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教育范例6篇

互联网下的教育

互联网下的教育范文1

P键词:互联网+教育;挑战;教学改革

当今时代,“互联网+”方兴未艾,互联网的发展对教育产业的影响有目共睹。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也从我市、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行动中感受到了“互联网+”教育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教学改革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环境的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由于计算机的不断普及、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我校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了教学环境:

1.综合多媒体电教室。主要设备有:投影机、多媒体计算机、视频展示台等设备;2.多媒体CAI网络教室。这种教学环境建有几十个学生计算机工作站,并配有耳机等。网络教室功能强大,主要功能有广播教学、演示教学、分组教学、在线讨论等;3.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备课室、校园网等综合型电教设备。其功能强大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方向;4.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有线电视信号网、录像机、VCD、计算机等设备,主要适应教学中播放音像资料。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教学实践活动的改革提供了平台。教师教学实践活动从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桌椅、黑板、粉笔的现实环境,变革成了以互联网为媒体,现实的学生为主体的新形式,教学中运用许多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动态地呈现过程,收到良好的成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变成随时随地地交流与讨论,避免一些教师不善于表达,学生不善于沟通的缺点。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微课程、二维码等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让教学方式更加便利,并进一步引发了师生思维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微课程”作为颠倒的课堂(即翻转课堂),受到教师的广泛应用和学生的喜欢。教师从开放教学、分享式课堂、班级管理、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的特色课程用手机或交互式电子白板制作成微课,并生成码书。把固定的课堂,变成随时可视的教学资源。

三、教师职能的转变

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作为教师仅具备自己专业的能力,已远远不能胜任。我们不但要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还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是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教师不再采用简单的教学设备及工具,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教师转变成领路者、服务者,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创造广阔的、多样化的、互动的、个性化的教学环境。教师使用信息技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对课程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准确定位与把握,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并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资源,让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地扩大,对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四、学生的变革

“互联网 + 教育”打破了流水线式传统教育模式,让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中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我校教师实现了与学生在网络上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工具与教师进行在线沟通与研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空间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与问题,在线与网络上的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形成讨论空间,营造共同学习、自主学习、协助学习、探索学习等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并主动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优势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轻松与愉快。学习之外,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兴趣爱好的培养也在我校所构建的“互联网”环境中得到了提升和锻炼。

总之,我们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抓住“互联网+”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在教学一线形成教学改革突破口,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才能够顺应互联网发展的潮流。但是目前传统教育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互联网技术虽然对教育产生了一些影响,相比于其他被互联网改造的行业,仅仅是前进了一小步而已。究其原因还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难点。“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远景,为我们前行指明了方向。但是,路还在脚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提升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精神,去实践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实现“互联网+教育”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平和光,现代教育管理,吉林省教育科学院,2016.

互联网下的教育范文2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历程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起源较早,以哈佛在管理学课程中创设创业相关课程为标志。我国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起源于一场名为“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该会议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在此次会议中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公认的教育第三本护照,它的重要性被提升到与学术性、职业性同等的高度。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是自上而下的过程,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2002年创业教育试点及2008年在“质量工程”项目中立项了30多个关于创新创业的项目、党的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要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从强调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际中支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立项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项目,到在高等学校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见提出,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已由萌芽向普及过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彰显,《意见》明确提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人才的培养势必要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这也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调整。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契机,能够助推转型发展。借助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就成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适应时代的体现。

2“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两个方面。创新和创业两者在内容和本质上是相同的,两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1]。杰弗里将创新与创业两者之间关系描述成发动机与气缸,形象地描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认为两者共同促进新发明与新技术的诞生[2]。在创新与创业之间的关系中,创业作为行动层面的创新,是具体的表现形式。而作为基础的创新,其程度决定着创业的成败[3]。刘伟认为两者属于创造的范畴,不同之处在于,创业与创新分别为行动层面的创造和思维层面的创造[4]。创新与创业两者具有内在追求的一致性,即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在人才的培养中,通过创业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5]。而各个学者关注的重点有不同,有的“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互联网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平台[6]。是高职学生自我提升,解决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题的重要途径[7]。将“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合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形式,更是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适应变革的体现。

3“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展望

3.1创新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3.1.1成果一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与时展的必然结果,是符合时代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新模式。我国初步构建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新模式。各高校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打造大学生创业基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创新创业相关专业课程,动员教师指导“挑战杯”及创业类竞赛等[8]。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也给予了学生创新创业的一定支持。

