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论文范例6篇

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1

沟通与绩效管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绩效管理离不开沟通。沟通对于绩效管理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对企业来讲,它可以传达管理者对职工所创造的的绩效所赋予的期望和态度。通过沟通管理者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工作进展信息。对员工来说讲,他可以从沟通中及时了解企业动向、企业目标调整,然后在恰当的时间改变个人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绩效目标。第二,在沟通中塑造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传播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只有不断地发现并改正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企业成长,而这正是沟通的价值,所以说沟通的过程也是企业绩效管理能力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管理者传播企业文化的过程。第三,沟通使绩效管理顺利进行。虽然它存在于绩效管理环节中,但却是必不可少并被广泛运用。企业要使绩效目标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关键是要做好沟通,使绩效管理顺利进行下去。

二、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1.沟通有助于制定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计划的过程是一个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所要制定的目标,防止了管理者的硬性分配任务、员工被动接受的情况,员工对自己确定目标的认识会大大提升。感受到管理者的全力支持,对完成目标充满信心,斗志高昂地投入工作。因此,绩效计划阶段沟通的主要作用就是管理者与员工就绩效目标和指标经由讨论达成一致。沟通在绩效辅导中能促进绩效目标顺利完成。通过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的共同努力,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通过沟通联络感情、增进了解,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管理者应当正确认识绩效辅导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帮助员工提升业绩水平和绩效能力,促进绩效目标顺利完成。

2.沟通可以使绩效考核公平公正,深入人心。沟通使绩效考核在相对公平公正的环境下进行。管理者通过听取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与评价获取员工信息并对员工工作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同时,由于员工亲自参与了考核过程,所以其对考核结果也更容易接受,考核结果才会顺利运作。绩效反馈的过程中,沟通让员工和管理者相互之间有更多地了解,共同改进,增强企业凝聚力。绩效反馈,不仅是将绩效的结果告知员工,而是建立企业在发展战略中的的传递系统,引导员工的行为,因人而异,实施差别化的绩效激励措施。

三、提高绩效管理中沟通效率的方法

1.在各个不同的绩效管理环节中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全面的了解到存在的问题,更有效的实现绩效目标。在绩效计划阶段,为使绩效目标更加公平全面,就要从员工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沟通采取面谈形式。上级指定目标时应和下级进行充分沟通,使上下级之间就绩效目标达到一致的意见。在绩效辅导阶段则较多采用日常性非正式沟通的形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绩效目标的达成。在绩效考核和反馈阶段采取一对一的正面沟通,在沟通中,上级就下级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工作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估,指出下级的优点和不足,对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与下级进行沟通分析,共同确定下一阶段改进的重点。

2.通过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的沟通技能,使绩效沟通更加有效。为达成绩效沟通目的,对管理者进行沟通能的培训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讲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基本沟通技能训练,让管理者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第二,沟通技能的培训,目的是通过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绩效沟通技能。只有管理者掌握了沟通的技术,沟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否则,不会沟通的管理者,只会使员工反感,影响绩效管理的效果。

3.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和良好的沟通文化,使员工积极主动的沟通。对企业来讲,营造企业沟通文化的根本在于完善企业绩效沟通机制,企业拥有了良好的沟通文化后,企业的绩效沟通就顺理成章,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都应掌握优秀的沟通理念,培养主动积极的沟通意识,倡导积极的沟通文化。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讨论。对员工来讲,也需要转变已有的沟通方法,积极参与到绩效沟通中,通过沟通寻求帮助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

四、结语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2

虽然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绝大多数企业认识到,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似乎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对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尤其是让人头痛的问题。管理者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往往会成为绩效管理中最大的阻力。

对管理者绩效管理的难点可以总结为“CRANI”,其中C指关键效标(erion),即评估采用的指标和标准;R指用主观去评判客观的可靠性(liability)。如果被评估者的工作存在一个客观的“绩效”的话,评估者能不能较准确地感知;A指绩效管理系统的可接受性;M指评估采用的方法(thod)。需要指出的是:几乎针对所有对象的绩效管理都存在“CRANf”难点,但是它在对管理者进行绩效管理时显得尤为突出。

(一)关键效标。关键效标应该能反映出一项管理工作成败的界限。对管理者绩效管理的效标大体上分为结果效标和过程效标,两者都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标准。简单地说,这是个“评什么”的问题。

在实行MBO(目标管理)的企业中,管理者的目标任务自然地成为结果效标。如果没有实行MBO,那么结果效标的确定有两种较为可行的办法:一是从以往同职位管理者的工作分析和绩效记录中实现;二是采取类似于MBO的办法,将组织的目标层层分解为管理者的工作任务目标。由于管理者管理部门的不同,管理层次的不同,结果效标是不一样的。

