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例6篇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农业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和特征;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做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 农业资源

农业资源是指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农业自然资源主要指自然界存在的,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物种资源等等。农业社会资源指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因素中可以用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主要有人口、劳动力、科学技术和技术装备、资金、经济体制和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等。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资源已成为评价和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节约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农业资源日益尖锐的供需矛盾,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特征

1991年在荷兰召开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国际粮农组织(FAO)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续的农业能永续利用土地、水和动植物的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永不退化、技术上应用恰当、经济上能维持下去、社会能够接受的农业。”《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2.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首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有发展才能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指数量增加上的满足,更应指农产品质量提高上的满足。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

2.1.3 有效控制农村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控制农村人口过快的增长速度,以便减轻农业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2.1.4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 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1.5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2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征

2.2.1生态可持续性

要保证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保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 经济可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业产量稳定持续增长,农产品质量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率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经济效益可持续增长。

2.2.3 人口适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但是作为消费者又给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源的资本存量,才能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2.2.4 农业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科学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特别是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能使农业增长 从单纯依靠资源和环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农业增长的科技含量。

2.2.5 目标的多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提高农业产品的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3.1 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3.2 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首先,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耕地由1957年的人均0.173hm2下降至1995年的0.08 hm2。到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 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 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 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

其次,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主要表现在:(1)农业和城市缺水严重。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 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2)水涝灾害严重。90年代成灾面积已经相当于50年代的273%,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业的生产和发展。(3)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绿色农业;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2010

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2004~2015年,连续12a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绿色农业,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的相关研究,系统分析绿色农业发展相关文献,对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绩效评价以及发展路径进行梳理总结,以期对未来绿色农业的发展有所借鉴与帮助。

1 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绿色农业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上的,依托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现代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围绕资源环境条件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绿色农业发展阐述。刘鳎2013)提出绿色农业发展是依靠科技环保技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融二者为一体的经济模式。[1]孙一鸣(2012)阐述绿色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出发点,利用高新“绿色技术”生产无毒无害绿色农产品,有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对自然造成伤害,以便树立民族绿色意识,开辟国内外绿色农产品市场,最终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系。[2]张海翔(2011)提到绿色农业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将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管理理念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中,确保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最终实现生产、生态和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3]

根据绿色农业建立和发展的基础,满足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要求,其主要特征表现在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4个方面。持续性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以超越环境的有限承载能力和牺牲未来资源为目标的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开放性是以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发展;高效性是以采用集约型增长为目标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发展;标准化是以农产品实行“从田间道餐桌”的标准化全程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发展。党银侠(2008)围绕现代科学技术基础,提出绿色农业发展中构建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综合效益、区域发展基本路径。[4]晁团光(2009)围绕依靠科技、资源环境、农产品标准化,提出发展的基本特征。孙一鸣(2012)围绕公平性,阐述了绿色农业发展是在满足代际公平基本要求下的发展。[2]刘雁(2014)围绕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提出了绿色农业专注于农业经济发展,注重推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5]

2 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

对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是在建立绿色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之后, 运用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化评价,对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纵横比较,寻求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国内专家学者在研究中,较多地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效益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任运河(2006)围绕绿色农资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营销和绿色文化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四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取脂定价、渗透定价、组合定价方法来进行绿色营销产品定价,以期分析山东省绿色农业发展水平。[6]张新营、佟连军(2006)围绕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支持四个方面,构建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建设初期(1999~2003年)的发展水平。[7]崔元锋、严立冬等(2009)在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中,通过研究和总结国内外绿色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绿色农业效益,从生态效益水平、经济效益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在专家打分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2006~2007年样本点环境质量状况和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水平[8]。李静静(2011)在对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中,采用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分析法相融合,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三个方面筛选指标,建立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的生态农业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嫡值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川省9个省级生态县2007~2009年间的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绩效综合评价,寻求四川省生态绿色农业发展中的阻碍因素。[9]谢沂希(2013)在研究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中,运用综合集成赋权法,从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方面构建三个准则层,建立了一套能够综合反映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江油市2001~2010年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评价[10]。王俊杰、王娟娥、方金(2014)在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以资源节约型农业内涵为出发点,运用层次分析和专家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水、土地等各类资源的丰度与利用两个方面建立了一套资源节约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山东省2001~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出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农业资源的利用水平及趋势和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支撑度,对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进行评估[11]。

