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知识点范例6篇

幼儿教育知识点

幼儿教育知识点范文1

多媒体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地,将多个单媒体组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有机集成,并通过计算机输出设备展示给操作者,使其通过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1]。信息的多元化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教学信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向幼儿提供视觉信息、听觉信息,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提供信息,也可以通过录像和图像的形式提供信息,而多种信息的综合更是能够向幼儿提供多渠道的信息,对知识的传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操作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幼儿特点、教学条件等主客观条件,删选相应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会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只要具有基本的教学条件和可参考的教学资料,均可以制作出良好的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

2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是系统、复杂的过程,尤其幼儿教育由于面对的特殊的群体,教学过程的控制尤为重要。对幼儿教育来讲,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多媒体技术结合了声音、录像、图像、文字的多通道信息施加方式,比单纯的教师讲解、文字阅读趣味性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能够大大提高其趣味性,对幼儿教育的发展极为有利。促进幼儿对知识的理解知识传授是教育的基本目的,幼儿也不例外。幼儿教育是让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而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教师和幼儿之间借助某种媒介或载体的信息交流得以实现。由于幼儿身心发展不完善,很多知识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以至于幼儿不能够或者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导致教学效果不好。而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展示录像案例、提供形象图片、配以文字或者语言解释的形式,向幼儿具体形象地展示所学知识,达到促进其对知识理解的目的。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能动的重要的教学力量,教学过程中必须大大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幼儿教育知识具有基础性但是繁杂,幼儿具有好动性但是难于管理,所以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幼儿园、自身、幼儿等因素合理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教师对幼儿教育和儿童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需要教师不断地丰富自身的知识,这对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大有好处。

3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原则

实效性原则

教学以质量为衡量标准,教学质量不高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教学质量不好的教育不是好的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形式和阶段,其教育的质量深受社会的关注。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之一,幼儿教育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基本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一定要注意实效性原则,即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幼儿教育的目标,也才能够体现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优势。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一定要注意实效性,选择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课件的播放也要注意时间的间隔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最大程度保证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基础性原则

幼儿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所担负的任务就是帮助、引导、支持幼儿获得基本的学习、生活、实践、社会知识,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运用中也要遵循基础性原则,在知识材料的选取上要遵循基础性原则,选择符合幼儿教育特点和目标的基础知识材料。应注意内容的基础性,不要过度追求课件的优美、丰富而忽视了内容的基础性。只有保证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性,才能够符合并促进幼儿教育的开展。

适当性原则

幼儿教育的对象是幼儿,幼儿这一群体在身心发展上还不完善,对学习、生活、社会、世界的先前知识储备不多,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较差,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要把握传授内容的适当性。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运用也要注意适当性原则,即要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向幼儿传授适当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地学习幼儿的身心特点,并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丰富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4结论

幼儿教育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幼儿教育;体现;素质教育;发展

幼儿教育是重要的教育阶段,比较于其他阶段的基础教育,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幼儿教育中体现和应用素质教育,符合教育发展的潮流,响应了国家层面的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宏观层面探究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分析探究幼儿教育的特点。

一、幼儿教育的特点

1、较强的可塑性

可塑性强主要指的是学生不论在知识认识,还是能力培养等众多方面都有着较高和较强的可塑性。幼儿教育具有了可塑性强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其一,幼儿教育面向的教育对象儿童,其心理水平与知识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于是外界的知识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就会立竿见影在儿童身上有所体现。其二,儿童对于世界与事物的认识不强,对于外界事物十分地感兴趣,这就使得其对于外界事物具有浓烈的兴趣,对于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培养都具有高热情的参与度。以上两点就使得幼儿教育具有较高的可塑性,在进行幼儿教育时,较高的可塑性对于教学而言有一定的帮助,与此同时,正因为较高可塑性的存在,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就一定要慎重,认识其重要性的存在。

2、影响的深远性

幼儿教育影响的深远性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学生影响的重要性,以及影响的长期性上。幼儿教育处于基础教育的最初阶段,加强幼儿教育可塑性强的特点,反映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重要性主要体现其对于学生在知识的认知意识,以及能力的最初培养上。长期性的体现就是幼儿教育所培养学生最初的知识意识,和最初的能力,将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学生,伴随学生的发展,可见幼儿教学对于学生影响的长期性。基于上述结论,便体现了幼儿教育对于学生深远的影响。

