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方法范例6篇

质量管理方法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1

复杂系统的分系统较多,测控软件的内外接口多,形成分布式的软件控制,具有多通道、大容量、高速率的实时数据采集。上述特点,决定了复杂系统的测控软件质量控制的复杂性和质量管理难度。测控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如何在复杂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理清思路,实现软件开发过程有效的质量管理,控制和保证测控软件质量,探索提升软件开发质量的途径,已成为当前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有效的质量管理主要是从人员的因素和方法因素来实现,因此,本文结合复杂系统测控软件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质量管理的结构管理模式,通过基于技术分层模型的测控软件质量管理方法实现测控软件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并在实际系统中应用验证。

2分层质量管理结构模式

现阶段,软件质量管理存在两种模式。在这种质量管理模式下,所质量管理部门对测控软件开发实施的质量管理主要是软件开发部门的设计人员按照制定的质量计划流程执行,通过提供证据的形式将各种流程执行后的数据反馈给所级质量管理部门。在理想情况下,质量管理部门与软件开发部门之间应形成的是一个PDCA的逆时针良性质量管理环,但实际上,这种管理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软件开发部门提供的度量数据能否真实地反映软件质量。显然,软件质量的好坏在目前的软件行业都无法找到一个确切的评价指标。在项目六性分析中,在考虑软件可靠性时,其任务可靠度都是按照1来假定的,因此通过数据和流程分析是不能完全评价软件质量的;第二:是否存在软件文档与设计不完全相符的情况。例如:某系统测控软件在仿真环境下完成了开发和测试后集成在测控车上试验,并根据试验的要求按照更改流程进行了软件的修改,但是,是否同时对测控软件的文档(需求说明、详细设计等)进行了相应的更改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提出第二种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分层管理结构,也是目前测控软件采用的质量管理模式。在这种质量管理结构下,实现分层管理,所级质量部门定位在按照体系管理,增加软件项目质量管理层,该层人员来自于软件开发部门,与软件开发部门存在交集,是熟悉软件设计和管理流程的软件技术人员。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人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帮助所级的质量管理部门了解软件的真实状况,接受所级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体系和执行体系流程建议;另一方面,帮助开发部门理解质量问题的根源和寻求技术解决方案。在测控软件开发上应实行“设计(软件开发)、评测(项目质量管理)、监管(所质量管理)”分层负责的原则。显然,这种分层质量管理的结构模式更适应当前复杂系统测控软件开发过程。

3基于技术层次模型的质量管理

通常,软件研发前期的质量保证主要依靠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软件研发(软件单元设计、软件编码、分系统联调、软件系统集成等),后期的质量保证则主要依靠软件测试、故障归零、第三方评测等过程。由于复杂系统测控软件涉及过程多且复杂,如果按照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可能会存在重复管理或管理内容的缺项。通过建立基于技术层次模型软件质量管理过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软件质量管理技术层次主要是对数据、编程、文档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实现方法是以技术测试结果检查为主线。为了更好地实现质量管理和过程控制,模拟测控软件的内外部接口搭建了仿真测试环境。

