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实训总结范例

线上实训总结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1

【关键词】会计专业;实训;教学总结反思

高职院校近来普遍实施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办学质量有了显著提升,以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院进行了“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推行慕课、云课堂、SPOC课程等建设,激励线上线下教学改革,为此,学院实施“卓越课堂”计划,对全院所有课程进行“卓越课堂”认证,激发了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使得我院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以我院会计专业“会计综合模拟实习”课程为例,对实训课程实施“卓越课堂”认证进行说明。

一、教学实施

课程教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因材施教。我院会计专业学生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包括新疆西藏地区,入学方式多样,既有高考录取,也有单独招生、注册入学与社会招生等,这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原来传统的教师讲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的实训方式已经不合时宜,需要进行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构建网络教学平台

认证课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方便地进行线上线下学习,实现考勤、课件与视频学习、课前预习、课中控制与课后反馈等功能。“会计综合模拟实习”课程以云班课为平台,进行了课程框架设计,上传了课程资料。以课程中用友ERP的工作任务为例,教师上传平台资料有三个比较重要的注意点:首先,教师需要对ERP账套操作录屏,方便学生反复观看练习,教学中教师发现同样的账套操作对一些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反复出错,实训不顺利;一些学生态度不端正,畏难怕繁琐,实训中投机取巧,骗取实训成绩;而一些学习能力强,学习比较认真与刻苦的学生却吃不饱,账套学习内容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期望。这就需要从教学目标开始,实施封层教学与考核,设置最基本任务与高层次的学习任务,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与需要。其次,课程平台要制定详尽的任务清单与考核清单,任务清单中布置预习与实训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单元,根据清单督促学生逐项完成并考核。每天检查清单,可以实现实训进度的控制,对进度落后学生进行督查与帮助,对进度提前的学生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在兼顾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保证了教学的严肃性,这是在“卓越课堂”认证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再次,要在实训中总结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以文字或视频的形式进行记载,不断进行更新与积累,作为实训的重难点,避免学生实训走弯路,减少学生实训的挫折感。同时,鼓励学生把自己实训中的疑问与错误以文字视频的形式共享到网络教学平台,师生共同丰富课程内容。

(二)组织与推进教学实施

这是教学的主要过程,要让“卓越课堂”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优势与作用:1.进行面授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反复查看资源,但不可避免的是,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教师当面辅导就是学生的“主心骨”,必不可少。教师在当面辅导中,可以察觉实训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完美结合。2.控制教学过程。课前,通过教学平台统计检查,可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中,教师通过课堂巡查,可以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进展,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查漏补缺,进行课程教学总结与反思,及时调整课程过程。线上线下的结合,降低了教师不必要的精力付出,很好地实现对实训过程的监督与把握,减少了满堂漫灌,提高了学生操作的积极性,过程考核更有依据,学生容易接受。3.答疑解惑。实训教学线上线下结合优势明显,师生随时可以进行交流答疑,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可以在平台上对所有学生共享,减少了教师重复付出,避免了其他学生重蹈覆辙。而且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学有余力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并在平台中展现这个过程,这些学生的成就感会进一步促进实训的积极性,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学反思是实训不可少的环节,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可以覆盖课前与课中,平台留痕,平台统计实训情况,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相对于传统教学,网络平台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与内容,教学设计有欠缺,教学内容需增减的,在平台上随时可以调整,优化可以不断进行,这是传统教学不可以比拟的。

二、实施效果

“卓越课堂”对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很多方面带来了显著的变化:首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卓越课堂的实施,使课程从教学目标开始分层教学,不再以一把尺子衡量全部学生,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完成任务,这在动手操作的实训课程中尤其重要。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基本实训任务,独立完成,不用为了成绩而学习造假,扎实掌握一定会计技能,解决“吃不了”的现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选择更难更高要求的任务,多学多得,解决“吃不饱”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与积极性,课程的覆盖面与深度都有保障,针对性与教学效果更好。其次,加强了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以前,教师对实训的监督更多是依靠经验,大量精力是在与部分学生的猫捉老鼠中浪费的,要吃的学生顾不到,不要吃的学生要追着喂,教师身心俱疲。“卓越课堂”中,教师宽严有度,体现在:设计科学细化的任务清单与考核清单,所有的任务在教学平台上实时监控,每一个单元任务有一定时间节点,一个任务完成,才可以解锁下一单元任务,单元任务完成质量也可以通过平台检查,这样,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操作与课后总结,通过教学平台都可以实时统计检查,成绩在平台上累计与共享,学生有相当的紧迫感,提高了教师的过程控制能力。其次,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建设课程。教学方式的变化,使师生之间交流不再局限于课上,很多学生愿意在平台上提出疑问;同时,因为平台的统计与记录功能,实训评价更加直观,容易被学生观察与接受。实践中很多学生有上进心,在平台学习中有更高的学习要求,带动了整个教学班级学风,学生课外搜索的知识覆盖面更广更深,帮助教师实现教学资源的更新与累计。并且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在实训中总能提一些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具有共性,也更有价值,帮助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完善教学。

三、结束语

职业教育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需要高职院校不断研究探索实训教学模式。学院“卓越课堂”从上至下推动课程认证,对于实训课程信息化与教学模式的改进可以起到外部催化剂的作用,从“会计综合实习”课程在认证中的收获而言,有这样几个经验:其一,需正视生源差异在实训教学中的影响。实训教学受到生源差异的影响比理论教学更明显,个别学生的消极就能影响全班的实训效果,但有教无类,需要我们客观承认学生学习态度与能力的差异,从教学目标开始,分层教学设计,实施不同要求与标准的实训教学,才能有较好的实训效果。其二,需要通过强化考核实现对实训过程的控制,比如,实训任务尽可能细化,量化每个任务的考核标准与时间节点,在教学平台上留痕,统计分析,通过信息化手段强化过程控制。学生可以一定程度上选择实训内容,但实训过程一定要严肃。其三,信息化手段对教学模式有重要作用。作者使用过微助教、SPOC、云班课与金课坊等教学平台,进行微课与慕课设计,只要对信息化技术不存在畏难情绪,就能体会到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当然,信息化需要教师制作视频等资料,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没有学校政策与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教师这种付出全凭自觉自愿;但信息化使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完成实训任务,反复观看与学习,师生交流更加便捷,教师的精力配置更加合理,能实现教学实施的动态调整,能强化教师对实训过程的把控等,因此,信息化使得实训教学模式发生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张嫚.基于“互联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8(18).

[2]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3]袁春生.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及质量控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3).