3 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标准化主要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持续性特征,需要增强绿色意识,加强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普及力度,促使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江治贤、康超勇、陈波(2014)围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广元市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为依靠广元山区的自然禀赋和生态优势,寻求具有生态优势和低碳路径的特色品牌;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12]。陈淑艳(2013)结合吉林省舒兰市实际状况,制定绿色农业统筹发展规划,依据资源优势,由东向西分区分片建立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综合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发展[13]。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开放性特征,需要加强绿色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应用。任洪伟(2014)以东北省大石桥市为研究对象,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运用生物、信息等农业高新科技,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及运用,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高附加值低污染,增强绿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赵硕(2013)围绕技术支撑,从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方面,提出提升绿色农业发展路径[15]。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高效性特征,需要寻求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胡鹏辉、田牧野(2014)围绕从事农业生产者、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三个方面,提出绿色农业发展的农业经营主体必须向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的现代市场主体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动力必须向投入现代化农机设备装置转变;农业生产对象必须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以便实施集约化规模经营,实现人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农业绿色转型发展路径[16]。曹艳双(2014)围绕加强绿色农业经济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加强农业技术研究,提高农民组织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来提高绿色农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17]。

为体现绿色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特征,需要严把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关卡。王慧娟(2013)在分析沈阳市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主要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体系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18]。刘琴(2014)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绿色农业科技含量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控制监管体系,各环节各部门实行标准化管理,充分利用舆论力量来监督体系运行,引导绿色农业参与者共同创建和维系绿色市场[19]。

4 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绿色农业发展中,需要满足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有效地体现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根据绿色农业发展基本要求,进行绿色农业发展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衡量绿色农业发展程度和判定绿色农业发展水平。围绕持续性、开放性、高效性和标准化的特征,寻求适应其研究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路径,以明确绿色农业发展方向。国内专家学者对绿色农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内涵功能、必要性、现状问题、模式与路径等方面的宏观层面,对其发展中的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有待更多的学者进行进一步总结和研究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国外绿色农业发展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3(1).

[2]孙一鸣.黑龙江省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3]张海翔.迈向生态文明的思考与绿色农业的升华[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5(2):1-4.

[4]党银侠.我国绿色农业制约因素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5]晁团光.陕北绿色农业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

[6]刘雁.山西省广灵县绿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

[6]任运河.山东省绿色农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

[7]张新营,佟连军.吉林生态省建设中的生态农业综合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1).

[8]崔元锋,严立冬,陆金铸,屈志光.我国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6).

[9]李静静.四川省生态农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10]谢沂希.江油市生态农业综合评价及发展模式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11]王俊杰,王娟娥,方金.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4).

[12]江治贤,康超勇,陈波.广元市发展绿色农业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

[13]陈淑艳.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对策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3):12-13.

[14]任洪伟.大石桥市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5]赵硕.吉林省绿色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16]胡鹏辉,田牧野.农业绿色转型:意义与道路[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 46C49.

[17]曹艳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农业与技术.2014,34(11).

[18]王慧娟.关于进一步深入发展绿色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对策建议.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3

那么,什么样的农业企业具有持续的成长能力和真正的投资价值?如何发现优秀的企业家和具有潜力的领军企业?作为专业的农业投资机构,结合近年来的投资实践,我们认为,挖掘农业企业独具的社会责任价值和行为,对于把握农业投资机会、防范和化解投资风险具有积极的实践价值。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

社会责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要求,根据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区别于商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对股东负责(即创造财富)之外,还必须对全社会承担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赠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

这一现代企业发展理念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到了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进入全面开展阶段。目前我们习惯上理解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是企业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履行企业公民社会义务以及品牌建设等。对于农业领域而言,由于该产业具有内在的、深刻的社会性,因此,其社会责任完全超越了一般企业履行企业社会公民正外部性的概念,成为发展模式和商业机制的业务范畴。

