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下鼓乐的传承与发扬

论互联网下鼓乐的传承与发扬

摘要:党的第五中全会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西安鼓乐作为西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国家对之的传承和发扬也在不断推行新的政策。尽管如此,受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变,非遗和互联网的碰撞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思考,所以,对于西安鼓乐在当今时代下的传承和发展需要进行新的探讨。本文在综合其他学者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西安鼓乐传承发扬

作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历史的长河流淌着几千年的文化,而西安鼓乐被称为“无声的中国音乐史”,其保存了大量史传曲目名录的鲜活曲谱,对发展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发扬民族优秀音乐传统,建立新的民族音乐体系,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和借鉴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事物的冲击和不同文化的碰撞,传统的民间人文环境被改变,生产方式变革和老艺人的谢世,使西安鼓乐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道路受阻。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是挑战更是机遇,数字化传播和信息存储的优势为西安鼓乐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西安鼓乐传承中面临的问题

(一)内在因素

西安鼓乐来自唐代宫廷音乐,使用的是宋代的俗字谱,也是一种文字谱,由世代的民间艺人传承下来。其传承过程中的口传心授充满了一代又一代传承人再生信息的成果,信息是衡量人们在筛选讯息时进行选择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越大,信息量越大,在传承信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也就越大,呈现的自然是依赖于客观的古谱范本自身的各种差异。乐谱自身的难度大,传承方式落后,西安鼓乐的知名度在大众中降低,传承流派的不同体现在流传过程中表达认知的差异,众多因素的限制导致西安鼓乐在发展过程中的原生土壤逐渐流失。

(二)外在因素

近年来,互联网已经遍布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也逐渐接受了这种快节奏的信息传递方式。在自媒体时代,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西安鼓乐属于仪式性的音乐,是专门为民间信仰仪式活动进行演奏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变迁,依附于农耕文明的西安鼓乐出现了生存危机,很多民间仪式活动已经取消了,现存的鼓乐社仅有六家。依据文献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西安城内的乐器社和铜器社遍布寺庙和道观四周。相比于社会因素带来的困境,现实环境因素阻力更大,市场的衰落,导致西安鼓乐各个社团经济收入甚微,没有经济来源的话更难招募新鲜血液来传承发扬西安鼓乐。尽管国家对非遗加大政策支持,人民的眼光也聚焦于非遗传承,但是传统文化环境和生存空间问题让西安鼓乐在时展中如何传承发展值得探讨。

二、互联网时代下西安鼓乐传承与发展的可行性

(一)互联网成为大众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

21世纪以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各个年龄段接触网络的人数逐年增长,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以互联网为主。互联网用户早就遍布全球,不仅是不同年龄段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互联网使用功能和性能也随着科技的进步飞速扩大,互联网所带来的好处;加速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段用户的信息传递。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之下,接触网络成为大众必不可少的行为。西安鼓乐在互联网高效的数字传播之下,一方面可以提高传播的效率,增加受众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为西安鼓乐的发展提供了商业价值。

(二)互联网云储存功能强大

西安鼓乐使用的是宋代的俗字谱,是由世代的民间乐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加之“口传心授”是西安鼓乐的主要传承方式,研究者必须跟老艺人一字一句地学唱。“传谱”过程中的即兴发挥是很难掌握的,但正是传谱过程中的差异也使西安鼓乐不同时代的传承人有不同的风格。不可忽略的是,由于传承过程中的抄写失误、不同理解基础上的删改、对不理解的再加工也对新生学者的学习和传承造成不可避免的麻烦。而互联网云储存具有强大的记忆功能,西安鼓乐乐谱在传承的过程中面临损毁和丢失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云数据储存系统是一个具有共享特色的平台,通过把西安鼓乐非遗的有关数据和资料直接上传至互联网后,不但数据信息的制作人员实现了把数据和资料进行保存的目标,而且数据的受众也都能够直观地看到数据和资料并进行下载,实现了传播的目标。再者说,受众在搜寻与自己密切相关或者很感兴趣的内容时,不必再逐个对文件进行查找。

