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例6篇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1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控制则是保证护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控制的目标是零缺陷,从而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护理质量控制细化管理是把护理质量控制的内容分解、细化,它依据解决问题学说的原理,系统性的明确一个问题,并制定与问题相关的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论文写作,护理管理。本文回顾分析我院对护士实行精细化量化考核管理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个护理单元进行441次护理质量检查,各科室护理单元根据扣分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与个护理单元进行432次护理质量检查扣分情况和存在的护理问题的资料进行对比。

1.2方法 参考病房护理质量检查标准[1],组采用传统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检查,量化考核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服务态度、劳动纪律、、护士素质5个方面。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主要内容为:整体护理、病房管理、护士长夜查巡、消毒隔离等考核标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其中服务态度占20分,劳动纪律占10分,占5分,护士素质占15分,护理质量占50分,合计100分。论文写作,护理管理。基础上分解细化,新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内容包括:①整体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分解细化为:a: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b:危重症护理质量考核标准;c:健康教育,②病房管理考核标准细化为:a:各科病房管理考核标准;b:手术室药品、物品管理考核标准;c:抢救室、治疗室、换药室考核标准;d:药柜、各种标识专项检查标准;e:无菌物品管理考核标准;f:救护车管理考核标准。③护士长夜查巡考核标准。④消毒隔离考核标准等方面总计25项。实施评分前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明确量化考核的目的、评分方法。比较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及检出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年组采用新的细化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后,护理质量检查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方法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护理质量问题检出率比较(例,%)

 

组别 护理单元 检查次数(n) 问题检出率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论文;多层类;论文定位;项目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001-04

20世纪90年代末,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我们国家做出了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为此,整个高等教育规模增长幅度非常显著,并实现了从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大学毕业论文作为衡量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其总体质量水平呈现出下滑趋势,这对于高校、学生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1]。

毕业论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实现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在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全面素质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毕业论文属于一项涵盖学校教学管理的定位、目标、机制与实践,大学生多层次文化素质、个体化需求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内外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性教学管理工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应从系统的角度全面认识和考虑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层次化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化和多元化”需求、指导教师学术水平差异化与责权利险不统一、学校毕业论文定位导向与传统管理机制的不合时宜性等重要内容与影响因素,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优化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类别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基于责权利险一致性的毕业论文项目管理路径法,为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水平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新思路和立体化解决方案。此方法对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等教学管理都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2]。然而,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现状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形式重于实质、研究水平低、选题陈旧不当、内容抄袭拼凑、写作表达水平低、论文文本不规范、文献格式混乱等众多方面[3-6]。针对这些各种类型问题,研究分析其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方案才是解决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内研究学者主要从学生、导师和学校等不同维度给出了科研能力差、学生就业压力大、实验设备不足、重视度不够等大学生个人素质因素[7],指导能力有限和责任心不强等导师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合理的论文教学定位、论文管理流于形式等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8]。为此,表1详细列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为了有效改善和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低劣问题的关键在于,应以系统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综合分析外部社会环境下招聘单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考察需求、学校对学位论文定位与质量评价管理、导师在学位论文创新性等方面的指导过程与绩效考核、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与责任态度等众多方面因素,采取因时制宜、因人施教的原则,建设选取一套以大学生为中心、以导师为主导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分类定位与项目管理路径方法,充分发挥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不同维度上各种影响因素的积极叠加效应。

二、多层次类别的毕业论文教学定位与导向

毕业论文属于科研学术论文,为此在评价标准中常常列有“创新性强或理论前瞻性好、新颖的求解思路、有应用价值、有硬件实验验证”等关键指标。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精英教育转入为大众化教育的大背景下,仍Υ笱П究粕毕业论文这种高度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不切合实际的、行不通的。此外,不同科研素质水平的指导导师在这些模糊的、空泛的大学生毕业论文指标标准的理解和把控上也具有相当的差异化和争议性。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ISO9000标准;实践