[4]雪敏.ERP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两性一度”;会计电算化;模块化;交互式

0前言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6月的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到要在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深度、挑战度基础上打造“金课”;同年11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中国大学教学论坛”报告中明确提出“两性一度”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高阶性”,体现教育教学中知识、能力与素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创新性”要求课程内容具有前沿性、时代性、探究性,教学形式先进性、互动性,学生学习过程主动性;“挑战度”考验课堂内容的深度把握,是对教师、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

1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特点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是财务会计技能训练与形成的重要环节;在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使学生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形成严谨敬业的工作作风,具备娴熟的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与良好的开拓创新意识,满足信息时代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课程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实践要求,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转换成学习过程中的岗位角色,形成符合课程特点和贴近企业实际的课程体系;以用友U810.1财务软件为平台(实现企业“业财”信息化软件之一),对平台中系统管理、总账管理、报表管理、薪资管理等模块开展教学实践。

2核心能力要求与分层模块化教学内容组织

综上所述,笔者将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概括为4个核心能力要求。(1)了解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2)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系统和企业应用平台的操作实践技能和组织运用方法。(3)具有较强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反向思维能力。(4)具有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在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融合财务行业业财一体化新观念,采用分层模块化方式,以模拟企业“新阳光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月的经济业务为线索,将每个模块中的具体内容分解成14个的情境任务,按照企业工作任务的实施顺序组织学习与实践,所有实训任务完成后,就形成了一套从财务系统基本设置到总账系统业务处理再到财务报表编制与图表处理的完整的企业会计电算化操作流程,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先专项后综合,循序渐进地将4个核心能力要求通过4个学习实践层次体现出来:第一层为专业基础层,重点讲解系统管理与基础设置,强调系统的基础认知与设置,了解课程的作用和原理、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对课程有一个初步认识,理解相关软件功能及其运作环节,以信息化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思考,灌输给学生守法规、负责任等职业道德要求。虽是较低层次,但却是后续模块的基础,很重要。第二层为中级操作层,涉及不同系统的启用与数据处理,其中最重要的是总账系统,他是用友软件的核心系统,月末其他子系统的数据都要汇总至总账系统进行处理,主要涉及系统设置、日常业务处理和期末业务处理,通过总账系统数据核算流程的演练,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设错法”,提高学生反向思维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水平。第三层高级认知层,主要涉及报表管理,包括报表模板管理、自定义报表(固定报表)、变动报表、图表分析与处理等,该层重点是对学生评价和分析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建立在第一、二层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更多以学生为主导进行报表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第四层高级认知层(综合层),训练学生软件使用的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处理相关业务,比如商品的采购与销售;更清楚地区分信息化账务处理与手工账务处理,更能理解角色分工的重要性、系统模块之间的关联性;通过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模拟)综合赛,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等都具有较大的提升。

3交互式教学活动设计

3.1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丰富的教学内容。当前,企业资源计划应用普及,财会人员应具备以业务流程、供应链为核心的管理思想。因此,应用型高校中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目标设置应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单一的课程设置转变为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根据笔者经验,按照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1∶2的课时比例进行调整,并且穿插进行,这样学生可以及时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论知识。为符合现代企业需求,高校电算化课程内容也必须进行扩展,不仅以总账模块为核心,还要对采购、销售、存货及决策分析系统进行有效的学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首先做好线上学习资料准备,按教学大纲计划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提前上传电子版教学内容至云平台,如课程大纲计划、电子课件、按子任务准备的操作演示视频等,学生自主登录线上平台随时随地按任务单进行预习、复习、测试,学习机会不仅便捷,教学环境和资源更加丰富。通过线上平台对学习情况进行监测,督促激发学生学习,以加强线下课堂讨论学习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远程控制软件解决学生燃眉之急。线下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随时进行讨论,反馈学习情况,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在财务信息化实训室,通过教师机主控电脑对学生端的实时控制,方便学生更清楚、更集中注意力观看教师的操作演示。最后,教师通过线上与线下学习情况的统计与整理,总结基于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成果与不足之处,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方案,以期下一轮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2创新教学方法。在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下,扩大了教学容量,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拓展刻苦钻研精神,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采用一些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我们主要采用“设错”教学法,将操作原理和概念融入到具体的错误案例中,强调操作流程的思路,引导自主操作,抓住业务本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教师设置“编码方案”未成功案例。学生在下面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设置时系统提示“填写的编码不符合规则”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摸清数据间的传递关系,探索业务流程,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分类编码方案设置”;接着归纳总结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用的两种方式:一是修改账套。应该是以账套主管的身份登录至企业应用平台操作,而不是系统管理员。这里涉及的“用户权限”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回归理论,注意在实践中对比区分系统管理员与账套主管的权限;然后思考编码设置的另一种途径。二是在“企业应用平台”———“基本信息”下也可以修改。由此可见,启发、互动、活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让“要我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提升学生处理实际业务的应变能力,引导其尝试解决并整理总结,通过该环节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混合教学模式下设错教学法运用建议:(1)线上学习软硬件准备工作。学生配备一台安装好电算化软件的联网电脑;教师提前上传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料,并在每次课前通知学生自主登陆课程中心网络平台,根据上传的资料随时随地按任务单进行线上预习、复习。(2)明确“设错”教学目的。按教学大纲计划制定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根据课程教学设计方案中的重难点设计错误案例,确保不偏离教学主题,注意把握好时间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科学化“设错”案例。选择的错误案例要具有典型性、预见性。对于个别案例则个别指导纠正错误,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过于简单或困难都不可取,每个设计方案中教师需要准备若干错误案例,准备的过程工作量较大,同时还需要不断积累对课堂整体把控的经验。另外,结合“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激烈讨论、交流提升、合作完成;还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用启发、互动、活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提升高校教师实训教学技能,推行多元化考核模式

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主动接受前沿的会计电算化培训,利用假期积极进企业挂职锻炼,提高自身实践水平;高校应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相关促进政策,创造出更多培训进修机会;同时,利用产学研基地条件,引进适量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的人员和专家,通过相互间交流合作,提升专业实践水平。课程实行多元化考核模式,按照项目成功与否、操作能力和学习表现加强过程性考核比重,全面考核学生学习情况。采用实际操作与证书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统一考核标准;同时结合以技能竞赛为导向的加分政策,在做好一般课程实训的基础上强化竞赛上机练习,进一步提升软件操作的广度和深度,真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操作能力的提升。“金课”概念的提出,已经成为提高本科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为高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目标,对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新思路,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运用新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结合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考评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以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会计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陈立新.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模式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理念[J].山西财税,2017(11):61-62.

[3]叶信治.高校“金课”建设:从资源驱动转向制度驱动[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99-103.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3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国际贸易实务;SPOC平台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的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多元互动的混合式教学正日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当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常态化进一步加剧了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国内高校利用中国大学MOOC、SPOC、智慧树、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在线教学平台尝试混合式教学。其中,SPOC作为一种小规模在线课程,融合了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线上学习数据,开展课堂精讲和讨论,与其他在线平台相比,SPOC更适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1“国际贸易实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主要研究国际间的商品交换,以进出口业务流程为主线,以国际贸易法律法规、惯例为依据,学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条款、交易磋商和履行,是一门具有涉外经济活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须熟知国际贸易法律公约、惯例规则和进出口业务流程,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及拟定技巧,熟练运用商务英语,具有进出口业务实操能力。该课程涉及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法律与惯例等多学科,内容繁多,且实践性很强,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传统教学以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为主,虽然教师会在授课中融入外贸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通过提问、案例讨论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教师作为主导,讲授仍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很难在课堂上主动提问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且在目前课时量逐渐压缩的情况下,为保证讲授完教材内容,互动环节进一步减少,甚至出现为了赶进度进行满堂灌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无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深度探究能力。

第二,实践操作粗浅。作为一门实操性很强的实务课,该课程要求学生实训并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巩固理论知识。但依据目前的教学大纲,分配给实训的课时较少,一般是通过集中的实训周进行密集训练,这就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训操作不连续,导致学生对出口商、进口商、银行等各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感到模糊,缺乏进出口流程衔接、进出口成本核算、单据缮制等实操技能。

