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建设范例6篇

社区教育建设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1

这次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省、市有关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区社区建设试点以来的情况,进一步动员和部署下一阶段社区工作,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刚才,同志传达了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市社区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同志回顾总结了我区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街道、社区、社区、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作了发言,“九进社区”其他责任部门及试点社区也作了书面交流。上午,我们还实地参观了几个社区。一天下来,我感觉我区的社区建设工作有特色、有成效,走出了新路子,做出了新贡献。参观的几个社区都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工作有特点,有亮点。刚才各位同志的发言和书面交流材料也很好,内容丰富,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比较切合实际。而且,大家的思想统一,认识一致,规划具体,措施到位,信心十足。这对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在,我讲三点意见。

—、深刻认识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全面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是省委为加强城市现代化管理、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投资环境、树立福建新形象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三明市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是事关我区改革、发展、稳定的一件大事。省、市、区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工作,下足决心抓社区建设工作,绝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社区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市走向文明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中的一项长期工作。因此,要从全局的高度来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开展社区建设是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必然选择。老百姓的吃饭、穿衣、住房问题解决了之后,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卫生环境、医疗环境等,对所居住的社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府,如何为社会、为居民群众创造一个文明进步、祥和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政府在这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的,但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能事无巨细地将所有基层问题全部包揽下来。要达到这个目标,过去,企业办社会的那—套行不通;今后,政府也不可能包揽一切,而只有通过开展社区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找到出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开展社区建设,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深入到社区这一城市最小的单元,去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的既具体又实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发动社区社会力量去解决诸多社会矛盾,使社区真正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因此,不仅要把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作为探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秩序稳定、生活方便、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的大事来抓,而且还要作为新时期,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人民政府如何全心全意去为人民服务,如何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任务去完成。

第二、开展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社区建设的目的是服务群众、造福社会,因此社区建设与老百姓的利益息息相关。社区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密切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同志曾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政府不该管或管不好的事情正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寻找它新的承载体;而企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市场,职工对单位的依赖性弱化了。“单位人”开始向“社会人”转变,社区成为居民群众的重要活动场所,成为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托和落脚点,成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最前沿。通过开展社区建设,发动社会力量,建设发育完善、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社区,使居民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在社区得到解决。把社区建设成为广大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改善居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就会缓解诸多社会矛盾,就会得到居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会提高党和政府的形象,就会促进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

第三、开展社区建设是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保障。街道和居委会是我国城市的基础和细胞,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和依托。开展社区建设必然要全面加强街居建设,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模式,使城市管理中的许多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社区居民自治行为,以更加顺应广大居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同时有效地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此基础上推进基层民主,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第四、开展社区建设是我区加快迈进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就是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区委五届八次会议上,我们确立了提前三年翻两番,在全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明确,我们所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既惠及农村又惠及城市。从当前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来看,下岗职工再就业、贫困居民救助、计划生育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社会治安管理、改善生活环境等等社会问题都还不同程度影响着发展。搞社区建设就是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发挥出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城市工作出现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创建生活便利、治安良好、环境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为我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二、全面推进新型社区建设

在全省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宋德福书记对全面建设新型社区提出了五项目标任务,指明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努力方向。我们必须按照省、市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来开展工作。我区的社区建设已有了初步的成效,如何全面推开,应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基础性工作。

