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水利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资源水利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资源水利论文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1

关键词:水文化;研究态势;分析

1988年10月25日,在淮河流域四省治淮宣传工作会议上,李宗新先生首次提出应大力开展水文化研究。①历经近30年的发展,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建设、水文化教育、水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运用计量分析和统计学知识,对检索到的水文化论文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一、水文化研究的学科分类与发展轨迹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专业设置按“学科门类”“学科大类(一级学科)”“专业”(二级学科)三个层次来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设有13个学科门类,110个学科大类。水文化归属哪一个学科?经检索发现,文学、工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集中,教育学、理学、法学、历史学居中分布,管理学、艺术学、哲学分布的较少,农学、医学、军事学没有相关文献,文化及水电工程是关注最多学科。在上述学科门类中,排本学科门类首位的是:文学是中国文学33篇,工学是水利水电工程239篇,经济学是工业经济119篇,教育学是高等教育19篇,理学是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25篇,法学是民族学13篇,历史学是考古10篇,管理学是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10篇,艺术学是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8篇,哲学是中国哲学6篇。除上述研究领域文献较多外,还鲜见于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林学、中药学、医学技术、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等学科。由此可知,水文化研究内容广泛,不仅有文史哲人文学科内容,而且还有理工类自然学科,同时还有经管法等社会学科的内容,属于新兴的文理交叉学科。我国水文化研究历经开展宣传研究(1989—2003年)、服务水利实践(2004—2006年)、政府倡导推动(2007—2010年)和规划专项建设(2011—2014年)阶段,基本上与年度发表文章数量趋势相吻合(见表1)。特别是2011年水利部《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来,《基于人水和谐理念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研究》和《中国水文化发展前沿问题研究》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点)课题相继立项,国内学者的水文化研究主要聚集在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水工程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从表1可知,1989—2001年,水文化研究的论文较少,年均不足6篇,低于年均篇数的年度为1989年、1992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尤其是1993年和2001年分别为0篇,这说明水文化研究处于萌芽阶段。2002—2006年,论文数量呈平稳缓慢增长态势,平均每年约20篇,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进入2007年后,论文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到2008年、2010年达高峰期,随后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正趋向稳定和成熟。从2011年开始,论文数量呈现直线上升趋势,年均为86篇。2011—2016年篇数占所有论文的53.4%,说明此阶段是我国水文化研究领域的探索和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1989—2003年,没有研究生以水文化选题作为学位论文。2004—2016年,学位论文共39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硕士学位论文37篇),学位论文数占所有论文的4.06%,说明我国水文化研究在基础理论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位论文中,最早的博士学位论文是2004年艾菊红的《傣族水文化研究》②,最早的硕士学位论文是2005年刘虹弦的《水脉相连气韵横生———水文化在现代城市形象中浸润和延续》。在水文化文献中,主要来自《治淮》《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水利发展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中国水利》《江苏水利》《水利天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涉水行业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主办的期刊。在水文化研究中,涉水行业高等院校期刊如《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昌工程学院学报》等成为主要学术交流阵地。尤其是《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自1985年创刊就设有“水文化研究”专栏,成为全国期刊界历史最长、影响最大、声誉最高的特色栏目。此外,《北京水务》《中国三峡建设》《山西水利》和《城乡建设》这四种期刊数量也位居前列,说明水文化研究与水利建设也紧密相连。

二、水文化研究的热点、焦点与团队分布

文献分析表明,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还没有刊发与水文化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教育、历史类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刊发水文化研究文章更少。在水文化研究论文中,被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期刊论文较少,《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收录论文屈指可数。这说明,水文化研究期刊层次和期刊学术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可以很好地体现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焦点。水文化研究出现频率极高且排在前列的关键词有“水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遗产”“人水和谐”和“水文化建设”。这说明,以上述词语为关键词的文献相对比较集中,是水文化研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之一。同时,频率在4次以上的关键词主要有“建设”“水利风景区”“保护”“内涵”“水文化教育”“水景观/开发/保护利用”“教育/水资源/水利院校/城市发展/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研究”“传承/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播/和谐/水利工程/水环境”和“水利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等,由此可见,水文化研究的范围和领域更加广泛,如水生态文明、水文化传承创新、水教育传播、人水和谐等成为水文化研究新态势。通过分析研究机构,可以了解我国水文化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分布格局。水文化研究发文排在前3位的全部来自高等院校,分别是河海大学、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其中,河海大学38篇,发表文献最多,占总数的3.94%;南昌工程学院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发文章分别占总数的2.07%、1.87%,这与河海大学水文化研究所、南昌工程学院水文化研究中心和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文化研究中心都是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密不可分。上述研究基地已经成为水文化研究、水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地。

三、水文化研究的成绩、不足与未来展望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2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探索

信息资源是21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水利数据是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要充分利用现代各类信息技术和手段,最大程度挖掘有关水利信息相关资源,进一步加大资源的投入,深入研究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加快国家水利信息建设的进程,促进我国水利事业的规范化和现代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水利事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重复建设、相似度高、软件针对性不强、成本高维护难等问题。水利信息各组成部分如降水量、水环境信息等,之间不存在直接相关性。因此如何有效构建统一的水利信息框架,并保证其能有效应用于水利事业各个方面,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国内外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

