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例6篇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1

高中生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对新知识的学习主要靠兴趣而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依靠高中教师的引导。因此教师应注重高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教师应提高培养学生兴趣的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油人脑指令人体去实施一定的行为。通过这个朴素的哲理我们可以分析出意识对于人的行为来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的。第二应采用多种方式教学。教师往往只是将教学内容复制到多媒体中而很少利用多媒体的互动功能,多媒体有听说互动的功能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施在多媒体设施中安装对话软件这样就能大大提高高中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第三请名校和外国的学生参与学校教学。教师在教授数学课程的时候,如果能够请到名校和优秀学生参与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会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从而有助于增加高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策略的完善

本文将分三个层面展开探讨:教学准备策略、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价策略。教学准备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教学方案而发生在课堂内的一系列行为,它可以分为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与课堂管理行为。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一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指标围绕本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三、课堂课例的探讨助力有效教学

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是学生熟悉的。利用这些题来改编成可探究性的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收效颇丰。学生往往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构起一种不协调这样不协调很容易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尝试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求问题结果的热情。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达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例如:高二《解析几何》的“抛物线”一节中利用抛物线的焦点、准线、焦点弦的有关知识可设计如下的探究型问题:

l、已知抛物线犷=2P,(p>0),过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x、J、)、B(xZ扩2)两点,P(x。J。)是线AB的中点(如图)。试尽可能多地找出点A、B、P的六个坐标所满足的等量关系。

2、在上题中该抛物线的准线为L,分别过点A、B、P作x轴的平行线依次交L于M、N、口,连结2明逮、NF、F口、A口和B口,试尽可能多地找出图中各线段的垂直关系。

3、在上述两题中加果允许引辅助线称还能发现哪些情况?尽管例题的赘述过程长一些但能使我们发现,学生的探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探究热情逐渐高涨的过程。通常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告诉学生的往往是最佳的思维途径最便捷的解题方法,“授之以鱼”。

四、结论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低效;原因和对策

数学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面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并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本文,即对这些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相比过去已经有所提高.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方法问题

当前摆在首要位置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的陈旧化与模式化.这些问题,虽然经由课程改革,已经有所提高.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按照以前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多种新型教学手段无用武之地.数学本身,相对其他学科来说,更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而一旦采用题海战术,将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作习题演练,则不利于良好教学氛围的创建.

2.学生反馈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失去课堂主体的地位,从而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讲述过程.学生的反馈,则不受重视.如此一来,教师将无法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学生也逐渐不喜欢参与到课堂问答中,使学生增加了面对问题时,对老师的依赖性.

3.情境设计问题

现代教学理念中,对问题情境的设计极为重视.因为合适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对问题情境的设计不够重视,或设计的不合理.从而使学生无法在问题情境中,获得应有的深入理解.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合理运用教学方法

在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动下,课堂教学的方法不再单一化.而一些科技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法等,也逐渐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如今,高中数学教学中,缺乏的不是教学手段,而是如何合理的将各种教学方法应用在课堂上.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其注意力集中,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重视学生反馈

高中数学教学中,由教师直接对公式,以及公式的相应变化形式进行讲解,很难让学生留下较深的印象.而通过对过去知识的联系,并给予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在公式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相应的变化,则能够促进学生面对问题时的探索意识,加深学生的印象.

以双曲线教学为例,当教师讲述双曲线定义后,首先就满足双曲线的动点条件,向学生提问.得到学生回应:PF1的绝对值减去PF2的绝对值,为一个小于F1到F2间距离的常数.而后,教师不直接去讲述双曲线的其他变化,而是将满足条件进行调整,将小于改为大于,或者将小于改为等于,而后针对这些不同的条件,让学生进行联想和分析.由于双曲线课程安排在椭圆课程之后,对相应的概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能够通过分析,对动点的轨迹变化以及公式的改变进行探索,最后再由老师进行总结,使学生的印象加深.

