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例6篇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社会体育;发展;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一引言

有“大众体育”之称的社会体育,在体育社会学领域之内,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包括学校体育项目以及人所共知的竞技体育,并且,它能够对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起到衡量作用。在社会体育的参加者中,社会大众属于最为主要的一个集体,而且,社会体育的活动范围极其宽广,由于社会大众是主要参与人员,社会体育参与其中的人数又是非常众多的,它的体育活动形式又比较多种多样,从而满足了多层次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求,不论年龄多大,职业方向如何,个人身体素质状况怎样,在社会体育的参与中,总能找到最适宜的“一款”强身健体的方式。[1]

二影响因素

(一)经济因素社会要发展要进步,经济基础必须足够强大,同样,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如此,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才能实现长远发展。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经济基础雄厚,用于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各项投入就会增多,民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会提升,随之而来的还有精神形态以及思维方式的不断拓展,各种体育设施会更加齐备,社会体育建设事业也会得以持续。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如今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各种病痛频发,再加上人口大国主观条件的限制,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不能很好的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发展出现疲软,后劲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失衡,各地在社会体育事业上的发展建设水平不一。这些由于经济因素导致的各方面影响对社会体育的发展状况十分不利。[2]

(二)价值观因素

文化是与社会发展、经济进步、政治发展相互平行的一种人类社会活动,通过对人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道德风尚进行规范性指引,获得相应的人类文化构建。其中,价值观世界的构建至关重要,价值观体系一旦成形,也就意味着某种文化开始形成。然而,价值观的构架又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相对于体育事业发展而言,以往传统的价值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一定程度上对人们健康理念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也是人们选择健身方式的一贯根据,这种传统价值观念非常不利于现代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文化价值观的影响虽然不易察觉,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角度考虑,正确的意识才能正确的指导实践,如果人们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健身方式出现有失偏颇之处,那一定是人们的健身理念出了问题,一定是对体育活动的价值观理解出现偏差,在内里的意识层面出现了问题,所以说,在发展社会体育事业的过程中,文化价值观因素的影响也应引起重视。

(三)教育因素

国家事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先行,只有教育发展起来了,支撑家国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才能够逐渐强大,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依赖于体育教育事业的推动。在我国推行义务教育以来,对社会体育事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体育教学中与后阶段。主要是因为社会体育的所有参与者都是通过教育事业输送而来的,社会体育事业的参与热情,对社会体育的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习惯养成,个人的体育爱好方面,不分高低优劣,也都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而成的,他们带着这些思维定式步入社会,参与到社会体育的教育事业当中,成为了参与对象。[3]同时,社会体育进步程度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学校教育的影子,都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水平高低的产物。学校体育教育奉行的是对体育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培养,对体育素养的养成学校教育方面并不涉及,因此,通过学校教育输送的社会体育参与者,在体育素养方面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即便如此,社会体育仍旧需要这些体育理念良莠不齐的人们来支撑起来,进行接力棒的传递。可以说,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就是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体现,学校体育教育比较全面到位,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比较完整健康。

三应对措施

(一)探索城镇社会体育发展之道

一是注重城镇体育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在行政区划设置上,属于过渡地带,以城镇为分界线,向前一步是城市,向后一步是农村,它是城市和农村的中间地带。如果把城镇体育事业发展好了,它的辐射作用是异常强大的,往前能够推动城市社会体育的进步,往后能够带动农村体育事业的起步发展,因此,要在城镇体育事业建设上花大力气,努力探索出一条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体育发展之道,推动社会体育事业整体区域性进步。二是善于抓住关键特点。我国城镇区划内的人口较为密集,经济发展模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社会体育参与者的多样化需求。城镇地域较为广阔,要能够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进行社会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是在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提供健身场所。要能够采取因地制宜的战略决策,努力开发城镇体育特色,推进产业之间的链接融合,在城镇体育消费方面深入挖掘,找寻民众体育消费的制高点,提高消费水平。在城镇间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可以开展民间体育竞技赛事,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合理开发体育项目,实现体育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大辐射力度。大力发展城镇体育事业,对城市体育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有利的影响,因此,要能够形成一定的模式,以城市体育推动城镇体育、以城镇体育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4]并且,把关键点放在城镇体育建设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区域内民则特色的深入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地体育发展的项目特色,基于当地老百姓最为擅长的健身项目,推行民族特色体育事业,使每个地域内都有固定的体育竞技项目,都能形成特定的体育发展模式。而后,大力发挥城镇体育事业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并带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因此,要加大力度发展好城镇体育事业,大力发挥城镇的区域辐射作用,实现城乡体育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注重观念、人才的养成