过程效标主要针对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关键能力维度。之所以一般要把结果效标和过程效标结合考虑,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管理具有强烈的环境依赖性,一个有能力的管理者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目标结果。单纯的以结果效标来评估,实际上是一种“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想,对管理者的评估不一定公平;二是由于结果效标不考虑管理者是如何达到目标的,属于一种“黑箱式”的评估操作,因此,无法判断管理者的能力到底如何,优势和劣势在哪里,也无法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过程效标的确立需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看看企业中以往同职位管理者在工作中有哪些行为和主要活动是最重要的,并把它们提炼成几个关键的能力维度。

结果效标和过程效标的数目不宜太多,考虑到公平和效率的因素,每类效标一般在四五个左右。不同的效标偏重的用途也有区别,一般来说,结果效标更多的和薪资收益联系在一起,而过程效标则更偏重于和晋升、培训联系在一起。

(二)主观评判的可靠性。如果管理者的绩效真有一个“客观”的存在,而实际中的绩效评估是由人来完成的,那么主观能在多大程度上准确判断客观就成为关键问题。这方面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点:谁来评、如何评、评几次?转对管理人员的评估主要有两种类型:(1)直线评估(管理者的直接上司);(2)360度评估(通常包括直接上司、下属、同级管理者,有时还包括顾客)。

至于采用什么样的评估者,主要是一个效率和公平的问题。管理者的直接上级对其进行评估,缺点在于如果双方平时的沟通不够,难以对其行为进行准确的判断。360度评估提高了评估的公平性,但是增大了评估的文本和分析工作。许多企业对管理者正式的绩效考评往往只是年终进行,如果考虑到绩效考评的本质是控制和反馈,这样的频率是不够的,一来反馈的质量不能保证,二来行为若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和强化,很难起到行为改进和调整目标的作用。这里同样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做出权衡。

(三)评估方法。美国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调查表明:在对管理者进行绩效考评所采用的方法中,有三种评估方法使用的频率最高,它们是描述性的上司评语(33.9%)、MBO(31.8%)和图表评价法(24%)。这三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是结合使用的。其中采用描述性的上司评语最常见。92%的企业支持把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估的管理人员。

(四)评估结果的可接受性。如果说前面的论述大多集中在对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技术描述上,那么这一点可以看作是对绩效评估中人的因素的细致考虑。关于绩效评估能不能真正被评估的双方认可,以下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1)保持绩效评估设计者和未来使用者之间的沟通。评估的未来使用者(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应该参与到绩效评估系统的设计中来,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认可绩效评估并实施;(2)评估如何做,要和本企业的管理思想、文化相结合;(3)评估者必须自愿去做这件事;(4)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都应该了解评估的方法和过程。

二、根本解决方法

(一)提高员工工作动机水平。绩效管理可从几个方面提高员工的动机水平:(1)通过绩效工资;(2)通过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承诺、满意感等激活员工的工作动机;(3)通过目标设定来激励员工。

(二)促进组织内部信息流通和企业文化建设。绩效管理非常重视员工的参与。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实行计划中的信息反馈和指导到绩效评估、对评估结果的运用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等都需要员工的参与,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双方的相互沟通。这种“参与式”管理方式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不仅满足员工的生理需要,同时满足了员工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组织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从某种角度讲,组织管理者的行为就是文化。

(三)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绩效管理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处于核心的位置。它把人力资源的各项功能整合为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并通过为员工设定个人目标从而与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相联系。同时绩效管理为员工的薪酬制定、培训、晋升、工作安排、为来年的目标设定提供依据;为人员招聘和选拔提供参考。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进行提升和工作调换的用人制度比传统的用人制度更加合理和科学,对中国传统的“任人唯亲”的做法是一个挑战和冲击。

(四)提高员工绩效,实现员工和组织的双赢。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思路是组织通过培训、指导、绩效反馈等方式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达到绩效标准。总之,一个合理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组织和员工个人甚至社会的最大效益。

三、结束语

由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想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管理,我们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这个系统要将管理者也纳入被管理的对象中,公平、公正地对所有管理对象的工作绩效进行评判。只有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管理者绩效管理的难度。

参考文献:

[1]许玉林.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2.

