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优化的方法范例6篇

资源优化的方法

资源优化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激励方法;优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S211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重要性

1.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员工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员工在劳动过程中体力与脑力的消耗必须得到补偿,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才能得以继续,社会才能不断进步、发展;另一方面,员工为了提高劳动力素质,要进行教育投资,这笔费用也需要得到补偿,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对教育投资,劳动力素质就难以提高,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2.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能够实现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

薪酬不仅决定了企业可以招聘到的员工的数量和质量,而且还决定了现有员工受到激励的状况,对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工作业绩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必然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

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够实现社会劳动力的有效配置

薪酬作为劳动力价格信号,调节着劳动力的供求和劳动力的流向。当某一地区、部门和某一职业、工种的劳动力供不应求时,薪酬水平就会上升,从而促使劳动力从其他地区、部门、单位及工种向紧缺的区域流动,使流入区域劳动供给增加,逐步趋向平衡,反之亦然。

二、目前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使用的薪资模式为传统的等级工资分配,没有体现出当今社会“多劳多得”的理念。另外,一些企业由于企业发展问题,不能及时的将工资发放到员工手中,这样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上工不出力”的现象。在这种薪资模式下,很多优秀的企业员工都选择更好的企业跳槽,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流失,对企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2.缺乏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实施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有明确的薪酬激励制度,还需要有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做依据。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过于陈旧,导致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制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绩效考核制度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绩效考核的内容以及方法不科学;在考核指标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的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这样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3.薪资水平偏低

企业员工在企业中工作,除了发挥自己的价值外,主要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工资,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如果企业的工资与社会上同行业的企业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甚至达不到社会平均的水平,一些员工就会选择跳槽,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流失。这种薪资水平偏低现象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这也是新时期制约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4.企业薪酬激励制度公平性有待改善

新时期,企业薪资制度,需要根据企业分工不同,员工的工资待遇也应存在差异,一些特殊的岗位上还需要重点照顾。但是目前一些企业在制定薪资制度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企业等级制度进行的,“按资排辈”现象严重,一些对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年轻人,由于资质不足,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这种不公平的薪资制度下,企业员工会产生心理不平衡情绪,对留住优秀的员工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对企业骨干力量的培养工作造成制约,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施工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管理对策

施工企业要完善薪酬激励机制,不能简单的从薪酬制度是否公平出发,应该以满足员工物质需求为基础,对薪酬激励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以下是完善施工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几条管理对策:

1.合理的薪酬结构是必须的,施工企业要先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结构和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和激情,创造企业美好的未来。除此之外,要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区别,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职责,其劳动强度也有所区别,因此薪酬制度也要区别对待,设定对应的薪酬标准,以满足不同部门的需要。

2.调整企业工资结构,并建立和完善企业薪酬监督管理,因为在施工企业中,其薪酬制度很难进行落实,那么薪酬监督管理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一方面也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3.结合施工企业自身特点,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体制,同时要符合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长远利益,使企业和员工获得双赢。同时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这也是施工企业完善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手段。

四、企业人力资源薪酬激励的具体优化方法

1.建立起高弹性的薪酬管理模式

高弹性的薪酬管理模式主要是针对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工作绩效水平来确定的。员工在不同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是不同的,因而所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也不尽相同;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较高的情况下,所创造出来的经济价值最大,则应该给予员工相应比例的薪酬奖励;反之,则支付较低的薪酬,如此一来,员工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热情直接与自己的工资水平向挂钩,就会形成良性的工作态度。不同的时期,员工工资波动较大,因而,奖金和津贴的比重就比较大,保险及福利的比重则相对较小,形成高弹性的薪酬管理模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职工的不同的薪酬期望。

2.确定明晰的薪酬分配原则和管理体系

薪酬管理要从薪酬分配制度的高度进行分析与设计,可以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规划及组织管理体系出发,来确立起较为合理的薪酬分配原则和管理体系。例如薪酬的支付水准可以依据目前的市场行情,综合员工的工作岗位所产生的财富价值,对于公司发展的贡献等因素,来确定出较为合理的薪酬分配原则和管理体系。

