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例6篇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1

关键词:建筑施工;材料;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保证施工企业得到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管理。只有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才能帮助施工企业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所以要意识到建筑材料管理的重要性,笔者从事建筑管理工作多年,结合自身实际管理经验,提出了提高建筑材料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1管理建筑材料采购

1.1调查材料供应情况

为了保证采购的建筑施工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合理的价格,采购部门要提前做好施工材料的市场调研工作,要以国家关于各项施工材料的要求为依据,广泛调查当前材料的供应情况与价格变化情况。在选择材料供应商时要做到下面几点:第一,严格审核材料供应商的各项经营手续。第二,进入材料生产企业开展实地调查,对企业的生产规模、信誉情况、销售情况、售后服务做到心中有数。对应用材料的建筑企业进行调查,可以掌握各个建筑企业对材料使用的意见,可以掌握材料的价格、质量、服务等各项情况,拥有更加完善的材料信息。

1.2提高材料采购管理水平

在管理建筑材料的选购过程中,要及时核对施工材料的账物情况,要保证二者相符,以利于掌握采购材料与施工要求是否一致。

1.3保证进入施工现场材料质量

建筑材料入库过程中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防伪证明”,要严格审核材料检验单,施工材料必须经过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严格审核,遇有重点工程或重要工程应用的施工材料,要求必须经过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检测部门检验。为了保证材料验收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要经过严格的验磅、押车、量方、查数等工序,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生产材料在数量与质量上达到合同标准。

2管理施工过程材料

2.1管理施工现场中的材料

2.1.1施工前要做好材料准备工作

在施工前,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准备材料,有利于提高材料管理水平,主要内容有:掌握工程工期,明确不同施工材料的使用时间与使用数量。掌握材料的运输情况,制订材料管理目标,及时联系材料供应部门签订合同。在施工前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到各项应对工作,如保存场地情况、道路运输情况等。

2.1.2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材料组织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

第一,以实际施工需求为依据严格控制材料进场,同时严格检测进入现场的施工材料。第二,以合同规定为标准做到及时供应。第三,要随时观察施工进度,及时调整材料供应,特别要重视严格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防止发生丢失现象,才能有效节约施工材料。

2.1.3提高施工后期的材料管理水平

在工程施工接近尾声时,要及时清理各种施工材料,对剩余材料进行退货。同时要求有关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废物回收工作,开展材料结算,对整个工程施工中的材料应用情况进行总结。

2.2认真对待施工材料的存储管理

要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材料进场,同时严格检验材料质量,做好抽样检测工作,留存检测结果。要以施工平面图为依据保管施工材料。第一,施工材料的管理要设置专门库房,建筑材料要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分别存放于不同仓库,防止材料寿命受到影响。如钢材、水泥等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当中。钢材如果存放于潮湿地区则易发生锈蚀,水泥存放于潮湿环境中极易变质,发生板结现象,造成工程材料的浪费,会增加施工成本。第二,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材料种类较多,即使材料相同也包括多种规格,因此在保存过程中必须设立清晰的标志,如水泥的标号就有多种,建筑过程中在不同部位应用不同标号的水泥,坚决杜绝出现混合存放的情况。

2.3抓好施工材料的使用管理

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先使用进场时间较早的材料,保存刚刚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项目部的物资应用要严格规定其使用数量,实行严格的领料制度,施工前由项目施工人员填制领料单,要保证填写项目的完整,有利于后面的审核工作。贵重建筑材料的领取要填制领料小票。

3管理建筑材料成本

建筑材料管理工作不但要严格管理材料的使用,同时成本管理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通常情况下,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有60%以上的成本属于施工材料,因此提高材料成本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笔者认为可以依据下面这些做法。

3.1严格管理材料的采购、使用等各个方面,做到节约材料成本

第一,材料采购环节,对材料采购人员要实行全程监督,要求其全面调查材料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实现奖励制度,对在材料采购工作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保证采购质量最高、价格最低的施工材料。第二,严格管理材料的使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领用要建立完善的领用制度,施工人员领用施工材料要签字。对施工中节约施工材料的施工队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超出使用数量的施工队伍进行必要的惩罚,使施工人员在施工中树立节约意识,才能有效节约施工材料。在工程进度达到全部工程的70%时,材料保管人员要及时检查剩余的施工材料,及时调整材料使用计划,防止过多的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采购数量不足的施工材料,进一步节约施工成本。