[2]付遥.销售团队绩效管理全攻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3

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是由员工和他们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期望员工完成的实质性的工作职责;

员工的工作对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

以明确的条款说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

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

工作绩效如何衡量;

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排除之。

该书指出,绩效管理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使你不必介入到所有正在进行的各种事务中(过细管理);

通过赋予员工必要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自我决策,从而节省你的时间;

减少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

减少出现当你需要信息时没有信息的局面;

通过帮助员工找到错误和低效率原因的手段来减少错误和差错(包括重复犯错误的问题)。

概括起来,绩效管理是一种让你的员工完成他们工作的提前投资。通过绩效管理,员工们将知道你希望他们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样的决策,必须把工作干到什么样的地步,何时你必须介入。这将允许你去完成只有你才能完成的工作,从而节省你的时间。

绩效管理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它要求定期举行提高工作质量的座谈会,从而使员工得到有关他们工作业绩和工作现状的反馈。有了定期的交流,到年底时他们就不会再吃惊。由于绩效管理能帮助员工搞清楚他们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它能够让员工了解到自己的权力大小——进行日常决策的能力。

总之,员工将会因为对工作及工作职责有更好的理解而受益,如果他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他们将会在其中尽情地发挥。

然而,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回避绩效管理工作呢?

为什么回避绩效管理?

没有时间吗?

对上一问题的回答之一是没有时间。确实,绩效管理需要时间。但是当经理以没有时间为托词时,他们对绩效管理能回报什么没有搞清楚。对绩效管理的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认为它是“事后”讨论,目的是抓住那些犯过的错误和绩效低下的问题。这实际上不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它不是以反光镜的形式来找你的不足,它是为了防止问题发生,找出通向成功的障碍,以免日后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就意味着绩效管理可以节省时间。因为当员工们不知道他们应该做什么、何时做和如何更好地做时,他们自然就可能将经理拖进本来他们自己可以处理的事务当中。或者当员工们自认为清楚应该做某事而实际并不清楚时,他们可能就会犯错误。一旦当员工们决策失误,就等于放了一把需要经理人员介入的小火(或大火)。这些常常是要花掉经理人员大量时间的地方,即介入到本来不需要处理的事务当中进行救火。

绩效管理就是一种防止问题发生的时间投资,它将保证你有时间去做你自己应该做的事。

害怕冲突

经理们之所以说绩效管理有困难,是因为他们害怕员工反击,从而将这个过程搞得很尴尬。确实,有时会发生这种情况,但并不常见,也不应该常见。原因是:

当员工认识到绩效管理是一种帮助而不是责备的过程时,他们会更加合作和坦诚相处;

有关绩效的讨论不应仅仅局限于经理评判员工,应该鼓励员工自我评价以及相互交流双方对绩效的看法;

如果经理认为绩效管理仅仅是他们对员工要做的事,那么冲突将不可避免,反过来,如果看成是双方的一种合作过程,将会减少冲突;

绩效管理不是讨论绩效低下的问题,而是讨论成就、成功和进步的问题,重点放在这三方面时,冲突将减少,因为这时员工和经理是站在同一边的;

发生冲突和尴尬的情况常常是因为经理在问题变得严重之前没有及时处理,问题发现得越早,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反馈和观察问题

一些经理抱怨他们不能给员工反馈的原因是他们不能监视员工或每天盯着他们干活。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有必要观察一下员工的工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角色不是去评判他们,而是去帮助他们评价自己的工作。你不必总是监视他们,你也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答案。你可以和你的员工一起共同找出答案。

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常常是员工和经理开始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经理和员工一起讨论,以搞清楚在计划期内员工应该做什么工作,做到什么地步,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何时应做完,以及其他的具体内容,如员工权力大小和决策级别等。通常绩效计划都是做一年期的,但在年中也可以修订。

绩效计划过程结束后,经理和员工应该能以同样的答案回答下列问题:

员工本年度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我们如何判别员工是否取得了成功?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员工应该何时完成这些职责(例如,对某一个特定的项目而言)?

员工完成任务时有哪些权利?

哪些工作职责是最重要的以及哪些是次要的?

员工工作的好坏对部门和公司有什么影响?

员工为什么要从事他做的那份工作?

经理如何才能帮助员工完成他的工作?

经理和员工应如何克服障碍?

员工是否需要学习新技能以确保完成任务?

