhou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better carry out sports elective course,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E elective course; status; Guangzhou City

1 选题依据

中职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适应学生广泛就业需要的职业素质教育,大多数中职毕业生将直接参加就业,从此步入社会,中职的教育可能是他们踏入社会前的最后教育阶段,如何使他们在这一阶段掌握1-2项体育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是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

体育选修课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激发学生的体育激情,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使学生自觉形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作为一名中职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使体育选修课在教学实践中更加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使体育选修课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个性上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使学生终身受益等一系列有效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实现的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以题名关键词为“体育选修课”、“中等职业学校”为检索项在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发现:目前对于普通高等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体育选修课较为普遍和深入,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选修课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将通过对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揭示目前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州市中职学校今后更好地开展体育选修课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调查了解的前提下,根据研究需要按是否开展体育选修课,分别选取研究的对象,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研究对象为:广州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未开设体育选修的研究对象为:广州交通运输职业学校和广州市白云行知职业学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重点,本研究分别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信息数据库等查阅了大量体育选修课相关理论,并对所查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确定研究起点。

2.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根据本研究课题的内容和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和社会学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在经过专家咨询和反复修改后,设计了《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和《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共3份问卷。

(2)问卷的效度检验。为确保问卷的有效性,课题组成员走访了6位相关领域的专家,针对问卷的设计进行了效度检验,根据反馈情况表明,三份调查问卷所列各题都能反映所需要的内容,具备进行本研究调查的有效性(如表1、表2、表3、表4)。

表1 专家基本情况

表2 《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表3 《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表4 《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效度检验结果

(3)问卷的信度检验。为保证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材料事实的可信度,采用再测法对三份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信度检验表明:三份问卷两次测量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0(表5),从而证明调查结果可信。

表5 问卷信度检验表

注:问卷一为《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问卷二为《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问卷三为《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

(4)问卷的发放。三份调查问卷均采用现场发放和委托发放的方式进行发放及回收。其中《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发放360份,回收352份,有效问卷338份,有效回收率为93.9%,《已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中职学校学生问卷》发放220份,回收215份,有效问卷202份,有效回收率为91.8%,《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开展现状研究教师问卷》发放28份,回收28份,有效问卷26份,有效回收率92.9%(其中已开设体育选修课学校教师12份,未开设体育选修课学校教师14份)。

2.2.3 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ll.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和走访获得情况的总结归纳,以及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阐述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的现状和对策。

3 研究结论与建议

3.1 研究结论

(1)在体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坚持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同时重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2)在体育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基本合理,讲授、示范和练习等方法与体育教学特点相吻合,但过多地使用传授类和操作类的方法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

(3)广州市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确定教学内容和学时,学习成绩评定多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内容主要为:专项技术、课堂表现、出勤情况和理论知识。

(4)学生参加体育选修课的目的呈多元化的特点,学生最喜爱的项目为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健美操、垫上运动(瑜伽和普拉提)等易于开展且容易得到乐趣的项目,在学习目的动机和喜爱的项目有性别上的差异:男生喜欢对抗性和竞争性强的项目,如篮球、足球;女生喜欢对抗性和竞争性弱的项目,如健美操、瑜伽和普拉提等。

(5)通过选修课学习,学生认为达到了锻炼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和学习到健身方法、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达到了娱乐及其他目的,他们认为对自身学习帮助最大的是示范、游戏比赛和练习等教学方法。增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增加体育选修课课时是学生最强烈的两个愿望。

(6)其他中职学校未开设体育选修课的主要原因为:缺乏体育场地器材,领导不重视,困难太多和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不完善。

(7)开设体育选修课有着两个重要的基础条件:绝大部分学生及教师对开设体育选修课持肯定态度。

3.2 研究建议

(1)继续坚持合理的教学目标,建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健康的人为目标,以终身体育为主线,体育健康教育为主导,培养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掌握科学的健身手段和方法,同时还要重视发挥体育选修课对中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功能。(2)体育选修课教学方法运用必须符合体育教学和中职学生性格特点,除了采用传授类和操作类的方法以外,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多采用探究类的引导式和合作式教学法。(3)学校在体育选修课项目设置上应根据场地条件、师资队伍结构和学生兴趣爱好等条件进行设置,同时,还应兼顾男女生的性别差异,按照男女生人数比例确定竞争性强和竞争性小、富有一定娱乐性项目的比例,安排的教学内容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系统性和层次性,每个学年或学期的内容必须连贯且有难易程度之分。(4)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多方论证,制定《中职学校体育选修课教学大纲》,加大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引导学校建立、健全体育教学师资队伍。(5)未开设或者曾开设过体育选修课的学校应继续深化中职学校学分制改革,把握绝大部分学生和体育教师赞同开设体育选修课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投入建设体育场地设施,为体育选修课提供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体育研修总结范文5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和义务,教师是教授者,更是学习者,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不进则退,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学业务潜力,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县教育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校本培训。

