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规划范例6篇

电影产业规划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1

作为首个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上市的民营电影企业,这一年华谊总资产扩大到了原来的三倍;与中影集团、唐山广播电视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唐山大地震》票房收入6.6亿元,创下国产电影有史以来最高纪录,《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上映,这是公司涉足电影业12年来第一部100%自己全资投拍的电影。

与此同时,公司业务也在这一年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投资电影院、收购华谊音乐所有股权、参股北京掌趣科技,在巩固电影这个核心产品在市场上地位的同时,华谊一步步规划并拓展着产业链,欲求“成为首屈一指的综合影视娱乐集团”。

综合经营业绩:票房成功有助收益大增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实际募集资金总额约为12亿余元。

截止到2010年第三季度,公司总资产达18.3亿余元,是2008年5.5亿余总资产的三倍之多。营业收入额为5.3亿余元,同期增长幅度为62.26%。利润总额达到9825.0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61%。基本每股收益为0.2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71%。净资产收益率为5.73%,比上年同期下降6.87%,但较2010年上半年,已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

综合2008年至2010年第三季度各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华谊2009年整体经营业绩优于2008年,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达到了47.59%,利润总额增长了37.49%,每股收益增长了12.28%。但是,公司201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同比下降了46.46%。这主要归结于影视业务受电影档期、制作和发行计划、市场情况等因素的影响。而到了2010年第三季度,受益于《唐山大地震》电影的成功,整体经营业绩则大幅度提升。由此可见,华谊作为以电影、电视剧制作发行为主要业务的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出较大程度的起伏。

主营业务结构与经营业绩:季节性起伏明显

华谊主营业务包括:电影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电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业务。

为了打造电影产业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在公司成功募集资金的基础上,电影院作为华谊在2010年努力建设发展的业务点,成为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和服务中一类新的项目进入了公司业绩表中。

华谊的电影作品和电视剧作品较为人们所熟识,而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主要是公司依托于自身影视资源和专业管理经验,为影视演艺人才提供专业化的经纪服务,或者为企业客户提供包含活动策划、艺人聘请、活动组织运作等企业客户所需的以艺人为主体的各类商业活动服务。综合表2可以看出,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所占比例分别约为30%、40%和30%。

在2010年的上半年度,除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的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5.78%,电影和电视剧的业务收入却同比分别下降了17.36%和44.10%。这要是因为电影和影视剧的制作和发行受电影档期、制作和发行计划、市场情况等因素的影响。电影和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其收益在全年的发展中并不能表现出稳定性与非常明显的规律性,因此,整个企业的收益也就受电影票房与电视剧满足的受众群体的大小的不同而呈现出波动性。

2010年上半年公司上映两部影片,分别是《全程热恋》和《谍海风云》,而上年同期上映的三部影片,分别为《非诚勿扰》、《游龙戏凤》及《拉贝日记》,同期票房收入少了2200万余元。2010年上半年度报告期内实现收入的电视剧为《南下南下》、《复婚》、《谍变1939)),但是,这与上年同期实现收入的《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大制作电视剧相比,整体实现的收入下降了44.10%。

募集资金使用:打造影视娱乐全方位产业链

截至2010年上半年度,募集资金总额为12亿余元,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5.15亿余元,投入率为42.96%,资金使用进度与效益均符合企业在招股说明书中的资金使用计划。

在华谊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中,公司提出预计募集资金数额为6.2亿元,资金将用于补充影视剧业务营运资金,而实际募集金额达到了12亿余元。按计划,公司将把超额部分用于影院投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为12,966.32万元。实际使用中除了电影、电视剧、影院投资项目均按计划逐步推进以外,收购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的49%股权是计划外的使用项目。但该项目对于华谊“成为首屈一指的综合影视娱乐集团”的战略计划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得到了董事会的同意,项目收购得到成功完成。

根据华谊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华谊正在不断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深挖产品的市场价值,扩展和优化产业链。

1. 投资影院建设,获取产业链下游收益

截至2010年上半年,华谊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影院为两家,分别是位于重庆百联上海城购物中心的影院和以参股方式拥有的位于北京望京华彩商业中心的影院,在建影院为一家。其中,华谊兄弟重庆百联上海城影院是全国首家全3D厅和首家拥有多媒体互动厅的影院,媒体评价为放映设备和管理系统均属国际先进,从装修风格到内部设施都极具华谊特色。

