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特点范例6篇

线上教学的特点

线上教学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多样化;教育教学;背景;开放;在线课程

我国在开放性的教育资源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实施,并且也做了更多的在线课程实践,在这种多样化的教育教学背景下需要对开放性的在线课程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分析。

一、looc区域性开放在线课程

Looc课程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对一个区域进行多方面的服务,参加到此课程中的成员具有统一的学术标准要求,有地理区域性的分析。呈现出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方性主要是课程当中针对一种群体,例如,M101在线开放性课程仅仅提供给的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社区。区域开放性的在线课程当中,学习者要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只有本区域内部的成员才能够在课程活动中进行过程的参与和信息的发表。在此类型的开放性在线课程当中还倡导的是自我导向的学习形式,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进行多方面的导向性学习,有这方面的体验学生对于学习材料也能够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所有学习者的力量共同支撑之下不断的更新学习的主要内容,例如在M101当中很多学习资源和学习材料都是学生提供的,要经过多方面的审查才能够进入到网站之中,后续学习者也可以对此进行评价,按照建设的基本需要做好改进性的分析。在学习形式基础上学习的资源要和同伴之间进行共同的管理,让学习资源能够实现动态化使用。和其他所有的开放性在线课程同样,资格认证是此课程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相关的学习者参与到课程学习过程中,LOOC也提供不同方式认证,争取能够在大学之内获得此课程的电子徽章认证[1]。

二、sooc小型化的在线开放课程

慕课依靠自己的大量资源取得了胜利,相反,sooc是以一种小型,精细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多方面的教学活动构建。SOOC具有多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学习者的选择,在平台基础上对学习者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特点进行统计分析,在筛选以后,针对这一部分的学习者学习特点进行多方面的讨论工作,做好互动,让教学对象更具有同类的属性,有鲜明的特点和针对性。开展有特色的学习支持服务,和慕课的形式一样,sooc具有较多的在线教学基本优势,多数教学资源还有信息也是能够进行公开使用和共享的,在网络上被传播开,并不存在时间上还有地点上的限制性,因此针对于学习者自身的特点,还需要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辅导,给学习者更多的支持和服务,争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者学习的参与时间。小规模的学习效应,因此参与到此种开放性在线教学中的人数数量被控制,不能和慕课有对应,因此在小平台之也节约了更多的存储成本和带宽成本,更加减少了教学方面团队的数量。集中体现出自我小型化和细致化的优势,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在线开放性教学课程之一。参与到此种课程的学生都是有共同特点和兴趣点的学生,因此参与课程有着非常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共同学习的基础上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不同模块的学员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的交流和写作,每一个学员之间也能够进行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时间上具有灵活性,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背景不同,学习的基础也不同,因此在教学活动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有时间的确定,还有形式的确定,能够促进彼此之间展开

交流[2]。

三、booc大型开放在线课程

这种大型的在线课程在规模上非常大,对于学习者没有机构方面的限制,也没有人数上的限制,一般是在500人以下。课程的内容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相对比,DOOC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经历还有学习的背景,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学习内容,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互动和交流性明显提升,关注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此种在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明显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提升[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多样化教育教学背景下的开放在线课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不同的在开放课程表现出了自己不同的属性,在此过程中需要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选择,由此也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在线课程的基本作用,让在线课程能够有更多方面的展现。

参考文献:

[1]刘月霞,牛志尧,吴宁等.面向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编程题多特征综合自动评分方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6,50(10):64-70..

线上教学的特点范文2

本文从在线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活动出发,对在线学习情境下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和知识的意义建构等学习行为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应用知识建模方法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网络分析,设计专用在线学习平台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进行实时跟踪记录,对学习者的知识点选择和意义建构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学习路径和选择性学习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下,能够主动参照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模型特点,依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策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可以聚合成为一条较为稳定的学习路径,该路径体现了学习者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对外部资源的意义建构需求。因此在线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知识网络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信息推送,会促进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在线学习;学习行为;知识网络;学习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4―0025―06

在线学习是目前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远程教学形式,在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以及各类学习支持系统的支持和辅助下,在线学习者能够灵活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在线学习活动过度依赖学习者自主性的发挥,再加上教师的关注不足、学习支持系统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等,很多学习者还不能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各类在线学习过程中依然大量存在观望者和逃避者,他们较少或者不参加在线学习(Kreijnsa等,2002;Taylor,2000;Gunawardena等,1997)。因此,在线学习中应当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研究,立足于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参与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者的自主性,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学习活动。目前在线学习行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学习者的学习行为特点以及学习活动设计等方面(王楠,2011;李松等,2010;张超 祝智庭,2009)。如何合理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严格在线学习管理以及开展网络课程评价等都会影响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魏顺平,2012)。

研究背景

在2010~2011学年的第一学期,我们曾组织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历史学院、化学学院以及资源学院的一年级本科生参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部分单元的在线学习。通过对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特点的初步研究,我们发现,一方面,在线学习者在自主学习环境下整体参与程度较低,学习活动很容易受到环境和其他事件的干扰,在缺乏实时监控的条件下学习者的在线活动并不能总是保证实现有效的在线学习;另一方面,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者对教学单元的知识点能够自主选择和阅读,非常重视相应教学内容的整体知识结构和框架(曹良亮,衷克定,2012)。因此,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更多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和设计上,而不是单纯通过数量叠加来实现自主学习环境的设计。故在对在线学习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应当重视对在线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活动的研究。

在对在线学习者基本行为活动研究的基础上,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我们又再次组织了一年级本科生的在线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中,教学内容选择“计算机基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两个教学单元,其中单元内容的设计和组织采用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的内部教材和大纲;学习平台为研究者自己设计开发的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能够记录学习者对特定教学资源的浏览过程;在线学习的组织形式采取教师在课堂授课阶段并不讲授上述两部分内容,但是提供四个课时让学习者在机房通过在线学习系统进行自学,教师全程提供辅导。研究从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自主选择行为入手,分析和研究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行为对知识建构的影响,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并以此为在线学习系统教学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开发和组织在线学习支持系统,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在线学习的发生。

学习者对在线资源的

选择与学习路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何克抗,1997,P4)。借助在线学习系统中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应用,学习者能够灵活实现对学习资源的选择、阅读等一系列意义建构活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是在各类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学习者获得的教学资源一方面是由教师和在线系统直接提供的,另一方面也是学习者对各种资源自主选择的结果。因此可以将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各种操作行为看作是意义建构活动所需信息加工材料的一种间接反映。我们将在线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者对教学资源选择和加工的时间线索记录称为学习路径,希望通过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路径的分析和研究,更好地了解学习者在线学习活动的特点及有效地组织学习活动和教学资源。

研究中我们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两个单元的内容,对学习者在线学习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 应用知识建模方法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网络分析(杨开城,2006;2007),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分解为相应的知识网络图。② 应用知识网络图对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和分解。③ 依据知识网络图,选择和组织在线资源,设计和开发基于知识网络结构的在线学习系统,该系统中的知识网络节点是与教学单元分解后的知识点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的组合,包含文字、图片、表格等。采用这种知识网络模型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在线资源,对在线学习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和记录。其中学习者对教学资源的一系列学习和操作活动可以简化为学习者对该部分教学资源所表示的知识点的一种选择和学习过程。④ 组织学习者应用该在线学习系统实现对规定教学内容的在线学习,并通过该在线学习系统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1. 在线学习者学习过程数据生成过程

