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论文范例

互联网论文

互联网论文范文1

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目前国内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如下问题[2]: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认识滞后.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各个高校纷纷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及信息系统应用相关课程,但各高校对目前的信息安全威胁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认识严重不足,部分高校认为信息安全教育可有可无,他们未能深刻理解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系,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认识严重滞后.缺乏对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视.很少有高校将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培养体系和教学日程之中.尽管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中或多或少有一些信息安全的内容,但其多半强调信息安全理论而缺少实用安全技能的介绍,因此对培养大学生信息安全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作用有限.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方法不得当.首先,高校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其次,信息安全教育措施及方法不得当,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发展速度,引导性和实用性不强.最后,信息安全教育不够系统和规范,在法律规范、道德伦理、技术保障、安全意识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加强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一些思考

针对上述问题,国内一些学者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比如通过“六个统一”,即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内容、统一时间、统一教师、统一考评,把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使其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法律规范、伦理道德和防范技术等三个方面[2];建立健全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开设专门的信息安全教育课程[3];把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体系中,把信息安全教育作为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等等[1].这些观点或建议都很有道理,具有启发性,不过其中许多观点并不现实,比如开设专门的信息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当前国内各高校大学生要学习的课程已经很多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已经很重了,如果专门针对信息安全教育单独开设新的必修课程,显然很难实现.另外,虽然许多学者都提到了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国内还没有哪个学者给出较合理的、具体的内容,尤其是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内容.总之,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我们从教育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大学信息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教学内容而言,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大致可分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及实用安全技术、法律规范和伦理道德三个部分[3].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实用安全技术教育.

信息安全基本知识包括密码技术、数字签名、身份验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灾难恢复、恶意软件、网络入侵等.实用安全技术包括上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Windows系统中的加密文件系统EFS、NTFS权限设置、常用的安全策略设置、账户安全、系统还原/备份、安全中心,以及PGP加密、典型恶意软件的防范技术、常见的网络中的欺骗及防范措施等.对于基本知识部分只需讲清楚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即可,不要涉及太深入的专业知识.这一部分是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培养学生识别信息安全威胁、规避信息安全风险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计算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如同现实世界里一样,在互联网络中也需要遵守法律法规.我国的法律及有关互联网的规定、条例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如《国家安全法》、《宪法》等法律对公民在有关信息活动中涉及国家安全的权利义务进行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直接约束计算机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的行为;其他如《电子出版物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等对信息内容、信息安全技术及信息安全产品的授权审批作了相关规定;刑法修订案补充了有关计算机犯罪的相关条款[4].教学中可以以这些法律、法规、条例为主要内容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明确计算机犯罪所要承担的责任,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矫正网上行为,同时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法律的强制和技术的屏障对于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滞后性,因此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为信息安全构筑一道道德屏障.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就为学生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

我国在这方面也已经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2001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联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它标志着我国青少年有了较为完备的网络行为道德规范.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途径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把信息安全作为重点内容之一,并注重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如前所述,单独开设新的信息安全必修课程并不现实.不过,目前各个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该课程目前普遍增加了对信息安全知识的介绍.因此,借助计算机基础教育来加强的信息安全教育就成了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目前许多高校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信息安全并不是重点内容.要加强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教育,就必须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信息安全部分成为课程的重点.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安全基本知识教育,计算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对于信息安全基本知识部分,要注重信息安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的介绍,包括密码技术、数字签名、身份验证、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灾难恢复、恶意软件等.而对于计算机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重点要让学生明白在网络上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计算机犯罪的后果.这两部分的内容相对要少一些.开设全校性的信息安全选修课程,课程以实用安全技术为主,同时加强信息安全道德伦理和法律法规教育.大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初步了解了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之后,必需依靠实用的安全技术、具体的安全事例来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事实上,也只有这样信息安全选修课程才会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实现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的目的.信息安全选修课的内容要侧重于实用的安全技术,尤其当前流行的技术.比如Windows系统中账户安全、NTFS权限设置、EFS和磁盘加密、系统还原和备份、常用的安全策略设置、Internet内容分级设置及安全级别设置,以及PGP加密软件的使用、典型恶意软件的防范技术、U盘病毒的手工清除、典型的网络入侵技术、常见的网络中的欺骗及防范措施等.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向学生分析和演示各类近期发生的信息安全威胁,讲解和分析目前信息系统主要应用领域面临的各类信息安全陷阱以及各类典型的重大信息安全事件、计算机犯罪行为,促使他们吸取各类信息安全教训,使他们养成良好信息安全思维方式和日常操作习惯.#p#分页标题#e#

