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例6篇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文1

2.中国民用航空杂志社,北京 100010)

[摘 要]私募基金上市是指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发行,在证券市场上募集资金,成为公众公司。随着黑石公司的公开上市,私募基金上市成为行业热点,并一度被认为是私募基金的发展趋势。我国私募基金正处于发展阶段,研究国际成熟市场私募基金的上市趋势,有助于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与成熟。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上市;利弊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44-02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先天特性即不对公众开放,所以私募股权基金上市一度引起了较大的争论。尽管对私募股权基金上市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美国、欧洲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私募股权基金上市已经成为行业的趋势和热点。本文从私募基金的特性和内、外部因素对其上市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1 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上市优势

私募基金的商业模式是通过定向私募募集资金,在发现和购买具有潜力目标企业股份后,利用其自身经验和资源,通过持有和改造实现股份增值,最后出售股份获利。从私募基金的商业模式可以看出,上市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私募基金有积极意义。

1.1 拓宽融资渠道

私募基金上市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善投资者结构,实现快速发展。私募基金上市通过公开募集资金,拓宽了原有私募融资渠道。同时,私募基金上市有利于公司信息更加透明,对公司运营有积极意义。

1.2 降低融资成本

上市可以增加私募基金的信誉度和美誉度,提升社会形象,降低融资成本。信誉度和美誉度对私募基金至关重要,信誉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私募基金可以形成“优势富集效应”,降低融资成本。

1.3 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随着大量社会资本进入私募基金行业,私募基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优质的投资项目,往往是多只基金相互竞争,其结果是推高了目标企业的股权价格,造成竞争加剧。上市的私募基金通过上市吸引公众资本,扩大资本实力,更易获得竞争优势。

2 私募基金高回报率的内、外部因素分析

私募基金之所以对投资人有巨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其无与伦比的造富能力,美国优秀的私募基金的年回报率超过30%,分析其高额回报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到离不开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

2.1 外部因素

(1)市场环境。在过去20年,私募基金高速发展,对照世界经济发展不难看出,这20年间,世界经济经历了科技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三次大规模的进化和转型,大量的优秀企业在这一过程中诞生和崛起,私募基金的发展也恰恰是和这一阶段相吻合的,世界经济的进化和转型为私募基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2)低税率。由于绝大多数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为有限合伙制,根据美国1986年国内税收法,它获得的基金利润只需缴纳15%的资本利得税,而不用缴纳35%的公司所得税。这项税务规定使有限合伙制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可以在相同的收入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利润。

2.2 内部因素

(1)信息不对称。私募基金要从每年上千个项目,发现投资目标,并作出投资决策。因为私募基金的相对封闭性,所以项目的谈判基本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做出的,基金因处于投资者的角色,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以支持投资决策,而项目方经常处于信息劣势,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信息不对称,有利于基金获得更低的交易价格。

(2)高激励机制。私募基金的主要投资者是养老基金、社会保险基金、机构投资者,对这些投资者而言,安全和稳健是投资决策的首要考虑因素,所以为激励私募基金管理者,美国通行的私募基金管理费用为2%,管理者的投资收益分成为20%。如此高比例的投资收益分成激励了私募基金的金融精英不断提升私募基金业绩。

3 上市对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分析

目前,私募基金成功的外部市场因素已经发生变化,而内部成功因素也将随着私募基金的公开上市而发生改变,私募基金成功的内、外部因素将受到挑战,逐一分析如下。

3.1 外部因素

(1)市场环境。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成熟,网络经济进入相对稳定阶段,在大的技术革命和科技创新出现以前,世界经济将经历一个平缓的发展时期,带来革命性变革的新公司出现频率降低,而原有的优质公司已经几经筛选,成熟市场的优质企业越来越少,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2)低赋税率将受到挑战。随着公开上市,私募基金的财务数据将向公众公开,私募基金高利润、低赋税的经营状态,将引发社会不满,并引发相关政治因素,使经营问题社会化,并最终向不利方向发展。

以黑石上市为例,自从黑石集团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申请之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高收益和低税赋就引起了美国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黑石集团是一个有限责任合伙制企业(如下图),根据美国1986年国内税收法,它获得的基金利润只需缴纳15%的资本利得税,而不用缴纳35%的公司所得税。

