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例6篇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文1

论文摘要: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正确处理好双线关系,可促进新旧知识融汇贯通,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双线教学法是根据教学整体属性和教育心理学原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设一条教学副线,把目标有计划地进行分划,使之在教学中得以加强和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事实表明,这是一种对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双线教学分主线教学和副线教学两部分。主线教学是完成教学期间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的常规教学,教师可以按照自己以往经验组织教学。副线教学是教学的辅助成份,其主要任务是为主线扫清知识障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是教师在实施主线教学的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复习以往知识,把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形成两个分立的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活动程序。为促进新旧知识融汇贯通,加速知识运用过渡和智能迁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线教学一般可按正常的教学程序向前推进,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正常教学任务。同时,也借助选定的适当的教学副线将刚刚学到的新知识顺利转入运用。

事实表明,这种新旧知识结合,不同层次思维穿插起来的练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强度均衡、功能完整的、巩固知识和培养智能相结合的训练。随着主线日渐推进,副线练习题的数量可以适当调整,难度可按题意分类有序递进。这时,教师应注意运用系统信息反馈,根据教学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副线教学份量和水准。当主线课程进入有关"安培力"和"洛化兹力"的运用时,副线知识已先后分别融入主线教学之中发挥作用。一般来说,若是副线知识与主线知识性质相近,则会产生对学生学习主线新授知识的干扰。所以双线教学不能依靠教材的知识性质相近,或学习方法相似,使用借鉴模仿的方法来带动主线教学。在章节教学初始阶段,如果主副双线教材知识性质迥然不同,则能有效地降低前摄抑制作用,而有利于主线知识概念的建立。随着教学程序推进,副线教学对主线教学的协从作用便日益明显起来,原先分立的双线则逐渐融为一体,副线教学为主线教学扫清知识障碍,并及时为新知识的运用排忧解难;反过来,以后的主线知识的学习运用又成为对副线知识技能的复习巩固和新景下的再次运用。这是双线教学法的"双向"功能。但是,在主线知识已相当巩固的情况下,教师选定与其知识相近的章节作为副线教材,在主线章节教学的后期展开,发挥其对比功能,使知识更加巩固,也是双线教学模式之一。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一带一路” 金融高职教育 国际化人才

一、“一带一路”及其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统称,这二者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提出来的,前者是其在2013年9月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的,后者则是其在2013年10月L问东盟时首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包括以下三条线路:中国中亚、俄罗斯欧洲;中国中亚、西亚波斯湾、地中海;中国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主要有以下两个走向,那就是中国沿海港口南海印度洋欧洲;中国沿海港口南海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的两端,一端是极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另一端则是高度发达的欧洲经济圈。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把这二者打通,则无论是对我国,还是对沿线国家,都具有重大意义。具体说来,对我国的意义主要有促进产业调整与转移打破能源壁垒稳定经济增长增强国家安全;对区域内沿线国家的意义,则主要体现在能够打造利益、责任和命运三者相统一的共同体,在该共同体内,成员之间在政治上是互信的,在文化上是相互包容的,在经济上则是融合为一体的,它在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同时,对于各个成员国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乃至于世界和平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金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官”

(一)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主导性作用,是“牛鼻子”。这一作用需借助以下四种渠道才能最终得以发挥:

第一,支持实体经济的建设,满足其发展的资金需求。

第二,满足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根据经验数据,基础设施投资对GDP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前者每增加10个百分点会带动后者增长1%。

第三,支持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合作。其中,支持我国的优质装备走出去,有助于我国相关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这也是我国金融支持的重点;而把国外先进的产业技术引进中国来,则可使我国产业升级的速度大大加快,并对多方资本起到“半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成倍增加有效需求。

第四,支持节能、环保的绿色经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组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英文缩写AIIB,已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并于2016年1月16日开业运营,初期的重点投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即交通、能源、物流和城乡发展。

2.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外汇储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出资组建的丝路基金,全称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已于2014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运营,并于2015年12月14日设立了它的首个专项基金,即中国―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专项基金。

3.除了2以外的其他各类多边或双边合作基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无论是对于新建立各类多双边合作基金,还是对于扩充已有的多双边合作基金,都非常积极踊跃,金融合作正以迅猛之势展开,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4.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项目储备库。其中,已签署协议的有近50个项目,涉及矿产、煤气、电信、电力、农业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已实施的有22个项目,累计贷款余额在100亿美元以上。