⒈完善组织体系,实现社区自治。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当前要注意理顺三个关系:一是区、街与社区的关系。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要实现社区自治,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能定位,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各部门要端正思想观念。社区居委会不是基层政府的“腿”,也不是政府部门的办事机构。要清理附加给社区的不合理任务,努力减轻社区居委会的行政负担。我们讲政府转变职能、重心下移、工作进社区,就是要求政府把基层管理与服务的职能落实到社区,服务到居民,而不是把工作推给社区,更不是建机构、挂牌子、占房子。反过来说,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基层政府对社区事务负有管理的职责,社区居委会具有自我管理的任务,要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的衔接。要特别强调尊重居民的自治权利,发挥居委会自治功能,确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地位和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地位。社区内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论社区管理体制怎样改革,社区居委会都应坚持三个不变:自治的性质不能变,自治的功能不能变,政府与居委会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不能变。二是社区居委会与驻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社区与驻地单位要加强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社区居委会与物业管理部门的关系,前者是以做人的工作为主,是居民利益的法定代表,后者是以管物为主,是企业行为,决不能用物业公司代替社区居委会。目前,我们物业管理工作方面还不成熟,外地有较好的经验,我们要根据梅列的实际认真进行研究探索。三是社区内四层组织之间的关系。社区党组织是领导核心,社区居委会是自治组织,社区议事委员会是监督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决策机构。社区居委会要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定期述职,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和评议。同时,完善社区事务公开制度,建立开放式、参与式的社区管理框架,加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务、社区干部和基层政府工作的有效监督。

⒉健全服务体系,强化服务功能。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也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社区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搞好社区服务,就是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要充分挖掘社区服务资源,大力开发服务设施和项目,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不断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今后,要让居民群众自己来评判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他们真正感受社区、享受社区,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要积极探索社区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新路子。区委提出了“优三、壮二、精一”的发展思路,其中“优三”就是要优化第三产业,社区服务业就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优化。为此,社区服务要考虑公办民助、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制等办法,对那些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服务项目,如托老幼服务、家政中介服务等,应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需要,引入市场的经营机制,独立核算,独立经营,逐步实现实体化,从社区服务中心直接经营管理下剥离,使其成为社区服务业中的支柱性产业。对于那些已有市场需求又有发展潜力的服务项目,重点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使其逐步实现产业化,逐步返还扶持资金并对其他服务项目有所帮助;对于那些纯粹公益性、福利性的服务项目,则通过资金补贴的方式维持正常运转;对于特困群体,则通过资金转移支付的方式保证他们能够享受到应有的服务。三要创新服务方式。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的社区服务投入机制,鼓励个体、私营、民营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合伙经营等形式,开办社区服务项目,促进社区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同时,要建立社区民意记录本、社区政策宣传本、服务网络告之本,促使社区建设过程中底子清、群众明。

⒊创新共建体系,共创社区文明。社区文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提高社区居民的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各部门都要围绕这个重点,创造条件促进文化、体育、科普、教育等工作尽快进社区,促进社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营造一种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社区氛围,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一要抓教育,重点是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思想道德、科学普及和民主法制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要在社区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大力倡导信用观念,增强信用意识、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二要抓活动,重点是抓好各种文明创建活动。要在社区深入持久开展“社区是我家、文明靠大家”活动,努力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开展社区单位与社区贫困家庭结对济困活动,特别要坚持开展“九进社区”活动,因地制宜,精心设计“服务千万家”方案,认真落实具体措施,组织开展各种社区服务,做到月月有安排、季季有重点。通过“九联一体化、服务千万家”这个活动载体,推动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三要抓环境,重点是抓好社区环境的综合治理。从培养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入手,大力整治脏、乱、差和各种形式的环境污染,突出人与环境的和谐,积极营造方便舒适、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⒋构筑防范体系,确保社区稳定。社区稳定是整个城市社会稳定的前提,没有社区的稳定,就没有城市的稳定,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要建立社区安全防范的长效机制。要健全社区法律服务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法制教育、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活动,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和流动人口的管理,及时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充分发挥居民小组、楼层中心户、社区调委会的作用,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把重点放在排查调处多发性、易发性和容易激化的矛盾纠纷上,立足平常,重在防范,从苗头性抓起,于细微处抓起。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以公安派出所为骨干,以治安巡逻队、专职保安队为基础,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人防、物防、技防并举的群防群治体制。二要坚持社区管理与社区治安相结合,增强治安防范的整体效能。充分利用社区内单位组织的作用,尤其是单位保卫组织,公共场所、特种行业、物业管理部门的保安队伍,要在社区民警的统一协调下开展联防,把综合治理工作延伸到社区内各个单位、各个角落。积极创新安全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把安全单位、安全校园、安全市场等创建活动统一起来,减少社区内违法犯罪活动的空间。三要坚持社区整合与社区治安同步推进,加快社区警务建设步伐。要着力抓好社区整合后的社区警务建设,设立警务室,合理调整民警责任区,管理服务前移。