第一,在我国当前的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一些外来项目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国民的健身观念,使之对外来项目更加注重,而对国产的体育活动嗤之以鼻,这其中有社会功利现实以及拜金主义的影响,也有民众体育观念的制约,这就要求在发展社会体育之时,还应对人们的体育观进行构建,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思维架构,意识到体育事业是为自身健康服务的,从而激发参与热情。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进行主流体育观念的构建,形成了一些书面的文字性规定,对全面体育观构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期望国民能够秉持正确的体育观念,在其指引下开展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体育活动。现阶段,对民众体育观念的构建也应该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要能够做好接受新兴体育观的准备,从而在社会体育活动更富有激情和创造能力,形成自觉意识,达到终身体育的效果。第二,任何事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理应重视体育人才的培育,要实现社会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才队伍质量是其关键方面。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事业发展中,36到45岁之间年龄段的人才建设,是发展体育人才队伍的重中之重,然而这个年龄段的正是人生的青壮年时期,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黄金期,在时间精力方面对体育事业的贡献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体育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人口年龄结构的合理优化配置,特别要能够引导36-45岁年龄段的社会中坚力量的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完成体育事业发展中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队伍保障。[5]

(三)实现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相互融合

学校教育专指在学校接受的各项理论知识的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也就是在学校接受的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社会体育教育重在实现个人身体素质的提升,其参与者一般是社会大众,通过自发的或者是有组织的规划,进行的群体性社会体育活动。而无论是学校体育教育,还是社会体育,其关键主导部分就是参与者,就是人,所以,提高人的体育素养,对于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就要在人的全面体育素养的提高上下大功夫。就学校体育教育而言,既然是以教学为主,那么不妨在理论知识输入的同时,加强全面体育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终身体育的参与意识。就社会体育事业发展而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提高体育素养的氛围建设,让人们重视社会体育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对学校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中人这一因素的把握,从而发现二者的共通之处,以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人才输出为基础,充实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实现二者的相互融合。[6]

参考文献:

[1]周忠凯.影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J].时代农机,2015,(6):74-75.

[2]成海波.广东省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与推进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3]王勇.社会体育发展方式改革框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6,(6):26-29.

[4]王健,肖楠.论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发展[J].运动,2016,(10):129-130.

[5]李维.目前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6):116+118.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文2

论文摘要:从三方面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对运动训练学的影响。从概念卜对社会学、体育科学、体育社会学进行了比较。体育社会学对竞技体育的冲击力主要从竞技体育的功能、竞技体育异化来体观。重点论述了体育社会学在运动训练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竞技体育是通过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正确处理好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的关系,是竞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1、社会学和体育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等进行综合性的研究的学科。顾名思义,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的学说。

    社会学的创始人法国的孔德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则的实证研究”,因此他认为社会学就是社会的百科全书。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共同生活的科学”。

    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既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又是体育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将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实证的研究方法充分运用于解释体育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门部门应用社会学,它的研究成果,必然会加深人们对体育的理解,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它又要从社会本质上把握体育的特征、功能、手段、途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又是体育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必将增加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学更加丰富更加全面。

    体育社会学是一门把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整体,在外部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部研究体育与人的社会行为、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运动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用以推动体育和社会合理发展的综合性的科学。

2、体育社会学与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以惊人的冲击力向国际化、科学化和高水平化推进,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世界竞技体育主宰了体育运动发展的命运,成为当代体育运动的主体。它深刻地作用于人类,强烈地干预社会,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和平、进步和温馨,但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扰。

2. 1竞技体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的政治功能一直是我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体育社会学讨论的一个热点课题。这个间题集中表现为对金牌效应的认识上。我国民众对体育比赛具有较高的倾向性,他们从体育比赛中分享着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悲哀。民众对体育运动的价值观,是娱乐性强于竞争性,民众对体育是获胜高于参与,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结果。每一次体育比赛的胜利似乎象征着战场上的胜利,满足了人们在历史上积淤下来的民族复仇心理。人们关注体育比赛的结果,而不重视比赛中运动员的技艺,自己也不亲身参与,这是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还有的学者对第2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取胜和第24届的失利所造成的民众社会心理的落差,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发现民众十分重视金牌的政治价值。金牌对群众体育的普及有促进作用,但对人们的体育行为无大影响,不直接改善人民的体质状况。