(三)当前金融支持“一带一路”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

第一,“一带一路”区域范围内的国家很多,有数十种货币存在,许多国家货币制度复杂但落后,金融体系也不完备,严重依赖美元等大国货币,来进行大宗商品开采、运输和销售的计价和结算,美元在其整个货币体系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单方面对其货币政策进行调整时,就极易给这些国家带来巨大的冲击。

第二,现阶段,“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投融资平台为我国发起设立的金砖银行、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从资金来源角度看,这三大平台的资本金加在一起共有2400?亿美元,“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资需求却高达8万亿美元,二者相距甚远,资金缺口很大。从资金运用即投资角度看,这三大平台现有的投资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各种类型融资的需要,亟待金融创新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以使多层次、高效率的“一带一路”建设投资体系早日建立。

(四)“十三五”时期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一带一路”作用的对策

第一,继续加大跨境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体系,增加“一带一路”国家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机构的数量。通过继续放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跨境人民币贷款的审批条件,扩大人民币境外贷款的规模,同时,对所有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均持鼓励态度,无论其投资者是个人还是机构,也不论其是境外的还是境内的投资者。发行以人民币为面值的债券,使人民币回流中国的渠道加宽、与其他国家货币互换的程度加深,最终实现人民币在中国境内与境外之间的良性循环。

第二,在我国的帮助下,区域内国家的跨国证券交易所得以建立,直接融资得到发展。同时,逐步有计划地放开我国的资本市场,以使区域内的优质企业有机会对我国进行证券投资。这样,人民币对外投资更加方便,从而人民币对外供给增加;当海外人民币有投资于国内的需求时,可供其选择的投资对象也更加丰富了。这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大有助益,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奠定基础。

第三,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激励我国商业银行在沿线国家开设分支行,以便为在“一带一路”进行投资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内企业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在金融业不是很发达的沿线国家,我国商业银行与我国企业的这种同步跟进尤为必要。

第四,“一带一路”沿线有相当多的国家,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都各不相同,作为一个金融大国,中国有责任为这些国家(尤其是其中较落后的国家),设计出品种丰富、符合其实际融资需要并且极具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或服务。

三、我国金融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金融高职院校怎么办?

(一)辽宁金融职业学院发展概况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是辽宁省内唯一一所金融类高职院校,已有62年的办学历史,在金融领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声誉。

1.历史回眸一――辽宁银行学校。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前身是195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在丹东市成立的辽宁省银行干部学校,1961年学校迁址沈阳市东陵区中马村,1978年在辽宁省银行干部学校基础上成立了辽宁银行学校。

2.历史回眸二――辽宁金融职工大学。1985年,辽宁银行学校迁至沈阳市新城子区虎石台镇,同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国家教委备案,又成立了辽宁金融职工大学,在举办中等教育的同时,开展成人专科层次教育。

3.新的征程――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成立及发展。2001年初,学校划归地方,2002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学院转制更名为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自此,学院开始举办高等职业教育。2006年9月,学院顺利通过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3年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院校;2014年成为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

(二)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的实践与思考

结合我校现有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在服务中国金融业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中,我校积极探索与实践:

1.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第一,已有条件:2002年以来,我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与韩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国的十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语言培训、学生交换学习、继续教育、学术交流等领域进行合作,总体办学水平及办学实力不断提高。第二,发展目标:在上述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并为契合我校“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合作空间”的发展目标,今后我校应将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重点对象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具体采用培养或培训、互相承认学分、师生交流、金融研讨等方式。

2.创新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开发线上金融课程。第一,已有条件:开发并推广线上金融课程,首先要有互连网的技术支撑。最近四年来,数字化校园建设(二期工程)在我校有序展开,为此投入了1100多万元的资金,信息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开发并推广线上金融课程,还要有配套的线下实训基地。目前,我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第二,发展目标:在上述已有条件的基础上,并为契合我校“改革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和“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目标,今后我校应陆续开发线上金融系列课程,然后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院校开放和推广,同时,为了提高线上金融课程的使用效果,还应将我校中央财政及省财政支持的校内实训基地,作为线上课程的线下配套实训基地。

