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例6篇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案;改善

1营造意境,感同身受

我们都知道,高中语文中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古诗,对于学习古诗,老师应该给学生营造诗中所表达的意境,让学生了解诗人写下这首诗时的背景和心情,让学生学习古诗前有一段预热,诗人的处境、诗人的遭遇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都是学生学习古诗应该了解的步骤,就像是认识一个人,必须对他有全面的认识才能足够了解,学习古诗,就是要先了解诗人,那样,学生才能把自己带入到诗人的想法中,了解诗人的动机。例如杜甫的《旅夜书怀》,当时的背景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当年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让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后,那么对他们学习古诗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就能更容易的了解到当时杜甫东下时的心情,认识杜甫当时对人生的感悟和追问,明白他官场失意的痛苦,经过这些了解,学生就会感同身受,了解诗人的声音。另外,文言文的学习也可以用相似的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理解其中的背景和时代局势,也能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文言文的大意。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夺取凉州,临行之前上疏后主。诸葛亮用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如果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了这篇文言文的背景和诸葛亮当时的目的,那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这篇文言文大意就很容易了。所以,不论是文言文还是古诗,老师需要给学生营造古诗文当中的气氛,了解当时的意境,那么学生就能过感同身受,理解起来就不会感到也别困难。

2培养学习兴趣,发现古诗文的魅力

对于学生来说,不论学习什么样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对你所学的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也能促进他们学习的渴望。古诗文的学习也是一样,老师应该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培养他们鉴赏古诗文的能力,因为当学生能够自己鉴赏古诗文,就说明他们能够对古诗文有初步的理解,进而就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对他们后续学习古诗文有了良好的铺垫,为他们后来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当他们学习更多的古诗文就能驾轻就熟,越来越熟练和深刻。那么老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呢?首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在互相借鉴中,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也许他们的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可能可以给自己学习古诗文一些启发,让自己学习古诗文的方法能够更完善,更适合自己。其二,老师可以把古诗文的学习用视频等方式展现出来,通过动态的图像变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调动他们学习的能动性。最后,更科学的方法是应该让学生提前预习,也许这种方法不新颖,甚至老套,但是不可否认,事先预习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学习效率,也能帮助学生能够在正式课堂学习中跟上老师的步伐。老师需要不断找寻新的方法将古诗文的学习融入其中,不仅是为了跟上时代的节奏,更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古诗文如果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不会再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是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古诗文的学习变得更加的多彩,更好的发挥它深刻的意义。高中语文古诗文的学习不仅是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也是他们自我文学素养提升的过程,古诗文以它简洁精炼的语言特点,高度的浓缩了文学的精髓,学生熟习古诗文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气质。“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学习古诗文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文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熟读古诗文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所以,对于高中生来说,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内在气质,也能让自己的文笔与文风更加文雅,甚至是与人交流的谈吐都能变得更加脱俗。

参考文献

[1]周丽娟,《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科教文汇》,2013期14期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文2

【关键词】中职语文;场景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场景案例的影响,将生活中的场景案例迁移到中职语文课堂中,就是中职语文的场景案例教学,它可以协调情感与认识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因此,对中职语文场景案例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场景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场景案例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让学生对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阅读、调查、分析、讨论及交流,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在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方法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学科体系与行动体系(下图是两个体系的比较区别),而场景案例教学的方法属于行动体系,并具有独特之外,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要真正地做到“以育人为本”,就应该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各个方面发展。场景案例教学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对场景案例进行分析,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索,然后学生之间交流讨论之后提交或展示最终的成果。在场景案例教学法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根据教学的内容、目标、要求与进度等实际情况去整理、组织场景案例,设计讨论的问题和布置作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会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然后组织学生体会阅读场景案例,并让学生或个人或分组讨论。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以学生为主体是场景案例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二)以场景案例为基础。场景案例教学法是以交往为基础,案例为线索的教学活动,它紧紧围绕着各种场景案例展开,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贯穿着场景案例。这种教学方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都蕴含在场景案例中,是学生与案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不断交往的过程,即通过不断地深入交往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职学生性格活泼,语文又是一门需要深入理解的艺术,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