在目前的思想政治课程中融入计算机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法律基础》课程中增加相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章节,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融入信息安全道德修养的教学内容[5].与信息安全选修课相比,这里可能比较缺少具体实例的演示.充分运用高校其他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开展信息安全学术研讨会、信息安全知识竞赛、信息安全知识讲座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促使大学生主动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校报、校园网络、广播、宣传栏等全方位的进行信息安全知识、计算机法律法规及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采用无教材的教学模式如果信息安全选修课以实用安全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那么,采用无教材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计算机安全技术快速发展的特点.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与之相应的信息安全技术也是如此.比如,随着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的变化,传统的计算机病毒现在几乎消失了,而蠕虫、木马成了目前危害计算机安全的主角.现在人们经常谈到的病毒实际上是蠕虫、木马或者流氓软件,它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工作原理已有很大的不同.另外,新的危害网络安全的技术也出现了,比如网页钓鱼、跨站脚本攻击技术以及专门针对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恶意软件和入侵技术.除了入侵方式和恶意软件在发生变化,防范网络入侵和恶意软件的安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微软从Windows2000开始增加了EFS,以方便用户加密文件,保护个人隐私;从WindowsXP开始内置防火墙,以防范来自网络的入侵;从WindowsVista开始增加了用户账户控制UAC和BitLocker,前者用以防止恶意软件和间谍软件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对计算机进行更改,后者用于对整个驱动器加密(此项功能在最新的Windows7中又有新的改进).所以,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采用无教材的教学模式是恰当的.

当然,这里的“无教材教学”,并非真正不要教材,而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科的原理,抓住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和相关性,打破已有教材或讲义的原有次序,去掉陈旧的知识,增加最新的技术,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性[6].在教学中弱化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图书馆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对于信息安全选修课来说,系统性要求任课教师对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安全机制非常熟悉,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在撇开教材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促使他们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和钻研,对重要的实践内容进行尝试和实验.先进性要求任课教师不断关注计算机及信息安全的前沿知识和最新发展动向,引导学生从网络资源中学习,不断吐故纳新.实用性,就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实施无教材教学的教学模式,应该把网络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把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等同看待,有时甚至比传统教学更重要.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吸取最新信息安全技术成果,充实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目前正在发生的网络安全事件,引导学生去探知真相,搞清楚事件中涉及的工作原理和机制,明确哪些行为触犯了法律,哪些行为不符合道德规范.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课程考核的时候,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不定考试范围,不考死记硬背的题目.在信息安全选修课中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信息安全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必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掌握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信息安全选修课中有一些实践内容可以在学生个人机或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里进行,但有些实践内容需要特定的软件或硬件配置,比如跨站脚本攻击和DDos网络入侵攻击,这是普通个人计算机和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所不具备的.这部分实践内容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可以在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专业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信息安全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应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对外连接因特网,内部设置几个相对独立的网络群,安装一些常见的信息安全系统和设备,根据普遍存在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现象,组成模拟信息安全实验环境.

互联网论文范文2

从我国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状况上来看,我国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起步较晚,在网络信息安全防御上面与发达国家还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正在进行着完善,对于网络传播的内容也在进行着一定意义上的控制,通过网络舆论,其基本的信息安全得到了一定的监督。在相关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国家正在进行着发展,各大高校已经对于有着相关天赋的人进行了强化培养,从校园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强了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目前的互联网经济已经达到了GDP的5.5%,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重要因素。中国的后现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信息化的发展,作为全球信息化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对于信息安全的保证也是发展的重要方面。

2、网络信息安全缺陷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各个领域得以体现,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网络信息安全中来看,依然存在着缺陷。下面,我们同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中网络信息的安全缺陷。

2.1计算机病毒

从互联网发展开始,计算机病毒就是影响着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其传播面之广、影响因素之大,无一不对网络信息安全产生着极大的威胁。从其破坏性的角度来说,因为其可以造成操作以及应用系统的大面积瘫痪,所以其系统中的基本信息容易受到入侵和破坏,而配合其极为强大的网络传播性,信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面积的扩散传播,这样的危害,导致了极大的网络安全威胁,是被重点防范的对象。虽然目前的杀毒软件可以对一部分的病毒进行消灭,但是明显这样的防范系统难以对于病毒系统进行严密的防范,而病毒的发明速度之快,导致了有人利用病毒对于网上信息进行交易,这样日趋透明化的趋势,导致了用户的信息难以安全保存,是目前网络信息安全中最大的威胁。

2.2黑客攻击

黑客攻击在一定意义上与计算机病毒有着相同的破坏作用,相关的网络人员通过入侵计算机网络来盗取所需的信息内容,对于系统进行破坏,对于信息进行买卖。从目前世界的角度上来说,黑客的攻击手段几乎进行着不断地改变,每天有着各种信息安全漏洞被其利用。随着各个领域对于互联网的利用,黑客的攻击对象正在趋向于政府部门、情报部门以及大型的企业和银行,这样集体化作战的群体,成为了互联网中的害群之马,导致了数以亿计的损失。这样的行为令人们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信任不断下降,而也正是因为黑客超高的技术手段,导致追踪、抓捕等问题都难以快速实施,信息也因此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扩散。