3.1.2不足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已有的创新创业模式不够系统,不能根据时代的变迁及时灵活地进行调整,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认识还不够深刻等。缺乏对创业教育内涵的正确认识、缺乏系统的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体系[9];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片面,功利性强,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10]。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手段缺失,学科体系不完善[11]。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需求脱钩等问题。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层面存在的问题也亟需解决。师资结构不合理、整体水平不高、总量不足、缺少专精师资;大学生缺少创新创业意识等问题。

3.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2015年国务院在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作用。教育是创新创业的智力源泉,创新创业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内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有自己独特模式的有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主要有:清华大学“三位一体、三创融合”模式,南开大学的孵化模式、武汉理工“三层互融,三级递进”模式以及专项教育模式[12]等。结合高校面临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各高校应抓住该机遇搭建新的创新创业新模式。

3.2.1机遇各个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借助“互联网+”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加立体。通过“三位一体”模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并结合“泛在学习”模式进行教育[13]。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实现了部分高校教学资源的共享[14]。互联网技术加强校际联系,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现今通过互联网手段,“慕课网”“网易课堂”等系列网络在线课程将高校和优质的创新创业课程向全国大学生推广和开放。能够有效地解决各个高校本校创新创业师资匮乏等问题。再者,“互联网+教育”提升了学生积极性。“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翻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2.2挑战借助“互联网+”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对教师的教育技术和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发挥,需要以教师更加熟练地掌握互联网技术为前提。在教给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的同时,也要教给学生相应的互联网技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物联网、云技术及大数据等新工具。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会是一个大的挑战。再者,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拥有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就业平台拓展的同时也使得创业面临更多的挑战[15]。

互联网下的教育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 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全球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思潮通过互联网媒体进行着广泛而深刻的传播和交流。人类进入了空前的信息活跃和交换的时代。我国作为拥有着世界上最庞大互联网用户群体的国家,互联网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最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性理论体系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着巨大而深刻的意义。如何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互联网媒介宣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特别向青年人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传承和推广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值得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着强烈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共计有720余所高校,其中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思想政治课程以及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相关课程。共计有266所高校在本科阶段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中师范类院校占72.5%;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自1984年创设以来,为党和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类专业人才。在培养方式上以传统的课堂式和书本教育为主,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教学使用和日常推广上使用较少。

现阶段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使用主要集中在教学中的多媒体使用、教案的搜集及编纂工作上,侧重于工具性的使用。青少年及高校在校学生使用互联网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文献的阅读、搜集和下载浏览。

总体而言,互联网的使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对青少年和高校在校学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宣传和教育作用。

二.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的方式有待于转变

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方式依然较为传统,集中在电视、广播、纸质媒体和相关书籍、出版物领域。传统的宣传方式侧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阐述和解释,并非动态的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和群众自觉参与到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活动中来,宣传方式上较为单一;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类网站数量、网站种类依然总体偏少,现有的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网络基本仍以文献点击浏览为主,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党的声音和政策很容易“淹没”在互联网庞杂的“信息海洋”中,难以起到宣传的效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对象需要扩大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18-30岁的青年人口占到网民总人口的将近73.5%青年群体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和推动者,对新鲜事物特别是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是十分敏感的。而青年群体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点培养的对象。青年的思想状况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未来的生死存亡和事业能否传承下去。因此利用互联网平台对广大青年的巨大影响力,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宣传,使其在思想领域和意识形态上保持积极、健康、正确的方向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对象主要集中于在校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在全体青年中的比例是极其有限的。另外,他们系统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基本原理的学习时间也仅仅是在校期间,因此一旦脱离了校园,很有可能就会逐渐生疏。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很好的克服这一缺陷,通过互联网受众广泛、信息传播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制约等特点将思想政治宣传的对象扩大到整个青年群体和社会成员中去,随时随地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教育,大大的弥补以往传统宣传手段的劣势[1]。

再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策略需要提升竞争力

目前,思想领域的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角力的新的关键领域。对一国人民群众的舆论导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争夺成为国家之间看不见硝烟的新兴战场。进入互联网时代后,某些国家制定了通过网络向别国灌输、宣传负面新闻、制造煽动性信息、妄图破坏别国社会稳定、颠覆他国政权的长期战略。