1.ISO9000标准简介

ISO一词来源于希腊语“ISOS”,即“EQUAL”――平等之意,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的简称。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又称“经济联合国”。ISO作为一非政府的国际科技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权威的国际标准制订、修订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ISO9000标准是ISO1987年的国际标准,是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通行惯例和准则。ISO9000:1987系列标准以后,在全球掀起了ISO9000热潮,之后经过ISO9000:1994,ISO9000:2000。目前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被世界上110多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广泛采用,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日益提高。事实证明,有效的质量管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手段之一。2008年8月20日,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AF(国际认可论坛)于联合公报,一致同意平稳转换全球应用最广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实施ISO9000:2008认证。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产品的质量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严格审核的国际标准化的品质体系进行品质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外部来说,当顾客得知供方按照国际标准实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品质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和定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地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从而放心地与企业订立供销合同,扩大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这样更容易将产品推向国内和国际市场。

2.工商管理专业开展ISO9000标准实践的必要性

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就是《质量管理学》,毕业后将有部分学生走向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岗位。ISO9000标准告诉我们:所谓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蕴涵在其全寿命周期中的,也就是说产品的质量是由市场调研、研发、工艺、加工制作、检验、包装、运输和售后服务(甚至回收)的一系列环节的质量所构成的。[1]而产品又概括了软件、硬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的所有内涵。学生在走向社会的时候,他所从事的工作一定是与产品分不开的,而其个人工作的质量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又是与其产品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是否掌握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其能否自觉地将自己的工作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保持一致有高度的关联性。

以往学生对ISO9000标准的学习主要局限在课堂理论知识,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缺乏对标准的全面、立体性地理解,而实践课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通过校内实践的大量模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八项基本原则;通过校外实践,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和了解企业申请ISO9000标准的流程,以及需要准备的具体文件,从而形象地学习ISO9000标准的操作规范,为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3.工商管理专业开展ISO9000标准实践的方法

3.1 校内实践

学生首次接触ISO9000标准大部分开始于《质量管理学》课程,一般在工商管理专业第五学期开设该课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质量管理学》可以采取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从而对学生进行ISO9000标准的校内实践教学。

上课前,老师要要求学生准备ISO9000标准的相关资料,包括原始文件资料和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的部分企业的资料。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可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其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对ISO9000标准有一个直观地了解。授课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单位,主要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的方法。大家共同学习企业的成功申请ISO9000标准以及该标准给企业产品质量带来巨大进步的经验,并进行归纳总结,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促进理论的进步,从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课堂下,教师指导并要求学生完成总结报告。报告要求每组学生跟踪1个申请ISO9000标准认证企业的申办过程,并进行经验总结,形成报告。教师根据报告质量给学生实践成绩,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档案。

校内实践主要采取的是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督促学生积极调研和组织发言,从而不仅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更能促进个人组织综合能力的提高。

3.2 校外实践

校内实践主要依附于课堂,而校外实践则侧重让学生参与ISO9000标准认证的流程。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将有很大一部分从事专门的质量认证,校外实践正式为大家提供一个提前接触ISO9000标准认证的机会。但是这种校外实践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就联系好相关企业,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跟踪学习。

如果学生进入的企业已经完成ISO9000标准的审批,那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收集企业进行ISO9000标准审批的相关资料,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申请的流程以及准备的相关文件资料。同时学生还可以深入生产一下,通过与一线工人的交流,了解ISO9000标准的运用对企业产品质量的重要影响,加深对ISO9000标准对提高企业产品质量的作用的理解。而如果学生进入的企业正在准备或者正在申请ISO9000标准认证,那学生就多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跟踪企业整个申请流程,参与生产一线的调研和相关文件资料的准备和整理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深刻学习ISO9000标准的方方面面。而这种全程参与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因为一般申请ISO9000标准认证的时间都比较长,所以学校可以适当延长学生实践的时间,做好能让学生跟踪整个申请过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ISO9000标准的认识。

4.小结

经过多年的发展,ISO9000标准已经非常成熟,很多企业的成功申请更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加强《质量管理学》和ISO9000标准理论学习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实践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学习,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ISO9000标准的各个方面。而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合理结合为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中药药效组分理论;研究模式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016-02

