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例6篇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文1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沟通技巧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中的“大家长”,其工作非常烦琐与复杂。班主任工作完成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班集体的整体素质,从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初中时期作为学生转折点的关键时期,一个好的班主任则会让学生有着更好的发展。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1.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有着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有着同学的互帮互助才能共同进步。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性不稳定,自制力不强,学习主动性不高,但是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当中,他们就会受环境的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成为优秀当中的一分子。要建立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首先要建立起一个优秀的班干部团队。

2.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于学生的教育永远都不是学校和教师单方面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家长的配合。初中时期的学生进入青春期,生理心理各个方面都在发展。作为班主任,要发自内心真诚地去关心、关爱学生,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同时班主任也应该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反馈交流学生在学校里的情况,一方面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近况,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同时,也更方便班主任其他工作的开展。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理念的执行者,班级中的管理者,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桥梁,在工作中方方面面都需要去沟通、去交流,有时一些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免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误解。

首先是面对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免不了遇到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但是初中生在青春期性格容易冲动,时常有逆反心理。所以在与学生沟通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批评学生时不要在公众场合大声斥责,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不能有辱骂性的语言,要以劝诫和引导为主。学会倾听,不要对学生抱有偏见,平等地和学生交流。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文2

上课会提问,代表着学生在上课期间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并且在努力思考。这样的情况下,代表着,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就成功了一半。在幼儿园期间,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上课期间,往往是停不下来的,要激发幼儿园孩子认真的听课并积极提出有关于课堂上所叙述的内容的问题,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像某一位教育家所说的一样:教学的生命就是提问。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时常会下意识的在进行完一段教学后,例行公事的问一句“懂了吗?”特别是在低龄孩子面前,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承认自己不懂,这样会形成集体式的回答,而孩子究竟懂没懂,教师并不清楚。因而,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不仅要对上课的内容进行备课,还要有针对性的备问题,对每一个孩子进行了解的准备问题,对于不同的孩子准备不同的问题。孩子才会觉得自己不被忽视,自尊心得到满足,从而在学习上更有动力。准备学生的问题还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问题的艺术性也要进行把握。例如在幼儿园小班进行问问题,就不可以连续着几个问题一齐发问,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接受不了连续问题的连续性,反而会打扰到孩子们的思考。在中班时,问题可稍加一点难度,能够让孩子们独立思考。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问题的难易度和灵活性都不同。要尽量是学生在思考过后或是由老师启发后能够回答出来的,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回自信,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二、语言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靠的是语言,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是通过语言,特别是幼儿园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更需要语言技巧。幼儿园教师是孩子启蒙前的第一个老师,孩子将来的学习模式和沟通技巧,都是从幼儿园教师这里学习而来。幼儿园孩子内心细腻、敏感,如初生的花骨朵,需要细心的呵护和栽培,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与孩子说话不简简单单是说话,而是一种技巧。与孩子说话,不能够用平常聊天时的语气,要略微“儿童化”,才能够获取孩子们的信任,并且吸引孩子。许多实践表明,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儿童化的口吻进行教学,再配上各自独特的教学用语,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的接受课堂气氛。作为幼儿教师,即是教师,也是父母。孩子们都希望得到长辈的鼓励,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的声线略微冷淡,孩子们是感受的到的,这时候在课堂上,孩子们是战战兢兢的上课,因为他们认为老师在生气,老师的提问也是机械式的回答。教师与学生之间得不到互动,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上老师的表情是很重要的,他能够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内心。快乐的语调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的气氛中汲取只是,教师也要把自己当做大孩子,才能够与孩子们进行交流,巧妙的处理好在课堂上问题。

三、活用教学技巧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文3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长 沟通 融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02-01

班主任工作,除了处理好日常班级学生的事务外,少不了与家长的沟通。我教书到现在,真正与家长的沟通还是要从当班主任开始。当班主任的这两年,我面对的不再仅是单纯的语文学科,还有班上很多杂七杂八的琐事,诸如学生的校服,作业交没交,顶撞老师,卫生,寝室等等问题,也不再是我一个人,一张嘴就能把这些可爱的,又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给说服了的。我被赶鸭子上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经过这两年来的探索,我慢慢的不再像以前那样笨笨的,与家长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沟通技巧一:放慢不耐烦的心,倾听