3.开发对接“一带一路”金融战略的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第一,已有条件: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校初步形成了“双境培养、双证融通、双师执教”的人才培养模式,100%的毕业生持有双证书。第二,发展目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中国金融企业在输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必定还要输出一些“中国标准”,如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等。所以,我校应面向金融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需求,开发对接“一带一路”金融战略的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标准,作为行业准入标准和企业选人用人标准。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文3

1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转变

传统医学检验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践教学大多是理论的简单演示及验证,很多实验内容与临床诊疗及企业生产实际脱节,这种培养方式不利于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缺失。2012年,教育部提倡医学检验专业“脱医入理”,五年制医学学位变更为四年制理学学位,将医学检验专业变更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这实际上是强调医学检验的“技术”及“实践”特点,进一步强调医学检验人才“应用”及“综合”能力,传统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2IVD企业对检验人才新需求

随着人类保健意识逐步提升,全球IVD行业发展迅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IVD行业的市场规模较小,但增幅较快,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IVD市场规模已达到20%的增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此同时,IVD产业发展不均衡,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及免疫学检验等相关领域发展较快,但微生物诊断及分子诊断领域等尚有待提升,这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医学检验教育背景,更要求生物技术知识技能的培养,要求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更多融合生物技术教育元素,原有的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IVD产业新需求。

3基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即“产业”与“教育”的融合,这需要企业与学校的相互合作,即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结合双方优势发挥自身功能,自主形成的深度合作模式,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开展,而在本科高校中发展相对滞后,对于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校企联合是一种有效的、必需地手段。推行校企合作,有利于形成校企互惠共赢的教育模式,推动本科高校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促进学生就业和行业发展,培养适合应用型综合人才。

4医学检验专业混合式教学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学科,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技能培养主要依靠实验课和医院见习。然而,受到实验学时、条件等因素影响,实验内容设计往往与临床脱节,实验课检验方法陈旧,跟不上检验技术的发展,尤其是IVD技术在实验课中很难开展。吉林医药学院与宁波美康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建立了“美康班”,建立了校企联合混合式教学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培养适合IVD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

4.1线上理论课程的建设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线上教学模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迅速普及。建立美康班后,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增加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制品、生物信息学等与体外诊断密切相关的生物技术类课程,旨在培养具备生物技术知识的医学检验复合型人才。同时增加分子诊断学等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学时,强化生物技术操作技能。逐步建立“分子诊断”“实验室管理学”“生物制品”等在线课程体系,课程中融入企业生产元素,在线视频包含企业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产业发展规划等内容。此外,在在线课程建设中,实施双师型原则。专业教师与企业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一方面使学生从在线课程中学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贴近IVD企业生产实际。理论授课中利用学习通在线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前预习及测试,使学生了解授课基本内容及要求,了解企业实践相关内容,引发学生对课程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课堂授课前,教师线上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校企导师共同商讨教学内容和形式,将之融入授课过程。

4.2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力求理论联系生产实践,分为线下实验课和线上虚拟仿真两部分。线下实验课程注重设计型、综合型实验的开设,结合IVD产业常用技术设计实验内容,将多个实验结合,集中时间完成,使学生充分理解体外诊断的常用技术、技术流程和应用,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对于一些难于在校开展的实验项目,通过建设线上虚拟仿真项目,让学生进行虚拟实践过程,完善实践技能。同时,在阶段性理论学习结束后,美康班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实习期间,企业配备专门导师,指导学生见习。见习实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负责学生实践指导,学校导师负责指导毕业设计。学校教师基于学生线上理论指导,企业导师实行线下指导,双师带徒。这种育人模式需要建立规范的课程体系及考核标准,实现见习制度化,使IVD人才培养有的放矢,教学内容为IVD行业量身订制,从而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IVD行业需求的有效衔接。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文4

“互联网+”作为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和标志,正在引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深刻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其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深度人本化、线上线下融合化、教育体系生态化、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智慧集成等新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

DOI:10.15938/ki.iper.2017.02.019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88-04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在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中创造新的发展业态。“互联网+”,深刻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赖以存在的环境,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条件,势必带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化。研究表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深度人本化、线上线下融合化、教育体系生态化、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智慧集成等明显的新趋势。

一、 深度人本化

20世纪后期,信息技术开始走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逐渐进入普及性应用阶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知识传授的手段和工具,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以“教”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主导的层次,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束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还停留在口号上。