影院业务位于电影产业链的终端,是电影票房收入的直接来源,但同时也是电影票房收入最大比例的获得者。因此,进入影院业务,贯通整个电影业务产业链,对于扩展企业收入和利润来源,提高华谊的盈利能力和提升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作用。另外,通过影院的连续性票房收入和影院资产的稳定性价值,可弥补电影产品效益的波动性,以稳定和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价值吸引投资者的投资,这都是影院建设的价值点所在。

2. 收购华谊音乐,打造综合影视娱乐集团

2010年5月13日,华谊使用公开发行股票超额募集资金中的3445万元,收购华友数码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持北京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从而持有了华谊音乐100%的股权。

华谊音乐成立于2004年,主要经营范围为音乐艺术制作,音像制品批发,数字音乐技术开发,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企业形象策划,展览展示。此次收购主要体现了华谊力图打造“成为首屈一指的综合影视娱乐集团”,逐渐完善业务布局的战略规划。

华谊在收购可行性报告中提出,公司过去曾经尝试将电影《集结号》与主题曲《兄弟》,电影《非诚勿扰》与主题曲《信以为真》,电影《风声》与主题歌《且听风吟》相结合,对电影的营销宣传具有非常正面积极的拉动作用,影片均取得票房佳绩,而歌曲亦广为传唱。华谊音乐曾推出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一首歌取得了数百万元的无线收入。通过完全掌控华谊音乐的股份,可以推动音乐与电影销售的两方联合,这也减少了公司的交易成本,增加了公司的独立性。

3. 参股北京掌趣科技,电影策划可推广成手机游戏

2010年6月18日,华谊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485亿元,

通过以收购股权及增资的方式取得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22%的股权。利用对掌趣科技的收购,华谊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布局,通过电影与手机游戏两者的结合,挖掘出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8月,是注册于中关村科技园的高新技术企业和双软认证企业。作为专业的移动增值服务提供商,掌趣科技通过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及众多业务伙伴的合作,向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增值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手机游戏、页面网游、社区网游等业务,自主开发了《潜伏》(同名电视剧授权的手机游戏)、《三国格斗》(新版电视剧《三国》的授权游戏)等游戏产品,并了美国著名游戏公司EA公司的《极品飞车》、《2010FIFA南非世界杯》等手机游戏产品。通过公司已开发的产品,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在影视剧作品与游戏进行结合领域颇有建树和经验的公司,华谊通过参股这家公司实现了公司影视作品改编为游戏的设想,形成了新的业务发展渠道。

移动媒体的普及导致了众多传媒企业将移动媒体作为接受信息的终端,这对扩宽信息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影响力是一个极有必要的发展方向。而且,随着日后3G网络的普及,移动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和各类软件的效用都会有很大提高。在这个前提下,华谊通过参股北京掌趣科技,新增了一个内容盈利平台。同时,影视作品改编为游戏,一方面实现了影视作品的二度开发,另一方面也对影视作品起到了快速有效的宣传推广作用。

由此可见,华谊在新媒体领域扩展产业链的延伸广度方面也算起步较快。

以上三点,均说明了华谊在上市获得了资金支持后,正努力朝着建构一个全方位娱乐产业集团的方向迈进,各项举措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要想减少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需要真正强大的市场评估能力和执行力,华谊给出的理由和条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现实中究竟能有多少反映在业绩上,还不能过早下结论,这仍值得研究者们跟踪观察和分析。

上市推动企业朝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前进

早在2009年10月底华谊上市前后,众多研究评论类文章均指出了上市对于我国影视产业的影响和意义。比如有文章指出华谊上市对企业经济实力、盈利模式、品牌建设、吸引人才等方面均有积极的意义,这些积极意义将同时作用于中国影视产业的整体升级。

从华谊的这一年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上市对华谊的确产生了以上几方面的作用,例如前文分析的“投资影院建设,获取产业链下游收益”、“收购华谊音乐,打造综合影视娱乐集团”、“参股北京掌趣科技,电影策划可推广成手机游戏”,这三项举措,都证明了华谊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盈利模式的完善。

除了以上提及的几点外,根据企业今年的发展走向,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即上市推动了民营电影企业朝规范化和专业化方向前进。这个规范化和专业化,主要定义为按照一个上市企业应该遵循的市场规律和规范进行经营管理。在今年华谊的运营发展中,这种规范化和专业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运营规范化表现在企业组织必须根据上市公司的各项管理和运营规则进行组织架构和开展业务。每一个项目的建立和投资计划,必须经过公开的董事会共同抉择。这大大增加了各项决策的可靠性。同时,公司运营管理者也必须根据企业的各项规则从事商业活动。

