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制度范例6篇

企业环境制度

企业环境制度范文1

【关键词】制度环境 非国有控股企业 研究开发投入

作为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成分,非国有控股企业已有30余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的非国有控股企业是指民间所有和经营的经济组织。狭义的非国有控股企业专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而较宽泛的非国有控股企业则既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也包括集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王少梅、白雪,2007)。

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发展的起点和发展历程方面存在着诸多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起步比较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约束,社会和政府部门还不能完全接受其同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同等待遇,因此,在相关的政策支持、社会支持、法律支持等方面也存在着特殊性。国有企业由于有国家作为坚实的后盾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其在社会制度环境较非国有控股企业则具有明显的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非国有控股企业的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以往的一些研究考察了我国企业R&D投入不足行为,但较少考察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R&D投入不足原因,而这个问题对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制度环境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关系方面展开讨论,以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提供参考。

一、制度及制度环境的内涵

不同的经济学流派和经济学家赋予制度的含义并不完全一致。在众多经济学家流派的经济学家中,真正从一般意义上讨论过制度含义的主要是旧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康芒斯和新制度经济学家舒尔茨、诺思等。凡勃伦认为,制度无非是“指导”个人行为的各种非正式约束。在康芒斯看来,制度就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或规则。舒尔茨1968年给制度的定义是,“我将一种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诺思是新制度经济学家中给制度定义为“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论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应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从上述新旧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定义来看,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

制度环境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机构成。戴维斯和诺思(1994)将制度环境被定义为“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如支配选举、产权与合约权的规则。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与法律规则。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是我国国有控股企业的制度环境,以非国有控股企业作为研究的主体,并从其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制度。

二、制度环境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活动的关系

国家统计局(2004)数据:2000年和200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强度分别为1.73%和1.51%。美国2000年度高科技产业平均R&D强度为22.5%。显然,我非国有控股企业研究开发投入与国际水平相比处于严重不足状态。虽然以往的一些研究考察了我国企业R&D投入不足行为,但较少考察我国企业R&D投入不足原因。从企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制度环境方面考虑,而当前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所面临的制度环境有较大差别,研究这个问题对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理论和政策意义。

第一,宏观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环境是影响所有企业研发投入状况的重要前提。按目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研究开发投入资本化有较严格的限定,多被列入期间费用,直接减少当期会计利润。这减小了与利润挂钩的绩效评估制度的国有企业研究开发的积极性,而非国有控股企业在这点上有明显的优势。

第二,企业制度从根本上划分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对研究开发投入不同态度表现的界限。李丹荣、夏立军(2008)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R&D强度与政府科技专项拨款投入有显著关系,非国有公司无显著关系,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事R&D活动的自我激励可能更强。

第三,地区市场化程度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重要方面。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R&D投入普遍较高。安同良、施浩和Ludovico Alcorta(2006)发现,江苏省制造企业R&D投入最强的的三大行业――医药制造业、造纸业和印刷业的投入强度分别为10.15%、6.99%和6.29%。赵海娟和程红莉(2007)研究得出东部地区在R&D经费方面的投入显然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且比重一直在增加;西部地区的经费投入不仅低于东部,而且也低于中部地区,且其重基本保持下降的趋势。

第四,非国有控股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规模是决定了R&D投入的微观制度环境。在以非国有控股企业为主的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创始人及家属担任高管可能更易处于盘踞地位,高管任期对R&D有负面影响,非国有控股企业上市越久,自主创新动力越差,“年轻”非国有控股企业创新动力更强。规模对创新的关系要以良好的治理结构为条件,非国有控股公司在创新活动中能承担较大风险的优势更多。

三、与研发活动有关的制度环境供求现状

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不同的发展思路。根据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制度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产权制度形式的选择与偏好方面。相对于国有企业存在的制度缺陷,非国有控股企业由于企业产权更为清晰,企业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着使产权价值最大化来安排,因此非国有控股企业要比国有经济的制度绩效好。王少梅、白雪(2007)认为,长期以来政府的制度与政策供给,并未给非国有控股企业提供一个必要的和足够的生存空间。对培养非国有控股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很多鼓励措施对都只停留在口头上。制度供给不足,非国有控股企业的产权结构促进研发的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第一,抓大放小政策。各地政府多有大企业偏好,国有大企业也乐于向政府靠拢。大企业依靠政府提供的优势资源,取得竞争优势,同时,这也导致了民营中小企业发展及其利益被忽视的问题。由于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资源集中投向了国有大企业,可能损害到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具有很好市场前景、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民营高科技中小企业。

第二,支持引导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全成为具体的制度安排。我们现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国有控股企业进行研发活动的政策许多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法律制度和运行细则方面,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的原则有很大差距。这与非国有控股企业产生的某些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有一定关系。非国有控股企业在具体的运作中财务与税收的不规范行为,使得会计准则的运用方面出现额外成本。