1.1国内方面。1.1.1关于水利信息网络应用研究。国内研究相关成果。国内水利信息化研究的专家学者紧跟现代信息网络和管理技术,在长斯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应用成果。陶亮博士于2009年武汉大学博士论文《面向水利信息网格的混合式SOA应用技术研究》[1]中,将水利应用IT结构样式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相结合,降低了水利行业应用之间耦合度,大大降低了水利专业和行业应用的复杂性,易于被用户接受和在市场上进行推广,也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在水利行业顺利应用GRID(网格)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相结合技术是基于水利行业建立了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信息网格,系统在分布式环境下具有负载均衡和准时的特征。根据不同用户的水利信息需求,选择性应用两种不同的模式,对模式进行选择与自由切换,这样的系统构建思路有助于解决信息复杂性和环境多变性的问题。1.1.2“水利信息门户”[2]模式。罗军刚在其硕士毕业论文《面向水利应用集成的水利信息门户的研究与应用》[2]中设计了“水利信息门户”[2]的模型。该模型系统研究了“水利信息门户”的基本构架组成,阐述了信息门户在水利信息化过程中的支撑作用。该论文专门研究了实现门户的两个标准—WSRP和JSR168,利用该标准建立了一套体系结构和核心关键技术。最后该研究提出了建立水利信息门户的集成方法与途径,对一个水利信息门户的实例进行了案例分析。1.1.3水利数据中心框架设计研究。2011年,甘郝新等人在其论文《水利数据中心框架设计初探》[3]中对水利信息框架也有专门的论述与探讨。甘等人认为,设计水利数据或信息中心应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需求分析后才能进一步讨论如何进行数据信息中心的搭建。数据机构应分部署架构和数据机构。部署架构是基础设施,是用于支撑数据和应用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硬软件系统。应用架构指的是数据中心面向水利各级部门、水利各行业单位以及普通社会用户如何及时提供服务,核心是支持这些应用所需要的技术及应用软件平台。最后,作者基于这些构架,设计出了水利数据中心的整体框架。1.1.4其他国内学者研究莫荣强、龚琪慧等学者提出了一种支持大数据的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框架[4],将大数据概念和相关技术,如分布式存储技术、实时数据处理技术和元数据技术应用于水利数据的处理中。设计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水利数据中心架构,包括数据汇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分析和数据应用四个层次。

1.2国外方面。1.2.1澳大利亚农业产量研究机构APSIM智能灌溉系统。西方发达国家水利信息化程度高,APSRU(澳大利亚国家农业产量研究机构)对其国内农业亟需的灌溉技术开发出了APSIM(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可以利用一组互相独立的功能模块,如管理、生物和环境等独立模块共同收集信息数据,再通过引擎(通讯框架)来整合链接,将配水效率提高到90%。澳大利亚水利信息化程度之高可见一斑。水利信息化管理和技术成果先进。1.2.2荷兰政府“数字三角洲”项目。荷兰55%居民受到洪水威胁,政府投入122亿美元的研究项目“数字三角洲”已顺利完成。该项目利用水利系统所产生的大数据,寻求各种能够发掘新型及旧有数据有效价值的架构,简化这些有价值信息的分享机制,建立一套由IBM提供数据源的集体式注册机制,有效地帮助当局预测自然灾害和组织水利管理。1.2.3美国数据共享网络平台。美国国内的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天气局(NWS)和国家大气数据中心(NWCC),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共享和水利数据。美国基于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的政策,已经建成非常成熟的国家级数据共享网络平台USGS网站,很好地服务于各行业,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也走在世界前列。此外欧洲也有EEA、ETC/WTR、EIONET等相应的水利信息共享平台。

2促进中国水利事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水利信息化具体讲指的是利用现代信息、管理和数据技术对水利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传输,并整合利用,是对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序化和提升的过程[5],可以大大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讲,水利信息化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政府治理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2.1水利信息化是国家的战略规划。“水环境污染“、“干旱缺水”、“洪涝灾害”这三个重大水资源问题严重影响并制约各国社会与民生发展。我国是一个大国。长江、黄河等主要干流及其流域的水患及其他各种形式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不断,每年给我国国民经济造成数亿计损失。为加强水资源利用,造福人民,国家水利部把水利信息建设作为治水的基础工程,纳入了水利事业发展的“十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切实调整管水治水思路,从工程水利的思路转到资源水利的思想,用信息资源的战略思维去管好治好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最大效益。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实现水利资源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前提和基础。在大数据时代到来,信息冗余、过载等现象制约了水利信息化的进程,因而建设系统化水利信息体系具有战略意义。

2.2水利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政府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水利事业关系公众的利益,水利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水利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完善的数据管理门户或平台向公众推送传递水利信息,向社会及时服务,协助工农业生产,维护公共安全,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和公平。

2.3水利信息化有助于促进协调国民经济发展。水资源是不光是自然资源也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最大效益和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是保证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大计,也是协调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重要工具。治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事业,水利信息化,农业才能信息化,这也是全产业现代化的前提。

2.4水利信息系统建设能有效降低国家行政成本。水利信息化的成果之一就是实现水利信息的共享和系统化,这样做可以把特定区域、行业的信息连接成块,实现知识、人力、信息、方法、方式、理念、制度等资源的互通,提高水利行政机关的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利行政部门的运行成本。

3水利信息系统构建的初步设想

水利信息是水利事业各项活动存和变化的表现形式,包括降水量信息、汛旱情信息、水质水环境信息、水利工程信息等。水利信息化就是将水利事业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加以归类和序化,以供人们有效检索与利用。水利信息系统就是水利信息序化建设的表现形式,构建水利信息系统就是将各类水利信息有效合理组织、统筹、规划、设计和安排,以满足客户对信息的需求。