另一方面,运营的专业化表现在企业开始朝着一个国际化的电影娱乐集团方向开拓业务,市场化运作能力和水平将会获得极大提升。从“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到“十七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再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的做大做强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头戏。而文化产业要真正在世界市场上有所作为,首要一条即应按照市场的规律运作。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2

关键词:城市规划;产业经济;城市规划与产业经济发展

一、产业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是紧密相关的

实际上,从规划的本质角度来说,就是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开发和利用。而一个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目标的实现,落在地域上也表现为各类经济产业对土地的使用。具体的两者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城际联系的影响

由于城市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有形的如城市的对外交通,无形的如邮电通讯以及电子信息等,而产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原材料的采集、生产设备的引进、产品的市场销售等都需要与外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每一次产业经济的发展,都对城市的对外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城市规划要对对外联系特别是大型的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安排,而合理的安排必然会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

(二)对城市内部联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所谓“动一发而牵全身”。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城市规划中就要为这些劳动力提供相应的生活设施、交通设施与社会福利保障设施及其子女的文化教育设施,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脑力劳动者,这样一来对城市的科技文化设施如高校、科研院所等的设施要求就会更高。重工业则需要提供充足的能源设施与便捷的交通设施相辅助。所以规划中一定要考虑到产业及其相关设施的需求。

(三)对城市功能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经济,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城市的支撑,在低级产业如原材料生产的地区,甚至影响到所在城市的生死存亡,当然在具有全面与发达的综合性城市,不会由于一种产业的兴亡而决定城市的兴衰。但是合理的产业结构、健康的产业发展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将导致城市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功能的失衡与矛盾的恶化,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产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与城市规划是息息相关的,有了城市规划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平衡,产业发展才有了支撑基础,而产业的优化发展又为城市的壮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对城市规划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一)对城市土地规划的影响

土地是城市的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它由于规模大小、地理位置、地质水文、地形地貌等不同呈现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二)对城市环境规划的影响

这里指的环境一方面指的是环境污染的层面,另一方面指的是地理环境如靠山、沿河、滨海、或临近铁路、港口及城市主要干道等层面,一般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在环境优美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通常情况下资源消耗大、污染较严重,所以必须依据情况规划在城市下风向的郊区。

(三)对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电力电信、给水排水、环卫设施等等,也包括交通、通讯等设施,产业生产的发展无时无刻离不开这些基础设施的支持,并且对这些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对电力电信,除了单位产量耗电量,对电压、电流也根据生产的工艺要求有不同的需求;又如给水排水,各个产业的需水质量、水压、净化程度都各不相同,还有就是用水性质,农业用水、生产用水还是消防用水都有不同的要求。

(四)对城市服务设施规划的影响

产业生产需求对产品原料及成品进行及时地流通,也需要对资金的流通。这就形成了对城市商业、金融、仓储等其他服务设施有了需求,这些服务设施主要来自第三产业,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今天,这种需求度将越来越高。这也对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但要使产业在量上得到发展,更要在质上有新的飞跃,是产业更具有生命力。

三、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市规划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存在的几个问题

1.从城市规划的编制依据来看。城市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如GDP目标及其相应的经济指标。相应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如何,现有的产业结构将做哪些必要的调整,产业布局情况如何,都是规划部门要考虑的因素。所以产业经济要想实现城市空间地域的合理落实和布置就必须遵循规划的思想。

2.从规划编制的时限来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具体化,除了对城市进行长远设想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规划年限。但实际工作中,常出现规划期限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期限不一致的现象。所以要真正发挥规划对产业经济的指导作用,就要加强规划时限确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3.从规划的方法来看。传统的规划方法是先根据城市人口的机械增长与自然增长预测城市的总人口,然后根据城市规划用地标准计算城市用地规模,并按照城市用地的现状与合理的用地比例进行功能布局与用地划分。而事实上这样是不够的,如果过多考虑人的因素,忽视产业经济对城市规划的影响,就会适得其反。因此规划期限内应对产业经济的发展模式、规模及各产业结构进行预测来换算成用地规模、基础设施规模,并落实到城市空间中去,这样的规划更具说服力。

4.从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传统的规划模式强调功能分区,这就忽略了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史脉和文脉,不是靠规划来改造或设计就能形成的,所以不应该过分强调主观的意识,应结合每个城市的独特经济活动内涵,进行规划布置以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