我们首先应用知识建模技术对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分析和建模(杨开城,2006;2007),获得如图1所示的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图。

图1“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知识网络模型图

图1描述了“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的知识点类型和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基础,选择和组织相应的在线资源设计和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其核心是在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对学习者的知识选择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在线学习者知识点学习过程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生成每位在线学习者的知识点选择序列。在线学习平台实时跟踪记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学资源的阅读轨迹,将学习者选择的教学资源转换为知识网络图中的知识节点,并以时间为线索将学习者学习过的知识点线性化表示,生成每位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点学习路径。

(2)依据在线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筛选出所有有效学习者(曹良亮,衷克定,2012),并对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进行聚合分析。在每位学习者学习路径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所有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进行聚合分析,生成所有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

(3)绘制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图。在对有效学习者学习路径聚合分析的基础上,生成和绘制相应的知识点路径图,从整体上分析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行为特点。

2. 单个学习者的学习路径生成

在线学习中基本的学习活动就是学习者在学习系统的引导下和教师的帮助下,利用在线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线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阅读和意义建构活动,按照其时间线索会形成学习者在线学习过程中知识点的选择和学习轨迹。本研究案例中,在线学习平台能够跟踪和记录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页面操作,自动识别和过滤一些因学习者的误操作等产生的无效数据,并按照时间线索对学习者的知识点选择过程进行线性化表示。图2为在线学习系统记录的某位学习者选择知识点的时间线索化数据:

图2在线学习者知识点学习的时间线索化数据

图2中的编号为在线学习系统内存储的知识网络的节点编号,括弧内的数字为学习者在该点的阅读时间。依据知识点选择的时间线索,可以绘制出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知识学习路径图,如图3所示。

图3的学习路径图以教学内容知识点为节点,表示学习者在该单元学习过程中对在线资源的选择和阅读过程。其中有向线上的数字表示知识点的出度。从图3可以发现学习者的一些个性化学习活动及其特点。结合教学中的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学习者喜欢一边浏览一边做笔记;有的学习者总是非常仔细地阅读每一个知识点细节;有的学习者喜欢先多次、快速地阅读相关知识点然后再有选择地精读等,这些在线学习活动特点都会影响学习者学习路径的生成。考虑到知识点学习会受到具体教学情景和学习者个体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对在线学习中学习过程和路径的一般性特点的研究还应当建立在全体有效学习者的基础上,即只有对所有有效学习者知识学习路径的总体特点和趋势进行分析,才能得出具有广泛意义的在线学习中知识点的选择学习规律。

图3“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学习者学习路径图

有效学习者学习路径的生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问题的多面性,“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陈琦,刘儒德,1997,P101)。在线学习过程由于丰富的资源支持以及学习者主动性的发挥,更加利于学习者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实现意义建构活动。此外,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结构、各种概念、原理、公式、实例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进程,从而形成一种对学习资源的建构需求。因此对所有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进行聚合分析,将会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及其相应的学习行为和方式的研究提供有力支持。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是表述有效学习者在在线学习中,对知识点选择的总体趋势和一般性流程,也就是说有效学习者的总体知识学习路径,在很大程度上表示了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习者对知识点的选择和学习的趋势特点,我们可以认为有效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路径能够反映在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意义建构活动的一般性特点。

在线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下一个知识点的选择学习倾向,会受到学习者的认知结构特点、学习资源的支持等内外两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路径选择上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针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跳转特点以及最终学习路径的一般化规律和知识点选择概率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对有效学习者知识点选择路径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有效学习者在知识点选择路径方面的聚合程度非常高,将近90%以上的知识点在聚合程度上都达到、甚至超过75%(占有效学习者总数)以上。经过具体数据处理,提取出所有有效学习者知识点选择的相对趋势,数据显示有效学习者在知识点选择路径上聚合程度非常高,能够形成稳定和一致的知识点选择路径。这表明学习者针对特定教学内容进行在线学习活动时,对知识点的选择是有明确的、不受学习者个体以及学习环境等因素影响的特点。我们在章节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图基础上可以得出有效学习者知识学习路径图。如图4和图5所示,图中节点是教学单元内容的知识点,节点之间的有向连接线表示节点的以时间为线索的线性链接顺序,节点的顺序链接表明了有效学习者从当前知识点选择下一个入知识点进行意义建构。

图4、图5中,有向线段连接的两个节点,表示聚合程度较高的学习路径,也就是多数有效学习者会选择学习的下一个知识点;有向虚线表示较少部分学习者选择入节点为下一个阅读知识点;云图表示学习者进入该部分知识块的入节点,且在同一知识块内学习者知识点的选择较为随机,仅在知识块的入节点和出节点聚合程度较高。从内容和知识网络图上看,云图部分知识块是由并列关系的知识点组成,因此分析过程中我们将这些知识块当作一个知识点节点来看待。

在线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者知识学习路径图表明,学习者对知识点的选择并不是一种完全随机的选择行为,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的。学习者的个性化知识点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点选择具有自主性与个性化的特点;有效学习者学习路径的聚合状态表明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对知识点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材料的需求存在一般性特征。从知识点聚合形式上看,有效学习者知识点图与教学内容本身的知识网络结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也就是说,在自主学习情景下,一方面学习者能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特点,主动在系统支持下选择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中的知识框架结构和知识点意义关系会影响和制约学习者对知识点的选择倾向。即使学习者的自主性很强,学习者对下一个知识点的选择也不是随机的,而是按照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序列进行学习。学习者在对不熟悉的知识领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时,教学内容知识点的意义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在线学习者意义建构活动对知识点的需求。

图4 “计算机基础知识”全部有效学习者的学习路径

图5 “计算机网络基础”全部有效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路径

有效学习者信息回溯行为及其特点

在以上学习路径聚合分析中使用的算法会删除一些学习者的个性化知识选择活动,也就是说这种基于大概率事件的聚合分析弱化了学习者的很多个性化知识点选择特点。因此在对有效学习者知识学习路径分析的基础上,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数据支持才能比较全面地对在线学习者的知识学习路径进行分析和研究。

我们通过对在线学习中有效学习者知识点回溯次数和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弥补在学习路径聚合分析中存在的不足,力求更加全面地掌握学习者在线学习活动的特点。通过对有效学习者知识点回溯次数和知识点阅读时间的统计和分析,得到表1、表2、表3、表4。

表1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回溯次数统计表

[序号\&知识点名称\&人均回溯次数(次)\&1\&计算机硬件系统概念\&3.9\&2\&“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概念图\&3.5\&3\&计算机的数制和编码\&3.1\&4\&“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学习指导\&3.1\&5\&计算机的发展历史\&2.4\&6\&计算机的概念\&2.3\&7\&计算机的分类\&2.3\&8\&计算机中容量单位\&2.3\&9\&计算机软件系统\&2.2\&10\&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2.2\&]