2. 2竞技体育异化

    对竞技体育的异化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体育社会学学者的注意,在中国这方面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骚乱是主要发生在西欧国家的一种社会顽症、在我国也时有发生。产生球迷越轨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比赛自身的吸引力可能造成观众难以抑制的情绪激动,当“个人意识消退”现象出现,观众因罪恶感、害怕、差耻而构成的自我控制失灵时,就激发了球迷的越轨行为。某些社会问题、家庭问题也可以使球迷借机生事。球迷的越轨行为常给社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安定的社会气氛。因此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

2.2.2体育的商业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随着大批以商业牟利为目的职业运动员、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出现和发展,各种运动会上出现的大量的商业活动,如广告、出让电视转播权、出售纪念品、运动会指定产品等,伴随着体育的商业化趋势,出现的就是运动员的高价转让、体育、运动员之间的明争暗斗等一系列问题。由于体育的商业化发展确能给当今世界的竞技体育比赛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支持了体育比赛活动的群众化和大规模化,因此体育的商业化问题逐渐公开化和合法化,而体育的商业化造成的社会后果是体育工作者十分优郁的。

3、体育社会学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是由运动训练和比赛表现出来的。其中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获得起决定性的作用。运动竞赛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已越来越得到重视。在运动训练学的领域中需要从体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的有以下方面:

3. 1运动训练的社会背景

    竞技体育的社会需求是运动训练存在的基本前提

    经济实力是运动训练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管理者、教练员开始重视运动训练的“效益”了,把经费和运动成绩联系在一起。有了“投人”和“产出”的比较,有了价值规律的自觉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和竞争意识。

    经济体制也对运动训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把运动员职业化、竟技体育商业化当成资本主义体育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训练的体制取决于市场的结构。项目运动协会、俱乐部将逐渐成为正常的运作形态,中国足球面貌的改观就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改革的结果。

3.2运动训练的社会环境

3.2.1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

    运动训练含有教育的成份,运动训练与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训前教育、训中教育、训后教育,都会影响训练的质量和前途。高水平竞技体育必须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相互促进,才能使体育事业得到全面扎实的发展。

3.2.2运动训练与家庭

    家长对竞技体育的基本态度,决定了青少年儿童对运动训练的参与程度和积极程度。家庭对运动训练的基本态度取决于运动员最终在社会上的地位,而运动员的出路取决于运动成绩和在训练期间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较高的淘汰率和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家长望而却步。当前中国大多数家长对子女成为运动员采取不支持的态度。这是中国运动训练急需调整的一种外部环境。

3.2.3运动训练与大众传播媒介

    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是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支持的。竞技体育更以大众传播媒介为生存的一个支撑点,因此体育社会学把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作为一个研究内容。体育新闻的激烈竞争性、广泛的群众性、强烈的国际性和紧迫的时间性使体育新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当前我国非体育报刊的体育宣传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对竞技体育报道大量增加的同时,对社会体育的宣传也有所发展。

   运动员营造着看台文化,又必须得到看台文化的支持。当今世界看台文化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看台文化对运动训练的反作用也越来越强烈。社会对运动员的褒贬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影响着运动训练。如何正确地、有效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推动训练工作,已经成为教练员必须研究的问题。

3.3运动员的社会角色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是竞技文化的创造者。他们与教练员构成了运动训练的一对矛盾,又与观众之间构成运动竞赛的一对矛盾。运动员在当今世界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角色。因此,他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运动员具有较同龄人为强的主体意识和竞争性。他们的社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和多样性,他们的追求的功利有国家的社会的,也有家庭的个人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他们具有创造意识、挑战意识和攻击意识,心理指向比较积极。他们的文化程度偏低,但生活阅历和经验较同龄人丰富。运动员是一种社会榜样,社会常常把他们作为一种民族英雄、青年楷模来塑造和宣传的。他们是社会忠诚的形象代表,他们要倾其全力忠诚他们所属的国家和团体。

3.4运动训练中的社会关系

3.4.1运动员群体

    运动员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体育界的一个标志性的群体,对这个群体的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的重要任务。运动员群体,是以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以取胜为目的体育群体。在竞技体育群体中有较为严格的群体规范和角色分工,这是由竞技体育群体具有强烈的对外竞争性决定的。群体的规范包括纪律、章程、职责、权利义务、体育道德等约束力。竞技体育群体也是所有体育群体中对外排斥和对内凝聚力最强的一种群体。一般来讲,凝聚力越强,该群体的竟技运动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两者互为因果。影响竟技体育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内部环境因素是:目标认同、教练工作方式、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群体的依赖感等。群体凝聚力综合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队员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队员的人员互动类型,队员的内心状态,队内气氛,教练威信等。

