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例6篇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网络 负面新闻 法律认知

网络媒体是一种具有强大融合功能的传播媒介,在当今大众传媒中,网络媒体可以通过链接、复制、转载等功能,整合其他所有大众传媒的信息。同时网络具有传播的快捷性、信息的丰富性、表达的新颖性、空间的虚拟性、参与的互动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着深刻且广泛的影响,网络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又一个重要领域和空间。青年大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对各种信息需求旺盛,对网络信息趋之若鹜。可以说当今的大学生使用网络、参与网络互动,进行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通过网络大学生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网络信息的来源是复杂的,其内容参差不齐,其中的不良信息、不良价值观念肆意泛滥,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不良的网络信息、虚拟自由的网络环境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法律观的认知。

一、网络新闻对大学生的法律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

当前,很多涉及法律内容的文章在网络中传播,大学生们从中获得了对法律相关的知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的基本认识,但这种认知往往是感性的,不能使大学生形成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同时,网络负面新闻的存在,对大学生的法律认知和法律观念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是大学生群体在法律观念、法律制度、守法态度上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法律认知包括心理的认知、观念的认知和守法态度的认知,这个认知是一个由浅层认知到深层认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深化的过程。当前,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的法律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网络负面新闻影响大学生遵守法律观念的形成。从司法部门的有关数据统计来看,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法律观念较强,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在自己的生活、社会交往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心理上认同公民守法在社会稳定中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守法观念处在自觉认识的边缘,他们之所以守法,是害怕被法律惩戒,而不认同作为社会个体应当守法。大学生守法观念的形成,不仅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周围社会个体因违法而遭受惩戒产生的警示作用的影响。同时,当前网络新闻中传播的法律事件,也对大学生的守法意识的形成发生了正面或负面影响。网络新闻中不恰当的犯罪情节描述,犯罪分子逃脱的报道,犯罪分子面对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后的“坦然自若”的报道,使得部分大学生对违法犯罪产生了侥幸心理,甚至有的大学生从中学会了犯罪的一些手段和方式,显然网络负面新闻无疑催化了部分大学生违法犯罪欲望,对他们遵纪守法观念的形成,产生了非常严重的消极作用。

2.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产生了怀疑。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视法律为至高无上的权威,应是法制社会的基本认识。当前,网络媒体通过新闻事件的报道,使大学生们看到了依靠法律权威,正确维护合法权益的正能量,看到了法律的惩恶扬善,认识到了法律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对社会各方面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稳压器的作用,它是平衡社会关系和利益,调节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利器,在社会稳定发展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但是,当前,负面新闻的报道也使得法律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些权大于法的新闻报道和媒体表现出的无奈,使得大学生对法律的尊严认识、地位认识大打折扣,一些大学生认为,在当今社会,权力可以极大地干扰法律的正常运行,社会关系可以瓦解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中起到的作用,由此导致一些大学生不自主地在受到法律侵害时,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寻求社会关系的帮助。因此,网络负面新闻使大学生对法律权威的认识产生了冲击,对法律的尊严和地位产生了怀疑。

3.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的民主平等观念受到了冲击。作为现代法治社会精髓的民主与平等观念,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持肯定和认可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它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制度。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受网络负面新闻不全面报道的影响,且大学生法治观念尚处于不完善时期,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使大学生的法治平等观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才是完全的民主,对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制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悲观消极情绪。

4.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发生失衡。权利与义务是法律内涵的核心,权利与义务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等关系,世界上不存在无任何权利的义务,也不存在无任何义务的权利,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的,只有权利与义务达到统一,相互依存,权利与义务才能符合法治理念,才是正确的法治观念。但是,当前网络负面新闻的宣传,使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认识发生失衡。网络媒体中报道的诸如个别领导干部,不履行相应义务的新闻,普通老百姓只见履行义务而不见权利的新闻,使得部分大学生将这些社会个案现象误认为是社会的普遍现象,这导致了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的偏差与失衡。

5.网络负面新闻的影响使得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动摇对司法公正的信心。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既是对当今社会司法机关的信任,也是信任法律,遵守法律规范的基础。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负面新闻的报道,使得大学生对当前司法机关是否能够公正执法、是否能够公正审理、是否能够判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甚至有的大学生不相信司法机关能够按规定履行司法程序,不相信司法机关能够不徇私情、一视同仁地执行法律。

二、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影响的原因分析

针对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影响,笔者认为应当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规避网络的负面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策略,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增强与法律素养的提升。

当前大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他们在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意识形态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还不完整、不全面,因而难免对网络中的负面新闻缺乏正确的判断、理性的思考,其法律认知出现偏差和失衡也在情理之中。同时,网络对求知欲望强烈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具有较强的诱惑力,其中的负面新闻也往往带有很强的诱惑性、感染性,对大学生的影响非常深刻,负面新闻所倡导和宣传的不规范、不完善的法律理念,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作用不可低估。因此,在当前网络媒体环境下,其中的负面新闻、负面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法律认知上的影响。

在此网络媒体背景的影响下,大学生法律认知素养的提高,法治观念的增强,高等院校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相应的责任。尤其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如果高校不重视网络的作用,对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不予以认真对待,就会使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指导,对法律的认知只能处于放任、自发状态,必然制约大学生法律观念的形成。同时,我国高校当前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存在滞后现象,大学生的法律知识主要来源于书本,他们缺乏对法律知识的丰富素材,法律观念是不稳固的,一旦网络中出现涉及法律方面的负面新闻,就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法制观念产生冲击。

三、应对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影响的策略

网络负面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影响是现实存在的,针对这种问题,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推进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的提高。

1.加强新闻立法,遏制负面新闻的产生与发展。当前,国家应不断完善新闻立法,规范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行为,加强对新闻行业相关的法律规制。同时,也要加大对传媒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新闻行为的监督、规范,针对检查监督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制止、打击。要发挥新闻行业自律协会的作用,出台和完善新闻机构从业行为标准,增强新闻传媒机构的新闻自律意识,加强新闻行业的自律建设。