农业根植于自然,服务于众生,具有天然的社会属性。农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是一个需要具备良心的行业,其社会责任的要求更高、内容更广、形式更为直接。可以说,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农业企业的立业之本,更是农业领军企业成长价值的体现。

因此,区别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强调外在企业道德和社会公益的特征,农业企业更注重社会责任与企业内在的业务经营紧密相连。

根据惠农资本联合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研究》,结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现阶段农业企业经营实际,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

一是带动农民增收。建立与农户公平有效、紧密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农民利益,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收益。农业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模式及产业链生态体系。

二是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较强的道德约束和持续发展理念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消费者健康权益。

三是保护资源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农业企业要建立与资源环境相匹配的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和发展模式。

四是保障员工福利。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符合劳工标准的就业机会,提供薪酬合理、体现劳动者价值的工作福利,提供人力资本和收入水平都不断提高的平台。

五是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支持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高度社会责任成为农业企业高质量成长亟待突破的瓶颈

透过农业的产业属性可以看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上述五个方面的社会责任特征本质上就是农业企业的生产力、品牌力、发展力和竞争力,具体体现为农业企业的成长潜力和投资价值。

实践证明,一方面,一些优秀农业企业通过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发挥社会责任机制对提高企业运行质量的正能量,保障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农业企业近年频繁暴露的一些行业性、系统性问题,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品牌、市场影响力很高的龙头企业出现质量“丑闻”,反映出的正是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和社会责任建设的薄弱。很多企业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也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由此,我们感受到,一方面,对于农业领军企业而言,高度的社会责任不仅逐步凸显出优秀企业所应具备的行业基因,也日渐成为企业做大做强、高质量成长迫切需要突破的瓶颈。因此,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和机制,是打造农业领军企业的重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农业产业的发展广泛依赖于自然资源、环境支撑、组织保障以及社区支持等外部因素。因此,农业发展需要企业发挥社会责任机制的正外部性,与外在因素和谐相生构筑持续发展的平台,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成为企业成长的制约和风险。因此,社会责任机制是农业企业持续性经营风险的防火墙。

现代农业发展高度依赖政策的支持,顺应国家政策要求是农业企业成长性的重要体现。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专门提出强化龙头企业社会责任。高度的社会责任精神已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要求,正成为国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扶持行业领军企业的政策机制。

目前,在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中,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方面。在很多支农资金的扶持中,也突出强调扶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力所体现的社会性。

在政策导向、发展环境和产业规律的共同推动下,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有效的社会责任机制、完善的社会责任体系,逐步成为担负起农业领军企业使命以及优秀农业企业持续成长所要具有内在特征和气质。

农业投资需引入社会责任评价理念

投资者成就的核心在于推动企业持续健康成长,而企业的生命力和持续性在于社会价值的不断显现和提升,农业企业尤为如此。

现代农业发展所展现的专业性、行业性和政策性特征,对农业投资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投资者在按照通行的投资原则和逻辑挖掘企业投资价值时,尤其要关注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将其作为发掘成长性企业、评估企业价值和防范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

正是基于建立专业的农业投资体系的考虑,惠农资本接受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的课题委托,联合农业部农研中心,专门就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进行研究,建立农业龙头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系统。将农业投资与推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成长有效结合,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现代特征;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08-02

农业从应用经济学角度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农业,包括:资源型农业、手工农业、精耕细作农业和自给自足农业等,它的特征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个体的生产方式;另一类是现代农业,包括: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地质农业、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精准农业、高效农业和信息农业等,其特征是差异化的生产力和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经营方式。农业综合开发是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农业发展进行项目支持的一种方略,曾经历了资源利用开发、名优农产品开发、农业产业化规模开发3个发展阶段,已经使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长足的进步。然而,面对经济转型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综合开发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应可持续提高、技术可持续创新等方面显现出后劲不足。因此,研究农业综合开发的现代特征对于实现“三个可持续”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正在为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给力,正在组合调动相关积极因素,着力于把握时代性,掌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逐渐形成组合式开发的现代特征。