持续的绩效沟通

持续的绩效沟通就是一个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的障碍以及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信息的过程。

持续的绩效沟通能保证经理和员工共同努力以避免出现问题,或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修订工作职责,因为这些问题在许多工作单位都会发生。

常用的方法:

每月或每周同每名员工进行一次简短的情况通气会;

定期召开小组会,让每位员工汇报他完成任务和工作的情况;

每位员工定期进行简短的书面报告;

非正式的沟通(例如,经理到处走动并同每位员工聊天);

当出现问题时,根据员工的要求进行专门的沟通。

绩效评价

如果你做的全部就是绩效评价,也就是说没有做计划、没有持续的沟通、没有收集数据和分析问题,那么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绩效评价不仅仅是评估工作,它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

绩效的诊断和辅导

如果发现了某种问题,不管是某一位员工没有达到议定的目标,还是一个部门没有完

成任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找到原因。不找到原因,我们怎么能阻止它再次发生呢?

例如,某员工的几个指标没有完成,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是技术水平不够,工作不够努力,还是没有组织好?有时也许同员工本人没有任何关系。会不会是组织内部有人不提供必需的资源?会不会是缺少原材料?会不会经理本人都不清楚应该做什么?因此,问题分析非常重要,而且它应该渗透到绩效管理整个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我觉得极具价值的观点是:绩效管理是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要想得到最大的受益,需要完成绩效管理的全部环节,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

绩效评估与发展

绩效评估的意义

传统绩效评估的意义,只是被动的去评估员工过去的表现,因此常常会导致成为秋后算账的形式,让绩效评估失去了评估的意义。如何使员工在现任岗位上发挥专长,并对其职业生涯发展有正面的期望,是设计绩效考核制度的最高指导原则,绩效管理不但要让员工与主管有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同时涵盖目标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

因此绩效考核的目的为(1)确保各项目标的达成(2)随时改进管理方法及程序(3)作为人才未来潜力发展的基础。

绩效评估与发展的规划

一、目标制定

如何制定个人目标才能使考核有意义?首先确定组织的目标,将组织的目标明确归属到各部门,各部门目标再明确的划分到各岗位,如此设定个人的目标,即能确定组织目标的达成。

由于每位员工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应依据年度目标列明每个岗位与本身职务切合的工作目标。在工作目标订出后,主管应与员工对制定的工作目标做双向的沟通,以确定未来一年的目标标准。此外,主管与员工还需共同努力找出方法,以达到工作再简化的目的。并且在年度当中,为了确保目标的达成,必须依工作周期安排期中面谈,确定是否与原先规划的进度有不符合的地方,并讨论差异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成果评估

在各阶段的面谈中确定各阶段所达成的工作表现,到了期末作绩效评估时,首先透过员工自评及上两级主管的绩效评定后,以确定员工在年度期间内,实际完成的工作事项。再评估员工的意愿配合度与员工的工作技能,作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参考依据。

三、发展阶段

经由目标设定,依据为达成目标所需的专长能力,及员工职涯发展的目标,来评估目前员工所欠缺的技能,主管即可针对实际可行方式、考虑公司的资源多寡、公司未来发展趋势等,订定出一套最适当、对员工最有助益的职涯发展,及教育训练计划。惟有使员工能在组织内获得充分的学习与发展,组织才能有永续发展的远景。

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是重要一环,却常常被人忽略。工作职责明确了该做的事情,绩效标准说明其必须达到的程度。两样合起来才算是把对员工的要求解释清楚。

设定绩效标准的目的有二,第一,引导员工的行为达成既定的工作标准。国际知名的专家、美国管理协会会长杰姆士·L.·海耶士曾说过:“如果您切实地与您的下属一齐建立起绩效标准,并且说明了您对他们的要求,那么即使您从不考核他们,也仍然是桩值得的事;因为大多人都会想做好工作使上司能接受。”

第二,奠定公平考核员工的基准。除非建立清楚的绩效标准,考绩常因感觉与主观的看法而流于偏颇。不管考绩作业所用的方式与表格设计有多好,要做好有效的考绩,最重要的就是明白阐释主管的要求如何,而绩效标准就是达到此目的的最佳途径。

有效的绩效标准乃是根据工作而来,因此岗位说明书的内容就是绩效考核的要项,而考核的标准应是可以达成的、易于了解的、明确且能衡量的。

部属应参与制订他们自己的绩效考核标准,如此,标准才能订得恰当;部属也能受到鼓舞而努力去达成甚至去超越标准。如意见不能协调一致,主管应做最后之决定。

一件工作的绩效考核标准该有几个,并无最少或最低之定数。多项标准有助于主管的要求并有助于主管了解部属的长处及应该加以辅导的地方。主管及部属在决定标准的数目时应把握恰当与实际两个原则。

结语

绩效的结果是一种资产,一种诊断企业组织的资产;这种资产必须长年累月系统化的累积,才显的出整体评估方式的价值。系统化必须兼顾在制度之中,这样的绩效评估才不至落为每年例行的无谓的功课。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4