第三,考核方式单一。该课程考核标准一般由平时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8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和期中考试构成。现有考核方式过于关注期末考试成绩,但一次考试成绩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无法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参与程度,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上述弊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亟须教学改革,山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于2019年引入线上教学资源,探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国际贸易实务”混合式教学改革设计

2.1坚持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

(1)线上教学资源与线下教材资源混合。教师应基于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精心挑选网络教学资源,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应涵盖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课后拓展在内的整个教学环节,具体包括教学视频和课件、案例分析、专题讨论、资源拓展、实训平台、习题测试与讲解等。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础,网络教学资源必须围绕教材内容进行阐释和拓展,不能为追求丰富性而大量堆砌网络资源。(2)线上网络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混合。根据“国际贸实务”课程内容,网络学习和课堂学习时间分配比例为1:2。线上,学生课前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单自主学习线上的课程内容,为课堂案例讨论打下基础;课后完成作业和测试,进行拓展和总结。线下,课堂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通过角色扮演、谈判模拟、翻转课堂等方式使学生沉浸于经贸实践中。

2.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混合式

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模式。教学活动各环节设计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质疑、课堂交流释疑、课后拓展总结等方式展开自我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深度探究能力。为此,教师在甄选教学资料及布置学习任务时,要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对于必须掌握的显性知识,宜以选择题、判断题进行线上测试,帮助学生预判自学掌握的程度,明确听课重点;对于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或前沿热点问题,如2021年3月,苏伊士运河船只搁浅堵塞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则提供线上拓展资源,鼓励学生课后自查资料进行深度探究,进而组织学生自由讨论,提升学生的多维度思辨能力和解决复杂经贸问题的综合能力。

2.3坚持互动多元化

互动多元化主要体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多元互动应贯穿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课前,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单完成预习任务,学生对于预习中的疑问互相交流解惑,或通过微信询问教师;课堂上,借助经贸案例或当前经贸热点话题展开小组内讨论及小组间互评,再由教师给予点评、总结,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辨证互动,让学生忙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课后,学生线上完成教师布置的测试题、讨论题,进行实训操作,通过人机互动检验能否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适时调整任务类型及难度,形成良性循环的教学模式。

2.4完善课程考核方式

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应充分反映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因此,采取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过程性考核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参与程度,既能督促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式学习,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过程性考核占课程成绩的40%,具体包括线上考核(教学视频、单元测验、专题讨论等)和线下考核(出勤、小组讨论、仿真实训等)。期末考核占课程成绩的60%,为全英文试题,考查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3“国际贸易实务”混合式教学基于SPOC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是对在校注册学生实施的小规模在线课程,可以理解为SPOC=MOOC+实体课堂。SPOC融合了在线教育和实体课堂,教师挑选MOOC一门优质精品课程作为源课程,进而根据本校教学大纲、学生前续及同期课程学习情况,删减或增补源课程内容进行“本地化”,线上学生根据任务单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在线完成作业、讨论与测试;线下课堂进行面对面的精讲、答疑、讨论。教师在后台随时导出学生的学习数据,这既能对学生形成自我约束力,也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教学效果。SPOC课程分为独立SPOC、异步SPOC、同步SPOC三种形式。其中,异步SPOC指引用一门MOOC课程资源,且学校教师可以修改源课程内容,在教学适应性、互动性与约束力三方面都更适合混合式教学,具体体现为:第一,教学适应性强。教师挑选MOOC一门优质精品课程资源作为源课程,进而根据本校教学大纲、学生前续及同期课程学习情况,删减或增补源课程内容进行“本地化”,更利于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第二,便于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的互动衔接。教师可以将课堂拟讨论的案例或经贸热点问题预先在SPOC平台,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查阅资料,分组讨论,课堂上以PPT或微视频等形式充分阐述本组观点,各组间展开辩论交流。第三,强化对学生约束力。SPOC平台的后台会有学生的学习记录,包括课堂出勤及练习情况、观看视频的个数与时长、参与线上讨论情况等,这有利于督促“落后生”,双管齐下,保证教学效果。基于SPOC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我校“国际贸实务”课程于2019年选用部级线上一流课程——南京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资源,补充最新经贸资源,并根据本校学情进行本地化改造,探索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3.1课前学习

3.1.1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学期初,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混合式教学要求在SPOC平台课程介绍页,包括课程的学习目标以及考核方式,详细列明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及各项占比。上课前一周教师课前任务单和学习资源。任务单明确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完成时间及评分标准,指导学生高效完成自主学习。该任务单通过平台通知功能和微信群一起发送给学生,学生借助任务单可以清晰地知晓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线上线下学习任务及其时间节点。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课件、资源拓展、课堂学习内容预告、课后测试题、专题讨论等。此外,教师利用线下课堂教学辅助工具“慕课堂”,将知识点设置成选题、判断或讨论等形式,课堂授课时在相应环节,让学生完成,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巩固教学效果。

3.1.2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收到平台或微信群的任务单后,对照任务单完成课前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教材内容、观看教学视频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完成小组讨论。对于在学习中发现的难点和重点,学生既可以与同学展开交流,也可以通过微信咨询教师,这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在课堂上予以重点讲解。

3.2课堂提升

首先,教师精讲释疑。教师根据SPOC平台学习统计数据和学生课前学习反映的难点予以重点讲解,师生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针对知识点进一步通过慕课堂练习题及时巩固,时间控制在30分钟。其次,案例讨论分析。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引入经贸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时间控制在30分钟;各组充分自由讨论后形成本组意见,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各组间展开辩论。最后,由教师点评各组发言,讲解案例分析思路并进行扩展,时间控制在30分钟。

3.3课后巩固

学生根据课后任务单,完成SPOC线上测试,查漏补缺;将课堂分组讨论以PPT、微视频等形式呈现在SPOC讨论区;利用实训平台完成外贸环节的实操训练,教师通过微信群及时给予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国际贸易实务”混合式教学的成效与反思

4.1成效

目前,我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已经连续4学期开展混合式教学,每学期大约500余名学生参与学习。混合式教学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升,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性循环。平台数据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文档预习课程内容,课后及时完成作业与单元测试,进行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从统计结果看,有85%的学生参与了讨论,最活跃学生的帖子参与数达92次,被回复59次,评论33次,说明师生与生生之间形成了充分的互动交流。在课前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上精讲释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采用任务驱动型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课堂氛围热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期末卷面平均成绩比传统教学方式平行班高出6分。

4.2反思

4.2.1引入课程思政,塑造学生的经贸价值观

在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日益严峻复杂。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经贸人,需要深度挖掘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线上专题讨论、拓展思考和线下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党情、国情、世情,培养学生有自信、有担当的国家意识和经世济民、诚信经商的职业素养。

4.2.2提升线上学习质量

混合式教学线上任务多,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能保质保量完成线上学习,但仍有少数学生为了应付线上任务,刷视频、讨论区复制网上资料甚至找同学代做测试题。为进一步提升线上学习质量,教师应向学生充分说明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和优势,特别强调线上学习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精挑细选网上学习的教学资源,比如结合经贸热点作为讨论主题,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2.3提升教师的混合式教学能力

混合式教学不能简单地从时间和空间上把线上学习和线下授课叠加,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等各方面的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必须深刻领会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为此,学校应定期举办混合式教学的培训及经验交流会,帮助教师提高课堂组织能力与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能力。