3.1正确区分水利信息相关的各类概念。在进行水利信息化建设和构建水利信息系统时,首先要准确区分和定义水利信息相关的概念。信息是大概念,所有表现事物的存在和运动的现象都可以称信息,其范围最广。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可以是符号、数字、语音、图像、视频等,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情报则是相对于特定人在特定时间内,对其有用的信息。以往关于水利信息相关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往往混淆了这三个概念,没有具体区分它们,在概念使用上常常对其进行通用。事实上,水利信息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是相当复杂的,一定要严格区分,谨慎使用概念。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只有区分清楚水利信息、水利数据和情报的异同,才能为整个水利信息化建设打好基础。要从信息本质和特征出发,并结合信息、数据和情报等几个概念的异同点,正确阐述水利信息的具体含义并明确其所包括的具体内容,比如水旱情、降水量、水利工程等信息,明确这些信息的来源、特征和用途。严格区分水利信息、水利数据、水利情报等相近的概念。

3.2信息系统框架的建立是水利信息化工作的第一步。成熟的水利信息系统推出与应用是水利信息化的外在表现和最终成果,因此构建水利信息系统成了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最终手段。从构建水利信息系统的框架入手,是实现水利信息分的必经途径。信息框架是有效地设计和组织信息,水利系统信息框架就是利用信息组织的相关方法技术对水利相关的数据、情报等信息进行有效地设计和安排,其基本逻辑框架包括基础支撑层、数据层、平台层、应用层和基础工作、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其次再理顺水利信息框架各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我国在水利信息化建设当中往往重基础设施和数据库的开发,但水利相关信息却是纷繁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如果没有整体的信息资源规划战略,则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用性和效率必然打折扣。所以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信息的整体设计和规划,即信息框架的建设,这是我国水利信息化事业的基础工程之一。

3.3水利信息系统构建及评价。信息系统框架构建完成后,就是建立针对性的信息系统或数据库,满足不同信息用户的需求。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以需求为导向的,最终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需要使用者或相关机构进行客观评价。对设计出来的信息系统的要做总体评价和具体评价,包括系统总体感受,各功能模块的便利性以及数据提供的准确性等。其次,在评价中要阐述系统框架的构成和具体内容,框架各部分的相互关系等。分析水利信息框架在建设水利数据共享平台的意义,分析其在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4结论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3

关键词:产学研融合;毕业设计;水利类专业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本科四年在校期间的最后一次考核,能够全面的地、综合的展示和检验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程度和运用自己所在领域的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2]但随着我国近几年高校招生的扩张,本科生规模逐渐壮大,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已不再适应于现在的教学目标。[3-4]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在探索毕业设计新模式,以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5]其中,基于产学研融合是取得良好效果一种新模式。[6]产学研融合模式就是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公司这些具有不同分工的社会机构在资源优势和功能性质上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7]文章深入分析了目前水利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毕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当前的产学研融合模式,明确在其本科毕业设计中的重要意义,探索如何将水利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进行深度融合,并从培养方案、学生选题、课题指导和企业与学校紧密协作等方面提出产学研融合的水利类本科生毕业设计新模式。

1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与培养目标的不适应

在目前水利类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独立完成,缺少必要的沟通与协作,与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极不适应,更不善于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1.2毕业设计选题的不易

目前很多院校的毕业设计题目大部分是由导师提前拟定,然后由学生在拟定的题目中进行选择,但是这种比较约束性的毕业选题方法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难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多毕业设计题目比较陈旧,可能已经偏离水利学科的发展方向,也不注重生产实践的重要性,从而导致毕业设计工作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性。有些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知识面较窄,相应的工作量难以满足毕业要求;还有些毕业设计题目涉及知识面较广,学生完成时间较短造成课题难以进行更深的研究,只限于基础的分析讨论,也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有些水利院校的青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较少,在题目的拟定上缺乏实践性,同时有些指导教师连续多年使用同样的题目,毕业设计缺乏科研型,导致同学之间抄袭问题严重,查重率较高。

1.3指导方法及研究条件的束缚

目前水利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比较传统和陈旧,基本上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并不是在基础专业知识上进行加强拓展,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较弱;疏于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去完成毕业设计,导致毕业设计成果与预期目标相差很大;疏于向学生介绍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失去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目前许多水利院校的科研资源相对紧张,毕业设计配套的科研经费相对短缺,课题的研究条件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毕业设计的培养要求。

1.4学生存在的问题

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一个主动因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水利院校的毕业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到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学期,这往往与学生考研(准备及等待录取结果)、毕业求职等冲撞在一起,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忽略,重视程度降低,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投入到复习考研、参加招聘会上。有些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毕业设计通过较简单。还有些学生参加工作、硕士研究方向与水利专业不对口,认为毕业设计对自己意义不大,以后用处较少,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本科生毕业生对毕业设计精力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导致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5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

导致毕业设计质量较低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时间、精力有限,因为大部分教师平时既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又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毕业设计的工作又集中在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完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水利院校的有些指导教师专门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研究,本身社会实践经验较少,所以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严重脱离实际情况,降低毕业设计质量。还有一部分指导教师责任感较低,使命感较差,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提供宝贵的建议与指导,甚至直接交给自己的研究生对其进行指导,对毕业学生完成的成果是否达到毕业要求也不予理会,但是却在毕业答辩过程中对自己指导的学生打人情分等等。