(三)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场景案例教学法所选用的场景案例一般都来自真实客观的生活之中,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职学生们生活经验的不足,还缩短了实践应用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案例教学法所使用的案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它有助于培养实用型的人才。中职语文的价值还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比如各种应用文的写作等,可以让中职学生在学习、工作及日常的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而场景案例教学法的实用性目标则刚好与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相符合。

(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场景案例教学法注重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收集语文案例互教,分析交流讨论场景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其搜集、整理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掌握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究等一些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场景案例教学法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

二、场景案例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中职语文场景案例教学的选择设计。中职语文场景案例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范围,因此中职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来选择相应的场景案例,并且选择的场景案例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场景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注意符合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点、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及对语文信息的理解接受程度,否则场景案例教学法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如中职教师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根据应用文写作标准化、规范性及严谨性的特点要求,选择以“通过接受、获取、遵照而取得”“企图说明成功而非问题解决”等实例取向场景案例较为合适;而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比如“交谈”这一课,则可以根据“掌握交谈技巧、积累语言经验”的要求选择具有“引导讨论、协助学生发展以多元观点分析问题的技能”的特点的反省取向场景案例等。另外,场景案例的选择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不仅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还要注意适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体验和实践”的中职学生的特点。

(二)中职语文场景案例的组织实施。首先是场景安全的呈现方式。场景案例的呈现方式有很多,比如多媒体、分角色饰演等方式,它的选择要符合与内容相容、服务于目标的原则,比如场景案例是体验式的,则可以选择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真实的场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它的设问质疑要有层次。有层次的设问质疑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推进课堂教学的进程及实现教学的目标。设问质疑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可以针对场景案例中的文字内容或情景进行深入挖掘,让学生透过现象思考本质。但是也不能操之过急,一蹴而就,设问质疑就像铺台阶一样,由下而上,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宽度。最后,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对其进行评价点拔引导。场景案例教学的效果都体现在学生展示出来的成果中,它体现了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驾驭好课堂,可以通过交流讨论来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引导教学的节奏,引发学生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商务英语教学;阅读教学

随着中国与国际间贸易合作的交流日趋频繁,促使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必须不断提升其教育的专业性和情境性,增强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能力。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展开的实际来看,学生的词汇储备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是较为有限的,加之其本身对于英语文化背景理解的缺失,导致其英语阅读应用能力呈现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身为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师,究竟该采取如何的策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是本文所要讨论的主要问题。

1案例教学法的一般概念阐释

1.1何谓“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指的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而展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其本身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案例,能够实现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和句式词汇量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吸收和转化知识,融会贯通。

1.2案例教学法的一般应用原则:

案例教学法作用于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所要秉承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这指的是在展开实际教学方法运用的过程中,从学生的客观发展实际出发,基于所学知识做出分析与判断,启发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索引入的案例当中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并致使在实际展开阅读的过程中掌握到字里行间的文字精髓,加深对其的理解与掌握。其次,“教”与“学”双方积极参与、互动原则。这是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必然选择,片面的,以教师为主、由学生从属于课堂的教学方法,将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度吸收。第三,侧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案例教学法将理论和实践二者相结合,但是相对而言,教师还是应该让学生充分认知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因为高职院校其一切教学活动展开的根本点和方向,都是为了让学生更适合社会发展人才的需求,具备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并能结合岗位职责,将知识进行一定的内化和创新。

1.3案例教学法对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作为英语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普通英文学科展开阅读教学以英文文学作品为主的现状,商务英语则更注重对于文章当中情景性和现实性的突出。换言之,商务英语当中必然充斥着许多与行业信息相关的术语与行话,涉及到许多因为社会发展以及国际形势不断变化所产生的新兴词汇,而这必然使商务英语阅读存在着较大难度。基于此,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到这样一种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当中,可以通过案例拓展学生对于行业信息的了解,增加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使其对于英语知识的把握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职场需求,使其在不断形成与社会发展现实相适宜的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当中,形成与其同步的阅读理解思维,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例如笔者在展开阅读教学时,会在每堂课的最后阶段,花上较短的时间,与学生一同阅读学习一段专业术语的英文,每堂课一个小主题(贸易、网络、科技等等)让学生基于此了解当下的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方法,从而提升对于日后实践能力的应用提升。