3.问题情境设计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提高学生对相应问题的理解效率,并加深其理解程度.在设计时,需要本着启发性、针对性以及互动性和趣味性原则.例如,在椭圆概念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感性认知.选择一条棉线,将棉线两端用胶布固定在课桌上.取一支中性笔,用力贴紧棉线,在课桌铺好的白纸上移动.移动的轨迹即为椭圆.然后,就椭圆形的特点向学生提问,并针对棉线长度与椭圆形之间的关系,以及两个固定位置之间的距离,和椭圆形的关系提问.课堂上,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考虑,并利用棉线和胶布进行实践验证.然后,由老师对条件变化下,椭圆形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从而引申出椭圆的定义.这样,在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对椭圆概念认识的更为深入与直观,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兴趣.

总 结

文章针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状,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合多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提出了几点看法.另外,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探索空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价值,能够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顾慧民.高中数学教学低效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35):144-144.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3

【关键词】解决 问题 策略 分析

我国课程改革的实验教材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再以传统的算术应用题内容为线索,而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所学运算体现的数量关系为线索,以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线索。人教版教材编排了图示、列举、列表、找规律、从简单情况人手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北师大版教材编排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苏教版教材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从四年级起集中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安排学生学习摘录与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假设、转化等策略。

一、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模式

1.情景呈现,信息处理——感悟策略。教学四年级(上册)“列表”的策略。课始,教师出示信息比较复杂的“四年级部分学生订阅报刊的情况”,让学生比较哪份报纸最受学生欢迎。这一问题的呈现,让学生产生了寻找解题策略的需要,培养了策略意识。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初步体会运用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优势所在,又顺势不留痕迹地为后面的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接着呈现例题中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思考:面对这些信息,你打算怎样做? 五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只有一个知识点:用一一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策略。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关注,意味着对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参与的关注。只有思维参与,才能使策略的形成过程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数学学习需要将缄默的内在体验表达出来,将内在的思维活动、情感暴露出来。实验、操作、画图、列表、游戏等活动都是学生理解策略、体验策略、内化策略的好方法。我们应该允许、鼓励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不同方式来表达对策略的理解。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做策略”,以达到对策略的充分体验和准确概括。

3.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增强思考的条理性——形成策略。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不可能脱离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表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展示思维过程的重要方式,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知上升到数学理解,加深学生对策略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4.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反思策略的有效性——优化策略。回顾与反思是对所经历的事情进行理性的思考,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筛选从而优化策略形成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但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作的努力。因此,教师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并优化策略。

5.合理调整学习内容,注重知识的运用拓展——提升策略。教学四年级(上册)“列表”的策略时,教师把课本的最后一题设计成开放题:六一儿童节学校给每个优秀中队奖励了100元,大家都想用这些钱去购买自己班级需要的物品,有如下商品供选择:一副乒乓球拍30元,一副羽毛球拍40元,一个排球20元,一根跳绳3元,一副象棋8元。请根据班级的需要选择其中的2~3项自由购买,提出相应的问题,独立设计表格并解答。学生借助课堂上学习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再一次体验策略的有效性,提高了灵活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策略的合理选择

在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后,就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问题结构的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建立解决问题模型的过程,要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首先要理解实际问题的特点。例如,教学“替换”的策略时,学生对“曹冲称象”的故事耳熟能详,对“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也偶有涉及,所以,在课的引入部分,通过故事引出“替换”这一关键词,再借助图片的直观呈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经验一下子就被激活了。接着在天平称物的直观演示下,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不同物体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运用替换方法,把两种物体“统一”成同一种物体,使“替换”这一策略呼之欲出。

三、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体会

1.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该挖掘这些素材。

2.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对“策略”一词语义的理解,不能把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作为教学目标,而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策略的体验。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4

一、情境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去学习所出现的新内容,给所出现的知识进行自我定义.良好的情境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1.情境需要反映现实中真实的情况;2.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3.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问题标准;4.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多样化(单个个体和群体都可以解决问题等).教学情境需要根据书本上真实的内容进行设定,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学会书本上的知识、深入理解书本上的新内容和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得出了常见的两种情境教学策略.