表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回溯次数统计表

[序号\&知识点名称\&人均回溯次数(次)\&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概念\&5.9\&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5.1\&3\&“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概念图\&4.6\&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4.2\&5\&“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学习指导\&4.0\&6\&Internet基础知识\&4.0\&7\&计算机网络的功能\&3.6\&8\&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2.8\&9\&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7\&10\&网络传输介质\&2.7\&]

表3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阅读时间统计表

[序号\&知识点名称\&人均阅读时间(分钟)\&1\&进制转换\&6.8\&2\&计算机的分代\&4.8\&3\&计算机软件系统\&4.5\&4\&计算机硬件系统概念\&4.2\&5\&二进制的概念和应用\&4.1\&6\&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指导\&4.1\&7\&计算机的分类\&4.0\&8\&计算机的应用\&3.8\&9\&操作系统的概念\&3.7\&10\&“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概念图\&3.4\&]

表4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点阅读时间统计表

[序号\&知识点名称\&人均阅读时间(分钟)\&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10.6\&2\&OSI结构模型\&5.2\&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4.7\&4\& “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概念图\&4.7\&5\&“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学习指导\&4.6\&6\&光缆\&4.5\&7\&IPV4地址划分\&3.1\&8\&双绞线\&2.6\&9\&路由器\&2.6\&10\&拓扑结构\&2.5\&]

在“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教学重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三部分,难点主要是“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硬件系统”两个部分。由表1、表3可以看出,除学习指导和教学内容概念图之外,学习者的知识点回溯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系统这个知识块。其中学习者对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系统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概念平均有2至4次的回溯。从学习者对知识点的阅读时间上看,这几个核心知识点的阅读和加工时间花费了较长时间。如表2、表4所示,“计算机网络基础”部分,知识点的回溯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互联以及Internet的IP地址等几个方面;阅读时间较长的几个知识点主要包括OSI模型、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分类、IP地址等几个部分。在这些知识点当中,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分类、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部分是本章节的基础和重点,且这几个知识点相关内容的篇幅较长;IP地址与计算机网络互联属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OSI模型部分属于教学的难点,但并不是教学重点。总的来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综合性和概括性较强的知识点进行了大量回溯阅读,对难点而非重点的知识点只是在学习时间上用时较多,回溯次数却较少。

在线学习路径与学习行为分析

通过对学习者知识点选择路径的聚合分析以及学习者知识点回溯等学习行为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的特点。

首先,在线学习情景提供了良好的交互技术支持、丰富的在线资源,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发生。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风格等个性化因素会影响其对在线资源的选择和意义建构活动,形成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路径。但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在教学内容相关理论框架基础上,依据知识点之间的知识网络关系构成特点,主动选择意义建构需要的知识点序列进行学习。从在线学习者具体学习活动上看,学习者会先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点网络关系以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优先选择一个和当前知识点存在一定联系的知识点,而不是随机选择一个和当前学习的知识点毫无关联的知识点进行下一步学习。

其次,在线学习者会主动依据实际学习条件,合理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实现在线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章节的学习指导语、章节教学内容的概念图都做了较多的回溯浏览,在学习系统中偏爱使用结构化更好的树状菜单导航方式,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掌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框架和相应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者倾向于首先比较全面地了解相应教学内容的框架和需要在学习中掌握的重点、难点,并在需要时对教学目标与概念图进行回溯,然后在学习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而不是简单地按照在线系统已有的固定顺序去学习所有教学内容。学习者对知识点的回溯以及阅读时间主要集中在章节的核心知识点与基础类知识点上。通过观察学习者在该阶段的学习活动可以看出,学习者对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会在未经辅导教师强调和学习系统引导的情况下主动采取做笔记、做练习题、自主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相关内容扩展训练等各种学习策略。这表明在线学习者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能够主动采用灵活的学习策略,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点进行意义建构,这一点对于在线学习非常重要。

最后,在较为复杂的知识模块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主动应用回溯等方式反复对综合性和概括性较强的核心知识点进行阅读和学习,且在学习其他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也会回溯这些核心知识点。这种学习过程中的回溯现象不仅反映了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的理解和意义建构,也表明了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对学习资源的需求特点。学习者在意义建构过程中对某一知识块的核心知识点从不同节点反复回溯表明,学习者对特定知识点的意义建构过程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特点,对于某些关键知识点从概念的记忆、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应用和推广等方面,反复加工和意义构建。

因此,在进行在线学习教学设计时,应针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结构和基于网络的特点,合理组织教学资源进行在线学习系统的设计开发。在线学习过程中,应依据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和对资源的需求情况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核心和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内容信息推送,会更加有利于学习者的深层次理解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Taylor, J. C .Teaching and Learning Online: Lurkers, Shirkers and Work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2 Coference on Research in Distance @ Adult Learning in Asia. Retrieved July 28, 2013 from ouhk.edu.hk/CRIDAL/cridala2002/speeches/taylor.pdf

[2 ]Kreijnsa, K., Kirschnerb,P. A., & Jochemsb, W .Identifying the pitfall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i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3, 19(3):335-353.

[3] Gunawardena, C., Lowe, C., & Anderson, T. 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7, 17 (4): 397-431.

[4] 曹良亮,衷克定. 在线学习者学习行为特点的初步探讨[J]. 中国远程教育,2012,(3):56-61.

[5] 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6] 何克抗.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 [J]. 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7] 李松,张进宝,徐.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研究[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0,(4):68-72.

[8] 王楠.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2 ): 41-45.

[9] 魏顺平. 在线学习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2,(04):81-90.

[10] 杨开城. 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7,(8):2-5.

[11] 杨开城. 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12] 张超,祝智庭. 在线学习者异步交互的拓扑结构研究――一种基于复杂网络模型的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09,(2):59-64.

线上教学的特点范文3

作者简介:李欣,男,中学一级教师,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邮编:201900。

“同课异构”教学是当下各区域、学校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同课异构”教学研究,引发思维碰撞,形成观念交流,促进教师成长,最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的形成与统一。

作为—个教学研究人员,我觉得有必要思考美术教学的“同课异构”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异”和“同”。为此,我们选择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线条的变化》第10课《茂盛的植物》开展研究。该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与发现自然界的植物造型千姿百态、具有独特的排列规律,探究茂盛植物的表现方法,进而要求学生了解植物的排列与穿插组合的形态特点,运用变化的线条和色彩画出想象中的植物,并进行装饰。以下是结合本次“同课异构”教学研究中的四则教学方案展开的一些想法。

一、“同课异构”的“异”

在“同课异构”教学中,由于教师不同,学生不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许多差异,但从大的方面来说,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不同点。

1.作业内容形式的不同

美术作业是理解、落实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载体。它包括课堂内学生所创作的绘画、雕塑、工艺、设计等美术作品,此外,还包括欣赏、评论,以及参观调查的文字和图像记录等。它是体现教学过程、落实教学目标的渠道。在“同课异构”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师专长、学生实际能力的不同,美术作业设计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

这里提供的4则教学方案,都以“茂盛的植物”作为主题,但作业内容形式却各不相同,有吹塑版画、科幻想象画、刮蜡画,以及结合文字和图像的写生画。四位教师通过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进行作业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极大的拓展,使得美术教学的“同课异构”在作业环节“异彩纷呈”。