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是长期中医临床实践的产物,其医用价值是不言而喻和毋庸质疑的。但使用现代方法阐释中药药效的机理一直是困扰世界医学界的重大课题。张贵君教授在从事中药科学研究30余年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对中药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认识,首次阐述了中药药效组分是中药标准物质的基本概念,创建了中药药效组分的研究模式和技术路线,为解决中药发展的核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中药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和实用技术的支持,为揭开中药疗效的奥秘和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1-3]。

1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起源与内涵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1]是在现代中医药科学研究实践中创立的新理论,这个理论与传统中药理论相吻合,对于指导中医药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将有助于实现对中药博大精深内涵的科学提升,有助于实现中药从传统到现代、从继承到发扬质的飞跃。

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出:临床使用的中药是复方及其制剂,饮片是中药的起点和原料;中药是由药效组分和天然辅料组成的,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药的药效组分是由配伍组分饮片构成,这个配伍组分实际上是由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构成的;化学组分由化合物类别组分构成,化合物类别组分由多种化合物组成;信息物质组分由蛋白质类组分、核酸类组分和多糖类组分构成;各类组分不是简单的成分的堆积,而是各类成分按照自然形成的比例组合(药效组分)。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中药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将一直认为复杂的中药问题简单化了;同时解决了已经走入误区的中药标准物质的问题,为中药的科学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按照该理论,中药标准物质是在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药药效组分”(也就是“组分中药”)。药效组分概念的提出,则预示着使用化学单体标化中药或作为中药标准物质的时代即将过去,标志着中药的传承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是中药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突破。按照该理论,传统中药的提升产品是组分中药。

2 药效组分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中药的标准物质以便能够准确地评价中药和控制中药的质量,并认定中药所含有的某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其对照品(实际上的标准品),并载入国家的中药标准。用单一或某几个化合物为某中药的化学对照品,似乎有些不妥。这是因为中药所含的化学单体或某几个化合物不能标示中药的质量,确切地说不是标准物质,并与临床疗效相脱离。中药的标准物质应该是、也必须是中药的本身,中药既是药物,又是由配伍组分组成,那么中药的本身则是组分中药。

组分中药就是传统中药(复方)的药效组分,之所以称之为组分,是因为中药所含的配伍组分是相对稳定、有相对固定组成和含量比例关系的。药效组分基于传统有效的经方,与经方在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一致。组分中药的确证应以传统中药的功能与主治作为基础性验证指标。组分中药在配伍组分固定的情况下,化学组分和信息物质组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与经方的临床疗效一致。组分中药即是中药的标准物质。

3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2]

组分中药研究模式可归纳为七个主要步骤,分别为:

3.1 传统标准中药的确定

传统标准中药是指按照中医药理论在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传统用药的要求,属于经方。

3.2 药效组分分析

即对传统标准中药的药效组分进行分析,分析的供试品制备符合传统中药加工和制剂要求,在此基础上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效组分的含量进行测定或鉴定,明确初步药效组分。

3.3 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

按照中药的功能和主治,首先设计初步药效组分的体外药效学辅助实验,并设空白对照组和传统标准中药对照组,初步验证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药效上是否具有一致性或极相似性。如果没有一致性,再继续对药效组分进行分析,直至确定初步的药效组分。

3.4 药效组分体内代谢实验

在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基础上,设计药效组分动物体内及人体内的代谢实验,对初步确定的药效组分进行筛选和确证;并针对临床治疗的疾病进行相关的作用机理研究,对药效组分进行筛选。

3.5 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的等效性实验

取在体内代谢或作用机理研究的基础上筛选的药效组分,与标准中药在同条件下进行临床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大于或等于标准中药的基础上,确定组分中药的药效组分。