3、内容的丰富性

幼儿教育在内容层面具有丰富性的特点,这是因为幼儿教育包含的知识点重多。这是又幼儿教育的本质与特征所决定的,幼儿教育最大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最初的意识与认识,以及其他基本素质能力。上述的所学内容在概念的层面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首先,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复杂而全面,知识门类众多,涉及面广泛,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最初的认识与意识,就要从多个方面去进行培养。其次,在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上,同样也是复杂的,这是因为基本素质能力的体现层面十分广泛,要做到全方位的体现和培养,内容同样也是丰富的。幼儿教育内容丰富性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合理安排幼儿教育教学任务,不要因为内容的过多和复杂,打击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

二、在幼航逃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思路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与思路

长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幼儿教育以及其他的基础教育,在课程知识水平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在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观念与教学观念的认识不清楚而导致的。要在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作为重要和首要的一点就是转变教学观念与教学思路,只有在教育的思想上接受了,认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才会在实践教学中应用,才会将素质教学更好更为深入地引入幼儿教学中。教学观念与教学思路的转变,重点是老师,老师在幼儿教学中充当着主体作用,其次是学生家长,当然还有学生,只有将上述三者的教育思路与教学观念转变并形成有机的统一,才是在幼儿教育重要体现和应用素质教育的前提。

2、引入与之适应的教学形式

若要在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就与传统的幼儿教学方式不尽相同,这也就说明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不应很好的体现素质教育。所以说,要讲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中体现,就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这里所说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是要通过老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反复练习之后得出的结果。

3、全方位的体现

在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为了更大程度地体现其效果与优势,就要在整个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中全方位地体现,正所谓,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变化。幼儿教育具有内容的丰富性特点,这就使得幼儿教育的层次与方向都是众多的,要在大量的层次与方向中做到素质教育的全方位体现,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我们对幼儿教育的每一个任务环节做到深入研究与分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有效的反馈机制的建立

要综合评价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效果与优势,就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反馈机制的建立又要有一定的合理性。这就使得广大教师应当通过大量的实践,首先选取素质教育的评价指标,指标的合理选取是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在此不进行详述。指标选取之后,就要利用的一定的数学手段,对于指标进行处理,得出相应的评价对应结果,从而形成对于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效果的全方位了解。

5、不断改进相应的教学形式

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的体现与应用,总的来说是一次幼儿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这就表明,里面坑定存在中的不足,面对这些不足,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不断完善,发挥其最大的优势与效果。

三、结语:

本文探究如何在幼儿教育中体现素质教育,首先分析幼儿教育的特点,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重点分析了在幼儿教育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思路方法。总的来说,素质教育意义很大,影响深远,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探究在基础教育阶段中渗透和体现素质教育符合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形式发展的潮流,也是当前教育的发展的前进方向。

参考文献:

[1]颜艳.素质教育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与运用[J].东方教育,2014(6)

幼儿教育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幼儿 识字教育 思路结构 实践 教育效益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幼儿园教育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可忽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也随之蒸蒸日上,人们对幼儿的教育要求逐渐提高,为满足人们的要求,则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幼儿的早期识字教育,以促进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幼儿识字教育的有效性。幼儿识字教育十分重要,其能从小培养幼儿的识字能力,使其积累更多的识字经验,认识更多的汉字,了解汉字的使用方式,扎实幼儿的语言基础。在幼儿园的识字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对幼儿识字学习兴趣的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一、幼儿识字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有效的幼儿识字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汉字的学习,有利于发散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使其能够寻找到字形结构的特点。在幼儿进行思考的时候,能够开发其智力,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对于幼儿来说,在其六岁之前,脑细胞的生长速度比较快,因而利用汉字的教学可以刺激幼儿大脑的发育,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认识更多的汉字,学到更多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智力。除此之外,幼儿识字教育能够为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小学教育。幼儿的智力发展并不完全,其对世界上的各类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能够促使其自觉地参与到识字教育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幼儿自学能力的提高。在识字教育过程中,可以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使幼儿热爱读书、喜爱阅读。