3.实行公平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

实行完善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是确立起较为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只有建立起高效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才能够对于企业员工实行公平、公正的福利给予标准,进而为企业的发展挽留人才。实行公平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管理者可以制定出具体的绩效管理与考核标准,对于企业的职工,实行不同的技能操作标准的考核与测评,建立起公司管理层与下属之间的良好的互信关系。(2)明确公司的薪酬管理与绩效之间的对等关系,使得职工的工资水平与绩效管理水平的对等。(3)对于职工的业绩进行公开、公正、透明评估。

4.加大薪酬激励资源,对全体的员工实行有效的长期的激励

在现有的短期的薪酬激励模式上进一步加大薪酬激励的资源,更好的克服银行的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短期行为,让他们在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同时更加的关注银行的价值与长远的发展。对于高层的管理人员可以运用股票期权的薪酬激励方法,以此来把高层管理人员的利益和银行的长远利益进行结合,是企业经营者的目标与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银行中部监督力度差的问题,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引留住高级的管理人才,股票期权的高额的回报会对高管人员有很大的吸引力,也可以说是对他们有很好的约束作用,高官人员如果在限制的时间里离开银行就会失去股票期权,也就提高了高官人员离职的成本,也就防止了人才的流失。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快了薪酬激励体制的建立步伐,传统的薪酬激励体制来看,现代化的薪酬激励体制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企业要把及时的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促进人力资源薪酬激励方法的不断优化,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晓菁.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06.

资源优化的方法范文2

论文关键词:工程网络计划; 资源优化; 资源均衡 

 

1 工程网络计划 

1.1 工程网络计划的定义 

自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工程网络计划就已经被人们所了解从而慢慢地发展成为一种常用的项目管理工具。工程网络计划的主要思路是:在工程项目规划和建设中,通过网络图的应用,对工程项目中各个工序、活动、任务进行先后顺序的连接,并且对每个环节或者工序中所耗费的资源和时间进行估算,采用一些动态(离散)规划的算法去寻找一种最长权数的线路,即关键路径;从而再对每个工作工序的一些信息如总时差、单时差等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在推导出各项任务执行的逻辑关系,为了对执行中的任务或者工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即保证物力、人力、时间、财力的合理利用,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任务的顺利完成。 

1.2 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 

每个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建设都涉及到各种资源使用,如财力资金、人力资源、各项设备和材料等。每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资源量跟工程的规模及其设计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图和计划确定之后,就基本上对所要求的资源量进行了确定。进行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主要是为了使那些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实现多资源的均衡,而不是尽最大努力去减少资源总量。所以,资源优化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二是实现资源均衡的问题。 

工程网络计划的有限资源合理分配主要是因为在工程实践中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其所优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有限的资源以满足工程网络计划中当天的需求量,并且尽量使总工期缩短。现在对于有限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主要有rsm优化方法,即“the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关于资源均衡问题,主要是指在资源不存在有限的情况下,在整个工程网络计划中,使所需的资源趋于均衡,使各个工序或者工作段中的资源耗费避免出现低谷和高峰现象。因为资源的不均衡使用,将会使资源供应变得复杂化,从而使工程中的劳动生产率降低,将增加工程项目中的施工费用。通过资源的均衡使用将能对施工中各种临时设备的规模进行缩减,从而提升工程中的劳动生产率。比如,在某县工程网络计划中的人工消耗,如果能对这些人力资源进行均衡利用,将能避免工人忙闲不均和大量工人窝工的资源浪费现象。 

2 工程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所面临的问题 

网络计划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其资源优化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其原因许多,下面主要从单个资源考虑和片面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对象单一 

目前的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实践所针对的资源大多是单个的资源,即对象单一。不管是资源有限的合理分配还是实现资源的均衡使用,工程网络计划所使用的资源都假定为一种资源。尽管这样做能使工程网络计划的计算量加以简化,可是却不符合工程施工实践的现实情况,跟工程建设的现实有很大差距。工程建设所使用到的资源多种多样,它们的价格、质量标准、使用量等都不一样。因此,在资源有限合理配置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分别进行研究和计算。同时,在对它们进行均衡优化的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分别计算和规划。 