2015年5月23日,在给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1]2012年9月5日,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一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迫切要求教与学的‘双重革命’,加快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我们必须主动适应这一转变,加快推动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要,使教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2]。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本原目的是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是确定的,而其载体和形式则是可选择的,但无论什么样的载体和形式,都只是手段,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目的。

当前,“衔着鼠标出生”的95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作为复杂的网络世界的原住民已经掌握了快速、离散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进而形成了崇尚民主、追求自由的个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高度融合,坚持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和个体差异,基于深度人本化理念创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模式,实现公平教育、平等教育、个性教育,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可见,深度人本化是“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以深度人本化理念实现公平教育

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只要手持一个移动终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教师任你选、名校任你挑”的教育图景。这一快速、离散和碎片化学习方式基于深度人本化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建立全方位的课程共享平台,打破地域壁垒,使每个人都能公平享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阔视野和丰富知识,轻松实现学习的四个“any”(anyone、Anywhere、anytime、anything)。

2.以深度人本化理念实现平等教育

互联网不仅具有教育教学资源的丰富性,而且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手机短信、即时通信软件、微博等技术的即时性、平等性、互动性等,打破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协调关系,进而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双向互动的平等关系。

3.以深度人本化理念实现个性教育

在大数据等新技术支持下,教育者有可能及时、准确地了解人的思想情绪及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从而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性化。同时,网络参与的平等性和非强制性,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他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地学习MOOC、微课等新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甚至可以根据自己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提交教育教学需求订单,而学校和教师则可以利用网上教育平台打造定制教育,从而实现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

二、 线上线下融合化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打破线上和线下的界限,实现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这种模式,适用于物质商品的交换,同样也适用于具有精神交流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线上线下融合化也成为一种新常态。

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线上教育的初始阶段,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以计算机、现代通信等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远程教育,它将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直接用于虚拟教室或直播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012年,以大规模在线学习为特点的MOOC和以碎片化学习为特点的微课等蓬勃兴起,便把线上教育推向高潮。其实,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各有自己的特点。线下教育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面对面、心贴心的直接交互方式进行思想交流,有利于以情感人、以人格服人。而线上教育主要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思想对话,具有及时便捷、多种方式融合等特点,这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感染力,教育者的教育引导更易使他们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显然,这是传统的线下教育所不具有的优势所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线上线下高度融合,融合了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优点,具有线上与线下各自都不具有的整体优势(见表1),既是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的必然要求,也是体现教育双方主体地位的正确选择。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双主体,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更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作为双主体的师生共同商定学习计划,兼顾群体和个性的需求和差异,允许有学习计划约束下的一定自由。显然,只有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才能在教育过程中既增进情感交流,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在学习环境上实现传统教室和网络空间穿越,在教学效果上达到教学相长,从而提升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三、教育体系生态化

生态系统源于生态学,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整合,它已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以互联网为支撑的商业社会生态系统,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启示。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系统和工作体系走向生态化

在信息化社会,建立生态系统具有普遍意义,如建设舆论生态、建设文化生态等等,即使是位于社会高端的政治领域也要构建政治生态。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具有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和办学条件,但这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任务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不完全相适应,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势在必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抢占新的教育阵地,在净化、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充分用好线上与线下两个空间、课程与微资源两种资源、PC和移动两种终端,广泛运用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全过程覆盖。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教育合力化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在目标上统一要求,空间上无缝衔接,优势互补,实现对大学生全方位、全过程覆盖,保持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形成了教与学的教育合力,生态系统能正确处理规模化与人本化的关系,促进教育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学习结合转变,注重师生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第二,形成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教育合力,促进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课堂、传统课堂、实践课堂各自的育人优势。第三、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的教育合力,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第四、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整合所有资源,探索建立了适应社会需要、符合家庭期望、结合学校实际,体现学生特点的全方位育人模式。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隐性化