3.2认真考虑施工材料的运输,防止发生二次运输费用

在材料管理中还需认识到运输费用的重要性,在采购材料时要结合运输距离,如果材料质量、价格适中则应该选择运输距离较近的供应商,最好实行一次性运输,防止发生二次运输费用。

4小结

总之,建筑材料的管理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建筑施工企业要严格对待材料的采购工作与保管工作、使用工作,在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成本,帮助施工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梦婵.试析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J].江西建材,2015(21):289-290.

[2]刘群祥.谈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J].农家科技旬刊,2015(10):46-46.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2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088-01

1.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少材料管理意识

对材料的管理意识不足是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材料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很多管理者都认为在建筑材料的相关问题上,最重要的只是材料的采购,认为材料的管理没有必要,甚至会额外消耗人力,所以在整个施工企业的内部都缺少这种施工中材料管理的意识。在实际的施工中,管理人员会将大部分的人力都安排在施工技术工作中,管理阶层的人也都侧重于对施工操作和施工安全的检查,根本没有设置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就会造成建筑材料的滥用、保存不当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浪费,而且还影响工程的质量。

1.2 材料预算及采购问题

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往往都很注重建筑工程的效益问题,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采购前往往会进行预算工作,但是其预算一般都很草率,往往在预算中忽略了一些因素,导致预算与实际偏差较大。而且在实际的采购中,负责采购的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在签订合同时不认真,容易使合同中的漏洞不被发现,出现问题时无人负责。更有一些采购负责人暗箱操作,自己在暗中吃回扣,或者在取料后私自变卖。也有一些领导不负责任,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制造一些假账,将实际价格较低的材料开假发票,自己获取利益。

1.3 材料储存管理不当

合理的材料储存管理也是确保材料质量的重要措施,而实际施工中,常常是建筑材料随处乱放,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都会对施工材料造成一些不利影响。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而建筑所需材料有多,这种材料的不当储存必然会对材料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有一些材料本身是不耐超、不耐高温的,随意的对方会影响其正常使用,造册好难过不必要的浪费。一些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人员为了应付月度的报表,有时还会编造一些数据欺瞒上级管理者,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后期材料使用时发现了问题,为了避免与报表数据的冲突,一般也会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继续使用,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1.4 材料管理相关信息不完善

为了使材料的采购以及管理工作满足现代市场环境的需求,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会设立建筑材料管理分析的岗位【1】。这一岗位设立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可以通过对当今市场大环境进行分析,得到有用的数据,应用于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中。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的材料管理相关信息不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管理体制的问题,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而使得在中标后的实际施工中材料的价格与当初的调查材料的价格相差较大,不利于工程项目的开展。另外,由于企业对材料管理相关信息的更新不及时,对成本的核算和相关分析工作不利,可能会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亏损。

1.5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良好的监督机制可以对施工中材料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督促和约束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的材料管理缺乏这样监督机制。众所周知,建筑材料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但由于缺少相关监督机制,造成了材料管理中的一些漏洞,像管理人员的失职,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材料质量的忽视,还有一些采购人员暗中操作,以谋求自身利益。这些问题不解决,材料管理很难得到根本上的发展。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

2.1 做好施工前材料的采购

在施工之前要严格合理的进行采购计划,根据工程的建筑图纸,建筑面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信息对建筑工程的材料用量以及采购成本进行准确的估计。同时在设计采购计划时需要各个工种,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这样可以准确的掌握采购材料要求以及用量方面的信息,以免出现材料不够或材料浪费情况发生。在制定好采购计划之后要根据所需要材料的种类,数量和具体特性要求寻找并联系供应商,要严格对供应商的产品从生产流程到产品质量等各个方面把关,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也要对商品供应商的售后服务进行商讨和评估,保证工程建成以后的质量问题。在联系好供应商,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时,就要对施工材料的价格问题进行决解,从商业角度上考虑,尽量降低投资的资本是必要选择,但是需要声明的是这种选择是基于质量保证的前提之下的,所以尽量压低材料的价格,这里的压低价格是要做全方位考虑的,包括材料的价格,运输的费用或者可能涉及到后期保养的费用等等,综合进行价格评估。