2.2 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考虑不全 

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措施的单独进行往往只能对部分问题进行解决,它仅仅只能对单纯的资源进行优化,或者对单纯的工期进行。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工程网络计划往往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如资源、成本、工期等等,这三者都是互相影响的,要想实现工程网络计划的整体优化必然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但是,在目前的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忽视了成本、工期的优化。这就使得工期、成本、资源不能实现整体的优化目标,具有片面性。 

2.3 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方法过于复杂 

目前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工程项目进行网络计划,仅仅需要手工计算就能解决问题,可是在处理一些大型的工程网络计划的时候,其所需要的计算量和处理的复杂程度将出现指数增长,在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过程中,是无法进行手工计算来得出结果的,它必须借助各种计算机工具。现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项目管理软件非常多,可是对于网络计划资源优化方面的软件或者由此功能的软件却非常有限,目前大多数软件仅仅有资源过量标识的功能,而对于资源的优化和调整却完全需要我们人工完成。尽管有些软件,具有资源优化的功能,往往是局限于资源过度分配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将工期、资源、成本三者进行综合考虑。 

3 工程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措施 

3.1 加强工程网络计划中多资源的优化 

对于工程网络计划中仅仅针对单资源的优化方法和理论,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实现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多资源的优化上去。对于工程网络计划中的多资源优化问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各种资源之间的关系,对各种资源之间相互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其次对于多资源优化的计算方法,应该加以改进,即在rsm优化方法等方面加入多资源的因素。通常,多资源优化的计算过程都比较复杂,计算量较大,因此还应当考虑借助计算机进行求解的方法。 

3.2 实现工期、成本、资源的整体优化 

在工程网络计划中,其资源、成本、工期是彼此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优化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影响到其他两个因素的优化,因此,在进行网络计划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对其三者进行整体考虑,促使三者的整体优化。同时,目前对于网络计划综合优化的方法还比较缺乏,在成本的降低、工期的缩短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方面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计划的作用,跟传统横道图方法相比没有体现出其应有的优势,并且变得较为复杂,严重阻碍了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广泛应用。因此,必须大力开发工程网络计划技术,使其实现资源、成本、工期的整体优化目标。 

3.3 加强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软件的开发 

由于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软件的缺乏,相关计算量较大且比较复杂,大大增大了相关人力的消耗量,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必须大力加强网络计划中资源优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或者在过去的一些软件中加入资源的优化和调整的功能,使网络计划软件能广泛的应用。在这些软件开发时,也应该将工期、资源、成本三方因素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整体优化目标。 

资源优化的方法范文3

关键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理论;问题;对策

资源优化历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同样也是如此。资源优化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资源配置能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资源优化需要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而工程网络计划又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程网络计划是解决目前资源优化困境的一项有效措施。具体而言,它将整个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处理,通过网络的形式统筹规划各个项目的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安排或利用,并最终实现以最小资源消耗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目标。由此可见,如何实现工程网络计划与资源优化的有机结合,应当引起每个施工单位的重点思考。

1.工程网络计划的相关理论阐述

工程网络计划作为一种项目管理工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这些技术产生并被人们逐渐了解。现如今,这项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状态,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工程网络计划的应用思路是比较清晰的。首先,我们通过网络图,对工程项目的诸多环节进行有序地链接,并估算每一个环节所消耗的时间与资源,从而利用各种动态规划的计算方法、探求出最长权数的工作线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键线路;其次,我们对各个环节中单时差、总时差等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地计算,进而明确各任务间的关系;最后,我们要有效监督各项任务的执行状况,保证各项资源都实现了优化配置。

在工程项目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它必然会牵涉到一个资源的利用问题,工程网络计划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资金资源等,提高工程项目的价值效益。对于工程项目而言,它的资源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工程规模以及设计方案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当工程施工方案确定以后,它的资源量又是基本确定的。因此,工程网络计划优化的资源,是相对于确定的资源量而言的。换句话说,工程网络计划不是要去想办法减少资源总量,而是要优化配置现有的资源量,实现资源的均衡。由此可见,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涉及到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优化配置有限资源,另一个是实现资源的均衡。具体而言,在优化配置有限资源方面,它主要是由工程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因为,在实践中,工程所需的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我们的优化目标是针对这些资源而言的。我们通过对资源量的优化配置,满足工程网络计划的实际需求量,从而实现缩短总工期的目标。现如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通常采用RSM优化方法,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在实现资源的均衡方面,它不是针对有限资源量而言的,而是要实现整个工程网络计划所需资源的均衡。资源均衡,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在工程实践中避免出现资源耗竭或者资源过剩的问题。如果在实践中出现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会产生不良的连锁反应,产生一系列问题。例如,它会导致资源供需矛盾,进而降低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减少经济效益。换一个角度讲,在资源均衡的情况下,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保障,资源也能得到切实的优化。