1 开发导向――特色鲜明,优化度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导向上特色鲜明、优化度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形成区域特色产业带。池州市农业综合开发选择了沿江粮油棉产业,沿湖水产养殖产业,沿路(高速、国道)蔬菜、花卉、农产品加工产业,丘陵、山区林产品、茶叶、中药材产业,这些由点、连线、带面的因地制宜地开发,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其次突出生态特色。池州市大环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市拥有一个神奇灵秀的佛教圣地九华山,两个万顷碧波荡漾的淡水湖,3个风光旖旎的部级自然保护区,5个巧夺天工、如诗如画的天然溶洞等等,这些凸显着基因、物种、生态、景观的多样性,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现代庄园和生态旅游无需选择的地标。再次是发展特色产品。从形态学、营养学、安全性、功能性上全面考量,池州大量存在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强”的道地名特优新奇系列产品,如西山焦枣、秋浦花鳜、地藏黄精、九华野葛、祁门红茶、七井山茱萸等蜚声遐迩、闻名于世,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特色农业、发展名特优产品的热点。于是,开发“一村一品”、“一湖一品”、“一山一品”的优势项目自然生成。

2 开发管理――规约主体,带动力强

强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池州市农业开发办建立了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把组织管理――督查跟进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验收项目质量,市场管理――核实项目效益,技术管理――突出项目创新等全面落到实处。这种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规约项目主体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四两拨千斤”效应,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行之有效的。大家知道,开发管理的对象是项目实施单位――项目主体,它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载体和开发管理工作的落脚点,不同时期的项目主体是变化的、有选择性的。从农业综合开发的3个阶段分析可知,第一阶段项目主体侧重于农业部门、事业单位,资金投入重点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般经常采用“割田成方、修路疏渠”的开发途径,以示范点辐射带动农田水利化,推动机械化。第二阶段项目主体侧重于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济实体,资金投入重点是“特色农业,名优农产品”的开发;基本上采取“市场牵动、实体带动”的开发途径,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示范片的形成。第三阶段侧重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资金投入重点是“山水园林路沟渠综合治理”,优化产业结构;采取“农林水”多管齐下的技术集成开发途径,以利经济转型、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农业示范区建设。当前,全市农业综合开发正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战略性新型产业”方向前行,将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景观市场化融为一体,形成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带的现代管理格局。

3 开发模式――与时俱进,成长性好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5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推进的浪潮中,一个新的社会群体随之迅速扩大:失地农民。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他们却在城市的边缘徘徊;刚刚失去土地这条生存底线的他们,希望能和城市人一样获得工作机会、社会保障来支撑起未来的生活,但却屡屡失望;他们处于弱势的生存、面对未来的无助,令我们忧虑,更激起我们的深思。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国家和各地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也进行了较多的努力,但是,结果并不令人如意,其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就业安置没有作到可持续化。

一、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结症:就业安置不可持续性

1、征地补偿费用低,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缺乏经济基础。

2、社会保障缺位,失地农民没有可持续发展的依靠。土地对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双重功能。如果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由于有些失地农民只注重眼前的利益,考虑的是今天能分到多少钱,很少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因此也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呈总体下降趋势。除原来少数以二、三产业为主的农户收入变化不明显外,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农户,因劳动力就业转移和家庭产业转移没有得到尽快解决,收入明显下降。而生活消费支出却有所增长。原因是失地后农民消费中商品性消费比重增大,意味着相同消费量要多支出。有的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缺乏长远打算,表现出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和只能听天由命等低落情绪,有限的补偿费,坐吃山空,甚至参与,个别家庭落到了生活无着落的困境。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建立,失地农民大都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一旦补偿金用完了,基本生活费就没有了来源。目前,农村正向老年社会进入,养老保障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失地农民,今后该怎样寻求生活的出路,不少人显得焦急和无奈,特别是中老年人、病残人等弱势群体,失去土地之后,便依赖集体和政府来解决生活问题,但集体和政府又能解决多少呢?多少人在等待、在期盼!这是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坚强依靠,但是,他们却遥远的很。

