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范例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范文1

(一)工作周期短,固定时段内工作强度大

一个项目从开始招标到确定中标人,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在这期间要完成项目报批、资格审查、招标文件编制、投标人资格审查、开标、评标等大量工作。其中,资格审查、开标、评标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般为1~7天),工作强度相当大。

(二)工作质量要求高、责任大

由于招标过程的严肃性,招标人在招标工作中的一点小疏漏都可能给整个招标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引起招标失败。因此,招标人必须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三)过程繁琐、机械性工作多

随着招标制度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招标过程的审批工作也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招标人要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具体规定,有条不紊地完成几十个招标程序,而且,这期间的大部分工作都属于重复性强的工作。

二、招标工作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加强与业主的沟通

招标活动中,与业主的沟通直接关系到招标工作能否顺利完成,也最能体现招标工作技术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水平。换言之,与业主的沟通,是评价一个招标机构能力高低的关键点。招标合同签订后,应首先征求业主的意见,了解业主对投标人的要求。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1.熟悉招标工程造价、工期、质量等情况,以及业主的资金安排计划。

2.作为机构有责任将工作所涉及到的法规、流程向业主解释清楚,以便于在法规与程序许可的范围内帮助业主选择合适的承包人。

3.招标机构应对当前的承包市场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如材料价格、符合资质条件的潜在投标人数量等,并适时向业主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投标人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是整个招标活动中招标人需承担较大责任的环节,因为招标人在这个环节中要根据《资格预审申请文件》选出符合要求的投标人。由于我国的信用体制还不完善,一些不具备投标资格条件的单位往往在《资格预审申请文件》中弄虚作假,招标人稍不注意就会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单位选进投标人的范围中。所以必须要完全熟悉投标人的资格条件,在审查过程中做到严格把关、一丝不苟。资格审查分为两种形式,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在报名的单位数量不多或是对报名单位有一定了解等情况下可采用资格后审,相对于预审方式而言资格后审可节省时间。资格预审有利于避免出现中标单位在资格后审时,发现投标人资格不符合而需进行重新招标的情况。采用资格预审方式,在前期与业主的沟通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潜在投标报名单位数量较多的情况下如何设置合格条件等方面。资格预审工作的操作程序各地区略有不同,在操作的过程中应咨询当地的招投标管理部门,以免在招标过程中由于某一细节出现问题而影响了整个招标工作的时间进程。下面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简单介绍一下招标工作在资格预审环节中的注意事项及工作细则:

1.安排资格审查的时间和场地:会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经办人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和场地,一般应安排在交易中心进行。

2.依法组建资格审查委员会:需从交易中心抽取专家组成资格审查委员会的,应由招标人提交书面申请报告给交易中心,再由专家服务部统筹安排。

3.资格审查:招标人连同交易中心经办人取出封存的投标报名资料,在资格审查现场当场检查其密封情况并开封,资格审查结束后应将资格审查结果及时报予交易中心经办人。

4.资格预审公示:资格预审结束后,资格预审报告由招标人盖章确认,再由交易中心经办人将预审结果在网上公示。在发出资格预审公告并接受报名单位的《资格预审申请文件》后,招标人依据资格审查方式,对投标申请人填报的资格审查表及相关资料进一步进行审查、筛选,并最终确定投标人。在此过程中,招标人应严格对照资格审查标准(包括基本合格条件和附加条件)对投标申请人进行筛选,选定合格的投标人。

5.资格预审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对投标人填报的资格预审表进行复核性审查、验证,以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可与政府监管部门建立一定形式的信息共享机制;(2)组织人员对投标申请人的类似竣工工程或在建工程,拟派项目经理进行实地考察,并根据事先拟定的项目考评指标实事求是地写出考察报告,以此作为资格预审的重要依据。未通过资格预审的申请人提交的投标文件,以及逾期送达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密封的投标文件,招标人应当拒收。资格审查的结果要与预审文件一致,必须实事求是,从严把关,因为失去诚实信用的审查结果,有损于评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就失去了招标机构存在的必要性。资格审查一旦完毕,立即整理资格审查报告,并及时通知潜在投标人、未通过预审的投标申请人,并视情况说明原因。

(三)招标文件编制

招标文件不仅要规范,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而且还应得到招标人的认可,在通过监管部门的备案审查后,即可将其发给合格的投标人。对招标文件的审查要点是符合法律法规(特别是各个时期新颁发的规定),其中,有关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及答疑补充文件要尽可能完整、准确,避免出现模糊字眼,且应适应市场行情,最大限度地减少招标人在工程施工及竣工结算时的不必要麻烦。具体来说,在拟订招标文件合同条款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现阶段大部分地区或部委为了规范招标文件编制活动,促进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联合制定了一些标准文件。不同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各有异同,应取长补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力求不断提高招标文件的质量。事实上,招标文件的内容与标准随工程项目而改变,随招标人的要求与期望而改变,但其通用的规范部分与必要的法规部分大都会沿用保留。

2.当涉及到招标人专业发包工程时,招标机构的造价人员应列出分包工程详细的总承包服务费清单,明确约定总包、分包之间的现场配合、进度衔接、成品保护、垂直运输、脚手架、临时供水、供电的利用等相互间的责权利,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出现总承包人与分包人工作内容重叠、责任不清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承包人准确报价和招标人日后的管理工作。