2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1结合院校的具体教学情况,案例教学法并非适用于任何教学情境:

当前,全国范围内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商务英语专业,但是鉴于不同学校其本身科研方向、教学计划以及师资力量上存在着区别,故而其在商务英语教学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必然是没有统一规范和大纲的,只能不同的院校基于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科指向的就业要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并非一劳永逸、也并非百试百灵。

2.2加强对于教师商务英语英语环境的培训,提升教学能力,以免引起误导:

就目前我国已有的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师的构成成分而言,其真正从事过商务类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的教师并不多,因此其对于真正的商务英语应用环境也并不明确,那么其在展开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教学模式的应用,就很有可能缺乏针对性和现实性。例如某教师并没有在外贸企业使用英语工作的经历,那么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案例的选择,很有可能就不会拥有任何的外贸背景,但是经过其教授知识的学生再进行职业选择时,也必然会造成外贸类专业缺失,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外贸企业所需的英语工作环境当中。鉴于此,高职院校再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于教师的实践环境培训,以免造成“误导”。

2.3注意对引用案例材料的选择和把握:

当前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所选用的教材是多样化的,因此必然没有统一的、系统的规范和体系。但是多数情况下,案例教学法又是本身基于教材内容而形成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就必须考虑到教材的内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高职院校本身的教育环境与背景,保障案例的使用能够更加符合学生所需、职业所需、社会人才所需。

3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将案例教学法与商务英语教学相融合,本身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选择。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必须要注重对于案例材料的选择、对于客观环境以及学生需求的把握,只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区别、有针对,案例教学法才能真正发挥出良好的优势,推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胡晖.案例教学法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运用———以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为例[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06):73-75.

[2]杨银.“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精度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66.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文4

关键词:案例法 英语 教学

一.引言

当前,大多数英语教学依然是以传统教学手段为主,即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录,缺乏有效的讨论与互动环节,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现实需求,传统英语教学的局限性日益暴露。英语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掌握局限的理论知识层面。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除了训练听、说、读、写、译这五大基本技能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语言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从而达到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开辟新的英语教学方法已经变得十分重要。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供具体的案例,重现案例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从而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以实践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记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本文把此方法应用到英语教学领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希望能够采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以及对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现实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组织

1.案例收集与完善

首先,授课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结合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大纲,收集和甄选合适的案例,从而有效保障案例教学的效果。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基础,也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案例的收集是多渠道的,可以从报纸、杂志、企业商务文案、互联网以及其他相关教材中选取。如果是中文案例,则需要将其翻译成英文。案例选取时要注意:一是案例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杜撰或夸张歪曲:二是必须具有趣味性,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三是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成功完成案例后,学生才会有成就感。同时,教师要对收集好的案例进行修改和整理,编写案例教学教案。收集该案例知识领域的英语常用表达法和词汇;考虑如何用案例形式来呈现课文内容;准备好供学生讨论的话题及评价标准。

2.课堂讨论和实施

案例教学法经常使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从而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堂讨论的过程是群体思维碰撞的过程,学生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迫切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不自觉地寻找最佳表达方式,记忆库里的词汇得到极大的调动。同时也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体会到思维与表达之间的差距,进而加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动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推断等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需要提前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案例模拟交流,以提高英语课堂的体验性。其次,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分配的角色对模拟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并制定一系列标准评价备选方案的可行性。通过这种生动的形式,学生不仅消化了英语课文内容,而且学会了如何解决以后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最后,每小组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陈述本组观点,全体学生可以在其陈述之后向发言代表提问。小组讨论之后,英语教师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分析不同的区别,鼓励学生大胆丰动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英语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动态分组,每次都由大家自由组合,并选出自己的组长,这样不至于使性格内向、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掉队,组长的管理能力和组员间的协作能力均能得到锻炼。每进行一次案例教学活动,就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这样同学间的接触面就扩大了,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和学习。