2产学研融合在开展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产学研融合模式就是在本科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把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设计的重要方案,将知识学习与企业生产、社会实践、科研任务相互协作、有机沟通、深度融合,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专业实践的训练,能够不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培养成为实践性、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2.2有利于促进企业、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

基于产学研融合模式的毕业设计性质,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人才计划,通过与院校的协调配合,参与对水利专业学生的培养,企业与院校相互促进发展。同时学生也可以尽早接触企业,了解企业的基本构架、管理模式、技术开发等基本内容,也参与到企业技术实施和科学研究中来,能够从生产实际、具体经营和研发角度去具体思考问题,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出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还可以节约学生对企业以及生产实践适应的时间,克服由于所学专业知识不扎实,难以适合企业要求的弊端。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节省企业对应届毕业学生进行专业培训的费用。

3水利类专业产学研融合毕业设计模式的构建

3.1科学制定培养方案

本科毕业生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从市场导向与社会角度出发,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有效匹配,而且充分考虑市场和企业两个主体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同时有效将书本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融合,构建科学课程体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2合理选择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原则。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是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产学研融合模式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毕业设计的题目不仅要符合水利类专业的实际情况,而且理论联系实际,要有实用性、创新性、科研型。以学生为本的盲选机制。“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毕业设计中有权利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所以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指导教师可以首先只发布毕业设计题目和相应的研究内容,然后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在了解课题内容的基础上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种双盲式的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机制不仅可以避免了指导教师在学生选题时的影响,而且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可以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关注程度和积极性。课题难度应适中。每一位毕业生的基础和工作能力不同,各有优势,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及研究内容后,院校及指导教师在符合水利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合理调整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这也就要求指导教师对每一个毕业设计题目制定不同层次的难度。

3.3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选题后,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科研经历,在刚开始接触课题会无从下手,找不到研究方向,假如指导教师任由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可能导致学生积极性降低,研究方向出现偏差。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不能按时间节点,直接将文献资料、实验方案、研究方法提供给学生,这会造成学生只会根据教师的下发任务完成毕业设计,并没有加入自己的思想,从而缺乏自主动手能力。针对上述两种极端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指导教师应该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依据指导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案进行分层合理的指导。水利专业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例如从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开展过程及论文撰写过程等;中等水平的学生在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依据毕业设计任务定期指导;专业知识功底较好,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在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内容确定等方面适当指引即可。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采用分层指导的方式不仅减少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压力,而且帮助学生收货更多知识,也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4构建企业与学校紧密协作联盟

产学研融合模式就是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公司这些具有不同分工的社会机构在资源优势和功能性质上进行协同配合,形成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产学研就是促进企业与院校的深度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构建企业与学校紧密协作联盟。鼓励支持企业在院校建立实验基地,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学生,院校可以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可以实时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实现企业与院校良性协作、共同进步的双赢目标。

3.5规范毕业论文写作

由于大部分本科毕业生是第一次完成大论文的写作,所以毕业设计出现表达不合理、结构不明确、层次不清晰等现象。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过程中多阅读文献,把握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和框架,提高文字表达能力。毕业设计中也经常出现格式不规范、书写版面不工整的问题,指导教师在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对其严格要求,端正写作态度,规范论文格式,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4结语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水利院校;寒区水利概论类课程;研究生助教

寒区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指温度低且固体降水在总降水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地区,其面积可达到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因此针对寒区(寒区现象)的水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黑龙江大学位于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处于典型的寒区地带,是一所地域特色非常明显的高校,尤其在水利领域,寒区水利(以下简称寒水)概论类课程已成为本科基础课程之一,主要授课对象为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研究生助教制度作为高校本科生扩招与高校师资力量短缺之间矛盾的产物,首次创造于19世纪末的美国哈佛大学。寒水概论类课程不仅是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同时该课程内容也可能是助课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之一[2]。针对寒水概论类课程的研究生助教模式进行系统分析,探讨对上课本科学生、助教研究生所产生的不同方面影响。

一、目标选定与方法的选择

寒水概论类课程具有特色鲜明、浅显易懂、涉及面广等优点,适合刚入学的新生作为基础知识进行掌握,为日后的学习及科研做好铺垫。针对本科生、助教研究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效果为主要分析目标,总结结论,为寒水概论类课程助教模式的应用提供依据,积累经验。面向本科生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要方式的课程效果分析。调查问卷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课程基础情况、课程习题、学习小组、助教总体评价以及需要改进的共5个模块,调查问卷以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习题、助教总体评价为主体,包括16道单项选择题及1道简答题。针对助课研究生,以总结反思为主要分析方式。

二、实例分析

(一)寒水概论类课程研究生助教实例

课程名称为“寒区水资源概论”,授课班级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2018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两个班级共57名学生,助教研究生为非本校本科学生的黑大2018级硕士新生,参考教材为戴长雷编著的《寒区水科学概论》。研究生助教工作以美化PPT课件、习题整理、习题批改为主要工作内容,班级以小组监督形式进行学习,两班各5个学习小组,每组5—6人。助课研究生在整理习题时,对习题进行批改,在表现优异同学的卷面上写一些鼓励的话,对习题成绩进行分等级记录,将习题情况统计后反馈给授课教师及学生,便于学生查缺补漏,同时期末结课时作为课堂平时成绩评定的依据。绘图、描图是寒水概论类课程所独特的一种教学方式,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被动灌输教学方式不同,助课研究生提前根据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整理成一张小图,上课时教师讲、学生记笔记,通过指导本科学生用硫酸纸描图进行知识点巩固,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课后,助课研究生将全部课程学习资料以章节为单位整理成考试复习资料传给学生,方便复习备考。