2.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其科学应对媒体的能力。面对来源复杂的网络海量信息,大学生应明辨是非,科学分析其中的“真善美”与“ 假恶丑”,应具有从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去伪存真的能力,理性对待各种信息的干扰。媒体素养是当代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大众传媒,尤其是网络媒体的环境下,大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信息抗干扰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这就要求高校要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加强对大学生应对媒体、认识媒体、辨别媒体和驾驭媒体的能力,使他们免受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

3.强化大学生的法律认知教育。当前在学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着重视法律知识掌握,而轻视法律认知的问题,存在着重视感性认识教育,缺乏大学生对法律理性认识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应丰富大学生法律观念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特别是选择具有典型性、权威性和趣味性的网络信息,来开拓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视野,通过案例教学、典型法律案件分析,提高大学生应对法律事件的能力,使大学生法律认知的水平得到提升。

4.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推进法律文化的宣传。校园网络不同于大众互联网络,它具有典型的育人功能和特征,高校应重视培育网络育人文化,发展网络育人文化,传播网络育人文化。针对网络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负面影响,应当加强校园网中的法律文化的宣传,结合大学生实际进行法律知识传播,开展网络法律活动,宣传法律文化知识。应从营造法律育人氛围,增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等方面,加强对校园法律文化的宣传,通过网络法律文化影响和教育,使大学生法律素养得到提高。

总之,面对网络新闻对大学生法律认知产生的不良影响,必须在正视问题存在的基础上,弄清原因,有的放矢地开展大学生法律认知教育。在注重发挥学校作用的同时,应当积极发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尤其作为新闻媒体,要积极改善传媒环境,推进网络健康文化的建设,促进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组.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概况及特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S1).

[2]巩军伟.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途径探究——以大学生法律社会实践为视角[J].兰州学刊,2008(S1).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网络媒体工作者 核心竞争力 培养

网络媒体工作者作为网络媒体传播的组织者,其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对于网络媒体传播的目标实现、内容选择、过程整合以及绩效取得有着重要的影响。网络媒体工作者的素质培养不仅是保持网络媒体竞争优势的高阶内核,也是推动网络媒体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随着网络媒体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媒体工作者培养实践的不断深入,发现网络媒体工作者培养绝不仅仅是培养方式的确立和培养机制的构建,更在于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和提高。本文探讨了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和结构,并提出培养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体系。

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

核心竞争力作为一个针对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核心竞争力理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它与企业的组织结构、功能机制和竞争优势紧密相关。Prahalad和Hamel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由于以往的投资和学习行为所积累的具有企业特定性的专长,是一个组织涉及不同生产技能协调、多种技术流派整合以及价值观念传递的积累性学识过程。核心竞争力具有价值性、独具性、延展性和持久性四个特征。根据网络媒体工作的实际要求,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将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理解为:网络媒体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整合利用资源以取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网络媒体工作者通过整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竞争优势的能力;二是网络媒体工作者保持竞争优势,不断实现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两方面内涵也可以具体化为三个内容,即网络媒体工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工作管理和创新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

概括而言,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五方面特征:(1)动态性。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的内部结构并不是静态不变的,或者始终处于某个状态、水平上,它会随着外部竞争环境和网络媒体工作要求的变化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工作者既要系统掌握与网络媒体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及时了解网络媒体业的发展走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来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工作经验,增强工作技能。(2)保护性。核心竞争力能够给网络媒体工作者带来竞争优势,促进其综合实力的提升,所以要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来保持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避免和防止其他竞争对手的模仿和学习。(3)竞争性。社会环境的日益开放,使得每一个网络媒体工作者都需要面对多元化的工作境况。环境的多元化往往又伴随着竞争的激烈化、复杂化,造成不同网络媒体工作者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比拼。也正是在不断比拼、竞争的过程中,网络媒体工作者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增强了保护观念,促进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4)条件性。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概念体,其综合性既表现为构成层面的丰富性,也表现为构成层面之间关系的多样性。要保持核心竞争力构成层面及相互关系的多样性,确保核心竞争力的有序稳定,就必须合理利用外部环境空间,有效整合环境资源因子。(5)投入性。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通常需要网络媒体工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内部结构整合和优化也往往需要一定的资本投入。

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基本结构

精神层。主要指网络媒体工作者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职业认知、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等。作为网络媒体职业形象的意义标志,精神层是核心竞争力的内核和基础,没有精神层的作用支撑,核心竞争力的整体势能就很难得到发挥。(1)职业认知。职业认知是网络媒体工作者的行业认知、工作发展认知和自我成长认知,它在精神层中居于主导地位,忽视了职业认知,网络媒体工作规律的把握就无从谈起,网络媒体工作绩效水平的提高也只能成为空话。(2)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精神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媒体工作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网络媒体工作者的行为起着制约作用。敬业乐业的奉献意识和满腔热忱的服务意识是职业意识的核心,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改革意识是职业意识的内涵,和谐相容的协作意识和耳聪目明的信息意识是职业意识的综合表现。(3)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网络媒体工作者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集合,它是网络媒体工作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和实践所达到的自觉程度,是调整网络媒体工作者与工作、同事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网络媒体工作改革和创新的有效切入点。

知识层。主要指作为网络媒体工作者具备的知识内容、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任何一项网络媒体工作的开展常常会调动网络媒体工作者的整个知识库存,尤其是在网络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更离不开网络媒体工作者丰富的知识内容、健全的知识结构、完备的知识体系以及合理的知识层次。(1)知识内容。知识层的发挥是知识内容扩充“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和新体系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量的知识内容,网络媒体工作者知识层的蓄能(积累知识)和释能(传授知识)过程就会受到影响。(2)知识结构。新时期,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多维立体的知识结构,网络媒体工作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网络媒体工作者渊博深厚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网络媒体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网络媒体工作者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3)知识体系。知识的有机组织形成了知识体系。网络媒体工作者的知识范围涵盖背景知识和专业知识。背景知识是体现网络媒体工作者综合文化素养的知识群,包括文化知识、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专业知识是以网络媒体工作内容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群。