教育是显性和隐性的统一,前者指直接的、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后者则是没有被列入课程计划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各种文化要素的统称,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或译潜在课程、隐蔽课程等)的概念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杰克逊(Jackson.P.W)最早提出,很快就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近年来,针对显性课程中存在着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说教意味过浓等现象,高校在加强和改进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视隐性课程建设,如校园文化建设,红色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的建设,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众多的显性课程,而且也会有更多的隐性课程。实践表明,隐性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它能以隐含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与态度。因此,在信息化社会,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精深严谨的教育内容蕴含在看似价值中立的信息形态中,渗透到深入浅出和生动活泼的网络表现形式中,在与大学生信息互动中进行教化和引导,使之在系统化的教育生态系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先进思想的洗礼和优良道德的熏陶。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开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以动画的形式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避免了因抽象的理论说教而不受观众欢迎的现象,效果十分显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范例。

四、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智慧集成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量和数据处理量呈爆炸性增长,当今社会已由数字时代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以大容量、多样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的数据为特征的“大数据”,把人类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智慧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学、社会学和许多科学门类都会发生巨大甚至是本质上的变化和发展,进而影响人类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5] 由于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因而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有价值信息成为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只要进行深入的数据挖掘和充分运用分析技术,就可以形成连接教育大数据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智慧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必然形成智慧集成的现代特征。

1.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教育方法的智慧化

经验判断是传统教育方法的固有特点,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是否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方法会导致教育者判断可能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教育者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精准化、科学化教育。而运用大数据挖掘、分析、预测等技术,基于大数据个性化、科学化、可视化等理念,通过海量数据对学生行为及时分析和准确判断,合理选择线上线下融合法、教育合力法、信息推送法、预防教育法等多样、智慧的教育方法,及时有效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教育目标,彰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智慧性。

2.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教育u价的智慧化

传统教育评价主要依靠终结性评价,但人的良好情感和行为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单靠这一评价方式无法准确体现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变化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存储每位受教育者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轨迹,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向以形成性、发展性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转变,从单一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变,全过程评价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具体环节与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大数据能健全完善评价标准,以评价促引导,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

3.在大数据基础上实现教育管理的智慧化

大数据挖掘、分析、预测等技术,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单一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以及工具化的操作方式,重塑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起人机结合的运行机制。一是管理者通过网络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对包括大学生理论素养、思想素质、道德情操、日常操行等在内的所有信息进行量化处理,从中发现其思想行为形成发展的轨迹与规律,预测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二是大数据为实现精准服务提供可能,大数据技术能精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推动教育管理“从注重群体的思想行为到关注个体的差异” [6],更好地贯彻落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提供保障。三是大数据为管理者的疏导工作和与大学生的对话提供技术支撑,成为双方交流的重要形式。正因如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才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才能实现大学生由“他人管理”向“自我管理”转变。

科学技术的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技术的力量超乎想象,而人们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认识和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也在不断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教育必须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科学技术的力量。只有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主动变革和创新,才能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5-24(2).

[2]刘延东.把握机遇 加快推进 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2-11-02).[2012-09-05].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11/144240.

[3]张耀灿,曹清燕.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169-171.

[4]郭春才,金义富.基于未来教育空间站的O2O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6):24-30.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文5

通过建立一套功能齐全、运行流畅和随处可达的校园网,构造出一个能够满足校园长期持续发展的网络基础,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基础框架为校园的教学、管理、生活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来达到校园环境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数字化的效果

为学校的院校管理、教研各部门、与成都校区的交流、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建立一套网络环境下的管理、教育、教学的新模式;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创造便利的网络环境,促进教师的信息素养、人文素养和科技素养的提高;为学生提供界面友好的网络交互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及时的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在校方的主导和管理下,按照学校规划要求,逐步实现校园网的全光化,建设一套技术先进、高速可靠的校园骨干网络。改造和升级校园网核心网络设备,使校园网整体具备万兆、十万兆的接入能力;建立学校网络上网行为管理系统,使校园网具备溯源能力、可管可控;实现校园有线、无线网络一体化、无缝覆盖;实现校园网VPN接入能力,满足广大教师远程办公、出差在外访问校园资源的要求。

二、方案总体设计

本次改造项目将顺庆、高坪两校区均纳入改造的范围内,其逻辑拓扑按照对称的方式进行设计,并根据“安全分级、业务分域”的设计原则,将本次建设的网络总体划分为校园网核心区域、 计费认证区域、互联网接入区域、安全审计区、学生公寓接入区、办公接入区、无线覆盖区。