3.在编制招标文件的专用合同条款过程中,应结合本工程实际,加强对风险责任条款和特别条款的编制审查,如包干范围,调价、调量范围与办法,工程窝工、停工状况下工效下降的计算方式及损失赔偿范围(包括机械停滞台班费的测定与计取基准),工程进度款支付办法,进度款拖欠情况下的工期处理,工程中间交验或建设单位提前、滞后使用工程部分的成品保护、保修处理,合同外工程量的计价原则和支付办法,工程中零星计工处理和违约责任的量化问题等。明确各方在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降低招标人因合同条款不完善而被承包人索赔的风险。同时,招标文件的编制质量也会影响到投标文件的质量,甚至最终可能影响到评标质量与招标人工程实施阶段的管理。因此,把握好招标文件的编制这一中心环节,是体现机构水平与能力的关键。

(四)开标与评标

接受投标文件时,招标人应准确把握投标截止时间,在监督人员的监督下按既定程序开展开标工作,及时做好相关记录,公开宣读投标人的名称、投标价格、质量等级、日历工期等主要内容,并在各投标人无异议的情况下签字确认。在评标过程中招标人一般不参与评审,但在招标人委托时可由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参与评标。评标过程中,招标人应仔细核查评标专家的评审文件、打分情况,在评标结果确定后及时进行汇总,整理出评标报告,并请在场的各位评标专家签字确认。(五)工程回访与反馈本着对业主或客户负责的原则,为了不断提高招标业务水平,招标机构还应该适当地延伸到工程实施与结算阶段。及时发现招标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不失时机地进行更新、完善并反馈到以后的业务中。根据中标人的工程实施状况,适时完善、弥补招标文件中评标办法的不足与漏洞,为下一次的工作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质量控制范文2

1.1检验人员综合素质过低

在临床检验过程汇总检验人员对检验工作进行操作,并对检验结果负责。因此对于正像检验工作而言,检验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检验水平的好坏。而现阶段临床检验人员对质量控制缺乏足够的认知,在工作中难以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各项检验工作不能够按照规范有序的进行,往往对于每一项检验工作总是拖延。在检验时操作流程不符合要求,存在着盲目、混乱、操作生疏情况。还有一些检验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在进行操作时不能够熟练的完成各项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型设备仪器开始引入到临床检验工作中,而部分检验人员缺乏知识的再学习意识。对于一些新的设备仪器以及新的检验手段缺乏了解,在检验时还是采用传统的检验方法,大大的增加了检验的难度和时间。对于一些检验操作步骤理解错误,造成检验失误情况的发生。

1.2管理部门管控监督不到位

临床医学检验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许多医疗机构在进行医学检验时难以规范化管理。临床检验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无法切实的对临床检验工作进行监督管理。调查显示目前临床检验工作较为混乱,存在着同一个检验项目会有多种不同的结果,或者对于同一个检验项目进行多次检验。这样极不利于检验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对最终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难以有效地保证。对于一些临床检验工作护士该工作的重要性,在开展工作时难以引起高度的重视,造成检验结果没有可比性、准确性较差情况发生。临床检验管理部门对质量控制难以起到有效地引导作用,无法对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调查。对于出现的问题采取冷漠态度,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等。1.3相关规范制度不完善随着各种新的检验设备以及检验手段开始引入到临床医学检验之中,之前的规章制度有许多需要完善和更新的地方。在对临床检验相关制度规范进行制定和完善时,许多医疗部门缺乏和检验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因此所作出的制度、规范缺乏实效性,脱离现实难以在实际的工作中起到作用。所制定的规范相关操作步骤缺乏连贯性和实用性,在具体操作起来时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些规范和制定的束缚下,导致临床检验人员工作难以顺利的开展,感动慌乱、毫无头绪。

2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2.1提高临床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

临床检验人员在整个质量控制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需要切实的引起检验人员的高度重视,做好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于部分检验人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知,在他们的意识中质量控制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不需要浪费太多的精力在上面。这种看法是严重错误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开展需要每一名检验人员的努力。而如果在检验工作中不重视质量控制,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失误发生,最终使得质量控制难以在检验工作中切实的落实开展下去。检验人员要切实的对质量控制加强认识,端正态度,在检验工作中认真负责,严谨科学。检验工作是一项比较精细的工作,需要每一名检验人员将这些工作用心的做好。临床检验是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一项必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疾病的治疗。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要将患者的利用放在第一位,以患者为中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检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仅要熟练的操作各项检验仪器设备,还需要对质量控制的基本内容、流程、各个环节加强了解。通过加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有效地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2加强对临床检验的管理和监督

随着人们对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程度的认识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始设置临床检验项目。不同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工作进展不同,管理手段和监督力度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应该切实的加强临床检验的管理和监督,从不同的程度切实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设立临床检验管理部门,对临床检验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定期的抽查临床检验工作进展情况,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的提出并督促其改正。对临床检验项目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好资源的优化配置。临床检验工作关系重大,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对于患者接下来的治疗有着巨大的影响。应该切实的提高医院的管理、监督力度,将质量控制切实的在工作中落实和开展。标本的采集要符合规范,保证采集标本的无菌。在采集标本之后要立刻送检,防止延缓造成标本变质或者遭受污染。标本在送检过程中药严格避光、无菌,防止标本出现异常反应。