小文是我班的一个小女孩,这个孩子一进初中便和班上的一个很有号召力的男孩水火不容,在班上被孤立起来。女孩很伤心,男孩也很生气,大家都没觉得自己有错。后来经过我的调节处理他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错。当然,这事也引起女孩妈妈的注意了。她的妈妈是个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人,从那里以后经常给我打电话反应她的孩子的动态,表现。一说就是半小时,1小时的。甚至有时不分场合时间的,时间长了,我不太耐烦了,觉得她有点小题大做的。

但是当我家孩子读幼儿园后,我与她老师闲下来聊的时

候,我发现自己也特别爱给老师讲我家宝如何,如何的。她的老师就笑眯眯的在一旁听着,当时我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重视孩子。那之后我再反观我自己,其实,我们都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都愿意把孩子的优点,小毛病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讲给她的老师听,不外乎就是希望老师关注孩子。有句话这么说“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好老师,既然如此,为何我不成为那样的老师呢?为何我不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呢?可能有时会觉得挺麻烦的,耽误了我们的做事时间,但是,我们做的是塑人工程,不是工厂里的机械制造。

放慢自己的心,慢慢的倾听家长们的心声,那是一个孩子的未来。

沟通技巧二:放慢急躁的心,慢慢说

小刘闯祸了!下课我拖着疲惫的腿坐在办公室里,水杯放在嘴边正准备喝一口,班上几个女孩跑过来给我说刘可倚打女生,原因是他下课玩班上的电脑,那个女孩说了他一句。我一听,气不打一处,冲进教室就开始噼里啪啦一顿骂。骂完后一甩头,“把家长叫来”。下午,他的父母都来了,我生气的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说着他犯的错,说完又开始说他在班上不会处事,又说他天天发牢骚,对这个同学有意见,对那个老师有意见。下课铃打了,我也说完了,他爸爸低着头和他妈妈一起去教室找他。不知怎么的,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心里突然有点不舒服了。和我同办公室的老师说到:你怎么能那么对家长说话呢,一个劲的告状,就像在吵架一样,家长来是想和老师一起寻求解决办法的,语速放慢点!好好说!

那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心里不是滋味了,孩子都会犯错,犯错了应该和家长一同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告状。之后,我不再急躁,经常和他的家长保持联系,一点点的说着孩子的进步,说孩子的优点,再和家长一起配合教育孩子。我隔三差五的时不时的在班上表扬他的好的方面。慢慢的,我发现,这个男孩越来越听话了,学习也越来越认真了。原来放慢急躁的心,我们的孩子可以越来越棒!

沟通技巧三:放慢期待的心,迂回说

我对小蒋期待很高,聪明,领悟力强,有能力,初一时是班长,班上的同学都很服他。到了初二上期,成绩突飞猛进,不过他身上也有很多小毛病,在寝室里总是说话,倔强,甚至有时还和老师对着干。在初二上期,因为寝室总是罚走读,次次他的父母来签走读协议,次次和他谈他的问题,但是效果很不好,他回家总是和父母吵架。初二下期,他有所收敛,但是上课时再也见不到他活跃的身影了,他的成绩也下降了,尤其是我这科。我心里很担忧,终于在模拟体考后和他好好的谈了,也明白了问题的由来。他的父母是负责任的家长,也是对他期待很高的,“恨铁不成钢”,觉得孩子表现不好,火气很大,只要一走读,天天在家里轮番说他。他说他的目标就是不走读,他烦学校,烦回家。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文4

关键词:沟通;儿科护理;有效

【中图分类号】R24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19-01

沟通技巧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技能,在与患儿沟通时,根据患儿的年龄、心理特点等来组织沟通内容,并采用相应的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能完成有效的护理评估,帮助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如何与他们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沟通,有着特殊之处,作者根据多年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深入的探讨。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对孩子倍加关爱,并随社会经济、文化程度的提高,家长对孩子健康状况更加重视,一旦生病,父母格外的紧张焦虑,与医务人员初次见面,就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的第一印象决定了护患关系的基础。有效的初次沟通,奠定了患儿与家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依赖度,奠定了对医疗护理执行的依从性。

2提高感知评价,增强有效沟通

护理支持的质量影响着父母在患儿病情出现危机时的应对能力。感知是患儿在住院期间

实际护理工作中经历的主观评价。因为住院患儿年龄均为14岁以下儿童,表达能力差,故对护理支持程度的感知主要为患儿家长的感受。有效的沟通将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支持的感知度,从而增加护理治疗的依从性。