(一)问题情境教学策略

根据教材的目的和内容出发,创设独具生活和学生实际活动特色的情境,并且进行探究和讨论,让学生主

动地去探索和挖掘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现实问题情境和发展性问题情境策略是组成问题情境策略的两个条件.

现实问题情境策略主要是根据实际数据解决现实问题的策略.例如,当学生学习陌生的知识时,如众数和中位数,教师可以给出许多数据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如:某家鞋店主要是进行女鞋售卖,总共卖出三十双,尺码

(单位:厘米)

分别是22.5,24,25,24.5,23.5,22,每个尺码对应的鞋子数(单位:双)为2,11,4,7,5,1.问题:若你是这个店的老板,根据这些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你比较关心什么事情?

学生的回答:可以根据出现的数据进行总结和讨论,这家老板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因此比较关心哪个尺码销售最多可以带来最大的经济利润.由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尺码为24厘米的鞋子销售的数量最多.从这可以看出,以前所讲的平均数无法真实地说明实际问题,需要引用新的知识来解决,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的知识.通过贴近实际生

活问题的数学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最终带动学生的思维并对问题进行思考.

策略主要是指采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发展性问题情境策略.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数学教学,这样可以快速地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了解到书本知识在现实中也是有用.

例如,在讲直角三角形时,可以以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讲解.如图1所示,在北半球有一间房子,方向朝向正南方,如果窗台的高度为80厘米(用CD表示),房檐的高度为3米(用BD表示),若太阳在冬天时高度为最低,其中光线和地面的角度大小为32°,当在夏天时,太阳的高度最高,太阳的光线和地面的角度为76°,假设你现在是位建筑师,主要建造房子,现在该怎样建造房子,以保证夏天时光线不能够进入房子,而在冬天时光线可以进入到房子的内部?

该如何建造房子?这就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考虑和计算来完成,为了解决数学问题,就需要通过几何图形的方式来完成,这些都需要通过集体讨论来实现.

在RtABC中,根据正切函数即可求得AB的长,设AE、BD交于点F,RtABF中根据三角函数即可求得.

情境教学策略不是简简单单的单一策略,而是将多种策略进行融合而成.不同的教师其教学的内容不同,在选择教学策略也不相同,即使采用了同一个策略,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并且产生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只是为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

(二)实践活动情境教学

根据书本上的实际内容来创设实践活动教学情境,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建立自我知识内部结构的框架,更好地形成自我学习的模式,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挥创新能力.

二、情境教学策略的应用

下面通过对于数学教材的“轴对称”来进一步阐述数学课上的情境策略.

(一)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观察、折叠、剪纸等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交流与合作的观念.

2.运用现实例子来讲解轴对称并掌握其基本含义,体会轴对称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丰富文化价值.

(二)教学过程

1.引入

(1)运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照片或者影像.如古典的建筑外形、山水倒影、山东潍坊风筝艺人扎制风筝等方式来表现其对称性.

(2)学生讨论

从上面所示的情境你会发现什么现象?生活中还有哪些与之相似的现象?(展现出现实中常出现的轴对称图形)

2.教师展示

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增加图片的数量,并且将学生讨论的照片进行收集.

3.分组讨论

上面展示的图形都有什么相似之处?若用轴对称图形来解释上面所出现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若将上面的图像沿着一条线进行对折,你会发现什么?

4.教师明晰

将某种图形按照某条直线进行对折,并且线的两边部分都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现象可以用轴对称图形来进行解释,那么,我们定义这条直线为对称轴.

5.应用与深化

问:怎样自行建立轴对称图形?

通过进行班级分组的方式来进行方案的讨论.班级小组进行各自方案的交流.全班讨论该如何自我制作轴对称图形的图案,并且说明理由,最终相互交流经验.

6.拓展与延伸

让学生滴墨水在纸上形成墨迹图案.

教师通过甄选将所需要的图案标记出来,最终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让全班学生来观看,并且在自己的图案上标上自己的“名字”.