美国参议员Max Baucus和Charles Grassley已经向参议院金融委员会提交了针对该税法的修正案,要求针对黑石等有限责任合伙制企业同样征收35%的公司所得税。据估算,如果该法案获得通过,那么黑石的年收入将减少2.5亿美元,在相同市盈率下,市值也将缩水15%~20%。

3.2 内部因素

(1)信息不对称优势丧失。随着公开上市,私募基金必将会遵守严格的监管和信息披露制度,其交易过程和交易环节将高度透明,竞争对手、项目公司,都可直接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这使私募基金在谈判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将无法获得价格优势。

(2)高激励机制将受到挑战。上市后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高激励机制将受到很大挑战,同时因为巨额的上市后维护费用,将使可分配利润大大降低,而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从而使上市公司的发展动力不足。

由此可知,私募基金公开上市与私募基金的行业特点发生了背离,公开上市将部分丧失私募基金的竞争优势,使上市后的基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并可间接造成成本增加,优秀人才流失,最终造成利润降低,对投资人的吸引力降低。

4 结 论

私募基金上市的主要动力无外乎两点:一是原有股东的变现需求;二是形势所迫,被迫上市。无论从哪一点出发,其上市的原始动机都是短期的投机行为,从长期看都不利于私募基金行业的健康发展。从已经上市的私募基金来看,在上市后,实现了其主要诉求以后,机构投资者和公众投资者将负担起沉重的长期义务。

私募基金有自身的发展和运营规律,为满足短期的利益诉求而盲目地寻求上市并不可取。从私募基金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上市虽可一定程度上解燃眉之急,并有一些现实的优势,但整个行业也必将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就私募基金而言,公开上市弊大于利。

参考文献:

[1]巴曙松.私募基金上市之利弊[N].证券日报,2008-05-06.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文2

如果能够在私募债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私募可转债(以下简称“私募转债”)与中小企业结合,连接私募股权与私募债权,将有助于中小企业更方便地获取多种方式的融资。

“股债混合”的融资方式对于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为中小企业主提供更主动、更便利的融资选择。其中,“私募转债”与“投贷联动”这两种方式今后必将“双轮驱动”,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市场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私募转债有待博弈

目前我国还缺乏中小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可转债相关的法规为《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其中规定:

发行可转公司债的上市公司除了应满足组织健全、运作良好,盈利能力具有可持续性,财务状况良好等发行债券的一般规定外,还需满足三个条件——

(一)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二)本次发行后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的40%;

(三)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

由于沪深两个交易所出台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中并未对发行私募债的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提出要求,因此未来对中小企业作为私募转债发行主体的条件也可适当进行放松。

与债券的发行方式一样,可转债可以采用公募和私募两种方式。尽管私募转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外,以私募方式发行的可转债占据了可转债市场的半壁江山,并广泛应用于股权基金和创业资本对中小企业的投资、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兼并收购交易、上市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职工股权激励等。

以美国为例,调整美国私募发行制度的规范有三个,即1933年《证券法》的4(2)节、1982年的《D条例》与1990年的《144A规则》。美国上市公司为了掌握可转债发行时机等因素,大部分选择了私募市场作为初始发行,但是很大一部分私募发行的可转债在初次发行之后会选择继续在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获得公开发行。在美国市场,私募转债还被广泛应用于天使投资中。

在香港,上市公司以私募方式发行可转债需要满足香港上市规则15.02(1)条规定,即所有认股权合计可能转换的股份不超过已发行股本的20%。此外,私募可转债也广泛应用于未上市企业和PE 的交易中以及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交易中。

当前艰难的融资环境下,中小企业在融资谈判中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国内的PE等投资机构对私募转债并不感冒,他们对如何获取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公司股权比较关注,对较低回报的债权却兴味索然。

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引入可转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优化融资结构,对融资方较为有利。因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小企业私募转债的发展,还需经过市场的检验以及融资方与投资方之间的博弈。

投贷大礼包

除了通过市场手段发行私募债外,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也进行了不少尝试。为了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与控制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不少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创新的融资模式,最为典型的是银行与投资机构联手,以“股权+债券”的模式,投贷联动,为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

