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运输论文范例6篇

公路运输论文

公路运输论文范文1

成品油的公路运输配送指的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将成品油及时、按量地通过公路运输方式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服务活动。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的主要特点包括:

①成品油的公路运输配送是以配送油库为中心,将油品装卸、储存、送货等活动有机结合的整体,其功能是多样化的;

②先进的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过程应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装备做保障,实现从单纯的送货向送货服务的转变,进而实现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过程的增值;

③成品油的公路运输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这在大规模、专业化的油品流通领域体现的更为明显。近年来,我国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领域发展迅速,各种信息化物流管理手段被应用于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体系中,对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效率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与此同时,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的“长鞭效应”问题较为突出,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中,不同层级间的信息传递较为缓慢,且信息的真实性偏低,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并降低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此外物流系统层次多、环节多、物流需求失真、组织管理条块分割等问题,也严重影响着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的效率。集成管理模式下,组织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得到有机结合,条块分割和部门间协调不足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因而应用集成管理理论对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进行优化,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2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优化策略

2.1管理理念的集成

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管理理念集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思想集成。目前的成品油营销体系中,成品油配送的从业人员基本上按着已有的渠道工作,具有习惯性的一面。各自为政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下,很少有人顾全大局,从整体利益出发着眼于成品油物流配送一体化对于企业的利益。这也是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造成的影响。就实质意义而言,人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提高物流配送系统效益的重中之重,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一体化物流集成的优势,才能激发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与其他竞争要素共存共长的关系,才能实现集成体的功能倍增和适应进化性。

②供应链集成。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对成品油物流流程进行改造和集成,实现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有效管理、强化成品油调配提供流程支持。

③价值链集成。科学分析炼油厂、配送服务部门、加油站等价值链,将炼油与销售的成本分解为多种功能性成本,以更好地辨认出可能的差别资源及价值链组织的合理性。

④企业资源规划集成。就运用成品油公路运输网络、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设施、设备以及企业内部财务、销售、物流、管理人才资源等集成企业资源,实现对企业资源的统一规划和优化配置,使其在成品油公路运输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2.2能力资源的集成

所谓物流服务能力,指的是物流企业所具有的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顾客服务的一种评价。物流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在物流服务中必备的实体资源,如运输设备、仓储设备、信息网络等等;

②在物流服务中必备的无形技能资源,如网络设计、组织管理、货运组织方式等;

③在物流服务中需要的知识资源,如物流管理知识、物流运作知识等;

④过硬的物流管理团队。在互信和共赢机制下,对物流企业的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进行系统化集成,以形成一个有机的资源整体,实现系统功能的倍增,促进成品油公路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行。

2.3信息资源的集成

现代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的运行与改进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因而在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优化过程中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优化。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的集成目标是:紧紧围绕成品油物流配送系统的战略目标,从整体利益出发,利用价值链的思想合理化系统内业务开展的流程,借助IT技术,实现信息在系统内快速、安全、畅通地流动,带动成品油配送物流在系统内的快速运动,并利用现有的数据建立合理的数据模型,为系统的生产与销售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信息共享而实现物流运作全过程的可见性,由可见性物流服务全过程的可控性,由可控性而物流系统的适应性,由适应性而物流系统输出的一致性和产品的可得性,进而达到提升顾客满意度的目标,这就是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信息资源集成的基本思路。由于现代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的一体化程度逐渐提高,系统内各部门和个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因而通过信息共享机制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促进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依赖、长期合作、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4物流流程的集成

对物流流程进行集成,有利于提升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的连贯性和流畅性,以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成果,物流流程的集成包括:

①业务流程集成。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对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系统内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分工,同时构建岗位间、层级间信息流动的有效机制,减少信息失真和滞后;

②组织集成。根据完成任务的流程的特点,采用专业的物流配送管理团队形式,以完成单个成员无法承担的系列活动。成员空间距离的拉近意味着很多问题不再出现,一旦出现问题也能迅速得到解决;

③与供货方集成,改善与炼油厂或供货企业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增进协调合作和信息交流,以消除不必要的手续提升组织效率;

④与客户集成。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成品油公路运输配送流程,为实时控制物流过程提供条件,从而实现过程同步、交货准时、响应敏捷并提升客户满意度。