2.3加强临床检验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各项临床检验项目,检验人员均需要认真、负责的完成,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学水平的提高,各种新的检验仪器设备不断地出现。要求检验人员定期的参加由医院组织的培训,对新的理论知识和新的操作技能进行学习。对于医院引进的仪器设备要做好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定期的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安排专门的维护人员对设备进行保养。时刻保持检验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每一项检验工作都能够正常有序的进行。如果设备出现损坏或者不见缺失,需要做好书面记录并上报维修、更换。检验工作是一项艰难、复杂的工作要求每一名检验人员在工作时都能够根据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建立健全相关的检验制度,在工作时做到有章可循。在检验工作中要主动的分享自己的经验,遇到不懂得问题及时的请教他人,争取每一项检验工作的准确性。

3讨论

质量控制范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我国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田管道作为整个油田运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能够提高油田运输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能实现油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本文针对如何做好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工作,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现阶段,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油田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提高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水平,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同时还提高了油田长输管道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由此可见,做好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满足我国新时期对能源需求的一种方法。

1油田管道概述

(1)我国油田管道的构成形式

我国油田管道施工主要包括工艺技术和管线类型两大方面。其中输气站场具有输油首站、泵站、阀室、中间热站、油罐区、油品计量装置、加热系统等,工艺站场主要有压气站、配气站、终点站等部分组成,前者又被成为压气站,它不仅能够将气体冷却、净化,同时还能起到加压的效果。

(2)我国油田管道管线类型

①按照布置方位的不同可以将油田管道管线分为架空式施工管线和埋地式施工管线、以及管堤式施工管线。②按照外部环境的不同可以将油田长输管道管线分为沙漠管线、海底管线、以及陆地管线。③按照施工程序可以将油田长输管道管线分为干线施工管线和非干线施工管线。④按照传播媒介可以将油田长输管道管线分为原油施工管线、天然气施工管线、成品施工管线。⑤按照自身条件可以将油田长输管道管线分为障碍施工管线、斜坡施工管线、水域施工管线、以及冻土施工管线。

(3)油田管道施工目标和特征

油田管道施工目标就是为了使试运能够一次通过国家标准,尽早的投入生产使用中去,油田长输管道施工按照我国下发的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设计,强化验收环节,提高油田长输管道施工质量和水平,确保我国油田事业稳定发展。油田长输管道施工主要的特征就是综合运用了风险评估机制,对施工过程中潜在的风险进行管理、评估、预警、处理、分析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风险管理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做好防范风险的工作,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价值[1]。

2做好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策略

(1)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

在整个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必须要完善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使其熟练掌握SOP技术等,规范油田管道焊接施工人员操作方式,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要明确规定每个施工人员所负责的部分,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学习和借鉴一线员工的成功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利用设备操作手册进行学习,科学的对岗位进行管理和编制,从而为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

在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中,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努力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含量和水平,将管道组装及电焊技术逐步完善,减少外部因素对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影响和干扰,降低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

(3)加强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检测

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现场检测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内容,在整个油田企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不仅能够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只有进行全方位、多领域,实时、动态的检测,才能逐步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的参数和工艺,掌握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为推动我国油田管道焊接施工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自身的力量[2]。

(4)建立健全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质量管理机制

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设备因素是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质量管理机制水平的重要前提,只有对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才能确保油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质量管理机制的完整性、可靠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油田管道焊接施工质量管理机制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该努力提高油田管道焊接施工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和专业化管理水平,对其职业资格证书进行严格的检查,并且要求其逐年进行考核,这不仅能够提高油田企业整体员工的素质,同时还能促进我国油田企业的正常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属于一项系统化工程,通过提高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质量控制水平、创新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质量控制技术、加强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的质量控制检测、建立健全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机制等方法,满足油田企业发展的需要。总之,做好油田管道焊接工艺技术及质量控制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需要党和政府、油田企业以及施工工作人员三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叶霜 单位: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

参考文献:

质量控制范文4

在我国药品检验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药品检验中存在的检验设备落后、检验标准不科学、检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结合我国药品检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药品检验控制的一些措施,希望能给实际的药品检验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药品检验;样品;质量控制

药品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药品具有非常重要的贡献,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现代药品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中药材、化学原料和制剂、生化药品等,合格的药品能够调节人体机能,治疗相应的疾病,使人身体恢复到健康,而不合格的药品,不但无法治愈相应的疾病,甚至会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以及受到生产过程中人为、机器设备和原料等因素的影响,不合格药品出厂的事件时有发生,由于药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药品的检验工作,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对药品进行检验,从而保证药品的质量。

1我国药品检验的现状

为了保证我国药品检验的质量,政府部门出台了《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多部法律规定,对药品检验工作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立法上的完善对我国药品检验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质量控制式药品研发、生产和进入市场流通的中间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的检验,确定药品合格后,才能够送入到患者的手中,治疗相应的疾病,医疗是基础民生问题,确保药品的质量,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药品检验的治疗控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检验人员自身素质较差,尤其是多年机械性的工作,使其对药品检验缺乏足够的重视,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对于药品检验的投入较少,该地区使用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保证药品检验的质量。我国的一些检验标准也存在问题,虽然近些年我国一直在努力改善这个问题,但是由于药品的种类较多,而且不断的有新药面市,我国现用的某些标准,还是多年前制定的,这些标准显然无法很好的适用于现代药品检验。考虑到市面上的药品以西药为主,而西医传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受到祖国传统医学的影响,西医在我国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新药研发的水平不够,很多新药都是模仿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缺乏自主创新,对于这类药品的质量标准,还是我国药品检验质量标准的短板[2]。