4测控软件开发分层质量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解决

通过对几个复杂系统测控软件开发采用分层质量管理实践中发现难点问题主要有2个:版本的控制问题和文档与实际设计不相符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其他软件开发管理中也较为普遍。针对测控系统由于其接口较多,评测后需要根据试验要求更改的内容必然也较多,如果软件开发人员多次更改软件版本,但并未清晰标识,时间一长,会出现软件开发人员自己也不清楚哪个版本才是用于试验的;修改了设计代码,又不同时修改文档,文实不符现象将严重影响测试人员和使用方。因此这2个难点问题在分层质量管理中也更为突出。为了解决上述难点问题,采用了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和相应的技术措施。软件配置管理工具是测控软件开发分层质量管理的关键工具。目前我们使用的是TestBed进行配置管理。测控软件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采用软件配置管理实现了对软件版本升级管理,并且对于每一个软件配置对象都建立一个演变图,用演变图来记录对象变更的历史。配置管理工具由测控软件的项目质量管理人员集中管理,实现安全授权机制,具有加锁功能,软件集成测试通过之后,软件进入配置库管理,软件设计人员按照流程更改软件,必须由质量管理人员从配置库里提取源程序,由设计人员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填写更改代码记录,更换版本,修改文档,入库。质量管理人员通过技术手段实施质量检查记录:①确认更改记录与更改源代码的一致性。采用Beyond代码比对软件,比对更改前后的源代码与更改记录是否一致;②应用配置工具记录版本变更;③确认配置库中更改前后文档的一致性。确保文实相符。同时,为了避免软件开发人员在试验现场随意更改软件,造成现场使用软件与入库软件不一致。采取的技术措施是:运行软件的计算机不允许安装软件开发环境,应用软件以可执行文件(.exe)的方式,并有软件管理人员记录日期,定期检查,从技术强制措施上避免了测控软件的随意更改,有效地解决了质量管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5结束语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2

当前门诊见习教学的实际效果低于预期,学生积极性不高,存在某些主观、客观原因:①门诊见习内容不统一。在不影响临床医学院常规就诊秩序和保护患者隐私权的前提下,以往由教师随机抽取数名门诊或住院患者进行示教的模式,已不太容易实现。目前通常安排学生跟随教师的日常门诊见习,既能确保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的学习,又能观察到尽可能多的病种。但由于学生见习分小组进行,分别跟随不同的出诊教师,导致教学的连贯性、系统性受到一定影响。②门诊见习内容与课堂授课进度不一致。目前不具备根据课堂教学进度预约相应患者的条件,如所见疾病已经学过,学生能够通过临床对比深刻理解;但若该疾病还未学习,学生只能简单观看教师诊治过程,见习教学的重要作用无法体现。③教师教授基础知识与特色诊疗比例不合适。如果带教教师为高年资医生,教学中可能较多传授个人经验、特殊手法、疑难病诊治等;若为低年资医生带教,教学内容有可能过于简单,教学方法较单一。在不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的前提下,亟需加强门诊见习的质量管理,优化现有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2加强针灸临床见习质量的管理方法

基于提高针灸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为目的,结合当前临床医学院教师医、教、研三位一体、临床任务繁重的特点,在不改变现有临床医疗与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可通过良好的见习教学质量管理,包括对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管理,提升临床课程教学质量。

2.1依据见纲,师的教学思路

教师的诊疗特色不同,低年资与高年资教师的患者人群和诊疗重点亦不尽相同,如何减少学生之间因跟随不同教师见习,导致知识水平的差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编写供教师用的见习教学大纲,规定带教内容要点,推荐宜用的教学方法,争取教学水平大体相同。具体做法有:①明确见习中重点讲解的疾病。由教研室统一梳理各系统疾病中最具代表性、最能突出针灸治疗特色的常见病,规定每次见习重点学习某系统中的一个病,由此病抛砖引玉,掌握该系统其他疾病。由于所选为常见病,能确保门诊患者充足,不会因带教教师不同而产生差异。目前我们教研室列出的重点疾病为痹证、颈椎病、头痛、面瘫、中风、失眠、胃痛、痛经、带状疱疹、耳鸣等。②明确每一疾病必须讲解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演示要点,均为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涉及个人经验,不存在低年资与高年资教师之间的差异。③明确教学方法及步骤。根据临床诊疗特点,结合具体疾病,要求教学步骤遵循临床诊疗的实际过程,即依次按照搜集四诊资料、辨证、确定治则治法、针灸操作的顺序讲解和演示。由于符合常规诊疗过程,所以各教师间差异不大。④确保大纲的严格执行。在见习开始前,对带教教师进行培训,在执行过程中由教研室主任或秘书不定期抽查带教过程,并向学生调查带教实况。