2.1移情:即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患儿着想,理解患儿家长的感受,随时观察患儿及家长的反应,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对患儿表示深切的同情与理解,与患儿家长交流时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友善,实施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取得患儿及家长信任,从而提高对护理支持的感知度。

2.2控制情绪:护理人员应时刻以乐观开朗的态度去感染患儿及家长,激发他们积极治疗的情绪,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解除心理上的疲惫和伤痛,提高对护理支持的依从性。

2.3非语言沟通:触摸是人际沟通中最亲切的动作,在儿科护理中显得尤其重要,儿科护士每次做治疗时对患儿轻轻抚摸,或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抱一下患儿,能拉近护患距离,消除患儿陌生感,解除恐惧。我们还要注意在沟通时要面带微笑,微笑是沟通的“名片”,护理人员的微笑常常会给患儿及家属带来亲切和温暖,给护理工作带来方便。同时,规范的护士仪表、行为等这些非语言沟通也使家长感到了护理的专业性和被护理的安全感,从而不断提高感知评价。

2.4温馨病房气氛:营造病房内温馨环境,调动病人的群体气氛,使患儿及家长从侧面了解到医院、医护人员、医疗状况及相关规章制度。健康积极向上的病房环境,给患儿及家长以安全感、信任感,使他们从心理上不断地产生认同感,提高感知度,主动配合护理人员的治疗护理。

3语言沟通技巧

3.1主动介绍:护士接待患儿入院后,主动介绍自己,亲切询问患儿的乳名、年龄、学校或幼儿园名称等患儿熟悉的生活与事情,可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同时鼓励患儿做自我介绍或提出疑问,避免将所有问题只向家长询问,而形成替代沟通的局面,挫伤主动合作的积极性。

3.2耐心倾听:沟通中护士应注意倾听,并与小儿交谈。倾听并不只是听患儿所说的词句,还应注意其说话的音调、语言的选择、流畅的程度、身体的姿势等,患儿有自己的思想思维,护士应关注他们的观点,鼓励他们进一步交谈,不要轻易地打断他们的谈话或过早的做出判断,要仔细体会弦外音,以了解患儿的主要意思和真实内容。

3.3注意声音效果:护士谈话时掌握声音的技巧,注意语气、声调、音量、语速,以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如谈话中稍加停顿,给患儿理顺思路的时间;稍慢的速度、适当的音量、亲切的语气能引起患儿的注意与反应。

3.4技术操作时的沟通:患儿住院后,最害怕的是静脉输液时的穿刺疼痛,护士不但要有精湛、熟练地操作技术,掌握操作前的沟通技巧也非常重要,面带微笑,采用鼓励及夸奖式的语言“乖啊,你今天是小朋友当中最勇敢的”“在幼儿园肯定得到很多的小红花,是吗”,安慰式的语言“阿姨会轻轻的,不要怕,好吗?”,玩游戏式的语言“我们把虫虫抓出来,病就好了,就可以去幼儿园跟小朋友玩了”。首次穿刺不成功时,要致歉,对患儿及家长说对不起,必要时请另一位护士操作,拔针时表扬患儿,一边沟通一边操作,使用礼貌用语,语气柔和,真诚表达。

4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必须在真诚、尊重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技巧,除可参照与患儿的沟通技巧外,还可适当的采用鼓励、沉默、观察等方法。

4.1鼓励交谈:针对家长的不安情绪,与家长的谈话最好以普遍性问题开始,如“孩子现在怎样了?”,使家长能在轻松的气氛下谈各方面的内容,护士会获得较多的信息量。避免在谈话开始时使用如“是不是”“有没有”的闭合性问题,虽可省时,提高效率,但不利于家长表露情感及提供患儿的有关信息。

4.2观察:患儿家长不能或不愿意用语言交流时,观察可作为信息的主要来源,还可以表明护理人员对家长真诚的关心和感兴趣。

4.3换位思考:感受他人内心所想,尽量以对方的眼光看待事物,假设你是患儿家属,你会怎么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跟家属沟通,为患儿及家属实施主动服务

总之,儿科护理工作是一项精细的艺术,给患儿及家长创造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第一步。儿科护理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儿科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操作,还必须要有一颗大爱之心。良好的沟通是护理质量保证的前提,同时也使儿科护理人员深切体会到儿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顺畅的沟通既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的信任度、满意度,也使护理工作的价值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孟庆梅.儿科患者护理时的沟通技巧[J].吉林医学,2012,(8)