2.3网络监管力度不强

对于我国来说,网络信息安全的缺点主要集中于对于网络监管力度不强这一方面。目前,有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还没有进行合理的完善和发展,这样的法律漏洞,令一部分人对于去不法行为没有基本的认识,肆意妄为。从国家政府的监管上面来看,因为组织监控力度不够,所以信息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已经成为了目前网络的常见事件。虽然我国在进行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变革,但是对于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依然没有提高,政府投入维护信息安全的资金大大不够,这样不重视的态度,也令我国的监管困难。

3、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自从计算机的逐渐推广利用开始之后,人类的信息时代正式来临,计算机通过对于资源的共享以及快速的传递,提高了各个领域人员的工作效率,深入到了国防、科技、文化等方面。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了威胁,世界范围之内不断出现信息被盗而引起的安全事故,网络人民的对于信息安全越来越担忧,国家也开始逐渐加强相关问题的防范。下面,我们通过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意义来分析,了解在生活、政治领域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1国家安全战略意义

目前,网络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随着对于互联网的利用,这个非传统的安全领域成为了脆弱的信息中枢,在保护着国家安全的同时,也受到了极为严密的保护。一般来说,因为网络中对于相关信息的传播较为迅速,所以开放性的网络极其容易被不法人员进行利用,不仅将谣言等快速的在国民之间进行传播,还对于社会产生了极坏的影响,一定范围内的传播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以及人民的不安,对于社会的政治稳定有着不良影响。举例来说,世界恐怖主义组织———基地组织就曾经利用网络信息的安全漏洞进行恐怖人员的招募,而许多相关的袭击口令也是通过网络进行。由此可见,网络信息安全极为重要,加大对于这一问题的防范,可能组织很多社会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旦疏于管理,就有可能被不法组织利用,做出危害社会以及公民的行为。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治理,已经成为了国家以及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方向,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工作,是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的重要基础以及国家的重要保护屏障。

3.2经济发展意义

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各大公司、银行以及企业都加入到了其使用之中,对于网络信息的依赖程度较高,这样的使用情况,令网络的意义不断提升,因此,网络信息安全有着较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意义。从目前来看,网络入侵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不少人员专门利用出售、贩卖网络信息来获取收益,各大企业相关客户信息被盗、数据遗失等情况时有发生,不仅令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发展产生了威胁。这样的经济流动显然并不符合应有的经济发展行为,只有在其交易进行的源头进行遏制,才能够保证不合法交易能够逐渐减少以致消失。所以,加大网络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是提高我国经济,保证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措施。从银行的经济发展上来看,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进行注意也是较为重要的。金融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对于网络系统资料的保密是相当重要的,一旦银行信息安全网络受到入侵,那么不仅会大面积的影响资金的流动以及金融行业的稳定,对于每一个储户也有着不小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由此可见,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了经济的基础性发展之上。

3.3文化保护意义

对于各个国家民族来说,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文化安全的保护,是体现一个国家基本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在目前全世界进行产业文化革命以及创新的发展之中,互联网成为了其发展的基本纽带,这个重要的技术平台,对于文化往往也有着相当重要的话语权,而以美国为首的国家,正在通过网络向人们进行信息文化的传播以及渗透,对于我国文化进行了一定意义上的覆盖,这样的发展现状,令国家对于网络信息安全不断加大保护力度,防止发达国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不平衡交流,对于我国文化进行腐蚀和威胁。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传承是民族发展的根本,能够加深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保证民族拥有自身的文化信仰,以影响着民族的建设与发展。目前,互联网的使用令民族信息开始了不断的传递,相关内容传播速度飞快,这样的信息传播量虽然能够保证人们加深对于信息文化的深刻认识,但是也容易受到攻击。一旦发达国家对于我国的文化信息进行侵蚀,传播自身的价值以及文化观念,不仅会令我国的文化逐渐消沉且受到质疑,还有可能影响人民的爱国思想,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鼓动挑拨。

3.4军事建设意义

对于国家来说,军事国防是极为机密的事情,虽然目前的战争并没有在我国打响,但是信息安全无疑成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个与机械化战争毫无关系的新型战争形势,影响着各国发展的大局,其战争内容囊括各个领域。目前,国家网络空间战争的形势极为严峻,在信息情报窃取、舆论煽动上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场无形的破坏方式正在通过网络信息安全席卷全球各个国家,网络战争成为了目前军事斗争的主要战场。从目前的形式上面来看,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已经一定意义上影响了基本的军事建设,对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信息的频繁流动,令相关的资料出现了被盗取的可能性,加强目前国家的网络信息保护工作,对于相关问题及时进行治理,是维护军事机密以及维持社会稳定重要的方面。