2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

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应该从检验人员、管理人员、检验标准、原始记录等各个方面,确保药品检验的质量,对于检验人员和管理人员,首先要做好宣传工作,利用传单和手册等方式,让检验人员了解先进的药品检验知识,知道药品检验的种药品,定期的组织检验人员培训,学习药品检验专业知识,适当利用考试等方式,检查工作人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虑到我国药品检验人才存在较大的缺口,药品检验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很多药品在国际上进行了注册和认证,引入了大量先进的药品检验设备和技术,但是受到检验人员工作经验和自身素质的影响,我国药品检验质量还没有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要想解决药品检验人才的问题,应该建立专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最大程度上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进入到药品检验工作岗位后,检验人员也要不断的自我学习,设立终身学习的机制,尤其是药品发展速度很快,药品检验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也很快,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够确保药品检验的质量。此外还要提高药品检验的标准,由于致病菌会不断的产生耐药性,药品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药品,显然不在适用于之前的检验标准,因此药品检验标准也要不断的进行升级换代,祛除过时的废弃检验标准,加入更加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随着我国药品数量的增加,药品检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由于检验结果涉及到人身健康,使得检验人员的工作压力很大,而目前我国对药品检验工作的投入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检验技术和检验设备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强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药品检验中试剂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试剂能够提高检验的质量,如果试剂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因此药品检验之前,必须对使用试剂进行严格的检验,对于购入试剂按照相应保存条件进行保存,控制试剂生产的过程,保证试剂的质量,避免由于试剂原因影响药品检验质量。药品检验中的取样需要采用科学的取样方式,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提高药品检验的效率,尤其是容易受到湿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的药品,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保存和检验,同时重视原始记录,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找到原始记录进行对比。

3结语

药品检验是确保药品质量的重要方式,与人身健康息息相关,必须加强药品检验的力度,采用先进的检验方式、检验设备,高素质的检验人员,最大程度确保药品检验的治疗,才能够促进我国药品的健康、持续发展[3]。

作者:李祖红 单位: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为,李健.药品检验机构质量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药事,2013,27(8):807-811.

质量控制范文5

关键词:异形;玻璃幕墙;质量控制

0引言

异形玻璃幕墙工程施工包括设计环节、准备环节、施工环节和验收环节等四个方面,为了能够提高异形玻璃幕墙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出防风、隔热、保温、遮雨等相应的功能,必须要加强对异形玻璃幕墙施工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够促进异形玻璃幕墙的施工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异形玻璃幕墙结构比较特殊,而且涉及到的材料也非常的复杂,必须要正确规范的设计工艺流程,完善异形玻璃幕墙建筑配套设施。

1设计的安全控制

在异形玻璃幕墙安全施工的过程中,玻璃幕墙结构具有特异性,这样也就使得异型玻璃幕墙曲面材难以科学有效的划分。如果面材的板块过大,则无法满足曲面的曲率要求,如果板材过小也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一定的冲击,为此必须要保证面材划分大小适中。在监理部门的配合之下对施工合同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科学有效的制度控制,在工程单元安装时,要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需要配合单元幕墙施工之后,才能够完成室内装饰施工,要针对具体的施工进度进行全程安排,通过对单元幕墙施工进行优先安排,这样才能够提高总体的施工进度水平,加强对于工程项目的监理另外在施工前。阶段如果施工单位人员设备没有到位,也会导致工程进度落后,监理部门必须及时的进行监理,保证玻璃幕墙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安排人员设备组织进场,因为大多数的异型玻璃幕墙施工都属于高空作业,为此必须要加强安全的优化保障,在建筑单位申报异形玻璃幕墙施工组织设计时,要严格针对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以及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要对工程实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重点检查吊篮专项施工以及单元板吊装。在吊篮安装与拆卸时,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岗位资格,持证上岗,要确保安全,锁钢丝绳完好无损,避免超载使用,因为异形玻璃幕墙工程施工比较大,难度比较高,可以通过制定专项的吊装施工方案来保证施工的整体安全。

2建筑构造要求

异形玻璃幕墙在加工与制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工程结构尺寸的准确性,在幕墙设计时,最主要的就是按照实际施工的情况进行分析,建立数字化的档案,当面材加工模具数量比较多时,必须要避免加工过程发生差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对部分特殊的材料进行现场的加工与管理。在异形玻璃幕墙组件设置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分析存储和运输的条件,通过安排专用的堆放场地,对这些异型材曲面面材等不可直接叠放时,必须进行妥善的保管。异型异形玻璃幕墙施工组件种类过多、数量比较大,在实际运输时要严格管理施工组件,按照安装顺序的先后来对施工组件进行严格的编号,保证施工进度符合施工要求。

3材料选用

在异形玻璃幕墙材料控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满足《铝合金建筑型材》以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首先,在异形玻璃幕墙结构胶选择方面要保证整体的胶质,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剥离强度和撕裂强度等,有效起到抗震的作用,保证异形玻璃幕墙更加的稳定,在对结构胶质量检测时,必须要保证不能够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结果,而且耐候胶与结构胶不能够相互替代。在电焊时要选择不易生锈的不锈钢材料,也不应该采取遮挡措施,避免出现电焊火花溅到不锈钢上而造成不锈钢表面破损等情况。其次,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施工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建筑材料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材料防火等级不明确,则必须要进行取样测试。

4物理性能检测

在对异形玻璃幕墙进行物理性能检测时,可以通过施加正负风压的检测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异型幕墙整体的质量符合实际施工现场的要求另外在异形玻璃幕墙测试的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气密水密抗风性能进行检测保证建筑异形玻璃幕墙符合相关的标准。