2.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些年来,工程网络计划在资源优化中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也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健康应用的同时,其也存在着诸多亟需改革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工程网络计划在优化资源方面的价值,本文对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以下的归纳和总结:

第一,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对象比较单一。

目前,无论是从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对象比较单一,主要是针对单个资源而言的。这种状况虽然简化了计算量,但是严重地背离了工程实践,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需要应用多种多样的资源,这些资源的数量、价格、质量都是不同的。因此,在有限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均衡两个方面,我们都要综合考虑,分别对待,切忌搞一刀切。

第二,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考虑不周全。

在实际操作中,工程网络计划要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如资源、工期、成本等等。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我们不能将其割裂起来看,而要从总体优化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工程网络计划存在着严重的重资源而轻工期与成本的问题,使得优化的结果具有片面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优化的问题。

第三,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方法不科学。

现如今,工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往往仅局限于一些小规模的工程项目,这些工程仅靠手工计算就能实现。但是,由于大工程项目的计算量大、处理起来比较复杂,工程网络计划对其还鲜有涉及。而且,它在优化大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存在着方法不科学的问题,不能综合考虑资源、工期和成本三项因素。

3.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分析

针对目前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项应对策略:

第一,要实现工程网络计划中多资源的优化。

针对目前工程网络计划优化对象单一的问题,我们应当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朝着多资源优化的目标迈进。对于多资源优化的问题,我们应当做好这样几项工作:首先,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资源间的关系,对它们间的影响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分析;其次,我们要改进多资源优化的方法,在RSM优化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方法元素;最后,我们要借助各种有用工具,提高多资源优化的效率。

第二,要实现资源、工期与成本的整体优化。

从哲学的角度讲,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对于工程网络优化而言,同样也是如此。它的资源、工期与成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它因素的变化。因此,在工程网络计划资源优化的过程中,我们 要对这三者进行综合考虑与整体优化。除此之外,受优化方法比较欠缺的限制,工程网络计划的优化功能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开发或引进一些先进的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并综合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三,要加强资源优化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力度。

资源优化的方法范文4

论文摘要:从“人一制度一执行机制”三个重要方面,提出了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整体思路,根据整体思路对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进行了方案设计,同时阐述了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优化的具体措施。

我国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益效率与发达国家大学有很大差距,这不仅制约了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步伐,也不符合高等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的时代要求。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教学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审视教学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即将各种资源分配到各个组成部分中去,保证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教学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对高校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进行研究对提高我国高校整体教育水平有重要意义。

1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思路

首先,实行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要有学校管理层的全力支持,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前提。同时全校教职工的配合也至关重要,推进教学资源整合和优化要动员全校的力量,由学校管理层倡导,全校教职工全力配合才能使整合优化工作开展起来。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相关制度。最后是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制度的执行和反馈就是对整合优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的活动。

2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原则

2.1目标导向原则

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要有一定的目标导向,这个目标导向为整合与优化提供了方向和考核的标准。把目标导向转换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就是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主观能动性,组成多功能团队,提高科技攻关能力。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也是以此为目标,重点考核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效率,并采取相应优化措施使物力资源和教师资源得到整合与优化。

2.2人人参与原则

人人参与原则是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不是靠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这需要高校内部各个成员共同努力,严格贯彻执行,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上到学校领导,下到学校教职工,都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的各个环节,将整合与优化的观念融人到工作当中,使整合与优化相关制度、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2.3效益原则

效益是衡量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结果的最直接的指标。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是为了提高教学资源的投人产出效益和利用率,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处处体现了效益原则。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手段,使得教学资源的产出效益或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就可以认为教学资源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因此,效益原则是衡量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结果的最佳标准。

3学资源整合与优化方案设计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方案设计是在教学资源整合优化整体思路得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设计的,只有总体上有制度上的保证才能使整合优化方案顺利实施。