物质层。包括网络媒体工作者提供社会大众所需的信息和各种服务,也包括网络媒体工作者创造的工作环境和网络媒体环境。(1)信息和各种服务。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系统入口端输入的是尚未经过系统整理的各种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工作者的精心加工,出口端输出的是社会各领域、部门所需的信息。网络媒体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提供各种网络媒体服务,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现实中,社会对网络媒体企业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其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来进行。网络媒体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和层次也是社会评价的重要指标。(2)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物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网络媒体工作目标、任务的实现。优化工作环境,为网络媒体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网络媒体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网络媒体工作者竞争优势提高的要求。(3)网络媒体环境。它是网络媒体工作者构筑核心竞争力物质层的动能平台,也是网络媒体工作者培养竞争优势的条件保障。网络媒体环境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塑造核心竞争力所需环境条件和资源条件的充足程度,进而影响到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

行为层。主要指网络媒体工作者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和应急能力。它也是核心竞争力结构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行为层是否合理,是否与已形成的精神层、知识层和物质层相适应,是制约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提高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多数网络媒体工作者过多注意了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层和物质层,忽视了行为层对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推动作用,进而影响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提高。(1)实践能力。包括工作计划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和评价能力等。(2)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网络媒体工作者必须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信息利用者转变为知识信息开发者,而利用者向开发者的角色转变离不开网络媒体工作者的创新能力。(3)适应能力。外部社会环境变化的日趋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媒体工作系统的稳定,使得网络媒体工作者面临的问题也日渐增多,这就要求网络媒体工作者必须具备适应环境变化,根据环境变化有效处理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之间关系的能力。(4)应急能力。网络媒体工作者要想在工作中时刻把握时代走向,适时引导社会舆论正确发展,达到网络媒体业与社会发展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就需要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应急能力,这不仅是网络媒体工作者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有力表征。

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途径

准确把握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实现核心竞争力培养目标的层次化。社会发展需要政治信仰坚定、思想进步、专业技能娴熟、工作能力突出的网络媒体工作队伍;网络媒体业发展需要爱岗敬业、勤于思考、技能扎实的网络媒体工作队伍;网络媒体工作者的自我发展需要有序稳定的工作环境、内容健全的专业知识、灵活多样的专业技能、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成熟乐观的社会心理。因此,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目标应在通盘考虑社会发展、网络媒体业发展和自我发展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不断丰富和充实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层面。

合理构建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内容,实现核心竞争力培养内容的全面化。通过对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结构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精神层、知识层、物质层和行为层是构成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框架,是组成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驱动力,精神层是发掘网络媒体工作者潜能、提高网络媒体工作者与外部环境物能流转的助推器。知识层是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必备基础,是提高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优势的切入点。物质层是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必要组成部分。行为层是知识层和物质层发挥作用的重要通道,也是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培养的主要对象。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内容应紧紧围绕这四个层面深入开展。

灵活掌握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手段,实现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培养手段的多样化。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首先应在保持网络媒体工作者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前提下,举办内容丰富的讲座来开拓视野,组织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活动来提高能力;其次要借助回归教育手段,让网络媒体工作者在“实践――学习――再实践”的双向互动中提高专业素质,增强适应能力,丰富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最终达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后要进行核心竞争力基本知识、信息的教育宣传,广泛收集和掌握国内外有关提升网络媒体工作技能的有益信息与最新动态,加大对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定期对网络媒体工作队伍进行整体和单独的核心竞争力测评,积极引导广大网络媒体工作者提高竞争优势、增强竞争能力。

积极营造“学校――企业――网络媒体工作者”三级联动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实现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的系统化。学校应根据网络媒体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创新网络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有利于培养网络媒体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模式,加快网络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步伐。企业要依据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实际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各种类型的专项训练,提高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各个层面。对于网络媒体工作者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能简单流于形式,应有完备的培养计划和专项的评价考核。网络媒体工作者要更新观念、科学定位、确立目标、准确规划,增加优势投入,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或者几方面进行突破,形成自己的特色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姜国祥:《核心竞争力》,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年版。

2.郑克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模式》,《经济师》,2002(8)。

3.吴秀萍、徐伟:《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竞争中共同发展》,《中国新通信》,2008(19)。

4.翟学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竞争的方略》,《新闻爱好者》,2007(8)。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网络媒介素养。

一、网络媒介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界定。“新生代农民工”

是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备新的特点和观念,他们教育水平较高、社会阅历少、乡土认同弱,对成为。城里人“的梦想更加执着。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发挥自身价值,最终实现城市融入是政府和社会各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同时,中国的网络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已跃居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网民的发展除了向各年龄层扩散外,也加速了向低学历人群和低收人人群的渗透,中国信息社会已呈现出向中下阶层扩散的趋势。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便是近年来新增网民中的重要一群。但是,与城里年轻人相比,网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网络的有效利用,可以获得新知,开阔视野,促进自身发展,培养入的现代意识,因此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人有着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当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怎样借助网络更好地融入城市,促进身份转型?我们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生代农民工为样本,通过调查和访谈试图来回答这些问题。此次研究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191份,占回收问卷的97.4%,其中男性为63.9%,女性为36.1%,对其中的20人进行了访谈。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现状。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为工作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受众能否主动利用、选择媒介内容,并作出评价和批判,而不是盲目受媒介的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的开放性、信息海量以及自主参与的特点给媒介素养带来新的挑战。我们从网络媒介使用、网络媒介认知、网络媒介参与和网络媒介批判四个方面,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呈现如下情形。

(一)网络媒介使用。

1.网络使用活跃。手机上网率较高。

由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不高,很多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前很少使用网络,对他们来说,网络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媒体。而进入城市后,他们对网络的接触频率显著增加,与城市青年一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重要内容。究其原因,一是城市文化的影响使之产生了使用网络的意识;二是使用网络的场所较容易找到。在调查中,有76%的新生代农民工接触网络,其中每周上网5小时以上的占59。7%,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占29.8%。在上网地点方面,网吧占57.6%,宿舍占18.3%,工作场所占9%。值得注意的是,手机因为携带方便,成为他们非常喜爱的上网工具,51.8%的新生代农民工使用过手机上网。可见,网络已经构成新生代农民工十分重要的信息环境。

2.网络娱乐:城市生活压力的缓解与释放。

曾经的乡村生活,缓慢的原始节奏,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快节奏面前,毫无疑问的增加了心理焦虑。网络的作用如同减压阀,能够修复和改善情绪状态,带来暂时的放松感。在调查中,玩游戏(80.6%)、听音乐(78.5%)、看电影(74.3%)、看社会八卦(69.1%)、看娱乐视频(62.8%)是新生代农民工非常主要的上网内容,也是他们排遣寂寞的经常选择。