5结语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4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本会计

1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

1.1教学内容多,联系紧密且逻辑性强

成本会计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转化能力,手脑结合,既要掌握成本会计相关理论,又要动手运用成本核算原理和方法于实践。以工业企业为例,产品成本核算涉及一系列过程,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如要素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等各项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成本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等。学生需熟练掌握并应用各种计算公式和方法,同时掌握账务处理的方法。成本会计课程有点枯燥,也有点复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如果对学习内容理解不透彻、到课下很有可能把各种费用分配方法弄混。同时,课程的各个章节逻辑结构性强,联系紧密,环环相扣。从要素费用的分配到完工产品成本的核算,涉及一系列的流程,如果某个章节的内容没有学好,后面章节涉及的成本核算流程会中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两极分化:一部分同学领悟力比较强,认为成本计算公式好理解,计算过程并不复杂;一部分同学学习比较吃力,认为很多公式都差不多,不会区分,很易混淆,同时认为成本核算表格的填制以及相关数据的计算过程复杂,弄不清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倘若课堂上没有听懂,没有跟上老师的节奏,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得很快。

1.2教学学时少,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笔者所在学校成本会计课程仅32学时。由于学时短内容多,通常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成本核算方法较多,如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分配有两种思路,不同思路公式不同,容易混淆。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又与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容易混淆。整门课程公式多且相似,易混淆。成本会计课程中涉及的公式有200多个,计算的工作量尤其大,很多同学看到公式,面对计算就感到“头疼”。仅仅通过“满堂灌”难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分配方法,学会应用于实践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公式记不住或记不准,做题时遇到各种问题。教师授课充满挫败感、效率低,学生感觉很吃力、听课效率也不高。

1.3教学内容难度大,与社会实际脱节

成本会计课程以工业企业为主,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如何在不同的受益对象间进行分配,接着,依照产品生产流程逐步计算出产成品的成本。学生对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不甚了解,缺少感性认识,学习理论知识会感觉很枯燥,对理论部分的了解是一知半解。实践部分一般由于课时原因,安排的时间短,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的不扎实,导致实训内容无法下手,很难学以致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也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而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线上学习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发现问题后进行线下学习更有针对性;线下教学聚焦学生难以掌握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所学知识。混合式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其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讲解重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线上学习一般是课外进行,能有限弥补教学学时不足的缺陷。学生利用碎片化的2-20分钟时间,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其他线上资源,提前预习或复习教学内容,查漏补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平台和工具的应用让线下课堂互动时间增加,互动形式多样,气氛更加活跃。同时,学生的学习过程,如签到、随堂测试、讨论、视频观看、作业等情况,也能很好地记录下来,为过程考核提供依据。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等视频、课件、讲义和其他拓展资料也可上传到线上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线上教学的助力,让线下教学更轻松,更有针对性,提高了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

3成本会计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网络教学为辅助,课前完善在线教学资源,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完成相关知识点的预习、测试,课中充分了解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通过课堂教学进行解决。课后,根据事先建立的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检验该教学模式在“教”与“学”两个方面能否提升效果。本文以“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交互分配法”为例,阐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过程。

3.1教学内容

交互分配法是辅助生产费用中非常重要且难以理解的一种分配法。该方法分为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两个步骤,每个步骤中分配率的计算公式不同,分配对象不同,账务处理也不同,有一定难度。知识目标是学生掌握交互分配法的计算公式及账务处理。能力目标是熟练地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教学重点是交互分配法中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的计算过程与思路,难点是交互分配法的应用分配表的编制和账务处理。

3.2教学对象

本门课程在本校是针对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大三学生开设。在课前,由教师上传教学资料,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进行线上线下互动式答疑。教师运用信息网络资源,在教学上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3.3教学实施

3.3.1课前准备

网络在线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上传好相关线上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课程资料、习题等。利用课堂或线下时间,提前给学生任务,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预习和讨论,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学生登陆平台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测试,通过学习和测试,明确自己的疑难点,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分享学习体会。本节课的教学视频主要包括交互分配法的概念、特点,计算过程及账务处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重点内容是计算过程及账务处理,包括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的计算公式,以及交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的填制,账务处理。看完知识点讲解视频,分组讨论、解决预习时碰到的问题,基础不牢的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或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求助。

3.3.2课中讲练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在课上重点讲述疑点、难点、重点部分,做好答疑和升华学习效果的相关教学工作。在讲授过程中结合岗位能力要求,穿插实训及练习,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具体的实训是以某企业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案例为基础,事先打印分发给每一个同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步骤计算交互分配率,进行交互分配;然后,计算对外分配率,进行对外分配;根据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的结果,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最后编制交互分配法下的会计分录。等学生动手操作之后,结合学生练习过程中出错的情况,重点强调和讲解,让学生真正地学了会用、会分析、会总结。

3.3.3课堂总结

课堂上可随机抽出一至两组进行总结汇报,由组长或组员阐述学习体会、重点、难点,教师根据汇报表现计入平时成绩。让学生汇报总结能起到多方面作用。第一,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第二,通过小组竞争,评选最优小组,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团队协作意识。总结展示环节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风采、锻炼自己的舞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3.4课后巩固

课后,学生可以在讨论区就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以及课堂总结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教师根据线上学习、反馈的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及重难点,有针对性地线上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4教学评价

教学过程结束后,教师结合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评价与考核,评定学生最终成绩。考核评价的标准包括线上部分和线下部分。线上部分主要包括视频的观看率、线上作业评分、签到、抢答、随堂测试、参与讨论的情况等。线下部分包括线下作业得分、实训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期末考试得分。教师合理设置每个项目的比重,结合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总评。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升策略

4.1重视学习过程管理

教师提前或在第一节课时对学生进行动员和心理建设,介绍整体教学安排、考核标准和方式以及平台的使用方法等,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到期中,教师应公布学生平台上的成绩,督促进度落后或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及时完成线上教学任务。

4.2科学制定考核指标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成绩的构成更多元,更强调过程考核,包括视频的观看率、签到、课堂互动测试、线上作业得分、线下作业得分、抢答、参与讨论的情况等多个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定期考核,确保公平公开公正,每次公布考核指标以及成绩,让考核过程客观化。

4.3更新知识提升教学水平

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制度、法律法规更新较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确保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专业相关知识。教学资源也应及时更新,增、删、改。同时,积极提升教师自身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保障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伶俐,马燕,武娟,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基于雨课堂的应用[J].营销界,2019,4(33):197-198.