3.4.2运动员与教练员

    运动员和教练的关系是运动训练的基本社会关系。大量事实证明,运动训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运动员和教练之间是否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我国有的专家认为运动训练是一个教育过程,也有的专家持否定态度。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展得较少,要加大这方面研究的力度。

3.5运动训练中的社会问题

3.5.1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

    运动员还是一种需要继续社会化的社会角色,社会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全面负责。他们自己应正确理解自己的处境,做好继续社会化的准备。我国运动员由于专业化年龄偏小,特别是体操、游泳、乓乒球等项目,一部分运动员不能得到较完整的文化教育,同时又受到某些急功近利思想的干扰、整个体育队伍忽视文化教育成为一个较普遍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给运动员的选拔、退役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且给管理、训练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使运动员队伍违纪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3.5.2滥用违禁药物

    滥用违禁药物和一切负面文化一样,具有对正面文化的背叛性它不仅是对运动员誓言的背版,对奥林匹克宪章的违逆,而且是对体育精神的公然践踏以及对竞技体育文化的粗暴蹂跪。

3.5.3关于体育人才外流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文3

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期,社会变革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社会生活的秩序紊乱和不平衡发展,导致了社会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发展面临困境。党在第十六届六中全体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当代体育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关系,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进而为和谐社会的创建作出应有的贡献,具有现实意义。 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是与德育、智育、美育并列的教育组成部分,包括家庭长者对孩子进行的身体教育,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的身体教育,学校对学生进行的身体教育,以及社会组织对其成员进行的身体教育。 著名体育家徐英超教授在1978年就提出用“体质教育”一词来精确地定义“体育”,用以表明规范的“体育”是增强体质的教育。 体质教育可以说是体育的内在规定性,但体育的内涵是丰富而广泛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体育既是一种人文教养,是人之为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它依据历史的需要而产生,又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着促进社会发展的特定作用。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体育与德育、智育密切联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的重要方面之一。 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事社会活动的人或者本身也从事体育活动,或者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受体育活动的影响;反之亦然。这样一来,体育与政治作为人类实践的相互关联的样式,就有着内在的互动,表现在精神层面,就是体育理念与政治文化的互动。 一、体育促进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弘扬进步的体育理念能够给政治思想以积极的影响,奥林匹克主义就是催人向上的先进体育理念。奥林匹克文化是经过两千多年历史考验和在当代为最广泛的人群所能接受的文化,它体现了人类的崇高理想,体现了对未来社会的憧憬和追求,体现了世间难得的真善美和公平正义。奥林匹克精神融教育、竞争、参与、公平、团结和民主于一体。就我国来说,奥林匹克主义所追求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公平竞争的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与内容是相符合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奥林匹克教育中包含着爱国主义内容,而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每一个运动员走上奥林匹克运动场,首先要为国争光,升国旗、奏国歌正是具体的体现。不仅运动员本人,所有观众包括观看实况转播的观众,在国旗升起的国歌声中往往要流下激动的泪花。他们感谢运动员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同时接受了一次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奥林匹克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中华体育强调“不畏艰难、顽强拼搏”,这些精神激励了几代人的爱国热情,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并使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涵的中华体育精神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一面鲜艳夺目的旗帜。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综合实力有了飞速发展,伴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体育事业也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前行。 正如现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所说:“体育是积极进取的事业。人们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懈努力,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实现目标,蕴含了积极进取、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体育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和迎接挑战、不畏艰险的品质,充满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动力和蓬勃向上的发展活力。‘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激励下,体育始终寻求不断的发展和超越。” 二、体育促进团结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实现 团结思想是一种先进的体育理念,它突出的表现在体育集体项目的团队合作和体育赛事举办前后,比如奥运会的举办,有助于使不同地位的社会成员形成有共同利益的、有自我意识的群体组织。成功的组织工作也能够加强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统一与团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团结一致,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任何困难,将促进共同理想的早日实现。 体育生活当中,往往通过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的竞赛来教育青年,使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相结合。凸显体育精神的奥林匹克主义就主张建立在以奋斗为乐趣、注重优秀榜样的教育价值和对一般伦理的推崇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上。奥林匹克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和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我们可以把体育运动看做是追求美好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的文化运动,同时对社会当中的每个成员来说体育运动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达到真善美的崇高境界的一种特殊的手段。 