三、互联网时代下西安鼓乐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扩大生存空间

庙会民俗是西安鼓乐生存发展的文化语境,它所具备的事神、娱人的功能是西安鼓乐能够依托庙会民俗而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历史长河中,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可是随着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人们的娱乐方式和精神寄托逐渐发生了质的变化,庙会和事神活动慢慢消逝了,老一辈对于宗教活动的信仰并不能为新一代所接受,西安鼓乐的生存土壤遭到破坏,单一的传承方式无法支撑其在信息时代扎根立足。自从短视频流行以来,其内容可以快速地抓住大众的眼球,自媒体的繁荣也为西安鼓乐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新的思路。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网络视频用户抖音“非遗合伙人计划”主要用户群和者中,超六成抖音视频用户是90后。热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更多中国当代年轻人,正在用新颖的艺术方法进行创作,影响着更多年轻人。老一辈艺人在口头传承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根据自己的审美倾向,对音乐的不同理解进行了创造性发挥,传承双方都能够及时察觉到对方对于音乐的理解,这也是西安鼓乐在传承过程中的一大特点,为了能够让更多受众了解西安鼓乐的文化魅力,建议开设短视频平台,结合当下流行音乐进行改编,脍炙人口的旋律与互联网高效的信息传播碰撞,推广到大众喜爱的应用软件上,相比于枯燥的座谈会和宣讲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会收获更多的学习者并且加深他们的了解。

(二)创新传承技艺,提高商业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鼓乐虽然是西安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然而它的知名度极低,活动的圈子也很小,即使政府出资加大保护力度,但是自身古老的音阶和晦涩难懂的音律,难以吸引大众的目光。正是因为如此,了解的人数少,对于西安鼓乐的创新动力自然也就不足。根据网络调查显示,当代年轻人对文创产品、漫画、音乐的喜爱占据很大的比重,愿意真正去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数相对是极少的。而流行性元素也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助推作用占比逐渐上升,在此背景下,要发挥西安鼓乐的休闲娱乐功能,把创新动力放在挖掘其商业价值将成为一个必经之路。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方式。将西安市特色文化与西安鼓乐相结合,制作类似于手办等拟人化的模型或者出版连载漫画等,为西安鼓乐的传播方式进行创新。要把这些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流行元素与非遗结合起来,有一定条件的话,可以联合西安市内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作创新,不但会提高西安鼓乐的商业价值,更能吸引到更多的受众和学习者。

(三)加强宣传推广,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相关部门对文化领域的投入比重逐年增大,在依靠政府政策和自身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更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西安鼓乐走出中国,引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无论是短视频还是网络漫画,只要围绕大众需求,就能够实现有效宣传。很多年轻人并不是不愿意去了解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生活和工作中难以接触到,缺乏体验的机会,网易梦幻事业部总经理吴伟聪认为,“在中国传播传统文化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壁垒,需要通过新的形式来打破,要找到现代、创新、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要增强西安鼓乐的宣传力度,我们大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以文字、图片形式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传播,开设短视频账号,“西安鼓乐进校园”等惠民活动,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活动,扩大宣传手段,增大宣传力度,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西安鼓乐宣传管理制度,通过这些平台以直播、互动的方式,让民众了解西安鼓乐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等,从而提高各地人民群众对西安鼓乐的关注度,增强对西安鼓乐的普遍认同感。

四、结语

本文基于互联网时代下西安鼓乐生存环境和传承对策进行了分析,事实证明,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指导,将西安鼓乐与时代潮流相结合,提高社会对西安鼓乐的文化认同感,以政府科学引导为主,紧跟时代政策,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状态,形成特色的传承发展模式,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能够助推当地经济文化发展,提高非遗文化的商业价值,并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加快探索构建传播新媒体在新形势下的非遗文化传承传播方式,尊重公众口头继承传统和分类非遗的各种现代文化表述表达行为,实现非遗创造性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性融合发展。

作者:赵珂媛 单位: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