2.学生学习经历的不同

学生的学习经历,主要指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是特定课题学习的起点状态。当我们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时,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设计出符合学情并能有效实施的教学方案。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认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将更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祁连中心校和江湾中心校分别是我区版画和科幻画特色学校。两所学校的学生在学校特色的浸润下,在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已经体验过版画练习,尝试过科幻画创作,对这两种美术表现形式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经历。徐豪老师是市优秀科幻画辅导教师,陆凤芝老师是区“版画共同体”成员,也正是基于学生这样的认知水平,二位老师才能在“同课异构”教学时把教师自身专长与学校美术特色有机地融入《茂盛的植物》的教学内容。

而大场中心小学的学生来自周边的农村地区,学生美术学习的经历比较少。面对这样的学情,吴敏老师降低作业难度,让学生在刮蜡纸上用线条描绘出各种造型的树叶,再进行细节的丰富。尽管美术技能降低了,但有趣的作业形式依然能使学生兴致盎然。

同样是画茂盛的植物,实验小学沈侠老师则采用了完全开放的作业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学习单”观察校园内的植物并进行写生,进而讨论交流、赏析大师作品,最终绘出—幅装饰性的草本植物图。这样的教学设计,完全基于实验小学学生的美术学习经历。因为学生大多在课外接受过艺术的熏陶,所以,具有较强的美术学习能力,他们已经不满足于课内的描画,更渴望能够运用所学,走进大自然,大胆表现身边鲜活的对象。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由于身处不同区域、不同家庭、不同学校,面对不同的教师,学生的学习经历必然很不相同,而面对这样的个体差异,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经验展开教学设计。正因如此,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面貌才会如此千姿百态。

3.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同样,《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一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通过观察、体验、构思、描绘、塑造、设计和制作等美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习惯,逐渐形成他们的环境意识、社会意识和生命意识。”可见,美术教材作为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材料与资源,给教师重新建构文本提供了可能,从而引导教师完成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同时,基于教师不同的学习经历和个体差异,在“同课异构”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教学方法、手段、策略会大相径庭,所呈现的教学风格也会各有千秋。

在《茂盛的植物》“同课异构”教学中,4位教师的教学策略也不尽相同。

徐豪老师通过一个介绍“学校花卉节”的短片,引出“创意植物博览会”,又通过师生共同演示造型独特的植物及其穿插组合的方法,观察树叶花纹的变化,进而创作出茂盛植物的有趣外形,并运用线条进行装饰。

陆凤芝老师让学生欣赏《热带雨林的植物》视频,引出茂盛的植物,并通过回忆认识的“线条朋友”和给植物拍照游戏的教学环节创设,巩固学生对植物前后层次、穿插交镨的真实感受,进而通过对作品“改一改”、“加一加”、儿歌朗诵等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线条在版画技巧下的变化和运用,思考并发现线条粗细、深浅、疏密与前后层次之间的联系,最后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茂盛的植物。

吴敏老师则通过“树叶精灵”的情境创设,及“树叶精灵”的介绍,让学生近距离地观察树叶的外形和叶脉,感受其线条的不同变化和树叶叠加穿插的特点,最终在透光刮蜡纸上用线描绘出各种造型的树叶;在最后的评价环节,学生打着手电在教室里寻找最美的“树叶精灵”和最神秘的“树叶精灵”,使整堂课达到教学高潮。

而沈侠老师则把学生带到校园,利用“学习单”引导学生观察校园植物并进行拍摄和写生,在比较、讨论的基础上理解线条的疏密、粗细和长短变化的表现效果;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学习他们运用想象力表现所见景物的方法,完成装饰性草本植物作品的创作,并组成“植物墙”,以评选“校园植物绘画师”的形式进行作业评价。

通过对以上4位教师教学策略的简述,我们不难发现,4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导入方式,运用了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启发、引导、比较、分析和讨论,创设丰富、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配合示范、实物、影视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通过让学生学习技法、构思构图、动手创作、展示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视觉感悟能力与表达能力;并运用不同的展示方式和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发现他人作品中的创意之处,感受到寻找美、发现美的乐趣,体现美术学科的育人内涵。正是这些不同,使得这4节课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

二、“同课异构”的“同”

尽管“同课异构”教学有许多不同,但是,这些看似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内在的共同之处。

1.美术教材是“同课异构”的载体

“同课异构”教学离不开美术教材这个载体。这个载体不仅为教师提供了相同的教学内容,更通过编者的意图,确定了整套教材、每个单元、每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使教师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时,除了关注教学内容的相同,更要关注教材所传递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要求。《茂盛的植物》作为“线条的变化”单元中的一课,自然要围绕“线条”这一主题展开教学。本文所提供的4则教学方案,无论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无论面对怎样的学生,无论选择了怎样的媒材和作业形式,但在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策略与学生活动设计时,都应围绕“线条”这一美术知识,以线条的不同表现形式为教学重点,展开“同课异构”教学。

2.教学日标是“同课异构”的基础

无论何种结构的课堂教学,其教学目标部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当然,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会进行适度的调整,但都应围绕“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积极情感形成”这样的三维目标展开。

统观这4则教学方案,都是通过美术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初步了解植物的外形特点,用各种线条的变化表现植物排列及穿插组合的形态,感受植物的独特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观察、创作带来的乐趣,教学目标是基本一致的。

3.课程标准是“同课异构”的依据

当然,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始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基于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展开教学与评价。四位教师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时,都认真研读了上海市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并根据课程目标、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的内容与要求,紧密结合整套教材中有关“线条”这一美术知识的序列进行研究,因而,这样的美术教学“同课异构”就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

“同课异构”教学研究开展了这么多年仍经久不衰,是因为它给我们的教师打开了一扇扇不同的窗,引发了教师不同的思考,既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种种可能,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挑战,也许,这就是它的价值与魅力所在。

教学方案一

执教:徐豪

上海市宝山区祁连中心校

教学内容分析(略)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对线条的运用已经有些基础,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线条表现简单对象。而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愈来愈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地表现画面,想法具有创造性。而《茂盛的植物》这节课就是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想象植物特别的外形,学会运用各种线条来表现植物的有趣形态。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想象和尝试过程中,创作出别具特色的茂盛植物,并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茂盛植物的独特之美,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创新带来的无限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创想植物的有趣造型,运用不同类型的线条进行装饰。

难点:创作外形新颖独特的植物组合,线条的装饰有粗细与疏密变化。

作业形式

以真实植物为原型,通过创意联想描绘植物的有趣外形,并运用线条进行装饰。

教学准备

教师:示范所需的工具、范例、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画纸、记号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启发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校园花卉节活动为导入,通过播放学校盆花展示的短片,引出学校今年的花卉节将举行“创意植物博览会”,勾起学生对校园文化的美好记忆。而后,通过欣赏插画师们笔下的《茂盛植物王国》作品,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观意愿,并感受经过艺术加工的茂盛植物的无限魅力。

(二)讨论与尝试

1.创想有趣造型

在欣赏插画师们的作品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已被点燃。教师及时出示一盆叶子形状特殊的植物,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受特别植物和常见植物在外形上的差异。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明确了植物外形可以进行创新设计。接着,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叶子还能设计成哪些有趣的形象?这个环节的设计能充分发挥二年级学生敢想敢说的特点。讨论交流后,教师出示各种有趣的创意叶子形状,直奔主题,打开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