体育精神包含公平、团结和民主,体育运动所追求的公平竞赛、遵守纪律、艰苦奋斗、知难而上的精神,与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与内涵也完全相符,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体育教育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p#分页标题#e# 三、体育道德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与巩固作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人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筑社会成员的道德基础,重在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等道德准则转化为德育教育的内容、任务、要求和规范等,并通过道德实践内化为个体的道德素养。 体育精神通过体育比赛和运动员的赛场表现,传达给观众、辐射到社会,体育项目又以特定的礼仪和具体的操守将道德的教育融入其中。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体育道德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传播与巩固,无疑具有更加强大的示范功能。 体育道德的践行主体(运动员、裁判员、比赛观众等),其道德行为具有传播力广、感染力强的特点,使得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体育领域具备了理想的宣传、示范和巩固载体。道德源于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需要,总的说来它与个体的根本利益并不矛盾。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个体而言,并非是异己的、外在的社会约束力,而是一种积极内在的需要。体育活动中,参与活动的各方进行着有机的互动,他们共同构成了体育道德的践行主体。尤其是运动员,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攀世界体坛高峰的队伍,是代表东方文明复兴的宝贵财富,同时也符合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需求,对各行各业都有非常鲜明的良好示范作用。 体育道德的丰富内涵,使得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内容在体育领域获得了全面、深刻、生动直观的宣传与示范。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当中,“人文奥运”的理念显示出极强的民族凝聚力。举办奥运会得到了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侨华人的热情支持,民心因奥运而凝聚,精神为奥运而振奋;奥运服务志愿者辛勤付出、助人为乐,倡导甘于奉献、勤于学习的社会风气,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尊重科学,它的传播,在普及奥运知识,传播奥运精神的同时,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了国民素质。 可见,体育道德对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示范与巩固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可以充分以体育活动为依托,不断挖掘体育活动的教育价值和道德塑造功能,借助不同运动项目所具有的鲜明的教育个性和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敬业进取的体育精神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以“敬业进去、团结协作”为核心的体育精神,既是传导改革动力的媒介又是激发创新活力的源泉,它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敬业进取精神是建立在理想和信念之上,对所从事事业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在强烈的责任感的驱动下,迸发出的自觉行动。它可以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奋发图强,敬业进取精神是让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动力。 敬业进取的体育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社会充满活力。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奋力拼搏,首夺世界杯冠军,国人为之振奋。“女排精神”的热浪席卷全国,女排姑娘永不满足,敬业进取,不断吸收欧、美、亚各国不同流派的长处,一次次地向世界展示了女排技战术发展的新方向,延续并超越历史,成为时代的领跑者。“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其感召力、震撼力己经远远超过体育的范畴,极大地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各行各业的学习的典范,成为激发社会成员创造力,推动民族勇往直前的动力。 敬业进取精神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事业成功的保证。 有了这种精神,即使在逆境下,也能始终如一。 体育赛场上,运动员们永不言败、顽强拼搏,他们所取得的每块奖牌都凝聚着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当年容国团“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迈誓言振聋发聩,就集中表现了要为实现崇高理想竭心尽力的奋斗精神,也是激励人们为国家民族见功立业的精神动力。 总之,现代社会,体育运动的普及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似乎无人能远离体育或拒体育于大门之外。公平竞争、团队协作、自强不息、科学求实、敬业进取的体育精神,凝聚成一种体育文化。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文化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着作用:体育的竞争为社会有序竞争做出表率,促使了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公平观的建立,以最直观、最合理的竞争方式表达了公正必公平、公平亦和谐的文化内涵;体育文化提倡和遵循的爱国主义、敬业进取、团队协作、科学求实的体育精神与和谐社会的主流价值高度契合,它激发着社会成员的创造力,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动力源;作为有效调控社会秩序的手段之一,体育引导、调节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人的生物本性和性格,塑造人的精神,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的手段,是国民教育的优质资源。 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长期予以推进的系统工程,挖掘体育在这一过程的促进作用,必须坚持把握规律性与重视特殊性相结合,并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民众实践同行,并充分挖掘体育所独有的德育资源,不断创新育人的载体、途径和方法。我们仍需要总结有益经验,立足自身特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和研究。#p#分页标题#e#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文4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变迁 农村体育发展

影响

体育是一种身体教育活动和社会文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体育文化的发展受制于社会这个大的发展环境。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仅农村人口就有7.3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6%,也就是说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农村。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农村体育文化的主战场,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环境,要想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就必须首先解决我国农村体育问题,改变农村体育现状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又是与农村的社会变迁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1.社会变迁与农村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属历史发展的范畴,社会变迁是指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社会变迁反映和表现在:社会变化的过程,社会形态的量变和质变,社会过程的推移.社会结构的变异,社会功能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管理方式的改革,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农村社会变迁则是指农村社会生活现象的变化和发展.农村社会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等各方面,随着历史的发展同样也在不断地变更着。