[2]姜素芳.基于MOOC的混合教学模式在会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51-56.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5

关键词:SPOC混合式教学;慕课堂智慧教学平台;应用创新能力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暴露很多问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而且不利于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统一教学的模式也不利于实现学生差异性教学[1]。显然传统教学模式不再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寻求更加有效的模式进行教学。SPOC是在MOOC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针对小规模人群开展的校本化课程,即教师选择针对性较强的在线教学资源,将其引入大学的实体课堂,在互联网教学平台自学进度与内容,云端可查阅学生学习动态,根据云端反映数据调整教学内容,再在线下安排面对面答疑课。“基础会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指的是采取“线下课堂+线上平台+智能实训”相结合的模式,着重阐述了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实施以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主要内容,用新思路和途径提升“基础会计学”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财经人士的必修课,该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培养“会解读”“能分析”“善运用”的创新型实践人才为目标,并不需要学生“会当会计”,而需要“会使用会计信息”[2]。目前,“基础会计学”课程主要采用的是理论授课,教学内容以会计准则为基准,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但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单一[3]。从0到1的学习过程往往是最难理解和接受的,因此对于从未接触会计的学生来说,要理解会计专业术语以及会计核算内容是有一定难度的。由于非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不同,课程本身设计的会计学原理学习任务难以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因此需要增加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知识灵活应用的教学内容,如财务分析、财务决策。宜宾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设置为48个学时,而教学内容包含会计原理和会计核算等较多内容,非会计专业学生对复杂的会计核算内容接受程度较低,导致不能达到预设的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让学生可提前预习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学视频,而课堂教学主要抓重难点解析和以财务报告为核心,教授学生报表数据的形成以及财报分析等内容,另外在课程中开展会计智能实训,将理论教学融入会计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培养实干型人才[4]。

二、“基础会计学”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

文章所述“基础会计学”课程以宜宾学院2019级工商管理1班的学生(共6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

(一)教学需求分析

1.学习对象分析

(1)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通过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将问卷通过班级群发出,部分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如下。关于学生每天上网时长的调查发现:94.34%的学生每日在线时长超过2个小时,说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线上学习。关于学生主要上网活动的调查发现:社交和网络购物居多,利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排在之后。疫情时期学校采取线上授课方式取得不错的成效,学生也意识到学习中运用线上资源非常便捷有效,这也为大学课程中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关于学生是否对“基础会计学”课程感兴趣的调查发现: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的人数占到了调查对象的半数以上。只有9.43%学生对会计课程无兴趣。关于学生基础知识能力的调查发现:有将近54.72%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会计类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加深对会计专业的认识,同时提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2)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课程的教学对象是2019级的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很强,但自律性和独立性还不够强,所以需要教师的监督和引导。

2.学习环境分析

通过调查和访谈了解,70%的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30%的学生不具备笔记本电脑但是拥有智能手机,同时宜宾学院的校园网也已经覆盖教室、寝室和校园其他地方,为开展SPOC模式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选择慕课堂智慧教学平台作为SPOC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教学支撑平台。慕课堂可以实现问卷、讨论、公告等内容,支持课外安排教学任务,及时产出数据报告反馈给教师,准确定位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判断课堂讲解的重点内容;创建线上关联课堂,同时系统可以查看线上课程数据,检查学生线上学习情况;慕课堂智慧教学将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紧密结合,为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支撑平台。

3.教学内容分析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研究会计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方法的一门课程,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完善个人专业知识结构,增强研判、分析企业经营能力和制定企业经营策略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和专业视野。“基础会计学”的知识体系可大致分为基本理论篇、会计循环篇和会计核算流程篇。基本理论篇主要是概念性和原理性的知识,主要采取学生线上自学的方式,另外通过案例教学和小组讨论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会计循环篇主要是模拟企业的资金筹集、生产准备、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利润分配过程等一系列经济业务的核算,主要采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实践模拟中更加具体地理解和熟悉各环节业务流程,再学习会计核算,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另外通过线上课程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会计核算流程篇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财务报告、账务核算组织程序等内容,主要通过开展基础会计手工实训,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经济业务信息在会计记账载体中的流转过程,形成分析经济业务实质、记录经济业务、反映经济业务的思维方式,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

4.教学资源分析

结合“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经过综合对比各种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最终选择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东北财经大学张娆教师的“基础会计”课程作为线上课程资源。

(二)线上线下教学过程设计

文章主要以《会计要素》《会计等式》章节为例,介绍混合式教学组织过程。

1.SPOC平台在线学习

教师:第一,慕课堂上传章节配套学习资源,并下发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学生自主学习后,及时收回任务单进行分析,记录学生疑惑点;第三,根据学生任务单反馈,设计讨论题上传论坛引导学生思考解疑,如关于“为什么要有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为什么强调本期与非本期的概念”等问题的讨论,同时也与学生在论坛进行积极互动,引导深度讨论;第四,根据平台提供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追踪。学生:第一,任务单导学,学生首先阅读教师提供的学习任务单,了解本课程学习目标;第二,根据课程任务单的要求完成规定的视频学习以及测验习题;第三,参与论坛的讨论;第四,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后,填写任务单中的疑难点,将自己的学习情况反馈给教师。

2.线下课堂教学

教师:第一,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学生反馈的疑难点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进行二次讲解与疑难解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特定单位是会计主体,而非投资者这一知识点,可设置如下情景:由学生扮演公司出纳,需要处理董事长出差报销业务,董事长提交的单据有住宿发票、火车票、商场购物小票,引导学生思考所有单据是否均可报销。第二,按照之前分配的小组布置小组任务,如小组模拟企业经营,确定公司名称和主营业务;设计公司章程、组织架构、财务制度以及经费预算。第三,探究活动结束后,学生会展示自己的方案,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方案进行验证,给予学生明确的正误标准。第四,完成对各小组解决方案的评价,组织形式为自评、互评、师评的混合式评价,综合所有评价的结果进行总结。学生:第一,针对在线自主学习阶段未解决的困难内容,提出问题,可以在QQ教学直接询问或者通过慕课堂平台论坛留言,或者寻求同学帮助;第二,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合作探究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三,将最后形成的解决方案、想法等通过平台或者现场演示的方式进行汇报展示,同时根据三方评价与反馈对小组作品进行修改与优化。

(三)多元性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将课程的成绩评定设置为四个部分:在线学习表现占30%,小组企业模拟经营报告10%,实训平台成绩10%,线下期末考试占50%。在线学习表现成绩主要依托慕课堂系统统计学生成绩模块,其中视频观看个数/次数/时长占60%,讨论区主题数/评论数/回复数占10%,线上单元测验占30%,折合后算入总成绩,占30分。小组企业模拟经营报告主要是开课时布置企业经营模拟实战训练,每组设计公司名称、主营业务、组织架构、股权结构、筹资方式、财务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等内容,同时,以筹建初期和某一经营周期为例,规划企业经营活动,并进行会计核算,形成小组报告作品,作品在班级内展示,采用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计算小组成绩,并以小组最高分为满分折算入总成绩,占10分。实训平台成绩主要依托新道云实训系统,主要包括课程签到10分、实训报告10分、页面类考核80分,折合后算入总成绩,占10分。期末考试成绩是指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参加本课程的期末测验,采用闭卷形式进行考试,满分100分,折合后算入总成绩,占50分。

三、“基础会计学”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

(一)调查问卷分析

教学班结束教学后,以线上的方式将问卷发放给教学班60名学生,收回60份,问卷回收率100%,问卷数据完整,问卷有效率100%。部分问卷结果分析如下。混合式教学的态度调查显示,72.22%的学生对“基础会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持积极的态度,学生喜欢本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慕课堂资源建设调查显示,77.78%的学生认为该教学平台的学习活动能激发学习兴趣,该平台“基础会计”课程资源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对于该课程自学的要求。学生的建议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慕课堂系统操作方便,学习资源贴近生活,形式丰富。而学生反馈的问题是在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时候,需要增加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尤其是增加更多案例,以满足学习需求。课程设计与组织的评价调查显示,94.44%的学生认为教师反馈及时,能够在课余时间在移动教学平台或者微信解答疑问。83.3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进行了有效的管理。课程学习参与情况调查显示,77.77%的学生参与线下课堂和慕课堂的小组讨论、投票互动以及认真完成慕课堂的学习任务、作业和测试题。