2.2 加强对工程用料的管理

对工程材料的管理是多方面,多角度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工程材料的存放;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损耗。工程材料的存放工作是整个过程的基础,也是下面工程材料管理工作进行的前提。首先组织专门的材料存放管理人员对工程材料根据不同种类,不同用途,不同厂家的属性进行分类,保证各种材料的有序存放;也要对各种材料的入库出库情况进行记录和质量检测,切实履行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其次就是工程材料的使用和损耗方面的记录。首先要做好工程材料的使用情况,对工程材料的使用做好记录,严格按照要求发放材料,避免出现浪费,还有对工程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最后在工程材料的损耗数据进行严格分析,而且密切关注工程材料的损耗情况,当出现损耗情况超出规定范围时,及时实施补救措施【2】。

2.3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我们上文在加强用料管理中提到过,在对工程用料管理时,最好建立一个专门的工程用料管理部门,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包括材料的入库出库的记录,材料的质量检查,材料的使用和损耗管理等。这些工作就要求材料管理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作为前提。所以同时要求工程材料管理部门注重管理人员的专业性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因此想要保证工程材料管理措施的有效进行,打造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是首要任务和前提。

2.4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要想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完善相关监督检查制度是很必要的。首先,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立法,制定完善的法律体制,发挥法律的强制作用,对施工材料的管理进行大方面的监督。而具体监督制度则需要当地政府和施工企业自身的完善,当地政府应该定期对施工企业进行材料管理方面的检查,主要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方面加大检查力度,对其工作起到一定监督约束作用,而企业自身则需加强监督来约束一些为一己私利而的工作人员,加强内部的整顿,是材料管理工作得到很好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本身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材料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施工企业应该不断加强内部的管理,做好材料管理的基本工作,积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多方面入手,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378-01

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是检测工作的重点、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工程建筑材料检测是工程建筑施工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合理科学的利用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管理检测技术,才可以精准地去定量构建质量、工程质量以及评定材料,并使新型材料、技术以及当地原材料得到有效利用,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效率的目的。

一、高度重视材料检测的环节与细节

通过对工程建筑材料进行检测与管理,可以准确的评定出工程用原材料以及各类半成品、成品材料的性价比以及原材料品质性能是否达到了其产品相关质量合格标准,同时可以了解到更多同类产品,方便了在同类合格产品中挑选成本更低的原材料,以节约成本。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工程建筑材料,提高工程效率与工程质量。例如在工程建筑过程中,利用材料检测检测工程建筑用填料,砂石等原材料,确定这些原材料是否达到了工程建筑的施工要求,根据检测结果做到就地取材,以达到减少运输时间、成本的目的,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在选择工程建筑用土场时,应该将土样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水分补充统计,压实标准需用的机械消耗统计与进行土样组成分析统一进行,并将检测结果进行横向对比,选择出土场需补充水分量小、标准机械压实低的土场,从而减少工程建筑在工程用水量及机械使用量方面的支出,节约工程建筑费用。

二、建立材料检测与管理的科学机制

鉴于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工作十分重要,检测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控制与管理。通过严格的取样、检测、分析等环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地反映建筑材料的性能和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同时,要全面掌握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与管理技术,则需掌握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包括建筑材料知识,熟悉各种工具仪器设备的用法和性能,所以这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特殊工作,要求从业者具有全方位的知识体系和能力。通过对工程建筑材料检测,可以在施工管理方面,设计多套检测管理方案,进行对比,选择出主耗材用量小的最优管理方案,从而达到优化配合的工程用材设计目的。

三、完善规章制度以强化材料检测管理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检测,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在制度中应体现出各级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分工、承担责任以及对建筑材料样品的管理,同时要对材料技术文件以及对制度要求的技术要求应用情况进行统一安排管理建立。明确出材料检测的负责人以保证检测检测的各项工作可以得以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与质量监管,建立起完整的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同时也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真正将材料质量深入到岗位的职责制度中。材料检测与管理人员及设备的分配应在可以满足建筑施工的前提下,根据检测中心的安排以及建筑工地上检测室具体数量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可以及时跟踪收集检测用数据,进行材料检测,进而有效的对建筑材料进行管理。