第三,非国有控股企业R&D的投资融资市场显失公平。我国政府在对企业R&D的投融资活动给予支持,主要是国有大企业获得了机会。而运用融资政策对非国有中小企业R&D活动进行扶持的相关措施和手段较为单一,支持力度也有限,中小企业R&D活动融资支持体系还存在许多缺陷。

第四,政府的职能转变不适应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一方面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改革缓慢,对制度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的速度很快,对制度性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强烈。现状同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新阶段的需求不相适应。

另外,文化作为非正式约束的表现形式,必然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深层土壤之中(陈定坤,2006)。在不同类型和特点的文化传统下,人们对不同的经济类型有不同的看法。

非国家控股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来力量的推动,外来力量中有一部分为外来科技力量。非国家控股企业要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强化研发工作,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需求方面高质量的科技实力的引进必须的得到所有者的高度重视;供给方面,公共产品资源提供者必须消除传统文化中对“外来非主流”的偏见。

四、对改善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制度环境的思考

从上述对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制度环境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当前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制度环境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第一,正确认识非国有控股企业,树立大力发展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观念。在实践上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使人们能真正认识到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建立和完善非国有控股企业科研财政扶持体系。将部分非国有控股企业研发支持纳入财政预算体系,而不仅仅将优势资源堆积到某些国有大企业进行相对低效的运营。

第三,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解决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困难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转变政府投资角色,拓宽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环境。

第四,营造更加公正的法治环境。要制定宽松的政策,如公平税负,积极开展向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贷款服务,加大对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科技支持力度,鼓励人才到非国有控股企业就业,从内在素质上提高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科研实力。

第五,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职能部门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非国有控股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将非国有控股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引入地方领导的政绩评价评价体系。

第六,提升非国有控股企业整体素质。加强和改进对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管,推进产品技术和制度创新,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强化员工技能水平培训,努力提高民营、私营企业整体素质。

第七,传统文化和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协调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生成的深厚土壤,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成熟,我们必须正视家文化对我国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影响,辩证地对待现有运作模式,寻找传统文化有利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契合点,摒弃过时的文化,通过制度变迁实现企业的持续成长。

综上所述,要促进非国有控股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开展,建立和完善财政扶持体系,以发展风险投资的方式解决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R&D融资困境并消除传统文化中对“外来非主流”的偏见已成为必然。制度环境的优化,将有利于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少梅、白雪:制度环境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J].北方论丛,2007(6).

[2] 李丹荣、夏立军:股权性质、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R&D强度[J].财经研究,2008(4).

[3] 安同良、施浩、Ludovico Alcorta:中国制造业企业R&D行为模式的观测与实证――基于江苏省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2).

企业环境制度范文2

一、企业环境责任的现状

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在环境上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对环境问题的出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一方面利用自然资源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又肆无忌惮的迫害着生态环境。企业作为环境污染与资源破坏的最大源头之一,责任的不履行或履行程度的不到位更是普遍问题。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对环境资源的肆意掠夺,对生态环境的迫害,造成了如今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在京津冀,秋冬季的雾霾严重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不能因个别主体获益,而让广大民众买单,生存环境受影响。近几年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因此,环境问题迫在眉睫,改善环境质量刻不容缓。2015年新环保法在突出强调政府的环境监管责任的同时,秉持“多元共治、社会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的理念,主要从行政处罚(检查、查封、扣押、拘留)和公益诉讼等方面强化了企业的环境法律责任。从此不难看出,我国的环境责任制度都偏重环境责任的惩戒功能,忽视了环境责任中预防功能和恢复受损环境的救济功能。罚款作为一种行政责任在环境保护中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我国现行立法中规定的罚款金额相对于自然人具有惩戒和警示意义,但是对于污染企业而言难以达到震慑效果。其次,惩罚手段对过错导致的环境污染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对于非过错的环境损害以及环境损害后的救济收效甚微。再次,过高的罚款额会降低污染人的赔偿能力,影响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恢复的效果。新环保法注重用重罚来减少企业的环境污染行为,而企业则逃避了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和损害后的修复责任。对治理环境污染最好的方式,不是通过重罚减少企业的污染排放,而是对环境损害进行预防和对损害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从而恢复环境本来的功能和状态,达到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

二、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依据

我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在实现了利润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是企业生产的伴生行为,基于社会公平和权利义务对等原则,企业有义务预防环境污染并为其造成的环境污染负责。

(一)企业社会责任

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企业的责任是指企业分内应做的事。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人,有获得最大利润的责任,它要对股东负责,对企业员工负责,对社会经济发展负责,这是企业的经济责任。企业又是一个社会人,为了获得经济上的最大利润,消耗着属于全社会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也破坏着全社会生存环境,这些都是企业获得经济利润时,社会所付出的代价。因此,根据社会公平原则,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仅要对赢利负责,而且要对环境负责。企业环境法律责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很重要的一方面。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成本和盈利状况外,也要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考量。企业通过获取自然资源、排放污染物来换取自身利润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治理就也自然成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企业环境责任法律制度来控制这一成本,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维护所在社会的环境,并做好节能减排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它符合社会整体对企业的合理期望,不但不会分散企业的精力,反而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声誉。