二、幼儿识字教育的思路构架

(一)遵循幼儿识字特点和认知规律

在幼儿识字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全面了解幼儿的识字特点,遵循幼儿的识字规律。对于幼儿来说,其记忆并不能延续太长的时间,很容易刚记住就忘记,因而在引导幼儿记忆的时候不可采用机械记忆法。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教授汉字的时候,教师应当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以加深幼儿对汉字的印象。教师可以将汉字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利用图画来展现汉字的含义,使幼儿更容易理解所学汉字所代表的意思。例如,在学习“鱼”字的时候,可以在旁边放置一张鱼的图片,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其记得更牢固。

(二)采用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法

在幼儿识字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采用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幼儿识字教育质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当幼儿对识字学习充满兴趣的时候,便会主动地进行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法来进行教学。现如今,运用最多的便是听说游戏识字法。所谓听说游戏识字法,是将许多识字教学方式相结合使用,让幼儿听标准的字词发音,通过形象的物体搭配来提高幼儿的记忆,由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识字游戏,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幼儿识字教育实践

在我园中实施全新的幼儿识字教育,设立幼儿实验班,对幼儿进行现代画的识字教育,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实验班的幼儿开展考核工作。实践结果表明,我园实验班的幼儿一个学期所学的汉字要远远超过普通班级,识字正确率高达百分之九十,整体识字教学效果十分好。在幼儿识字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更加发现,要提高幼儿识字教学水平,就必须先全面了解幼儿的认知特点,考虑幼儿的年龄,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另外,既要重视幼儿对新汉字的认识,也要帮助幼儿巩固已经学到的汉字。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幼儿教育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这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应当生活化。只有生活化的幼儿园数学教育才能使幼儿真正体会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能初步运用数学知识去观察生活,从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数学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将数学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学生生活的全部时空,希望通过实践来教育学生,从而使学生学会生活。

一、幼儿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幼师对《纲要》理解的偏差

首先,《纲要》将数学归入了科学领域,数学成为科学中的一部分。幼儿教师在教育目标的认识、内容的选取、方法的确定等方面,觉得数学应该与自然科学常识有共同之处。而在自然科学常识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不需要考虑知识系统性的,因而数学教育内容也不一定要注意系统性。其次,《纲要》特别提出,在整个幼儿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幼儿素质的培养,重视诸如兴趣、倾向、态度、情感、体验、习惯、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养成。幼儿教师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到了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中,关注其中的素质培养因素,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忽视了教学内容与素质培养的关系研究。第三,通过《纲要》的学习,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知识的传递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养成素质,培养对幼儿终身发展有用的素质。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极其有限,接受系统的数学知识比接受零散的知识更加困难,所以,幼儿教师只传递给幼儿一些零散的数学知识,让他们从中得到一定的认识便可以了。

2.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由于幼儿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等原因,她们对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的掌握不够,在提炼、总结数学的系统性上比较吃力。可见,幼儿数学教育中不重视传递给幼儿系统的数学知识,既与幼儿教师对《纲要》精神的领会不深入有关,也与幼儿教师对数学系统知识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认识不足有关,还与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有关。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1.改革教学内容

在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的进程中,首先要依据幼儿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实际特点来对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适当增加数学教学的内容以及难度。例如,当前《大纲》中要求幼儿园阶段学习10以内的数字的认读、书写和计数等,而在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改革,扩展思路,积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对10以内的数字的进行重新导入与设计,进而进一步增加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得幼儿园数学教学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效。

2.丰富教学目标

在进行幼儿园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数学教学的目标进一步加大认识。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将数学知识的传授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应该在幼儿学到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初步对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进而将单一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多元化。

3.增加教学道具

数学道具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样的数学学习道具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数学教学道具,如珠算器、多功能插板、游戏卡、沙盘教具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道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进而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数学教学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进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目标,增加教学道具,创新教学方法,进而建立起完善的数学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莉君.浅析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0(5).