英语教师在课堂讨论这一环节中,不仅仅是课堂的控制者,还是活动的组织者、士气的鼓舞者、活动的参与者。教师领导着案例讨论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争辩,做出决策或提供备。

3.英语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

经过英语案例讨论和分析结束后,英语教师应及时做出归纳、总结和评价,学生在教师总结评价的过程中得到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在这个阶段,首先应对英语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以调整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让学生树立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正确态度,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应对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注意多对学生做正面激励,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同学给予表扬;对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暴露出来的典型思维(正确的或错误的)给予合理的评价,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维能力,同时又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案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英语案例资源缺乏,质量欠佳

近年来,很多学校非常重视并逐步推广案例教学法,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高质量的案例非常稀缺一。尽管有的案例相对较多,但并不都适合作为教学案例来使用,需要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加工,从而使整理出来的英语案例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2.教师素质难以满足案例教学的需求

许多教师长期以来注重理论研究,对实践情况知之甚少,教师本人不具备案例分析所需的各项综合能力,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经常力不从心。有些教师虽然英语语言基础较好,但对相关案例涉及到的行业知识知之甚少,或者没有实战经历;有些教师行业知识和经验丰富,但英语语言表达欠佳。

四.对策和建议

1.做好案例的准备和教学组织工作

一方面,要做好英语案例教学,英语教师必须案例的准备工作。教师可依照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行搜集、编写、整理、更新相关案例素材,并在案例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充实、改进和完善。同时,应鼓励建立校际、校内教师资源共享的英语教学案例库,从而实现英语案例资源共享,共同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必须做好有关案例教学的组织工作。如果没有严密科学的组织准备,案例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课前准备的监督缺失和课堂讨论的无序甚至混乱。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应注意把握英语教学的方向,及时地引导和纠正讨论中的偏差,保证教学不偏离主题。

2.通过培训,提高英语教师案例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意不能弄巧成拙。若没自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就容易盲目。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既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和渊博的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英语教学与实践经验。有必要对英语教师开展专门培训,既要丰富教师的语言技能和职业知识与技能。

3.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

要重视和加强英语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结合使用,从而使案例教学法的效果发挥至最佳。案例教学法之所以能在英语教学中得以运用,并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主要是由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所决定的。然而,这并非意味着案例教学法是英语教学唯一的方法,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也往往需要多种教学手段的相辅相成。英语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语言知识与交际本领的密切结合,教学目标也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学应是讲授法、交际教学法及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相辅相成,并不是简单地以一种教法替代另一种教法。从语法知识、基本词汇的教学而言,传统的讲授法仍是不可或缺的,再结合案例理解课文,并最终提升培养学生综合的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于连江,张作功.以案例教学模式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J].外语界,2001(6):26-30.

[2]王莎,管俊.案例教学法在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89-90.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文5

【摘 要】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为主体、导学为方法的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应将学案导学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之中,以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本文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探讨了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求为英语写作教学的发展创新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 学案导学;初中;英语写作

一、引 言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改的深入,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就英语写作而言,它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组织、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在传统英语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仍以教学成绩为导向,将听说训练作为初中英语教学重点,对写作训练重视不够,对写作教学缺乏深入思考,没有系统的写作教学安排,写作教学多为讲解范文、模仿范文写作,很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指导。另一方面,初中生的英语词汇贫乏,英语阅读量少,仅了解教材上的词汇;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差,名词单复数、动词时态等掌握不准确,这些都影响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此外,许多学生缺乏写作热情和英语思维习惯,英语写作常常是逻辑混乱、用词不当、漏洞百出,无法准确而清晰地表达思想;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愿意到草稿,也没有修改的习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发展滞后,教学质量较差。因而,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重新审视英语写作教学,转变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以增加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二、简述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学案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辅助学生自学的教学辅导材料,学案不仅是学生课前预习、课堂自学的学习方案,也是学生课后复习的重要依据。学案与教案有着很大差异,学案是学习方案,是互动的、开放的,教案是教学方案,是单向的、封闭的;学案以学生为中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据,教案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学案导学,即用学案指导教学,是以学案为内容、导学为手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以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基本内容的“学案导学”,彻底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能够减少预习盲目性、提高学习目的性,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案导学”更注重师生合作,教师从学案内容出发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改变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形成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案导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讨论、合作、探究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因而,可以将学案导学运用于英语写作教学之中。