3总结

公路运输论文范文2

作为理性人,公路运输承运人在从事运输活动过程中往往把利润放在首位。如果用R表示运输利润,S表示运输收入,C表示运输成本,那么运输利润R可以表示为:R=S-C

(1)运输的收入主要由货运量、运输的价格、运输距离决定,如果用n表示货运量,p表示运输价格,l表示运输里程,则有:R=S-C=p×n×l-C

(2)根据是否随着运输里程的变化而变化,运输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Cf和变动成本Cv,其中,固定成本包括车辆的折旧C1、管理人员工资C2、司机工资C3、职工福利费C4、运输管理费C5、保险费C6等;可变成本包括燃料费C7、修理费C8、轮胎费C9、过路过桥费C10、货运附加费C11、罚金C12等。由于变动成本Cv与运输活动的距离及货运量成正比,那么Cv可以表示为:Cv=k×n×l

(3)其中,k由燃料费C7、修理费C8、轮胎费C9、过路过桥费C10、货运附加费C11、罚金C12等变动成本项目决定,表示单位运输里程所需要的可变成本。则最终有:R=S-C=p×n×l-k×n×l-Cf=(p-k)×n×l-Cf

(1)由于k和Cf在一定期限内是不变的,所以承运人的收益取决于p、n、l。我国公路运输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其竞争程度甚至比市场经济成熟国家还要激烈,为了获取更多的货物,很多承运人竞相压价,期望以提高运价来获取更大的收益的愿望目前还不现实。运输距离取决于客户的需求,与承运人无关。要货运量n是承运人可以控制的,所以承运人愿意尽可能地多装货物,来获取更大的收益。

(2)关于运输成本。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车辆的折旧、管理人员工资、司机工资、职工福利费、保险费、修理费、轮胎费、货运附加费等基本没有下降的空间。对于燃料费,机动车到达一定年限后,如果不更换发动机,该项费用也很难减低,但是,更换发动机需要较多的资金,很多运输企业不愿意采用此方法。过路过桥费是由高速公路公司收取的,在整个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根据陈荫三的研究,通行费在区域运输中的比例为33.20%,在干线运输中的比例为27.36%。如果国家降低目前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对于运输企业利益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3)关于运输价格。在我国目前过度竞争的状况下,价格竞争往往是运输承运人最有力的竞争手段。为了获取更多的订单,企业往往竞相降价。从图1可以看出,当运输的吨公里价格降低时,运输企业必须装载更多的货物才能获得同样的利润。如果要获得超额利润,超载是最易采取的措施。

2运输承运人之间的博弈模型

假设公路货运市场有两个承运人,承运人A和承运人B,他们的车型相同,在运输里程相同的条件下,正常装满货物的收益为Sz-Cz,超载运输的收益为Sc-Cc,很显然,Sc-Cc>Sz-Cz。在货运市场,承运人之间博弈时有合作(不超载)和不合作(超载)两种战略选择。承运人之间根据自己与对方的期望收益,来决定采取何种战略。从表1可以看出,如果承运人A和承运人B合作,即双方都不超载,他们都将获得Sz-Cz的收益,其中Sz表示不超载时的收入,Cz表示不超载时的运输成本;如果双方都不合作,即都超载,他们都将获得Sc-Cc的收益,其中,Sc表示超载时的收入,Cc表示超载时的运输成本;如果双方中有一方合作另一方不合作,合作的一方只能获得Sz-Cz的收益,而不合作的一方能够获得Sc-Cc的收益。由于每一个运输承运人都是理性的,都希望追求最大化的收益,所以不论另一方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承运人都会选择不合作(超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Sc-Cc。

3运输承运人和监管者之间的博弈模型

监管者具有维护市场秩序、遏制运输超载以及确保交易公平的职责。监管者在履行职责时,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用Cj表示。当查到超载运输时,将处以承运人一定的罚款,成为监管者的直接收益,用αN来表示,其中α表示罚款系数,N表示超载货运量。承运人有超载和不超载两种战略,监管者有检查和不检查两种战略。

(1)当αN-Cj<0,即监管者的监管成本太高时,监管者缺乏监管的积极性,此时有唯一的纳什均衡战略组合(不检查、超载)。

(2)当αN-Cj>0,且Sz-Cz>Sc-Cc-αN时,有唯一的纳什均衡战略组合(检查、超载)。此时,监管者有监管的积极性,但承运人在利益的诱惑下采取超载策略。