招商银行是最早开始探索投贷联动的银行之一。早在2010年,招行便开启了“千鹰展翼”项目。该项目计划每年选择1000家以上有走向资本市场潜力的创新型成长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通过打造股权投资服务平台和设计创新的债权融资产品两项手段,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这一举措,招行从传统的贷款人华丽变身为融资组织人,将银行贷款、PE基金、政府引导基金、资本市场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除了招行外,浦发、中信等银行也在积极探索投贷联动的新模式。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文3

[关键词]私募基金 风险 监管

近年来,持续增长和日益开放的中国经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私募基金投资,国内私募基金也快速成长,成为活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新兴力量,为高技术企业创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同时提升了证券市场的现代化水准并且规避证券市场的部分风险。同时,也应该看到,私募基金由于其运作的特点和模式,但也可能在新的层面上产生新的风险。近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中关于私募基金是否应该合法化的问题争论不休,之所以没有明确鼓励发展私募基金主要原因之一即是私募基金本身的运作方式中的风险规避尚待解决。

一、私募基金的风险

1.法律和政策风险

对于国内私募基金而言,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使其处于法律和政策的边缘地带。迄今,我国的《证券法》、《信托法》等法律的条文都没有对私募基金的含义、资金来源、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等问题做出明确规定。2003年10月《证券投资基金法》出台,由于存在诸多争议,仍未能够为私募基金“正名”。从外表看,许多基金似乎都有合法身份,但如果对其经营的业务进行深究,其中一些机构很容易让人与“地下集资”、“非法集资”联系在一起。正是由于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得不到承认,其经营活动一直游离于法律和政策监管之外,一旦发生违约行为,不论基金管理者还是投资者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而面临很大的法律和政策风险,并且基金规模越大,这种法律和政策风险就越高。

2.道德风险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委托—机制,有限合伙人将资金交给一般合伙人负责经营,只对资金的使用作出一般性的规定,通常并不干预基金经理的具体运营。在运营过程中,私募基金经理和基金持有人都追求期望投资收益最大,私募基金经理越努力,收益越大,可是私募基金经理除了拿固定的管理费之外,还可以拿业绩提成费用,当业绩提成费用大于管理费用时,私募基金经理并不会采取使双方利益最大化的投资策略,因为这样选择并不能使其本身利益最大化,而是可能会滥用自己的职权去追求更多的个人利益,从而使基金持有人的资产将承受更大的风险,所以即使私募基金有较为优越的激励安排,但人的道德风险仍然存在。

3.操作风险

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具有隐蔽性,国际上一般对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没有严格的限制,这就会造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对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没有外在约束机制的情况下,私募基金追逐利益的投机本性,可能会让它们为了获取巨额的利润,与上市公司串谋,进行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行为。这些操作风险都会给投资人和市场带来很大的危害。基金管理人的个人操守不好衡量,如果管理人不遵守合同,就会给投资人造成损失。私募基金的流动性风险私募基金一般都具有很长的锁定期,在这期间资金不准撤出,以此来保证基金运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对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不造成影响。私募基金不能上市交易,因此风险不能随时转移,持有人只有等待持有期满才能变现,基金持有人可能在基金封闭期内会因为资金难以变现而发生债务危机甚至破产。

4.信用风险

私募基金不向公众发行,不做公开宣传,完全是通过私下的关系进行资金的募集,资金主要来源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个人和企业的闲置资金,取得收益的方式要么是与私募基金发起人按一定比例分成要么是取得大大高于银行利率的保底收益。因此,私募基金投资人和管理人之间的合约关系,大部分通过双方协议建立,不具有法律的保护。当市场剧烈波动,或行情下跌的时候,私募基金可能会由于倒闭或其他原因而不能履行合约,这就给投资人带来了信用风险。私募基金的投资具有高杠杆性,它可以利用银行信用,以极高的杠杆借贷在其原始基金量的基础上几倍甚至几十倍地扩大投资资金,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获取回报的目的。因此,如果基金操作不当就会面临超额损失,而信用链条会波及债权银行。从私募基金本身的投资对象来看,其风险和收益都较低,但私募基金一旦使用了杠杆手段来进行融资,在增加了收益的同时,也放大了市场风险。