这些校本培训无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促进我们迅速地发展和进步。在这一学年的时光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我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我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端正思想,高度重视。

在校本研修期间,本人是以用心进取的精神去完成这次任务的,我相信任何的收获都离不开辛勤的付出,校本研修是我们提升专业水平的平台,也是把知识转化为力量的平台,只有在校本研修中认真实践从培训院学到的理论知识,我们的进步才能与日俱增,我之所以去学习是因为我渴望进步,进步还需要在一步一步的扎实的教学实践中去实现。

我很珍惜校本研修的机会,即使会遇到困难,也在所不辞,即使很辛苦,也不埋怨,不退缩。为确保研修任务的顺利进行,我一开始

就制定了研修计划,在研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计划来实施,不管是个人的任务还是小组的任务,我都用心参与其中,尽最大的潜力去完成,从不因为私事而耽误研修的进展。

二、团队携手,共同进步。

校本研修是集群众和个人的智慧的修行之旅,要做到带动一方的教育,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到达必须的目的。我们的队伍不是很庞大,但大家是同心协力的,每次的群众活动都不可缺一,群众备课,群众评课中进行了智慧的碰撞,给我明亮的火花,这火花不能照亮天和地,但能照亮一间教室,一个课堂,也照亮我的心,能在这个群众中找到灵感,收集智慧,是我的幸运。

三、刻苦钻研,激流勇进。

(一)听课评课

作为一项校本研修的基本要求,听课评课是我的研修中最平常,最频繁的一项工作。每周一至两节听评课记录,我都按时完成,整个研修阶段听课共20节。听评课除了在本校进行,还在校外进行,比如“名师大篷车”教学活动、校际赛教、交流学习。

另外还在组里的群众活动中听课,每一位主讲老师的课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自我所缺少的淡定和从容。在听课

的过程中需要敏锐的眼光,敏锐的眼光能够发现别人有的而自我没有的优点,也能够发现自我有的而别人没有的优点,便于课后相互交流,促使双方都得到进步。

(二)教学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我每上完一次课,都会静下心来对自我的课堂来一次深刻的反思,而且,平时的教学中就每一节课都会做不一样层次、不一样深度的反思,反思自我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等,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调控,师生互动,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进行反思,并认真地做好记录,作为以后的教学经验来储存。

(三)网络远程研修

网络远程研修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研修学习方式,在一个平台上,我们能够跨越时空交流经验,获取知识,交流环境简单自在,我很喜欢这样的研修方式。在这一学年里我参加了四次网上在线研修学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等。在这些校本培训与研修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课程总学习时光不少于200小时。

(2)完成两个学习回顾题。

(3)阅读所有简报。

(4)完成本研修总结;观看所有视频答疑。

四、收获与体会。

经过一年的研修学习,我深深感到自我在教学上有着很大的不足,也感受到教育的复杂。教学设备的或缺,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的思想没有提升,是整个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本,真期望在不久的将来农村教育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会一如继往地把自我的汗水洒在教育这片热土上。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以课堂教学质量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加强集体研讨,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全面提升了教师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我校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广大教师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作简单的总结。

一、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校所有领导和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理论的学习当中,领导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他们既是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身体力行者又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人,因此,在课改实验中,他们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自觉参加校内每次课改学习,自觉学习教育报刊,广泛吸收课改信息。为了激发广大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积极性,我校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新一轮校本研修的工作方案。

通过座谈,讨论,使全体教师明确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广大教师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教师的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校本研修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按照我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全面培训。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活动一次,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公开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教学案例的实效性,以及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各疑难题的解决办法、课堂教学改革内容进行研讨、交流,互说、互听、互帮,从而使教师树立积极参加教研的意识,真正发挥教科研的作用。

在研修方式上,形式多样。首先是行之有效的教研组活动,我校通过各教研组的活动,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各位教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定出每次教研活动的

内容,由教研组长负责,围绕每次活动主题开展活动。为了使研修更加生动,我们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如专题培训、主题研讨、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会诊等多种形式,务求取得实效。