(3)当αN-Cj>0,且Sz-Cz<Sc-Cc-αN时,无纯博弈的纳什均衡战略组合,应该求其混合战略解。

4运输承运人和监管者之间的混合博弈模型

假设监管者以β的概率进行检查,运输承运人以γ的概率选择超载,

5结论

(1)当运输承运人与监管者有唯一的纳什战略组合(不检查,超载)时,可以采用自动化的监控实施及计重设备来降低监管成本。

(2)当运输承运人与监管者有唯一的纳什战略组合(检查,超载)时,可以采取就地卸载的策略。

公路运输论文范文3

下面以我的一堂公开课为例,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来诠释PIPA教学法在物流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与实施。公开课的课题是广东商贸学校李如姣老师主编的应用型物流管理“十二五”系列规范教材《运输作业实务》第一模块“接单”中的技能训练任务二“公路运输如何办理接单手续”,时间是2014年6月19日,学生是广州商贸学校12级物流大专班学生。这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采用PIPA教学方法,“任务驱动,行为引导”为指导思想,以模拟物流公司(承运人)为载体,以公司基本业务活动为线条,将公路运输办理接单手续通过学生实践掌握知识。教学流程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行动过程—拓展提升—教学反思。设计方案中有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教法与学法的选择等。教学资源的准备有多媒体课件、任务书、张贴板一块、水笔若干支、板钉一批、书写卡片。行动过程如下。首先,复习与本课内容有关联的旧课知识之后就到“下达任务书”这个环节。学生按原先小组坐好,每个小组发一份任务书和一张书写卡片,教师作一些要求,强调只有20分钟的时间,这是步骤一。步骤二是学生分工合作完成下达的任务内容,教师到各小组巡视、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步骤三是各小组成果展示,步骤四是教师对小组展示内容作出评定并引出相关行动锦囊,步骤五是拓展任务。在整个步骤过程中都体现PIPA教学模式中的过程、仿真、实践、任务。

2PIPA教学模式取得的教学效果

PIPA教学模式铺设了学生和老师共同成长的双轨路径,培养了学生,成就了老师。据了解,该模式2007年研究与实施以来,广州商贸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从85%提升到100%;用人单位满意度从62%到90%;学生获得市级省级各种技能竞赛奖项;培养出由南粤优秀教师、省职教名师、市优秀教师等名师组成的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在这堂课中,我以学生获得公路运输办理接单手续的业务知识为主线,将物流行业涉及到的个人职业素养、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其它方面相结合,让学生站在物流公司(承运人)的角度去面对发货方收货方办理业务,在高度仿真中体验掌握了承运人的基本业务,同时拓展到了托运人和收货人的基本业务。PIPA教学模式在这堂课中让学生做到了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获取知识和技能,而且学生人人参与了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精神。在成果展示中,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大胆发言、敢于展现自我等职业素养和交际能力,教师点评中渗透了情感教育,表扬好的,鼓励不足的,同时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足之处和向其他同学学习,或者帮助其他还没有学好的同学。课堂采用的是PIPA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课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是通过仿真、实践获得知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所以学生对业务知识理解深透、掌握牢固,因而在拓展提升这个环节,行动加固里的题目学生一下子就能解决,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3使用PIPA教学法的一些要求与建议

公路运输论文范文4

所谓公路运输市场预测,实际上就是研究预测运输市场的潜在需求,是在市场调查所取得的信息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运输市场供需的未来形势和发展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变化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测算,并做出预见和判断,从而为运输经营者、生产部门及流通部门确定经营计划和目标,为管理部门制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发展生产、满足需求、繁荣市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2意义

1首先,运输市场预测是制订和调整行业管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搞好市场预测,可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避免盲目性,使之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2运输市场预测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搞好市场预测。有利于加强公路运输行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控制,自觉地把运输行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的轨道;3搞好公路运输市场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目标管理,提高运输市场管理水平,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搞好市场预测,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当前,在我国公路运输市场中存在着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通过市场预测,能够预先掌握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规律,从而采取相应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运输市场,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5搞好运输市场预测,可以引导运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寻求自己的发展目标,制订积极的经营策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现在我国的公路运输市场正面临着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的重要发展阶段,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市场预测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公路运输市场的科学管理水平。