5构件、结构的连接节点

在对异型异形玻璃幕墙构建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连接节点符合设计要求,一方面因为异形玻璃幕墙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映射,导致整个建筑异形玻璃幕墙的视觉效果受到影响。只有加强对异形玻璃幕墙的表面平整而且有均匀弧形,这样才可以提高建筑异形玻璃幕墙表面反射影像的整体还原性,其次还要根据建筑异形玻璃幕墙组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装的过程中如果构建不够规则,有多个方向在节点处交汇,很容易导致钢结构焊接残余应力过高,如果重复的焊接很容易导致残余应力更加的复杂,必须要通过恰当的施工方式来尽可能的减少多次焊接,保证施工方案总体可行。异型建筑异形玻璃幕墙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对安装精确程度进行控制,保证空间结构施工不能够产生误差,否则很容易导致后续收口工作无法开展。

6隐框幕墙板材的制作

在异形玻璃幕墙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板材的制作首先要保证所有的基材备战部分都必须进行全面的清洁,避免表面残留油污灰尘在清洁时要将清洁剂倒在不脱棉的纯棉清洁布上不免将清洁布直接在容器中蘸湿,在擦拭的过程中要按照同样的方向一次清洗。用同一种第二块干布擦干时,立即更换,如果板材过窄或者接口过深可以将清洁布缠绕在干净的油灰刀上进行擦洗。

7隐框幕墙表面平整

在安装立柱横梁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整体的垂直度,在玻璃板块加工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注胶厚度富矿平整度,避免结构胶固化的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为了能够避免墙面个玻璃之间在拼接的过程中出现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墙面景象畸变,必须要保证玻璃板块垂直和平整度,通过在树缝相连的两侧,严格控制平面度,允许偏差在两毫米以内,这样才能够保证异形玻璃幕墙整体的美观。

8隐蔽工程验收

为了能够确保建筑异形玻璃幕墙整体的质量安全,必须要根据建筑异形玻璃幕墙实际的施工特点,对隐蔽工程进行全面的验收,尤其是要注重目前构件与结构主体之间的连接特点,严格检验幕墙四周与连接构件的接头处理效果,要加强对防、火保温设施、排水节点、玻璃板材与立柱固定节点都必须随着工程进度,及时的开展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9设计的质量控制

异形玻璃幕墙在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保证设计图纸详细完整,所有的表达方式都应该实现规范化,大部分的异形玻璃幕墙工程主要以施工企业自行设计为主,这样也就使得许多的图纸结构并没有经过设计单位进行审核,有的图纸尽管审核了,但也只能够从总体方案上进行初审,并没有对细节进行全面的把握,设置图纸不规范的问题,很容易导致后续的施工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施工图纸说明,要完善节点大样图,避免出现预埋件描古典节点计算水平荷载作用力下应力变形等缺失,要确定异形玻璃幕墙避雷接地系统的设置,判断引出线材料以及截面尺寸的,在设计图和样图上要清晰的标注。有一些工程异形玻璃幕墙设计落后于整体,在施工结构上并没有设置预埋件,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异形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连接效果不明显。

10结论

在异形玻璃幕墙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对异形玻璃幕墙的主要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关键节点进行有效控制,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守安全建设规章制度,加大施工现场的指挥力度,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异形结构异形玻璃幕墙整体使用的效果。

参考文献:

质量控制范文6

关键词:制式服装;质量控制;分析探讨

制式服装指的是相同团体中的人员所穿的服装,用来辨别不同职业或者不同团体的人员,例如警察和航空等人员需要穿戴制式服装。不同于其他服装产品,制式服装在生产的过程中,具备特殊的产品属性,要求人员在穿戴的过程中,具备整齐挺拔的效果,能够体现不同团体的精神面貌以及穿戴者的职业特点。因此市场对制式服装的生产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提高制式服装的生产质量,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不仅能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更能获得用户的信赖和追捧[1]。

1制式服装制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当前,很多服装企业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创新,在进行制式服装制造的过程中,很多服装的档次和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很多制式服装生产企业在进行服装生产的过程中,设计质量比较低,导致服装的整体美观效果下降,服装的版型和款式,在穿戴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美感。有些企业在进行服装制作的过程中,选用的面料质量比较低,影响了服装的制造效果。通常在进行服装制造的过程中,面料的成本占总成本的很大比重,选用的面料质量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质量。如果企业没有重视面料的选择,在选择面料的过程中,缺乏技术指导,就会导致制式服装的垂感和光泽下降,会影响服装的制作效果。企业在进行服装制造的过程中,制作流程过于粗糙,也影响服装的主体效果。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还会降低服装的制作质量,导致服装的外部美观性下降。企业在进行制式服装制造的过程中,采用的设备性能比较差,在进行关键部位制作时,会出现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2制式服装质量控制措施

2.1严格把控技术标准

企业在进行制式服装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提高现有的技术标准,优化服装款式和版型设计工艺。在进行服装制作的过程中,根据制式服装要求,引进现代西服设计技术,在服装的重点部位进行精细化制作,确保服装在穿戴的过程中更加合体。因为制式服装与西服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应该对传统的设计流程进行改造和优化,提高制式服装的整体美观性,设计出来的服装才能充分的体现不同职业的特点[2]。