三、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运用

1.编写导学案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应对教材、课标、教参、学生学习情况等进行分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编写英语写作学案,学案要重点突出、难易适度。例如,学习《Topic 1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ketball》一课时,应突出“be going to”句型,将之作为写作教学的重点。学案编写应围绕写作话题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范文等进行编写,突出学生动手写作环节,为学生进一步的写作扫清障碍。

2.提前下发学案

在编写好英语学案之后,应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学案预习教学内容,把握写作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提前复习写作话题相关重点词汇、短语、句型,了解文章结构,并将预习中的难点、问题记录下来,为课堂合作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3.写作课堂教学过程

①突破词汇、短语、句型

教师根据学案设计一些活动,如词汇游戏、小组竞赛、角色朗读等、情景对话复习相关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相关词汇、短语、句型和语法,为合作学习提供基础。然后,教师应及时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为写作教学扫清知识上的障碍。

②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是学案导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写作话题有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并根据范文引导学生讨论范文段落结构,探究英语写作的具体方法。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③写作

当学生掌握了话题相关词汇、短语、句型、段落结构等之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写作,交给学生写什么,如何写,告知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白英语写作和汉语写作的差异。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教学时,应强调“will+动词原型”、“will+not+动词原型”等语法重点,强调英语将来时态的意义、用法、特点等;还应向学生介绍英语叙述性话题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构思写作结构,丰富写作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根据既定的话题进行英语写作。

④修改

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之后,教师应检查学生的英语作文,及时指出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对照和修改;还可以指导学习小组进行相互修改,找到英语写作中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修改作文,通过反复修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⑤评价

在写作教学完成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点评,请几组学生在班内公开朗读自己的写作,对较好的作文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写得较差的作文应指出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和写作建议。同时,应指导学生拓展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英语写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学案导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案为载体的自主探究活动,在学案导学中教师应将学案制作作为核心内容,编写出适合学生的学案,并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认真记录,及时指导评价,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英语写作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红岚.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探索,2009,(7).

[2]苏光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学课堂教学模式——运用学案导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8).

[3]王雅芬. “学案导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2003,(12).

语文教案教学方法范文6

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都是高等学校提倡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英文水平的高低和教学资源的匮乏,存在着各种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成为案例教学在双语课程中成功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案例教学;双语教学;国际贸易

实务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是目前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中大力推广和提倡的教学模式。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的教高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三年内双语教学的课程比例要达到10%,并强调率先在金融、国际贸易、法律、生物工程、信息技术、新材料以及其他国家急需的专业实用双语教学。案例教学始于美国哈佛大学,早在1986年国家经委和教育部联合颁发的708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应加强管理教育的实践环节,尤其应突出加强案例教学。”在双语课程中进行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言,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对其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一、国际贸易实务实施案

例教学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笔者曾经撰文阐述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是符合中国入世后急需通晓国际商务并且具备良好的外语基础的人才的要求,并且,使用英语授课便于学生对国际贸易术语和规则的理解。同样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实施案例教学也是各所高校普遍的做法。首先,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为导向的先进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案例研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案例研讨中,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样,案例教学能够改变学生所学知识的条块分割状态。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必须做到各类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其内容涉及到国际商法、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等。笔者曾经布置一项案例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种产品以投入到新开辟的市场中去。在案例作业中,学生们必须综合地运用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实务的相关知识,具备很好的英文写作能力。通过完成案例作业,学生们上述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其次,教学相长,案例教学可以促使从事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师更好地联系实际,提升教学水平。受众多的因素影响,普通高校和职业类院校不同,从事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教师大多都不具备从业经历,这严重地影响了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的教学。如果教师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按照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灌输的话,教学内容必定是枯燥无味,和现实脱节的。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教师也会因为惰性,业务水平得不到提高。因此,上海师范大学在本科教学专业培养方案里,明确地规定了国际贸易实务实施案例教学,规定教师和学生必须提交案例教学报告。这样就从制度上确保了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案例教学中,教师必须撰写最新的案例,学生分组完成案例分析,并撰写相应的案例报告。如此下来,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二、案例教学在双语教学中的难点