[2]孙锦瑞.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幼儿教育知识点范文5

关键词:课程 课程内容 主题教育 幼儿园数学教育

经过近30年的幼儿教育课程改革,主题课程模式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成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主要模式。主题形式的课程注重的是儿童的知识经验、兴趣、需要或事物间的横向联系,而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在主题课程中,不可能严格按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来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否则有违主题课程的初衷,主题活动也会很牵强,仅是形式上的综合。我国从80 年代的综合主题教育到90年代的整合活动课程再到本世纪初的幼儿园的适应性发展课程,课程实验后教师得到的结论之一是“幼儿的数学水平下降”。经历过学科教学的老教师认为主题课程中的数学教育内容零乱、无序,没有经历过学科教学的年轻教师在安排幼儿园的数学教育内容时不知所措,随心所欲,既不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与规律,又不了解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从而影响幼儿的数学的学习质量 。那么,在主题课程模式下应该如何开展数学教育活动,如何处理横向的主题教育与纵向的数学知识体系的矛盾?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分析数学知识的特点和幼儿学习数学的特点。

一、数学知识的特点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这种“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是从具体的现实世界中抽取出来,又区别于具体事物的模式,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数学知识具有以下的特点:

1.抽象性:数学是人类创造的一个独特的符号系统,这种符号是一个标志,它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归纳概括的结果,但它又不同于具体的事物,它高于现实。如:数字,数字是等价集合的标志。什么是等价集合?元素个数同样多的集合就叫等价集合。如:5个人,5只猫,5把钥匙,5棵树,5块肥皂,5间房,拍5次手等等,都可以用数字5表示,即:5可以表示任何数量是5的集合。再如:形体来源于客观世界中各种物体的形状。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对现实世界中物体形状的高度概括的结果。又如:算式1+1=2表示所有的元素是1的两个集合的合并及结果。现实生活是数学抽象的源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告诉我们幼儿学习数学必须从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入手,逐步开始数学的抽象过程。这也就是《纲要》要求的“从生活和游戏中去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2.逻辑性:

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或规律。它通常会把把一堆混乱的、无序的、本不相干的事物按一定规律、一定规则组织、排列到一起,建立一定联系即逻辑关系。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对事物逻辑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数学是人类独特的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其特点是以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事物,以抽象逻辑代替具体关系。幼儿园数学知识中的逻辑性体现在对应关系、包含关系、序列关系、等量关系、守恒关系等。如自然数的序列,1、2、3、4、5……看似一组需要幼儿记住的顺序,实质蕴涵了很多逻辑的关系。如前后数之间存在着递增的序列关系,每个数都比前面的数大又比后面的数小,等差关系,数序中也蕴涵着包含关系,每个数都包含了它前面的数,同时也被它后面的数所包含,幼儿在点数时需要建立数列与物体集合的对应关系。所以,幼儿会数数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在这背后,是幼儿的对应、序列、包含等逻辑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理解了这些逻辑观念,幼儿才能正确地计数。再经过无数次具体的计数经验,幼儿对数的理解逐渐脱离具体的事物,最终达到抽象的理解。因此,幼儿园数学教育重点不在于数学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幼儿对数学逻辑关系的理解。

3.现实性或应用性:

数学知识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数学具有抽象性,它是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而来,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这个抽象的数学问题的解决又具有实际的意义,有助于解决实际的问题,又具有现实的有效性。数学学习既需要建立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又需要摆脱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思考。所以数学教育具有双重的价值:理智训练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理智训练其核心是思维训练。实践运用指的是将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体化的过程,就是培养幼儿的数学思想,学会“数学地思维“的过程。数学地思维意味着首先要将具体问题归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在理智训练和实践运用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思维的训练。

二、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 幼儿的数学学习始于动作。

皮亚杰提出“思维源于动作”。幼儿学习数学时最初是通过动作进行的。特别是在小班的幼儿在完成某些任务时经常伴随着明显的外部动作。幼儿表现出的这些外部动作实际上是其协调事物间关系的过程。在中、大班也如此。如幼儿在最初学习加减时也需要摆弄操作实物或搬手指头。动作在幼儿理解数学关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幼儿学习的经验的丰富和熟练,动作的逐步内化,他们才能借助于表象、语言符号进行学习。所以有人说数学是儿童自己发现的,而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操作学习、实际经验是幼儿发现数学的前提条件。