3、就业培训跟不上,失地农民无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优势。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劳动。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素质低的失地农民就业难度大,部分农民还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念障碍。一些农民分到土地征用款后,很快就花光,他们中一部分人将成为没有土地、没有资金、没有生活保障的流民。

农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尤为突出,虽然他们过去是农业生产的好手,但现在田地没有了,年龄又偏大,为不至于呆在家吃闲饭,不少人到建筑工地打短工,从事简单的看管、搬运等临时性工作。许多农户在全部或大部分耕地失去后,希望从事非农经营,然而由于过去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又由于农民投资理财的知识和能力较为有限,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

二、对策:可持续安置失地农民

1、强化就业培训制度。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能力

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很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工作岗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据《经济日报》消息,某省针对失地农民现实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455户失地农民中,被安置就业的只占总数的1.1%。目前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主要有两种途径:招工安置和就地安置,就实际效果来讲,均非长远之计。招工安置面窄,且有一定的用工要求,被安置人员还面临着企业减员增效、破产、停产而重新失业的风险;就地安置可以为大量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短期效果显著,但村办企业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市场竞争能力差,很难形成规模,大部分已濒临破产的边缘,失地农民只能再次失业。

要可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题,除就业安置外,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建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要求,努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尽可能多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力图多渠道、多途径的安排就业,加大第三产业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比重,促进农民就业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就业培训费用政府可给予一定财政支持,也可从土地征用款项和集体积累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有条件的地方可免费培训,也可采取由失地农民支付培训费,政府部门视具体情况按一定比例或按定额报销的方式。

2、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完善失地农民的可持续保障体系

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因养老问题产生的城市化阻力;同时失地农民最终要纳入城市居民范畴,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障,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障的顺利接轨,铺通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道路。但是,由于农村和农民的现金收入水平普遍很低,尚不具备建立以个人缴费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条件,全部费用由国家承担也不现实,即使是部分费用,也超出了政府财政的承受能力。因此要使失地农民享有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必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安排两种途径寻找出路。

在城市,为推进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余额的不足部分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的不足部分由政府财政和国有资产变现收入来弥补,国有资产属于全民所有,农民也应有分享其变现所得的平等权利。因而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在基金的筹集方面,可模仿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由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政府承担的部分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增值收益中列支以及安排专项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可视其具体经济状况在安置补助费中扣除。失地农民在各类企业就业后,必须按规定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如果失地农民既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又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当符合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可从两者中自愿选择一种待遇。养老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和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作相应的调整,使失地农民既履行应尽的义务又享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利。在领取养老金时,失地农民还面临着如何计算工龄的问题,土地被征用前,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同样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这段时间应当记入重新就业后失地农民的工龄,否则有失公平原则。

3、推进土地股份制经营,为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安置资源

让农民以土地权利参与工业化的南海模式

,它有利于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分离,促进了农民非农化和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同时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收益权。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人均占有的土地数量有限,许多地方甚至不到一亩,尽管通过耕种土地获取收益的激励已大大降低,但是土地的最低生活保障功能依然存在。推进土地股份制经营,使农民持有土地股份,一是能充分发挥土地的用途,节约使用土地。农民入股,以其对土地的感情,必将珍惜土地的使用;二是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其就业的非农化程度。农民成为股民,也保护了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保障了其基本生活来源,这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

4、加大法律支持,为失地农民可持续就业安置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失地农民与城市农民工、下岗失业工人、城市贫民一样同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当合法权利遭受侵犯时,他们没有足够的能力支付因寻求行政救济所需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必要的法律知识等)。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为其能够接近法律,平等的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建立畅通的渠道。在土地立法方面,尽快使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法制化,主要包括,界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身份,以法律条文的方式明确国家关于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期的政策,从法律上严格控制各级政府部门对土地的征用等,使农民土地权利的行使得到法律的保护。对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各地应尽快修订关于失地农民的地方社保法规。对侵犯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利益的地方政府和单位,应该有法律依据查处,严惩损害失地农民就业安置的有关人员。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保护 失地 农民利益思考