(二)城市规划对产业经济影响的基本因素

基于上面提到的城市规划对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修缮,用新方法、新思路使其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向着更有利的方向发展。

1.规划新的空间模型,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方式中,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增大,如“加速城市地区的新城和卫星城建设、推动工业企业向外迁移、城市中心地区功能的转变和重建”,随着这些规划的实施,城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市面貌有了创新性的改变,城市规划已经在产业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借助新的城市规划手段,增强城市的资本竞争能力。实践证明,基础设施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将会促进个体和群体部门的投资欲望,刺激城市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有助于城市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现阶段高水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可以增强城市优势和吸引力,尤其是能够增强引入国际资本的竞争力,所以基础设施规划的好也会促进产业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了就会扩大优势不断创新进步使其自身更加完善更加成熟。

3.加速城镇化脚步,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机遇。城市地域分布格局的转变,将意味着经济的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发展城市及城际的经济联系,促进城市工业分散和专业化分工的深化,扩大产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第三产业的需求,更好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动力。城市经济的发展即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它包含一、二、三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但不同的城市性质,三者的权重不同,但在城市经济中第二产业应该有相当的比重来作为支撑,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产业优势,体现产业经济规律,使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重视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创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环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现阶段,我国正在全面倡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又在不断的吞噬着农村的地域,一面是生命的基础,一面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有需要不断的扩展空间占用土地。事实表明:尤其是大城市农业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这样任凭城市扩张忽视农业发展的现象,在城市规划中应得到足够重视。

(二)进行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适应城市新空间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脚步,国有企业的干戈、改制工作的逐步推开,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刻的调整,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进入WTO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新格局、新挑战,城市规划也要与时俱进,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与改革。

首先,要把握重点,针对第二产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不同的规划发展方案;其次,充分重视高新技术或资金密集无污染型产业即都市型工业在城市中的再定位问题,从而使城市的布局形态更趋合理,使城市发展更为有序、有效、有机统一。

(三)加速城市第三产业发展,重组产业规划布局

在加速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对加快信息、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旅游、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事业的发展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所以,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城市中心的经济结构,扩大第三产业服务范围。把城市中心地区建设成为全市甚至全市域的城市经济指导中心,对未来经济产业诱导和前瞻影响。第三产业用地,不是简单的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只要符合总体规划要求,适合第三产业布局,均可纳入这类产业用地,从而克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性,而对于小型的第三产业布局则可以在社区规划、居住区规划中,使服务的对象更具体化,使产业发展真正贴近居民的生活。

五、总结

综上所述,产业经济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产业经济对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十七大的胜利召开,提出了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号召,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前瞻理论,这些必将为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的各自发展及其相互作用产生有利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产业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尽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使我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胡建东.城市产业经济与城市规划关系初探[J].上海城市规划,1999,(6).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3

为做好立法调研工作,广电总局法规司、电影局配合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分别于3月9日、11日组织召开了以繁荣电影创作、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促进电影发行放映繁荣发展、完善电影摄制法律制度为主题的4个专题调研座谈会。国务院法制办教科文卫司负责人一行,总局电影局、法规司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

国务院办公厅年初播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了加快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10项主要措施,其中包括支持电影企业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以及抓紧推动建立完善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等。

意见指出,电影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电影产业属于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文化产业。大力繁荣发展电影产业,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扩大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电影业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产品日益丰富、市场日益活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意见提出到2015年底电影产业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企业自主经营的电影产业运营体系,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电影公共服务体系,依法行政、科学调控、保障有力、管理有效的电影行政管理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全面提高电影的创作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不断满足城乡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意见提出了10项主要措施:

一、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提高质量。

在数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提高质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努力多出优秀作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精心组织生产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主体地位的重点影片,着力强化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电影在振奋精神、增强信心、凝聚力量、促进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扶持现实、农村、少数民族以及少儿题材的电影故事片创作,积极促进动画片、纪录片、科教片以及适合网络、手机等新媒体新形式传播的产品的生产,努力形成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电影创作生产格局。切实加强影视制作、动漫等产业基地建设,努力推进电影创作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加强特种电影的研发。进一步改进政府评奖,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努力营造良好创作环境。建立健全政府资金投入机制,继续执行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等制度,使政府资金在引导创作、繁荣创作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2006〕43号)要求,继续设立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本区域重点影片拍摄项目。充分运用文化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电影创作生产的扶持力度。