3.网络即时通讯:社会关系的维系与重建。

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还伴随着社会关系的调整,原有的社会关系选择性维系,新社会关系逐渐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网民经常使用网络即时通讯的比例为89.5%,许多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间隙,手机还挂着QQ,随时看看动向。从他们的聊天对象可以看出,借助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原有的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网络得以巩固。这是对漂?自感的抵抗。对心理安全感的探寻,同时也是对身为新生活创造者的自信感的构筑。研究还发现,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基于业缘、趣缘在网络上结识了一些城市人,甚至包括一些大学生。这些新结识的城市网友可以给他们带来很多新信息,甚至还会交流未来的发展计划。由此可见,虽然初级关系网仍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中的强纽带,但他们已经注意到一些全新的社会元素在生活中不同寻常的意义。初级的社会关系更像农民工进入城市的一个跳板或平台,要想进一步发展,和城市人”接轨“,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圈子,扩大交往范围,和城里人打交道¨。可见,网络成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里人交流的平台之一,对于他们熟悉城市以及形成与市民的和谐关系有所帮助。

4.网络新闻:故乡守望与他乡新生。

如同候鸟一样的新生代农民工,脱离故乡的土地来到城市,但他们依旧通过网络,与自己的家乡保持着联络与关注,他们的原乡情结,应该说终生都不会改变。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提到,他们经常看网络上的家乡新闻,上家乡人贴吧,对有关家乡的题材特别留意,甚至有时只在网上看看家乡地名和家乡人面孔,听听家乡话便觉十分亲切。网络已成为他们舒缓恋乡情结最为及时便捷的渠道。同时,随着异乡变得越来越熟悉,新生代农民工的视野也在不断扩大,对本地信息的关注度逐渐提升。这些显示出,在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的身份认同有着极为复杂的体验。

(二)网络媒介认知。

媒介认知反映出使用者对媒介特点与功能的了解。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基本能认识到网络媒介的特点,比如,最广域的传播媒介、多媒体化信息传播、海量信息、时效性极强、互动性、低成本投入、一定的匿名性、传者和受众界限模糊等。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网络媒介的功能,即首先是传递信息,其次是舆论监督,再次是宣传教育、娱乐及广告功能。另外,网络的赋权功能得到认同,即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网络使用者主体性明显增强,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三)网络媒介参与。

如果说媒介使用意味着被动、单向的信息接收过程,媒介参与则更进一步,受众还要参与信息的生产。无论是新闻信息的提供,还是观点表达、单纯报料、个体维权、公益服务,甚至是带有消遣性的娱乐投票,都是通过个人参与,超越简单的”使用者“角色,完成对媒介更积极的利用,并对之施加某种程度的影响旧1。实际上,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媒介的互动性和低门槛为使用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媒介参与平台。但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参与行为的比例不高,很多人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不知表达什么,也不知该如何表达,更多时候只是作为旁观者看看别人的帖子,很少留言,他们拥有博客和微博的比例分别为9%和5.8%。他们仅有的参与更多局限为转帖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和话题,原创比例很小。

(四)网络媒介批判。

媒介批判是指使用者对媒介信息的质疑能力。在调查中,60.7%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网络信息的可信性低于传统媒体,58.6%的人担心网络安全问题。同时他们还认识到网络媒体存在虚假新闻、瞒报新闻、广告过多、信息过量造成选择困难、与自身相关的内容不够丰富等问题。

另外,一些人认为网络媒体对农民工的部分报道存在偏见,希望网络媒体能更多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闪光点,维护农民工利益,替农民工说话。

三、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的问题。

与上一代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对网络媒体的接触逐渐与城市青年趋同化,但他们利用网络媒体,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能力却还远远不够。

(一)网络使用工具化缺失。

新生代农民工对互联网的使用多是娱乐化,而非工具化。对他们而言,网络提供了最简单纯粹的娱乐,而网络媒介的信息功能、教育功能却严重缺失。他们上网主要是聊天,玩游戏和看影视剧,甚至由于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自我认同感缺失,从而到英雄不论出身的网络世界里寻找一种”虚假平等“,最终导致网游成瘾。

在调查中,新生代农民工能利用网络寻求和求职信息,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但参加网络教育的人并不多,运用电子商务为生活提供方便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当实现了与网络的亲密接触,新生代农民工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欣赏信息的水平却还有待提高。

(二)网络参与能力不强。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没能有效利用网络媒体所赋予的话语权,表达个人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参与社会进程,以促进自身社会地位的提升。这可能是因为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专业技能不高,而且虽然这个群体人数众多,但缺少维护自身利益的组织,再加上他们很多来自偏远农村,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顺从和附庸意识的影响较深,这些都牵制了他们的表达意识和表达能力,造成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网络表达失声。

处于旁观和孤立的状态。

(三)网络信息识别表浅盲目。

虽然大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具备对网络信息的质疑精神,但往往缺少更进一步的辨别能力。随之而来的后果往往是,让虚假信息顺利过关,却又对有益信息防范过度,损失了网络中大量有价值的内容。对网络信息所抱持的迷茫态度,可能也是很多新生代农民工把网络作为娱乐手段,而非信息工具的原因之一。

四、新生代农民工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是网络媒介的活跃使用者,还是农民中的精英、农民工群体的希望,更是中国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顺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提高这个群体的网络媒介素养,使他们成为自由自觉的网络受众,积极主动的网络传播者,参与网络公共议程建构,实现传媒接近权,成为媒介化社会的优质公民,利用网络引导推动身份转型,需要政府、用工单位、新媒体企业、社会组织和学界的共同努力。

(一)加强公共网络设施供给。

虽然网络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但他们出于经济考虑也会有所顾虑。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社区、居委会和有条件的用工单位,可以在新生代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区域提供免费上网场所,提供给农民工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

(二)开展网络技能培训,提升利用网络发展自我的能力。

在调查中,仍有20.9%的新生代农民工不懂电脑和网络。因此,仍需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对电脑和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普及,如网络登陆、搜索引擎运用、邮箱使用、网络发言等。