⒌建立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学习型组织成为社会各层面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和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由于信息不断以几何级数递增、知识快速更新,所以个人要成为学习者,企业要成为学习型企业,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共识。对于社区而言,学习是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未来最成功的社区将是一种学习型社区,它能够使社区各层面所有人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地学习;有利于开发和培养群体创造力,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一要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建立起完整的学习体系和学习网络。建立社区成员学校、综合活动室、社区图书室和社区文化场所,完善社区教育培训阵地建设。要加强社区文化教育单位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立广泛的学习网络;要通过开放学习场所、开设社区讲座、组织小型讲师团等形式,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社区成员提供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大舞台。二要从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科学确定学(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习内容,引导社区成员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卫生、家政、生活等各类知识。要根据社区特点,建立各类社区文化学习组织,形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党员教育、学前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计生教育、安全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人教育、流动人口教育、刑释解教人员教育等学习教育体系,三要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往往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要充分挖掘本社区典型的学习个人和学习事例,广泛加以宣传,号召社区成员向身边的人学习,以点带面;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使群众在有益身心的社区活动中弘扬正气,强健体魄,陶冶情操,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四要加强骨干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要抓好社区党员干部队伍的学习,从而带动周围群众的学习,在全社区形成学习、研究、探索和实践的风气;要抓好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的学习,带动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基层民主自治建设;要抓好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学习,组织社区专兼职工作者和志愿者更好地掌握为社区成员服务的技能;要培育和壮大社区学习辅导员队伍,共同营造社区“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良好氛围。

⒍探索投入体系,高效能经营社区。经营社区,就是要引入市场机制,运作社区资源,解决社区服务和设施运营困难,实现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当前,社区内的服务组织设施建设投入是一大难题,社区服务所需要经费,设施的管理、使用费用,更是一大难题。如果不研究解决服务和运营经费问题,那么,光有服务思想,也难以开展服务活动,即使有了服务设施,也难以维持和长久发挥功效。筹措社区服务设施运营经费,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探索解决的思路、办法。一是财政支持。要将社区建设的经费逐步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一定的投入;二是费随事转。政府或有关单位交给社区工作任务时,也应将此项工作的经费交给社区;三是有偿服务。社区内提供的服务,在开展福利服务的同时,要拓展有偿和低偿服务。四是政策优惠。对社区内开展的服务项目,各部门要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五是社会赞助。鼓励辖区单位和个人捐款支持社区活动。此外,各社区也要积极努力向上争取支持。比如,民政部正在实施“星光计划”,近三年,将把%的福利基金用于为老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有如省体育管理中心也有从体育收入中调剂一部分资金赎买体育器材配送给社区。各社区要抓住机遇努力争取,以解决社区服务设施难的问题。

社区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又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社会工程,必须要进行深入的探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城市管理条块分割,责权分离,管理缺位,各自为政,互不协调的问题,培育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希望各级各部门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创造性地工作。只要有利于基层政权的巩固、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居民的安居乐业、有利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环境的优化、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都可以进行试验,闯出一条符合梅列实际的社区建设路子来。