4、总结

互联网论文范文3

1.互联网通信技术信息传输欠条理

互联网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最大便捷莫过于信息量的极大扩大,人们在互联网中能够得到几乎一切想要得到的信息,然而这也给互联网信息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麻烦,在互联网通信过程中,往往是不同的信息归属于不同的信息块,而信息本身的特点由于关注程度、重要程度的不同自然带来不同的关注度和点击率,这就造成那些关注度较高的信息块因点击率过高而可能瘫痪,关注度较低的信息块因点击率过低而造成信息块的浪费,给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带来矛盾。

2.互联网信息真实性欠保障

互联网信息传播在很多时候具备匿名性,这就给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互联网信息的真实性缺乏保障给人们的网络安全和互联网通信带来一定风险。不健康、不真实的信息在网络上肆意蔓延,其信息质量会对信息接受者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甚至会污染人们视觉,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健康培养,给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带来便利。

3.互联网通信安全欠妥善

互联网安全问题是一个自互联网产生之日起就始终困扰人们的重要隐患,在我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曾产生包括“熊猫烧烤”等在内的多次全国范围的互联网安全问题,以至于人们在进行互联网通信时总会紧绷一根弦,害怕自己的通信安全受到威胁。我国始终非常关注互联网安全问题,严厉打击互联网犯罪,各种时期各种形式的“净网”行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互联网通信安全带来了积极作用,但是整体而言互联网通信安全仍欠妥善。

二、改进互联网通信技术应用策略

改进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可以从互联网通信自身以及互联网外部两个环节着手,改进互联网通信技术必须要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便捷,同时加强网络电话、3G技术等的互相融合。

1.确保互联网通信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确保互联网通信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是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获得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的根本保障,也是发挥互联网通信技术自身优势的内在要求。通过优化互联网信息查询方法,改善互联网信息不合理的安排情况,优化浏览器任务量的分配,加强对SQL语句的优化,确保互联网数据库的强大。同时要加强互联网通信安全手段,增强互联网通信安全系数,保障互联网用户在进行网络通信过程中的安全。通过加强对密码设置、身份验证等环节的加密处理工作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采取静态密码与动态密码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互联网络与手机移动网络相结合,进一步确保通信安全。

2.推动网络电话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通信技术在我国还是新兴事物,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性能、扩展业务、提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推动网络电话技术的发展是题中之义和行之有效的举措。传统的手机、电话通信往往面临由于信号不稳定而带来的通话质量受损、远距离通话费用昂贵等问题,网络电话技术依托于互联网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在较低的价位基础上提供更加稳定便捷的服务。

3.加强3G移动通信技术研发

互联网论文范文4

对大学的评价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政府部门不宜参与大学的综合评价,更不能按照某种排行榜次序分配资源。延展开来,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大学的评价,其评价体系设计应更趋于公平客观,评价内容对不同类型大学要有明显的区分度,评价取向要靠数量促进质量,评价标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成才。而大学的三大功能——教学质量好、优秀的生源、高就业率,在评价中缺一不可。互联网时代,大学的评价体系覆盖面更为宽广,涉及的子项目更为详细。概括来讲,大学的影响力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授的学术影响力;良好的学术氛围,相应的职称结构和政策导向;学术资料和科研设施的条件、利用和共享;科技成果转化,大学文化,政策环境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次数;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国际留学生数量;互联网的使用量。最后一点不可忽视,因为对于互联网的使用量与使用频次、效果,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未来的走向。

二、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它的出现将逐步改变教、学、评、课的结构和形态。由于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发明,总会使人们高估此类技术近一两年内的影响,同时又总会低估其对今后十几年的影响。从经济学角度讲,几千年来,教育成本几乎没有下降,教学效率几乎没有提高。学生集中到教室上课的模式没有变化,粉笔加黑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基本没有变化,师生比例亦没有变化。现在MOOCs来了,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育。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于2012年在美国兴起,它提供教学的全过程管理。它提出了微证书概念,是大学本意的回归。MOOCs的极大发展,将提高教学效率,降低教育成本,促进教育公平。而今后的面授课程则将成为奢侈品。