(二)公民环境权

环境权是自然人享有适宜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也就是说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它是人权的一种。公民的环境权是指环境资源利用权是指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利用i,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为民法所调整,环境容量的利用是环境法所调整。企业利润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也随之发生,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公民环境权的保护越来越为公众所知系。公民的环境权和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法律责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环境法律责任的实现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环境权。

三、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

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上尽管争论较多,但是就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观点一致,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纳入到社会经济实践中。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也开始将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我国也加强了相关立法,把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和建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规范化和可操作化。企业的环境责任,除了因发生环境污染而承担的环境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外,还应包括企业环境污染的预防责任和环境损害后的修复、赔偿责任。

(一)建立企业环境成本预算和支出机制

从企业自身角度进行环境保护,在建立完整的环境责任制度下,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对作为环境成本的环境污染的预防、修复和赔偿等环境保护进行支出,实现企业和环境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成本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类看得见的生产资料,也应包括那些隐形的,短时间看不出消耗的环境成本。企业在发展经济、获得利润的同时,消耗了社会共同的资源,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的物质污染了环境。从这个方面来看,企业消耗的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修复都应该纳入到企业的成本中来。要自主的承担起环境责任,自觉地将环境保护计算到自己的生产成本中来,尽可能的降低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实现生产经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这里的环境保护的生产成本包括制度成本和环保的支出成本。

(二)建立企业环境责任的预防和修复机制

企业环境制度范文3

【关键词】ERP系统;财务内部控制;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ERP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功能除了处理传统会计系统的记录、分析、汇总、分类等基本业务,还可以及时准确的进行信息传递,统筹规划企业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业务,合理配置与利用企业内部资源。然而,在ERP系统提高了会计系统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对于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ERP系统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系

1. ERP系统助推企业完善内部控制

ERP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依据不同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总体目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专门设计出满足自身需求的服务系统,定制个性化服务,以帮助企业实现精准化管理等目标。由此可见,ERP是企业完善和健全内部控制的有效工具和手段。

2. ERP本身也需要企业内部对其控制

虽然ERP的实施能够有效实现企业的内部控制,但它终究是由人设计和进行具体操作的。人的行为具有主观性,若在操作过程中输入了错误的数据,会给整个企业带来不利影响,甚至造成整个管理决策的错误;此外,ERP在提高企业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诸如法律责任、财产安全等风险,其本身也需要企业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如何在ERP环境下完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

对于ERP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化建设,要从资金活动、资产管理、购销业务活动等几方面来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这样才会保证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1. ERP环境下企业资金活动面临的风险及解决方案

资金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被视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血液。ERP系统对产、供、销全过程的资金活动形成了动态管控,集成度较高,但是在资金活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运用ERP系统进行资金活动管控,信息识别和判断不足,资金管控不严,可能导致出现舞弊行为。二是可能存在的决策不当,引发资本结构不合理或盲目扩张,导致企业债务危机或资金链断裂。三是资金活动属于一种动态行为,市场环境变化快且影响因素多,项目繁杂,资金调度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一是财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考核,建立和完善严格的ERP授权、审批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对ERP环境下的资金活动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检和重点项目重点审核的模式,增强对资金活动的控制。二是财务人员要通过ERP参与决策,做好资金活动的风险识别工作,针对性的进行防治措施的制定,保证决策的时效性与合理性。三是利用ERP系统服务于财务管理工作,做好资金预测与预报工作,综合平衡协调组织,定期组织召开资金调度会,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 ERP环境下企业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资产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财务工作者更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ERP环境下的企业资产管理要不同于传统模式,要注重于市场动态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资产会随着市场态势不断的发生增值和贬值,为管控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是一些资产会出现积压或短缺,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或生产中断等问题;三是企业资产品种、规格繁杂无序,容易出现管理上的漏洞。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是财务部门要定期对资产进行盘点,盘点时要根据市场态势,准确的进行资产评估,这样盘点结果会更加贴近实际;二是对于流动资产在管控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ERP系统对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确定最佳库存状态;三是资产分类要利用ERP系统对其进行详细划分,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模式,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记录、更新,通过该系统,加强财务部门与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对部门资产实施动态监管。

3. ERP环境下企业购销业务的主要风险及控制措施

在ERP环境下对企业购销业务来说,可以获取大量的产品及企业信息,扩大了选择性,有利于优质产品的采购;建立健全客户档案,有利于防范信用风险。通过实际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了ERP环境下企业购销业务活动中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采购招投标或定价机制不科学,可能导致舞弊现象或遭受欺诈。二是销售策略不当,市场变化预测失真,渠道管理不当,可能导致销售不畅。三是客户信用调查不到位,结算方式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账款回收不力。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给出以下建议:一是使用ERP系统进行采购价格信息的汇总与分析,降低采购成本,重要采购业务组织专家会议论证,财务部门对采购流程实施全过程的管控。二是利用ERP分析行业态势,为产品销售政策提供依据,进行销售方案的优化,提高销售业绩。三是在ERP环境下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共享,关注客户资信变动情况,财务部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询证并监督款项回收。

四、Y语

ERP系统对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可以作为通讯系统及时进行企业信息传递,还可以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推动企业持续、稳定、长远发展。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ERP环境下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最适合企业的内控策略,提升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助推企业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 叶勇. ERP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 化工管理, 2014(25):88-92.