3.6 原料药药效组分的确定

选取10个含有该原料药的经方,考察原料药药效组分的变化范围,并结合传统中药的使用剂量等基本要素,参照功能和主治确定药效组分的药效范围。

3.7 组分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

在明确药效组分的基础上,明确主辅药效组分或天然辅料,建立质量控制的3项指标,即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包括对药效组分或辅料组分的鉴别特征、含量测定、效价的测定及其测定方法,用药效组分的标示量,或生物效应鉴定指标等表示;安全性指标要明确药效组分的安全剂量范围,有害物质的限量等;稳定性指标包括药效组分的稳定性和贮藏期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两个标准:饮片标准和复方标准;为药材标准的建立和药用资源的确定提供依据。(图1)

4 中药发展与组分中药

中药发展的基本特征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即继承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中药事业,开发机理明确的创新药物,建立国际通用的质量标准。

组分中药是建立在中药药效组分的起点上提升的现代中药,是中药新药的研发方向。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从临床用药开始,又归结为让临床使用的药物符合中药继承和发展的科学规律,并将传统的中药配伍理论提升为药效组分理论,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

组分中药的基本特征是药效物质组成及比例准确,标准物质明确,质量可控,与标准中药具有等效性。组分中药的诞生,预示着全面提高中药的质量科学发展观的雏形初现,必将促进中药研究的良性循环和中药产业的科学发展,中药国际化的日程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 张贵君,罗容,王奕洁.中药药效组分理论与中药组分学[J].中药材,2007,(2):1-3.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5

中药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其疗效是长期临床中医学实践证明的。长期以来,中药的研究一直薄弱,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的发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中药是我国最具知识产权优势的文化,因而大力发扬中药事业是每个中药工作者的责任。中药的有效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能用现代方法科学阐释其机理一直是个难题。因此,中药与世界药学的发展速度还存在很大差距。为此,我们提出了以组分中药来构建中药现代化的目标。

1 组分中药的概念

组分中药是以传统中药经方为基础,在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针对中药复方的功能和主治得出的精简中药化学组分,简称组分中药。组分中药化学成分明确、作用机理清楚且与临床疗效吻合。组分中药的提法处于萌芽阶段,在长期的中药研究实践中张贵君教授提出了中药药效组分理论和中药组分学,在此理论指导下产生的组分中药是中药传统理论的延伸产物。

2 组分中药研究思路

组分中药研究的七个步骤:①传统标准中药的确定;②药效组分分析;③药效组分组合药理辅助验证实验;④药效组分体内代谢实验;⑤精简药效组分的等效性实验;⑥确定功能主治相同的组分中药;⑦组分中药质量标准研究。

3 中药现代化

中药现代化就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理论、技术及经验基础上的深层次发展。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开发现代中药,实现能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其药效组分和作用机理,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并能为国际市场所接受,有国际竞争力的中药制剂。

4 组分中药与中药现代化的关系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发展、创新、国际化。即继承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技进行系统研究,发展中药事业,开发机理明确的创新药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而组分中药正是中药现代化发展基本任务的集中体现。组分中药是在中药药效物质的起点上,研发的现代中药。组分中药可作为新药的研发方向,组分中药系统研究以传统药材为基础,以临床疗效确切的中药经方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其针对病症的药效物质组成及比例,组分中药剔除了单味药或复方中的无效成分、毒性成分,而只保留药效成分,针对病症作用性强,机理明确,让用药的安全性更加可视化、更容易被国际接受,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中药研究模式。组分中药研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可全面提高中药的质量,促进中药研究的良性循环和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实现中药的国际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理论基础。组分中药是中药的精华,是现代中药的应用形式,对中药质量标准的完善具有指导性作用。中药的不同炮制品所含化学成分相同但针对病症不同,具体原因就是其各成分的比例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中药的有效性在药效成分整体的比例关系上,而非单个成分含量的多寡。因此,中药以一种有效成分的高低来评价质量优劣是错误的,各药效成分间有一种比例关系,正是这种比例关系决定着中药的疗效。目前中药的质量标准还是一种成分的含量为指标,而组分中药的药效物质含量及比例关系可使中药质量标准向表述临床疗效特征的方向发展。例如:日本汉方药研究工作的特点是从制剂着手分析,选取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而且是处方中两味药以上的有效成分作为指标性成分,以适当的分析方法同时测定其含量。在指标性成分选取时,比较重视这些成分的理化性质,要求满足以下特点:①溶于水;②稳定;③不因煎煮而被破坏;④不易挥发;⑤专属性强。在日本,标准煎剂的定量测定结果被规定为制剂质量的评价模式,所有的中药制剂均将与标准煎剂进行比较,其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差应在30%以内。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质量标准已经走向了药效组分标准物质标识的道路。