基于以上的铺垫,接下来请学生充当“小老师”,上台尝试创想有趣的植物外形。植物生长的姿态和前后的穿插关系是较难表现的,因此,在演示过程中采取师生合作的方法。先让学生尝试画一株外形奇特的植物,然后教师演示表现植物间的穿插。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直观地了解各种茂盛植物的不同画法和构图要点。

接着,请学生自己创想有趣的植物外形,教师提出作业要求:(1)大胆创作茂盛植物的各种形态;(2)画出植物间的穿插组合。

2.添加装饰线条

完成植物特别造型的创想后,就要为植物进行装饰。本单元的主题是线条的变化,而线条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教师运用范作提示学生运用线条也能为植物进行美化,顺理成章地引出“线条装饰方法”。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树叶实物图片,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各种线条都是源于生活的,从绿叶上可以找到熟悉的线条,能发现线条丰富的粗细与疏密变化。这一环节,用“实物观察法”帮助学生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之后,再请学生尝试为植物的不同部位添加线条。这既是对线条的复习,又能通过课堂的生成,引导学生感受局部线条的疏密变化和整体布局的疏密对画面的作用。

随后,教师围绕本课的重难点,提出作业要求:(1)为植物添加各种装饰线条;(2)表现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变化。

3.构思与创作

学生开始为植物添加装饰线条,教师巡视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参考和欣赏的相关图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4.展示与评价

教师组织开展“创意植物博览会”,展示学生作品。并提出作品的评价依据:(1)植物的造型是否奇特、有趣?(2)线条的装饰是否体现了疏密与粗细的变化?

教师邀请学生参观“博览会”,并根据评价要求选出自己心仪的或是最新颖的植物组合作品。在评价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5.拓展与延伸

最后,结合我校的特色—一科幻画,让学生欣赏科幻画中的“茂盛植物”,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感受创新带来的神奇和乐趣。

教学方案二

执教:陆凤芝

上海市宝山区江湾中心校

教学内容分析(略)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勇于尝试,乐于探索。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具备初步的造型能力,对于线条的组合运用也有了一定的方法积累。在版画方面,由于我校是“宝山区版画共同体”成员,长期开展儿童版画特色教学实践,因此,学生已熟悉基本的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借助吹塑纸版画的形式,学习用丰富的线条变化表现植物的疏密层次和前后穿插的形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部分植物的外形特点,学会用粗细、疏密、深浅的线条表现植物的层次和形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观察、比较、分析等过程中,学习用吹塑纸版画的方式、变化的线条表现茂盛的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变化之美,体会线条表现之美,增强热爱自然、表现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茂盛的植物。

难点:用变化的线条表现植物的前后穿插组合。

作业形式

利用单色吹塑纸版画形式,通过观察、比较,用粗细、深浅、疏密不同的线条,表现植物茂盛的形态。

教学准备

教师:示范所需的工具、范例、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吹塑纸、预裱宣纸、木刻笔、水溶彩棒、喷水瓶、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感受

导入部分,通过欣赏《热带雨林的植物》视频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界中植物繁茂、种类繁多的热带雨林带给人们的震撼和美感。又用遭受人为破坏后的“雨林”的照片做前后对比,帮助学生理解“茂盛”的含义,并引出课题,同时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思考与认知

从刚才的视频欣赏,进入分析植物种类和特点的环节。首先,由学生“讲一讲”自己所关注的一种植物的结构特点;然后,教师出示两组高矮不同种类植物的图片,相互比较、分析差异,由于高大的“树木”类已在之前的教材中出现过,因此,这里主要引导学生归纳矮小如草类、藤蔓类植物的造型特点;再带领学生复习“线条朋友”,尝试选择合适的线条,用“书空”的方法简单描绘出植物的形态,并通过“说一说”相互交流心得,反馈调整,从而解决了植物基本造型的问题。

(三)游戏与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前后层次、遮挡穿插,教师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回忆拍集体照的场景;再分组讨论,比较两张不同效果的集体照,分析造成效果好、差的原因,从而使学生真正感悟到:层次安排的原则是前矮后高,遮挡穿插。最后,用游戏“雨林集体照”多种植物的组合构图,让学生在“玩一玩”的过程中巩固对前后层次、穿插交错的真实体验,使“茂盛的植物”画面具体化。

(四)尝试与示范

1.欣赏回忆尝试作业

本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植物”版画作品,激发绘画欲望;再让学生回忆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尝试作业。接着,教师选择两幅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线条疏密、粗细等变化带来的不同效果。然后,通过师生合作“改一改”“加一加”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种线条在版画技巧下的变化和运用,思考发现线条粗细、深浅、疏密与前后层次之间的联系。

2.儿歌小结归纳要点

为了巩固版画中对线条表现方法的掌握,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自编充满童趣的儿歌作为归纳小结,增加学习趣味:“眼前小草用力刻,后面大树细细描,远处植物轻轻划,粗、细、疏、密巧安排。”

3.教师示范提示要点

基于前面的理解和认识,进入教师示范环节。通过教师的完整示范,使学生直观地回顾由构图到作品完成的整个版画制作过程。期间,教师示范时有意在关键部分放缓速度,并提示要点:前面低矮植物要加重刻,轮廓清晰;后面高大植物,外形线条粗重,细节花纹具体;远处景物,轻描淡写。从而使学生真切感受植物形态通过版画线条组合的趣味。

(五)实践与指导

学生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作业要求:

1.用深浅、粗细不同的刻线表现前后。

2.用疏密不同的线条表现主次。

3.作业印制清晰均匀。

(六)展示与评价

教师创设“拯救热带雨林”情境,展示学生作品,与导入部分前后呼应。学生把作品插在热带雨林的背景中,依据细节生动、印制清晰的要求,评出“雨林小卫士”,把手中的“小苗苗”奖章贴在认可的作品下方。最后,通过互评、自评、教师总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评价环节,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初步的版画欣赏意识。

教学方案三

执教:吴敏

上海市宝山区大场中心小学

教学内容分析(略)

学情分析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自如地运用线条表现简单对象,但还不善于把事物的细节描绘出来。因此,以树叶为教学内容,适当降低对各种植物的整体观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通过对植物叶子的形状、细节逐步加以细致的观察,在观察中发现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更愿意尝试使用一些新的画材进行创作表现,而透明刮蜡纸的使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不同的树叶,在刮蜡纸上用线条表现树叶的外形特征,并用线条的粗细疏密等变化来表现树叶的生长细节。

过程与方法:在对实物进行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学习运用线条表现树叶外形和生长细节,并学会物体穿插组合的构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自然界植物的千变万化,发现生活中的线条美,并体会使用新画材的创作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树叶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树叶的外形特征和生长细节。

难点:在刮蜡纸上表现出树叶的穿插组合。

作业形式

利用透明刮蜡画的材质特点,通过观察,用“刮蜡”的方法表现树叶的形状,添加线条,表现叶子的生长细节,并以树叶穿插组合的方式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树叶、透光刮蜡纸、竹笔、范例、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各种树叶、透光刮蜡纸、竹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激趣