5.系统性风险

专家估计,中国的股票有80%存在高估现象,但流通市值大的蓝筹股却不是私募基金进驻的对象,这意味着有60%~80%的股票控制在私募基金手中,由于私募基金对外许诺的收益率是10%左右,而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红率低于1%,即私募基金必须通过股价上扬赚取资本利得来实现另外9%的收益率,而要每年实现这样的收益率,则要求私募基金所控制的股票价格每年都上涨10%~20%甚至更多。也就是说,私募基金为了实现其收益率目标,将要求中国证券市场保持股票价格长期上涨,但是,由于上市公司很难靠主业保证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私募基金有时还要向上市公司输送利润,与上市公司配合一起通过操纵利润来操纵股票价格,而实际上私募基金向上市公司输送的利润也是源于资本市场的资本利得,因而出现了虚拟收益的反复,造成股市泡沫。当系统风险出现时,私募基金无法实现承诺的收益率,从而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加剧股市的动荡。

二、我国私募基金规避风险的对策

1.推进私募基金合法化,使私募基金有法可依

首先,严格要求私募基金投资人的资金稳定性和风险承担能力。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经验,私募基金投资者为自然人的其净资产不得少于100万元,出资额不得少于20万元;机构投资人净资产不少于1000万元,每次投资额不少于100万元,且投资人要求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和金融知识。其次,出于保护基金投资者利益和基金业健康发展、以及确保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需要,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足够的准备金、经营业绩、人才和营业硬件设施等市场准入资格,并且,管理人的资格应该是竞争性的,而不能是垄断性的,设立私募基金时应向证券监管部门备案。最后,引入信托机构,完善托管人职能。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基金管理人应于托管人相分离,资金专归托管人管理,而且当基金账面资产低于一定水平时,托管人有权利对其头寸进行强制平仓,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加大对私募基金资金来源结构的风险控制

私募基金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来自资金来源方面潜在的风险和资金结构方面潜在的风险。针对资金来源方面的风险,可以加强对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进行管理,控制信贷投放的领域和额度,银行要对自己所投放的资金进行跟踪调查,发现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风险进一步扩大化,同时,银行之间要进行信息共享,防止多家银行向同一私募基金过度放贷。针对资金来源结构方面的风险,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让投资者投入到私募基金中的资金不能够随意赎回,但是基金份额可以转让。这就有效保证了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受资金变动的影响,也能够倡导私募基金迸行价值投资,减少投机,这样也有利于证券市场的稳定。

3.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机制

外部监管的内容不宜过多,主要包括私募基金的信息披露、资金运行状况以及资金募集过程中的合法性等方面。外部监管部门是引导私募基金健康运作的直接机构,就目前的情况看,其职责可由中国证监会承担。为配合其工作,还应制订一套行业自律约束机制,包括私募基金评级机制和保底收益率约束机制。前者的功能是在对私募基金的业绩和信誉度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正确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选择;后者的功能在于通过确定收益率的合法尺度,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4.加强风险教育和道德教育

首先,加强私募基金的监管,提高私募基金的信息透明度。私募基金的道德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和基会管理者之问的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其次,要提高投资者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如果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风险意识,就能够对自己的投资作出合理的选择,同时,有动力和能力监督私募基金的正常运作。这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私募基金的道德风险,促进私募基金管理者尽可能的为投资者利益服务。再次,加强对私募基金管理者的道德教育,建立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其实很多运行机制都是建立在个人的自我约束基础上的,因此私募基金的有效运行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自我道德规范的约束。

5.加快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外部运作环境

目前,由于信用约束机制和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信用状况缺失现象普遍存在,在私募基金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这主要是由于私募基金经理为了追逐更多的个人利益,常常会让自己所管理的资金承受更大的风险,一旦投资失败,私募基金经理如果违约,就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同时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投资者的利益经常会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对于私募基金这样的信用风险,其管理方法则主要采取现场检查、保证充足的担保和保证金,同时可以使用模型化的方法进行管理。另外,加强整个社会的诚信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我国整个市场经济信用体系得到完善,私募基金信用风险才能够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各参与方的利益也就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夏斌.中国“私募基金”报告[j].金融研究,2001,(08).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文4

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的差异

私募基金是相对于公募基金而言的,指不是面向所有的投资者,而是通过非公开方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和富有的个人投资者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它的销售和赎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过私下与投资者协商进行的,一般以投资意向书(非公开的招股说明书)等形式募集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容易发生不规范行为,所以,一些国家的法律法规明确限定私募基金证券的最高认购人数,超过最高认购人数就必须采用公募发行。