企业环境制度范文4

[关键词]产权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关系网络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09)05-0001-06

改革初期虽然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放权让利”的改革尝试,但这种改革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深层次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了重塑企业产权、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的阶段。然而,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与既定目标相去甚远。而且不仅是国有企业,甚至民营企业,都无法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确立的模式开展其生产经营活动,法人财产权无法真正建立。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不仅民营企业没有摆脱对企业主的个人依赖。就是国有企业也没有确立起以企业自身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重道远。这其中的原因,恐怕还在于中国仍没有形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需的外部制度环境。连产权高度明晰的民营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的道路上都步履蹒跚。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那种认为通过明晰产权就能够解决国有企业所存在的问题的看法未免过于天真。

一、西方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的误区

西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基于西方国家特殊的社会制度环境的。这些公司制企业建立以后,作为独立的法人,形成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与投资者私人财产的分离。这种企业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经营方式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此,产权制度只是构成现代企业制度内容的一部分。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在资本来源上,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不仅企业减少了对个别私人资本的依赖,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也摆脱了对个别人员管理上的依赖,降低了单个管理者的作用。企业生产经营对个别人员依赖的降低,确立起以企业自身发展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模式,这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与私人企业的本质区别。

公司制企业通过社会募集资本,实现资本社会化,实现企业资本由私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变。与企业资本社会化相适应,股权的分散,导致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开始分离,企业也因此摆脱了私人企业主个人目标对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影响,形成了企业自己的发展目标。然而在目前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中。为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做到“权责明确”,改革开始单方面朝着利于企业经理人个人利益的方向倾斜。先是强调明晰产权,进而主张管理人持股。其实,现代企业明晰产权是要确立公司的法人财权权,从而保证企业能够独立自我发展。将产权改革发展为管理者持股,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国有企业改革将存在三个方面的误区:

误区之一:表现为私有(私人)化的倾向。事实上,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资本越来越摆脱对个别私人资本的依赖,而表现为社会资本。资本通过集中的方式不断突破私人资本数量对企业规模的限制,克服了个别资本的分散趋势,马克思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扬弃,是个人资本向社会资本的转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对私人资本的否定。企业资本作为资本的集合体,必须克服个别人机会主义的利己行为,需要追求资本的整体利益来实现个别利益。而现代公司通过社会大量募集资本,实现规模生产,获得可以比个别资本分散经营高的多的资本收益率。因此,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企业资本都存在逐步摆脱私人资本的趋势。所以,高鸿业(1995)指出强调私有化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理解的误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目的不是要通过明晰产权将产权明晰到个人,将产权明晰到个人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误解,西方现代企业的发展恰恰是将个人控制的企业,转变为由社会众多投资者构成的公众公司,而且通过这种转变,确立起了企业自身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第二个误区表现在,片面强调“两权分离”而忽视企业制度的整体转变。我国的改革过分重视产权问题。而对于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具体生产经营方式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与产权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够。理论上对现代公司制企业的管理、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外部制度环境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长期以来所信奉的西方经典公司治理结构的制度基础完全不同于中国。

中央提出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并不只是单一的产权改革。它还包括企业治理结构、分配体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产权改革只是现代企业建设的一部分。现代企业制度在产权方面需要通过改革解决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明确投资者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投资者与企业各自的行为,从而确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所以,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在实现公司法人财产与出资人的个人财产相分离的同时,需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就国有企业而言。政府只是作为出资者,享有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而企业则拥有所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企业资产的直接控制、利用、支配、处置和收益的权利。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变化,其经济意义在于企业不仅可以摆脱对出资人个别资本的依赖,而且公司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以企业利益为中心的经营模式的建立,从制度上确保所有投资的安全,有利地维护投资者的共同利益。实际上。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形成的以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体现整体投资者的利益,这种模式下的明晰产权就要求保证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明晰企业的法人财产权,而不是将产权明晰到个人。