在此基础上,更要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利用网络发展自我的能力,而非盲目追求感官刺激,在享乐低俗中迷失自我。可以向他们推荐优秀的数字图书/期刊网站,并提供有价值的书目。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网络远程教育,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新生代农民工而言非常方便。要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学习音视频剪辑、图片图表的制作、DV等技术,培养生活情趣,构筑自我价值观。

(三)培养对网络信息的筛选与辨别能力。

面对纷繁的网络,庞杂的信息是需要筛选的。在这种鉴别与选择之间,如果说受众在最初的工业时代,需要做信息的加法,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则不可否认地需要做减法,因为网络信息虽然丰富,但于扰信息众多,一方面分散了受众注意力、降低上网效率,同时还会在受众不自知的情况下,造成控制感缺失,累积负面情绪。新生代农民工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应该具备明确意识,筛选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在内容选择上,要能够区分哪些网站会给予受众正确的引导,哪些网站更加权威可靠。比如,正规的传统媒体网站、各大门户网站把关相对严格,政府官方网站的新闻信息,以及一些商业网站转载的主流媒体的深度报道与评论等,应成为网络信息获得的重要渠道。

此外,面对网络的开放性与低把关门槛,虚假信息与片面观点可乘虚而入。如果受众没有良好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失去理性和独立判断能力。只有树立强烈的辨别是非能力,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意识,保持头脑冷静,不去做网络跟风的”哄客“或”网络暴民“,规范自身传播行为,做负责任的传播者,网络之于新生代农民工才会产生完善其成长的意义。

还需让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媒介现实与社会现实的区别。媒介所塑造的现实,只是一种”拟态环境“,是对现实的再建构,但却经常左右着人们对现实的感知。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媒介语言愈发生动,媒介影像愈发逼真,如果缺乏一定解读媒介信息能力,很容易误认为媒介现实就是完全真实的社会现实,作为受众,有必要具备清醒的认识。

(四)用网络营造新生代农民工的截益表达空间。

网络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较为公平的话语权语境,任何人都可以在这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中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平等对话,而这正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少的。其实,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博客、微博、播客、发帖、留言、甚至电子杂志等参与话题讨论,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运用网络进行合理合法的维权行动。网络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难得的政治参与机遇,比如,一些政府网站提供给公民留言和讨论的空间,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浏览网站并交流意见,为一些政策的制定提供现实反馈,实现自身的政治诉求;政府在制定有关民生政策前,也经常在网络上组织公民投票,考察民意。积极参与这些活动,能够使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加深他们对公民角色的理解,实践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

(五)丰富与新生代农民工需求对位的网络资源。

反观当下的网络媒体现状,可以发现,网络媒体提供的信息,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之间仍旧存在很大差距。从网络媒体的新闻内容、报道思维到商业广告的诉求等,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庞大的受众群体,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不可否认,新生代农民工融于青年群体之中,但我们依然不可忽视的是,他们除了具备这个年龄的共同需求之外,还有着自身独特的实际需求,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受众的网络信息供给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比如,进入城市后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就业信息、待遇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相关政策法律咨询、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后的心理调适等。虽然,目前已出现少量针对农民工群体开设的网站,如”民工网“、”中国农民工维权网“、”打工者之家“等,但知晓度不高,这类网站应该在农民工群体中加大宣传力度。特别是应该打造一批权威可信的农民工招聘网站,在打工者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桥梁,并可以利用博客和QQ等工具,使双方直接进行互动。

(六)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健康网络形象。

纵观当下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网络媒体报道,新生代农民工经常被妖魔化为负面行为者,单一个体的具体问题往往被污名化为整个群体的共同问题,礼仪失当、行为怪异、道德弱化成为扭曲农民工媒介形象的三大”特征州“。嘲讽、歧视、批判、否定成为某些网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惯有态度。其结果是,经过媒体的放大作用,.这个群体的社会身份不能得到正确认知,对城市人而言,型塑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负面刻板印象;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而言,或造成自我歧视,或激发对城市人的不满,更可能形成对网络的排斥。实际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关注,不能过于”问题化“,要有冷静的心和善待的心,更要有平等的心。网络传媒应重新审视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建构,发掘他们众多面向中的积极因子。

[参考文献】

[I]王学梦,荣梅。电子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4

针对目前我国网络媒体公信力不足的现状,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增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对策。

一、政府的努力与措施

1、建构有弹性的网络媒体传播规范

目前,我国对网络信息传播方面的规定尚不全面和细致,对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也没有专门性的法规制度,只能参考一般性的法律法规。然而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将现行的知识产权法框架应用于电子市场这一新生事物显然是不可行的。特别是由于各国法律制度的不同,国际条约的局限性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对网络媒体的跨国保护问题认定困难。因此,对网络媒体而言,有必要建构有弹性的网络社会传播规范。即这个规范的功能覆盖范围是全球性的,而不是只适用于某一国家、某一群体或某一个人;要具有功能上的兼容性,人们的网络传播行为方式应符合某种一致的、共同的原则和标准;同时还应保证能够随着网络社会变迁过程的展开不断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2、探索行之有效的网络媒体采编管理体制

宏观上,政府应当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监控力度,对网站的传播领域和新闻来源进行严格把关,使网络新闻的采编有章可循,避免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微观上,各个网站应借鉴传统媒体采编机制和经营机制上的有益做法,建立采、编、审、播各程序的严格制度,同时,网络媒体应将新闻传播与商业行为严格区分开来,使其处于各自独立的地位和运营模式,为网络媒体的高效运营和长久发展赢得竞争力和公信力。

3、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加强舆论监督

政府信息透明度,即政府信息公开。在我国,党和政府是信息的拥有者和管理者,其信息公开,直接有助于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爆发前期,媒体支支吾吾,集体失语,就与政府因素直接有关。其后果就是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受到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因此,媒体要提供真实、及时、全面的新闻信息,政府增加透明度首当其冲。[1]尤其网络媒体更应健全准确、高效的新闻机制,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如“非典”),建立向公众、向多类媒体及时通报新闻信息的制度,加强舆论监督。“流言止于公开,谣言止于透明”,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政府和主流媒体报道滞后的被动局面出现,净化网络新闻信息。