三、互联网与大学教育的融合

(一)MOOCs的兴起

MOOCs是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是经过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个模式。在2012年之前,人们一直探索IT与教育结合的方式,但收效甚微。e-mail与e-learning几乎同时出现,但e-mail取代了传统的邮件系统,而e-learning一直仅仅是教育中一个小小的补充。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传统的店铺直销模式受到极大冲击,也创造了传统商铺不可能取得的巨大效益。可以说,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互联网浪潮的影响。但是在教育领域,“黑板加粉笔”的传统课堂模式依然不变,这次MOOCs的出现很可能是一个革命性的契机。MOOCs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学校传授知识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学习方式,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MOOCs的大规模、开放和在线的特点,为自主学习者提供了方便灵活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空间。MOOCs不需要有学校的学籍,只要按要求注册后就可以使用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也没有课程人数限制。因而斯坦福大学校长把MOOCs形容为“数字海啸”,国际高等教育界对MOOCs也是相当关注的。

(二)网络公开课的方兴未艾

2000年之前,国外大学也仅仅主要开展校内公开课。2001年麻省理工大学带头开放教育资源,在学校网站上第一次上传了超过1000个视频课程,很快,其他著名大学跟进,现在超过1000所名牌大学把他们的课程视频放到了网上。网络公开课主要依靠CreativeCommons协议保证,视频可以免费下载,但不能用作商业目的。2003年我国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鼓励上网开放;中国2010年下半年开始,新浪网针对大学生关注网络公开课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为:65.8%的大学生、10.8%的研究生收听收看网络公开课;42.9%的大学生学习国外名校公开课,25%的大学生关注名人演讲。从这几年的网络公开课发展过程看,我国的互联网相比国际而言,互联网使用落后10年,网络公开课也落后10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则落后了2年。

四、互联网发展对大学教育带来的思考

互联网论文范文5

(一)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将所有的信息在网络上,并使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内被更多的需求者共享。相关人员将与农业有关的信息在网络上后,互联网就会对各类信息进行自动地整合处理。这样一来,广大农业信息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地查询到自己需求的信息。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资源的整合效率,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二)促进农产品销售模式升级

互联网的出现为我国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纯收入。通过建立网上农贸市场、建设农产品经营网上连锁店,农民可以通过多渠道宣传并成功销售出自己的产品。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火如荼,这是一项富民利民的项目建设,能够解决农产品销售过程中信息缺乏、物流困难等问题,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三)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信息体系,其中包含了社会发展中各个领域的相关信息。农业从业人员可以从互联网上找到需要的信息,然后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同时,一些经营有方的农业从业人员可以将自己的经营经验到网络上,给其他农业经营者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总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使我国农业从业人员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多方面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

(四)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技术水平的不同,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没有达到标准化,这也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各种无线传感器,互联网技术可以对农业生产现场的光照、温度等信息进行自动记录,并将整合后的信息反馈到互联网核心系统,该核心系统就会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开启或者关闭农业生产设备。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都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使得农作物生长速度得到明显提高。

二、互联网农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缺乏

农业信息平台是农业从业用户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完善与否会对农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并不完善,网络上农业信息不全面,并不能满足农业从业人员的信息需求。因此,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的难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阻碍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互联网农业基建设施不足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基础建设水平较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部分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并没有用上互联网技术,甚至不了解互联网技术的意义和作用。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各种智能设备并没有完全投产使用,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

(三)互联网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要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就我国当前情况来看,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较低,接受新事物的速度相对较慢,无法将先进的农业生产知识和生产技术应用于实践,影响了农业生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四)网络农业营销物流平台滞后

我国农业物流信息不完善,很多农产品找不到合适的物流途径,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导致产品因出售不及时而贬值。现有农业物流平台硬件设施缺乏,使各种物流信息不能在更广的范围内被更多的人共享。各个物流公司与网络农业营销物流平台衔接不到位,产品运送不及时,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给农产品经销商的经营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措施探讨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并不顺利,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加强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这一问题提出相关措施。

(一)强力推进网络农业平台建设

农业发展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最重要的举措之一。首先,国家农业发展部门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农业网络体系,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信息获得渠道。其次,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优化网络环境,减少网络使用的障碍,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来;要加强农业网络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使各个农业从业者能够主动参与平台建设,积极农业发展相关信息。

(二)着力加强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大网络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如各种智能控制系统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其次,必须加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研发各种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普及应用各种新的智能设备,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三)努力培养网络农业技术人才

首先,必须加强学校教育。国家要鼓励更多大学开设相关专业,增办职业教育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讲授农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还要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农业发展的最新成果,倡导学生努力学习互联网技术,并将其运用于未来的农业生产和发展中,必须努力培养各种网络农业技术人才。其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向其灌输最新的互联网农业生产理念,并倡导他们向其它农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或地区学习,借鉴其经验并用于本地农业发展过程中。

(四)全力支持联合经营(网站、农场)

为了促进互联网农业的顺利发展,相关人员必须建立并完善联合经营渠道,依托互联网形成产、供、销一体化联营模式。首先,个体农业生产者之间可以进行联合建立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形成规模,同时农户要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系,将原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商品,增加农产品的价值。其次,政府要积极推动互联网营运商建立或拓展农产品销售网站,实现农产品销售的电商化,各个农产品经营业主要加强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实现产品下单和物流配送的一体化。