课前让学生到校园里捡拾植物的落叶,不但让学生了解植物是多样的,而且也为学生在课堂内能观察到不同造型的叶子做好准备。

导入部分,教师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先让学生欣赏秋天美丽的落叶景色,并在捡拾到的落叶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这时,情境突然发生了变化—一落叶不见了。结合低年级儿童天真、好奇的特性,以情境故事的发展,吸引学生的视、听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最后在“魔法棒”的帮助下,学生们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片片“树叶精灵”,让学生在了解新画材(透光刮蜡纸)特有的表现效果的同时,激起创作的欲望。

(二)讨论与交流

通过“树叶精灵”拟人化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枫树、樟树、松树等植物的树叶特征,并让学生在寻找“树叶伙伴”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的树叶有着不同的造型;教师还将学生发现的其他树叶的形状以简笔画的形式直接画在黑板上,师生间的互动,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观察发现的积极性,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

(三)观察与尝试

1.尝试体验(摸一摸)

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树叶,让他们能直观感受到树叶轮廓的线条特征。随后,教师在示范的同时又配合语言描绘:“这一片树叶摸上去毛毛糙糙的,椭圆形叶子的边线就像锯齿。”从而再次强化学生对树叶的外形特征的观察,使学生不但在交流时就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喜欢的叶子的外形和线条特征,而且还能在刮蜡纸上直接运用线条表现叶子的形状。

2.观察添加(看一看)

在学生进一步观察(看一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叶子筋脉的生长细节,叶子的主叶脉粗而长,旁边的叶脉细、短而密集。在随后的尝试添加线条的过程中,根据所观察的事物直接添加线条,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些难度,但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学生不仅能明确线条粗细、疏密的组织方法,还能掌握这种根据观察进行表现的方法。

(四)欣赏与发现

先请学生欣赏范画,让学生感受到树叶叠加穿插的特点,再请个别学生上台尝试树叶组合。这个环节不但让学生了解树叶间前后遮挡的表现方法,而且也让教师对这个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生成性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事物叠加穿插表现特征的印象。

(五)展示与评价

在展示过程中,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透明展板上,然后关灯,学生打着手电在教室里寻找最美的“树叶精灵”和最神秘的“树叶精灵”。学生们通过欣赏互评,发现他人作品中的创意之处,感受到寻找美、发现美的乐趣。整节课是以情境故事为主线的,因此在结尾处设置的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参与评价活动的积极性,也让学生了解了新画材(透光刮蜡纸)特有的表现效果。

(六)拓展

欣赏白天的“树叶精灵”,以及用拓印等不同方法表现的“树叶精灵”,从而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让学生知道可以运用色彩或不同的方法去表现事物,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不同绘画创作的热情。

教学方案四

执教:沈侠

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分析(略)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美术学习,我校二年级学生对于点、线、形的表现已有一定的基础;在本单元第一课《昆虫乐园》里学习了细节的观察方法,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和创造能力。据调查,95%以上的孩子更渴望能够深入自然,并运用所学大胆表现身边鲜活的对象。本课正是基于此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带其走进校园,尝试运用各种线条的变化表现出装饰性的植物效果,感受真实的自然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草本植物的外形特点,学会用各种线条表现草本植物排列及穿插组合的形态,并进行装饰美化。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记录、讨论、比较及欣赏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各种线条对校园草本植物的形态进行细致描绘,并发挥想象、装饰美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草本植物千变万化的美,体会细致描绘、装饰美化的乐趣,激发热爱自然、关注自然、表现自然的兴趣。

作业形式

参照观察笔记,描绘草本植物的外形、细节,并进行装饰添加。

教学准备

教师:草本植物图片、范画、课件等。

学生:拍立得相机、学习单、勾线笔、水彩笔、彩铅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各种线条表现装饰性的草本植物。

难点:草本植物的穿插、排列与组合。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导入

本课2分钟预备铃期间,以欣赏各种草本植物图片,结合“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来引入。而后,先观赏视频《校长大动员》,通过校长发出号召,须在学生中公开招募多名“校园草本植物绘画师”的情境导入,作为任务驱动,在课的—开始就抓住了学生乐于竞争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引出绘画需求。

(二)观察与发现

1.组织观察校园里的草本植物

经过校长的动员,学生们的表现欲已被激发。这时,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校园,依照学习单要求分组各选一株草本植物进行观察。学生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画一画等活动,填写学习单的正面。(图4)

2.交流、发现草本植物的基本特征

再依照学习单内容反馈,共同讨论交流、集思广益,发现草本植物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引导下归纳草本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枝、叶、花果等;以及不同特点:枝条粗细长短不一、花叶的形态各异、表面的肌理纹路不同。

3.尝试写生校园里的草本植物

在自主探索了各种草本植物外形特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各自不同的审美角度进行取景,每人拍摄一张即时成像的植物形态照片;学生根据照片内容尝试用铅笔在作业单背面的“绘图区”(图4)里画一画,感受一下类似“写生”真实植物的效果。此环节有效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尝试写生过程中的散点观察、哪里都想画,却又无从落笔的问题,这种类似于“自然笔记”的原始草图,也为后续的进一步创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整个活动过程基于学生的心理需求,有效地培养其有目的地观察、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探索与表现

1.探究草本植物的表现方法

(1)欣赏、比较、发现

初次尝试写生的低年段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画面中较复杂的植物茎叶穿插遮挡、前后组合等关系都较难把握好,若不及时加以引导,会导致学生丧失信心和耐心。因此,适时地出示一组实物照片与线条作品对比图供学生欣赏、交流,并通过媒体的演示,强调植物的穿插、遮挡关系,以帮助学生更快地发现线条之间的奥妙。

(2)提炼、修改、归纳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怎样才能让这些草本植物变得更生动?师生通过在实物投影仪上共同探索、演示、修改,小结得出:①运用各种线条组合表现植物的穿插、遮挡关系;②植物的排列要有高低、前后、大小的组合变化。

(3)修改、调整、重组

学生用记号笔在铅笔稿上进行修改、调整或重组,最后擦去铅笔线条。

此环节通过欣赏、比较,使师生共同在学生的铅笔写生稿上进行修改、调整、重组,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坡度,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探索和感知草本植物的线条表现方法,突破教学难点,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2.思考草本植物的装饰方法

(1)运用线条装饰

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植物装饰线描作品,并思考如何让作品更具装饰性。学生在了解了植物的大体形态以及茎叶的穿插遮挡关系后,通过欣赏优秀的装饰性植物线描作品,回忆学过的线条类型,发现不同的线条适合装饰植物不同的部位,并感受线条疏密、粗细、长短等变化带给画面的不同效果。然后,让学生尝试用记号笔添加各种不同的线条进行美化装饰。

(2)添加色彩装饰

在基本完成黑白线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欣赏克利·保罗的作品《路上的风光和黄色鸟》,感受大师勾线填色的装饰方法,了解装饰画面的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在上色的时候不局限于固有色,大胆想象,激发其进一步创怍的欲望。

(3)学生自创装饰

创作源于欣赏和借鉴,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大量作品的视觉冲击能带来一定的启发思维的效果。在欣赏了大师克利·保罗作品丰富大胆的色彩表现之后,教师在多媒体上出示更多大师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大师作品的天真、浪漫和神奇,学习他用想象表现所见景物的方法,充分领略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力和超现实的追求,感受“原来画面还可以这样表现和处理”。