5 组分中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中药是组分中药,它是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依托组分中药可阐明中药作用机理不清的难题,提高中药现代化进程的速度。同时为现代化进程中新药研发和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研究思路及研究路线,从而创造出容易被国际市场接受的传承中药。

质量与标准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行业标准;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60-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此可见,未来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以质量为重,以标准为抓手。

高等教育质量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准。同时,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法和手段不尽相同,其教育质量也应有其特定的内涵。目前,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其教育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办学标准,主要包括师资标准、经费标准、设施设备标准等办学条件;二是教学标准,包括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建设标准等;三是科研标准,包括教科研课题、应用技术开发、产学合作、学生创新与创业等;四是学校管理标准,包括办学目标与定位、管理机制与制度、校园文化、质量保障等;五是社会评价,包括招生、就业、社会服务等。

本文主要讨论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即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教学组织等方面总结并提炼出一种参考模式,经实施检验、优化完善后可以指导同类院校和同类专业的建设。从2004年至今,我院把握了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机遇,初步建立了装备制造类专业群教学质量标准,并在各专业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院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下面详细说明我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过程和方法,并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说明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及其成效。

教学质量标准的构建

目前,装备制造业正向“精益制造”的高标准迈进,这对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解决高职学院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我院依托省级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对教学质量标准(尤其是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依托“湖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员单位,完善了轨道交通行业相关标准,并将这些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2006年,学院结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校企全程合作,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进的职教理念,共同构建和实施了基于工学结合的装备制造专业群12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对解决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需要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改革,在理论上有了一定的突破,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包括:

(一)组建专业和课程团队,实施培训,明确任务

在组建团队的探索中,我们建立了现场专家的遴选标准:具有丰富现场经验、较强表达能力、热爱教育或从事教学工作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高级技术工人、工艺管理人员或班组长等。最终构建的专业建设团队和课程建设团队由现场专家、职业教育专家、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构成。同时,通过各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培训,明确团队在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等教学质量标准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导入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从工作程序上保障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

在建立专业教学质量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借鉴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PDCA循环理念,持续改进,创立了企业深度参与的“一条主线、两方论证、三个阶段、四层循环”的专业标准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一条主线是指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两方论证是指在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要经过两次论证,即现场专家论证和现场及教育教改专家论证;三个阶段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及反馈优化阶段;四层循环包括两次论证、一次评审和一次反馈优化。

(三)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开发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及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基本思路,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深入企业调研,进行职业岗位分析,与企业现场专家一起明确典型工作任务 首先,我们深入职教集团内外56家装备制造企业就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调研,近3年共发出问卷3580份,调查行业或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人员进修需求、毕业生就业岗位等,据此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企业需求和学校教育目标有机结合,从过去的过于偏重技能转变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把“立德树人”放到首位,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了解毕业生以及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及其职业发展历程,提炼出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并与现场专家共同完成对典型工作任务的描述。