与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具有以下优势:(1)由于私募基金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因此,其投资目标可能更具有针对性,能够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度身定做的投资服务产品;(2)一般来说,私募基金所需的各种手续和文件较少,受到的限制也较少,一般法规要求不如公募基金严格详细,如单一股票的投资限制放宽,某一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可以超出一定比例,对私募基金规模的最低限制更低等,因此,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具有灵活性;(3)在信息披露方面,私募基金不必向公募基金那样定期披露详细的投资组合,一般只需半年或一年私下公布投资组合及收益即可,政府对其监管远比公募基金宽松,因而投资更具有隐蔽性,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机会也更大。

但是,私募基金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私募基金受到政府监管相对较宽松,操作缺乏透明度,有可能出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规行为,将不利于基金持有人利益的保护,在可能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蕴藏着较大的投资风险如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风险等。此外,以这种方式发行的基金证券一般数量不大,而且投资者的认同性、流动性较差,不能上市交易。

国外私募基金的运作特点

目前,国际上开展私募基金的机构很多,包括私人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和投资顾问公司等,特别是随着国际上金融混业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的金融控股公司都从事私募基金业务,它已经发展成为国际上金融服务业中的核心业务之一。私募基金在投资策略和运作方式上有以下显著特点:

严格限制投资范围。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和一些富人。美国法律规定:投资于私募基金的投资者必须是“有资格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必须拥有500万美元以上的证券资产,并且最近两年的年均收入高于20万美元,或包括配偶的收入高于30万美元,如以法人机构的名义进行投资,则净资产至少在100万美元以上。

私募基金一般是封闭式的合伙基金,不上市流通。在基金封闭期间,合伙投资人不能随意抽资,封闭期限一般为5年或10年。

私募基金投资策略高度保密。私募基金无须像公募基金一样在监管机构登记、报告、披露信息、私募基金的经理人在与投资者签订的协议中一般要求有极大的操作自由度,对投资组合和操作方式也不透露,外界很难获得私募基金的系统性信息。

私募基金一般都运用财务杠杆操作。一般情况下,基金运作的财务杠杆倍数为2-5倍,最高可达20倍以上,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杠杆倍数会更高。私募基金大规模运作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扩大资金规模,突破基金自有资金不足的限制,以获得高额利润。

私募基金的组织结构一般比较简单。私募基金属于合伙制企业,不设董事会,由一般合伙人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在美国,约1/4的私募基金总资产不超过1000万美元,它们的运作像一个小作坊,通常是在仅有一两个人的办公室里工作。

私募基金一般采取与业绩挂钩的薪酬激励机制。基金经理除了能够获得基金资产的一定比例的固定管理费外,还可以提取一定比例(通常在5%-25%之间)的投资利润作为奖励。

私募基金操作手法多样。私募基金经营机制灵活、没有短期的利润指标和确定的资金投向限制,在投资工具、财务杠杆、投资策略等各个方面也没有限制,这样,基金经理就能在范围更广的投资领域选择投资战略,以获取长期的高额利润。

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现状

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国内业已存在的地下私募基金只能以各种变通形式存在,如果按照基金的要求来衡量,其中一些还不能算作基金,但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将很可能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这些改头换面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工作室、委托理财、公司或契约式私募基金,前者主要为个人资金,后者相当部分来自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也有一些个人大户。

工作室主要参与者为投资咨询公司或一些从事咨询业务较成功的个人,常常由著名股评人士或研究人员命名,大部分负责给客户提供详细的市场操作计划。资金主要为一些个人投资者提供,规模较小,投资者进入工作室的资金量门槛较低,有一定的保本收益率要求。工作室的收入大多不直接向客户收取,而是由工作室与客户进行交易的营业部协商,从交易佣金中提取。双方完全凭一种私人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起委托关系,大多只有口头协议,根本没有正式的文本合同,无法受到法律的保护。

委托理财主要通过证券公司或信托投资公司进行,它们在经纪业务基础上,结合为客户进行的咨询服务以及资产委托和资金运营等手段,发展了相当规模的非公募资产管理业务,通常采用一对一签合同的方式,资金量比较大,一般为几千万到1亿,时间为1年。