二、加快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加快推进国有电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和支持文化企业发展两个规定的通知》(〔2008〕114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创新企业品牌为核心,以提高影片质量和市场营销能力为龙头,整合制片发行放映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着力培育发展一批国有或国有控股龙头骨干企业,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活力。加快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电影生产企业,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审批服务。对非公有制电影企业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融资服务、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予国有电影企业同等待遇。

三、进一步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

进一步深化院线制改革,大力发展跨区域规模院线、特色院线和数字院线。积极探索院线经营规律、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加强全国电影放映票务系统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影院经营服务水平。着力发展主流院线市场,大力开发二级市场和社区电影市场、农村放映市场,积极开发电影的电视点播、家庭影院放映、互联网点播、手机等移动多媒体播映等市场,加快形成传输快捷、覆盖广泛、层次多样的现代电影市场体系。进一步扩大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认真落实年放映国产电影时间不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三分之二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国产影片发行放映考核奖励。继续执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加强电影行业宏观调控和促进国产电影发行放映。

四、大力支持城镇数字影院建设。

将城镇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纳入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点推进。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信贷、税收优惠、补贴奖励等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城镇数字影院建设,鼓励各类资本投资建设商业影院和社区影院。国家给予必要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县城的影院建设,各地对建设项目选址、立项、征地、投入、办证等给予大力支持。对城镇数字影院建设使用国有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给予土地供应支持,其中只有一个意向用地者的,可按法律法规规定以协议方式供地。投资者要专地专用,不准改变用向。

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电影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电影企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各地可以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电影风险投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电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努力培育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六、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鼓励开展电影产业领域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电影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电影技术企业开展电影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设备改造。实施电影数字化发展规划,大力推广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存储、监管等环节的应用。提高国家中影数字电影制作基地的经营管理水平,形成集约化生产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完善符合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要求的数字电影标准体系,提高电影数字设备国产化水平。研究开发数字电影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全国和省级电影数字化服务监管平台,完善0.8K数字电影流动放映,1.3K、2K数字电影放映的市场服务和技术监管系统。加快研发网络实时监控系统技术,完善数字化分发和接收系统。抓紧实施资料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加快数字影片节目库的建设和利用。

七、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

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工程。积极培育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农村电影院线公司和农村电影放映队,普及数字化流动放映,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立固定放映点;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和公益版权片源保障机制,加大投入、改善服务、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积极推动农村电影放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鼓励电影企业深入城乡社区、厂矿、校园、军营和广场等开展公益放映活动。大力提倡电影发行放映企业采取优惠票价等多种方式满足农民工、城市低收入居民等群体的观影需求;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电影译制工作的扶持力度,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看懂看好电影。将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纳入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学生放映的爱国主义电影所需经费从公用经费中开支,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影视教育经费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

八、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落实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优惠政策,通过现有渠道,加大对电影产品和服务出口支持力度,努力形成长效机制。加快培育海外营销的市场主体,加大国产影片海外推广营销力度,拓展渠道,完善网络,探索建立国产影片海外推广营销体系,推动国产影片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支持电影企业、电影作品参加重要的国际电影节展和交易市场,进一步办好“上海国际电影节”等活动;推动“中国电影频道”等采用频道时段合作、有线电视网络租用及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加快海外落地步伐,扩大用户规模;积极与各国政府、国际电影节展组委会、电影机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建立广泛友好的合作推广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外合作拍片,继续举办好中国电影展等活动,努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九、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抓紧推动建立完善促进电影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重点推进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制定和公布实施,制定和完善深化电影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地方电影行政管理职能归口划转工作,着力推进各级广电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电影行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市场准入管理,严把立项、备案、审查、发行放映和播出等关口,规范互联网电影传播秩序。切实加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化监管,防控各种形式的非法电影,坚决打击电影走私、盗版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规范放映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统一规范电影产业数据统计工作,保证电影市场信息全面、准确、公开、透明。充分发挥电影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良好形象。

十、大力加强队伍建设。

创造条件,完善措施,积极发展电影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努力造就遵纪守法、爱国敬业、德艺双馨、技艺精湛、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重点加强创作、技术、经营、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高度重视既懂艺术又懂现代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既懂经营管理又有外语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运作的外向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优秀电影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意见指出,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影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拓展适合电影产业发展的融资方式和配套金融服务;对符合信贷条件的电影企业,金融机构应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支持具备条件的电影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利用银行贷款等多种融资手段,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规模,壮大实力。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国有和国有控股电影企业重组上市。积极探索建立电影风险投资机制,各地可以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电影风险投资,鼓励大型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等方式投资电影,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团体依法发起组建各类电影投资公司,努力培育电影领域战略投资者。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4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目标优化