(二)期末成绩监测对比

教学1班采用了混合式教学,教学2班未开展混合式教学,学生成绩分析如图1所示。教学1班分数在90~100分之间有10人,分数在80~89.9分有37人,分数在70~79.9分有9人,分数在60~69.9分有4人,无人挂科,班级平均分在83分左右。教学2班分数在90~100分有1人,分数在80~89.9分有20人,分数在70~79.9分有35人,分数在60~69.9分有10人,分数在0~59.9分有7人,班级平均分在75分左右。通过两个班级成绩对比分析,“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后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明显。

四、开展“基础会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建议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6

关键词:线上线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诊断改进;研究

一、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设计

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作为我校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在广泛调研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工艺特点,充分考虑教学过程需要,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Unity3D引擎,开发出具有沉浸式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建筑电气三维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主要包括电缆桥架安装、金属线槽安装、镀锌钢管安装、管内穿线、配电柜安装、配电箱安装、电缆直埋敷设、桥架内电缆敷设、灯具安装、开关插座安装、接地电阻测试点安装、接地极安装十三个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模型。模拟那些“看不见、进不去、摸不着、难再现、小概率、高污染、高风险、周期长、成本高”等现场实践教学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

二、线上线下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创新研究

1.建立了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设备工程系经过数年的积淀与修订,对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JGJ/T250-2011)梳理了建筑设备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重新构建了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了课程内容,实现了实践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的统一,保证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

2.构建第一视角的高仿真、高交互虚拟仿真数字化实训平台

通过构建仿真工作场景、虚拟情景和人物角色实现高度数字化仿真实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第一视角、全景漫游,把更多的操作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不再只是单纯的去看,而是实现在实际工作中不容易看到或操作到的知识点的反复训练。

3.搭建了有效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平台

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场的建设,为我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虚实结合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开展教学、实训和考核提供了平台,加快了全省职业院校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助力我省职业院校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搭建了土建类专业师资队伍信息化能力建设的平台

通过软件开发,我们深深体会到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开发出高质量土建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核心因素,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是职业院校学生在职业岗位起点取胜的根本保证,高质量的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建立并且日渐成熟。

三、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质量诊断与改进探索与实践

建筑电气虚拟仿真实训是我校实践教学环节之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模式更是新生事物,需要专门开展教学组织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我们在边进行理论探索,边进行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探索出一套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思路。借助虚拟仿真系统强大的后台记录能力和评分系统,提炼出了学生线上学习、实践操作及考核的所有轨迹和成绩。通过对接我校质量保证执行平台,加大对数据的分析和治理,课程建设团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诊断改机,授课教师重点关注线上线下教学信息,比对目标设定值与实际值的差异,进行预警研判。

1.虚拟仿真课程建设考核性诊断改进

虚拟仿真课程建设团队按照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制定课程建设方案,分解年度建设任务,明确年度建设任务目标、标准、预期效果和保证措施,按照月度进行仿真课程建设自我诊断与改进。各院部按照课程建设年度计划和课程建设方案,对照课程建设目标和标准实施季度阶段性评审,做好信息反馈,确保课程建设年度任务顺利完成,实施课程建设年度考核。教学管理部门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分解课程建设年度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开展课程教学评价与教学运行检查,诊断年度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达成度及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和完备性,不断进行改进修正,完善课程管理制度、课程标准审核制度及课程教学运行检查制度,撰写完成《学校课程建设年度诊改报告》和《学校课程建设质量年度报告》,总结展示全校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

2.虚拟仿真课程教学剖析考核性诊断改进

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在线检测和实时跟踪改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状态,提高课程标准达成度及教学过程满意度。学期末,课程主讲教师运用课程标准达成度(即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符合的程度)及教学过程满意度作为课程教学主要检测依据,充分考虑教学督导信息反馈,进行课程教学剖析诊断,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改进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方法手段等。课程主讲教师撰写《课程课堂教学诊改报告》。学期末,各院部通过校本数据平台分析结果对课程主讲教师进行课程教学考核,对课程教学测评成绩较低的教师实行约谈、停课学习,提交反思报告等制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1]岳井峰.建筑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9).

[2]苗晓琦,杨频.构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提高中职护理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5(11).

[3]岳井峰.基于互联网+Unity3D技术的建筑类虚拟实训场设计与应用研究[J].居舍,2018(10).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7

关键词:学堂云;BOPPPS模式;审计综合模拟实训

2021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教育工作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而优化实训实践教学,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积极应变社会需求,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审计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审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并胜任审计实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来看,国内外高校都注重以虚拟仿真模拟等技术手段为基础,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合作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等方法,以提升审计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例如,郭傲霜针对审计实训中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模拟审计场景的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1];邓洁提出“三维融合”的方法,将审计案例融入审计实训教学中,以解决审计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脱节的问题[2];王卿丽提出为解决在实训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提出将合作学习方式运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3];彭俊英和陈艳芬针对审计实训中教学内容多、难度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难度高的问题,提出将混合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审计实训教学中[4]。但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对审计学专业的冲击,审计实训教学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实验项目数量不断增多,仅依靠教师演示加学生练习的传统实训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实训课时内,提升实训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及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

一、我国高校当前审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教学模式缺少“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导致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不高。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模式通常以“教”为中心进行设计,重知识轻实践,重学习轻思考,侧重于向学生灌输审计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审计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减弱了学生参与实训课堂的积极性。现有审计实训的教学环节更多集中在操作演示、任务、学生练习等环节,缺少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环节的设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参与度和投入度较低。

(二)实训教学过程缺少实时管控,限制了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和实训效果的提升。现有审计实训教学通常以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形式开展,由于学生小组数量较多,教师很难对所有实训小组的所有实训环节进行管控,不能有效掌握实训进度,可能导致部分进度慢的小组拖累整个班级的实训进度,影响实训课时的有效利用。或者部分自觉性差的小组不能完整执行整个实训的所有环节,影响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实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导致实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现有审计实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通常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方法开展,而对课前的教学目标导入和理论知识巩固的关注不足,导致实训教学的理论知识巩固和实训练习之间缺少有机的融合,从而表现出深度不足的问题。现在审计实训教学更多集中在课中环节,向课前环节和课后环节的拓展不足,从而表现出广度不足的问题。