三、确保社区建设健康顺利地向前发展

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当前,我区社区建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社区建设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始终坚持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点把握住,就能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群众就会欢迎。如果搞不好,就会引起群众的反感,好事也会变成坏事,我们的工作,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一定要稳扎稳打,我认为,为快而快,只怕不快;稳中求快,才是真快。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如何把好事办好,首要的原则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因为各个社区的状况千差万别,不同的人群在需求上也有差别。在这个问题上,既不能搞攀比,也不能搞统一的模式。要允许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社区的实际,进行大胆的探索,并注意总结经验和教训。对那些群众迫切需要、又有条件和能力解决的事情要快上,大胆而上;对那些不切实际、超出群众承受能力的事情,就一定不要去办。只要我们为群众做了实事,哪怕这件事还不太完美,群众也会理解。如果搞“花架子”,群众就会失望,更不会积,极参与。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各级党委、政府最为焦虑的问题,就是解决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就业方针决定了社区是解决就业和再就业的主要载体。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巩固社区建设的重大举措抓住抓实,取信于民。

第二,注意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社区建设是一件新事物,虽然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组织领导方式等等,都比较清晰了,但还是有不少问题,如社区居委会如何正确处理与街道、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如何有效实现居民依法自治:各级政府如何正确处理职能转移、重心下移,既要强化社区功能,又不把社区居委会变成一个新的小政府等等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同时,在社区建设实践中,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一定还有不少好的经验做法创造出来,我们要注意发现、培育、完善和提高。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条件基本具备、机遇已经来临,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既反对脱离实际、盲目推进,又反对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要认真总结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成功的要巩固提高,不成功的要吸取教训。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2

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学习需求,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广泛开展起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旨在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文化交流与学习的环境,实现教育与区域文化的密切结合,基于区域文化的社区教育已经具备实现与群众文化活动、区域人文环境和商业性文化活动的相融合的条件和机遇。以基于区域文化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为课题进行研究,详细介绍以区域文化为背景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区域文化;社区教育;建设;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社区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尽管全国各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存在一定差别,但是,区域文化构成了社区教育的思想基础这一事实已被广大教育者认可。借鉴社区教育示范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以区域文化为基础,结合社区教育资源,并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培训社区成员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对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文化的特征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出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广袤的疆土上又孕育出风格迥异的区域文化。不同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和人文背景使各区域的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特质,这些形态和特质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基本意识形态,对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至关重要。区域文化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民族性

民族性是文化的基本特性。以汉族为例,全国各地的汉族成员均拥有大体相同的道德认同、民族心理、节日习俗,这些文化习俗就是汉族固有的民族特性,汉族聚集区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就会被深深地烙上汉族文化的印记。民族性是全国各地社区教育的文化思想之源,是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人文基础,如同鱼离不开水一样,离开民族文化的社区教育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二)地域性

文化的地域性不全部是以地理和地貌来区分,也包含方言、礼仪、民俗、民风等非物质文化要素。地理地貌和非物质文化有机地结合构成了多彩的区域文化。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的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呈现出风俗各异的人文风貌,经过历史的积淀,区域文化已是个性鲜明、各具特色。建筑民居中的四川民居与上海民居建筑风格就不相同;菜系中,川菜、鲁菜、东北菜那更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就是在指文化具有地域性。

(三)广泛性

区域文化的广泛性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戏剧、歌舞、文学、建筑,又包含饮食、礼仪、习俗、等等,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广泛多样的特点,在进行社区教育时我们就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文化和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实现区域文化和社区教育的统一协同发展。

二、区域文化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区域文化对社区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社区教育的物质基础,区域文化是社区教育的文化思想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区域文化是社区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区教育建设的灵魂,是社区教育得以广泛推广的内在动力。区域文化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具有培育文化思想底蕴、提供内在精神动力、展现具体物化形态的作用。培育文化思想底蕴可以建立一定程度的文化思想基础,进而拓宽社区教育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它为社区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三、发展社区教育需要注意的事项

区域文化对社区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教育与区域人文环境的结合

社区教育要充分考虑该区域的人文环境,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使社区教育建设更贴近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开展日常社区教育工作中,必须要结合当地群众普遍认同的思想价值观念,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区教育的目的。

(二)社区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的结合

社区教育推广的文化要与社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相关联。社区教育要以群众日常文化活动为发展契机,引导社区群众认识和了解社区教育的目的。群众是社区活动的主体,社区群众通过以自我为主导方式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才有机会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并且使社区文化活动真实反映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因而,在社区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保证高度的群众参与以真正达到社区教育的目标。