前言:我国进入21世纪后,逐渐步入信息化网络时代,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现阶段中,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趋势逐渐以大电网和分布式发电相结合为主。据调查显示,分布式发电在我国社会各领域中得到广泛性的应用,究其发展快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分布式发电对于相关配电系统具有支撑性作用,分布式发电在相应配电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压得到相应的电力支撑,从而改善配电系统中电能的质量,并能够有效节约常规发电机发电过程中所使用的大量燃料,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由此可见本文对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分布式电源的相关内容概括

(一)分布式电源的内涵

分布式电源主要是指在用电和装置电源过程中,直流电源的装置中的电流功率一般为数千瓦到50兆瓦的小型独立电源,此种小型独立电源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与其周遭的环境兼容,通常情况下分布式电源有相应的电力部门、对电能进行使用的电力用户或是其他电力系统所有,主要是为了能够在电力发电过程中,满足相应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对电力要求的相应特征,例如通过分布式电源,对边远地区的用户或是商业区居民提供电能,以方便其相关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由此节省电力系统在发电过程中对相应变电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电的可靠性。

(二)分布式电源的特点

分布式电源与传统型的电源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环保性能较好。分布式电源的主要发电材料为风力、潮汐以及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为主,上述能源不仅为可再生能源,同时其也是清洁性能源,在发电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以往传统发电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固体废弃物,尤其就近安装的分布式电源避免了远距离高压电线的建设,由此减少了对树木的砍伐,从而提高了环保效能;另一方面,分布式电源的节能效果较好。分布式电源在发电过程中是通过对优质能源的综合性利用,对优质能源进行分析和开发在发电过程中同时提出多种能源的发电模式,能源利用率比传统发电产生的能源高达一倍。

二、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规划的影响

(一)分布式电源使配电系统的规划存在问题

分布式电源使配电系统的规划存在问题是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规划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分布式电源是电力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分布式电源的产生,对配电系统的规划不仅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的规划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大量电力用户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对分布式发电进行大量安装,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相关配电网的规划人员对于电力负荷的增强预测情况,因此影响配电网在发电系统中的规划。另外,由于配电系统的规划问题与发电的维数紧密相连,在发电过程中若再出现诸多发电机节点,将对于寻找配电系统中的最优规划方案造成困难[1]。

(二)分布式电源使配电网系统的规划产生冲突

分布式电源使配电网系统的规划产生冲突时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系统规划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二。在现代化网络信息社会的进程中,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社会各行业对用电量的需求日益提升,由此在配电网系统中,大量分布式电源被接入,但分布式电源自动接入并与配电系统并网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对配电网系统的结构产生了严重影响,在发电过程中,分布式电源的的运行可能会致使原有的电源电流特性发生变化,包括对电压的调整失去平衡,继电保护失去功能等,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分布式电源接入到配电网系统中,必须要使其接受相应的电力调度,从而使其能够在配电网系统中有效运行[2]。

三、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

(一)在配电系统中多目标的布点规划

在配电系统中多目标的布点规划是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的主要方法。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在已有配电网系统的基础上对分布式电源进行布点规划。一方面,根据发电系统过程中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分布情况考虑发电情况,根据国家的相关能源整合政策对分布式电源的类型和位置进行调查,从而考虑对发电环境的限制;另一方面,结合分布式电源的接入配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而言,通过对自然资源和国家相关政策的重新考察,对相关分布式电源建设的最优树木和位置进行规划[3]。

(二)对配电系统多目标的扩展规划

对配电系统多目标的扩展规划是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的重要方法。在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过程中,要根据分布式电源的实际发电情况,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的扩展规划进行深入考虑,结合实际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根据配电系统负荷增长的情况,在配电系统在发电过程中达到最限制时,依据最小目标对分布式电源在发电过程中能够满足负荷增长需要的最佳方案进行规划,不仅要对配电系统进行升级,同时也要增建相应的电力线路,和变电线路,尤其要通过实地考察在适当的区域安装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对配电系统多目标的扩展规划,能够以其优势显著的实用性,在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过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结语: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可靠性,在我国社会各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性的发展,并逐渐在我国发电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于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多目标优化规划的分析,主要对分布式电源的内涵和特点进行阐述,同时从分布式电源使配电系统的规划存在问题和分布式电源使配电网系统的规划产生冲突等分析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系统规划的影响,并从配电网系统中多目标的布点规划和对配电系统多目标的扩展规划等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葛少云,王浩鸣.基于系统状态转移抽样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可靠性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5(02):28-35.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5