教师将带有墨迹的图案进行比较,观察墨迹连在了一起和不连在一起的图案的现象,再根据所出现的现象进行讨论和分析,最终介绍“轴对称”概念.

7.随堂练习(略)

三、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将数学知识讲述给学生听,可以运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应用、拓展”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知识内部结构的构建和运用,理解基本知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2.077

2016年4月7日,中央党校韩保江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及治理之策”的全国跨校直播互动课。这是中央党校报社与智慧树网联合推出的《形势与政策》共享学分课,是由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信息中心多位跨学科专家参与设计与讲授,全国修读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一上线,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是充分利用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来进行教学探索的最好案例,这也为我们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高校《形式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利用“慕课”,开发网络学习平台、借鉴“翻转课堂”模式、设计“实践专题模块”。

1“慕课”解读

“慕课”(MOOC)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当今信息化时代在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新课程模式。“慕课”出现于2008年。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塞巴斯蒂安?史朗教授在互联网上开发了人工智能课程,吸引了将近200个国家的16万名学生学习,场面火热。2012年,“慕课”出现了大规模发展趋势,美国一些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教学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edX、Udacity三大课程提供商悄然兴起,目前已有100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了500多门优质慕课,听课学生人数也达到了550多万人。在我国,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首先引入“慕课”。随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相继加入,“慕?n”的出现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部在2015年度工作要点中指出:“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慕课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快速发展,除了它本身所具有的先进教育理念之外,我国强大的政策驱动也是重要的原因。学堂在线、华文慕课、中国大学MOOC、好大学在线等一系列MOOC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在国内迅猛发展起来。2015年10月10日的公开数据信息表明,清华大学MOOC建设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远远超过斯坦福、MIT、哈佛等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MOOC建设规模也不断扩大,MOOC数量也已经进入TOP10。可以说,中国慕课的影响力已经悄然渗透到世界教育各个角落。

“慕课”和传统的函授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不同,也不同于教学视频和网络共享公开课,它是一种大规模线上虚拟教室:它将世界各地的授课者和学习者通过教和学联系起来。“慕课”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规模大,传统的网络课程只有几十个或上百个学生,而“慕课”的学生可以上千人或万人,优质教育资源受益范围可无限扩大;二是授课方式生动活泼,“慕课”充分运用视频、动画、微课程等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生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是强调教和学互动,在线上形成“你提问、我回答”的强大学习社区,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促进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2“慕课”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必要性

2.1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政策、国家关系等基本知识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在当前复杂环境形势下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正确的判断分析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目前,国内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观念容易受到冲击,产生许多新的矛盾和困惑,急需加强教育和引导。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责任意义更加明显。“慕课”是由西方兴起传入中国的一种新的网络学习模式,中西交汇,各种思想意识融合。《形势与政策》课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构建“慕课”形教学平台,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2.2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如何提升高校思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仅是近年来学术界普遍关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热切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且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四门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没有规范的学科建设、统一的教材、固定的师资队伍、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为此,《形势与政策》课除了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之外,必须跟紧时代步伐,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构建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式。《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中指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见,创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2.3促进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大学期间,大学生的人生发展正处于可塑期。他们的思想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以及各种思想观念、社会舆论的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思想防线不牢固,容易被错误的、腐朽的、落后的思想所迷惑。同时,如果教育不到位或教学效果不佳,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可能理解不是很透彻,便不会自觉认同、拥护并践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形势与政策》课责任重大。因此,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实施更加有效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全面正确的把握国际国内形势,了解社会现象,认清事物本质,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3“慕?n”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3.1使用“慕课”学习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全国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统一行动,借鉴“慕课”的运作模式,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程优质资源的全国共享。

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合作,签约慕课平台。上海复旦大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慕课平台教学分为在线进阶式学习和见面课学习两部分。在线学习计36课时,学生可自由在网络上观看教学视频,并参与实时评论、讨论和提问。为提高视频学习质量,学生每收看十几分钟,网页上就会跳出一道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只有答对之后才能继续收看后面的内容。对于忘记收看视频的学生,系统也会不断发出催促通知。而见面课学习则计12课时,由大课堂直播互动和小组讨论组成,以弥补网络教学的固有弊端。