4、奖惩分明,鼓励真实原创,打击制假传假

目前我国网络媒体没有新闻采访权,这使他们很难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声音。网络传播学者孙坚华在《提升网上新闻服务的品质》一文中说“因特网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恰恰是原创,而非复制。”[2]因此,政府应通过设立“最佳网络原创新闻奖”等奖项鼓励真实原创,开辟独特的网络新闻专栏,从而改变网络新闻的纯报摘形象,增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严厉打击利用网络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造谣惑众的行为,在技术和法律双重层面上保护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二、网络媒体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1、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与其社会责任意识密不可分。作为网络媒体,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网络媒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有:舆论引导、信息传播、培养教育和提供娱乐等。社会责任心缺失势必影响网络媒体的传播效果,因此,严格履行这四个方面的职责是增强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关键。

2、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增强网络媒体经营者自身的公信力意识。媒体公信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其丧失却可能只在瞬息之间。作为网络媒体的经营者,必须认识到这一点,高度的公信力意识是提升媒体公信力的首要前提。

其次,提高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媒体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传播者的专业素养和人格力量。一个记者的基本要求除了公正、平衡,还要尽量追求客观,要讲求新闻的真实性以及非常专业化的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新闻传播者的教育培养,让其研究一些传播学的理论知识,充分掌握受众,切实改善服务,找到真正适合网络媒体的新闻采编方式。同时,各新闻教育单位应加大对网络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适应网络传播的专业化采编队伍,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进行积极有效的传播。

再次,加强网络媒体从业者的自律意识,包括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加强对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新闻伦理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进行自我约束。同时,积极拥护、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因特网传播的政策法规,充分尊重网络产品的知识产权,并有义务为法律规章的制定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其不断充实、完善,形成一套专门的网络媒体法律法规。

3、强化网络技术的屏蔽和约束效应

网络社会,是由不同的网络社区组成的虚拟社会,其存在的基础是网络技术。加快网络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控制不良信息流通,也是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为此,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建设,加大网络安全投入,将网络安全的理论研究与网络技术的研制开发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安全防范;同时注意培养更多信息安全领域的技术与管理的高级人才,加快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与法规建设。只有把法律法规与网络安全技术结合起来,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才有保证,网络媒体才有公信力可言。

4、加快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的合作

首先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手段上存在着交叉性,新旧媒体之间有互补短长的需要,同时,融合能够实现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最终搏取“多赢”局面的到来。

其次,商业网站与传统媒体网站的合作。商业网站拥有比较熟练的技术制作能力和较强的新闻传播影响力,但缺乏足够的新闻资源,尤其是不具备新闻采访权,而媒体网站自身的技术制作能力和新闻传播影响力有限,却拥有丰富的新闻资源,两者结合,优势互补,容易形成强势,获得市场经营上的双赢。

最后,国内网络媒体与国外网络媒体的接轨与合作。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媒体巨头进军中国市场,国内媒体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对此国内网络传播事业必须尽快适应“规则”,融入全球市场,学习对方先进经营管理技术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目前的政策保护,加强网络立法与网络政策的国际合作与协调,通过缔结共同管理网络空间行为的组织和法规来规范网络伦理,增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三、网民个体的自律

网络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法制、技术、管理、伦理等多种手段的齐头并进。就伦理建设而言,由于网络伦理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网络伦理建设的具体措施也需要多层面、多角度的协调配合来进行。

1、树立崇高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

网络伦理要求人们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把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作为最终目标和评价网络行为选择的最高道德标准。这就进一步要求强化网络主体作为人的“类”意识,强调任何个人和局部网络的利益及发展机会不应以损害其他局部和人类整体的利益和发展为代价,树立崇高的网络伦理道德观。

从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个体的网络行为就不能不顾后果,而应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作出正确取舍。绝不能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或为了验证个人的能力而置整个人类的利益于不顾,去制造和传播电脑病毒等其他网络犯罪活动。就国家而言,任何跨国界的信息传播,都应考虑信息输出国或接受国的法律规划和文化传统,而不能把本国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强加于别国,更不能对持不同政见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恶意攻击,大搞文化侵略,以期达到从思想上、文化上统治奴役他国的目的。

2、实行严格的网络伦理道德自律

网络伦理道德自律是指网络主体对自己的道德责任感有发自内心的认同,从而将外在的道德准则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自觉地按照网络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3]网络道德自律,是一种积极进取的高层次的道德自律,它要求人们在网络实践中自觉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自觉遵守各个层面的道德规范,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自觉监督其他网民的违规行为等,力求在人人自律的前提下,建立一个高度自治的理想社会。

实现网络伦理道德自律,首先应尽快建立和完善一套网络道德规范体系,为个体的行为选择提供伦理指导,以免个体面对多种行为选择时茫然无措。其次,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主体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网络道德意识,使之真正从内心认同网络道德准则。

3、勇于对自己的网络行为承担社会责任

网络传播主客体的交互性特征,使得其传播过程往往是通过传播者与网民交互传播共同完成的。因此,就网络传播而言,讲究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网络媒体传播者一方的事,每一个参与传播过程的人——网民个体都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对自己网络行为的社会效果承担责任。

网络空间并非道德真空,而是由成千上万的网民个体组成的社会,网络主体的所作所为有可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并且在涉及空间和持续时段上都远远超过物理空间的行为影响。因此,行为主体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区分“能不能做”与“应不应该做”。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敢于承担责任,切实负起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提升不在一朝一夕,需要政府、网络媒体本身和网民个体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协调合作。政府的努力和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网络媒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关键环节,网民个体的自律也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措施。只有这三个方面各司其职、携手发展、相互促进,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提升才将指日可待。

注释:

[1]王欣:《提升我国媒体公信力之对策》,《新闻前哨》2004年第5期,第15页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化;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194 — 02

新媒体(New Media)是依托当今社会最新的数字传输技术、互联网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广大媒介受众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区别于传统的报刊、电话、广播、电影、电视等媒体的新型媒体。〔1〕

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在高校特定的环境和高等教育特定的体系下内化社会规范,学习社会文化,在社会角色的期待下,以特定的行为模式,成长为专门人才,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过程。〔2〕