【关键词】10KV配电 规划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现有10KV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已经出现不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导致部分城市配电系统的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如果配电规划落后、应对能力较差,就无法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如果遭遇自然灾害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城市电网将可能出现大面积断电现象,严重危及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0KV配电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1.1城市建设的基础

10KV配电网规划建设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同时,对城镇化进程中还未开发的区域,也应该考虑到未来配电的规划与设计,防止造成城市周边地区用电拥挤现象发生。10KV配电设计周期较长,为了防止配电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发生冲突,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需要对两者的规划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所以,科学的配电设计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保障。

1.2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生产

10KV 配电工程不仅包括规划、建设,还包括后期的运行维护工作。城市电网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固定性,一旦建设完成,后期的改造难度较大。所以,10KV配电网的设计确定之后,短时间内基本上不会有大的改动。近几年,配电网出现频繁调整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些地区的工业用电负荷经常超额,不得不对当地的配电网进行架构改造来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2 10KV电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布局结构不科学,规划管理模式落后

10KV配电设备布局不合理是城市配电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电网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规划设计不合理、地区用电负荷变化、新用户接入等原因。配电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配电设备和电网工作人员的管理。对配电设备管理上,管理人员对配电管理的认识不到位,对配电设备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配电设备被偷盗、遭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转,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的阻碍。

2.2稳定性不足,经常出现故障

10KV配电网的稳定性指的是配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非人为引发的故障。城市配电网建设主要以高空架线为主,这样的配电方式便于配电施工,可以尽量减少对周边地区影响。但是这样建设使用的电线通常是裸导线,下雨、打雷、刮风等自然天气出现变化,裸导线很容易受到影响,因城市线路普遍沿路建设也经常遭受外力破坏。此外,即使采用地埋线,避免了天气对裸导线的影响,但是地埋线通常情况下埋藏较浅,新老配电规划埋藏路线不同,在城市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挖断电线的情况,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给城市发展带来很多问题。

2.3线路规划不合理,负荷增长过快

城市早期配电线路设计缺乏科学性,导致配电出现很多问题。在实际生活中,10KV配电线路不合理也是导致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某些10KV配电网建设较为落后,导致部分线路的负荷增长较快。原有的城市配电网无法满足现有的城市用电需求,电线线路长期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严重影响城市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10KV配电规划改进对策

3.1 放眼全局,科学规划,建设网络架构

规划设计城市配电电网要求我们充分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和测量方法尽可能地收集数据,完善信息基础,从而建立符合城市要求和适应城市不断发展要求的配电网系统。10KV配电网的站点规划需要和当地的城市规划、建设计划、城市发展规划互相配合并更多地应用地下电缆、开关站和箱式变压器等,节省占地空间和投资成本。通过合理安排配电网结构可以让配电网既能最优化运行也能有效降低电网损耗,为用电负荷输送最优质的电能。优秀的配电网络架构无论面对哪种变电站全停的情况都可以转供所有的负荷,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因此提高配网的联络水平,联络线路“N-1”通过率,适当增加开关站点,逐步提高配网的电缆化率和绝缘水平对10KV配电规划来说非常重要。

3.2 加强用电负荷预测

10kV配电网的规划与建设是以负荷预测基础为的。负荷预测的正确性及预见性对城市电网规划的影响极大,为了与城市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负荷预测一般是以当地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计划为依据。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广泛收集有关用户的用电需求计划,对市政生活用电的趋势及需求有足够的分析和预测,并总结城市历年的用电发展情况,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最后分析各种预测结果,选定规划期末的总用电量和总负荷。为了使预测达到最大限度的准确,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了解区域发展和用电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且符合当地发展的负荷预测。

4结语

城市配电网的运行关系到城市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生活与工业生产依赖于城市科学配电。所以,为了提高城市配电系统的稳定性,城市配电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针对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重大事故,保障人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1]杜全维.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网规划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18).

[2]敦子华.配电网规划管理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2).

[3]孙寿成,周晨.浅谈配电网规划优化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3(21).

[4]李栋丽.当前农村配电网规划存在问题及建议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3(31) .

[5]温伟良.关于农村配电网规划常见问题分析与改进思路[J].科技经济市场,2014(03).