(三)商业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的结合

社区教育要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经济支撑,因而商业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就成了必然。在商业活动中,营销和品牌推广为文化活动创造了价值。商业上推广的品牌文化一定会与区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的商业文化活动,其品牌策划必然会以社区文化为基础,企业通过商业品牌策划推广产品,社区组织也在起品牌传播中完善自身的文化。

四、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

社区教育首先会受到社区成员思想文化水平的影响,同时又促进和推动社区文化环境的建设,它承担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同时又负责把精神文明落实到基层的职责。要达到这些要求,社区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诚信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每个群众的基本道德规范。加强社区群众的道德建设要做到:第一,推进社会公德建设。社会公德是每个社区成员在公共交往和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保护环境、助人为乐。第二、履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履行工作职责时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从业人员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要求,有职业道德的群众在工作中都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第三、恪守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成员人际交往关系的准则,尊老爱幼、平等和睦、勤俭持家都是家庭美德的例证。第四、加强道德实践,通过坚持不懈、踏踏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促进社区群众素质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2.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

宣传和普及文化知识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文化决定着群众素质。人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无论要取得通过职业成功来提高生活水平也好,还是要步入仕途也罢,都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就成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普及教育、根治愚昧、创造健康的生活习俗是社区教育的主要任务。

3.发展志愿者团队,维护公共利益

提升社区群众素质,维护社区公共利益是社区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社区教育中,参与者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直接反映出了社区的精神面貌、道德情操和社会风尚,这与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吻合。因而,发展志愿者团队并加强其培训、提高其素质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具体措施

1.发挥区域文化的社会功能,建立社区行为的规章制度

文化和道德归根到底只是软约束,以文化和道德为基础的建立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社区群众行为的必要依据。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强秩序。带有奖惩的规则,可以将社区群众的行为引导至合理的轨道。各种规则具有了系统性就可以是相互彼此协调,就更能促进社区健康稳定的发展。通过制度教育引导社区群众规范行为,再通过榜样的典型示范和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将制度规范深深地刻在每个群众的内心,进而使整个社区就会形成一种团队精神的文化。这是一种既行之有效又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2.组建区域文化讲师团队,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为了能将区域文化推广至社区的每个角落,组建一支专业的区域文化讲师团队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依靠社区教育中心,组织社区内的文化名家、对区域文化颇有研究的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组成社区文化讲座团队,活跃在区域内的学校、企业、公共场所,从一个社区到另一个社区进行文化专题知识讲座,有效的弘扬特色文化。社区文化教育涉及内范围大、内容广,需要社区内的所有公共服务单位的配合,通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区教育建设。

3.多方合作,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商业文化活动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商业、文化、教育相得益彰。推广区域文化教育离不开各类商业文化活动,如何持续的、广泛的开展社区教育活动需要社区教育中心联合文化部门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

综上所述,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将区域文化融入到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之中,使社区教育拥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形成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只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传承方式的社区教育才能持久的发展并不断的壮大。以区域文化引导社区教育发展,以社区教育促进区域文化传承已经被社会群体广泛认同,将区域文化、社区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是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作者:黄娟 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3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常的教育方针,认真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紧紧围绕社区建设,充分利用拓展和开发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探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化社会的有效途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目标任务

1、努力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突出“两基”教育,高标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9%以上,学龄前儿童入园率,中、小学四率均达100%,普及十二年国民系列教育,积极开展学历提高教育,努力使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到达12年以上。

2、大力发展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普及公民道德教育,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加快各类学校规范化建设,形成规范办学,为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

4、完善社区教育的开放体系,以成教中心、中小学、村厂成人学校为基础,以服务为宗旨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积极实施教育富民工程,以科技为先导,推广实用技术,培养一批养殖、种植及食品加工等专业户,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