(二)对本科生的影响

大一是学生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期,从一个紧张的学习环境中突然转到一个相对放松的学习环境,很多学生并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没能及时以理想的学习状态迎接大学生活,从而对大学的课程学习没有清晰的目标,直接影响学习效果。以小组互相监督的学习方式很早就已经出现,但对于大一新生来讲具有更加实际性的意义[3]。课前下发助课研究生准备好的习题资料,课上由教师带领完成,下课统一上交并由助课研究生进行整理、批改。绘图、描图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了解课程知识的效果最佳,教师讲解课程知识点后,学生进行手绘,将水文地理知识标注在图上的相应位置,用彩色笔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部分渲染,加强了实践教学,使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调查问卷分析,2018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两个班57名同学全部通过“寒区水资源概论”的期末考试,并有28名同学取得9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相比往届寒水概论必修课有数人挂科的情况,学生考试通过率得到有效提升。课程结课后,以调查问卷方式分析本科生的学习效果,共获得有效调查问卷50份,进行数据整理。在助教模式下,学生对课程基本情况掌握程度良好,只有部分学生不能完全清楚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等课程信息。助课研究生课前整理好本节课习题资料,授课教师课上讲解,学生当堂完成,下课及时上交,研究生对习题进行批改,对于此种模式77%的学生认为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有22%的学生认为有一点作用和8%的学生认为没什么感觉,及时批改作业、分等级记录成绩对于学生上课状态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通过调查问卷整理分析,86%的学生认为每堂课进行习题学习,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统计发现,学生认为习题资料质量较好,86%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好覆盖所学知识,成为寒水课程重要的学习资料。对于课堂小组学习的模式,78%的学生认为分组学习更有助于学习知识,同时也有22%的学生更喜欢自己一个人学习。黑龙江大学水势协会于2018年11月举办“踏浪寒水,扬帆远洋”第三届黑龙江大学寒区水文地理知识竞赛,参赛学生以水利相关专业本科生为主,调查问卷分析得知,2018级水文两个班的部分学生参加比赛,与大二、大三高年级学生同台竞技,成功通过初赛、复赛,并进入决赛,最终获奖的8名同学中,有5名同学为18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由此可见,研究生助教的协助能够激发学生对寒区水利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对助课研究生的影响

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以锻炼查阅文献的能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为主,为即将到来的选题方向选择做好准备,并做出2±1个方向的选题规划。地域特色明显的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寒区水利工程为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寒水概论相关知识不仅是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样也是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4]。对于一年级研究生来说,及时、系统的学习寒区水文地理知识,了解相关知识背景,对日后的科研、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于非本校本科学生考入研究生的外校学生更为重要,系统的学习寒区水资源概论知识对日后的选题非常关键;寒水概论类课程内容较为简单,易于掌握;同时,在本科生的带动下,激发助教研究生的自学能力,提升自身学习技能,学习使用AutoCAD、Photoshop、ArcGIS等绘图软件,熟练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相比于没有经历过助教的研究生,更能提高自身细心程度、思维逻辑、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不断完善自我,积累专业知识,有助于日后的学习和科研乃至工作。在研究生助课的同时,能够锻炼研究生组织协调能力、锻炼思维逻辑能力,助课研究生作为教师与授课学生之间的桥梁,在与教师、课代表交流过程中,提升了语言表达及人际交往能力。完成助课安排,上课学生取得优异学习成绩,能增强助课研究生的责任心、自信心与成就感。最终得到全方面提升助课研究生综合能力的结果[5]。通过寒区水资源概论的课程学习,掌握一定的寒区水文地理知识基础。尤其以东北松嫩流域片、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以及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相关的水文地理知识学习最为深入。在寒区水文地理知识为背景的条件下,黑龙江(阿穆尔河)流域相关的研究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可能选题方向。

三、结论

1.对比往届没有助教的寒区水资源概论课程,学生期末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上课本科学生参加寒水知识竞赛并获奖,很好完成平时课堂习题,说明学生能牢固掌握课程基本知识。2.整理课程相关资料的同时,提高助教研究生Au-toCAD、Photoshop、ArcGIS等绘图软件以及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全面系统学习寒区水文地理知识,积累专业知识,可能成为学位论文的选题方向。3.寒水概论类课程研究生助教模式效果理想,减轻授课教师教学压力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助课研究生在整个过程中能更全面、系统的学习专业知识,有助于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研究生助教模式在学生、教师、助教研究生三者间起到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刘越.研究生助教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7,(8).

[2]戴长雷,孙思淼.大学生学业导师导学方法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4).

[3]李姝,王经洋,王敏,等.研究生助教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4).