企业为了突破个别资本对发展的限制,需要吸收社会投资,实现资本来源的多元化,为此,必须采取公司制形式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保障所有投资者利益,以获取投资者的信任,采取公司的形式,实质就是保证规范控股者行为,维护所有投资者利益的一种制度安排,这是公司制企业的本质特征。其实,只要是公司制企业,投资来源多元化,就不可能所有投资者都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控股者不管是政府还是私人,如果利用控股权对企业进行实质性的控制,随意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就可能出现一部分投资者利用对企业经营权的控制而侵犯其他投资者的利益,那么。这类企业就违背了公司制企业的基本要求,无法保护所有投资者利益,企业也就失去作为公司制企业存在的理由。缺乏社会信誉的企业,是无法获得来自社会的投资的。

因此,在制度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为了维护所有投资者利益,防止侵犯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对成熟

的现代股份制企业而言,市场约束机制形成的外部约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所有权监督的不足。胡乃武(2000)等人在研究了中国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践后,发现其中存在着一种马达效应①。由于缺乏股份制所要求的外部约束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盲目推进股份制改造,很有可能会使国有企业从一种低效率走向另外一种低效率。目前国有企业的问题不仅有产权的问题,同时也有缺乏竞争性外部环境和管理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是产权改革、管理改革和外部环境改革的三位一体。

二、公司制企业产权明晰的实质

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中。都倾向于以解决产权问题为中心,形成了只要“产权明晰”,国有企业改制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片面认识。难而,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吗?西方产权理论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吗?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并不都是持赞同观点。吴易凤(2004)主张:

“不能让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理论误导我国国企产权改革”。周昭(1995)认为,国有企业的根本问题并非产权关系不明晰。而在于合理的产权基础的缺失;周昭在对投资者产权与企业法人产权的关系分析后,认为投资者产权才是公司企业及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基础,现代企业的产权制度是投资者产权与企业法人产权的统一。王森(1997)也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产权问题有着重要地位,但不应将产权问题放在首位,同样重要的还有一个国家的文化背景、资源禀赋、管理水平、科学技术等。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实现人格化交换转向非人格化交换,要实现这些制度变迁。必须注重市场基础的建设,以便确保低的交易成本。王红领(2000)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的逻辑顺序:委托人(所有者)身份的“非政府化”是企业产权清晰化的前提,而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则是产权清晰化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当前委托人(所有者)身份依然很大程度上“政府化”的情况下,不可能出现企业治理结构现代化所要求的明晰的产权制度。

而且,在“产权明晰”的改革框架下。通过改制,企业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不仅通过改制的企业仍然无法确立自主发展模式,而且投资者产权与企业法人产权的分离,又造成投资者对企业监督控制力的下降,经理阶层机会主义盛行,企业法人产权不断受到侵犯。另一方面,由于政府自身的原因,仍然采取传统方式对企业行使控股权,企业治理缺失,缺乏有效监督,造成资产大量流失。在实践中,理论界更多倾向认为国有股产权模糊,既然国有股产权模糊,那么为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就有了提出管理人持股的改革思路,而管理层也乐此不疲。如果通过管理人员持股,才能实现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产权明晰”,那么,私人企业产权最为明晰,但我们从企业发展史可以发现,私人企业向公司制企业过渡。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后的必然现象,因此,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并不是要明晰到个人,而是要明晰到企业。企图将产权明晰到管理者,这是企业产权关系演变的退化。将公众企业改为私人企业才叫产权明晰,这是对“产权明晰”的误解。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产权明晰到个人是没有疑义的,但对于大中型企业恐怕就不再是这样了。无论如何,产权的这种“私人化”改革倾向是与现代企业制度相背的,是要建立“私人企业”,最终的结果是改革陷入一种“私有化”陷阱。

之所以国有企业改革会陷入这种“私有化”陷阱。主要是我国产权改革过程单刀独进,缺乏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虽然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企业产权明晰并不仅仅只是产权改革就能做到,更不是简单将公有产权改为私有产权。明晰产权是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提高效率的需要。企业产权的变迁总是朝有利于企业竞争力和效率提升的方向转变,私人企业向公司制企业、国有企业向公司制以及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中退出,都是为了通过产权制度的变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通过明晰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出发点是合理的。但如果改制后的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生产经营如果仍然无法摆脱对经营者个人的依赖,没有建立起企业自身独立发展的基础,那么,企业就不可能按现代企业的模式正常运行。产权理论的基本命题是:

“产权是一束权利”,而这些权利是可以相互分离的,明晰产权是否就意味不同的权利也必须明晰,并且进一步明晰到个人,起码在国内理论就就存在这种倾向。但是,这些权利的分离和明晰,实际上需要依靠制度将不同权利统一为共同的权利,这需要一套复杂的制度安排。而权利越分离,制度就越复杂,制度成本也就越高。个人企业是将所有权利统一于个人,利益关系相对简单。如果没有相应的复杂制度安排,产权越细分,利益矛盾就越严重,企业也就越没有效率。而企业越没效率,就要求进一步细分产权,又进一步导致管理混乱,这样就陷入产权明晰的陷阱。