随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在自己的画面中跟着大师的感觉,尝试添加(人物或动物等),亦可适当变形,在作品中大胆融入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丰富画面效果。

(四)展示与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校园草本植物墙”上,并提出作业评价要求:(1)谈谈观察草本植物过程中的感受;(2)说说自己是怎样用线条来表现装饰画面的;(3)介绍自己所表现的作品有什么特殊含义。

线上教学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机械制图;点、线、面投影;空间想象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各个领域的工程大多是通过图样进行制造和施工的。图样作为一种交流传递技术信息的媒介和工具,是工程界通用的语言。因此,作为生产第一线的现代新型技能型人才,中职学生必须具备识图、绘图的基本能力。机械制图作为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双重特性。中职生知识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较弱,空间想象能力缺乏,机械制图或多或少成了他们的软肋。在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简单方法入手,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空间立体想象思维,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将技能和创新精神培养贯穿在小组学习中。根据课程的安排,学生在接触点线面投影之前,通过对三视图的理论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空间概念,对于三个投影面的形成、位置的转换、尺寸的表达和方位的表达也应该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深一步地学习三投影体系中物体的表达内容。

一、点的投影(用兵乓球做教具)

任何平面立体的表面都包含点、线和平面等曝外几何元素。一点是点,两点成线,三点成面,因此,点的投影是线、面投影的基础。点,没有形状,没有尺寸,只需要分析它的空间位置即可。但这种简单的物体,对学生又会有些抽象,因此,需要用实物来举例讲解,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便于学生直观观察,进而进行分析。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将所看到的教具模型(乒乓球)看作一个点。让学生观察总结出点的一面投影并不能表达出这个空间点的具置,只能采用多面投影,建立三面投影体系。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巩固和加深了学生之前所学的三面投影存在的必然性。接下来的过程需要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用纸或者纸壳制作三投影面。结合三面投影的形成,把空间点的投影先在立体模型中投影到三个投影面上,得到空间点的三个影子,再将三投影面展开。展开之后三个影子就放到同一个平面上了,这样就可以用三投影来表达一个空间点的具置了。继续探索三个投影点的规律。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点在三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逐一展不出来:点的V投影和H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点的V投影和W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点的H投影至OX的距离等于其W投影至OZ轴的距离。一个点的空间位置明了之后,要继续研究两个点的问题:一是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可以先回归空间立体图。先让学生掌握好空间两点的位置描述,然后再转换成投影点的位置判断。二是两点投影可见性的判断。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找好参照物,以观察者为参照物,沿着投影方向,靠近观察者的点的投影是可见的,远离观察者的投影是不可见的。或者采用换角度观察的方法,即主视图的投影点可见性判断俯视图或者左视图两投影点的位置,前可见;同理可以推断出俯视图中投影点可见性的判断看主视图或者左视图,上可见;左视图中投影点的可见性看主视图或俯视图投影点的位置,左可见,简言之,就是远离投影轴的点可见。

二、线的投影(用一根棍子做教具)

中职阶段对线的投影研究,实际上是针对直线段的研究。因此,我们只需要将线的投影转换成直线段两端的点的投影求出,再将两端的点的投影相连即可得出。在三投影体系中,直线按照其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三种:投影面平行线(正平线、侧平线、水平线)、投影面垂直线(正垂线、铅垂线、侧垂线)和一般位置线。这三种投影线的投影特征有真实性、积聚J吐、类似性。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单纯对课本定义进行讲解,学生很难想象出各种位置线的区别,容易被平面思维困住,教师可以利用一根细直的棍子作为直线段的模型,先在空间位置上向学生展不出三种位置线的定义,将课本中文字性的描述转换成具体的事物,让学生充分直观地感受空间直线的含义。解决了对直线段的判别,再进一步研究直线段的投影规律。教师可以先对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中的一种类型进行讲解,其余两个由学生结合课本分组讨论得出。为了便于学生判别和记忆,将直线的投影特性,还以口诀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一斜两直线,斜在哪面平那面。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一点两直线,点在哪面垂那面。说明:1斜指投影线与轴线倾斜,两直线指投影线与轴线平行。2一斜所在的投影面即是该空间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如斜线在V面,则该线是正平线。3一点两直线,是指该空间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上投影有两个投影平行于轴线,另外一个投影是垂点。4一点所在的投影面即是该空间直线所垂直的投影面。如投影点在V面上,则该线是正垂线。投影面平行线和投影面垂直线为特殊位置线,那特殊位置线以外的就属于一般位置直线。一般位置直线是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其投影特性为三斜三短。

三、面的投影(用一张纸做教具)

通常,我们用几何元素法来表不平面。通过对几何元素的分析,可以看出面的投影是点的投影和直线的投影的一个扩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张纸或者一本书来进行展不。这一部分的教学方法与直线的投影讲解类似。根据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三种:投影面垂直面(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投影面平行面(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平行面:两直一平面,面在哪面平那面。投影面垂直面:两面一斜线,斜在哪面平那面。说明:1两直指投影是两条与轴线平行的直线,两直反映积聚J吐,一面具有真实性。2一斜线所在该垂面;两面反映收缩性,一斜线具有积聚性。3三面就是一般面,三面投影均收缩。

四、结语

线上教学的特点范文5

(1)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2)理解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在整体上把握直线的方程.

(3)掌握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4)通过直线方程一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

(5)通过直线方程特殊式与一般式转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6)进一步理解直线方程的概念,理解直线斜率的意义和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由直线方程的概念和直线斜率的概念导出直线方程的点斜式;由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分别导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和两点式;再由两点式导出截距式;最后都可以转化归结为直线的一般式;同时一般式也可以转化成特殊式.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的重点是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以及根据具体条件求出直线的方程.

解析几何有两项根本性的任务:一个是求曲线的方程;另一个就是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内容就是求直线的方程,因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对以后学习用方程讨论直线起着直接的作用,同时也对曲线方程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是平面解析几何中所求出的第一个方程,是后面几种特殊形式的源头.学生对点斜式学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后继知识的学习.

②本节的难点是直线方程特殊形式的限制条件,直线方程的整体结构,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证明.

2.教法建议

(1)教材中求直线方程采取先特殊后一般的思路,特殊形式的方程几何特征明显,但局限性强;一般形式的方程无任何限制,但几何特征不明显.教学中各部分知识之间过渡要自然流畅,不生硬.

(2)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反映了直线方程各种形式之间的统一性,教学中应充分揭示直线方程本质属性,建立二元一次方程与直线的对应关系,为继续学习“曲线方程”打下基础.

直线一般式方程都是字母系数,在揭示这一概念深刻内涵时,还需要进行正反两方面的分析论证.教学中应重点分析思路,还应抓住这一有利时使学生学会严谨科学的分类讨论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系统、辩证、周密地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在强调几种形式互化时要向学生充分揭示各种形式的特点,它们的几何特征,参数的意义等,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转化,并加深对各种形式的理解.