[4]段俊霞,潘建屯.研究生助教:如何能有效“教”与“学”[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2).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5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创新;发展前景

1引言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设计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具体来讲,它对项目的质量以及建设进度等有直接的影响。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很多水利工程项目都存在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积极开展水利工程项目设计创新工作,切实提升技术创新能力,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工程非常重要。

2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够重视

传统的水利工程规划只是注重对自然水资源的管理,使水利工程达到一定的标准,进而实现经济利益。但是忽视了水资源的承受能力,造成的后果是对水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进而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出现供水紧张或水资源的严重缺失现象。由此可见,对于水利工程,合理地进行水资源的优化和利用至关重要。但是一些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一味地加强水资源的索取[1]。

2.2设计结构问题

现阶段,我国虽然在水利工程设计结构方面有所进步,不过仍不成熟,缺乏创新。众所周知,水利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水利工程建设会影响环境,甚至会对河流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是相关设计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2]。当前,有的水利工程结构布局存在不合理现象,有的水利工程设计缺乏创新意识,设计缺乏全面性,造成施工仓促,对水利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还需要设计人员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水利工程结构,必须保证科学、合理。

2.3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水利工程项目,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取决于水利工程设计水平,水利工程项目在设计和建设阶段往往会涉及多种技术要点,所以,需要提升设计水平,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但是,根据实际研究发现,我国很多水利工程项目的设计质量有待提高,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助推了全球信息化能力的提升,而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应用科学技术,可以更好地辅助水利工程设计成熟,提高水利工程设计水平。

3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3.1科学选址

水利工程设计要符合地区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要保证水利工程的作用,需要在设计阶段全面考察工程区域的具体情况,根据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址,详细分析施工地区的降水情况和温度变化,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符合区域性特点,并与地区发展相一致[3]。

3.2灵活地调整设计方案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因素,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因此,要灵活调整设计方案,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改设计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设计前要做好实地考察,掌握拟建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周边建筑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利工程设计,并邀请水利专家和设计人员进行会谈,对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

4促进水利工程设计创新发展的建议

4.1增强经济意识和环保意识

作为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工程设计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需要增强设计人员的环保意识,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水利工程的基本功能,更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满足人和社会的需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尤其是城市水利工程设计,城市水利工程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要体现水利工程与城市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还要融入周边环境,增强水利工程的功能,变单纯的水利工程为水利观光区,从而推动水利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工程、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4]。

4.2注重科技创新

在当今社会,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因而,要实现水利工程设计的创新发展,需要注重科技创新。众所周知,水利工程设计包含环境监测、测绘、图纸设计等方面内容,专业性较强,需要应用的技术也较多。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设计水平有待提高,要提高其设计水平,需要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注重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提高水利工程的信息化水平,更好、更快地为人类的发展做贡献。

4.3重视水资源分类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前提,是水资源类型的划分,一般情况下,在水利工程中,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可以分为地下水和地表水。结合相应的地质勘查分析,可以对地质水文条件等进行明确,在实现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对水利工程的规划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实现基本资源的高效分类和处理,推进水资源管理的创新。

4.4注重设计水平的提高

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创新应用,这也是提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还应确保水利工程设计的规范性,制定标准规范,完善设计流程,从基础层面着手,确保水利工程设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4.5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要实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创新,需要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作为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在保障对水资源的适度开发的前提下,使水资源的采集和应用达到平衡,并不断完善水资源的再生性,避免使其受到污染,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性,这是当下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综合处理措施是水资源规划创新的重要一步,可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使水资源质量达到质量标准。

5结语

当前时期,我国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工作者缺少经济和环保意识,设计能力不高,未做好准备活动,素质有待提升等,严重影响了我国水利项目设计水平的提升。对此,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切实提升创新能力,同时还要规范设计标准,提升广大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带动行业发展,设计出更多优质的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朱艳红.浅谈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J].网友世界,2014(12):34.

【2】陈坚,顾正南,高金梅,等.现代水利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思考[J].中国水利,2013(22):60-61.

【3】朱超.水利规划设计技术与创新思考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5(12):173.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6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措施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也十分突出,如何有效地提升生态水利工程质量与水资源保护效果已经成为了我国水利部门非常重要的任务。

1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所能够起到的促进作用

1.1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改善当地水文水资源环境

有些地区的水文环境存在着巨大的问题,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可以将这些问题重点地分析与解决。如一些干旱少雨的地区,可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将夏季降雨进行储存或从其他地区调水,以改变当地缺水的情况,保证当地居民正常用水。

1.2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人为对水资源问题进行治理,大多数使用生物与化学方式对水中污染物进行处理。但人为处理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水资源生态系统问题,但解决的效果远不如水资源生态系统自行恢复的效果好。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提升水资源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使水资源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1.3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

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巨大,也就导致了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水资源分布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偶尔还会出现洪涝灾害,而有些地方则常年干旱缺水。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利于对我国各地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南水北调工程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生态水利工程之一。

2现阶段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工作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2.1前期的水文水资源勘察资料较少

随着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的不断深入,兴建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措施已经成为了各地水利部门的主要工作。但大多数政府部门只是重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数量与规模,并不注重所能够起到的实际效果,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前,并没有对当地实际条件进行参考,而是按照手中现有的生态水利工程模板生搬硬套。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当地的水资源问题,还会对当地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另外,我国原有的水文水资源勘察资料与水体污染治理的相关案例较少,在实际的水资源保护过程中一旦发生问题,将没有任何借鉴资料,只能由工作人员自行研究解决,稍有失误将会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2.2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减弱了对水资源的保护

由于我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各类水利工程的建设引起自然河流渠道化和非连续化,河流生物群落所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小,河流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也大大减弱。