二、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

(一)学堂云+BOPPPS模式的特点分析

基于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改革通过将教学辅助技术平台——学堂云APP的教学资料共享功能、习题测试功能、教学互动功能、过程性激励和评价功能、学情信息统计功能,与BOPPPS模式的闭环教学过程(导入B、目标O、前测P、参与式学习P、后测P、总结S六个阶段)进行匹配,实现实训教学的全过程与APP功能平台的有机结合,从而呈现出以下特点。1.实现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的闭环管理。BOPPPS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全方位参与实训教学各环节,构建从实训导入B阶段、实训目标O阶段、实训前测P阶段、参与式学习P阶段、实训后测P阶段到实训总结S阶段的闭环管理,实现从实训前、实训中到实训后的有机衔接。2.实现实训教学过程的实时管理。学堂云APP能对各个实训任务完成进度进行数据统计和记录,教师可以根据小组或个人实训任务完成的情况及时发现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指导意见,实现对实训教学进度的有效管控,以提升实训课时的利用效率和实训课堂的教学效果。3.实现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通过学堂云APP与BOPPPS模式的融合,既可以有效利用学堂云APP的线上教学资源,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线下教学的优势,综合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不断拓展实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二)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将学堂云APP的多项功能与BOPPPS模式的六个环节融合起来,以审计综合模拟实训的五个实验(包括审计数据分析实验、风险评估实验、控制测试实验、实质性程序实验和审计完成阶段实验)为载体,构建基于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1.实训导入B阶段(Bridge-in)。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开展实训任务的兴趣。该阶段主要利用学堂云APP的教学资料共享功能,以视频和图文的形式上传与该阶段任务密切相关的审计舞弊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2.实训目标O阶段(Objective)。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实训目标,并引导学生以实训目标为导向预习实训所需的理论知识。该阶段主要利用学堂云APP的教学资料共享功能,以图文等形式上传各实训任务的教学目标及知识点PPT供学生课前预习,以巩固各实训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

3.实训前测P阶段(Pre-assessment)。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对实训任务所需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该阶段主要利用学堂云APP的习题测试功能,在各个实训任务开始前,针对实训目标所需的理论知识进行预评价检测。根据学生检测得分情况,了解学生实训所需的理论知识的预习及储备情况,并对掌握较差的理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

4.参与式学习P阶段(ParticipatoryLearning)。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以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完成一个实训任务,让学生熟悉实训任务的构成与操作流程。该阶段主要通过学堂云的课堂活动互动功能,以教师作为引导者,与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审计实训任务,重点让学生熟悉审计实训软件的操作流程与环节,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在实训任务中的运用方法。

5.实训后测P阶段(Postassessment)。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检测学生实训目标的达成情况。该阶段主要通过学堂云APP的习题测试功能和过程性激励和评价功能,由教师向学生每一个审计实验项目的实训任务,对实训目标是否达成进行测试。

6.实训总结S阶段(Summary)。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审计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反思实训过程中的不足及改进方向。该阶段主要通过学堂云APP的学情信息数据统计功能,挑选实训得分较高和较低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实训总结,教师进行实训过程回顾和点评,提出相关建议,指导学生进一步提升并完成实训报告。

(三)学堂云+BOPPPS模式的审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设计示例

根据以上教学模式,以审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中的“控制测试实验”为例,教学设计示例如下。在控制测试实验的实训导入B阶段,教师运用学堂云APP的教学资料共享功能上传并“M财务舞弊案例”的视频及图文资料,让学生课前观看并思考会计师事务所在为M公司提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审核服务时违反了哪些业务规则,以及违反这些业务规则与M公司的财务舞弊之间有什么关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控制测试实验的积极性。在控制测试实验的实训目标O阶段,教师运用学堂云APP的教学资料共享功能上传并控制测试目标及知识点图文资料,其中控制测试目标包括:1.掌握控制测试工作底稿的编制,包括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测试底稿的编制和业务流程层面控制测试底稿的编制;2.掌握控制测试缺陷的填制方法,包括控制测试抽样中加入内控缺陷,工作底稿加载项中添加内控缺陷,直接增加内控缺陷。其中控制测试知识点的图文资料内容主要包括:1.控制测试的基本理论;2.控制测试在各业务循环的应用;3.控制测试的抽样方法。以此让学生明确控制测试实验的实训目标,并以实训目标为导向预习控制测试的理论知识。在控制测试实验的实训前测P阶段,教师运用学堂云APP的习题测试功能上传并在实验开始时控制测试实验的前测试题,试题共计25道题,涵盖控制测试各业务循环的核心知识点。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并提交控制测试前测试题。以此来检测学生对控制测试实验所需的理论知识的储备情况,并对学生掌握较差的控制测试理论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在控制测试实验的参与式学习P阶段,教师运用学堂云APP的课堂活动互动功能,由师生共同完成控制测试实验项目,包括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测试底稿的编制、控制测试中统计抽样方法的运用、控制测试中非统计抽样方法的运用及控制缺陷的添加。以此让学生熟悉审计实训软件中控制测试的操作流程及控制测试理论知识在控制测试实验中的运用方法。在控制测试实验的实训后测P阶段,教师运用学堂云APP的习题测试功能及过程性激励和评价功能,由教师创建并控制测试实训任务,并开展实训答疑。具体的实训任务包括:1.信息技术一般控制测试底稿的编制;2.业务流程层面控制测试底稿的编制(包括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3.控制缺陷的添加。以此来检测学生对控制测试实验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控制测试实验的实训总结S阶段,教师运用学堂云APP的学情信息数据统计功能,挑选学生得分较高和得分较低的实训小组对控制测试实验进行汇报,再由教师对控制测试实训过程进行回顾、点评并提出相关建议,学生根据相关建议修改并提交控制测试实训报告。以此来总结并反思控制测试实验。

三、教学改革效果及相关建议

线上实训总结范文8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计算机辅助类课程;教学改革

自2018年教育部提出“新文科”概念以来,艺术设计类专业也摒弃传统的纯理论化、艺术化研究,开始融入科学与技术;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都与艺术专业进行专业之间的交叉重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艺术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正是满足新文科理念的改革“代表”,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本身是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课程模式,该类课程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艺术文化认知还要引入新技术、新思维。而今随着网上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计算机辅助类课程也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中,其技术改革也有了新的方向,当前利用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融合,将新文科的理念潜移默化到改革中,实现从“教”到“学”的转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为试点,探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式和课程设置,为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新文科”背景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思路

1.线上与线下教学情境相互融合

传统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即利用线上资源辅助线下教学,线上资源多沦为课堂或课下多媒体资源,而混合课堂的真正意义在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地位,而利用线上课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翻转课堂。但面对现有慕课视频类过多,直播类较少,课程形式单一,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就不能完全依靠线上慕课来进行改革,因此,把线上课程变成线下同样可以进行监控和交流的形式,就成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突破点。那么就需要利用线上交互技术,通过线上交互,增加线上课程的监控和交流。首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线下课堂环境模拟到线上课堂上,让学生的视觉感受不再是电脑屏幕而是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将教学内容所需要的环境投放到屏幕上,例如野外、商场等虚拟环境,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有一定的联系,这样线下的课堂教学或者校外的实践教学情景与线上的虚拟教学情境就有了一定的融合,其次利用线上互动反馈技术,将线下的教学提问与讨论的情境延伸到线上的教学提问中,让线上的教学有反馈的环节。在这样的混合式教学中,线上与线下教学情境将相互依存,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环境。

2.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重构

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设计不同于单纯的线下教学,需要教师考虑线上与线下之间的联系。首先要对教学资源进行重新组合。线上的教学资源主要针对的是基础课程内容,而线下教学资源则会针对线上的教学进行内容补充和内容实践[1]。教师在设计线上教学时,主要关切学生的自身学习感受,可以通过的学生的身边资源构建线上教学,如PS线上课程中对自己头像进行修容和装饰,学生的自我学习效率和参与率就会上升,同时因为教学的设计是学生熟知的教学资源和环境,那么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的感知能力会更强。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化、交互化技术,通过平台的意见反馈,投票等交互手段及时获得学生的学习体验。如PS课程中利用智慧树的话题讨论平台,由教师根据线上课堂内容发起话题,学生进行相关的讨论反思及上传作品,可以直观看到学生的学习表现。而线下教学中则需要避开线上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充分利用线下教学环境的临感优势,丰富线上教学无法监控和无法实际操作的体验式教学,让难度较大的实操部分放到线下来进行,尤其是类似PS的技术性课程,难度较大的技术可由教师线下示范操作和辅导操作。