(4)教学中要使学生明白两个独立条件确定一条直线,如两个点、一个点和一个方向或其他两个独立条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是学生很早就接触的几何公理,然而在解析几何,平面向量等理论中,直线或向量的方向是极其重要的要素,解析几何中刻画直线方向的量化形式就是斜率.因此,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点斜式在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已知两点可以求得斜率,所以点斜式又可推出两点式(斜截式和截距式仅是它们的特例),因此点斜式最重要.教学中应突出点斜式、两点式和一般式三个教学高潮.

求直线方程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要依不同的几何条件选用不同形式的方程.根据两个条件运用待定系数法和方程思想求直线方程.

(5)注意正确理解截距的概念,截距不是距离,截距是直线(也是曲线)与坐标轴交点的相应坐标,它是有向线段的数量,因而是一个实数;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正实数(或非负实数).

(6)本节中有不少与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有关的问题,是函数、不等式、三角与直线的重要知识交汇点之一,教学中要适当选择一些有关的问题指导学生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7)直线方程的理论在其他学科和生产生活实际中有大量的应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和其它学科,教师要注意引导,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8)本节不少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和讨论,还要适当增加练习,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而不是仅停留在观念上.

教学设计示例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掌握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2)理解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及其证明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逆向思维的习惯和形成特殊与一般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不同时为0)的对应关系及其证明.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下面给出教学实施过程设计的简要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一)引入的设计

前边学习了如何根据所给条件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看下面问题:

问:说出过点(2,1),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并观察方程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答:直线方程是,属于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肯定学生回答,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表述.再看一个问题:

问:求出过点,的直线的方程,并观察方程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答:直线方程是(或其它形式),也属于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肯定学生回答后强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都是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启发:你在想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谈谈?各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纷纷谈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边评价边启发引导,使学生的认识统一到如下问题:

【问题1】“任意直线的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二)本节主体内容教学的设计

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先研究研究,也可以小组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或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教师组织开展集体讨论.首先让学生陈述解决思路或解决方案:

思路一:…

思路二:…

……

教师组织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其它待课下研究)如下:

按斜率是否存在,任意直线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斜率存在或不存在.

当存在时,直线的截距也一定存在,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它是二元一次方程.

当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形式的方程,它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学生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把它看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合理性: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上点的坐标形式,与其它直线上点的坐标形式没有任何区别,根据直线方程的概念,方程解的形式也是二元方程的解的形式,因此把它看成形如的二元一次方程是合理的.

综合两种情况,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条表示这条直线的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

至此,我们的问题1就解决了.简单点说就是:直线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而且这个方程一定可以表示成或的形式,准确地说应该是“要么形如这样,要么形如这样的方程”.

同学们注意:这样表达起来是不是很啰嗦,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表达?

学生们不难得出:二者可以概括为统一的形式.

这样上边的结论可以表述如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条表示这条直线的形如(其中、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

启发:任何一条直线都有这种形式的方程.你是否觉得还有什么与之相关的问题呢?

【问题2】任何形如(其中、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不难看出上边的结论只是直线与方程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个问题是它的另一方面.这是显然的吗?不是,因此也需要像刚才一样认真地研究,得到明确的结论.那么如何研究呢?

师生共同讨论,评价不同思路,达成共识:

回顾上边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原路返回就是非常好的思路,即方程(其中、不同时为0)系数是否为0恰好对应斜率是否存在,即

(1)当时,方程可化为

这是表示斜率为、在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

(2)当时,由于、不同时为0,必有,方程可化为

这表示一条与轴垂直的直线.

因此,得到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形如(其中、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为方便,我们把(其中、不同时为0)称作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是合理的.

【动画演示】

演示“直线各参数.gsp”文件,体会任何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线上教学的特点范文6

在现行的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属于传统保留的教学内容,是我国教材在世界上最具有民族特色之所在,这既是我们教学中驾熟就轻的传统教学内容,也易成为数学学科教学的瓶颈问题。由于计算教学本身比较单纯、重复,所以除了要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进行总体设计外,还要在细节处多下功夫,让学生不觉得计算很枯燥。采用游戏、竞赛、辩论、积分换星等富有对抗性、挑战性的总体设计是有效的形式,本人觉得还要在活动的形式上,课堂语言的组织上,肢体语言的应用上多锤炼,让传统的计算教学带给孩子不一样的感受,让学生爱上计算,爱上数学。

二、锤炼经典细节,使教学形神兼备

在小学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图形的认识及周长面积体积等的教学属于经典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丰富孩子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建立最基本的空间观念至关重要。它也是很多教师上公开观摩课喜欢选择的内容,是孩子比较兴趣的内容。所以锤炼这些经典的细节,让课堂焕发别样的精彩,让教学形神兼备,是吸引学生爱上数学,感受数学魅力的绝好材料。图形教学由于具有形象的视觉冲击力,同时有较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符合孩子好动爱玩的天性,学生大多比较喜欢上图形认识课,但空间与图形教学也因其需要形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的支持而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那么如何突破这种教学瓶颈问题,让学生不但爱学还能学好呢?本人认为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准备形象直观的教学具,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关注在运用教学资源时,教师的组织教学的细节处理,让学生的思维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建构起丰富的知识的表象。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分类时,通过探究新知环节对三类三角形的分组,以及对语言表述的进一步讨论,学生基本建立起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概念。这时学生对分类的本质区别还比较模糊,为什么有的三角形只要看一个角就能断定它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的却要三个角才能断定它是锐角三角形呢?在巩固练习环节,大多老师都会设计猜一猜我是什么三角形的活动,即把多个不同的三角形装在一个不透明的信封中,然后让学生通过露出的角来猜是什么三角形。在组织这个活动时,教师的动作与语言的细节就至关重要。

三、锤炼新锐细节,让教学绽放异彩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加大了统计份量,同时新增了概率的内容,首次把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作为一个和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同等重要的领域。这个领域的学习对于孩子形成收集处理信息意识与能力,更好适应未来生活至关重要。在教学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数学《折线统计图》时,我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认识是这样处理的:先利用课件把一幅条形统计图变成折线统计图,然后让学生比较两幅图的异同点,得出折线统计图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接着我特别选取了一幅病人体温变化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细节:我让孩子们伸出左手,我和孩子同方向用手沿着折线的变化,边用手势表示上升与下降,边说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在这个活动后学生轻易就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体现数量的增减变化。更主要的是这个增减变化是孩子用自己的手势切实感受到的,所以在后面的反馈中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就掌握得比较好。连学困生都饶有兴趣,轻松掌握。在后面的教学中,我提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时,学生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做上升下降状,并能轻易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四、锤炼衔接细节,让教学谱写和谐

在欣赏名师的课堂时,除了佩服名师的总体构架的精妙外,我特别为他们的衔接细节所倾倒。细节的衔接犹如一条红线串起一盘的大珠小珠,让它们各得其所,成为一串精美的珍珠。有幸听过年福州市青名师游利瑛老师的《长方体的认识》,他在教学长方体的特点时,风趣的语言,潇洒的动作,苍劲有力的板书,让学生学得兴致勃勃。一个细节让我们啧啧称叹:在学习完长方体的特点后,他将课题、板书内容用尺子画成一个长方体的三维透视图,将板书内容与简洁的长方体图相结合,无语间学生已在脑中印下长方体的图像,长方体的特点也悄然摄入眼帘,记到脑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