[2]杨芸.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2)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文5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问题 技巧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具有良好的班级秩序才有利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班级作为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织单位,班级的氛围是否和谐对于学生的世界观、认识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班级生活之中,班主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习上的督促还是生活上的关心,因此正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对班主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提高站,因此班级管理技巧的掌握十分必要。

1.现今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占有绝对主导地位

传统的初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决定的组织者,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则决对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班级生活中只是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班主任在班级中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圣旨”一样,再加上传统的“尊师重道”的观念的影响,使得学生对于教师存在一种敬畏的态度,因此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导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1.2班主任在管理中没有做好自己的定位

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在无形之中向学生传了一种“不可侵犯”的意识,也就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学生只可以尊敬,却不可以有任何的反驳,因此导致了教师认为与学生交流是一种“掉份儿”和丧失教师尊严的行为。因此,在遇到学生在班级中出现错误或者做一些负面的行为时,不会追根溯源,只是严厉的批评,而学生可能是不会反驳,但是在事后不但不会改正而且还会对老师产生怨恨情绪,进而不配教师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因此对于课堂效率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2.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分析

2.1关注学生生活状态,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需要管理好班级秩序,还需要处理好班级内部学习环境之中所存在的复杂关系,同时班主任还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生家长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班主任需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进而为良好的班级管理提供重要的保障。但是如果班主任只是片面性的与学生进行班级管理方面的交流,就会影响班级管理有效性,因此,班主任需要定期的或者是不定期的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根据学生在家里和在学校的表现来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进行评估,一旦出现负面因素,以便于及时的解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些家长在意识上仍然存在着只要把孩子交给老师,自己就可以不用管了。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班主任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进而让家长转变思想认识观念,进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和全面性的发展。

2.2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合力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除了需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之外,还需要与家长多交流,进而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配合的状态,此外教师还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或者让家长能够定期的来到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思想、教学理念,进而让假证能够最大程度的配合学校的工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班主任还需要转变家长“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减少对学生的打骂,转为更加科学的教育孩子,同时家长还要与孩子多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中的想法,对症下药,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进而为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心理;班主任还需要与家长形成合力,育方式,餐区鼓励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还需要用相对温和的思想教育代替过去的“棍棒出真知”,让学生能够在家庭和学校中都感受到无尽的温暖,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形成,进而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和效率,保证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2.3转变教育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课标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与需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位置。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处以一种绝对权威的位置,因此学生对于班主任存在着一种敬畏的心态,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再加上初中生的叛逆心理非常严重,因此学生在内心中更加希望有一个能够彼此尊重和知冷知热的长辈来对其进行关心和理解。因此,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要掌握正确的技巧,转变传统“尊师重道”的意识,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例如,班主任在上课之后,可以不用立即离开教室,而是做下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减小与教师的距离感,进而了解到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了解学生的具体心理发展和实际的性格特点,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例如,班级里面的小明,最近上课总是走神,回答问题反应慢,成绩也在不断的下降,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其问题,通过与小明的朋友、小明的家长以及小明自己的交流中,了解小明最近在生活、学习或者是心理上发生的变化,进而分析小明出现厌学情绪的原因,进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式,但是这些的前提都是让学生信任教师。

结语

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有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肩负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进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但是班级管理不是就是单纯的“管”就能够实现的,它还需要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理,掌握科学的班级管理技巧,进而实现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进而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还要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朱慧丽.高校教师的师德与师爱[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3).

初中孩子沟通技巧范文6

【关 键 词】 小学;社团;新途径;心理健康

如今的小学生活丰富多彩,随之而来的烦恼事却层出不穷。小学阶段专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由于师资配备等原因,大多是由班主任兼职。班主任一方面要任主学科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处理班中的各项琐事,时间和精力等都得不到保障。即使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对一些所谓的“问题生”进行一味地说教或者直面地谈心可能会起到一时的育人效果,但很多时候只能是短时效应,没有真正将“问题”迎刃而解,有时甚至还会起到逆反作用。而孩子身边的同伴是在校接触时间最长,又有着同龄人的共同语言和兴趣爱好的对象。很多时候,一些“不开心”就能在与伙伴们的游戏、活动、聊天中缓解。这就需要发挥能当“知心朋友”的学生同伴的积极作用,因而在校园中成立心理社团是个有效的举措。