1.1农村社会变迁的特点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村渐渐地已经成为历史,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然而我国农村社会的社会变迁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来看,农村社会变迁呈现出缓慢性、曲折性、复杂性的特点。

1.2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

农村社会是我网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作为一个复杂而独立的系统,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由于农村社会变迁包括很多方面,因而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同样是多方丽的。影响农村社会变迁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自然环境因索、人口因素、生活方式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文化因素。

2.农村社会变迁对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2.1对农村体育发展特点的影响

农村体育的发展受制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同样折射出农村社会发展的特点。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2.1.1发展的缓慢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简单落后的生产方式致使农村经济难以提高。一直以来,我国广大农村经济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受传统文化思想、地理环境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影响.大部分农民依然保持着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价值观念。所以作为上层建筑的农村体育.要在农村得到广泛开展.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问过程.

2.1_2发展的差异性

我国农村地区地域广阔,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各不相同。不同的传统文化思想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加之传统体育价值与现代体育价值的相互交融,使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2.1-3发展的艰巨性

一种文化形态的形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受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水平、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在我国农村社会现有的发展条件下.农村体育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艰巨性。

2.2对农村体育发展功能地位的影响

在建国以前。我国农村的体育活动对广大农民来说,主要是农闲时的娱乐消遣或习武以求自保自卫,民间杂耍还是一些人的生计手段,进行的活动项目以民间传统项目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体育活动逐渐成为农民劳作后放松身心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不仅是农民个体发展的需求.而且上升为国家社稷发展的需求。大力开展农村体育成为农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对促进社会稳定、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3对农村体育发展要素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农村体育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发达地区相比,在体育人口、体育场地设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3.1农村体育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呈现出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体育的发展受经济的制约,也呈现出这一特点。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农村体育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体育健身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较为突出。东部、中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在部分省市农村里,农民还处在以解决基本生存条件的低层次生活需要的基点上,或以手工的方式解决温饱问题,体育运动几乎是空白。因此,经济的不平衡性必然带来农村体育水平的多方面不平衡。

2.3.2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截止到2003年12月3l日,全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85008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547178个,非标准体育场地302902个。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7%左右的城镇拥有全部体育场馆78.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3%左右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有20.2%的体育场馆.由此可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

2_3.3体育人口不足

体育人口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人口现象和体育现象。它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志,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化与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依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城镇中有51_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中只有28.97%的人参加过。广大农村体育人口数量较少,且严重低于全国体育人口比率的34.4%。

2.3-4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03年对2万农户实施的调查表明,农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比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落后了整整l0年。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发展建设时期,加上农村居民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农村体育消费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2.3.5体育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同时受几千年来传统思想和习俗观念的影响,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对体育作用的认识不清。据调查,农村中高达80%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参加体育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农业劳动本身就是体力活动,要再参加体育锻炼“太累,没这个精力”14]。在对安徽省农民的调查中,10.6%的农民认为农业生产可以代替体育锻炼,52.6%的农民认为可部分代替体育锻炼。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学校体育;社会化;社会关系;定位;影响

学校体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学校体育逐步步入科学化发展的新阶段,生物、心理和社会是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学校体育要引导学生懂得健康快乐的人生需要终身体育的陪伴,参与体育不但是身体的也是社会的体验,在促进身心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关系。加拿大体育社会学家南希・希伯奇提出,“体育运动中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关系发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校体育在这一过程中的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定位

学校体育是通过教育和文化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影响,教育的功能在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达到协调一致和良性互动。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不但要符合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还要把人自身发展需要与社会化结合统一起来。以体育文化素养的整体有机提高去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关系发展。

二、对学生社会化和社会关系的理解

社会化不仅是一个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社会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学校教育和校园文化使学生原有社会关系产生了许多新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学生的社会关系应该包括他们的人际关系的总和,社会角色和对外部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学生社会化的目标与对学校体育的认知和参与模式相联系

学校体育包含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群众体育活动和深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大学生对学校体育的了解和认知也是从这些方面开始的。学生是参与体育的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需要认知,包括体育心理学中研究的内容,即感知、思维、记忆等方面,通过参与体育而获得的对体育本身或运动项目的体验。

社会化目标定位也需要相应的参与模式。体育教学是最主要途径,通过体育教学,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得到适当发展和提高。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也为他们进一步参与体育提供了宽阔的舞台,校园内外体育活动的参与行为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补充。学生社会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多重因素的介入,学校体育无疑给学生提供了最鲜活的社会化场景。