2014年10月,厦门海洋学院《形势与政策》网络课程开课,他们的网络课程由院厦门海洋学院13位思政教师和乔木公司专职助教组成课程助教团队,为同学们提供线上的课程导学、课程解疑以及课程作业批改。这个课程在学院一年级开设,1个学分,16课时,一个学期安排了3个专题,2个月开放时间,在一个学期里学生应在开放的时间里自主完成学习,完成学分。网络视频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可以通过电脑(PC)端、移动客户端、学习机房等自主安排学习。学完所有视频内容后,进入网上在线考试环节,线上学习与考试不统一安排时间和地点,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行安排;课程最终考核成绩由观看视频(45%),课程作业(50%),讨论(5%)三部分组成(其中“课程作业”部分将在适当时候通过平台),总评成绩60分以上,获得本课程学分。

我们可以借鉴这些高校的经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成立教学团队,开发“慕课”学习平台,提高学生自主学生的能力。

3.2借鉴“翻转课堂”模式,增强理论教学效果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强的特点,需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讲授内容。教学内容应切合国家、省、市相关精神,还要根据各高校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感兴趣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调整。在网络课程设置时需要教师团队花费心血,选择合适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块。比如,第一学期,在“慕课”平台上可以设计四个专题:(1)中国经济新常态及治理之策;(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学生职业规划;(3)如何理解中国梦;(4)聚焦大学生热点法律问题。在专题设置时,应该把时政热点等引入进来,比如,2017年召开的两会,内含诸多时政热点,两会是探究国家改革发展和形势政策的窗口,为此,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对照开课的学院及专业,适时把时政热点引入到专题课程教改的规划和设计中。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慕课”开发出来之后,教师就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的理论教学。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前进入《形势与政策》课“慕课”平台提供的“微课”进行学习,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沟通,包括对“微课”课程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对线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学习效果的进行评价反馈等,从而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深入人心。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理论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课堂的“翻转”,是对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模式的创新,这种教学方式,能增强高校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

线上教学的问题与对策范文6

本文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存在的两个难点:如何寻找服务对象并为他们提供服务以及如何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利于在社区内进行传播与共享,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接入服务设计和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设计两种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方案。作者还在学习支持服务的框架基础上,提出了目标定向原则、适应性原则、可达性原则和连接性原则共四种设计知识转移服务的关键原则。

【关键词】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知识转移;大数据;服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458x(2014)04―0040―05

一、问题的提出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深入应用推动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与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同时也推动着知识社会的形成和创新模式的嬗变。知识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形态已经初露端倪。在线实践社区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联结、对特定领域的实践拥有共同兴趣的专业人士,以促进知识流通与知识分享为目标的社会系统(Wenger, 1998;Wenger et al., 2010)。[1][2]从教师作为在线实践社区参与者的角度看,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也是一种以互惠规范为基础,通过知识流通与分享有效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新型社会实体(Stoll et al.,2007;王陆,2011)。[3][4]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自身知识转化与知识创新的能力,提高知识生产和知识共享的实践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性,本文提出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服务的解决方案。

二、文献综述

(一)教师在线实践社区

实践社区(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COP)是一个突出非正式学习特征的社会学习系统(Wenger, 1998;Wenger, 2002),[5][6]专门用于支持成人通过社会实践所开展的反思性实践学习(Gray,2004),[7]致力于以实践参与为基础的知识创生和改变组织日常运作中的真正的实践。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The Teacher’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简称TOCOP)是借助网络技术,由教师、专家及助学者所组成的一种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混合的系统,是一种学习型组织(王陆,2011)。[8]所谓助学者是指那些专门帮助教师在线学习及提供专业成长服务的人群。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可以使教师转变为知识的共同生产者,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Lai et al, 2006)。[9]目前,国内已有研究指出,实践社区对知识管理具有积极影响或促进作用(李鸿波和万希,2006;柯贤能和章鑫尧,2006;黄官伟,2007)。[10][11][12]而国外的文献中则明确指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是教师及教师教育机构与组织必然面对的一种新的技能与管理知识的新途径(Coleman & Laplace,2002)。[13]