3有效提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水资源保护效果的具体方法

3.1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环境进行详细记录

为了避免由于缺少水文水资源环境资料而盲目施工,保护对原有生态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需要对各地的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系统地进行勘测,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打好基础。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想要同一时间对水资源情况进行勘测与记录并不现实。各地水利部门可以先针对污染情况严重,需要紧急治理的水体情况进行勘察,一些轻微污染或无污染的水体可以过后进行勘察。另外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出资建设专门的水体环境资料库,将水体环境的发展情况记录在案,为后期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完整记录水文环境之后,仍需要定期对水文环境进行勘察,对水文环境出现的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水文环境的发展方向,并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3.2增强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人才紧缺的问题是影响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高校可以多开设水资源保护专业,或在其他涉及水资源保护的专业中增加水资源保护发展方向,并增加水资源保护专业课程的占比,以提升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为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增加人才储备。

3.3做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的生态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都会对水资源生态系统原有的状态造成一定的破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保护效果,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生态水利工程并不利于水资源生态系统未来的发展。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在考虑所能够取得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生态水利工程与当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的适应程度,较少地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最严格水资源制度的实施,我国多个地区都加强了对生态水利工程以及水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但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水文环境相差较大,且受到污染的类型与程度也不统一。不进行深入的勘察就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可能不会起到任何的保护作用,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

参考文献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7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力培养;水利水电工程;课程体系;兼职教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源于《华盛顿协议》,该协议于1989年签署[1],提出的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已成为工程界的国际权威。2016年6月2日,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2]。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对中国工程技术领域应对国际竞争、走向世界意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在认证工作中起步较早,该专业人才应面向社会需求、专业需求,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而工程教育认证也正基于此,对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根据认证标准和专业教育实践,探讨面对认证能力培养要求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兼职师资队伍建设。

1工程教育认证的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

经过多年探索和完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具备了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与国际工程教育发展趋势相符[3]。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年11月修订)中体现了对多种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是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4],并明确要求“课程体系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5]。所以如何根据专业特点和认证要求设置好课程体系是提升该专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工作。工程教育认证在制定通用标准的同时,还制定了补充标准,其中包括水利类专业补充标准,适用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也适用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6]。在该补充标准中,对课程体系做了具体补充说明,对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有更为明确的指导。通过各类课程设置,可以做到面向能力培养要求。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应培养学生将数学和自然科学应用于本专业的应用能力,专业类课程应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以四类课程划分为基础,在其中分别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特色设置认证标准中列出的课程或环节,并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及目标开设其他相关知识领域教学内容,是面向认证要求、保障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有效方式。

2发挥兼职教师作用

如何有效发挥兼职教师的特长优势,提高能力培养质量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实践环节在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7],而实践环节中兼职教师的共同指导可望获得理想效果。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性强,应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8],实习基地应具备与实际工程、尤其大型水电工程相结合的条件。本科院校通常建有对应的专业实习基地,所以可以在实习基地聘任兼职教师,由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实习指导过程,包括实习报告批改、实习成绩考核等环节,便于兼职教师更好地发挥作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是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教育认证水利类补充标准中规定其时间不少于12周。在此环节中,如何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可考虑以下方式。其一,结合科研、生产实际项目,由与项目相关的兼职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不仅全程参与指导,而且对设计成果共同考核。其二,可以安排部分同学到设计单位,结合设计单位具体工作开展毕设,采用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双导师方式,这也符合认证标准中“结合生产项目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教师与企业或行业的专家共同指导、考核”的要求。

3总结

资源水利论文范文8

农田水利建设是水旱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近代云南水旱灾害防治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丰富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助于为当今云南水利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

近代;云南;农田水利;灾害防治

云南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农田水利建设相对滞后,近代自然灾害频发。农田水利建设是有效防治水旱灾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云南遭遇干旱的现实也让我们反思云南水利建设问题。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强调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对云南而言,有效的水旱灾害防治和农田水利建设有助于推进边疆地区的治理,进而实现边疆地区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因此,考察近代云南农田水利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水利建设的研究还具有学术史的意义,当今学者对中国水利史研究,就地域而言,集中在华北、关中,江浙和东北地区,对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的水利研究鲜有涉及。从学术史意义上讲,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能丰富中国水利史的研究。另外,本课题通过研究云南水利反思既有理论,为“水利社会史”分析范式提供佐证。

1近代云南水旱灾害防治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现状

国内方面,对于近代云南水旱灾害和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关注很多,民国时期,已有学者关注这个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体现在:①国家和云南地方的科研院所进行水旱灾害资料整理工作,突出表现为以《云南水旱灾害史料》为代表的水旱灾害资料集;②学者运用上述资料研究的成果,主要有吴瑞良《云南省水旱灾害概述》,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德宏分局编著的《德宏州水旱灾害规律及对策研究》,白树明等人《云南水旱灾害与粮食安全浅析》,尚志海《20世纪云南省农业干旱灾害脆弱性的成因分析》以及数篇博硕论文,等等。上述论文突破了资料整理研究思路,探讨了水旱灾害成因和防治措施,使云南水旱灾害研究逐步丰富和立体化。当然,以上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大多数成果内容粗疏,缺乏精细的研究;其次,资料挖掘不够,尤其是档案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比较缺乏;最后,研究视角的陈旧。水利建设是水旱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从民国至今,学者一直关注云南的水利建设问题,有代表性的有丘勤宝的《云南水利问题》,吴绍墨《云南农田水利事业的检讨》,周琼《清代云南内地化后果初探: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考察》,张琰等《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以云南为例》等。以上研究为我们了解云南的水利,尤其是农田水利提供了参考,但是其侧重于常态研究,多集中在水利工程、水利建设等传统水利史的研究上,对于非常态下“水利社会史”的研究,尤其是水利纠纷的研究鲜有提及,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国外方面,针对美国学者卡尔•魏特夫的“治水社会”观点,行龙在《“水利社会史”探源:兼论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社会》一文中,提出了“水利社会”范畴,并指出水利社会的四种类型:“流域社会”、“泉域社会”、“洪灌社会”、“湖域社会”,这为我们研究云南水利提供了分析工具。日本的中国水利史研究在继承和批判魏氏思想之上而提出了“水利共同体”理论,钞晓鸿的《灌溉、环境与水利共同体:基于清代关中中部的分析》,则对“共同体”理论提出质疑,这些构成本课题提出问题和深入研究的前提。