四、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途径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接触界面日益深广,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化的影响日趋增强。学校体育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学生以某种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与同学、教师之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在富有形象性、感染性和现实性的具体事例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外部社会是大学生要真正面对的,通过体育认识社会成为完全社会化的个体。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次人生的选择机会,从中品味成功与失败,自信和成就感,失落和沮丧。社会化还包括对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他们可以比较自如的应对社会问题和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性格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所提倡的观念是一致的,这种社会化过程中的现代意识和心理行为体现了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以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全面影响为目标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校体育是学生的自然属性的体验场所,为学生提供了富有潜力的,值得记忆的和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同时,体育还派生出许多其它的附属功能,对学生心理、智能等产生影响。

学校体育通过对学生的社会属性的影响为目标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理念、终身体育观以及对体育的认识和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的认同、参与和关注构成了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潮流。体育是沟通情感、加强交流的纽带,在体育人生中品味社会角色的互通和转变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外部社会的纷繁复杂。

五、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关系的发展

人的社会化过程会涉及一系列个人、群体和机构。这些个人、群体和机构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者就是社会化的主体,对大学生而言,这些主体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学校体育作为教育过程,其中许多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这种人际关系成为体育对社会对人类施加影响、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的教学、群体和竞赛活动大都是以集体的方式进行的,而这个集体是有集体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的。体育活动本身有许多规范要求,这一切都有利于培养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的意识,发展人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学校体育的定位有助于调整、改善和影响学生的社会关系。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是相互联系的过程,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社会化的进程。学校体育以其日益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对促进人的社会化具有载体的作用,它使人在体育活动的情境中,而不是在教室里讨论培养心理品质和学习遵守伦理道德原则。教会人们去理解和建立权利和义务、成功和失败、机会和风险等公平竞争的观念。人际交流的媒介不仅是同学和队友、教师和教练员,还有众多的参与者,包括组织者、领导、观众等等。

体育对社会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者简介]邹国振,广东金融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广东广州51052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2)01-0223-04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如博客、播客、对等互联、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手机报、手机短信、手机广播电视等等。大学生是新媒体技术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新媒体因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深受他们的关注和喜爱。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影响。并探索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

(一)对教育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技术的主客体平等性,信息传播的丰富性、快捷性等特征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体提出极大挑战。一是新媒体技术的主客体平等性,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中心转变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变得越来越模糊,对思政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出了严峻挑战。二是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大众性、丰富性、快捷性等特征,大学生从中可以便捷迅速地获得各类信息,新媒体对知识边界的消解,使传统教育中教育者的知识信息等优势受到严重威胁。面对各种复杂的甚至矛盾的信息,学生难于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有的学生因普遍怀疑而产生新的信仰危机,价值取向可能变得混沌不清甚至被误导,使思政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主导性作用面临很大冲击。三是新媒体传播的技术复合性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以及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及信息选择能力的提高,对思政工作者掌控局面的整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不仅要求教育主体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文化知识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与扎实的网络技术功底,对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提出了很高要求。

(二)对教育内容造成极大的冲击

新媒体的开放性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造成极大冲击。当今,新媒体正逐渐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各种利益群体表达思想和意志的新场所。成为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传播和斗争的新阵地。新媒体成为一个没有边际的世界。信息内容丰富繁多却良莠不齐,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在这里汇聚碰撞,形形的主义、思想和信仰在这里交织激荡,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很大冲击。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带来严重干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虽然自身有较大的优势,但理论性强,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性的需要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成为摆在广大高校思政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对教育方式带来全新的挑战

新媒体的多元性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带来全新的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创新,已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社会实践等多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这种主要靠“面对面、言语对言语”的教育方式,由于受时间、人员、地点等限制,所能创新和发展的空间十分有限,难于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受到很大挑战。新媒体的多元性使得大众传播具有了鲜明的个体化特征。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隐蔽性与私密性。尤其是在QQ、MSN、博客等沟通环境中,非正式的文字表达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出真实的情感,还可以避免传统交流方式中的戒备心理。因此,大学生格外青睐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单向灌输与传授方式已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和效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亟须转变。

(四)对教育效果带来许多不确定性

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带来极大挑战。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各种意识形态的信息跨越了时空的间隔障碍,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冲突更加激烈,个体价值目标选择的自由度更大,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度、信任度和认同感不同程度地有所降低和削减。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制约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了教育控制的难度,加上我们的管理经验不足,各种合法或不合法、健康或不健康的信息快捷方便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不少信息直接对大学生精神世界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这种快速侵入、立竿见影的效果对传统的主要靠长期坚持、反复灌输、潜移默化发挥作用的教育,无疑是一个严峻挑战,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效果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