四、提升质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要做好材料检测和管理,必须对管理人员以及检测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并对培训成绩进行合格检测,只有通过检测的方可上岗,这样才能从不敢根本上提高检测人员的工程建筑材料检测知识和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强化对检测设备的维护,检测中所用设备都应经过专业计量检测部门合格验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具体使用频率,按照设备设用说明,制定出定期检修方案,以保证检测的精准,利于管理。在工程建筑材料检测和管理中,应该以工地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规范化管理条例,各个检测,管理部门在开展日常工作是必须遵守管理条例。必须严格制止不按照条例、标准进行检测检测、管理的工作行为,不规范检测的结果准确性完全不符合规范化管理条例,其所产生的检测检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极大误差,不但不能提供有效的生产指导价值,还会对管理工作产生极大误导,所以一定要彻底杜绝不规范操作。严格管控检测过程。在进行任何一项材料检测之前,都应详细了解材料的取样与检测过程,以及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材料检测环境以及具体检测步骤等信息以及各类建材的技术性能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材料性能间的关系,若发现检测数据与标准要求差异过大时应加以分析研究,问题严重会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要重新进行材料检测。

五、减少仪器设备误差提升检测质量

检测仪器设备存在误差在所难免,但不断加强仪器校验,有利于降低质检的误差。检测单位除季度、年度校验检修外,还应注重每次实验前仪器设备的校准。通过标准物质校准,减少仪器误差对建筑材料检测质量的影响。在保障上述因素控制外,样品取样、送样等也会造成检测误差。检测单位应严格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样品的取样,按照不同材料的取样要求,保障取样质量,避免样品因素对检测质量的影响。为了保障建筑材料检测质量、保障检测机构工作质量,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应建立动态检测质量管理评测体系。通过对检测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的评测评价,了解检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性及实际应用效果。根据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发现管理工作及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为基础进行管理工作的调整。运用动态评测机制,及时改进检测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各项管理内容,提高检测单位质量控制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和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是建筑施工质量、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面对当前建筑材料检测参差不齐监管不严、技术不过关等复杂局面,建筑工程检测机构和单位必须进一步提升对建筑材料检测的重视。要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制度保障、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强化基础检测能力,并通过影响检测质量、产生检测误差的因素控制,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用材料的检测质量。通过全方位、立体式、多形式的检测工作管理、检测质量控制,保障检测数据准确性,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高质量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基础。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4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国内房地产业越来越红火,建筑市场的竞争也显得日趋激烈,利润空间缩小。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土建施工企业只能进一步的加强成本管理,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利润,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材料管理是重要的环节。材料管理最终目的,就是用价格较低﹑质量较好的建筑材料满足土建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控制材料的损耗和使用,将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

一: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出现的问题

1.1 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

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往往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甚至不熟悉操作流程,这种现象在当前施工企业内部是普遍存在的。

1.2 市场信息的陈旧

材料管理部门提供的信息不能满足新市场环境下管理对信息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外部环境变化。一是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材料管理部门在工程投标活动中没能为工程单价分析提供有效信息,导致在中标后工程施工过程中材料价格与投标时调查的材料价格相差较大,给工程项目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二是在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前没做好工程项目的材料成本预测,没有制定应对建筑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的措施;三是材料成本核算、分析工作薄弱,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滞后,造成流动资产流失,不利于经营决策、资金安排。

1.3 管理不到位

材料采购中未作材料预算或虽有预算但过于草率;未签订购货合同或者签订的合同过于随意,甚至暗箱操作;材料验收把关不严;对周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等一次性出账之后便不闻不问;领料人员领取材料后严重浪费甚至私下变卖;相关领导与材料人员串通一气虚开发票将一些财经制度不准报销的费用通过材料出账,虚增材料成本,损公肥私。

材料采购必须对项目主要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货比三家、厉行节约,优选质优价廉的厂家。

二:材料对实际成本的影响

在材料对实际成本的影响上,可归纳为材料计划影响和材料管理影响,又可细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2.1材料计划影响