以公司式或契约式存在的私募基金主要由投资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来运作,其规范程度差别较大,良莠不齐。这部分资金规模很大,据估计,我国目前二级市场中规模超过10亿的私募基金不下30家,这些私募基金运作较规范,投资者往往要求对管理者进行严格的监控,但也有相当部分私募基金运作不规范,管理者为吸引投资者而承诺较高的回报率,结果导致各种纠纷,有损投资者的利益。

目前,国内地下私募基金大部分只给管理者一部分固定管理费以维持开支(甚至没有管理费),其收入从年终基金分红中按比例提取,这使得资本持有者与管理者利益一致。另外,国际上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一旦发生亏损,这部分将首先被用来支付,以保证管理者于基金利益绑在一起,国内大部分地下私募基金目前也采用这种方式,但比例一般高达10%-30%,之所以比例这么高,是因为中国信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同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法律依据和保障,为了吸引客户,大多地下私募基金对客户有私下承诺,如保证本金安全、保证年终收益率等,含有承诺的私募基金严重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实际上近乎于非法集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书面合同文本,委托人、受托人的利益仍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而国际范围内资产管理中的保本、保底的做法很少见,且受到极为严格的法律管制。

国内私募基金的异军突起,实际上是对现有规则的一种突破,它直接源自于强大的投资理财需求,市场中大量存在着想把闲置资金运转起来、但对投资市场又不太了解的投资者,鉴于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公募基金的投资操作及年终分配情况,对于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而把钱交给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的地下私募基金,又要承担较大的非市场风险。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大趋势较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所以这些私募基金的成长性相对也比较好,尚未出现大的风险。但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及私募基金规模的扩大,其存在于财务杠杆基础上的金融风险就可能会显示出来。因此,地下私募基金越大,越是需要合法的外部监管,管理层应当在目前相对较好的大环境下,承认它,让它从地下走向地上,通过公开化、合法化以及有效监管使它规范发展。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前瞻

私募基金的公开化和合法化将是大势所趋,但大规模发展尚需时日。私募基金要真正浮出水面还有很多障碍,包括法律建设和制度安排,其具体实施细则的颁布以及大规模的实践还会有一个“时滞”,操作中将可能采取先试点,然后逐步放开的渐进方式。

私募基金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目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已被准入证券二级市场,加上具有大量闲散资金的各类社会基金如教育基金、扶贫基金、互助基金、养老基金和保险基金,由于保值增值、追逐利润的动机和目的,都有根据其持有和运用资金的状况,提供具有针对性投资理财方案的需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个人金融资产数量也大幅增加,大量民间资金迫切需要投资渠道;银行存款利率连续下调,实业投资竞争激烈,部分闲置资金找不到合适的产业项目投资,自然会追逐高回报而进入证券市场;随着新股发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收益率将下降,部分申购资金将需要其他的投资方向。私募基金的出现将填补上述需求。

投资者将有更多的选择机会。私募基金面向特定投资者,由于存在特别的对基金目标有特殊期望的客户,基金发起人将会推出为某些定向客户定制的基金产品,从而使基金产品种类增加,市场将会出现一系列细分的基金,如专门投资家电行业的基金、专门投资公募基金的基金、专门投资房地产业的基金等,风险细化,基金投资者也将被细分为不同类型,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偏好选择不同的基金。但是,基金数量、品种的增加,也预示着基金市场竞争加剧,各基金业绩可能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投资者选择的难度加大,从而迫切需要中介机构对所有基金作出客观评价。

私募基金将在规范中得到发展。规范内容将包括:设置私募基金的准入条件;限定私募基金的投资者范围;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等等。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文5

设计灵活

私募债券是指向与发行人有特定关系的少数投资者募集的债券。其发行手续简单,一般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通常不需要向社会公开资料信息。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行人需为非上市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暂不包括房地产业和金融企业。