作为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非常有必要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通过网络向中国民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传递不正确、不健康的信息,从而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一方面需要我国加强网络安全管制,辨识和屏蔽掉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健康信息;另一方面需要我国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策略,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年人自觉抵制西方不良的各种思潮和腐蚀、拉拢。目前,我国域内网站十分复杂,大量含有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内容的垃圾网站充斥显示屏。随着手机移动客户端的兴起,垃圾网站的垃圾内容再次在手机上出现,一些内容低俗、极度不健康的软件、视频直播等严重危害青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对青少年思想领域的政治宣传教育的宣传力度和竞争力亟待提升。

三.强化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互联网时代下,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对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全民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既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在2013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2]。通过互联网保证党和国家的性质“不变色、不褪色”,自觉抵制不良思潮侵蚀,强化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主导权是利用互联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笔者认为强化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建设

针对现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的总体数量较少,种类较少的现状,建议由中央相关部门牵头,经工业与信息化部批准,组织和创建符合时代特点的一批思想政治教育类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由政府牵头,组织人力、资金、技术对该类网站进行运营维护和支持,丰富和充实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宣传阵地。

在网站的维护和建设上,除了提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资源之外,还应提供视频、音频文件资料,并鼓励群众参与到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学习讨论当中,鼓励形成全民学习马列主义、讨论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当下中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良好社会风气,特别是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其中。

第二,加强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的指导和建设

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是在、全国学联的指导下,由中国境内各大高校学生媒体发起成立的组织机构。截止到2014年,已有50余家全国重点院校成为该联盟的理事单位,100余家地方高校校园媒体成为联盟会员[3]。该联盟的宗旨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传达共青团对全国高校的指导精神,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创业进行原则上的指导和关怀。目前,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已经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手机APP客户端平台,日点击量、关注次数、浏览量均达到了上万,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笔者认为青年新媒体的建设应顺应时代潮流和青年特点,从青年人关心的话题入手,如创业、就业、升学等,通过对青年人成长道路上的正确指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帮助青年人树立健康、积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投身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事业中。

第三,加强对不良网站的整治防控力度

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阵地,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宣传策略;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存在的“思想毒瘤”进行“切除”。对于已经存在的不良网站和手机客户端,需要网络安全部门、公安部门、信息技术部门联手通过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和整治。首先,要正确的辨识哪些网站是不良网站,哪些网站是披着合法外衣从事非法活动的“假网站”、“黑网站”;其次,对于发现的不良网站,特别是腐蚀、毒害青少年的、封建迷信网站、暴力血腥网站、危害国家安全的境外网站等应予以查封、撤销网络域名、涉嫌犯罪的应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绝不姑息;最后,整治不良网站的关键在于预防,对于网站、手机客户端出现不良信息、不良内容苗头的,网络安全部门、公安部门、信息技术部门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排查,坚决予以遏制,情节严重的应予以警告处理、限期进行整改,拒不整改的予以查封、撤销网络域名处理,将不良网站扼杀在萌芽状态。广大青年和干部群众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必然要求根除不良网站的存在。只有彻底根除不良网站的侵蚀和影响,才会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合理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2.赵鑫、张芳.《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3.叶明、张珊莉.《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第8期

4.郭晓明.《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考》.《学理论》2015年第2期

5.刘杨子.《浅议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2期

注 释

[1]赵鑫、张芳.《网络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策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01版

互联网下的教育范文4

网络信息化时代来临,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一个群体,无疑受网络文化影响最深最广。但是网络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信息在改变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深刻的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行为习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具体而言,网络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挑战,有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上的不健康内容毒害学生思想

网上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大量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由于当代大学生的经历相对简单,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薄弱,网上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很容易使他们政治观念淡漠、民族和国家意识淡化。网上不良信息严重腐蚀大学生的心灵,不负责任的言论使学生思想混乱,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2.网络虚拟化易导致大学生人格障碍

一方面,网络的“虚拟化”使制约和监管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道德约束弱化,在这里可以没有时空限制、没有权威约束的范围内自由地和接收信息,在这里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不如意,随心所欲地成为一个完全理想的自我,长期下去造成大学生以“自我中心”的思想日趋严重,个人主义膨胀,集体观念淡化,缺乏生活责任感和道德感,偏离了国家对大学生培养的道德目标。另一方面,数字化虚拟情境下的“人机交往”使大学生人际关系淡漠,在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时会产生失落感和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导致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网络而不愿与现实交流。

3.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严重挑战大学生的价值观、意识形态

从当前的互联网的信息来源看,全球绝大多数的网络信息都是由美国提供的,我国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量非常少,西方国家将标榜西方价值观的信息充斥互联网,倾销他们的价值观,而大学生容易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从而造成价值观的内在矛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对策