2.2选用更加优质的面料

在进行制式服装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面料品质进行优化,选用更加优质的面料进行服装的制作,根据不同职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面料和辅料,确保制造出来的服装更加美观,具备更好的使用效果。一般来说,在进行春秋服装制造的过程中,采用的面料以毛混纺面料为主。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制式服装的应用性能,需要选用常规品种的面料成分,进行服装的制作,结合现代的新技术,融合纤维成分的面料,提高服装的品质和档次。在进行夏季服装制作的工作中,通常采用涤棉混纺布进行服装的制作。常用的织物组织有平纹和斜纹等,内衬主要以平纹面料为主,外衬以斜纹面料为主。常用的品种含棉量一般为35%和65%等。在进行防寒服面料选择的过程中,选择的范围更广,一般以涤纶面料为主,还可以选用复合面料等[4]。在进行服装辅料选择的过程中,里料和衬料的选择更加重要。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里料为涤纶斜纹绸和平纹绸。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要提高服装的弹性和挺括性,因此面料的品质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加工质量,需要选择更加优质的面料,改善服装自身的悬垂性能,增强服装的立体感。可以选择更优质的参数,确保衬料和面料更加匹配[5]。

2.3优化生产流程

当前在进行制式服装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西装的生产工序,但因为西装的生产工序比较多,需要在制式服装的重点部位进行精细制作,才能保证制式服装的生产质量更高。需要在局部加强衬,应用前身衬和组合胸衬等技术,提高现有的生产质量。在进行制式服装制作的过程中,因为制式服装的款式与其他服装的款式有所差异,例如上衣的前胸部位设有口袋。在优化工艺流程时,可以对领口袖带等部位进行精细制作,细化现有的工艺流程,提高服装的缝制质量。在进行服装整烫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中间烫和集体整烫等技术,提高服装的整体美感,确保服装更加贴身。在应用整烫技术时,应该对中间烫的工序进行细化设置,并且对重点成衣部分进行自动化立体整烫,选用更加专业的操作人员进行整烫,才能保证服装的整体效果更强。

2.4引进先进的设备

在进行制式服装生产的过程中,企业还可以引进更加先进的设备进行服装的制作,确保企业能够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CAD服装设计辅助系统,对制式服装的款式进行设计,还可以优化现有的设计工艺。通过应用CAM自动裁床系统,对批量生产的服装进行裁剪和缝制。在服装的关键部位进行中间熨烫和立体整烫技术的应用,在应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整烫技术进行改善和优化。引进专业的粘合机和定型机设备对关键部位进行优化生产,提高企业现有的生产效率和服装制作水平。

2.5材料理化指标查验

在进行制式服装生产之前,需要对面、辅料的品质进行检验,还需要对面料的匹配性能进行核对。在对面料、辅料选用参数进行检查时,应该对平方米克重和密度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检查,还应该对面料的色牢度全项和缩水率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面料的品质和性能指标,符合生产的标准要求。毛型面料还应该对悬垂性能和耐磨性能等指标进行测试。半成品制作完成之后,应对细节处进行重点查验,并且对材料的理化指标进行核对。在进行匹配性能核对的过程中,不仅要求颜色的匹配,还应该对缩水率进行测试,通过粘合小样的测试,对面料和衬料的匹配性能进行检验。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需要确定粘合小样的温度、压力以及时间参数的设置。在进行生产过程检验时,应该在重点部位进行开展中间检验。在进行成品质量检查时,需要对重点部位的翻折线、弯曲状态等内容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成品的生产质量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结束语

质量控制范文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桥梁的外观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在铁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地一种结构形式就是T型预制梁,因此,对其外观质量控制进行探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对影响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控制与解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研究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事业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作为铁路施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桥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T型预制梁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然而,T型预制梁施工质量的好坏能够对桥梁的整体质量以及其安全性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近年来,人们对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尤其是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鉴于此,对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加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分析

1.1漏浆

混凝土在实际浇筑的过程中,水泥浆或者是混凝土从模板与混凝土的接缝处或者是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处溢出,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漏浆,其会使得缝隙处充满混凝土骨料或者是大颗粒的沙粒,对于T型预制梁的外观质量及其强度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漏浆出现的部位及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侧模与端模接触处以及锚垫板周围漏浆,其主要与端模板的质量有关,同时,钢板厚度太薄会使变形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增加,再加上密封材料质量不高,就会使得锚垫板周围的混凝土不够密实,造成端部混凝土的棱角不够分明,进而对T型预制梁的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侧模与底模接触的地方产生的漏浆,其主要是由于两者接缝处所使用的海绵或者是橡胶垫太薄太软,尤其是海绵的空隙率比较大,弹性密封的作用没有充分地发挥,从而产生漏浆的问题,之后会有一串泛砂带产生,从而对预制梁的外观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1.2孔洞

通常来说,孔洞指的是混凝土表面有超过保护层的厚度,但是不会超过截面尺寸1/3的缺陷,结构内部有空隙等,都属于孔洞,其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内外模板之间有着比较小的距离,使振捣工作的难度有所增加;混凝土有着比较差的流动性,或者是混凝土出现离析的问题,粗骨料会集中在一起从而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使用直径过大的骨料,腹板钢筋之间的密度过于大,从而使混凝土在下料的过程中会受到橡胶棒与钢筋等的影响,进而使下部出现孔洞;在振捣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浇筑的顺序有规则的进行,从而出现振点遗漏的问题;分层过厚或者是未进行分层浇筑,从而使下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其半径达不到,进而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另外,骨料中含有其他杂物或者是水泥有结块等均会造成孔洞问题的出现,从而对T型预制梁的外观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3蜂窝、麻面