随着当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受其影响和冲击更直接、更充分。2011年9月,我们开展了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社会化”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为我校学生,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

一、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

如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正以惊异的速度全面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而当今大学生风华正茂,对新生事物敏感且富有探索的热情,日益成为对大众传媒最为熟悉也最为依赖的年轻的高学历群体。

(一)媒介接触情况层面:互联网与手机成为大学生使用最多的两种媒介

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互联网、报纸、杂志、手机、电视、广播等深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大众媒介中,大学生使用最多的大众媒介是互联网( 比例高达98.73%)和手机(高达92.35%),这与以往学者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手机取代了报纸(68.88%)排在第二位。随着3G时代的来临和手机信息交互功能的日益强大,我们可以预见手机将进一步拉大与报纸等传统平面媒体之间的差距,紧跟互联网,成为日常使用最多的两种媒介。

(二)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参与度和依赖度:以互联网为代表

本次问卷考察了大学生的网龄、上网时间长短和网络使用频率这三个维度来考察大学生的网络参与度。结果显示:在网龄维度方面,被调查学生中仅有3.8%的学生的网龄不到1年,而超过60%的被调查者的网龄在4年以上,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和使用了网络;在上网频率维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75%的学生不确定自己的上网频率但上网间隔时间不长,而15.3%的大学生几乎是天天上网,仅有7.9%的大学生一星期只有一次上网,主要集中在周末等休息时间。根据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上网已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几乎每天必做的事情。另外在上网时间维度方面,47.9%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1~2小时,而平均每天有3小时或3小时以上上网经历的大学生比例也有44.9%,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网络参与度高,每周花费在上网方面的时间还是适中的,对使用网络能保持理性的头脑。

对网络依赖度的调查显示:30.1%的学生上网的预计用时与实际用时基本不相同,8.9%的同学完全不相同;只有11%的同学认为自己完全不依赖网络,89%的同学对网络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赖,其中,“一般依赖”的学生占总体人数的45.9%;当不上网时,46.9%的大学生会觉得没意思,甚至无心做其他的事情。从以上结果来看,大学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

本调查主要通过个性化过程的性格行为、自我认知、人际交往这三个维度来考察。

1、性格行为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综合评判自己属于中等性格,而综合评判自己性格内向的比例为25%,仅有15.8%的学生明确判断自己性格比较外向。自认为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中有83.7%的同学经常上网,性格中等型大学生中有56.6%的同学经常上网,而外向型大学生中仅有11%的同学经常上网,这些数字表明,性格外向型大学生的上网频率不是很高,而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上网。

2、自我认知

对“在网络上我可以表现出更加真实的自我,且更加有利于我的个性发展”这个观点,70.9%的学生表示认同,由此看出,大学生把网络视为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在大学生的自我认识与网友对自己的认识的一致性程度方面,43.9%的学生觉得自己的自我认识与网友对自己的认识基本一致,仅有3.8%的学生认为两者很一致,这说明在虚拟世界中,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沉浸在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之中。

3、人际交往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日益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学者调查显示:有39%以上的学生认为,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使自己沉迷其中而脱离了实际生活,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会上网,没有QQ号码,那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3〕。大学生的虚拟人际交往呈现三个特点:交流语言符号化、交往形式多样化(电子邮件、QQ聊天、BBS、虚拟社区和娱乐游戏等)、交往程度的弱联系性。

调查结果显示,持有“上网并没有减少与同学、朋友相处的时间和机会”的观点的大学生占70.9%;持有“网上的人际交往与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差别不大”的观点的大学生占49%;占56.1%的受调查者认为网络对其产生了一些影响。由此可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使用并没有明显地使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相脱离,反而对其人际交往的正面影响多一些。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内化价值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作为整个社会的高素质人群,其社会化进程应在一定的社会价值体系内完成,符合特定的社会规范。然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其不仅带来了经济和技术上的革新,更因其独特的影响力而导致了整个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调查结果显示:持有“新媒体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观点思维有一定的影响”的观点的大学生超过60%,但受影响程度轻重不一,大学生的价值观显现多元化的趋势。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新媒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较直接的影响,但对其较为深层次的影响力的认识还不到位。长期以往,这种忽视非常有害,因为大学生很可能会因此在不知不觉中由于缺乏对新媒体的谨慎选择和适当解读而陷入其负面影响中。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的影响

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中,最基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掌握生活技能。新媒体因其信息容量大、时效短、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其对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两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1、生活技能社会化

生活技能社会化是大学生作为一个个体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求。大学生的生活技能主要是通过大学阶段的校园集体生活来获得的。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谋生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最为基本的,例如:正确认识自我、合理安排个人生活、恰当处理人际关系等。谋生技能是判断一个人能否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对大学生来说,初步谋生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大学期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实施来完成的。

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你在没有条件上网(或手机没有带在身边)的情况下是否会觉得心情烦闷,患得患失,甚至无心做任何事情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上,达到一半的大学生的回答是“偶尔”。当然60%的大学生仍坚持认为新媒体给其带来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居多,不过对此持相反的观点有6.6%。36.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能够对日常生活进行合理安排,但网络的使用在多数时候会打破这种规律性”。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有助于拓展他们的朋友圈子,增进了友谊和亲密关系。由此可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除了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合理安排上稍有负面作用外,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和知识获得的影响还是积极的。

2、角色社会化

本文主要通过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身份认同、网络角色和现实角色间的差距、价值实现度三个方面来反映大学生群体的“角色社会化”过程。

调查结果显示:68.1%的学生认为在网络中自己仍然是学生的身份,而在上网时不把自己当作学生来看待的大学生比例为17.9%。对“在网络中你是否觉得自己应该肩负着一定的责任?”问题,61.2%的大学生不认为自己要有责任感。由此看出,大学生的角色认知尚不够成熟,他们不认为自己因参与到网络中角色就有所改变,仍然把角色定位于“学生”,对网络角色的认识不够清楚。

对“你认为在网络中的自我是否和现实生活中的真我完全一致”这一问题的回答上,完全相同的学生比例为59.7%;34.9%的学生喜欢在网络中角色多重互换。

对“大学生上网后的感受”问题,选择增强了课本之外知识的学习兴趣和与人交往的兴趣的学生超过了80%、担心迷恋网络的学生只占7.9%。总体来说大学生认为其网络角色的价值实现度还是令其满意的,能从其网上行为中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功的喜悦。