在成本项目中,材料费项目支出约占总成本的60%左右,而成本中材料费项目支出的依据是:材料领用计划。所以,材料计划控制是成本控制中的重中之重。工程技术部门编制的材料领用计划与实际需要的差额对成本的影响极为重要,主要表现为:当材料领用计划小于实际需要时,不能满足生产需要,造成材料的二次采购,这样不仅增加材料的采购成本,而且延误工期,导致实际成本增大;当材料领用计划大于实际需要时,能满足生产需要,但会造成退料,在实行材料零库存管理的情况下,材料虽然退了但不能冲减成本,一方面造成了剩余的材料,另一方面是增加了成本和减少了利润。在施工生产的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计划大于实际。在专用材料(如花岗岩、中高档瓷砖,墙纸,玻璃纸等)比例较大的情况下,大部分剩余材料没有其他用途而成为废料。在现实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公司的施工任务饱满,工作量很大,员工加班加点工作,可材料库里的退料却堆积如山。这样,成本帐上材料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就会很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就会大大降低。

2.2 设计变更的影响

技术人员按照施工图做了材料计划,供应部门也进行了采购,但由于设计的原因,设备的高度、角度发生变化,造成某些已购置的材料(如花岗岩、中高档瓷砖,墙纸,玻璃纸等)不能使用,导致发生设计变更而产生材料的重新购置。追加计划审批要谨慎,落实要从速。审批追加材料计划要清楚追加的原因,是因为遗漏、遗忘还是因为工作量变化引起的。遗漏指的是编制计划时漏项,没有计划也没有购买而需要追加。遗忘指的是虽然有计划但没有购买或已购买但找不到而产生的追加。工作量变化引起的追加指的是不仅要追加材料量,还要统计相应的安装工作量,要进行设计变更签证,为工程索赔取得第一手资料。

2.3 材料管理的影响

在材料管理工作中,首先是材料计划的落实。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按计划完成材料购置很简单,根据材料计划,找几家供货商招标即可。但这里强调的是在什么时间完成什么计划,要考虑资金成本。在全部垫付或部分垫付工程款的情况下,不考虑资金成本,过早地完成材料采购计划会增加资金成本,从而增加企业成本费用。

2.4 工程的二次进点

由于客观原因造成工程的部分工作量无法一次完成,要在具备条件后再一次进点施工,这个时间的间隔期有时是半年,有时是更长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材料已经从现场退回材料库,待到二次进点施工时,退回的材料可能被其他工程领用或因管理混乱而找不到,需要再次编制材料计划重新购买。

三、 材料价格管理

3.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3.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3.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单位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四、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2)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5

关键词:工程 建筑材料 实验 管理分析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所用到的一切原材料我们都称其为建筑材料,由此可知,建筑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首先,建筑材料的各种性能和参数直接关系到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受力情况,因此建筑材料的试验和各种性能检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而后,当代工程建筑的规模趋向大型化、高精度、高自由度化,这样对工程建设的整个管理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建筑的工程质量,又要保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实施更高效的管理运营办法,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各个环节的浪费,从而保证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最终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一、建筑工程材料试验

(一)建筑工程材料试验的重要性

1、对建筑材料的准确检测首先是能检验对砂石及填料能否达到施工要求,其二是在施工现场对所挖出的材料进行检测,如果材料试验合格就可以就地取材,既减少了材料开支,还减少了砂石、填料 运输成本和所挖出土方的清理费用,能有效减少工程施工开支。

2、高效的检测和试验还是推动工程建设施工技术进步的手段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会有新材料不断出现,但是性能好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材料还需要通过试验来检验。因此,提高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水平,能为工程施工积累经验,从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3、建筑材料的工程试验能客观判断出各种工程原材料及其制成的成品材料的强度等性能数据,从而在工程开展前就确定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对于确定施工可行性方案,缩短工程周期有着很大帮助。

(二)建筑工程材料试验的内容

目前,建筑工程材料试验主要是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试验。首先,针对钢材的检测主要包括:钢筋等级、公称直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弯曲强度,除此还要观察表面形状,最后还要对钢筋的接筋长度和焊接质量进行试验;其二,对水泥材料检测,主要包括:颗粒粒径、标准稠度、凝结时间以及胶砂强度;其三,水泥砂浆检测,包括:砂浆密度、稠度、配合比设计标准以及凝结后的抗压强度等等;其四,混凝土力学检测,包括:混凝土密度、坍落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配合比设计标准试验等;最后还要取施工现场水,做水质分析,包括:PH值、氯离子含量、硫酸根含量等。