第一,公安机关作为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执法部门,许多业务工作涉及面特别广并且具有复杂多变性,表述笼统、抽象,在制订评价体系时,无法简单的利用文字和参数来对任务进行完整和准确的描述和计算,考核指标难以量化。

第二,在公安绩效管理的思路上,部分领导仍然无法摆脱传统的干部政绩考核思路,对工作的考核常以结果来评价,结果重于过程、考评重于管理。由于无法实时掌握工作的动态,管理部门不能实时地掌控工作任务的进展,只能等待结果的发生才决策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略显滞后,从而无法根据进展来调节工作的考核内容,使绩效考核不能体现公平。

第三,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需要众多数据作为支撑,才能对工作任务做出最贴切的评估。目前公安的考核体系大都停留在依赖民警手工统计的基础上,考核手段落后,耗费了绩效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导致公共管理成本增加。同时,各业务部门也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准备和整理考核材料以应对考核,导致绩效管理本末倒置。本文通过对传统的考核方式的研究,结合广西本地的公安管理模式,将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安绩效管理模式运用到日常的公安绩效管理工作中。广西公安厅在施行绩效管理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近几年的自治区绩效考核中均获得了优秀单位奖。

二、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安绩效管理模式的主要思路

(一)建立公安战略目标导向

的动态考核体系为绩效管理提供方向上面,我们详细分析了现阶段公安绩效管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才能满足当前公安业务考核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经过一系列的技术研究与论证,采用C/S和B/S混合模式,即利用C/S模式的高可靠性来构架应用(包括输入、计算和输出),利用B/S模式的广泛性来构架服务或延伸应用(主要是查询和数据交换),建立了基于目标导向的动态考核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部分:

1.构建基于目标导向的任务管理系统

在公安日常工作中,公安制定的每一项整体战略目标,在实现过程中,都需要自上而下地将目标落地,即分散又合理地分解至每个业务单元、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通过完成层层工作任务来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于公安绩效管理考核来说,就是将考核目标采用层级方式构建,通过层级关系逐级分解目标,并将目标进一步分解成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工作任务,并且依据公安机关内部管理方式所建立的权限控制,将目标、任务指派至实施部门或个人,最终实现对目标的考核。在广西自治区公安机关的绩效考核中,自治区公安厅绩效办根据自治区公安厅党委提出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配至各业务部门,然后各业务部门负责逐级将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考核任务,最后任务下达至具体实施的部门或个人。这样不仅能够减少考核的层级,而且可以有效地细化考核目标。此外,目标配置的模式为向导模式配置,将需要配置的方案、指标数据分为多步,逐步引导用户完成配置。这样每一步需要录入的数据大大减少,用户面对的界面简洁明了,同时界面也有了更大空间调整布局及安排对配置项的说明。

2.构建可动态调整的指标系统

在设计指标系统时,考核指标的计分方式都是由自身运算规则和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两部分进行构建。当考核目标建立后,我们将考核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指标,使指标实现层级管理,同时为了直观的展示考核结果,我们将运算规则赋予指标,实现了指标考核转换为直观的分数。在公安工作中,每一项考核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形式的变化、领导的更换,考核的侧重点会随着改变,考核方式也会跟着改变。因此,在实际考核中,当考核方式出现变化,我们只需要按照考核方案的要求调整考核指标的运算规则,改变考核指标的计分方式来凸显考核的侧重点,从而实现通过简单便捷的操作对考核方案中的指标体系进行动态的调整。此外,指标系统构建上也应该采取统一建库的方式,便于根据需要调用不同的考核方案,从而实现任务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3.设立自动化运算规则和公式配置系统

为了在公安绩效管理中将指标考核转换为直观的分数,我们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方面通过创新的设计支持绝大部分指标考核的模块化运算公式,并通过公式间的叠加运算来完成复杂指标的计算。公式配置系统中的运算公式主要是由IF和ELSE命令构成的,前端采用J2EE技术,公式计算由单独的VC程序计算。公式采用固定的形式,但是可以通过界面的形式配置公式。另一方面是实现自动实时运算,一旦业务数据有更新便自动触发运算程序,达到实时算分的效果,同时通过多数据汇总、多变量、分布式计算等方式,实现绩效分数的实时计算与展示和定期的功能。

(二)整合公安各业务系统数据为绩效管理提供支撑

以传统人工方式难以对这些数据及数据关系进行精细化的收集和处理。由于没有足够的绩效数据支持,绩效循环只能够以较为粗放的形式进行,大大制约了绩效管理的能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对接各类信息业务系统直接推送、抽取及开发构建简易业务模块填报收集两步走的模式:

1.业务系统直接抽取数据

针对已有信息系统覆盖的业务数据,采用通过开放绩效管理的数据接口,将绩效管理与公安各业务系统进行对接,将各业务系统数据直接提取到绩效管理平台中,建立临时的数据表,绩效管理平台对抽取到的数据进行后台分析、计算,并将最终的结果传到前台对用户进行展示。

2.构建简易业务模块收集数据

针对暂时没有建立信息系统覆盖的业务数据,采用以工作任务和目标为基础,开发简易的台账式填报或者报表式填报的方式,确保绩效管理所需指标数据的收集。通过以上两种形式,大大减轻了绩效管理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收集的效率,同时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最大化地提升数据收集的完整性、有效性、容错率,为更精细的绩效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基础。

(三)设立完善的绩效分析工具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绩效分析是绩效管理的重点,好的绩效分析不仅能够直观地反应当前工作情况,为下一步领导决策、目标设置提供良好的依据,绩效管理也将从传统的“考核”向“管理”方向转变。这就需要更全面的分析工具支持,以便于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我们采用多样化的绩效展示和完善的绩效分析工具,提供分数展示排名系统、对比分析展示等功能。各级公安机关均可通过平台对本部门、本警种的整体绩效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为领导明确目标、找准差距,及时准确的把握工作思路和方向提供依据。同时,决策是多方面的,各个考核部门所关注的内容各不相同,政工部门可能关注的是民警素质是否提高、人员的配备是否不足,而装财部门可能关注的是资金调拨情况、投入与产出情况,而执法办案部门可能关注的又是办案情况、执法是否规范等,为满足不同职能部门对决策的需求,绩效结果分析展示还需要设计个性化的、自定义展示的功能。

三、基于目标导向的公安绩效管理模式在应用中的成效

(一)实现全程自动考核模式,解放人力成本

该模式通过实时、自动抽取各警种的业务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业务数据开展绩效管理,考核的数据运用直接穿透到基层所队,并提供全过程的完整绩效展示和分析。这种方式数据直观准备、内容详尽,在考核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为领导的精确决策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来源。

(二)实现动态化考评,确保评估体系更加准确

该模式建立基于目标导向的动态化绩效管理体系,构建了可动态化调整的指标系统,使各部门可以根据任务进展的情况和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实时调整工作方向和考核方式,从而更好地调动民警的主观能动性,确保对任务的评估结果和实际相吻合。

(三)实现公安信息化警务,体现绩效管理的公开公平

该模式依托信息化系统的体系实现了将传统的考核方式向信息化考核的转变,在网上突破跨越区域、跨越警种、跨越部门的限制,实现工作任务的全新监督和考核,从制订考评方案、指标、标准开始,全方位地提供高效、公平、公开的评估考核体系。

四、结论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5

一、明确管理职能,理清管理思路

管理有很多定义,但从字面来理解,管理主要是“管人”、“理事”,即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及事务进行安排和处理。当然这种字面上的简单解释又不可能严格表达出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完整含义。许多学者对管理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例了。我们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管理有很多基本特征,如文化现象(社会现象)、组织(载体)、任务、职能、层次、核心等等,其中都离不开管理者,管理者的任务也就是管理任务,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管理职能。这里管理者是统称,没有主管领导、行政人员以及基层领导者的等级之分。虽然这些管理者可能因为各自所处的组织类型和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不同而处于不同的地位和级别,担任不同的管理职务,拥有不同的权力范围,担负不同的责任;但是他们的任务性质都是相同的,都必须为组织及其所有成员创造和保持一种环境,使人们在其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最大才能,通过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

因此,我们将这些管理者统称为“主管人员”(manager)。例如我们学校的书记、校长、院长、主任、处长、科长,都属主管人员之列。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绩效管理又可称之为“管理中的管理”。管理作为一个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就是通常说的管理职能。早期的管理理论将其表述为计划、执行、控制三个方面。后来有人将执行细分为组织、指挥、协调,这样一来,就有了五大职能。现在一般表述为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五大职能。目标绩效管理在这五大职能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就拿计划来说,计划就是要明确目标。“目标绩效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首先由美国管理大师彼特·德鲁克(PeterDrucker)在其名著《管理的实践》(1954)中提出。之后,他又进一步指出,企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同时各级主管人员还必须通过分解目标实现对下级的领导。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就越有可能发生冲突和浪费;如果某一个范围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范围必定被忽视。从此,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更大的范围都证明了目标绩效管理的巨大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层层分解计划指标,归口管理等办法,都类似于目标绩效管理。