2.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回访追踪

预习在见习中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学期最初,将见纲中的见习计划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每名学生,要求学生根据见习进度提前复习重点疾病,如果所见习疾病还未进行理论学习,可以提前自学,从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带着疑问进入临床学习。在学期末,通过组织全部学生参与问卷调查,或选择部分学生进行座谈等,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回访,了解学生对见习的需求,对目前见习的意见与建议,同时了解带教教师对大纲的执行情况,在下个学期对所发现问题及时做相应的改进。

2.3优化见习流程,基础与特色并重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3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对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当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中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对排水管道施工进行管理,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为城市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则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和质量控制上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制约了给排水工程的发展。正因如此,近几年,在我国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对市政给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由于给排水管网系统分布广泛,所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但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施工中受管理和操作的失误影响,再加上从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所以,达不到工程的要求;同时,在选择市政排水管的材料时由于选择低质量的给排水管材料,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管理力量薄弱,在建设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所以就大量的使用农民工,因而形成了施工质量不好、粗糙,由于质量的问题导致管道断裂泄露、排水不畅、水倒流的现象,使管道周围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路面上都有沉陷或变形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二、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工程,需要结合排水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工程现场的施工条件,以及业主对排水管道的功能需求,全面提高排水管道的质量水平。然而,在实际施工当中,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仍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1、供水问题

市政道路在排水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暂停周边区域的正常供水,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排水管道施工的影响辐射范围,并分析施工区域的用水实际需求。但通常在施工的时候,施工单位并没有缜密思考供水的问题,致使在施工期间,出现不规则的间断供水问题,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负面的影响,甚至加重了工程造价的成本负担。

2、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平面布置排水管道,但由于相关的改造准备工作不到位,在埋设新管道之前,没有对旧管道的布设情况进行详细了解,譬如没有摸清旧管道和分支管道的具置,以致为了合理控制新管道和旧管道之间的距离,影响了旧管道的正常功能,因此出现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时,周围居民出现断水断电的情况。

3、排水管道的选择问题

市政道路的排水管道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管径和材料的问题。管径关系到正常供水和经济流速,但由于管径不符合规范要求,影响管网造价和经营费用的把握。后者则常常由于选择的管材不具备较高的水密性能,强度不足,无法承受外部的荷载,引起工程事故,某些道路因为交通运输工具的频繁外力荷载,导致管道破裂问题的出现。

三、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1、做好市政道路排水管道的材料监督工作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出现的问题当中,除了施工质量就是由于排水管材质量问题引起的。因此,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过程必须要做好管材监督工作。

1.1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要选择具有相关资质的管材供应商,尽量选择具有长期合作经营的供货商。

1.2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方要加强管材供应商供货检查,检查的方式采用随机抽查和批次检查为主,检查的内容一方面要检查管材外观是否有破损以及其他问题,另一方面也要看供应商提供管材相关的质检报告是否合格。

1.3 作为市政工程,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对施工相关进程和质量做好监督工作,防止出现排水管道质量问题。

2、科学规划工程区域用水量

在市政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期间,需要确保安全用水,这也是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之一。为此,为了解决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用水问题,排水管道施工之前,必须科学规划工程区域范围内的用水量,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一方面是在施工过程时候,根据市政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方案,缜密计算周围区域的用水量,合理划分工程用水的影响范围,配合水利公司进行合理性供水,另一方面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结合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用水实际情况,通过调查、计算和分析,合理确定用水量,避免安全用水问题的出现,为工程造价降低提供实现的基础条件。

3、合理布置排水管道平面

在排水管道的施工过程中,管道的平面布置必须注意两个方面:

3.1 在改造或者更新旧管道的时候,调查摸清旧管道以及其分支管的具置,合理计算新管道和旧管道的间距,减少新管道对旧管道空间的占据,其间距尽量保持在1.5m左右,这样就能减少旧管道的拆除,降低成本支出,也能够保证旧管道的正常供水。如果规划区域无法给新管道腾出足够的安置空间,则要提供临时供水设施,然后拆除旧管道,保证附近居民的用水不至于被中断。