2. 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的基础上。

数学知识是一种抽象的知识,抽象知识的获得需要建立在大量的具体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在形成数学概念的过程所依赖的具体经验越丰富,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就越具概括性。幼儿的思维是一种归纳式的思维,正确的归纳的前提就是丰富的感知。所以,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经验,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意义。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表现在幼儿操作的材料多样化,操作的次数多样化。如:认识数字3要为幼儿提供许多的3个物体,让幼儿点数,在此基础是再进行概括;在幼儿学习5的组成时让幼儿多分解几组材料,再引导幼儿进行比较思考。因此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数学学习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学习,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要以完成进度或掌握多少知识为理由催促幼儿学习。

3. 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幼儿学习数学最终要从具体的事物中摆脱出来,形成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幼儿的头脑中往往保存着一些具体的经验,要使之变成概念化的知识,仅仅通过操作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它需要教师的讲解,需要符号体系的参与。数学概念是社会性的知识,社会性知识的获得必须有成人的传授。语言、符号的作用是帮助幼儿对具体的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给幼儿一种抽象化的思维方式 。如“标记”就是一种符号,它既具有抽象性,又有具体的形象。时间、空间方位、物体的度量、物体的形状等名称都是约定俗成的,有准确的定义的、具有社会性,是需要传承传授的。所以幼儿学数学是需要教育的,那种认为幼儿学数学完全让幼儿操作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教师的引领必不可少。

4. 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运用。

幼儿数学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幼儿在已有只是经验的基础上将新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已有的智力结构中,这是一个同化的过程;当已有的智力结构不能接纳新的知识时,幼儿就会调整自己已有的心理结构,将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新的结构中,这一过程叫顺应。顺应是幼儿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理智力结构,主动适应外界刺激的过程。新的智力结构的稳固需要不断的强化,需要多样化的类似的刺激或变式不断作用,新的智力结构得到反复的强化而达到稳定,这样的状态叫平衡。只有建立在稳定的智力结构的基础上的知识才是牢固的。因此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新的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十分重要,只有复习巩固,反复的在生活中运用,新的智力结构才能得到强化。所以幼儿园的数学教学不能只重视知识的教学,最求教学进度而忽略儿童的心理发展。瑞吉欧人说得好的:幼儿拆封其已有的经验是有其价值的”,教师要学会等待儿童的成长。没有与心理发展或智力发展相一致的知识是不稳固的,这样做的结果最终会损害儿童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对策

主题课程模式下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既要考虑课程的特点,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的特点以及幼儿学习的特点,那么在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如何开展数学教育活动,我认为:

1.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和现实性决定了数学学习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观念,不能把数学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数学发展的水平的标准。幼儿数学教育重在发展思维,重在数学关系的理解,重在学会以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现在的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都认为现在的孩子比以前的孩子聪明多了,知识面也广得多,因此觉得现在幼儿园的学习内容简单了,所以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普遍加深。在数学教育中重视知识知识的掌握,忽视数学知识中数学逻辑关系的理解。如幼儿园大班学习数的组成时幼儿不是通过自己操作材料去发现数组成中的几种规律,而是去死记硬背“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没有理解几个数群之间的关系,知识不能迁移,进而影响加减的学习。盲目地加深加难的结果就是是幼儿的学习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而非思维的层面和智力发展的层面。正如前面所述,知识的获得若不建立在心理结构的成熟上,这样的知识是不牢固的,也是不能灵活用的运用的。

2. 注重生活和游戏中的体验和运用,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

数学的抽象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任何一件物体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量关系合空间关系,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活动都可以学习数学。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仅靠有限的几次集体数学教育活动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有意识地去引导幼儿发现事物间数量关系,使幼儿在生活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形成概念,再将形成的概念具体地运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有效利用集体教育活动,提高集体性数学教育活动的效率。

集体性的数学教育活动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的。主题教育模式下的数学集体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次数很少,而且表面上显得缺乏逻辑性,不可能兼顾数学知识的体系性。幼儿园数学学习的内容有两种类型:知识型即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记忆、背诵,无须思维上较多努力就能回答的问题,如基数、序数,读写数字、图形的等份,组成、加减等。这类知识可以放在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另一类是智力型的,即需经过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才能作出正确的回答,如:简单的类包含,寻找排序规律,传递性推理,图形守恒等。智力型的知识以一定的数学关系体现出来。如包含关系、等价关系、对应关系、可逆关系、递进关系、守恒关系、形成关系、等差关系、互补关系等,这类知识比较难,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我认为在有限的集体性数学活动中,学习的内容应该是智力型的知识。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这类活动,帮助幼儿整理和提升生活和游戏中的数学经验,获得相应的数学语言,引导幼儿发现数学知识中的逻辑关系,促进思维幼儿的发展。