2近代云南水旱灾害防治与农田水利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本课题首先通过批判和反思“治水社会—水利共同体”理论,接着引入“水利社会史”理论和环境史视角的分析框架,为本课题的具体研究提供一个宏观的研究范式。基于环境史的角度,分析云南水旱灾害发生的原因,并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论述近代云南水旱灾害防治的措施,农田水利建设恰恰是防治水旱灾害的重要举措。在发展农业,进行水利灌溉的过程中,水案(水权的水利纠纷)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水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个人的复杂的利益关系,是观察社会变迁的新维度。政府采取措施解决水利纠纷也是想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由个别地区的水案放大到一个区域的社会:湖域社会,这是“水利社会史”分析范式的具体应用,这个社会是一个由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构成的社会,这个社会是整个云南乡村社会的缩影,它的变动是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通过云南地区水利和环境关系的具体情况,来反思“水利共同体”理论不足,进而论证了“水利社会史”的合理性,进而做到前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云南水旱灾害和水利史研究新视野:“水利社会史”理论与环境史视角的新诠释,主要从方法论角度论述以往云南水旱灾害和水利史研究的不足和改进之处。②近代云南的水旱灾害防治与社会控制,通过近代(1840-1949)云南所发生的典型的水旱案例,论述政府和社会的对策,分析水旱灾害之影响,评价政策的得与失。③近代云南省地方农田水利建设,主要论述云南省的农田水利政策,梳理农田水利建设成就,总结其经验和教训。④近代云南省农田水利纷争及其调试,通过具体的水利纠纷案例,分析纠纷原因,阐述处理水利纠纷的原则以及影响。⑤公共秩序的形成与变迁:对近代以来云南湖域社会的历史考察,主要考察滇池的水环境、水资源与水经济、水利组织与政治权利、水权与争水,水信仰与民俗。⑥反思水利共同体:以云南地区农田水利和自然环境关系为中心的考察,主要通过分析水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思水利共同体理论。在研究方法上:①注重方法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历史学方法,援用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邻学科的学术资源,尤其是关于国家与社会的理论著作,以扩大学术视野,提升理论水平。②注重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相互印证,除了运用云南省图书馆、昆明市图书馆,云南省档案馆、昆明市档案馆,第二历史档案馆资料外,还会去云南省各个农田水利区域搜集碑刻、文书、方志资料,并选择若干典型村落,对在世老人进行口述访谈,扩大资料来源,加强感性认识。③注重不同地区的比较研究,虽然本课题研究范围是整个云南省,但是不同的地区也有自己的具体实际,对其特点应予以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①通过引入“水利社会史”分析范式,为近代云南地区的水利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促进中国水利史的研究。在分析方法上,利用历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知识,拟采用文献解读法,统计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充分完整地研究农田水利问题,并实现研究方法上一定程度的创新。②以水利为平台,关注国家、社会、个人与环境的互动,反思“水利共同体”理论,为“水利社会史”理论提供新的实证支撑。③本课题也能为今天的农田水利建设提供借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参考。④本课题运用新的材料,要支撑材料是档案资料,参考民国时期的报纸作为佐证,主要的报纸包括:《云南省政府公报》、《西南边疆》、《导淮委员会半年刊》、《旅行杂志》、《云南建设》等。在研究过程中,也搜集有关水利和水旱灾害的资料,这也能为云南水利史,乃至云南社会史的研究提供新的资料来源,特别是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档案资料和民间文献。

3小结

通过上述方法和创新,本研究的结论是:①“水利社会史”理论的引入,打破了“治水社会—水利共同体”分析中国社会变迁的范式,丰富了中国水利史和社会史的研究。②政府试图通过防治水旱灾害,加强基层社会的控制,地方基层和社会也与政府角力,也介入防治水旱灾害事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水旱灾害防治的无效性。③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动机,来源于维护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的稳定和服务于抗战云南作为大后方的现实需要。农田水利建设的特点是因地制宜,资金筹措多渠道,工程规划长远性,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④水案是研究云南水利史的一个切入点,为我们动态地了解区域社会变迁提供了可能。⑤湖域社会(以滇池为中心)是由具体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合力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分水,用水体系是这个社会的稳定“开关”。

作者:杨天虎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云南省历史洪旱灾害史料实录(宣统三年1911年以前)[Z].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2]云南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编:云南水旱史料(内部资料)[Z].昆明:云南地质矿产局印刷厂印装,2000.

[3]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云南天气灾害史料[Z].昆明: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1980.

[4]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Z].昆明: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85.

[5]张波,等编.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Z].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