1.树立适应网络化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工作方法的创新,革除传统的训导说教、以批代教、以罚代教、以处分代教等简单化、粗暴化的做法,贯彻民主、平等、互动、正面教育、正面疏导等网络时代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努力开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勇于探索和树立新的思想教育模式。

2.加强高校对互联网信息的监控和管理

面对国际互联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潮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通过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努力打造“健康网络”。做好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建立网络管理组织,要正确运用技术、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切实加强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开展网络法制宣传,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加强网络信息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和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校网络信息工作队伍。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工作的领导,努力增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

3.强化大学生信息识别能力,提高大学生网络“免疫”能力

在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监管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分析、判断和取舍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关心的腐败、贫富差距等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合理解释,对西方国家宣扬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生活方式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免疫”能力,保证大学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方向。

互联网下的教育范文5

【关键词】留守儿童 互联网+

教育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A-0065-02

随着农村外出务工大军的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产生了。他们有的一年或多年都见不到父母一面,普遍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呵护,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关爱、呵护这些“弱小的花朵”至关重要。

一、利用“互联网+”,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

首先,利用“互联网+”,建立留守儿童电子数据库。笔者结合学校实际,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设计了面向班主任、家长的网络问卷和访谈提纲。经调查统计,全校1 333名学生中,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学生有178名,约占学生总数的13.35%。这178名学生中,家长在广东务工的学生有125名,约占70.22%;家长分散在江浙一带务工的学生有31名,约占17.42%;家长分散在广西其他市县务工的学生有22名,约占12.36%。这178名学生中,有104名学生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约占58.43%;有74名学生常年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约占41.57%。这178名学生中,与父母分离时间最长的有3年之久,最短的为30天,91名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时间超过9个月,约占51.12%。父亲或母亲外出务工的学生有213名,约占学生总数的15.98%,其中父亲外出务工的学生有155名,母亲外出务工的学生有58名。

其次,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以班级为单位,立足学校留守儿童数据库,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成长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如身高体重、精神状态、年级班级、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与生活习惯;家庭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成员结构、家长姓名、文化程度、工作地址、收入水平、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成长记录,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习惯养成情况、心理状态等。通过建立成长档案,为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细节、加强与他们父母的交流沟通创造了条件。

最后,关注留守儿童的“边缘者”。留守儿童的“边缘者”,一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即将离家外出务工的儿童,二是父母双方即将回家乡创业或就业的儿童。前者即将成为留守儿童,后者即将告别留守儿童角色。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教育者应该关注的对象。他们的身心状况、成长细节、情绪情感等都不应为我们所忽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留守儿童数据库。

二、利用“互联网+”,关注留守儿童心理与精神状态

首先,利用“互联网+”,引导留守儿童参与心理测试。利用学校电脑室,在心理健康老师的引导下,使留守儿童进入专业网站参与心理测试。统计表明,他们不同程度存在以下心理、精神问题:一是心理固执,以致行为偏激,形成人格障碍;二是性格惰化,缺乏活力,视野狭窄,影响形成开阔的胸怀、宽容的性格;三是缺乏进取,流露出厌世情绪,对生活、学习感到迷茫,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精神,在困难面前缺乏勇敢顽强的斗志;四是内心自卑,缺乏自信,形成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

其次,定期反馈留守儿童的心理、精神情况。在进行心理测试、把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线下观察、访谈等方式,跟踪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精神状态。同时,以班级为单位,设立“悄悄话”信箱,让学生以书信、便签留言等形式向父母倾吐心声。班主任则及时向家长和心理健康老师反馈相关情况。经过定期汇总,把相关情况记入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为形成完整的心理、精神状态变动图表建立基础。

三、利用“互联网+”,引导留守儿童

首先,引导留守儿童掌握基本的网络技术。主要包括打字、QQ聊天、发电子邮件等。由于留守儿童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笔者把他们按年级进行了分组,分别教给他们不同的网络技术。如教五、六年级的留守儿童打字、QQ聊天、发电子邮件,教三、四年级的留守儿童QQ视频互动,而对于一、二年级的留守儿童,则安排五、六年级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帮”“带”,让他们能利用互联网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100%的五、六年级留守儿童掌握了打字、QQ聊天、发电子邮件等网络技能;100%的三、四年级留守儿童能运用QQ视频与家长交流,77%的三、四年级留守儿童掌握了打字、QQ聊天、发电子邮件等网络技能;而一、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高年级学生的帮助下能与家长进行有效交流。