四、总结

互联网论文范文6

1.缺乏理论和政策导向。客户关系管理是在完善的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的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不能完全移植到我国。客户关系管理涉及银行体制结构和资源配套等很多方面,没有理性的指导使得全行很难形成统一。而且,现在很多基层行的领导缺乏对客户关系管理的认识。

2.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收集并存储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产品数据信息,但信息比较散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以客户为核心的数据库构建,因此很难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比较注重业务运作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对客户信息的搜索、分析不多。

3.机构设置不配套。目前我国银行内部机构设置管理层过多,机构职能重复、职责不清,无法满足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银行各业务部门都有客户经理,多个部门业务角度和口径不一致,同一客户不同的需求要找银行多个部门分别处理,这些都导致银行工作效率低下。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涉及银行各层结构的岗位、职能的重新定位,目前缺乏一套新的扁平化经营营销体系。

4.缺乏智能型CRM软件开发能力。中国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厂商难以为金融企业客户提供实用的、便于理解和操作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分析性CRM软件的开发能力不强,客户关系管理的许多功能难以实现。

二、网络时代下银行业的影响

(一)互联网模式下银行经营的影响。

第四次银行科技革命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主要科技发明是互联网、移动通讯、三网合一。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科技革命迅猛改变银行业经营模式。具体可从银行的产品、定价方式、渠道及促销分析其影响。

1.对银行产品及业务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金融逐渐自由化,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呈现出两大趋势,即商业型和高附加值型。商业型提供稳定、廉价和标准化的服务;而高附加值型则提供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网络时代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此外,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快速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使得目标客户与银行的接触渠道增多,客户可以非常容易地了解各个银行的产品特点和价格差异,因此客户选择权加大,如何把握客户的需求、吸引并保持客户是当今银行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在业务方面,银行与多方企业合作共推新业务。2013年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和民生银行合作,除了传统的清算与结算、信用卡业务等合作外,理财业务、直销银行业务、互联网终端金融、IT科技等多方面也是合作重点。

2.对银行定价方式的影响。

进入网络时代,客户对价格的敏感性增大,其投资理财需求也将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要求银行能够随时根据客户的行为及反馈的信息、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对价格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持在同业竞争中的价格优势。由于网络的出现,使银行的分支机构和员工减少,通信费用降低,营运成本大大降低,银行将拥有更大的实行差别定价的空间。

3.对银行分销渠道的影响。

现在,大多数银行仍主要依靠有形的网点扩张来扩大市场份额,这种体系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因此银行的业务覆盖率和服务时间都受到很大影响。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出现,广大客户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实现与银行的互动式、无缝对接。各银行在近年来不断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投入,根据艾瑞网数据显示,人们使用电子银行服务形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银行客户开始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银行的电子银行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也随之增高。银行凭借有形的营销渠道(网点)与无形的营销渠道(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相结合的“交互式”的营销战略,将营销渠道延伸到最终客户。由于手机银行业务多元化,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处理业务的需求,加上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发展,3G/4G、WiFi无线网络的覆盖,手机银行用户使用率涨幅最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4.对银行促销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促销主要是各种有形广告手段,对信息技术要求不高。网络时代的银行促销将信息优势与客户行为分析紧密结合,运用丰富的信息资源分析客户数据,用于对客户长期的记忆力、忠诚度培养及客户购买策略分析,加入基于数据库的销售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宣传也将有效降低费用,促销成本也将大幅度下降。

(二)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内涵的转变。

面对网络时代银行经营环境出现的变化,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快对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含义理解的转变。银行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将客户当作上帝。银行间的产品和服务差别不大,缺乏独特的产品和服务策略。同时,各银行大力运用关系营销来拉拢客户,这使得各银行的客户资源、客户结构受到很大限制,银行需承受人员流动而带来的信贷风险以及员工道德风险。此外,由于银行将一些拥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客户奉为上帝,不计后果地投入巨额的信贷资金,使得这些客户很可能会随意打压银行的贷款利率、票据贴现利率,使银行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网络时代的银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下客户是合作伙伴。进入网络时代,客户变得更加理性化,在考虑与银行进行合作时,更加看重银行服务创造的价值,更关注银行的发展前景对自身的长期发展的影响,因此一些关系营销作用不再显著。通过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服务方式,客户可随时掌握资金的流动方式,加强对资金的调拨管理,减少资金风险。此时,银行与客户成为获取充分利润的战略共同体。

三、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一)银行业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需求。

客户是银行最宝贵的资源,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不断发现和利用机会,了解客户喜好,满足客户需求,赢得客户的信赖,商业银行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和不断发展。

