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解析

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解析

摘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生态失衡最大的制造者,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对我国走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有深远影响,有利于为环境成本管理的落实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国家、社会、企业三个方面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提出建议,从而对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成本管理;环境保护;经济绩效

在我国现行企业成本管理中,生产成本核算中并未包含环境成本,但是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相关损害及处理费用却迅速增加,这将导致企业完善环境成本管理后的真实效益远低于目前企业效益,企业也会对环境污染重视程度不足。因此,企业应当将环境成本管理纳入体系中,加强对环境成本管理的认识,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在提高环境效益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与构成

(一)环境成本的定义。本文中环境成本是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社会总成本的基础上,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预防费用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环境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污染所承担成本之和。由于企业享有的环境资源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环境成本的恢复滞后于环境的恢复,以及区域环境成本具有不平衡性,共同决定了环境成本的特性:社会性、滞后性、不均衡性。

(二)环境成本的构成。根据环境成本特性将环境成本的内容主要分为预防成本(在生产环节前企业为预防产生环境污染而产生的成本,是事前控制成本)、资源消耗成本(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或生态资源地消耗成本)、治理与恢复成本(企业对环境受影响后对环境进行治理与恢复产生的成本,或者向相关权力机构缴纳罚金产生的成本)和其他环境成本(不属于上述三种成本却与环境相关的成本)。

二、我国环境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成本的核算范围狭隘。目前企业对于环境成本的核算范围主要包含设计和生产环节中,对环境成本的认识不够全面,环境成本的发生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各个环节中,包含设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售后等等。对环境成本缺乏全面的认识和分析,以此为基础构建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将不能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从而不能精准把控企业的环境风险和经营风险;此外,各监管部门也难以获取企业环境成本相关财务数据,对企业的环境治理无法有效监管。

(二)缺失环境成本的责任主体。目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环境相关费用支出直接计入相关成本费用类科目,极少数企业在社会责任环境成本报告对环境成本做出总体报告,但不对外披露具体的统计、分类和计算的方法,国家对于环境成本的信息的披露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及要求。同时企业也没有单独的责任部门来负责整个环境成本管理工作。

(三)缺乏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及评价系统不完善。企业目前对于采用传统方式以货币计量方式对部分环节的环境成本的进行简单核算。对企业外部的环境成本进行核算时,无法获取评估其对自然资源的耗费及破坏程度相关的原始凭证作为依据,从而在传统会计核算模式下可行性较低,且由于环境成本计量的复杂性,仅以货币计量无法实现全面的核算。企业目前尚对环境成本管理绩效实施评价这一环节存在不足。企业主要由能源环保部采用定性分析来完成对生产经营过程中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效果的评价,或者执行相关部门制定的个别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并且对于评价结果缺失相应的奖惩激励措施。

(四)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不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会计法和环境保护法,对于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环境也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也没有要求强制性的披露相关信息,只有极少数企业在社会责任环境成本报告中做出了总括性披露,这将导致企业间的环境成本信息不具有可比性。此外,环境成本披露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经济负担,同时也面临内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企业在进行相关成本信息披露时需要考量成本效益原则。

三、完善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国家层面。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者,负有规范企业成本管理的职责,从而保护环境资源。国家相关部门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提供明确且规范的法律法规指引。同时结合环境法和会计法指引企业贯彻落实环境成本管理,从源头上对环境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促进全国范围上关注、重视绿色产品,促进企业重视环境成本。没有环保标识的产品由于环境相关设施、成本显著,国家需要更全面的对企业环境治理效果进行监督,同时制订相应优惠政策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进行相应激励,保障环境成本的顺利实行,防范企业利用环境成本达到粉饰利润的目的。

(二)社会层面。在媒体自由时代,互联网高度发达,应充分发挥媒体作用。媒体应规范对企业的环境成本管理进行报导,有依据的披露企业环境行为,促进企业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同时禁止利用舆论达到企业或者个人私人目的,进行有偏性报道。同时应鼓励消费者购买环保产品,企业加大对环保投资,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价格竞争性,因此媒体应加大环保产品的宣传力度,全民范围提高环保理念。社会群众共同监督企业的非环保行为,并积极向有关机构反馈,共同促进企业加大生产环保产品,将环境成本的包袱转化为环境收益。

(三)企业层面。(1)完善环境成本管理体系。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要围绕着环境成本管理目标来开展,对环境成本进行有组织的、系统性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决策、评价等。环境成本管理目标为以最优的环境成本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可细分为资源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生态和人类损害最小化;环境成本预测作为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起点,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关注国家和所处行业针对环境问题的动态形势的同时以预算的形式实现定量化的预测,指导企业作出最优决策并进行落实;环境成本核算环节采用货币计量与实物计量相结合的方式为控制环节提供信息支持;监督环节对控制与核算中与预测偏离的情况进行反馈修正;在环境成本评价环节在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绿色逆向物流全环节评价管理效果。在反复的预测、控制、核算、分析、决策、评价过程中,实现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的目标。(2)建立责任中心以及完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进行环境成本管理,需要组织设立统一的环境成本责任中心,即专门的机构、投入与安排专业的人员对企业环境成本管理进行控制和协调。负责人可以是总经理,负责部门可以是类似环保部的部门,由责任部门牵头环境成本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并协调采购部、技术研发部、生产部、财务部等;企业应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设立专门环境成本监督委员会或环境审计部门,对环境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监督,并向责任部门上级进行反馈。同时需要发挥财务部门的优势,使环境成本监督有迹可循,加强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资源消耗进行有效监督。(3)环境成本管理报告。由于企业环境成本管理具有内部机密性,不便于完全对外披露,所以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报告应包含对外的社会责任环境成本报告,以及对内的环境成本管理报告,为企业制定决策提供精确的信息基础。内部环境成本管理报告包括:环境成本预算表,为企业对以一定的周期对环境成本进行预算和规划,以便企业及时修正环境成本;主要污染物成本明细表,提供企业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的类别及信息以及对环境影响情况,让企业有针对性的降低企业环境成本;环境成本表,综合的记录各类环境成本及归属产品信息;环境成本一效益表,记录企业投入的环境管理成本以及达到的环境经济效益,使其满足成本效益原则。(4)加强纵向价值链的企业合作。企业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与纵向价值链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上游供应商对环保原材料的提供以及下游销售商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共同决定了企业环保产品的质量、生产规模以及发展前景。企业应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协调其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销售商的关系,充分发挥环保产品的特点,优化环境成本管理,使企业拥有广阔的前景。

四、结语

在当今经济形态的影响下,只有国家、社会和企业三个层面共同努力,才能保证环境成本的透明度和准确度,同时提高社会环境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社会经济和生产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广达.我国工业行业生态环境成本补偿标准设计一基于环境损害成本的计量方法与会计处理[J].会计研究,2014(8).

[2]刘丽敏,刘畅.作业成本法确认和分配环境成本的案例分析[J].商业会计,2016(12).

[3]冯圆.基于环境经营的排污成本管理研究[J].会计研究,2016(3).

作者:苏杨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