首先,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中能否顺利进行。笔者曾经撰文分析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语言目标与学科认知目标存在着冲突。毫无疑问,双语教学中一定是以学科认识目标为导向的,否则,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变成了外贸英语课程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英语水平良莠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放慢教学进度。这一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尤为明显。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黄锡光教授主编的英文版《国际贸易实务》为教材。该教材简明扼要地将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阐述,每章都附有国际贸易实务的英文小案例。该教材虽然是用英文撰写,但总体而言,难度不大。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看不懂英文案例。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不得不放慢教学速度,将相关案例翻译成中文,如此势必对教学效果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教科书上的小案例学生尚且不能够完全理解,教师自行整理的英文案例对学生来说更是很大的困难。笔者曾经分析到,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软硬”结合的课程,案例分析是属于“较软”的部分,使用英文来进行案例教学,难度比较高,对学生来说如此,对老师而言亦然。其次,英文案例库的欠缺制约着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实施。案例库的建设一直是案例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完善的案例库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可以借鉴的英文案例少之又少。尽管有些部级或省级的精品课程可以提供一些现成的英文案例,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差强人意。有的双语教材提供少量的英文案例,但这些案例中大部分是从相关书籍中的中文案例直接翻译成英文,翻译质量并不高。尽管国内教育界对双语教学没有严格的定义,没有机械地规定中、英文在课堂和教材中的具体比例,但是,对双语教学的普遍的看法是:“使用英文教材,采取英文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借助母语。”因此,在大量使用案例教学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如果使用的是中文案例,这与双语教学的初衷必定是背道而驰。而英文案例库的建设,可参考的资料及其稀缺,成为制约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瓶颈。在这种情况下,英文案例库的建设就变成了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了。按照案例教学中对教学案例的要求,案例必须来自于实际,不能够由授课教师主观臆断,虚构而作。这给国际贸易实务英文案例的编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高要求和现实中资料的可获得性问题构成了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库建设的壁垒,需要花费任课教师极大的精力和热情去克服。再次“,双师”+“双语”型教师的缺乏使得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的案例教学难以开展。归根到底,师资力量是高等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案例教学在双语课程中的成功开展,需要的是外语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负责任,对教学精益求精的教师。目前,由于普通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中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的精力不够,缺乏动力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双师”型的双语教师极度稀缺,在这种大的环境下,推动双语课程的案例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对策建议

针对前面的分析,笔者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实施多层次的教学。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师范大学为例,上海生源的英语水平普遍高于其他省市的生源。在这种情况下,在双语课程里实施案例教学,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按照其英语水平的高低分为若干个小组。这样做的好处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英语水平较高的小组在做案例分析和展示的时候,可以更多地使用英文,对于英文水平较差的小组,则对英语使用的情况不做硬性的要求。针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同学,教师在课后实行一些个别的辅导,额外布置一些英语阅读方面的作业;而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对其专业知识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次是加强英语案例库的建设。这需要学院从政策上予以相应的支持。一方面加大案例库的引进力度,另一方面对教师自行设计案例予以相应的鼓励。最后,加强“双师”+“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高等学校开设双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更应该是充分地认识到相关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中能否成功地实施,直接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从学校层面讲,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符合条件的师资队伍是双语课程开设的关键。案例教学和双语教学都是国家教委大力提倡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加以实施,几年的实践下来,证明确实不易。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其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双语教学中问题与对策——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改革与开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