与企业现场专家一起进行行动领域确定和学习领域转换 通过开发团队的“头脑风暴”,对提炼的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类,确定与岗位职业需求相对应的行动领域。再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进行分析归纳,形成专业职业能力一览表,作为确定学习领域(即课程)学习目标的依据。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要求,按照实践教学体系、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系统化设计的方法,形成与行动领域相对应的适用于教学的学习领域,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最终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每一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二是各学习情境应按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规律进行排序。在学习情境的设计过程中,首先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对学习领域所覆盖的“行动领域”进行分析,收集和设计相应的“载体”(如任务、项目、案例等);然后,确定每个“情境”中专业培养的目标和内容;最后为每个“情境”的实施选定教学方法,提出每个“情境”实施时需要的环境,制定课时、教师安排计划和学习成绩检查计划。图2为《工件的数控编程》学习领域的部分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不同等级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得以养成,课程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课程标准设计 课程标准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其内容应包括课程名称、适用专业、开设学期、课时数、课程描述、能力目标、学生的基础及与前后课程的联系、课程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文件、学习场地、设施要求、教师要求、考核方式与标准、学习情境设计。完善的课程标准对相关专业的设置、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组织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相应专业的标准统一。

专家论证 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完成后,由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现场专家参与)根据学院的硬软件条件、生源情况以及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是否符合企业需要,学习领域课程和学习情境设计是否合理等。

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

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等)构建后,遵循“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营造职业环境学习氛围,在各专业实施,主要措施如下:

按企业生产管理要求建设和布局实训基地,营造企业环境与氛围 我们按照企业生产管理、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要求,依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将实训室分成产品加工型、公司型、技术应用型、模拟仿真型、基础教学型等五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实训室按照相应企业的标准进行建设。如产品加工型实训车间分成生产区、教学区、产品展示区,并布置相应的安全标识、行为标识、管理制度等。在环境布置和管理上体现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的结合,营造企业环境与氛围,推行“3T”和“6S”管理。

实施“车间教学”、“公司教学”等,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针对班级人数多的特点,采用“车间教学”、“公司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分大班为若干班组或不同的部门。学生即企业员工,教师即车间主任或技术主管,实训教学过程即车间生产、管理过程。实训管理按照企业班组管理方式进行,实行班前安全讲话;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遵循企业真实的规范,做真实的项目,生产真实的产品。

以推广工作过程六步法为核心,实施教学方法组合创新 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教学法”为主体,辅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入改革,确保学校学习任务与企业工作任务相吻合,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建立双闭环赏识激励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实施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课程考核制度,吸收英国BTEC职业教育理念,建立了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标准,分为优、良、及格三个等级标准,不同的等级设计了不同的考评内容。对标准及其执行建立了内审和外审的机制。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项目考核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笔试、答辩、实操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课堂考核与技能比武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对课程教学实施进行双闭环赏识激励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双闭环赏识激励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如图3所示。

构建开放课堂,提供海量教学资源 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整合专业资源,构建“先进、丰富、开放、共享”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如行业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任务书、引导文、评价表、学生学习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络课程、案例库、项目库、试题库、试卷库、视频库、素材库、文献库、课程参考网站等资源,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以工期定学期,建立柔性教学管理系统 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实行柔性教学管理,实施短学期制。将每学年分为四个学期,采用并行与串行排课相结合。教学管理围绕市场需求弹性变化,以工期定学期,根据企业提供的顶岗实习的时间和岗位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车间的教学资源灵活调整教学安排。

结语

2006年以来,教学质量标准的实施让8000多名学生受益,学生对改革课程的满意度达到100%。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7.1%。在麦可斯(MyCOS)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能力排行榜中,我院名列前三,并被评为“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全国就业50强单位,也是湖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近三年,师生参加省级、部级技能大赛获奖68人次。近三年,学院为企业输送的新员工的素质不断提升,缩短了上岗时间,为企业节约了近600万培训成本,实现了校企双赢。

然而,在专业教学标准的构建与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标准(包括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等有待于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标准的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教学质量标准中关于校企合作的内容还不十分明确等。我们期待着在后续的教学质量标准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宋克慧.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9(5).

[2]黄仁术,凌明亮.地方高校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标准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9).

[3]周萍.论教学型院校的质量标准与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4]曾庆柏.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5]时淑华,陶春元,汤明.基于ISO9000标准构建高校院系教学质量管理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0(11).

[6]王春春.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与评价[J].大学(学术版),2010(5).

作者简介:

刘志成(1972—),男,湖南攸县人,硕士,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为软件技术与高职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