5、抓好弱势群体的教育工作,加强老年教育,从硬件、软件等方面切实抓好老年教育基地建设,形成老年教育教学网络体系,使老年人真正做到“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对下岗、转岗、待岗的职工认真做好再就业培训,使下岗待业人员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

6、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营造终身教育良好氛围。

7、构建终身教育网络,镇成教中心规划与培养本社区学习型组织,各村、厂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若干个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家庭,使之为学习化社会的建构基础。

8、构建社区教育信息资料中心,镇成教中心建成社区教育信息资料中心,并实行全市联网,为社区成员提供多种学习机会,运用英特网上国际、国内先进信息成熟的科技成果为社区成员进行教育服务。

三、政策措施

1、建立政府统筹,镇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全面规划和实施社区教育计划,实行宏观管理,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全年组织召开1-2次工作会议。

2、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宣传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是》,在全镇区域内形成学理论、学知识、学科技,提高全民素质的良好社会学习氛围,自觉接受终身教育。

3、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法律监督制度。进一步宣传贯彻执行《教育法》、《职教法》、《劳动法》、《省职工教育条例》等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以法办学、以法治教、以法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坚决杜绝新文盲产生途径,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

4、以社区资源统一管理,综合利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挖掘和发现教育文化资源的潜力和作用,开辟多种社区教育的绿色通道,促进各类文化、教育、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向社区成员开放。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4

同志们:

自10月份以来,我党委按照区委及*党工委的统一部署,在上级指导组的正确指导下,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顺利地完成了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任务,为学习实践活动转入分析检查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开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上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做一小结;二是动员部署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第一阶段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我们第一阶段工作总体上做到了开局良好,主题明确,载体丰富,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党员真学

根据方案要求,我们采取集中学习和支部学习、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广大党员能够按照方案提出的相关要求积极学习,落到实处,并充分体现出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现除年老体弱及没有书写能力的党员外,学习笔记都能达到1万字以上,并主动向支部递交学习心得体会2-3篇。这就说明我委的党员党性是高的,素质是全的、态度是正的,学习是真的。

2、作风真改

我认为工作作风是否转变要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工作效率、二是工作能力、三是工作态度。只要我们的效率提升了,能力增强了,态度亲民了,那就说明我们的作风改变了。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要求菜场的每位工作人员佩戴一枚党员标识,自觉挂在胸前,就是为了提醒你,在为群众办事时不要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标识既是工作人员对自己的鞭策和警示,也是甘愿接受群众监督的勇气和信心。在此,党委为每一位党员都准备了一枚党员标识,希望我们勇于挂在胸前,敢于接受监督。

3、干部真干

根据上级精神,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边学边改,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就是指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近期发生并解决问题,就是刚才总结中所得到的那些问题,我们的工作人员切切实实的干了这些事,这些事虽然说都不算大事,但我们认为群众身边无小事。发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干”。

4、群众真心

我们开展此次学习活动的总体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人民群众得实惠。只要我们做到了真学、真改、真干,我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要我们怀着一颗为群众奉献的心,那么换回的将是他们一颗感恩的心。只要我们党员是真心的,那么群众也是真心的。

以上是我们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取得的一定成效,但是按照上级关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分析检查阶段中加以解决。

二、扎扎实实做好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

分析检查阶段,是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也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剖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具体来讲就是召开好民主生活会,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做好群众评议。这个阶段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着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1、继续抓好理论学习

党员干部受教育是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基础。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广大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但离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分析检查阶段,必须继续抓住理论学习不放松。要继续深入学习必读篇目,逐字逐句的抠,一项一项的消化,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要紧密结合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紧密结合新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继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要坚持学以致用,自觉地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分析检查之中,真正把问题查实找准、把原因理清理透。