3.2 排水管道布置的时候,要充分利用市政道路的空间,综合考虑其他地下管线的分布现状,如果需要将管道延伸到车道下,则要在实地勘测之后,与城市规划部门取得联系,协商合作调整,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管道运行的安全系数。在排水管道延伸到车道下时,尽量避免在车道上做井。

4、排水管道选择的要点

选择合适的排水管道,保证管道规格与工程需求的匹配程度,能够提高管道日后应用的实际效果。

4.1 管径的确定

根据规划用水量和管网的平差计算确定管径,结合工程实情进行合理运用。为综合考虑远期发展,管径选择应该具备经济性和可靠性的特征,用水量的设计依据类别如下:

4.1.1 生活类排水管道,包括私人和公共排水管道两种,具体管道规格根据城乡居民的排水定额,以及最高和最低用水变化系数进行分析确定;

4.1.2 工业排水,根据区域工厂生产的实际排水需求确定;

4.1.3 其他排水管道,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确定,要求以精确的标准设计,为项目落成后的排水安全工作做好充足准备。根据以上排水量的确定情况,最终确定管径的大小。

4.2 管材的选择

排水管材的选择要求如下:

4.2.1 强度符合要求,能够承受外界的各种荷载;

4.2.2 具备较高的水密性能,减少工程投入并长期使用之后的漏水情况发生,降低管理费用的支出,也同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4.2.3 管道具有较高的抗侵蚀能力,不会往水中离析出有害物质而造成二次污染;

4.2.4 道路正下方的排水管道,要求综合考虑交通的荷载作用,选择具有抗压能力的排水管道,以免受到外力损坏。总之,排水管道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结束语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的管道施工质量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汛期的安全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强质量控制与管理,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良.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辽宁化工,2011(5).

[2]王鹏.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0,11.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疗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护理人员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做到“宾馆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水平。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好坏将影响着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危,有效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和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因此手术室必须有严密的护理管理体系。怎样才能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管理:

1 护士长自身素质的提高

手术室护士长要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工作才干、良好的思想品德及组织能力,领导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增强科室凝聚力,以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圆满完成。护士长除了领导全体人员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外,还要注意与各手术科室保持联系,定期向临床手术科室征求意见,以不断的改进和协调手术配合的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科室之间的矛盾,应本着一切从工作和患者的利益出发,互换意见,互相支持,以保证工作协调,手术室护士态度要谦虚、诚恳,切忌互相指责,甚至争吵,否则只能事与愿违。

2 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管理

掌握全面知识技能,有计划的组织护理人员更新操作技术,以适应配合手术的需要,护士长可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具体情况,制订出全年业务学习计划,每月指定人员讲课,内容为手术室的专业理论,要求既强调专业性也强调相关的理论学科,结合临床实际,示范操作,使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更好地做好手术配合,做到配合上则得心应手,有条不紊。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护士长带头表率,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补充,积极参加自考。科内通过每天晨会提问,每周组织业务学习,每月一次操作、理论考试,设护士工作质量记录本等,每日记录,月底统计。要求新护士认真做好工作笔记,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了护士的专业业务技能及应急能力水平,让护士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护士长不定时抽查,评定成绩与年终考核挂钩。

3 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障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建立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严格执行清洁卫生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应抓好手术人员规则,如洗手规则,术前做到六查、十对、四到位制度。六查:即接病人时查;病人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前查;执刀时;关闭体腔前后查。十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及部位、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等;四到位即:抢救药品、氧气,吸引器、电凝止血器。

4 强化责任,护理文件的书写规范管理

手术护理记录单书写是手术病人病案的一部分,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举证材料,它记录了病人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学习各项护理文件书写标准,记录应严谨、字迹清晰、医护一致、严禁涂改、勿漏记,要保证记录内容的客观、及时、真实、完整、准确性。无菌包灭菌指示卡、植入性产品标签均必须粘贴在手术护理记录单上,并注明文字说明。这样增加了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避免了举证倒置困难,建立手术室护理书写质控登记本,要求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时填写好记录单,认真进行自检,送手术患者出手术间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相互检查,发现缺陷及时纠正,把握好病历出科关,同时应报告护士长做好记录,术后访视小组护士下病房时,对手术后的病历检查书写质量,做好现运行病历的终末质控,以确保现运行兵力合格率为100%.