其次,引导留守儿童利用互联网与父母“见面”。发挥学校电脑室的作用,利用网络视频让学生与父母“见面”、交谈。交谈的主题包括学习、生活、健康、交友等方面,交谈的时间为40分钟。通过定期交谈,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健康、交友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而孩子也得到了父母的关爱。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100%的留守儿童都与父母进行了2―3次网络“见面”、交流。另外还有58%的留守儿童进行了5―6次网络“见面”、交流。二年级的小美是通过网络视频与父母“面”最多的学生之一,由于得到了父母的安抚、鼓励、教导,她成为了按时上课的孩子,不再早退、旷课,不再缺交作业,人也变得开朗起来。

再次,利用“互联网+”,引导留守儿童成长。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年级为单位,定期组织他们到学校的电脑室观看励志类、孝敬类教育影片,让他们产生心灵共鸣,引导他们奋发向上,孝敬父母。一个学期以来,实现了留守儿童接受影片教育的全覆盖,其中观看励志类影片6次,观看孝敬类影片6次。六年级学生小健原来是最令父母头疼的孩子,经过学习网络技术、与父母视频交流和观看影片等,他上课变得专心了,作业变得工整,和同学相处也变得和气、有礼貌了,街上的游戏机室也很少见到他了。他正慢慢转化,慢慢成长。

四、利用“互联网+”,引导家长参与留守儿童教育

首先,利用互联网引导家长参与教学设计。也即,引导包括留守儿童家长在内的所有家长参与课程教学案例的收集与分析、课程作业的选择与布置、课程疑难解答等方面。其中,57%的留守儿童家长参与了语文、数学的教学案例收集与分析,16%的留守儿童家长参与了英语课程的作业选择与布置,23%的留守儿童家长参与了语文、数学课程的疑难解答。由于有了家长的参与,留守儿童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关注度更高了,上课发言率提高到了51%,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三年级2班的留守儿童小海的母亲是一家公司的办公室文秘,一个学期共参与语文课程教学设计15次,是参与语文课程教学设计次数最多的一位家长,而小海每节语文课都积极举手发言,学习进步很快,是班里的学习标兵。

其次,利用互联网引导家长参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等。基本做法为:通过家长会选出受邀家长;通过网络视频交流、自拍短片,使留守儿童对受邀的家长有所了解;邀请家长到校演讲,以年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共享家长演讲视频。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共有6位家长接受邀请来校演讲,分别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其中,3位家长对留守儿童做了专题讲座。

互联网下的教育范文6

一、互联网时代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教育治理、教学组织与方法等各方面都在发生变化,“互联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教育”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指出,实践表明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对提高教育质量、增进教育公平的带动有支撑作用。2015年4月,国家教育部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其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Online Course Report网站统计整理了截止2015年10月,全球数千门MOOC中报名注册人数最多的前50门课程,Coursera、edX和FutureLearn是国际三大主要平台。截至2015年,MOOC的总注册人数达到3500万,有包括斯坦福大学、莫纳什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众多国际知名大学在内的500多所大学参与其中,课程总数达4200个,覆盖商业管理、科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教育与教学等多个学科。在国内,MOOC同样发展迅速,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大学均已加入MOOC平台。学堂在线是清华大学发起成立的全球第一个中文MOOC平台,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应用平台。2016年8月12日,学堂在线注册用户低黄400万,选课人次超过616万。

二、互联网发展与传统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1.我国高等教育泛精英化发展与大众化发展

最近几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的广泛兴起,正在引发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格局的竞争与变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全面转型。我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以精英教育为主,在政府外力推动与短期人为实现的扩招政策推动下,21世纪初骤然达到了大众化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标准、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等适应性调整和转变未能与教育扩张规模相一致,在某种意义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未经观念和结构范式适时调整、洗礼与转变的大众化,应该是一种泛精英化。总体而言,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本科教育质量,评价本科教育质量的立足点在于核心基础课(本科必修,包含本科教育所授知识的核心内容和治学方法)与科技实践课程的学习。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是使学生具备成为现代社会建设者和新社会创造者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是打开信息社会之门的钥匙。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涉及高等教育的量和质两个方面。其一,就量而言,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观点表明,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可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其二,质主要涉及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高水平的生产、管理、服务人才,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迫在眉睫,更倾向于教育多元化发展,大学逐步走向开放,相对精英教育,师生关系有淡化趋势,大学教育逐步走向抱团、集体智慧,诸如教学模块、教学团队在高等教育里发展日渐普遍。