1.客户细分。

从客户价值的方面来看,不同的客户能够为企业提供的价值是不同的,商业银行不应该简单地追求客户数量,而是更多地注重客户的“质量”。要知道哪些是最大效益客户,哪些是潜在的客户,每个客户群的商业生命周期和价值是多少。客户细分是银行确立产品和服务的基础。

2.客户行为分析。

对客户进行管理要了解客户背景,了解客户按价格敏感度、消费习惯等能分几类,这些关于用户的背景分析和分类分析对产品的设计和市场的发展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方案来满足各自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3.客户流失及保留。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保留一个老客户比获取一个新客户花费更低成本且会取得更好的效益。因此,分析客户流失原因,如何防止进一步流失,银行客户生存期多久等很重要,这也显示出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必要性。

4.一对一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的目标之一是在对正确认识和分类客户的基础上,为某类型的客户提供相应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甚至对某个客户提供专有产品和服务,以期达到更好的服务。对于银行重要的客户,银行需充分了解其背景和行为特征,建立一对一营销模式。

(二)网络模式下客户关系管理措施。

1.服务渠道。

互联网使得银行渠道突破了时间、空间、终端介质等方面的限制,逐步朝多元化、线上化、虚拟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客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得银行服务,客户可在任何地点便捷地获取金融服务。如:银行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通过网络社区的形式推出新的产品,客户可在网络社区中直接与客户经理进行信息咨询、沟通、反馈。银行在服务上还应顺应网络时代客户需求“小而精”的碎片化特点,结合渠道定位、客户特征、交易场景等因素进行精准裁剪,以凸显渠道的最佳效用。

2.客户服务。

银行可借助互联网在节约成本、批量交互、渠道延伸等方面的优势,提升自身拓展和服务海量客户的能力。同时,为大众客户提供低起点理财、便捷支付等服务,并扩大银行资金来源;还可将POS流水、网上交易记录等信息作为信贷审批依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客户融资难问题。当然,网络时代下,银行还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主动发现、分析、预测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被动转为主动,实现金融服务多维度转变。例如:根据客户偏好提供理财产品推送。

3.产品设计。

客户使用金融产品和享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千差万别,因此这是银行未来竞争的焦点。银行在设计产品时,应多为客户使用着想,提高产品互动性,如让客户自己设想产品功能或自由搭配产品组合。

4.组织管理。

随着银行服务线上化,银行内部的管理层次可逐步实现扁平化,调整管理环节,建立新的管理流程。提升银行中后台的集约化程度,形成若干个逻辑集中枢纽以支持全行运行。随着数据挖掘等手段的运用,银行可通过电子化手段实现对费用资源、信贷资源、人力资源在各机构、各条线中的合理调度,提高产出效率。

5.行业界限。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金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第三方支付机构、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纷纷介入金融领域。银行可根据自身特长、风险偏好、市场定位等因素理性选择跨界合作对象和目标客群,发挥对主营业务的协同效应。

6.业务范围。

互联网论文范文7

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人通过感受器和显示器来获取机器的状态,通过效应器和控制器来进行机器操作,人与机器通过界面来进行交互。人类行为可简化为三个部分:感受器、大脑和效应器。因此,根据人机交互模型以及人类不同行为的费力度可将交互成本划分为感觉成本、认知成本和操作成本。

1.感觉成本

视觉是人接收外部环境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人获得的80%的信息都来自光线。听觉是人类对声音检测的结果,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我们通过响度、音调和音色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区分,不同的声音会给带来愉悦、欢快、紧张、焦急等感觉。触觉是体表机械接触(接触刺激)的感觉,由压力与牵引力作用于感受器而引起。从信息量的大小来看,视觉、听觉、触觉依次减小。我们通常使用听觉和触觉来辅助视觉上的设计,比如提示音和手机的震动。

2.认知成本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把认知分成两个系统:推理和直觉。推理系统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资源,认知成本较高但结果精确;而直觉系统则主要依赖情感、记忆、经验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认知成本较低但是结果相对粗略。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习惯进行费力的思考,而是满足于相信一个可以快速进入其脑海的似是而非的判断。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激活大脑皮层的大量区域,比如语言、决策、学习、抽象思维、情感、自主运动等区域,认知成本较高,而在执行一个熟悉的、习得行为时,大脑的认知更像是骑自行车滑行下坡,认知成本较低。

3.操作成本

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人用手指、手掌敲击键盘,滑动鼠标,按下按钮,在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表面触摸和滑动,在显示器前挥动游戏控制手柄。除了通过动作与机器进行交互之外,声音也是一种重要的交互形式,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交互作为一种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迅速普及。用户可以通过声音来与移动智能设备上的语音助手进行交互,除了语音输入短信和邮件,还可以实现查询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操作。眼睛除了作为感受器之外还承担着效应器的职责,眼控技术可以通过眼睛发出一系列连续型的操作命令,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眨眼来控制GoogleGlass拍照收发短信和查询天气、路况。