3.1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步骤

首先,由学校管理部门对全校教学资源进行清查,通过投人产出效益评价和利用率状态评价对教学资源进行状态分析。其次,根据分析结果将教学资源进行初级分类,分为:可优化资源和不可优化资源,然后对可优化资源中投人产出存在问题或利用率较低的资源细分为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再次,根据资源的性质采取相应优化措施进行优化。最后,对优化后的资源再次进行效益评价和利用率评价,回到最初状态。这个方案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直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止。

3.2教师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的观念,其核心是要确立广大教师在办学治校中的主体性地位,加快高校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把“为教师提供一流服务”作为学校机关职能部门和全体管理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工作的出发点,在考虑问题、计划工作时要以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为重、为先。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总而言之,“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意味着必须提高广大教师参与学校内部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民主化。在学校管理中,必须牢固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着眼于人才资源的开发,致力于人才的合理利用,做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要始终坚持尊重教师的意愿、了解教师的需求、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转变高校管理和服务部门的职能,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现代师资管理模式。实现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转变.

其次,完善学术团队的激励考核制度。鼓励教师加人科研团队,必然要在学校政策和考核机制中体现出来,对科研成果的考核要将个人业绩与团队价值结合起来进行考核,构建学术团队考核指标要将能学术团队的组成和效益进行细分,使其反映学术团队的价值。

3.3物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物力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打破部门界限,深化共享意识。二是共享资源IR的公开传播。

肖先.打破部门界限,深化共享意识。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最有效的办法,资源共享可以促进创新、提高办学效益。而日前学校中大多数教学资源分属于各学院或部门,如大型仪器设备分配后通常归各学院的实验室所有,即使在闲置期间也不能由他人使用,甚至出现单人专用的现象,仪器设备的使用封锁在小团体或个人的小圈子里,导致了其利用率低和重复购置的现象。实现资源共享是提高物力资源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必须更新‘伪我所有、为我所用、于己方便”的旧观念,从全局的层面上看待物力资源共享机制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物力资源共享及其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是大学领导和某一部门的行为,而应是从领导到教职工的普遍行为,而这种行为的实现,必须以更新旧观念为先导。另外,建立共享机制不是简单地将物力资源集中起来,而是管理方式的改变和使用上的开放。

其次,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物力资源不仅可以实现校内各部门共享,也可实行对外开放,收取一定的费用来补贴物力资源的成本。而采取这些措施的前提是使共享信息得到传播,包括校内公开通知和社会宣传。共享资源信息的公开传播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若信息没有流通,没有人了解有哪些资源可以共享,就不会有人来提出共享要求,使共享无法实现,最终使资源共享变成了一种口号。

资源优化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教育资源 优化配置 有效性

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现有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缓解目前的资源短缺现象。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理论者的思想,是实践者的行动。要透彻认知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要有效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从以下几个问题认识与解决。

一、化学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该在怎样的区域内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可以是部级层面的,可以是省级层面的,也可以是县级层面的,还可以是学校层面的。不同层面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会有不同的内涵。所以,我们在探讨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时,首先要明确的是什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配置。