三、继续努力,力求完美。

我校的校本研修工作虽然己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工作有待加强和完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一)继续强化教师素质意识,使校本研修工作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名师、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三)深化教育科研工作,形成兄弟学校那种良好的科研氛围,并争取把我校的教师教育博客办成在当地有影响的博客群体。

总之,校本研修是我校教学工作的重点,通过校本研修,要力求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的健康成长,切实提高教师的教。

校本研修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学校性活动和教师行为。校本研修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为了改进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了提高教师的

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我校采取了集中研修与教师自主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了校本研修活动,回顾一年来的研修活动,我觉得有受益匪浅。现总结如下:

一、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积极反思和发言。

积极参加学校的研修活动是教师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必由之路,是未来教师职业的基本生活方式。为此在校本研修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别人的观点,做好听课笔记,在交互中学习,在交互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吸取别人的优点和好的做法,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促使自己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勤学教学理论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观是“传道、授业与解惑”。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走,复制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使学生丧失了创造力。

整个课堂沉闷压郁,使教走向其反面,最终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已成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教师的教学观念得到转变,他的教学行为才能得到转变,只有教学行为的改变,才能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

教学活动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

体育研修总结范文6

关键词:制药工程;人才培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制药工程是应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工程学、管理学及相关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制造药物的实践工程,是研究药物制造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为适应地方医药经济发展需要,2005年我校率先在农林院校中开设制药工程专业。制药工程专业作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仍存在专业特色不鲜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不强、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化等诸多现实问题。结合我校制药工程专业6届毕业生的就业、考研及医药产业对制药人才的需求实际,基于“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我校重新制定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希冀于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目标,专业建设为主线,紧抓专业定位、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研究、实验实践六大环节,使培养的大学生具备学习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可迁移性技能。

培养方案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过程、实现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依据。

一、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坚持“重基础,强实践、多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改过去常常提到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 教育理念,更加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准确定位目标明确的原则

专业培养方案要符合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专业规范,满足与本专业相关的认证标准或评估标准要求,结合本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地制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

(二)加强课程平台建设的原则

为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切实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构建“3+2”课程体系即“平台+模块”课程体系。“3”指三个平台,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2”指两个模块,即: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

(三)坚持整合教学内容的原则

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人才和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 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 。精心设置专业课程,科学合理设置必修课与选修课,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专家或企业家的讲座以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精简课程门数,整合教学内容,进行课程重组,引入科研或教研的新成果和学科发展的新思想,加强学科间交叉,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四)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原则

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实践能力。制药工程专业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不低于总学分的25%;按照课程群将分散设立的实验进行整合,超过30学时的课程实验单独设实验课程;设立一定数量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三、“平台+模块”课程体系设置

(一)总体结构

课程体系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即:通识教育课平台、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课程按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占总学分的80%,选修课占总学分的20%。课程体系学分分配表参见表1。

(二)平台结构

平台结构分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三大平台。

1.通识教育课平台:通识教育课平台体现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注重人文素质,文理交融,科学精神,身心健康,就业指导。强调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本平台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简称:通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简称:通选课),总学分为53学分,其中通修课40.5学分,通选课12.5学分。通修课主要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外语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体育课、军事理论课、形势与政策等。通选课要求每个学生选修通选课不得少于12.5学分(选修超过12.5学分按12.5学分计算)。

2.基础课平台:基础课平台是数学、物理、化学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等课程,强调重基础。

3.专业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体现融通性,注重学科交叉,强调课程综合,系列课有机联系。按相同一级学科或学院内的各专业基础课打通培养。

(三)模块结构

模块结构分为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两部分。

1.专业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体现专业特色或现代化大农业特色,拓展专业面,注重因材施教及创新意识的培养,由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课程根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论证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列专业选修课学分不少于学生应选学分的1.5倍,并且要选部级精品专业课2~3门作为选修课。

2.实践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体现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强调课内外结合。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专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一般为26周。主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创新实践活动学分不占实践教学模块学分,但可计入通选课学分或置换相关类别的选修课学分。在实践环节,本科生实施导师制,鼓励更多的学生从二年级进入实验室和研究室,培养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执行文件。针对培养方案设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专业课程的授课中,精简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突出应用知识的讲解,与时俱进,根除陈旧的知识,改革过于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注重讨论式、案例式、研究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开展,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主动参与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课程设置中杜绝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的现象。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过程中,准确分析和把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和特色,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要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制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明丽,赵广荣,白鹏等.国外高校制药工程专业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4,(1):12-14.

[2]李华.以教育科研促进制药工程专业课程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