现代企业制度是从私人企业发展演变过来的,是要通过明晰投资者产权与公司法人财产权的不同,通过相应的治理结构,防止少数掌握控制权的投资者对公司法人财产权的侵犯。与此相反,我们的改革,似乎希望通过管理者持股,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种改革模式实际上追求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企业组织形式,这是私人企业而不是现代公司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与私人企业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它不仅已经摆脱了对个别私人的依赖,而且,经营管理人员成为企业的雇员,这些人的行为必须服从企业利益的需要。因此,在现代公司制企业中,个别管理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弱化,他们只有在整体中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营管理人员地位的变化是公司制企业发展成熟的必然结果。所以,如果公司制企业还离不开某一具体的管理者,这是企业不成熟的表现,也表明该企业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不成熟不完善的。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围绕以企业自我发展为中心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产权改革也是以此为目的。法人财产权不等于管理人持股。西方国家大量企业采取股票期权形式对公司管理人员报酬激励,但股票期权是报酬奖励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股票价格影响管理人员,奖励由原来用现金改为期权,能够实现对管理者更有效的控制。期权并不是把股票无偿送给管理者,而是通过股票市场价格与期权价格的变动最终决定管理者所获得的实际的收益,一旦市场价格低于公司内部设定的价格水平,管理者就无法通过出售期权获取收益,此时,期权的多少管理者就毫无意义,因为他不能通过出售期权获得额外的收益,他也不可能为了成为股东而按事先规定的期权价格购买公司给予的股票。显然,期权奖励方式只是现金奖励的转化形式,只不过这种奖励对经营者的约束更为严厉,经营者只能通过出售期权或购买股票获得公司给予的奖励。而我们目前的管理者持股其目的却是要把管理者不必花钱或以级低的价格获得公司股票,企图以此调动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二者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一种收益激励,通过股票价格差影响

管理者行为,而管理者持股却在于持股本身,目的是要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通过使管理者成为投资者一员,促使其个人利益与股东的利益保持一致,这是管理者持股不同于股票期权激励不同的地方。管理者持股,是要将股权落实到个人,将企业发展寄托给管理者个人,这种改革模式与以企业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发展模式相去甚远,执行的结果往往是管理者利用对公司的控制权,最终侵犯其他股东的利益,导致企业资产流失。

不可否认,目前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经营者既存在着激励不够的问题,也存在着约束不力的问题。那么,改制后的企业能否直接照搬西方的激励约束机制如股票期权制度?笔者认为原则上是可以的,但关键是期权必须是有偿,而且还要规定合理的价格和出售期权的时间限制,并不是要用廉价甚至无偿的办法直接送股,股权激励本义并不是为了使其变成股东。

现代企业制度是西方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的产物,西方现代产权理论反映的是市场机制完善,法制健全、治理结构合理情况下的企业特征。如果不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简单照搬西方模式,强调从单纯产权角度出发进行产权改革,忽视对制度变迁、外部制度环境这些因素的考虑,必然导致许多传统体制下形成的非经济性关系、人格化交换行为②大量存在于改制后的企业中,制约了企业自身发展目标的实现,不仅无法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地位,而且容易导致企业资产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考虑在中国具体情况下,重新探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事实上这一讨论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因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处于同一个社会经济环境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都会遇到相同的困难。

三、以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在企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创业者辛勤工作和个人经营能力,与这种发展形态相适应,企业通常属于私人企业。即使有些这类企业采取了公司制形式,股权也较为封闭,管理者同时也是企业的大股东,严格意义上它们仍然属于私人企业。这类企业生产经营通常直接服务于创业者个人对利益的追求,成为增加个人财富的工具,因而也就没有企业自我的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以企业为中心与以创业者个人财富增长为中心两种本质不同的经营模式。以个人财富增长为中心,意味着经营者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决定企业的发展,只要能够增加个人收益,甚至可以牺牲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因此,私人企业普遍存在短期经营行为。由私人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就是确立独立经营者的企业自我长期发展的方向,逐步改变企业单纯作为经营者增加其个人财富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通过资本社会化。还要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摆脱个别出资者对企业经营的直接干预,确立从所有出资人的整体利益的企业发展方向,并促使经营管理者最终依附于企业的新型关系的形成,在企业与经营者的关系上,企业真正处于主导的地位,使管理人员成为企业的附属。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却不断强化人的作用,过分强调人也就是经营者个人能力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孰不知,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与私人企业不同的地方恰恰是淡化了单个企业人(经营者)的作用,通过制度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增强管理人员可替代性。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化管理以及经理人市场就是要使企业管理人员服务并依附于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有效地避免人的机会主义倾向,遏制其侵犯投资者和企业利益行为的发生。

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企业大量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借助非市场的途径,依靠企业管理人员个人人际关系网络,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不得不更多地依赖于管理者个人,运用其个人关系网络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一个发展成熟的公司制企业,由于已经建立起企业自身(独立于经营者个人关系网络)的生产经营网络体系,生产经营实现了“非人格化”,因此,与私人企业不同,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发生了质的改变。企业发展不仅不依赖管理者的个人资本,而且也不依赖其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变化,反而使管理人员如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足够的能力,就有可能被企业所淘汰。经营者(人)与企业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人依赖于企业而不是企业依赖于人。