本期建设的校园网核心区域、计费认证区域、互联网接入区域、安全审计区设备均部署在川北医学院的两个校区校园核心机房内。

学生公寓接入区为校园的学生公寓提供校园网接入能力,逐步实现全光网络改造;办公接入区分布在全校的20栋办公教学、实验楼处,为其提供校园网接入能力。无线WIFI覆盖区为学校公众场所(图书馆、体育场、食堂等)、每个学生寝室提供无线网络接入能力。分别对校园核心区域设计、计费认证区域设计以及校园无线覆盖区设计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校@核心区设计

核心区域主要为学生区提供数据高速转发和处理能力,在整个校园网中起到承上启下、并为办公区域、两个校区之间起着互联互通的功能作用;是整个校园网的心脏,为校园网终端系统源源不断的提供安全的信息血液。

为保证整个校园网系统的可靠运行,作为整个网络的神经中枢,学生和办公核心层是全网数据传输的中心,不仅要保证7*24小时的稳定运行,并且确保该区域的高可靠性,在网络、设备出现故障时,保证网络能快速恢复。为保证核心区域的高可靠性,本期方案设计采用了以下几种措施保证整个核心层的高可靠性。

1、采用双机、双链路组网。核心交换机均采用双链路上行,两台设备采用双机互备方式保障链路的安全,并且将两台设备虚拟成一台设备,实现设备互备的同时,通过虚拟化实现融合一体化,这样当其中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台设备仍然能为整个校园网络提供高速的数据转发能力。

2、单设备内部组件冗余。每台核心交换机设备均部署使用了冗余电源、冗余风扇、双主控、板块热插拔等,两台核心设备均采用双控引擎,双电源、冗余风扇。当单台设备模块发生故障时,冗余模块能保证该台设备依然正常使用,大大降低了发生单台设备故障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的核心层的网络部署方式,不仅避免了网络各类业务的连续性受到设备、链路故障影响,又可成倍提高链路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网络带宽,既避免了故障发生几率,又充分为以后管理和维护工作提供了便利性。

(二)计费认证区域设计

计费认证区域为整个川北医学院提供实名认证管理、二次认证、融合计费、有线无线一体化认证的功能。

该区域由本地认证系统和电信融合认证系统组成,在校方已经在两个校区各部署了一台城市热点认证设备的基础上,新增和部署两台性能优越、功能强大的城市热点DR2166作为本地计费设备,每个校区两台设备互为备份冗余,作为整个校园网认证的本地认证系统及认证核心设备。上联通过双链路至出口防火墙,下联通过双联路至校园核心交换机。

本地认证系统负责对校园网进行首次认证和管理,并负责向电信融合认证系统发起二次认证请求,并根据两次认证结果,确定是否允许校园网使用者访问互联网。电信融合认证系统,主要作用负责二次认证,并储存校园网使用者的相关实名认证信息,为校园网网络控制、溯源提供基础信息。通过以上两套设备的相互配合及协调,以此做到整个校园网络的实名认证,并为上网行为管理溯源提供基础用户信息。

(三)无线覆盖区设计

大学校园是一个信息交流频繁的特殊场所,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校园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电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必需品。仅仅局限于一个地点上网已经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所以构建一个强大、无缝的无线网络成为必然。本次方案无线网络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在办公、教学、广场/操场、体育馆、阅览室、会议室、阶梯教室、食堂等,这些区域对于笔记本用户能够提供接入服务,并要求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笔记本、手机终端、IPAD WLAN多终端上网需求。覆盖原则定为:在开阔地带(例如足球场),每500米范围建设1个无线 WIFI,同时考虑学生分布情况进行增加点位,提高接入可靠性,在室内(例如图书馆、阶梯教室、食堂等),每60米范围内,每4个房间建立一个无线WIFI。

线上与线下双线融合教学范文6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实训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创新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要有效接轨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国家教育部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该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因此,进行实训课程项目化设计与实践,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项目化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所谓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每个项目都制订各自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置项目,优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通过有机地整合教学内容,突出为专业服务的功能性。

一、课程建设基础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设备互连技术课程和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组建、维护及管理的能力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专业中级网络工程人员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进行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并注重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现状SWOT分析

(一)优势(S)

已具备规范的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内容。校企深度合作,先后与思科、神码、锐捷等网络公司合作成立网络学院,按照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制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成立“创客”工作室,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工程项目,使课程与企业应用紧密结合。坚持“面向市场、面向就业,以产学融合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校企全程共建”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课程的产教融合,并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构建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借助该平台进行教学任务、作业、答疑、测试和考核等。同时,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为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条件。