电影产业规划范文6

关键词:城市规划 电网规划 协调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M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140-01

在城市规划之中融入电网规划,这样既可以满足电网供电的需要,又可以满足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关系的角度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可以使电网规划真正成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规划。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各地方城市规划中的电网专项规划与电网行业发展规划分别由城市规划部门和供电部门编制。这两个部门由于职责和工作侧重点各不相同,因此,两者的规划很难达到真正的协调统一。本文对如何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进行了分析。

1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在城市规划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部分就是对城市电网进行规划,城市电网规划的好坏极大的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好坏,也会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包含的关系,以下将进行深入的分析。

(1)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由于两者的侧重点和工作范围不同。因此,两者的性质特点、涉及的范围与深度都是各不相同的。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它所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广泛。而城市电网它为人民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它依附于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部分[1]。

(2)城市规划和城市电网规划是彼此支持的关系。城市电网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和重要内容,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反过来城市电网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城市的发展,它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能源和动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服务[2]。

(3)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会给城市电网产生巨大电力需求压力。城市的发展需要电网不断的发展,同时城市电网的发展也需要具有理性和经济性特征,因此,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需要具备相对独立性、灵活性以及可操作性。

2 我国城市电网规划建设现状

2.1 电力负荷高速增长,城市电网规划用地日益减少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的电力负荷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近年来,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电力负荷都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某些地区某些年份竟达到20%以上。按照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状况和形势,预计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我国电力负荷仍然会保持高速的发展。

另外,虽然我国幅员辽阔,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对于某些城市其电网已经形成规模,如果随着经济的发展,再进行新的规划,势必会占有大量的土地,因此,在我国往往出现城市电网建设无地可用的局面。

2.2 城市电网建设与城市基础建设时有冲突

城市基础建设与城市电网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电网建设与城市道路改扩建之间的矛盾。目前,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城市道路建设(包括改扩建)与电力企业线路走廊建设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常常是城市进行新建或者改扩建道路往往会在己有的线路走廊上进行,因此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要电力部门负责所有的线路迁改费用,而电力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这部分费用。因此,两者常常出现矛盾。

2.3 城市电网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

由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与城市电网规划没有相结合,因此在城市电网建设过程之中往往对环境有着突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在市区内架空线频繁穿越,架空线在居民楼前屡现,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2)在电网建设过程之中,输电线路往往会有电磁辐射,会对环境和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

(3)电网建设设备和营运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之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常常会对城市造成噪音污染。

3 协调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的措施分析

3.1 收集材料,综合分析,做好规划基础的工作

若想做好整个城市电网规划,就必须做好电网的规划的基础工作,坚实的前期工作往往是一个优秀的电网规划的基础和基石。电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主要是对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输电线路方面和电源点等原始资料进行前期资料的分析和收集工作,需要收集的资料还包括:最大负荷、规划基础年的电量、经济发展指标、分区负荷、电网及设备现状、产业电量发展指标等基础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迸行分析和预测,为城市电网规划提供准确有力的依据。

3.2 做好负荷预测的工作

由于电力的需求量受到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技术构成的变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各地区建设个各种类型的工业园区,而由于电力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不畅,使得这些工业园区内的用电负荷往往和预测负荷差距很大。因此,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要做好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工作,对于各地区的电力负荷数据进行收集,引入不同的方法对于电力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这样才能使城市电网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3.3 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在进行城市电网规划时,应该将规划角度设定在统筹整个城市整体规划之中,对于城市电网规划来说,它主要侧重:在城市空间内部,使得城市电网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对于经济和技术层面的合理性进行更多地强调,专业性更强。而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更强,因此两者之间应该注重相互协调和衔接。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原则下进行电网规划的编制,以往的电网规划仅仅是将自身的一部分,即规划项目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在现有负荷基础之上城网规划应从市政规划入手,在规划过程中服务于市政规划。在操作过程中,具体应对负荷预测做到分业、分区与分时预测相合。应研究不同行业在城市的具体年份、具置的负荷,使线路、变电站等供电设备的规划及建设满足负荷增长的需要。变电所布点也要充分考虑配电规划,因为合理的变电所布点可减少供电企业配电网的投资,从而从整体上降低电网建设投资[3]。

参考文献

[1] 张文哲,陈刚.电力市场下负荷预测综述[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7l~74.

[2] 程浩忠,范宏,翟海保.输电网柔性规划研究综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19(1):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