蜂窝产生的原因就以下几点进行分析:(1)混凝土的配合比不恰当或者是在进行拌合的过程中计量准确度不够,就会使石子多、砂浆少的问题出现;(2)混凝土有着比较小的塌落度,再加上漏振或者是振捣不足等问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蜂窝问题的出现;(3)混凝土振捣过度,再加上模板漏浆问题的存在,会造成严重跑浆问题的产生。而麻面出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由于锚固截面锚下的钢筋密度过大,马蹄上口斜面排气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并且受孔管位的限制增加了振捣的难度,混凝土的振捣不够,没有完全地将气泡排出,在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还残留着部分气泡,从而形成麻面;(2)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没有在洒水在模板上,模板不够湿润,模板或者是模板拼接处的漏浆会将混凝土的水分进行吸收,靠近拼接的构件表面浆少;(3)没有对模板表面的水泥浆渣等杂物进行及时地清理。

2改善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2.1漏浆的预防措施

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在T梁预制过程中防止混凝土漏浆:(1)更换止浆橡胶条,将原有的橡胶条更换为厚度5mm的止浆带,并用万能胶沿台座边缘粘好,止浆带每8-10片梁更换一次;(2)端模板制作由厂家定做,采用8mm厚国标钢板,并用5mm止浆带对侧模与锻模进行密封,同时端头处对拉螺杆间距加大为1m;(3)改善安装模板系统:加强模板对拉螺栓的间距,将原来的5m每道增加到3m每道,以此加强模板的加固,避免因模板安装过程中加固不到位而造成的漏浆现象。

2.2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优化

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好坏与其配合比有着直接的关联。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之前,一定要对混凝土当中的每项技术要求进行明确,比如混凝土的耐久度要求、强度等级以及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规定等。下面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当中的步骤:第一,初步明确水灰比;第二,初步估量好单位的用水量;第三,估量好砂率;第四,对配合比开展初步的计算;第五,进行试拌并对其进行调整;第六,检验水灰比;第七,明确实验室的配合比。这当中的前面四步是属于初步设计的范畴,设计人员一定要具有十分丰富的配合比设计经验以及很强的有关混凝土方面的理论知识,才可以比较精确的设计出初始的配合比。后面三步是优化与设计过程,需要利用系统试验进而绘制出水灰比跟强度、水灰比跟砂率的关联曲线,并且应该结合选好的水灰比与已经确定的砂率,进而绘制出塌落度跟水泥使用量的关联曲线。然后从曲线当中就可以明确混凝土优化之后的配合比。

2.3孔洞的防治措施

在钢筋密布的位置应该选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在进行振捣的时候应该派遣专门人员在模板外部进行敲打,以此来帮助振捣并且可以检验混凝土的振实状况。对于构件的角点以及结合部位应该进行仔细检查,尤其注重振捣,如果不利用机械进行振捣,可以利用人工进行反复的插捣,保证混凝土不产生孔隙。混凝土配合比当中可以加入高效减水剂,使得混凝土的流动性可以满足工作需要。在进行运输与浇筑混凝土的各个流程都应该选用可靠的方法确保混凝土不会离析。同时要严格防范拌制好的混凝土当中出现杂物。

2.4蜂窝的防治措施

(1)要仔细设计配合比,对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开展有效的控制,要定时检验拌合机的计量系统,并且要结合规定时间进行机型的标记。(2)要对混凝土进行均匀地拌合,保证塌落度能够符合设计的塌落度规范,并且应该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当中会损失一定的塌落度。(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检验与嵌填模板的拼接缝,并且要加水润湿;(4)在拌制混凝土的时候应该保证充足的时间;分层的厚度不可以超出规范要求,避免振捣不到位的情况出现。

2.5麻面的控制措施

新拌制的混凝土一定要按照水泥或者外加剂的性质,在初凝之前进行振捣,如果放的时间太长没有初凝的混凝土可以运送到拌合站,依照设计水灰比重新加水与水泥进行拌合,在加入灰的时候应该除去结硬的结块。在混凝土结块比较厉害的时候,就应该用质量好的混凝土进行替换。T型预制梁马蹄以下重点需要附着式振捣器对其进行振捣,在腹板的上部以及翼板的混凝土需要靠插入式振捣器来振捣,尽量防止在浇筑上部混凝土的时候,因为启动振捣器,使得下部马上要结硬的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在对混凝土进行浇筑的时候,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模型,都需要进行洒水润湿,但是不能积水。模板的外部应该进行清理,并且隔离剂需要涂刷匀称。

3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T型预制梁外观质量的原因还有许多,例如因为模板的刚度不够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产生鼓胀,因为模板精度不足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接缝位置错牙等。相信在以后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T型预制梁混凝土外观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程睿 单位:中铁七局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亮,毕锐.预制T梁施工外观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09(04).