2、发扬民主,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努力找准突出问题

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学习实践活动对我们的基本要求。发展科学不科学,问题摆得准不准,广大群众看得最清楚,因此,在分析检查阶段我们要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请群众评判,受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要结合实际,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班子成员之间相互谈心、与群众座谈等各种方式深入征求群众对集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集体在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在党性党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实际认真设计征求意见的形式,广开言路,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3、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开展正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组织纠正自身问题,增进团结的优良传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坚持原则,讲究方式方法,不回避矛盾,不搞无原则纠纷。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关心群众切身利益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要围绕与集体发展不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措施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全体党员要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查找在解放思想、忠于职守、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真诚交流思想认识。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本着对同志、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敞开思想,畅所欲言,触及问题,帮助分析原因,指出努力方向,切实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5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问题;对策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是新世纪新阶段创建学习型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所在。

一、在我们农村开展的社区教育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1.对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重要性和紧迫性还没有完全被广大干部群众所认识,这主要来自于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面。二是农村社区成员层面。

2.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未健全

各镇目前还缺少一个全面统筹与协调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条块分割管理的现状较为严重。

3.社区教育资源不能共享

长期以来,多数普通学校实行封闭式办学,学校设施很少向社会开放,导致一方面学校设施时常闲置,另一方面许多社区教育缺乏场地和设施,社区居民求学无门,许多教育资源不能共享,加大了社区教育的管理成本。

4.社区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够完善

尤其是志愿者队伍不够稳定,社区教育人才师资库也有待进一步充实。

5.社区教育的经费保障体系未形成

社区教育缺乏资金的投入,除了政府报告提及外,还没有按照有关文件的规定正式执行社区教育的有效投入,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应从五个方面解决

1.提高认识,奠定社区教育发展基础

(1)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建议成立一个由市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具体负责参与的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整合全市社区教育资源,为全市开展规范的社区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加强宣传,全方位提高社会各界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认识

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应加强与两台一报、市政府信息中心与各信息网等媒体的联系合作,运用多种形式,拓展多种渠道,加大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度。此外还有课程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只有重视物质与非物质、显形与隐形、自然与人文等各类教育资源,社区教育才能源头活水不断,社区教育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2.完善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社区教育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社区教育是一种全员、全程、开放的大教育,任何单方的力量都不能完成,需要全社区的各方都联合起来。因此,在社区发展过程中还要继续完善这种由政府牵头、多方参与的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便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筹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校向社区开放,促进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相联结,促成教育社会一体化的实现。

3.开放和共享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区教育资源包括社区内一切有利于社区成员学习的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资源,它不仅包括有形的、现有的教育资源,还包括许多无形的、潜在的教育资源。因此,更应努力建设好网络教育平台,丰富网络教育、教学内容,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保证网络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应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创办各种形式的社区学校,如市民学校、法制学校、科技学校、人口学校、家庭学校、老年学校等,使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农村社区教育能否正常有效地开展,人员队伍的配置是相当重要的问题。这部分人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管理人员,一类是教师。首先,地方政府应公开招聘或选派有组织管理能力,热爱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负责社区教育的管理工作,以保证社区教育的日常工作的高效开展;社区教育的教师是直接关系社区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因此,要选一批素质高的专兼职的教师来担任社区教师。其次,要加强对社区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的培训和提高。第三,要注重社区教育的科研,充实科研力量,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由此,要充实社区教育研究队伍,提高科研水平,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也成为社区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经费保障机制

首先是加大政府投入。其次是加强市场运作。三是寻求社会赞助。积极争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支持,拓宽经费来源,为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居民活动提供经费支持。

总之,社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只要我们不断地深化农村社区教育研究,运用越来越完善的社区教育模式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建设,就一定能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服务和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艳丽.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发展与成人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06(5).

[2]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处.社区教育学习社会理论与实践.2003(11).

[3]社区教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唐华生,叶怀凡.基于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8(2).