3.线上与线下的教学知识点连接

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还需要特别关注线上线下的知识点的连续性,避免线上线下“两层皮”。例如,智慧树中的PS翻转课堂,线上学生通过观看教师准备的教学视频或慕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而线下,学生通过教师、学习同伴的交流进行知识的巩固与融会贯通,但学生往往进入线下课程忘记了线上学习内容,而在线上时紧关注于慕课视频,而忽略了线下讨论的问题。那么在设计混合式教学时,则需要考虑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如何衔接,课程教学知识点如何进行相互关联。那么采用线上教学时,需要教师重新研发相关的教学视频,可利用现有慕课重新补充或增减,也可以进行直播录频,学生通过观看教师重新开发的视频可以进行第一道新知识接收和记忆。而线下教学通过线上的新知识在此课堂实际演练示范,则是对新知识点的第二次补充接收和深入研究。而课余之外,线上知识点与线下知识点同样可以相互辅助,线上补充的慕课视频内容可以让学生知识点进行拓展,而课下线下加强练习的实际操作则是运用新知识和概念的技能将线上知识与线下知识、连同拓展知识点进行串联和巩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知识点使得学生在线上与线下都发生知识串联、技能运用等认知行为,线上成了线下的基础,线下成了线上的延续,学生的认知行为得到了相互的印证。

4.建立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

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路线是预习、学习、复习、测试这样一个闭环路线。学生学习模式往往是被动的,并受制于教师最终的教学评价。而在线上学习模式中,学生的学习程序是自由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时间是碎片化的,学习的动力往往是兴趣使然。但正是在这样一种无规范化的学习模式下,知识点又是分散的,知识结构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因此利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其缺陷,在知识获取行为完整的情况下,保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自主完成整体学习的模式。利用线上的自由性让学生能够在任意时间和地点中获取新知识,构建新的学习经验,再利用线下教学情境中所获得的经验补充未获得的知识体系。同时,精心设计线下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线上学习行为,提升自主学习质量,促进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并总结学习规律,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二、“新文科”背景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施

1.建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系可分为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部分,二者存在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在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中,借助“新文科”理念,线上线下教学融合了知识-技能-应用三步教学体系环节。知识体系由线上教学包括线上课堂视频慕课、线上讨论以及线下课堂讲授及示范组成,技能体系由线上直播、学生演示,线下同步操作示范和学生演示教学活动组成,应用教学体系主要由线下教学活动构成,以教师线下实践环节,采用模块化、项目化驱动将前期的知识技能进行讨论、研究、并解决实际相关问题。如图所示:PS线上教学体系中主要核心在知识化、技能化教学体系,通过直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课堂展示完成;通过慕课环节由学生观看教师指定章节课程,对直播课程进行适当的补充,从而加深前期对新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线下教学体系集中在实现技能和应用上,通过线下的课堂再示范、学生演练,项目实践和课下测试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反思、再设计、实施、操作,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建立可以让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可以让理论学习得到实际应用。

2.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内容

模块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模块的建应充分围绕“线上+线下”这一理念开展内容设计,以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为例,线上的课程内容应围绕着PS的基础知识模块进行内容规划。通过课程教学目标,划分为界面知识、工具知识、效果应用知识三大块来完成基本的内容设置,分配好各章节的知识点,即可根据知识点来进行PPT录制或慕课分解。同时可以根据章节主要各知识点进行习题布置或知识点回顾,并进行热点话题讨论。而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线下课程内容则主要是围绕着技术应用,摒弃原有的单一工具用法讲解,在线上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将技术与应用进行难度的提高。结合PS的实际应用方向和后期专业课程的需求,线下课程分解为四大板块:图像抠图技能、图像合成运用、图像修图运用、图像调色渲染技能,通过四大板块的课程内容体系,将已学的线上课程与下下课程内容进行对接,通过线下的技能操作可以再次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同时通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课堂展示等活动,也让教师直观接收到学生的学习情况。

3.完善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环节

在“新文科”的理念下实训教学环节在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实训环节通常在线上教学中往往无法实现,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强调线下的实训,同时也需要增加线上的实训,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课堂和老师。以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为例,可以引入设计模拟线上活动,通过软件及平台实时共享程序,可以让学生实操,同时也可以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切身体会从前期策划、设计到后期作品讲解的整个过程,通过引入线上实训的环节,学生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地通过慕课,线上资料来查找和解决问题。线上实训目标明确,时间自由,可以与线下实训课程相互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当然在设计线上实训内容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先后顺序、难易程度,不能过于增加学生的课外压力,保证学生的线上完成率。

4.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学考核都是以平时+期末测试,完成试卷或完成相关作品的线下考核方式完成一门课程的考核内容,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则不能局限于线下测试。可以将课程考核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考核项目主要在课前和课中,可分为自主学习测试、课堂表现测试,线下考核主要在课中和课后,表现为课堂表现测试、课后实践测试、期末测试等。下面以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为例细分考核体系:(1)线上考核包括:①自主学习测试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和线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提问,笔记检查和进度检查,检查学生能否按时完成线上的学习。②课堂表现测试,可以通过小的线上练习或线上实训来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知识点来进行检测,让学生登录平台上传作业来完成检测,从而监测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教师可当场或后期在平台上可以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及效果并进行成绩批阅等。也可以通过线上讨论考核,运用问题讨论来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2)线下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测试、课后实践测试、期末测试。线下考核中的课堂表现测试主要是通过考勤、课堂作业来进行检查;而课后实践则是通过课后实训作业来进行考核,线下期末考核是通过期末实践或限时上机操作来进行考核。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体系,期末笔试成绩仅占课程总成绩的30%,打破以往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改变学生的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让学生看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积累,打牢基础学习。

三、“新文科”背景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实施成效

1.课堂教学改革成效

经过线上和线下的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都做出很大的改革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由初级的掌握软件工具的能力上升为对作品分析、设计、策划和改进的能力,不仅能够会用软件,而且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创作完成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目,设计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同时线上课程辅助线下课程的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了角色互换,课堂翻转。同时这种教学改革模式也让教师的成就感更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在汲取线上的新教学内容,新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的混合,让教学变成了探讨式,研究式学习,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网络技术带来学习的科技化,技术化,并在实践中取得一定的充实感和成就感[3]。

2.实践教学成果

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引入线上线下的教学环节,可以让传统的基础软件工具的学习也能够解决实际的项目问题[4]。如引入的广告P图项目,为“京东”“天猫”电商网页设计某主题或某季节的banner教学课题,让学生们感受和体验网页banner的设计方法,学生分小组线上完成网页实际调研,并共享相关的主题素材,完成P图合成广告,线下进行思路反馈和作品点评。这样学生在线上根据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基础体验,线下有具体的实操,课程的实用性和紧密型变得更强,同时实践内容有一定的市场性,而不是枯燥的练习。学生们在课程中尤其是课后实践中很好地发挥了从技术到艺术的转换,切实体会到设计作品的市场性和实用性的重要意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