4.加强数学活动区的建设,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幼儿教育知识点范文6

关键词 幼师教育 幼师学生教师 数学素养现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在对幼师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其它学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都不是很大,但数学教育却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是数学学科教学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在教育过程中,对教师的数学素养要求较高,但幼师教育中的教师很多数学教学能力不强,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于幼师教育而言,要通过数学教学有效提高幼师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研究学前教育,优化课程体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水平和幼儿园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很重要的。

1对幼师学生及幼儿教师数学知识掌握和认识的分析

数学知识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点,在数学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都与一定的难度。虽然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所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很浅显,但幼儿数学知识所涉及的面却很广,涉及到的数学概念也较多,因此,教育者所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对幼儿数学知识的学习成败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幼师学生或者是幼儿教师对所学的数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彻,很难在工作中有效地把所学的知识的内涵和实质传播给幼儿学生,数学教学的效果很难有效实现。因此,研究幼师学生及幼儿教师的数学素养就需要研究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数学知识,研究他们对数学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

作为幼师学生及幼儿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数、量、形、逻辑关系四个领域的知识,但据调查研究发现,全面了解这些知识的学生和教师所占的比例只占40%,大部分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对这些知识只有部分或者是少部分的了解,幼师学生数学知识的缺乏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情况。在调查中,只有不足50%的幼儿学生及幼儿教师喜欢数学,很多人都不是很喜欢数学, 他们认为只有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可以有效应对幼儿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种误区。通过调查可以反映出一些问题,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的数学知识储备不足,对数学认识不够。因此,提高他们对数学的认识,是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认识到数学是一种文化,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认识到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充满的数学,数学是很重要的。作为幼儿师范学校,要通过有效手段,提高幼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他们不断努力丰富数学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2对幼师学生及幼儿教师数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据调查,80%的幼儿教师在从业的过程中能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也能应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并不能说明他们的数学能力就很强。作为数学的基本功,比如,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解题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都不是很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教学中,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师需要多方举例,需要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需要利用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幼儿掌握有关知识,需要不断地说明,不断地重复有关知识,这都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较高的数学能力。因此,无论是幼儿师范学校要积极进行教学创新,要积极提高幼师学生的数学专业教学能力。另外,调查还发现,有30%的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缺乏幼儿数学教学自我评价的能力,对幼儿数学教学的目标,任务了解的不是很深入,因此,在工作会不能有效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能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这也影响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的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对幼师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幼师学生数学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幼儿教师数学教学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综合掌握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断鼓励他们依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变通教学,在实践中不断促进幼师学生数学教学能力的发展。

3对幼师学生及幼儿教师的数学教育观念的分析

据调查表明有85%的幼儿园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能够认识到数学教育对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也是幼儿素质发展的前提。在学前教育领域,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需要被新型的师生关系所代替,90%的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实践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幼儿教师继续承担着知识的传播者的角色,承担着示范者角色,使幼儿靠模仿的方式学习知识,使幼儿成为知识的接受者。

如果在幼儿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重视数学知识的传授,幼儿只能掌握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很难得到提高。这种幼儿数学教育是本末倒置的。即使幼儿通过简单机械的模仿方式认识了几个数字,会做几道加减题,幼儿很难真正掌握数与数之间严密的逻辑联系,难以注意到自然数列本身的规律性,幼儿的知识迁移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如果教师不是真正熟悉幼儿知识水平与数学概念的特殊性之间的关系,不熟悉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是很难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也很难使幼儿掌握数学这种高度抽象概括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

总之,幼师学生和幼儿教师的数学素养对提高儿童数学素养和综合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幼儿数学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幼儿教师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丰富,不深刻,数学能力不是很高,数学观念、教育观念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对数学学习缺乏应用的兴趣,数学品质和素养不是很高,因此,在幼师教育的过程中,要积极进行分析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现状,积极以就业位导向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培养提高幼师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其未来工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