质量控制范文8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中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取医院血样检验样本62份,按照检验方式划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1份,分别给予常规检验与质量控制措施,对两组血液样本平均变异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变异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中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对提升血液检验质量可起到突出作用,样本变异指数较低,可在实践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血液;检验;质量控制

作为血液疾病诊断依据,血液检测涉及的内容极多,如血型测定、溶血性贫血检测、交叉配血试验、骨髓细胞学检测等,如血糖、血脂、凝血四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氨酸转氨酶等都可行血液检测。但由于血液检验中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如人员、器械、患者或实验环境等,容易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影响。研究发现,质量控制措施应用对血液检验可靠性的提高可发挥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医院血液检验样本800份,其中2014年2月至2014年7月的400份血样纳入对照组,主要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Cal99,Cal25与癌胚抗原(CEA)等。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的400份血样纳入试验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Cal99,Cal25与癌胚抗原(CEA)。两组血液样本在收集、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血液检验以常规方式为主,试验组采用质量控制措施,具体实施内容如下几方面。

1.2.1血液样本采集质量控制

血液样本采集质量控制措施如下:(1)选取适合的样本,血常规检验标本如果为静脉血液标本,其最常选用的采血方法为静脉穿刺,通常选取双侧前壁窝附件的头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等;而如果为动脉血标本,其采集方法有两种,一种为使用肝素采血管,常见的抗凝剂为肝素,有效稀释血液与血浆,实践中应严格控制抗凝比例,并在采集后,摇匀送检,另一种为借助动脉血气体标本采集系统,与前者相比,其优势显著。目前,血标本收集程序如下:血培养-凝血检查管-血常规管-血沉管-生化及其他管。(2)选取适合的体位,采血过程中尽量取坐姿,静息后抽血,尽量于输血、输液前采集标本,禁止在输血、输液同侧采血。

1.2.2血液样本检验质量控制

血液样本检验中,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包括:(1)检验人员素质,要求上岗人员需接受过系统全面教育培训,专业技能知识较强,且有相应的等级证书,可规范操作整个样本检验过程。(2)仪器设备质量控制,检验科中所有设备仪器需有相应的许可证、合格证,且需由相关部门检验后方可使用,且注意血液检验后,要求登记设备使用情况,定期做好维护与保养工作,确保机器设备应用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3)实验室环境质量,要求做到整洁、卫生、无毒、准确,且温度、光照条件都需合理控制。同时,对于实验室内的孵育箱、水浴箱,要求在温度上与血液检验温度相吻合。其余如冰箱记录器、实验室计时器等,都要求保持良好性能。(4)检验试剂质量控制,由于试剂一般处于存放状态,取出后应注意避免直接检验,应将其置于实验室环境下,做好充分平衡后才可使用。若同种试剂批号不同,应避免混合使用[1]。(5)标本送检质控,血液样本采集后,放置时间延长下可能导致血液内微量成分发生变化,如葡萄糖分解,可能降低血糖浓度,再如血清内有红细胞钾离子溶入,可能提高血清钾含量。或有其他污染因素,都会影响血液标本质量。因此,对于采集的标本,需及时送检,若无法及时送检,可于4℃冰箱内存储[2]。

1.2.3血液样本检验后质量控制

血液检验工作结束后,要求所有检验记录准确,同步电脑登记结果。相关人员需在检验结果上签字确认。同时,对于检验后的血液标本应做好包装、标识与存储工作,并妥善保管检验结果记录[3]。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血液标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Cal99、Cal25与癌胚抗原(CEA)变异指数进行观察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变异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血液检验影响因素

血液检验结果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其涉及的影响因素包括许多,具体表现为:(1)人员因素,如部分检验人员在仪器设备操作上存在不规范情况,或在仪器故障情况下无法及时解决。一般较为常见的现象为不同检验人员在血液检验方面,得出的结果有较大差异,此时无法判定哪个结果更为可靠。(2)仪器、试剂因素,如仪器方面,其性能的维持要求做好日常保养与维护工作,整个室内环境在温度、湿度上都应保持适当,确保仪器稳定可靠运行。(3)患者因素,如患者空腹、饭后情况下采集的血液将有一定差异,导致不同检测结果出现。再如采血过程中患者体位不同、采血部位不同,易影响血液检测结果。此外,部分患者采血前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大量酗酒、进食高蛋白或过于油腻食物等,易造成采血结果不准确。(4)实验室环境因素,如实验室未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可能对血液标本产生污染情况,一旦标本变性或被污染,便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4]。

3.2质量控制措施在血液检验中的应用要点与效果

为提升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性,要求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其实施的要点包括:(1)人员培训,可定期对检验人员培训,将血液检验流程、设备操作、实验室维护等相关常识作为培训内容,或在血液检验前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情况,选取适合的采血方法,并协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2)工作环境,如温度可控制为23℃左右,湿度保持为70%以下,且避免有电场、噪声与磁场干扰情况;(3)知识宣教,可选择不同宣传方式如张贴海报、设置宣传栏等,以血液检验相关注意事项为主,包括采血前保持空腹、采血时避免穿袖口过紧衣服等;(4)血液标本存放处理,要求对采集后的样本及时送检,且送检中对试管加盖,避免有污染或震荡情况发生,若需保存,可置于4℃冰箱内;(5)检验报告,要求其结果与电脑记录保持吻合,且在审核后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确保记录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本研究中可发现,试验组血液标本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充分说明质量控制措施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国内学者经对比研究显示,质控组的检验准确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相似[5]。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中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对血液样本各项指标变异指数的控制可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血液检验准确性的提高,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推广。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日后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及长随访研究,以此保证研究质量。

作者:郭芳 单位:福州市晋安区医院检验科

[参考文献]

[1]李巍,张宝华,刘伟生.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283-284.

[2]李春艳,隋青,邱齐,等.血液检验的质量控制和结果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5):21-22.

[3]林律初,江炎章.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10(4):16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