3原则

市场预测是根据己掌拥的资料预计未来市场的变化趋势。由于经济运行过程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客观规律的局限性,预测误差在所难免,为增加公路运输市场预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预测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原则:

1连续性原则

运输市场的发展又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而描述这一变化过程,也不是仅仅靠一两次预测就可以一劳永逸,所以应该把市场预测作为市场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只有连续不断开展市场预测工作,才能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加深对运输经济客观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系统性原则

公路运输市场联系着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既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服务,又受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对公路运输市场预测,不能仅仅局限于公路运输市场本身孤立地进行,而应该综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因素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综合运用各方面的资料信息,可以有效地避免预测偏差。

3客观性原则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进行市场预测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避免凭个人主观愿望办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只有充分揭示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趋利避害,争取较好的市场管理效果。

4大样本原则

由于公路运输市场需求多样化,在进行预测时,选用的样本应该尽量多一些,样本越多越全,越具有代表性。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样本数目不应少于30个。

5测不准原则

任何一种预测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准确。公路运输市场管理不同于企业经营,在进行市场预测时相对期限可能长一些。因此,一是不必要追求过高的精确性;二是要在不影响预测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预侧期限和预侧范围,三是要注意对预测结果的跟踪检验和调整。

4程序

1确定预测目标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有明确的工作方向,预测目标就是预测的主题。因此,进行公路运输市场预测,首先就要确定预测什么,为什么预测,预测的期限及范围。确定预测目标要力求准确、明了、具体。市场预测中包括的因素很多,有直接因素也有间接因素。

2收集整理资料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必须占有准确完整的统计资料。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由工作人员直接通过访问、调查从市场上获得的未经加工整理的原始资料。第二手资料是对原始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简化而获得的资料以及从统计部门、科研单位直接取得统计数字、科研成果等。原始资料必须经过整理才能应用。对资料的整理,要注意按时间序列区分其变化形态,找出变化规律,如线性变化、周期变化、随机变化等。

3分析判断

获得充分的资料后,要根据预测的目的和要求,认真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据此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模型参数。分析判断是预测的关键环节,能够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就能够确定较好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就准确可靠。否则,预测模型不能正确反映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所做出的预测就没有意义。

4做出预测并分析预测结果

建立起预测模型之后,根根占有的数据和确定出的模型参数进行运算求解,求得预测值得出预测结果后要加以分析和检验,分析预测误差和可信程度。

5结论

公路运输论文范文5

首先,公路运输具有反应灵活的特征。对比其他运输方式,公路运输中车辆的运输具有随时、任意性。不像火车以及轮船等运输方式需要固定的时间表,公路运输可以灵活的安排运输时间。同时,公路运输能够将不同地域连接起来,节省时间。其次,公路运输具有速度优势的特征。速度优势是运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中、短途运输过程中,公路运输担当着主力军。公路运输中货物不需要中途中转,并能够保持较快的运输速度。再次,公路运输具有资金优势。公路运输的运营成本较低,无需专门的设施即可以完成运输任务。并且公路运输的投资周期较短,能够较快回收资金。这在国家财政有限的情况下,公路运输的优势显现出来。

二、公路运输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公路运输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连,能够帮助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公路运输帮助增强经济发展的流动性。不同省市、不同区域的资源在公路运输的支持下,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将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程度。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都将获得提高。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公路运输的需求。公路运输建设成果突出,将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各种便利条件,继而增加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另外,公路运输将带动我国其他不同产业的深度发展。例如,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在公路运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遇。汽车制造业不断适应公路运输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汽车安全性、创新性的相关研究,提高了汽车制造业的质量,使该产业得到更高端的发展机会。