基本公共化学教育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及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调研中,我们认真比对上级的要求分析资源配置上的差距;比对先进地区的做法研究工作上的差距;比对区域间的优势剖析发展上的差距;比对群众的愿望了解需求上的差距,认为当前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如果站在县级或者学校的层面,从大的角度来探讨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那我们阐述的思想,就好似来自远方的雷声,要准确把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内涵,必须先了解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所在的区域。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点是辨证明晰教育均衡理念,从三个方面来增加对均等化的理解和认识。提到均等化,人们往往误以为就是人人享有一样的教育。无论领导者、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界,都应该对均等化的理念有基本的、科学的认识。一是对均等化不是简单的平均化和无差异化的认识。教育均等化服务不是指所有公民都享有完全一致、没有差别的公共教育服务,而是在承认地区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前提下,为所有公民都提供一定标准的基本公共教育。二是对教育均衡包含教育资源数量上的浅层次均衡和教育质量上的高层次均衡的认识。在教育资源数量上,可以遵循平等对待和补偿弱势的原则,通过“削峰填谷”使强弱双方在数量上趋于平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强弱双方的所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教育质量的高层次均衡。三是对教育均衡是有层次性的动态发展过程的认识。教育均衡是相对的,始终处在均衡与不均衡之间。当一个均衡目标基本实现后,需要鼓励和推动一些学校在竞争中逐步形成新的优势,在“均衡―不均衡―新的均衡”中推庸共教育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是谁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谁来实施?也就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是谁?要弄清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必须先要知道谁主管教育资源?依常规,谁主管着教育资源,谁就是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主体。在当前的形势下,客观来说,政府能够给足教育经费就很不错了,经济的发展问题、社会的稳定问题,政府都关心不过来,自然就无法顾及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只能由县级教育局来完成。真正说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的问题。但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往往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必然有限,不可能由于要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政府忽视其他投入只管教育投入。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基础上开展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教育资源丰富,还是贫乏,教育资源优化配置都得进行,其主体有责任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之产生最好的效益。推进教育内部改革,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机制。深化教育内部改革,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教育系统化学校教育人才存量资源的盘活与优化工作。实行总量控制,优化结构,实施动态、规范和科学的管理,盘活存量资源,确保教育行业最大程度的人才使用率。

三、有效开发和利用化学教育资源的基本途径要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其主体必须先要知道,自己手中有哪些教育资源?有多少教育资源可以用来进行优化配置

站在不同的层面,教育资源会有所不同,如国家层面上的教育资源肯定与一个学校层面上的教育资源是不同的。本文讨论的是县级层面上的教育资源。不管是哪一个层面,教育资源总是丰富的,但是,可用于配置的教育资源却不一定很多。例如,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教育局就很难配置好区域内的教育经费了,同样,这样的形势涉及学校,学校也无法配置好学校的教育资源了。要优化配置好教育资源,明确教育资源有哪些还不够,更要明确的是,哪些教育资源是可以用来配置的。比如说师资队伍存在学段学科及城乡间的不均衡。一是化学教师培养和培训基地缺失。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受到影响。二是学段、学科教师不平衡。三是农村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年龄结构老化。四是教师的招录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四、如何才能对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一)教育资源的含义

教育资源是指为了教育、培训社会发展所需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而在教育领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约束下所做出的决策,使其分配给不同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适应所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最佳组合。

(二)化学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

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大体有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和政府配置教育资源。一般来说,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会是单一的,而是两种配置方式同时存在、相辅相成。对于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增加教育供给,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最终目的。

(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1.教育性和服务性原则

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如何分配,除了坚持资源应用效率性原则外,还应发挥能够支持和强化教育的功能,突出教育性。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服务,即为学习者学习服务。

2.合理性原则

看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单位对教育资源的应用和分配是否合理,我们要看其资源配置是否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的同时,最大化地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使之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规模效益原则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仅是指校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应考虑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合与共享,同时还能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在考虑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要根据本地教育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准确、合理地制定资源配置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资源优化的方法范文6

关键词:项目管理;资源平衡;P6软件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Network Resource Optimization with Project Management Software

Cheng Jin-lu1, Cui Xiao-yan2

(1.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Institute Corp., Ltd., Shandong Jinan 250013.

2. JIER Machine-Tool Group Co., Ltd., Shandong Jinan 250022)

Abstra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n approach to “fixed period, resource leveling” network optimization through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multiple resources into a single comprehensive index of resources. Application of P6 softw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Resource leveling; P6

1引言

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为了最优地实现工程项目目标和达到规定的工程质量标准,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在规律性,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对工程项目从策划决策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系统化管理的过程[1]。在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中,限于资源的约束,网络计划的作业之间除了存在工作逻辑的联系,逻辑上无关系的作业也有可能因为需要同种资源而存在联系。因此,在安排各项作业逻辑关系时就要考虑资源的限制和资源的供应过程对网络计划的影响。

对网络计划进行资源优化,不仅可以方便资源调配,而且能够降低工程成本。本文通过加权平均将多资源转化为单一资源综合指标,通过项目管理软件对总承包工程施工专项计划进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2网络计划资源优化