5 手术器械保管及维护,设专人保管

定期消毒保养,设专人专管,并做好登记签名,消耗性敷料定人负责,及时补充齐全。

6 严密观察手术中变化

巡回护士手术中要认真观察如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出血的情况,检查吸引器的是否通畅,仪器的安全运转等。术中一定要坚守岗位,尽可能减少术中外出取物、取药时间,避免延误手术及抢救时间。遇有大手术需要交接时,巡回护士要仔细交接手术情况、纱布器械使用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做好抢救准备。

7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质量是建筑的根本,它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是防患于未然,它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对于整个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了在建项目的成本支出和经济效益。质量管理是各个企业不断重复、不断强调的话题,也是很难根治的问题,它是一个不断改进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来进行项目全程的质量的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质量。

1质量管理概述

质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发展起来的,是由于大规模制造业而产生的这一学科。质量管理20世纪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成分,其产生、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是泰勒的检验质量管理阶段;第二是休哈特的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下面将重点阐述全面质量管理,该阶段将质量管理的范围、范畴和参与对象进行了扩充,指出全面的质量不单指产品的质量,应该将企业的服务质量和工作质量进行涵盖;质量控制的节点不仅限于了生产环节,要延伸至前端的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和开发和后端的制造、检验、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参与人员,也明确了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包括工人、干部以及各级领导。同时,全面质量管理所涉及的PDCA循环工作方法,将质量管理提升为一个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2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从西方国家引进了TQM质量管理理论,到目前为止我国多数企业基本处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90年代各建筑施工企业纷纷实行ISO9000标准认证,但并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应该算我国建筑工程领域质量管理的一个重大成果,其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规。然而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原有的质量管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目前建筑工程企业缺少开放性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原有的封闭管理使得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不彻底、不严格、不到位,最终导致质量产生问题,毁坏企业信誉。另外,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技术引进不够及时,施工企业及员工的法律意识较弱,往往导致违法施工,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及应用

3.1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编制

建筑工程质量计划编制实际上是质量预控的方法,它需要事前将生产过程中所有可能导致质量问题的原因,所采取的技术以及管理措施都进行预想,并编制成质量计划,其主要内容包括a、量化具体的质量目标值;b、各施工环节、步骤的详细描述;c、各施工施工阶段的职责、权限和资源匹配;d、质量检验、测量、审核的标准;e、各种质量问题预防及应急措施;f、样板的实验安排。通过以上内容的编制和梳理,要确保工程施工时,要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要可操作、管理要严密、成本控制要合理、质量体系要优化、最终质量要有保证。

建筑施工项目在质量计划编制时要遵循以下步骤:(1)首先要进行资料的整理收集,制定可量化的质量管理目标;(2)将质量目标进行分解和分级;(3)对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目标进行分析;(4)从项目整体出发,对各个质量指标进行综合的平衡调整;(5)形成最终质量计划,并下达执行。

3.2建筑工程质量的保证方法

质量计划编制完成后,要做到具体的执行实施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建立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要包括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保障系统、标准系统,四个方面,其内容要包含各级质量保证工程师的任命;质量保证模式的选定;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质量保证机构以及各项配套的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还需要外部的监督审核以及企业内部的自我审核,对于审核也要建立详细可执行的有效的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另一方法是质量目标责任制的建立。质量目标责任制已经在施工中被推广,但是其执行效果却不尽相同。其执行的关键就是责任的层层落实和后期的考核。必须将每一项工作落实到责任人,每一个环节都确保有人监督。重点要对于日常性工作、无形的工作予以落实。尤其是对于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意识宣讲这种无形的,难以估量的工作必须找到适合的方法、途径去落实到位。最后,要建立有效的考核监督机制,让责任人起到应有的作用。

3.2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

在正常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中,必须加强对于质量的控制,根据其施工的不同时间段可以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根据影响质量因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对于人员的控制、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等。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控制点的设置,这需要根据工程的不同性质,所面临的不同环境进行有区别有侧重的选择。但其核心离不开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施工合同所标注的细节。

结束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同时它是全员参与的工作,不能将质量管理放到某个人身上,同时整个管理的体系的建立是重点。另外,从政府到企业,从企业的员工,必须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下向上为工程质量负责。最后一定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既包括专业技术素质也包括社会责任素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做好工程治理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杨振华,陈文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风,2008(24).