一、招募心理委员,组建心理社团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大摇篮,为使心理社团的成员更具代表性和基层性,在每个班级的男、女生中,各设定一名人缘好又乐于助人的孩子作为心理委员,把这些孩子召集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特定的心理活动团体。

在招募心理委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得到班主任的支持与重视。笔者本着协助班主任营造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培养班级管理工作的得力小助手的角度出发,向每个班级发出“邀请函”,让班主任在班集体中挑选出既能担当工作重任,又能协助班级管理的得力小助手。当然,前提条件是这名小干部应该是个“乐于助人”又有“好人缘”的热心人,而且要善于沟通、阳光友善。果然,“邀请函”一发出,来社团里报名的人就络绎不绝,特别是有个别学生还是以个人名义来参加报名的。最终,笔者还是尊重班主任的建议,将四~六年级每班推荐的2名心理委员编入社团组织,同时,因个别热心者的强烈要求,又特别招募了几名个高年级的学生。

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笔者根据年级、性别等特点,将社团成员分成六个小组,并通过自荐和推荐,确定了心理社团的团长以及每个小组的阳光联络员。

二、开展社团培训,掌握沟通技巧

很多社团成员参加活动抱着一份“助人”的心态而来,但却缺少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在社团活动中,笔者告诉孩子们成为心理社团的成员是一项光荣而又快乐的事,因为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别人收获最大的回报就是快乐,这种助人助己的行为也是我们心理社团的活动宗旨。

在培训活动中,除了强调心理社团成员所必须遵守的如保密性、尊重性等原则外, 笔者还重点从如何当好一个受人欢迎的心理委员着手,分阶段进行了沟通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工作。

(一)双向沟通,让倾听更有艺术

结合学员们的年龄特点,在社团活动中,通过话剧表演《明明的烦恼》、人生AB剧《我该怎样和他说》等形式,让孩子们谈谈如果你在向别人诉苦时遇到别人不感兴趣、漠不关心、因忙碌借故推搪拒之门外、热心不断插嘴这样的对待时会有怎样的感受?从而让孩子们明白自然的眼神接触、配合内容专注的表情、身体面向说话者、适度简短的语言等才是正确的倾听技巧。

通过深入的体验,让孩子们明白与人沟通是项双向的活动,要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心理委员,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而这种倾听的能力,既是一种尊重人的态度,也是一种可以训练的、十分有效的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灵活运用倾听技巧,将会拥有更多的朋友,赢得更好的人缘。

(二)换位思考,使胸怀更趋豁达

作为心理委员,要比其他同学更懂得理解别人。因此,笔者在社团活动中经常用情境再现、“如果我是他”等方式和孩子们交流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被人误解时,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作为心理委员又应该如何去理解他、关爱他?在一次次的培训中,让孩子们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心情,学会在用心聆听他人倾诉的同时,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及时帮助他人舒缓不良情绪。

平时,在社团活动中,笔者经常讲些心灵小故事,如《天堂和地狱》《老婆婆的心事》等,让孩子们通过了解故事中人物的不同心情和做法,明白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学会换位思考,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方法。更多时候,笔者把平时在校园中搜集到的一些孩子的烦心事,设计成情境剧的形式,让社团成员们自导自演,用孩子独特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来解读生活中的种种困惑,体验其小小人生的百种滋味。

三、融入伙伴团体,乐做知心朋友

社团成员集中活动仅仅体现在一周两节课的时间内,而心理委员们更多的时间是和同伴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因此,笔者提醒孩子们,要带着一颗助人之心,与人交往。平时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及时关注同学们的一些表现,特别是反常言行。并能运用沟通的艺术和技巧去解决一些同学间的烦恼事,遇到不能解决的事或困难,可以及时找班主任或心理社团老师帮忙。

对于一些同学间的小别扭、情绪的不稳定、浪费时间等问题,都能通过孩子的独特方式解决。在一次社团活动的交流反馈中,有个四年级的心理委员说:“我们班有个A同学,我发现她经常愁眉苦脸,有一次,居然仅仅是因为丢了一支水笔。当时,我就马上把我刚买的新水笔借给了她,还给她讲了我们社团活动课中讲过的《让失去变得可爱》的小故事。A同学后来跟我说,水笔丢了还可以买支新的,可能捡到的人还可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呢……”“对,对,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同学,一遇到不开心的事,就不爱说话,我也主动去找他聊过天,但没有你的方法好!”“看来,讲故事是个不错的方法,我以后也要把学到的好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听!”……听着孩子们的成功尝试,我及时地进行了肯定,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孩子运用合理的方法加入更多的帮扶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实践得出的处事“小窍门”能发挥真正有效的促进作用。