三、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区域经济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不通过国家所致力于发展的内容之一。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区域经济主要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公路运输的要求逐步提升。公路运输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公路运输拉动相应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公路运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区域经济带来发展的新鲜动力。不仅改善了公路周边的人口结构,还重新分配了相关的产业布局。公路运输的顺利推进改变了一个区域内封闭、落后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大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其次,公路运输促进相关地区的就业活动。一个区域内经济发展还体现在区域内人口的就业方式上。公路运输需要良好的公路作为基础设施。在此情形下,公路建设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随之,相关地区的人员参与到公路建设当中来,增加了人口的就业率,从而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再次,公路运输能够优化区域经济的布局。公路建设通车后,能够使相关地区的经济布局发生变化。调节好传统的产业结构,带来新鲜的产业结构,丰富了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例如,在公路运输沿途开设相关的旅游、商业区域,将大大改善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发展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这些区域内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公路运输发展起来后,封闭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生活方式将得到大大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得到一定的提高。公路运输发展起来后,第三产业的发展将给区域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最后,公路运输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是一时的发展结果,必须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区域经济持续、长久的发展。公路运输为区域经济带来实时的、动态的资源,能够确保区域内资源的对外输出,同时,还有利于外部资源的流入。动态的资源互动交流模式,将大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力。四、公路运输建设的策略探析首先,确保公路运输建设发展的资金保障。资金是公路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家在财政紧缺有限的情形下,对公路运输应有一定的倾斜。这样在基础上确保了公路运输相关设施建设的费用。同时,政府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引入民间资本,投入到公路运输建设当中。多种力量的融合,将大大加强公路运输建设。其次,完善公路运输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政策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应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加紧制定适应公路运输的相关制度。这些制度应是连续的、科学的、实用的一个体系。有了完善的制度政策保障,公路运输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再次,加强公路运输创新性的发展。公路运输发展在我国时间已经较长,需要更加科学的、创新性的方式发展下去。应调动不同学科、专业的力量,加强对公路运输发展的研究,使公路运输得到更好的发展。先进理念以及创新性的公路运输建设,将大大提升我国国民经济水平。最后,加强相关监督与检查。公路运输发展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严格的监督检查机制,对公路运输发展提供及时的监督。避免公路运输发展过程中不利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出现。

四、总结

公路运输论文范文6

关键词:公路运输,服务体系,评价指标

 

1. 引言

公路运输服务体系评价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准确的认识问题,正确的研究思路,合理的选择标准以及相应的方法。但无论对于哪一种评价来说,根据目标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既应是评价的尺度亦是准则。由于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导致评价指标的多样性,同时各指标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评价指标的选取是评价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系统进行评价的必要前提,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论文大全。因此,建立一套层次清晰、关系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成功的前提。

2. 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评价指标选择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评价的可操作性,而且还会对评价结论的适用性产生影响,参考现有的评价理论与方法中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原则,确定构造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与全面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元素还是指标结构,从指标筛选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对评价起到指导作用。论文参考。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应力求从不同方面全面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象。论文大全。

2.系统性原则

将公路运输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置身于社会经济大系统之中,并从这个大系统中研究公路运输服务体系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问题。论文参考。不可孤立的研究公路运输服务系统的指标,而应通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系统的反映现象中的内在本质。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作用只有在进行有效评价的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的,必须能够搜集到准确的数据。对于指标数据搜集困难的指标,应该设法寻找统计估算的方法或者替代指标。

4.可比性原则

对评价对象而言,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是公平的、可比的。论文参考。评价时,应分析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公路运输结构的共性与个性,尽量选取使用较多又能体现共性的指标,同时以定量分析为基础并结合必要的定性描述,以提高指标的可比性和可测性,尽量避免选择有明显倾向性的、不可测的指标。

5.动态性原则

公路运输服务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适应在一定时期是保持相对稳定的,但这既是一个目标,又是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在构造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项指标的动态性。动态指标能够综合反映公路运输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趋势和特点。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对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进行评价的基础。公路运输服务体系的优劣最终表现为公路网、车辆和站场与经济发展适应性的问题。论文大全。基于这一前提,指标体系的建立应在对基础设施、运输设备、组织管理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等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上文给出的原则,初步建立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的若干个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如图所示。

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小结

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对于公路运输服务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以及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公路运输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协调适应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公路运输服务系统的特点,探讨了在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下,公路运输服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与具体指标,为公路运输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祁卫东,姜红宇. 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外部性经济现象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2.

[2] 王志强. 高速公路运输服务体系配置研究[D]. 长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3] 王利芳. 道路运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评价方法与模型研究[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2.

[4] 任乐. 道路运输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

[5]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西部地区道路运输服务体系研究[R], 200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