三、充分利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社会化水平的对策

从以上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来看,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使新媒体真正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大学生提高社会化水平。

(一)国家层面:加强网络立法,改进监控机制,规范网络行为

目前,在我国青年大学生还没有完全成熟,远没有达到高度的自律,通过国家对网络进行立法无疑是削弱其负面影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我们应对网络运行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和立法,例如:网络的注册、运行、监控、使用等环节,健全网络制度体系。其次,要注重网络监控技术的升级和完善,构筑信息防护墙,以加强网络监督。再次要教育大学生遵守相关规定和法律,自觉抵制违法信息侵入,规范其网络行为。

(二)主体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最终实现理性自觉

大学生既是新媒体的使用者,又是信息的者和接受者,对其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其媒介素养水平。首先,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的主体,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及科研优势,将科学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相结合,构筑独具其学科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其次,大学生个体要充分发挥能动作用,自觉提高选择和使用媒介的自我教育意识,将自我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从而提高教育的成效。因为自我教育就是一种完完全全的主动教育,可以使教育的过程达到高度的个性化,这对大学生提高媒介素养水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层面:打造家庭、学校、社会立体式的健康的新媒体环境

在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在其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着不同的作用。在预防和消弱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时,三方更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打造立体式的健康的新媒体环境。

家长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平时要和孩子多作平等交流,主动了解其上网情况,用成年人的经验帮助孩子离开网上垃圾。学校应建设和创新新时期高校的大学精神,主动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良好氛围。因为大学校园作为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富有特色的媒介资源,例如校园广播、电视、报纸、刊物、计算机网络等。这些校园媒体因其信息量大、作用面广、出现频率高,可以作为大学生接触媒介和实践活动的阵地和平台,有利于高校形成全方位的媒介教育环境。全社会要深化大众传媒的责任意识,打造优良的社会新媒体环境,并积极参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用积极健康的新媒体信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参 考 文 献〕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4~5.

网络与新媒体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网络传媒;经典理论;新闻传播;冲击;解构

一些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所论述的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力,曾受到学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形成了媒体的种种现代神话。然而,网络传媒诞生以来,传媒机构在传统媒体时代的垄断与控制地位被打破,任何网民都变成了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许多经典的新闻传播模式与理论已无法解释网络媒体新的传播现象了,这就使那些形形色色的经典的新闻传播理论受到了冲击与挑战。

一、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

“把关人”理论最早由美国新闻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的卢因提出,他认为在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新闻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之后,传播学家怀特在进一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选择的把关模式,他认为,社会上到处都是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能只是“有闻必录”,而要有选择地传播新闻。“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介在信息传送过程中,有重大的过滤功能,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审美及自身利益价值出发对新闻信息进行层层把关、筛选与编码,决定最终面向受众的新闻信息,并通过发出的新闻信息影响作用于他人。因此,在传统媒体运作过程中,“把关人”的作用极其重要,所把的“门”体现出权威性、规范性、系统性和专业性。

然而,网络传媒的兴起,其数字化技术特性决定在网络传播中没有控制新闻信息系统的“门”,传统中心化的传播方式被网络非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所取代。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呈现的新闻信息模式,网状结构使信息流动路径变得多样化,网众只要利用服务器等技术就可以避开各种控制与障碍,选择不同的路径交互随意、随时随地与接收新闻信息。因此,网络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是网众的“公共领域”,网络传媒中信息处于自由的状态,网众都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在互联网中而不经中间环节新闻信息,网络媒体已没有了“把关人”或是把关已困难重重,传统“把关人”对新闻信息的选择与控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变成了自由的传播空间。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言,后信息时代的大众传媒帝国逐渐瓦解。网络将按照个人的独特需求分门别类地进入一个个家庭,任何网民都可以自由地在网络中驰骋。权力从传播者那里转移到接收者这端。

有学者认为,网络依然存在“把关人”,理由是网络把关人变成了“隐形化”的“资讯人”或“引路人”。除大型门户网站还保存了传统媒体的机制外,人际交流网站(如BBS)也有版主,他们有权删除不合适的帖子,对网上信息进行监管,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其实,这些所谓的版主是难以承担传统“把关人”那样的角色。其一,网络新闻信息的海量而难以把关。各种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出,网上新闻一般寿命只有15分钟,编辑、版主是没有精力与能力编辑与删除网络海量信息的。其二,在网络某些单一的社区、网站也许能删除、封杀一些新闻信息,但互联网是一个根状相联延展性的网络,你过滤、封杀了这个网站,其他网站又出现了;国内网站把关了,国外网站又渗入。加之网民自由度极高,他们可以不断地拓展“栏目”、“版面”,可以在不同的站点新闻信息,网络“把关人”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三,网络传播是一个复合、整合式传播系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网络中的BBS、社区通讯、手机短信等这些传播领域,传者与受者处于松散的传播环境中,那些在传统媒体中被“把关人”删除、修改、过滤的内容与形式,在网络空间里却能大行其道,广为流传。其四,传统媒体新闻信息传播的质量,往往取决于信息“把关人”的水平,而在网络传媒中已把传媒的权力分给了网民,新闻信息的质量往往取决于网众整体的水平。因此,网络时代,要想对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进行严格的控制,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事实,网络传媒已无法承担“把关人”的角色了。

二、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冲击

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1972年和1976年,美国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在总统竞选研究中,通过定量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说。在随后的30多年中,有美国的芬克豪泽、丹尼利恩、瑞斯等众多传播学者作了进一步地研究,使这一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理论认为,受众不仅是从媒体上去认识公共的论点,而且依据媒体对传播信息进行渲染的程度,形成对某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即某些话题经大众传媒的宣传后,会对受众产生暗示作用,从而使受众认同这些话题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到媒体宣扬的导向中。也就是说,媒体强大的掌控能力使传播的新闻信息具有一种主流性、严肃性、重大性和导向性。因此,按照“议程设置”理论,受众在判断某一个新闻是否重要时,最主要地取决于媒体对这个新闻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