在中国。经过改制国有企业在形式上虽然也确立起企业法人财权,但并没有就此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条件还不够完备,特别是外部制度环境依然不成熟,无法为企业摆脱对私人的依赖。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生产经营模式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持。

我国目前仍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转轨期,市场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政府行政权力在社会资源配置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且由于政府机构在资源的配置方式上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导致社会经济活动大量渗透着人际关系,非市场化运作方式,为关系化的交换行为留下广泛的操作空间,扭曲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行为,扩大并强化了人(经营者)个人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经营者与政府部门及其与相关人员的个人关系的好坏,管理人员个人关系和公关能力的大小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由此,企业的发展就必然依赖于个人关系网络,其生产经营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个人的经济行为。市场的公平竞争让位与市场背后人际关系网络的竞争。这种社会资源配置特性强调个人作用,比较有利于小规模的私人企业发展,但不利于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非市场交易过程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对企业经营者监督的社会成本,一旦无法用制度约束控制企业的经营者,必然出现经营者败德行为的广泛蔓延。最终为了鼓励经营者尽心尽责,只好采取管理者持股的方式,由此企业的产权将由管理者持股演变为管理者控股,最极端的将演变为私人公司。所以,在这种体制下,不仅国有企业难以完成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就是产权明晰的私人企业也无法发展成为现代的公司制企业。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由于市场缺乏有效配置资源的能力,导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无法摆脱对企业领导者个人作用的依赖,企业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过程都受到制约。这种体制下必然形成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产权的要求。强化了管理者个人对企业发展的控制,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必然产生对股权进而是控股权的要求。然而,即使有了控股权,由于公司制企业与个人财产还有差别,因此,还会出现作为控股权者,人仍会利用其控制权,侵占公司利益,国内就有上市民营企业的老总转移资产,掏空上市公司的事情的发生。因此,只要社会在体制上存在有利于强化企业经营者个人作用的制度安排,那么,体制上就存在着一种“私有化倾向”,从而不利于资本社会化进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的改革将朝趋于向经营者持股的方向发展,

进而向私人公司转变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称之为产权改革的“私有化”陷阱,不仅是私有化,而且还是个人化。通过这样一种逻辑,对于所谓的管理层收购(MBO)过程中国有资产被低估进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就很容易理解了。因为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拥有股权已经不再是一种激励机制,而是一种管理者个人对于企业的控制行为,这和现代企业制度是相背离的。

所以,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产权问题,因而也就不能通过简单的产权改革,比如私有化、MBO、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来解决。企业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开展其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其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同时考虑外部制度环境对产权改革的影响。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通过产权改革确立企业主体地位,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市场作用,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就成为产权改革能否获取成功的关键。因此,改革过程就需要正确处理企业、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通过规范化制度建设,形成有利于确立以企业发展为中心的外部制度环境。其中,政府的准确定位意义重大。一方面可以割断行政权力系统与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使政府不再直接占有企业和生产要素(周冰,郑志,2001);另外一方面由于市场成为资源配置主体,政府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将受到限制。由于市场代替政府,法制代替了人治,经济活动中的非市场化、关系化交易行为让位于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从而限制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非市场化交易行为的发生,消除了企业对经营者人际关系网络的依赖,为以企业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奠定制度基础。因此,如果国有企业仅仅局限于产权改革,不去触动非市场交易的权力基础,那么经营者仍然掌握决定企业发展的控制权,也就具有继续要挟企业的条件,仍然无法消除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姚洋,支兆华,2000)。在资源配置方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权力和社会人际关系的介入,导致市场机制的扭曲,在此环境下,“明晰产权”的改革思路,将演变为产权明晰到个人,极端地说,就是个人所有,而这种私人企业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只是其企业发展的早期形态(个人业主制与合伙制),成熟的现代企业基本都实现了资本和管理的社会化。因此,现在讲管理层收购(MBO)。本身就一种倒退。管理层收购反而不利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不利资本和管理的社会化,也不利于企业为中心经营模式的建立,背离了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

四、结论

企业环境制度范文5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内部控制

一、网络环境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带来的巨大变革

(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

高效性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特点,所以企业必须及时根据市场的变化来进行自身的调整,是以往的钱,组织结构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方面的要求,因此,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向扁平化发展,强化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二)企业内部控制风险增加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会出现改变,从过去封闭式的运行方式逐渐转化型开放式的运行方式,这就导致内部控制的风险和难度增加。计算机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并且计算机系统中的数据是可以被修改的,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受到外部系统非法访问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三)会计信息披露的新变化