(三)建筑工程材料试验的控制

1、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检测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的检测有以下控制流程:(1)工程承包商组织工程原材料货源检测、试验,并获取厂家技术资料,一并交给监理单位审批;(2)监理试验室经过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将比对的结果告知监理工程师,再由监理工程师负责处理;(3)当工程即将开工,原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后,需现场监理试验室进行抽样检测。

2、抽检取样

这部分内容有三个步骤:(1)采集试样。在进行此步骤时,要划定好采样地点和采样数量,并如实记录;(2)运送采集样本到指定试验室进行试验、检测。首先要进行分离包装,对于条件无法满足测试精度的试验项目和有争议的试验项目,需由监理工程师与承包商实验员,共同送交上级主管部门试验机构检测;(3)保管试验、检测数据。试验结果报送总监代表处,作为依据。

3、标准试验

首先,检测应该采用统一的标准,有国家标准的按照国标,暂无国标的采用行业内通行标准,以使试验数据具有可对比性和一致性;其次,试验数据的单位也应该采用国际通行计量单位,以便换算和管理,使检测报告一目了然,因此需要按照国家标准,统一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

二、建筑工程材料的管理

(一)材料采购管理

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随着供需关系和材料生产成本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工程材料的价格是在标准价格上下波动变化。要做好工程材料的采购管理工作,就必须掌握材料的价格信息,甚至能预测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

2、充分利用市场

材料的运输费用支出也是材料采购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节约运输费,可从运输距离,途中装卸和转运次数几个方面考虑,运输距离适中,少倒运,少装卸都能减少成本。

(二)建筑材料的进场管理

材料的进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保证材料的质量需要采取许多手续,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在得知有材料要进场存放后,材料管理员需要在材料到货之前,预留好材料的库存位置;(2)到货后,材料管理员应就材料的品种和数量进行核对,并检查材料的外观,排除材料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情况;(3)协助实验员对入库材料进行入库检测,并帮助监理人员做好接货准备;(4)入库后,要对材料做妥善的爆管,比如防火、防雨、防潮、防盗等;(5)最后,材料管理人员还要记录在册,制定材料存放的位置图,方便日后施工调用。

(三)材料存放管理

材料的管理中,怎样存放是一个大问题。首先,建筑工程中所用到的材料种类繁多,且数量不等,有的数量巨大,可以安排专门的库房,有的数量极少,就需要综合几种小量材料公用一个库房;其次,各种直径的钢筋、不同标号的水泥、水电配件都要一一存放,做好标识;最后,要做好防潮、防火、防雨、防腐、防盗措施。

1、钢结构构件

施工开展后,钢材结构件的存放需要精心安排。夜晚,材料管理员就应安排好第二天需要安装的钢结构件,并运入施工场地。当进行地下施工时,钢结构件可放置于底板上,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时,为了方便调运,应将钢结构件放置在塔吊工作区间内的地下室顶板上。

2、装修材料

材料管理人员要按照工程施工进度,安排其他装饰材料在夜晚进入施工现场。

3、周转材料场地

一些周转材料都堆放在建筑楼层内,并随着施工的开展灵活的转移。

(四)材料发放管理

建筑材料的发放不仅要坚持“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要保证材料仓库的运转,可库存的流动。还要建立限额领料制度,将项目部物资好用和分部以及分项工程结合起来。在领料前,必须由施工人员签字限额领料单,并且要求单据填写完整。针对贵重物品不能一次大量领取,对于用量较大的物品,要根据使用状况,多次领取。对于容易损坏的材料,发料和领料双方都要仔细核对、验交,并签字确认,避免责任不明。

(五)余料回收管理

工程剩余物资管理也应得到加强,一般在工程主体部分结束后,承包方进行工程收尾工作时进行。剩余物资主要分为工程余料和工程废料,工程余料是还没有使用的工程材料,保存完好,应该加强规范管理,如果余料存放在仓库,一定要认真核对,不允许私自变卖处理余料;工程废料的处理主要由物资部门负责,技术部门协助参与认定废料是否还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对于工程余料及废料的管理应严格按照“材料使用可追溯、工程余料应退库、能用余料不浪费”原则处理。