一些个人不能解决的难题,社团成员们也能处理得当,及时学会向班主任寻求帮助,以便更自然地融入班级团体中。有个六年级的心理委员特别热心,发现班级中的一名同学成绩退步了,想利用课余时间帮助他补习功课却遭到拒绝。于是,心理委员主动找班主任反映难题。通过班主任的个别谈心,发现那个同学内心是很希望得到同学的帮助的,但又考虑到班中只为他一个人补课觉得很难为情。于是,在班主任的安排下,给全班50个孩子分成了25个互助互勉小组,并且制定了奋斗目标和奖励措施。当然,在无痕中,班主任有意把心理委员和那个同学分在了同一小组,让两个孩子都能如愿以偿。不久,受帮扶的同学学习进步明显,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了许多。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班级的“助人乐”风靡一时,这让班主任颇为欣慰,也让心理委员在班中大受欢迎,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众“知心朋友”。

四、提交棘手问题,寻求社团帮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心理委员们在助人过程中有所成功,但也难免受到了挫折,如“我跟需要关注的同学接触不多,难以主动去关注他。”“我已努力关心他了,但他意识不了自己需要帮助,拒绝我的关注。”“虽然他需要关心,但是他是我讨厌的人,全班同学也都不喜欢他,所以我不想去关注他。”等等个人行为问题上的困难。此时,笔者会在社团活动中,让其他孩子针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说说平时碰到此类情况自己是怎么处理和解决的。于是,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要纠正同学对心理委员工作的误解;有的说与同学多交流,建立平易近人的形象;还有的说从当事人周边的同学了解,如果自己不去帮助他,可以让其他人去帮助他……通过社团成员们来自一线的经验交流,让“工作”有困扰的孩子学到了不少沟通技巧,增强了其助人的勇气和信心。

事实上,实在是特别棘手的问题,如脾气暴躁、行为控制力差、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等,笔(下转19页)(上接16页)者建议心理委员们向班主任求助,甚至通过心理委员把相应的孩子邀请到社团中来做客,让其在心理委员的带动下,参与心理小游戏,进行必要的物理宣泄,玩玩“沙盘游戏”等。有时,还邀请家长朋友来社团参与小型的团体辅导课,梳理亲子间的问题现状,通过沟通、交流、游戏体验等,改善紧张的亲子关系。

五、充实社团活动,共建幸福港湾

心理社团是营造快乐和幸福的港湾,平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场所,更是制造快乐的阵地。因此,笔者经常找寻一些心灵小故事、人生哲学话题等,让孩子们通过故事、事例的讲解和角色的扮演,在体验和明辨中学会成长。同时,在各班主任的配合和支持下,笔者也经常安排心理委员到各班级中,特别是低段班级中进行心灵小故事的演讲与沟通技巧的演示等活动。

为了解决更多孩子的烦恼问题,在阳光心理社团门口,笔者专门设立了一只“悄悄话”信箱,告诉全校孩子如果需要回信的话一定要写清楚班级、姓名等重要信息,心理社团一定会及时回复来信的,同时,也一定会做好保密工作的。于是,“悄悄话”栏目也成了社团工作的主阵地,更成了其他孩子的最爱。每天中午12∶30,阳光联络员就会按时打开信箱,根据年级和书信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并及时将信件交到社团指导老师手中,老师再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回复任务的分派。初始阶段,主要由年段小组共同探讨相应年级的问题解决方案,最终经指导老师审定后,再进行书面回复。渐渐地,每个心理委员已经能独立回复一些“小困惑”了。心理社团的孩子们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学会和掌握了为人处世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快乐了别人,更快乐了自己。

学校中的心理委员,作为老师管理班集体的得力小助手,是必不可少的班级核心力量,更是深受同伴们喜爱的“知心朋友”。心理社团,是心理委员成长的幸福乐园,也是每个孩子发挥“正能量”的幸福港湾。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幸福的“港湾”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