与公司债、企业债发行规模不得超过净资产40%的限制不同,私募债发行规模不受限制,筹资规模可按企业需要自主决定。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方式也更灵活,券商可以在中小微企业和民间资本之间搭起桥梁,为民间资本设计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债权产品。按规定,我国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行期限为1年以上,暂无上限,可通过赎回、回售条款将期限缩短到1年之内;可分期发行;鼓励采用担保方式增进信用,但不强制要求担保,对是否进行信用评级也没有硬性规定。而且其发行采用备案制度,不需要行政审批,因而发行手续相对简便,发行周期也会较短。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的发行人需提交最近两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但对财务报告中的利润情况无要求,不受年均可分配利润不少于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的限制。此外,对融资资金运用也不作限制,相对于公司债、企业债来说,募集资金的使用更为灵活。同时,由于中小企业信用等级普遍较低,且为非公开发行方式,投资者群体有限,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利率将明显高于企业债、公司债等,但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利率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基准利率3倍。

融资新思路

据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拒绝率高达50%以上,超过半数的中小企业依赖民间借贷。而通过抵押和担保的方式获得金融机构贷款,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中小企业还要承担担保费用、抵押资产评估费等,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发行公司债、企业债对发行人资本、盈利、评级、审计、信息披露等要求比较严格,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发行门槛很高,而私募债券的发行要求较为宽松、审批速度也更快,是中小企业获得债权融资的有效途径。

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在信用评级、发行规模、资金运用、期限及利率上均可以根据发行主体的情况设计具体条款,因此,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具有个性化的特点,有利于丰富债券投资品种。对于投资人而言,私募债券的推出大大丰富了可投资产品的选择,而且相比公司债、企业债,投资私募债券能够获得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此外,私募债券的发行定价是市场化方式确定,随着债券市场交易品种的增加,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结构比例不合理,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程度不高,社会信用主要表现为银行信用,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近几年来,证券市场的不断规范和发展,使得股权融资的广度和深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债权融资方面仍以银行贷款为主要途径。截至2012年1月,在非金融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人民币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规模分别为9559亿元、81亿元、442亿元,银行贷款占企业债务融资比重的95%以上,这样的融资结构一方面大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分散系统性风险。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将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使融资结构更为合理,有助于减轻对银行信贷的需求和压力,降低系统性风险。

着力防范信用风险

中小企业资本、盈利及信用状况不及上市公司及国有企业,加之中小企业私募债对是否需要担保及信用评级无强制要求,在监管权责方面也相对不尽明确,其风险将主要集中于投融资双方,因此在发行时需要特别注意防范信用风险。

要保护好投资者权益,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信息应包括企业的资本状况、财务报表、经营状况等基本信息,以及向金融机构融资、税款缴纳情况、法院判决执行情况等其他信用信息。除此以外,强化信息批露,完善投资人保护的破产清算制度以及企业信用评级体系都是下一步需要积极进行的工作。

私募基金利润分配方式范文6

基金仓位继续上升

上周,325只开放式基金净值平均上涨1.20%,其中股票型基金上涨最快,平均上涨1.33%;其次分别为配置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1.28%、偏股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1.08%、指数型基金净值平均上涨0.14%。

根据仓位测算结果显示,325只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为81.66%,较前周持仓比例变动1.54%,净变动1.36%。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持仓比例为83.41%,相对前周持仓比例变动0.67%,净变动0.49%;偏股型混合基金平均持股比例为79.52%,相对前周持仓比例变动3.02%,净变动2.84%;配置型混合基金平均持股比例73.82%,相对前周持仓比例变动3.36%,净变动3.13%;股票型指数基金平均持股比例94.95%,相对前周持仓比例变动0.09%,净变动0.08%。

325只开放式基金中,98只基金显示主动增仓5%以上,55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仓位变化5%以内的基金共有172只。从基金公司来看,建信、海富通、兴业、东吴、国泰和中海等旗下基金整体显示出主动增仓迹象,而友邦华泰、长信、光大保德信、申万巴黎、交银施罗德和银华等旗下的基金则呈现主动减仓迹象。

根据测算结果显示,4只偏债型混合基金平均持股比例33.65%,相对前周持仓比例变动6.84%,净变动6.73%;6只保本型基金平均持股比例24.61%,相对前周持仓比例变动4.28%,净变动4.26%。

基金开户数持续高温

根据中登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基金开户数4.6万户,比此前一周增加1630户,环比上涨4个百分点;不过封基开户数从此前一周的1163户下降到864户,环比下降26%。

开户数从7月初低位的不足3万户开始上升,到8月中旬达到本轮反弹以来最高的5.5万户;虽然8月份以来市场以持续震荡为主,不过基金开户数依然维持在年内较高水平,显示出投资者入市热情比较高涨。