结束语

工程材料是建筑工程的核心,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对于材料的严格检验和试验必不可少。同时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必须提升对建材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刘颐源,周蕴华,煤炭工业企业物资计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

[2]王异,张志权,施工试验检验大全[M],长春:黑龙江科技技术出版社,2012年

建筑工程材料管理范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管理;成本控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实体、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工程建设中,管好了建筑材料,建筑成品的质量就有了保障,建设成本也就会相应降低。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有效地实现预警、规范和转移风险,已成为摆在建筑企业面前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搞好材料管理对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较好的性价比)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一、材料供应与管理

(一)掌握建材方面有关的法规及有关条文

在我国,政府对大部分建材的采购和使用都有文件规定,其中主要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砌墙材料、石材、胶合板实行备案证明管理。根据文件精神,工程项目部要对每天进场的主要物资按规范填写《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帐》,需要建立单位签字,交易数量必须覆盖实际使用量。

(二)通过市场调研,认准合格材料

考察调研的范围首先应是生产经营厂商。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是属于一般、中档还是高档等。

考察调研的另一个范围是建筑业界。通过对建筑业界的了解,获得的信息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一般来说,真正质量过硬的材料会得到建筑界的认可,质量低劣的材料会被人唾弃。通过了解建筑业界,可以更准确地掌握材料生产厂家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状况、售后服务等情况。

(三)把好材料的进场检验关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其“防伪备案证明”。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重点工程、重要工程的主要建材应委托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或授权的检测单位进行材质检验。

(四)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是劳动对象“加工”、“改造”的过程,是材料消耗的过程,称为“牺牲”过程或使用过程。使用过程中材料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检查、保证进场施工材料的质量,妥善保管进场的物资,严格、合理地使用各种材料,降低消耗,保证实现管理目标。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的开始,为材料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主要内容如下。(1)了解工程进度要求,掌握各类材料的需用量和质量要求。(2)了解材料的供应方式。(3)确定材料管理目标,与供应部门签订供应合同。(4)作好现场材料平面布置规划。(5)作好场地、仓库、道路等设施及有关任务的准备。

2、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工作:这是现场材料管理和管理目标的实施阶段,其主要内容如下。(1)合理安排材料进场,作好现场材料验收。(2)履行供应合同,保证施工需要。(3)掌握施工进度变化,及时调整材料配套供应计划。(4)加强现场物资保管,减少损失和浪费,防止丢失。(5)组织料具的合理使用。

3、施工收尾阶段:施工即将结束时,现场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收尾工程,清理料具。(2)组织多余料具退库。(3)及时拆除临时设备。(4)做好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5)进行材料结算,总结施工项目材料消耗水平及管理效果。

二、材料价格管理

(一)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

掌握市场信息,就是广泛的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材料价格信息收集过程,就是在建筑材料市场、材料产地等进行价格信息的采集、调查过程。所采集的价格信息,必须切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能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二)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

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运输费用的节约问题:材料订货时考虑运输距离远近的问题。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材料采购方案,而材料价格又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就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三)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

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广泛吸取诸多建设单位,对于采购供应模式,我们总结了如下三点内容:

1、施工用主要材料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其材料质量由甲乙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

2、材料的价格主要由业主方依据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的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以直接走进市场,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3、工程结算时,材料价格以实购价(含运杂费)为基础,采取加权平均法的方式计算。少数由承建方自行采购的辅材则执行信息价。

这样做使供货、保管、使用一体化,减少甲乙双方的扯皮情况;业主方可以降低部分材料价格,降低工程造价;当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供应模式。

三、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

其一,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

其二,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另外对于材料的发放,不论是项经部、分公司还是项目部仓库物资的发放,都要实行“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项目部的物资耗用应结合分部、分项工程的核算、严格实行限额/定额领料制度,在施工前必须由项目施工人员开签限额领料单,限额领料单必须按栏目要求填写,不可缺项。对贵重和用量较大的物品,可以根据使用情况,凭领料小票分多次发放。对易破损的物品,材料员在发放时需作较详细的验交,并由领用双方在凭证上签字认可。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