会计信息披露必须即使而且准确,在以后会计信息必然会通过智能化网络系统来进行处理;当下的会计信息,从以往的货币信息转向企业企业经营发展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等信息;会计信息的呈报方式也会从以往单向传递的方式转变为交互式传递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新问题

(一)复杂、多变的内部控制环境

虽然网络管理技术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它也会降低管理的集权化和规范性:第一,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结构组成会增加,并且变化也比较多,这就会导致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短路,职权不清、管理权限模糊等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系统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了企业的管理和工作之中,企业如果不能对网络进行有效控制,必然会造成自身的管理结构出现混乱,各部门之间出现权责不清、责任不明遇到问题,严重影响企业内部管控的质量和效率。

(二)控制活动的范围扩大,难度随之增加

控制活动在网络环境下,需要按照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工作,第一,操作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对会计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三,对应用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做好组织控制工作;第五,做好工作站控制工作。网络环境虽然提高了控制活动的灵活性好管理范围,但是其中存在的漏洞以及管理的难度也大大增加和提高了。

(三)信息沟通受阻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卖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细致的划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员工都是只负责自身的任务,并没有与其他环节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经常会出现数据重复使用的情况,进而导致那日常工作难度和复杂性的提高。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创新

(一)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企业需要构建起完善合理的会计信息风险机制以及相应的指标体系,这样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如果会计信息的指标不符合既定的指标,会计信息风险机制就会发出风险预警,以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注意和处理相对应的问题;同时,企业需要做好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可以在网络环境下更好的完成自身的工作。

(二)完善制度控制

为了满足会计核算环境的变化需求,必须不断的控制度控制进行完善和优化。第一,对人员组织控制制度进行完善。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系统环境下的人员组织结构,并构建相应的岗位责任制度,细化岗位类别,将其分为:系统管理岗位、账务处理岗位、专门业务核算岗位,以使各个岗位中的工作人员可以互相牵制。第二,对信心操控控制制度进行完善。该制度能够确保查财务软件操作,行为的规范化和安全性。信息系统操作分为三个步骤,即信息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对于输入环节的控制需要从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操作的规范性入手,同时还要由相应的审核人员按照既定的流程来办业务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对于处理控制环节的控制,需要按照适应性控制的原则,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交易的事项、调整会计政策,但是其不能超过既定的线路,利用数据溢出性检测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对输出控制环节的控制,则需要从信息核对入手,对输出信息和输入信息进行核对,查验其是否一致。第三,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会计档案,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比如打印输出的凭证、账簿、报表、存储会计数据和程序的光盘以及其他存储介质。会计档案保管也需要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使用的全套资料和软件程序囊括其中;及时将记账凭证、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报表打印出来了,并依据相关的规定对其采取相应的保管措施。

(三)优化控制环境

如果控制环境出现改变,企业的控制方法也必须进行改变。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开放性以及资源的共享性,与以往的控制环境是有明显不同的,所以企业必须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划分,确保其的科学性,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详细的划分,权责清晰。

(四)加强对控制活动的管理与规范

(1)在管理操作系统时,必须对各个用户的身份以及安全级别进行明确的标识和规定,并且对根据用户的级别来限定其访问的权限。(2)在控制数据资源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操作界面,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提高数据的安全性。(3)应用控制,暂时勘测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将嵌入控制和输出控制也纳入控制系统内,在信息输入和输出时都必须确保整个过程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4)组织控制,按照相应的流程来完成工作站点的设置,并构建控制小组,由其来完成对日常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并评估风险。(5)在进行工作站方面的控制时,工作站内的工作人员需要严于律己,对操作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尤其需要做好重要数据的保密工作。(五)提高信息在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传递信息流通速率的提高会促进企业运行效率的增加,并且还可以将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映出来,并且信息的有效传递还可以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机网络给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带来的改变非常多,企业需要对这些改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明确其中的利弊,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中出现的漏洞、缺陷和不足进行有效的处理,不断完善和创新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环境制度范文6

摘要: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是最近几年国际上提出的一种企业自我环境管理的制度,是一种自愿性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手段。笔者主要介

>> 建立中国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策略研究 中国企业年度信誉报告 中国企业“体检报告” 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结构的国际趋同 浅谈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 浅谈中国企业年金制度 论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 浅析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 为新环境下的中国企业支招 我国建立污点证人制度的初步设想 制度环境变迁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路径 麦当劳中国企业贡献报告1990-2010 中国企业年金发展报告 中国企业HR部门设置状况报告 中国企业电子商务IT建设报告 建立中国企业海外拓展支持体系的思考 朴胜虎:中国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智库” 关于中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思考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领导致辞的体裁分析 危机下的中国企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建立中国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建立中国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企业环境报告制度是最近几年国际上提出的一种企业自我环境管理的制度,是一种自愿性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手段。笔者主要介绍了 这种制度的概念、类型、原理及国内外的有关实践,提出在我国建立企业环境报告制度的初步设想。 关键词:环境报告;信息公开;环境行为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04―0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