(二)劣势(W)

本课程虽然已经开设多年,教学基础条件较为完备,但随着5G时代的来临,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满足社会技能人才再学习的需求,课程需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配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来辅助教学,需开发建设个性化、多元化、时效性、开放式的在线专业课程平台。教师制作微课、二维动画、三维动画、视频等立体化资源水平不高。前期课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影响课程建设。

(三)机遇(O)

学院对课程建设高度重视,不断促进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推动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开展有特色,不断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人才需求旺盛。不断评选省级、院级精品在线开发课程等。

(四)挑战(T)

突破传统创新困难,缺少特色,省内高职院校竞争激烈。院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申报立项困难,院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有待突破。

三、项目化课程建设目标

该课程按照行业对网络工程师的岗位要求,制定课程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提高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目标。在充分把握计算机网络发展新动态的基础上,培养和造就一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综合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学团队;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课、操作视频等,有效利用泛雅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最终形成立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网络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2]

四、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课程体系创新和教学内容建设

以应用性职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在贯彻执行专业教学标准基础上,重新修订并完善适合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点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的选取采用大量企业案例进行教学,案例主要来源于网络行业的实际工程项目,教学团队依托工作岗位需求和工作流程,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任务单、工作页和相关的教学资源,形成动态共享的课程资源库。

(二)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构建由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工程师组成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借鉴企业的实践经验,提高专任教师的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础。课程采用真实网络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利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化训练,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深化产教融合,以企业工作任务为驱动,构建成果导向的项目化学习情境

按照企业工作流程重构教学内容,与企业工程师一起构建生产实例系统化的项目化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设计相应的子学习情境。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的生产流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情境为中心,紧密联系具体的职业活动,与职业岗位一致,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学生职业技能、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3]

(四)实现课程的开放性与实践性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开放式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走出去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同时,将企业工作一线的工程师请进来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一线的组网案例与经验引入课堂。以产教融合为载体,实行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开放性教学,实践教学可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师不定期到企业生产实践锻炼、企业培训学习、兄弟院校培训及出国考察、深造等,提高科研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课堂中引入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技术及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五、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创新

(一)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进一步深化教学模式改革,逐步适当地采取有明确的针对性与目的性的产教融合、任务驱动、成果导向、教室与实训室融合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式”教学、“兴趣式”教学、“挖掘式”教学、团队协作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过程和资源开发进行设计与优化,实现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4]

(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利用原有的课程资源,进行补充、改进和完善,并围绕产学融合的目标与企业积极合作探索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微课、视频、录屏、试题库等,有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教学资源的实用性和效果,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多元化,实行线上考核与线下

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企业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与推进,课程考核的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课程考核面向职业岗位,情景模拟考核接近实际工作情景,将操作技能与实际工作相互融合,课程成绩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融合,将单一的期末考核转化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同时,实行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相结合,在网络平台上建设课程考核评价系统,在考核形式、成绩评定等环节注重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的培养。[5]

六、课程建设的成效

(一)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

通过课程建设,打造出了一批具有良好师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工作责任心较强、团队协作意识较强、知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合理、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以产教融合为依托,聘请行业、企业一线工程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跟踪企业的前沿技术,促进了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结合,提升了教学团队的专业素质能力和“双师”能力。与企业专家共同将课程建设资源转化为立体化、活页式教材,同时,参与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的教科研能力,加强学习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效果显著

指导学生参加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促进了教师实践水平不断上升,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同时,本门课程学生成绩的优秀率和及格率稳步提高。

(三)提高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通过基于成果导向、面向职业岗位能力设计任务的实训学习,突出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地从事企业网络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近两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校生获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高达90%以上,实现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四)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在校生及毕业生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感到茫然和无奈,产生了厌烦厌学的情绪,但是通过项目化教学,并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以及采用丰富多彩的先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该课程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紧密联系,体会到学习网络技术的重要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

七、结束语

课程项目化设计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实施项目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局域网应用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着力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永松.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实训》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 (8 ):180-181.

[2]曾蔓.单片机技术项目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6 ):56-57.

[3]李志贵,刘睿强.数据网络设备与组网课程项目化教学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3 ):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