[2]马永伟,李秀明.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09(17).

[3]侗定洋,王君波.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J].科技资讯,2010(6).

质量管理方法范文6

关键词:煤炭质量;管理方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6-0118-02

对于煤炭企业而言,煤炭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煤炭质量的高低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煤炭企业必须重视煤炭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客观需求。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影响煤炭质量管理的因素,通过对相应方法与策略的提出使煤炭企业的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一、强化煤炭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一是满足用户对煤炭质量的必然要求。尽管我国地缘广阔,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却极低,因此节约型社会的构建理念在政府工作规划中应运而生,通过对节约型社会的大力宣传,不断增加人们的资源节约意识,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煤炭。近年来,全球温室效应逐渐显现,雾霾越来越严重,而煤炭在很大程度上对空气产生污染。如果煤炭质量差,在使用过程中不但无法燃烧充分,使资源大量浪费,而且大量的污染物质在燃烧过程中被排出,使空气质量受到大范围污染,损害人身健康。所以,用户对煤炭企业的必然要求就是生产优质的煤炭。

二是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也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各个企业通过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来适应市场的发展步伐,特别是煤炭企业表现比较突出。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煤炭企业是基础保障,只有管理好煤炭企业,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其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保障作用。煤炭质量管理不仅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且推动了社会整体水平的提升,是煤炭企业的核心。

二、影响煤炭质量管理的因素

一是管理技术不科学。检测和检验是现有煤炭质量管理的技术,但在目前管理信息系统中,很少采用以上两种管理技术,信息反馈系统的缺乏使很多问题无法被管理人员所发现,从而导致解决问题不及时。在目前企业管理中,风险防范和数学统计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不过如果没有及时解决煤炭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分析企业的统计资料将问题的根源找出。风险防范方法很少应用在煤炭质量管理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管理人员较低的素质致使其对使用方法不能全面掌握;二是风险防范分析在管理中可有可无,对生产经营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是精煤和混煤的杂质多且混合存储。在生产和存储煤炭过程中,因为缺乏完善的操作或管理致使很多问题出现如在混煤中,矸石经常出现。相比于混煤而言,精煤问题较少,但其也存在水分、灰分以及硫分不达标等问题,从而影响到煤炭的纯度。

三是落后的管理水平。在1998年以前,我国煤炭行业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很少关注质量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质量管理受到各大企业的重视。但是原有管理人员低下的素质致使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处于落后状态。在日常煤炭质量管理中,我国只对质量检查和检验过于重视,从而使煤炭企业出现较大的损失。其实,煤炭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非针对煤炭质量,这一点管理人员往往意识不到。煤炭质量管理分为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所谓的事前管理,一般是在生产过程前及时扼杀煤炭质量问题;所谓的事中管理,主要是及时解决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而事后的片面性管理由于发挥作用不明显而被忽视。