2.1资源优化

在通常情况下,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分为两种。“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优化是在资源供应有限制的条件下,寻求整个计划工期最短的方案。“工期固定,资源均衡”的优化是通过调整计划安排,在工期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使资源需用量尽可能均衡的过程。这里所讲的资源优化,其前提条件是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在优化过程中,不改变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资源强度为常数,而且是合理的;除规定可中断的工作外,一般不允许中断工作,应保持其连续性。

衡量资源不均衡程度的指标有三种:资源需要量不均衡系数、资源需要量方差和极差[2]。三种指标均是值越小,资源的均衡性越好。在实际工程中,很难使上述指标都达到最小,一般选用方差作为衡量指标,即资源需要量与单位时间平均需要量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

其中:为资源需要量;为工期内的资源平均需要量。

2.2多资源优化

资源作为工程项目实施的基本要素,它通常包括:人力,包括各专业、各种级别的劳动力以及不同层次和职能的管理人员;原材料和设备,它构成工程的实体,例如常见的砂石、水泥、砖、钢筋、木材、设备等;施工所需设备,如塔吊、混凝土拌合设备、运输设备和施工工器具。此外,资源还可能包括资金、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专利技术和方法等[3]。

工程中各种工作所需资源的种类及数量不同决定了每种资源的需求曲线不尽相同。调整网络计划的非关键作业会对各种资源的均衡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在改善有些资源平衡效果的同时又破坏了另一些资源的平衡状态,加大其不平衡程度。

简单的重复使用单一资源均衡优化的方法不能解决多资源优化的问题,甚至出现矛盾。如果引入权重系数,,且所有种资源的权重和为,即。根据工程实际,按照各种资源对工程的影响程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资源指标,可以将多资源平衡问题转化为单一资源平衡优化。

这样,对网络计划进行“工期固定,资源均衡”就是找出满足工期规定条件的网络计划关键路径和关键作业并计算总工期,计算各个非关键作业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保持关键作业不动,调整非关键作业的开始时间,直到综合资源指标分布函数方差最小。

3项目管理软件资源平衡实践

3.1P6软件资源平衡

用手工计算的方法对网络计划进行资源优化,计算调整工作量十分巨大,而且准确性也得不到保证,以往在实际工作中很难起到作用。在工程上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替代繁琐的手工计算,为网络计划的资源优化提供便利,能够实现资源的动态分析与优化,使网络计划的及时更新成为可能。

Primavera项目管理软件,简称P6,是用于项目组织协调的综合计划与控制软件[4],在国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中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EPC总承包工程中应用P6软件编制施工专项计划,按照多资源加权平均转化为单一资源综合指标的方法,资源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平衡之前的资源分布

从图1可以看出专项计划的资源需求集中分布在工作周期的前半段,部分时段超出了资源限值,而且在第3天和第4天出现了最高峰,工作周期的后半段资源需求较少,整体分布不均。

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组织进行评估,近似认为该专项计划每日的资源综合指标限值为90,需要用P6软件的资源平衡功能对施工专项计划进行资源平衡。在工程实际中,资源的限值并不是一个绝对严格的数值。现场设计变更、设备材料的供货进展、工作难度的不同、施工工作面的布置以及劳动效率的变化都会影响权重的分配和权值估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资源综合指标的数值。

3.2适应性调整

Primavera早先版本的软件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简称P3,对项目资源使用的规划只能由软件自动按照相应任务的计划时间将资源预算量分摊到每个时间周期中去。单纯使用软件功能规划资源的方式并不灵活,资源的分布柱状图非常平齐,这种情况在工程中是不现实的。

目前的P6软件允许用户在软件自动分摊周期数量的基础上手工编制或调整资源在每个时间周期内的使用数量,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更合理的规划项目资源使用。手动调整后的资源平衡分布如图2所示,P6软件这项改进的功能更加灵活,也更适合实际应用。

图2 资源平衡结果

4结语

资源优化的准确性受原始数据收集积累以及资源权重系数的影响。因此,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数据要多收集、整理,通过不断分析和总结才能逐步提高资源均衡优化的质量及可靠性,使之更好地为工程管理服务。网络计划的资源均衡优化只是相对均衡,不可能绝对优化。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它辅助措施,才能真正满足资源供需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刘炳南. 工程项目管理[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 冉桂萍, 刘胜辉, 张宏国. 一种项目多资源平衡启发式算法[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