二、新媒体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新的机遇

(一)新媒体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新媒体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具有承载量大、速度快、多媒体、立体化、覆盖广泛、互动性强等优势。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借助网络课程、精品课网站、数字化校园等平台,通过发帖子、发短信、QQ聊天、写博客等方式,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主动、更快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从而克服传统式教育受时空限制的不足,进一步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极大地提高教育效率和效果。

(二)新媒体的应用可以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手段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

新媒体技术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创造了新的条件。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博客、网络论坛、手机短信等因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灵活、快捷的特点,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优势,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

了全方位、个性化、多维度的服务。借助新媒体,通过网上直播、同步交流、聊天室、留言板、短信发送等方式,用声音、文字、图片、影像生动地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手段更加新颖、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有针对性。

(三)新媒体的应用可以用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亲和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比较抽象,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会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新媒体弥补了传统教育载体、教育形式的不足。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我讲你听,我打你通”的居高临下、简单说教方式,代之以讨论的、平等的、双向交流探讨的方式。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借助新媒体,教育者可以与受教育者平等地参与网络聊天、网络论坛,平等地和接受信息,平等地进行感情交流。新媒体传播的虚拟性和平等性可以促进师生双向交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隔阂,增强师生双方的信任度,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亲和力。

(四)新媒体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大学生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图文并茂、快速传播、交流便捷等特点,为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应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和层次各异的教育内容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使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可以感染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而且使他们有了更多表达个人意见、发表评论的机会,使他们由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转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还让不同水平和基础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权,有利于发挥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

三、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对策

(一)运用正面舆论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

“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要求。新媒体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预防与应对并举的方针,“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积极倡导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运用正面舆论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力。一是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其对新媒体的青睐。通过建立相关主题网站,抓好网络论坛社区、博客、微博的管理等形式,开辟新的阵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感染力和感召力,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二是培养既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实际操作经验的理论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水平,加强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控和分析,及时了解掌握新媒体反映出来的大学生思想动态,并适时开展网络评论和舆论导向,加强新媒体舆论导向和引导,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优化新媒体环境,减少负面信息和舆论对主流价值导向的干扰和破坏,保障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二)健全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

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为条件和支撑,各种载体都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平台。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在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传统媒介载体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一步拓展创新、健全完善各种有效载体。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主流媒体的阵地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为主干、中央新闻网站与地方新闻网站优势互补、发挥主要商业网站积极作用的互联网新闻体系。要依托其资源、品牌和人才优势,加强理论内容建设和个性化服务,努力使新闻网站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骨干力量。还要创建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宣传教育网站,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各自优势,增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二是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平台的各项功能。思政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应当加强新媒体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运用,不仅要开设网络课堂,开展网络教学、网络谈心辅导等等,还要依托主流媒体的门户网站,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三是充分借助新兴媒介的重要作用。要鼓励思政工作者建立个人教育博客,紧密结合实际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博客内容,及时解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问题,努力建设有影响的博客品牌。要通过建立主题网络虚拟社区或QQ群组,编发彩信、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等,充分借助网络、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覆盖面,最大限度提升其在新兴媒介中的传播力。

(三)改进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

新媒体技术条件下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特别重视新媒体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机融合,实现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一是要不断创新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要及时向网络延伸,建“网”设“站”,开展主题讨论、专题聊天、网上访谈等活动,构筑平等互动的教育信息平台,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增强多向互动,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渗透式等方法开展教育,实现教育方式转变。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充分利用手机短信、飞信等即时通讯提供的便捷沟通渠道,BBS论坛、QQ群组提供的网络交流平台,博客、微博提供的独特、全景式的窗口,创新教育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现代化。二是要注重增强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感,必须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要熟悉教育对象,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搞清要解决的问题,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按照其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讲求针对性,注意层次性,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体的能力和素质

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育主体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着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一要进一步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政工作者的教育能力和水平。思政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管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等相关专业知识。只有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意蕴。才能通过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内涵,用新媒体语境中喜闻乐见的语言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二要不断提升思政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知识和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熟练掌握运用新媒体的技术,能积极发掘网络资源,随时更新教育素材,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表达能力,善于运用网络语言、文字、形象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在网络上说服别人接受你的观点、主张,赢得学生认同,有效地实现对大学生思想、话语和行动的引导。三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新媒体环境下,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大提高,传统的教育者单一主体、受教育者单一客体说受到彻底的颠覆,大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同时也具有教育主体身份。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将其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范畴,通过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普及新媒体知识,引导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同时应当整合学生资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学生网络评论员队伍,发挥朋辈平等教育的作用,通过同龄人之间的平等沟通、交流,引导大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教育过程,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