2.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协调共存的重要性

据权威学者认为,“互联网+”不会取代传统教育,而且会让传统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真正以学生为核心。党中央确定了“科教兴国 ,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关于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大力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方面,国家教育部在20世纪末就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原则性指导意见。一般而言,正统的教育理念是重基础、宽口径,由博至专,应该建立金字塔形的知识结构,其核心思想是拓宽基础,循序渐进。网络时代,知识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知识的大海或滚滚洪流,网络化时代,面临海量知识信息,且知识多呈现碎片化、零散、非系统性的特征。三尺讲坛,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要求,阅读电子书的速度比阅读纸质书的速度平均要慢20%~30%,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而且很容易让人分心,大多数人平均每三分钟就会跳到另一个画面去做别的事情。所以如何分辨信息就是一个无比重要的问题。因为高等教育除了专业课程培养和教育,在全面素质的提升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无法替代,比如激烈的思想火花和灵感很多时候还需要当面交流,思辨能力的提高也需要现场训练和现场提高。因此,把教育和培养分成不同的形式和阶段,根据实际需要分配,进行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手段的优势,才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充分体现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特色。

传统教育凸显师者的个人修为和人格魅力,注重从业者的个人魅力,直观而又形象,开启了学生的智慧,塑造了学生的心灵,焕发了人性的光辉,传承了文明之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更注重信息共享,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减少烦琐的日常管理和重复劳动,注重前期的技术开发,容易实现规模效应。

三、应用型地方院校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困局及主要目标

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型本科应该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专业口径的宽窄应该与行业发展相适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教学模式化的偏向。教师备课大都备教师如何教,很少备学生怎样学。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突出和体现。现阶段,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整合资源,比如互联网的知识碎片化和信息量大直接挂钩,所以学习可以分散、整合,不需要一步到位,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课堂教学原来需要具体的场所和地点,学生才能交流合作,而现在可以更多地利用虚拟空间,让学生在比较自如的条件下找到兴趣相同的或相的群体,而互联网移动终端,原本就可以提供社交和趣味性的功能,借助其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使教师从繁重的简单重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采用以学生自主参与为要旨的现代学习方法,从“填鸭式”到点拨、指导,增强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实战演习,培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及科学探索精神,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革的基本思路

1.要做好研究和基础设施的准备衔接

要做好研究,结合地方院校专业和课程培养的规划和分类,在一定程度和比例上分配网络平台和传统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师要充分熟悉基本教学规范和流程,学生要了解教学要求和任务分配。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香港大学张伟远博士提出要构建“互联网+”开放教育的系统发展模式:由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课程和教学系统构成。支撑该模式的三个一体化:①基础设施一体化,以技术为支撑。WEB1.0(从信息单向传递为主要特征)发展到WEB2.0(双向交互为主要特征),再发展到WEB3.0(个性化、智慧化和一站式为主要特征),根据实际需要借助技术手段对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变化;②管理系统一体化。在基础技术条件下,整合知识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③课程和教学一体化。强调用户培训、网络课程和质量保证的协调统一。

基础设施的前期投入比较大,由于地方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地方高校的发展,所以必须寻求新的突破,比如合作办学,引入战略投资,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学校的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但高校的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加强与地方企业、地方政府的合作,提高当地认可度和美誉度,而且能更好地对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可以增强学生社会的适应性。

2.坚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终极目标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不难发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大体经历了“合规定性”“合需要性”“合发展性”三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所谓“合规定性”是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以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达到国家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为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外部竞争持续增强,高校唯有适应不同主体发展需求即“合需要性”才能不断提升竞争力,此阶段,质量标准表现为对不同主体需求的满足程度。比如:政府往往选择学科建设、优秀毕业生率、师生比、国际化程度等作为质量评价标准。大学则侧重于观察师资水平、科研水平、学位授予点数量、研究经费、研究成果数量与质量等。个人(家庭)关注高等教育能否让个体获得更好发展,从而注重分析生均成本状况、收益率、未来职业发展质量。社会则更看重毕业生就业率、价值创造能力、校友影响力等指标。而从现在开始,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还需批判、引导和改造社会发展,“合发展性”所特别要求的创新能力成为关键性指标,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

参考文献:

[1]王丽莉,孙宝芝.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新趋势――“2015国际远程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