社区教育建设范文6

关键词:继续教育;学习型社区;社会服务;学习导向;资源辐射

目前针对学习型社区的研究内容十分繁多,目前所普遍认可的理念即为:学习型社区是指社区成员认同而且理解学习对于社区的发展、稳定以及成员个人幸福指数方面所起到的价值。学习型社区可以实现对于各类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的有效调动,并对广大社区成员的潜在能力能够予以有效地激发。而继续教育的理念则与此不谋而合,这两者的学习群体存在明显的共性特征。因此,就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与思考,据此下文之中将主要就继续教育对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价值意义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其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功能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学习型社区理念概述

学习型社区是一项应用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当作具体的建设原则与建设目标,学习型社区即为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学习的社区形式。在学习型社区当中是以学习参与者作为社区建设的核心,以保障社区成员基础学习权益,以及满足于成员终身学习的一种社区组织方式。在学习型社区当中将终身学习体系以及学习型组织进行主要建设内容的社区,因此学习型社区同时也是各类学习资源所有效整合的一种社区形式,是一种打破了学习阻碍的社区。学习型社区能够有效地促进社区成员的素质提升,并增强其日常生活的质量水平,进而促成社区达到更加全面性、协调性以及持续性发展的社区。

二、继续教育对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价值意义

1.视野观点的转变。不论是对于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出或是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均表明了人们视野观点的转变,即将以教育为中心转变为了以学习为中心。教育是一个被动的知识接受过程,教育的着眼点同时应当放置于教育服务的提供之上,因此其通常所重点强调的即为教育组织、机构以及相关的功能价值;而学习则是一个主动的知识接收过程,学习能够通过人们主观思想意识,来强化人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想着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方向所发展。因此其更加注重对于学习参与者自身需求的满足;重点突出强调的是学习参与人员的自身努力与思想进取,更加注重对于参与学习者兴趣的激励,并实现对于激励机制的有效构建。

2.教育对象的扩大。学习型社区最为显著的特点即为全体参与、终身学习,此即需要对于教育的对象能够实现有效的扩容,即为由技术、技能培训的角度转变为对全体社区居民的教育学习,一方面包括有对于成年人口的各项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又包括有对于广大青少年居民的培训,甚至还可包括相关的老年人群等。总而言之,在学习型社区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其主要的工作对象可涵括以社区当中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培训工作以及各类不同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

三、继续教育在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功能

1.社会服务功能。在部分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当中,可凭借学校所具备的师资力量与教育资源等内容,在开展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过程当中与其进行广泛性的交流与合作,促使高校的继续教育能够成为对学习型社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服务窗口与平台,这也是高校自主开展社区发展服务的一种关键形式,同时,是学习型社区在建设过程当中所能够仰仗的重要力量来源。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当中其主要是利用给予社区当中的所有成员实施以各类不同层次、类型、方式的教育培训来促使其服务性的功能价值能够得以体现。

2.学习导向功能。在学习型社区的创建过程之中,高校不但是相关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并且同时对其产生导向作用的引导者。一方面高等院校对于教育事业的孜孜不倦,对个人发展的持续完善促使其在社区终身学习当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在高等院校当中往往融合了丰富的思想、文化、知识等内容,人才精英辈出,因此,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知识宝库以及思想源泉价值应用于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过程当中,不断推进、落实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社区的践行发展。

3.资源辐射功能。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学习型社区进行知识文化传播、开展文化创新活动活动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当中的师资力量、知识内容、信息要素以及设备等资源均能够对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在开展学习型社区建设这一活动内容时,必须要将高等院校在整体社会教育文化建设事业当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主动、高效地为社区培养以充足的人才资源、开展相关的职业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继续教育服务内容,进而达到教育资源在社区中的共同分享。这也就表明了高等院校作为对社区居民开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总而言之,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工作,是将满足于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作为主要的导向目标,基于此利用将相关的社区学习信息网络作为主要的学习中介而开展的一类学习策略。其本质同时也是对继续教育应用于社区教学的具体践行,应当将其作为社区教育研究领域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志敏,贾凡.展望新的征程,期待新的腾飞——关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区建设的师生对话[J].当代继续教育,2013

[2]赵小军.转化学习理论在我国学习型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