我校近6年多来从一个普通高职院校成长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学生能力、教师能力、领导能力及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都证明了目标绩效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也似乎是我们的“无为”而治。如何理清管理思路呢?按德鲁克的观点,管理者应当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因为“工作”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而不是有了工作才确定目标。一个有效地目标绩效管理的基本过程,应当是首先由最高管理层确定组织总目标;然后对其进行逐级分解,并设定各个部门直至每个人的分目标;经过目标实施过程后,还要合理考核、评价各部门和个人的目标完成程度,并据此对其进行奖惩。所以,我们的思路是要科学地计划,心中装着工作目标,并将总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和阶段目标,认真地组织实施,严格过程控制,采用正确的激励措施和有效的领导方法。

二、坚持目标绩效管理,突出抓好关键

推行目标绩效管理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包括主观意识方面上的思想认识基础和客观条件上的科学管理基础。在我们学校有很多好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在目标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矛盾,其主要原因是缺乏思想认识基础。例如,在某年度的目标绩效管理绩效考核中,有两个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学学院被评定为三等,引起较大反响。现在看来,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其中之一是目标绩效管理中应将基本目标绩效管理和优势目标绩效管理分开评价。将他们评为三等就是目标有些混淆,付出的多却没有得到多的回报。当然不是说他们什么都好,他们是基本目标的不足遮盖了优势目标的成绩。但就目前而言,他们在学校的主体目标上是有较大贡献的。

此外,实事求是地讲,目标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如果缺乏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在实施过程中它就很容易滋长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等错误思想;在设定目标及考核、评价等环节,就有可能出现忽视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因此,就面对荣誉、待遇及评价这一点而言,我们必须教育教职工克服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等错误思想,强化全局意识和长远利益观念,正确理解学校、部门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推行目标绩效管理的科学管理基础,主要包括做好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机制)、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做到信息畅通)等,以达到能够精确地评价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业绩的目的。为了配合目标绩效管理,我校启动了两级管理改革,其动机与目标绩效管理是一致的,是围绕目标绩效管理充分地放权,在执行、控制阶段能动地发挥各二级组织在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近年来,我校也陆续开展了各项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目前运行的情况不是很好,这说明我们的制度还不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还不坚实,准确的度量和评估机制还不健全。一句话,科学管理基础不厚实。

我们的思想认识基础和科学管理基础现在还不够好,是不是就意味着要放弃目标绩效管理呢?不是的,我们应当围绕这些问题,迎难而上,将目标绩效管理搞得更好,学校才会有大发展。一是目标绩效管理要逐步推行、长期坚持。目标绩效管理不能凭我们的主观愿望一蹴而就。如前所述,推行目标绩效管理必须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而且这些工作又都是学校和各部门的长期任务。因此目标绩效管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有效途径只能是逐步推行、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二是推行目标绩效管理要注重信息管理。信息管理贯穿目标绩效管理体系的全过程。设定目标需要以占有大量的信息为依据;展开目标需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执行目标需要进行信息传递与转换。因此目标绩效管理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十分注重信息管理。三是推行目标绩效管理要确定好目标。所谓“好的目标”,首先应当是切合实际、量力而行的目标,衡量标准就是设定的目标需要通过努力才可以实现。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实现的目标,不是一个“好的目标”;不通过努力就可以轻松实现的目标,更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目标”。2006年底,我校确定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严格来说目标是很高,但这一目标我们不能放弃。正因为有这一目标的激励,我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各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学校发展有了较大的跨越,以致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所谓“好的目标”,还必须具有可供考核的量化指标。指标之间要具有关联性,可用数据采集系统、差距检查与分析、及时激励制度等作支撑。各项指标还应具有阶段性,能兼顾结果与过程。达到这些要求的目标,可以帮助主管人员及时地了解整个团队的工作进度,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教职工的主动性,提高教职工的执行力,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四是推行目标绩效管理关键在于领导。学校各级领导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对各项指标心中有数,要做到工作深入、熟悉业务、了解下情、善于管理。各级领导要正确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应当是一种相互平等、尊重、信赖和支持的关系,而不是单向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在设立目标时,领导要善于与下属沟通,使各部门的工作方向与学校整体工作方向一致,保证各分目标之间相互支持;在展开目标时,领导要发扬民主,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要的条件以及针对目标实现情况的奖惩事项,在事先同下属达成一致,并签订责任状;在执行目标过程中,领导要改进工作作风,主动授予下属以相应的支配人、财、物和对外交涉等权利,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促使各项目标实现。各级领导还要带头掌握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技术,要学会编月计划、周安排,既要注意计划的组织,又要注意执行过程的指导和检查,更要加强评价与反馈。我校大部分干部这几年管理水平有所提升也主要体现在工作技术和手段上,以致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三、注重实施过程,优化评价机制