(二)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支持服务对远程学习质量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辛普森指出,远程学习中的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学术支持和非学术支持两类服务,具体包括:发展领域和问题解决领域中的建议、对个体的非学术资质和技巧给出反馈等评价、对提升学习的行动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促进改变并组织学习支持服务等(Simpson,2000)。[14]

比较著名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型是由贝茨所提出的ACTIONS支持服务模型(具体见表1)。

表1 Bates的支持服务ACTIONS 模型(Bates,1995)[15]

[Bates

模型\&面对的问题\&需求\&A\&接入(Access):如何借助某种技术接入学习者与学习服务提供者?如何使接入技术具有弹性化或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用户群组?如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接入、或者如何使一部分人不能接入?\&理解学生的特质:如年龄、性别、被雇佣情况、教育背景、技术水平和特殊需求等\&C\&费用(Costs):什么是为全体学生提供服务的总成本?学习者能够负担得起的服务费用是多少?\&对费用的理解、衡量技术与服务费用的关系及学习者付费的能力\&T\&教与学(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Support)):需求哪类服务支持?哪些方法能最好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用什么样的传输手段借助技术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媒体/技术能支持知识与信息的有效传播吗?学习支持服务能支持多种不同技能的发展吗?\&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来理解课程需求、学生/学习者的需要以及技术的能力\&I\&交互性与用户友好性(Interactivity and user-friendliness):技术能产生那种类型的交互?是否允许同步传输?是否支持双向通讯?同时允许的在线人数是多少?技术能控制多大的学生范围?技术是否好用、易用?学习者是否需要接受技术培训?如何获得培训?\&从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理解课程需求、学生/学习者需要以及技术的能力\&O\&组织问题(Organizational issues):在技术成功运用之前、哪些组织的需求和障碍需要首先被移除?组织会发生哪些变化?\&理解技术和组织能力\&N\&创新性(Novelty):技术的新颖性是什么?这种技术是否会很快被其他技术所替代?服务提供是只能过度依赖一个制造商?还是能够选择一批符合工业标准的制造商?\&理解技术和它在市场中的位置\&S\&速度(Speed):如何借助技术快速的整合并提供这种服务?如何快速的变换信息服务与特色服务?\&理解技术与商业需求(包括客户需求)\&]

从表1所示的学习支持服务模型可以看出,目前还未见有专门针对知识转移的支持服务。

(三)知识转移

所谓知识转移是指知识通过一个或多个传输通道从知识持有人(包括个人或组织)流向知识接受者(包括个人或组织)的过程。知识转移在组织学习与专业发展领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可以通过知识转移获取组织或机构的竞争优势(Cowan, Luc Soete & Tchervonnaya,2001)。[16]

影响知识转移的第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共享。而知识共享是在组织中的成员向其他成员寻求解决问题的知识时发生。Davenport等人(1998)认为,知识共享往往是不自然的。当人们认为他们的知识是有价值的、重要的,他们是不会分享的。囤积知识和对别人知识的窥探等都是自然倾向,且这种自然倾向很难被改变(Islam et al.,2012)。[17]因此,知识共享的最大挑战是改变人们的行为(Ruggles,1998)。[18]然而,没有知识共享,知识被转移到其他的人或组织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被转移的知识特点也会影响知识转移(Davenport et al.,2000)。[19]如果被转移的知识是隐性知识,它不能被语言和文字所表达,就会对知识转移形成特别的挑战,因为隐性知识是嵌入在个别经验中的个人知识,故隐性知识比显知识更难进行知识转移(Argote,1999)。[20]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既有显性知识的转移,也有大量的隐性知识的转移。为此,实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首先就必须转变教师的知识分享行为与知识分享途径,并需要就此设计专门的支持服务。