二、基于交互成本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原则

1.移动应用设计中降低交互成本

不同的交互成本需要耗费不同的脑力资源。从人机工程学视角来看,不同种类的交互成本耗费的资源从多到少为:认知成本、感觉成本、操作成本。在移动应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费力度较低的操作成本来代替费力度较高的认知成本。降低用户行为的交互成本可从降低感觉成本,降低认知成本和降低操作成本三方面进行。

(1)降低感觉成本

首先,根据格式塔原理来优化我们的视觉,通过视觉上的编组将功能相近的对象归为一类,划分功能组、逻辑层次以及从属关系。其次,降低视觉噪声,专注目标信息,通过删除,组织,隐藏,转移来保留界面的核心元素,以保证其被快速浏览。再次,使用低频用色保证信息易识别,利用视觉对比度来突出重要信息。

(2)降低认知成本

首先,保持界面、交互、操作的一致性,简化用户心理模型;其次,依靠识别而非记忆,通过信息的适时呈现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引导,确保交互行为的顺利进行;再次,使用图形表达功能,抽象的图形可以比文字表达更多的内涵,更具趣味性和识别性。

(3)降低操作成本

首先,增加手势操作的流畅性,注视焦点转移的流畅性以及界面转场过渡的流畅性。其次,转换输入方式,自动保存用户的操作结果,让用户选择而非输入。再次,充分利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传感器,使用语音、扫描识别(二维码、条形码、文字等)、LBS技术来降低操作成本,增加用户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2.游戏设计中提高交互成本

与移动应用的设计相反,游戏设计往往通过提高交互成本提升挑战难度。游戏需要玩家仔细思考,在屏幕上四处搜寻,用键盘或其他设备瞄准并射击敌人。为了达到游戏时的心流状态,许多游戏增加了不止一种交互成本,例如有的游戏同时具有感觉和操作的挑战难度。

三、结语

互联网论文范文8

(1)对商业银行存款的影响。

商业银行传统的营运模式,其现金管理业务只提供给5万元以上的居民存款和企业大额活期存款,而散户只能获取极低的活期储蓄利息。而余额宝类产品正是针对这些散户,为他们提供了现金管理和收益管理的部分金融服务,帮助这些客户实现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完成手头资金的稳定增值。

(2)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影响。

从投资结构和特点来看,余额宝和商业银行推出的周期为1天的超短的理财产品在性质上极为相似,但余额宝不仅具有理财的功能,还具有支付结算的功能,同时余额宝的收益率远高于商业银行的周期为1天的理财产品,转移了商业银行一部分存款和理财资金。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困境

(一)业务营销方面的困境

在融资方面陷入困境。余额宝购买的是货币型基金,货币基金是所有基金产品中风险较低的产品,一般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等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金融工具,收益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左右,而活期存款的年收益只有百分之零点三左右。在投资理财方面陷入困境。投资理财类业务中对商业银行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是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以及余额宝类理财产品。在与第三方理财产品销售平台的竞争中,商业银行在申购费率、多样性等多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

(二)客户资源整合利用的困境

余额宝是互联网金融模式最成功的产品代表,其成功的关键在于阿里巴巴公司积累客户十年交易的大数据及对大数据有效分析和挖掘,即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又有效控制了风险,这说明大数据已成为电子商务时代金融的核心。传统商业银行由于缺少判断客户信用的大数据,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商务数据积累,导致在互联网金融创新难有突破。若商业银行不能充分意识到没有客户电子商务数据的积累,在未来的创新与竞争中必将会处于劣势,必将会在竞争中陷入困境。

(三)竞争局面的困境

国有商业银行结构凭借在资产规模,网点数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金融行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对于这种金融竞争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及进入壁垒较低,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营运能力与资本并不直接相关,也不需要进行实体网点的扩张,因此打破了现有的竞争格局,使商业银行在竞争方面失去了主动性,陷入了困境。

三、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余额宝的优势主要来自于利率管制。2014年,随着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理财产品的相继推出,迫使我国商业银行进行创新改革。2014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金融改革与发展”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存款利率的放开很可能在最近一两年就能实现。根据上述宏观经济背景,针对商业银行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冲下不失去竞争优势,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种对策:

(一)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展如此迅速,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以余额宝为代表的新型衍生理财产品,将成为互联网发展与金融理财业的创新驱动力。同时,以余额宝代表的金融产品,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商业银行在运营的过程中,不仅要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理财产品的设计上,还要扩散在传统网银的支付,甚至借贷款等业务上进行业务创新。

(二)制定大数据经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