四是管理评价不全面。各个环节在煤炭质量管理评价中缺乏联系,只是评价结果。煤炭质量受工作人员素质能力、机械化水平、地质条件以及生产作业条件的直接影响,需要在管理评价中纳入以上四个方面,在评价时采用科学的管理评价方法,从而使煤炭质量管理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是矿井自身存在问题。通过长期实践能够看出,大部分职工的煤质管理意识缺乏,在皮带上将脏、杂煤运至地面装车,有些时候皮带上被随意排泄巷道积水,还有职工图省事将废旧物资、生产垃圾通过运输系统运至煤仓,这些问题都会对煤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另外,现场条件会限制采掘面维修段,造成煤和矸石缺乏完善的分装、分运系统,部分单位连相关的操作机制都未建立;在煤矿洗煤过程中,高炉喷吹煤可能会成为主要产品,不过受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的影响,原煤煤质的稳定性欠佳,而且很多单位的配煤车间与洗煤厂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而造成很难控制洗煤指标,最终对煤炭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三、强化煤炭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是建立科学的质检体系。在煤炭生产过程中,相关企业在建立煤炭质量管理体系时,需要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进行。煤炭企业想要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以煤炭产品的质量为依托,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网络,将最有效的运行机制在煤炭产业中进行推行,即将预测预报工作在事前做好,将过程的控制在事中做好,将相关信息反馈在施工后做好,另外各单位需要成立管理小组,其中主要负责人作为组长,技术、机电、安全等管理人员作为副组长,对煤炭质量加强管理。首先要全面检查煤炭的生产、加工等工作,认真考核煤炭质量的达标情况,不允许只重视产量而忽视煤质管理。其次要将相P预测与预报工作扎实做好,按照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将相关的控制工作做好。再次要对商品煤加强质量检测,避免因质检漏洞而降低煤炭质量的问题发生。最后要坚决执行并监督上级下发的配采方案,将质量理赔等工作事先做好。

二是使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对于煤炭质量管理而言,科学的管理技术至关重要,首先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通过专家讲座等方式给企业管理人员传授适用煤炭质量管理的科学技术,讲座所邀请讲师必须为管理界的骨干,讲座要定期举办,最终达到全员参与,全员覆盖,随后要考核培训结果,使管理人员能够将管理技术熟练的应用到日常生产工作中。目前,在煤炭质量管理方面适用的技术分为四类,一是风险防范法,二是监测检验法,三是统计分析法,四是信息技术反馈法,在煤炭质量管理中将上述方法综合起来适用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其中,监测检验法是确保煤炭质量的最后一个关卡,煤炭质量的保障受监测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的直接影响,所以煤炭单位在对检验人员进行招聘时,需要对其专业知识加强重视;统计分析法对统计分析人员和统计信息有较高的要求,一般依据企业统计信息对于煤炭质量进行分析,查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在提高煤炭质量方面有据可依;信息技术反馈法则要求在生产环节,质量管理和信息技术部门能够加强与一线的联系,有效传输和反馈煤炭相关质量数据,从而使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使煤炭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对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完善,对质量管理工作中每个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切实做好责任到人。煤炭企业需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激励奖惩制度适时建立起来,从而确保有效落实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要随时管理和监督实际生产现场,要保障顺利完成开采工作,特别是要有效的搭配高灰分与低灰分的开采作业,从而使煤炭质量的可靠性得到保障。煤炭企业要适当奖励表现优秀的职工,对模范典型进行大力宣传,从而使全矿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另外要做好奖罚,及时处理表现不好的职工,使全体职工对管理制度有敬畏心理。

四是使用全面的评价方法。在煤炭生产运营中,质量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质量管理联系并影响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对某一环节进行评价,需要全面的评价方法对多个生产环节进行,从而对煤炭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全面的评价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糙集模糊聚类分析法,另一种是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主成分分析法。

通过以上内容能够看出,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不断深化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煤炭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本文简单介绍了当前一个时期强化煤炭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并对管理技术不科学、水平低下及管理评价不全面等影响煤炭质量管理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在今后工作中,煤炭企业能够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使管理技术保持科学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煤炭质量管理不断强化,为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王非波.提升煤炭|量管理确保煤企健康发展[J].中国煤炭,2015(1):138-140.

[2] 刘 平.浅析提高煤炭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方法[J].中国化工贸易,2015(7):6-7.

[3] 赵华成.加强煤炭质量管理在煤田地质勘探中所起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3):78-78.

[4] 杨 斌.浅析现阶段煤炭企业如何提高煤炭质量管理[J].能源与节能,2012(1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