重视结果,强调自觉、自主和自治,固然是目标绩效管理的基本特性。但在目标绩效管理过程中,由于形成了相互关联的目标体系,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环失误全局皆输。因此,实施目标绩效管理决不意味着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领导必须十分注重过程管理。这种过程管理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要及时通报和反馈工作目标实现情况,促进各项工作互相协调;其次,要经常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督促下级改进工作;再次,要及时指导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完成。要将督促检查贯穿始终。在目标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主管人员必须随时跟踪每一目标任务实现情况。

在督促检查过程中,发现一般问题要及时协商、处理,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以确保目标运行方向正确、进展顺利;发现严重影响目标任务实现的不可预测事件,则应当通过一定的组织程序,修改原定的目标。为了提升某些部门领导的控制能力,我有时作了一些过程指导,于是有的人认为这就是领导不抓大事。其实在管理过程中,大家是平等的,领导要更多的关心下属,但关心下属当然不是今天许个提拔的愿,明天送点“温暖”。我认为,领导对下属最大的关心是持续的反馈与指导,发现下属做得好的方面要给予鼓励,发现下属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及时提醒,并能辅导下属提高业务技能;最好的关心是增强下属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完成目标任务的能力。没有不劳而获的成功,我们只有注重过程,注重细节,才能决胜千里。目标绩效管理从制定、计划、实施、督导、评价、实现到刷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目标任务是有时效的,当然按时实现比超时实现好;目标任务是有数量的,当然完成得多比完成得少好;目标任务是有质量的,当然完成的质量等级高比质量等级低好。这就告诉我们,目标考核的过程就是一个合理的评价过程,我们要从考核的组织、形式、内容、时间、程序以及考核的原则和反馈机制上多想办法。质量工作处要考虑采用月报、季评、期考,自评、互评、总评,基本考核、优势考核、创造性考核等多种方式、方法优化考评体系,甚至于还要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

绩效管理论文范文6

1.工作在整个社会中所占据的位置不高

工作者的活动非常的繁琐,而待遇并不是非常高。尤其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合理的控制好自身的心态,在其心理上表现出非常显著地落寞感,特别是按照岗位来订立待遇之后,不具备应有的工作积极性,就算是具有非常高的水平的综合性的员工,也会产生一种认为工作没有意义的心态,导致发生倦怠心理。

2.档案管理活动并没有受到其应有的关注,从业者自身缺乏成就意识

。当前的形势是,整个环境对于此项活动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甚至还有部分人贬低此项活动。从业者的活动本身属于以后总服务性活动,所以常会受到忽略,因而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一种没有成就感的意识,进而发展为倦怠心理。

3.档案信息网络化,工作压力增大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对档案管理人员有着不同以往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尤其在知识密集、人才集中和现代化办公的高校,应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网络信息采集、整合与服务技能;一定的外语水平、计算机专业知识水平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在心理上承受着难以负担的压力,以致产生焦虑和挫折感,引起职业倦怠。

二、绩效管理以及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解决方法

通过上文对档案管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原因的分析可知,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激情不高,缺乏工作兴趣,同时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压力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进行释放。基于这样的原因,采用科学的绩效管理手段可以有效的转变这一局面。

1.通过绩效工资

按照期望理论的观点,绩效和工资是相互联系的,能激活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动机。但管理实践中,绩效工资不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这取决于绩效工资的制度及贯彻情况。如绩效评估是否能反映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让他们感到公平。

2.通过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组织的承诺、满意感等激活他们的工作动力

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排除工作中的障碍,并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从而激活其工作动机。

3.通过设定目标来激励档案管理人员

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能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相对照,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从而实现目标。

4.通过建立档案管理人员指标评价体系,变职称评定终身制为竞争上岗制

在指标评价体系中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通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劳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并对其进行引导、激励和约束。打破档案专业技术资格终身制,实行档案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最终不断激励档案管理人员有责任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5.通过建立绩效反馈机制,促进绩效改进

绩效反馈是对绩效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应用,通过绩效沟通来实现。妥善地对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加以正确的引导,将经过认真分析的考评结果运用到绩效改进工作中,对有效提高整个绩效管理工作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