一、莒县城阳镇试点探索努力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的主要做法

1.建立“三项机制”,推行“成果共享”,努力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一是建立土地分红制,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利”。2007年,城阳镇针对土地征用后村级组织参与工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被征地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实行村级财税分成体制,规定凡是村引进或落地的项目,镇级财税分成的50%奖给引进项目的村和企业落地的村,并要求村级将财力分成的40%―60%按实际征用面积分发到被征地农民手中,让农民在土地被征走之后还能继续分享企业发展的收益。2007年起,城阳镇在沈家村试点推行这项制度,被征地农民每亩得到105元工业成果分红,2008年每亩得到133元分红。

二是建立培训、就业机制,让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建立城阳镇劳动技能培训中心,投资120万元建设可供500人同时培训的场所;根据企业用工需求,采取“订单培训”方式,对申请就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协调入驻企业本着“村级推介、政府引导、优先选择”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吸纳本地农民,让他们就近就业。另一方面,引导失地农民进行市场经营。

三是建立生活保障机制,让失地农民“失地有保障”。城阳镇每年从新增镇财中拿出10%,建立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基金,专门用于为孤寡老人、特困农民提供养老金和扶助金,让这些不具备劳动生产能力的“三无”失地农民生活上有保障。政府为失地农民“瞻前顾后”,使他们对被征地后的前景更有信心,形成政府、企业与农民“良性互动”的良好局面。

2.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征地工作

(1)把找准最佳的利益联结点做为征地工作的前提。近年来,城阳镇努力寻找政府、征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点,尝试“镇、村、被征地农民”三级共同参与的新增财力分成体制,变原来征用土地一次性补偿为逐年分红、长效保障,把失地农民与落地企业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

(2)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城阳镇近年来在征用农民土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同时,除了补偿安置费及时到位外,对不同年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安置方式,尤其是对孤寡无依户和不具备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对希望继续从事农业耕作的征地户采取土地置换,调整面积与原生产条件相当的土地供其继续承包经营。从而使征地工作的支持面不断扩大,矛盾面不断缩小。

(3)统筹发展,维护被征地农民利益。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有污染的项目和财力贡献不大的项目不予落地。注意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追求辖区内的整体效益和运行质量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带动农民共同发展。

二、探索和创新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具体途径和机制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保证,是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既要保证社会稳定和城市化的顺利推进,又要保证失地农民“失地不失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这就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具体途径。

1.补偿

(1)货币补偿。尽管有种种缺陷,但目前情况下,货币补偿仍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的补偿方式,被征地农民也比较容易接受。现在的关键是合理提高补偿标准,从制度等多方面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补偿标准过低的问题,同时不能简单地一补了之。

(2)社会保障。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之举,根本之举。当务之急是应按照“土地换社保”的理念,尽快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一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将养老、医疗、失业及低保全面考虑,并全面建立;二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必须社会化,建立由财政托底的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机制。三是按照城乡统筹发展,最终建立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路,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要考虑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衔接。

(3)留用地安置。在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它又可称为开发性安置,是通过开发性项目建设解决征地“农转非”人员的生产和生活出路的安置方式的创新。征收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民集体土地,还应当通过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地流转和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加的耕地等,让被征地农民有必要的耕作土地,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2.就业

对失去土地的农民来说,实现稳定就业,取得经营土地之外的工资性收入,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生计”的重要途径。就业安置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失地农民要持续关注,从失地登记、转业培训、推荐上岗、失业救助等方面,政府应有一套相互衔接的运转体系;二是企业对失地农民的“优先录用”,在同等条件下,应保证优先录用失地农民;三是建立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的支持和扶持政策,引导失地农民在就业安置方面自闯门路。

3.住房

对失地又失居所的农户,更要做好安置工作。

(1)货币安置。货币安置简便易行,但缺陷也很明显,主要是农民自建房或重新购买商品房的成本远远高于拆迁房得到的补偿;如果农民的理财能力和经验不够,很可能导致坐吃山空。

(2)农民新居建设。采用集中规划,集中修建农民新居的办法,将一部分被征地农民和农民拆迁户集中在一起。这既可以合理使用土地又可以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安居问题。但是,集中安置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不少农房原有的生产消失,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可能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