8月公募跑赢私募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8月股市出现分化走势行情中,阳光私募产品整体跑输公募基金。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在仓位配置方面,阳光私募机构存在一定分化,这一方面是由于对策松动预期的认识不同;另一方面是对于近期中小盘股票泡沫的集聚以及股价不合理性的认知上的差异。这也直接导致了各阳光私募机构在操作上有不同取向,进而产生了较大的业绩分化。

从代表大盘的沪深300指数表现看,今年8月市场基本处于窄幅震荡中,涨幅较为有限。但若从市场主要的投资方向――中小盘股票的表现看,中小板指数等在8月份持续上涨并创出新高。指数表现分化,使得遵循不同策略的阳光私募业绩也出现了较大的分化。8月份,阳光私募净值平均上涨2.91%,而公募偏股型基金平均涨幅达5.71%。有专业人士认为,由于私募本身没有仓位的底限以及对市场的看法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所以在中小盘股票单边上涨的大势下,私募的表现逊于公募。

根据分析,导致私募和公募两大“阵营”整体收益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公募偏股型基金中大多有一定的仓位下限,尤其是股票型基金,因此容易在“右侧交易”中胜出,而阳光私募仓位的灵活性却可能导致在阶段涨势中错失机会。同时,公募基金在投资中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而私募中独立思考、判断的比例较高,这让一些谨慎的私募踏空了此轮行情。

基金: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

中小板指数连创新高,沪指持续盘整,市场结构性分化明显,基金公司表示,未来结构性行情仍将继续。

大成基金指出,目前大量小盘股已经创下新高,估值继续高企,而权重股表现则持续低迷。随着时间接近年底,大量业绩低于预期的个股将面临调整压力,下阶段市场可能会继续维持震荡格局,所以短期仍以结构性投资机会为主。大成认为,市场风格仍是小盘股和题材概念比较热门,“轻大盘重个股”的趋势比较明显。目前市场仍处于探底的过程,市场波动多由突发性因素引起,权重股表现非常疲弱,依旧制约大盘走势。虽然此前大盘蓝筹有过短暂反弹,但是由于下半年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大盘蓝筹此前赚钱效应欠佳等因素,蓝筹股难以持续受到市场资金关注。而中小市值个股虽然已经越过了共发展期和成熟期,估值高企,风险不断放大,但由于中小盘个股股性比较活跃,成为短线资金的首选。

博时策略混合基金周力则提醒投资者,目前的这种结构性行情还会继续,并有可能深化,不可掉以轻心。他指出,从半年报来看,2010年上半年公司的业绩与市场表现有一定的反差。根据博时基金混合组的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部上市公司收入增速50%,净利润增速60%。上交所上市公司收入、利润增速分别为42%、41%;深圳主板分别为55%、97%;中小板分别为36%、46%;创业板分别为28%、26%。目前市场大、小盘股差异化走势愈演愈烈,上证指数距离年初点位还有一定差距,而中小板指数却创出历史。目前市场指数虽点位不高,但对应的自由流通市值8.05万亿元已超过2007年6124点之时。新股发行、限售股解禁和非流通股开始流通都是除股价上涨外自由流通市值增加的原因。

普惠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冀洪涛表示,乐观期待三季度末尾阶段结构性机会。他认为,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此期间资本市场似乎难有大机会,但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红利仍在延续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可以找到更多的投资机会。在普遍下跌的市场中,当下跌成为一种习惯,可能机会就来了――不可能所有的股票都没有投资价值,总有一个价值区间。目前的泡沫是结构性的,不是全局的,所以三季度市场可能在波动中寻找到支撑。

投资建议

自2008年底股市触底反弹以来,代表大盘蓝筹股指数的中证100累计上涨了127.80%,代表中小盘股指数的中证500累计上涨了213.23%,中小盘股票走势明显好于大盘蓝筹,这种现象要持续到何时引起投资者的不断思考,小盘股的持续活跃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股市投资资金暗流涌动。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小盘股票在盈利能力上与大盘蓝筹相比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估值上与大盘蓝筹相比高估较为明显。因此,在小盘股涨到一定的高度后,风格的转换随时可能发生,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一些以中小盘股票为重仓股的基金表现,未来的基金投资不可不着重关注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