三、TOCOP中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转移存在有两个难点:一是如何寻找到服务对象并为他们提供服务;二是如何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利于在社区内进行传播与共享。面对这两个难点问题,本文作者提出了知识转移的接入服务设计和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设计两种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方案。

(一)知识转移的接入服务设计

知识转移的接入服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为数众多的社区成员中发现需要知识转移服务的服务对象。当前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深入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途径。所谓教育大数据即指教育领域中的巨量资料,一般是指教育领域中的大量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的数据。教育大数据与传统的教育数据最本质的区别体现在采集来源以及应用方向上。传统的教育数据一般是用来诠释宏观、整体的教育状况,所以往往应用于影响教育政策的决策;而教育大数据则用以分析微观、个体的状况,所以用于调整教育行为与个性化学习等。利用大数据的知识转移接入技术及其服务包括四个步骤:① 对所获得的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② 获得同一知识的知识水平的落差分布情况图;③ 根据第二步所获得的结果图寻找知识水平落差大的对象――即为需要知识转移服务的对象;④ 促进知识拥有方与知识需求方之间的知识转移。

下面以王陆等人发表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一文中的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大数据为例来说明知识转移接入服务的实施过程。

一是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该研究中的教师策略性知识的数据包括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它们分别来自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网络支撑平台、个别访谈及问卷/量表数据等;其中在线实践社区(TOPIC)网络支撑平台中的数据又包括教师讨论区和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中的文本数据,以及教师们上传到平台上的视频案例数据,共两种类型(王陆等,2011)。[21]研究者运用了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共三种研究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分析与数据挖掘。

二是获得同一知识的知识水平落差图。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平均分-标准差”模型来获得教学策略性知识的知识水平落差分布图,如图1所示:

图1 三所学校不同教师群体的策略性知识水平分布特征图

(引自:王陆等,2011)[22]

图1纵轴的右侧上下两个象限均为策略性知识水平的高区,而左侧的两个象限则为策略性知识水平的低区。图1横轴上方的两个象限为策略性知识水平标准差离散度比较大的区域,而横轴下方的两个象限为策略性知识水平标准差离散度比较小的区域。

三是寻找需要知识转移服务的对象。同一知识的知识水平落差比较大的社区成员即为需要进行知识转移服务的对象。根据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图1中右侧两个象限中贴近横轴的Z学校骨干教师群体、C学校的成熟教师和B学校的骨干教师为教师策略性知识水平最高且离散度比较小的群体,他们可以作为知识转移中策略性知识的拥有方;而图1中B学校新手教师和B学校成熟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学校的教师群体,故他们可以作为知识转移中策略性知识的需求方。

四是促进知识拥有方与知识需求方之间的知识转移。一种在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有效地发生知识转移的策略就是同侪互助策略(杨卉,2011)[23]。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助学者可以根据前三步的结果,运用同侪互助策略在知识的拥有方与知识的需求方之间建立师徒结对或同侪互助小组等小型学习型组织,并使知识拥有方在学习组织内容得到尊重、认可和社会地位的前提下,将自己的策略性知识分享给组织,成为组织中的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示范和指导等方式将其拥有的策略性知识转移给组织,再通过知识需求方的内化、应用与反思等过程转化为需求方自己的知识,从而完成知识的转移。在这个案例中,设计知识转移的接入服务时,也可以选择某一小群体内部知识水平落差比较大的对象为知识转移服务对象。例如,图1中的Z学校的成熟教师群体和C学校骨干教师群体在策略性知识水平上均显示出高离散度,表明这两个群体中的教师策略性知识水平差异较大。为此,助学者也可以专门为Z学校的成熟教师群体和C学校的骨干教师群体建立起小群体范围内的教师工作室,让策略性知识水平高的教师作为知识的拥有方,而让策略性知识水平低的教师作为知识的需求方,通过课堂观摩、课后反思会等形式分享他们不同的策略性知识,以实现知识的转移。

(二)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设计

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被称作知识的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这仅仅只是知识的一种类型,即显性知识;而那些没有被表达出来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例如我们在做课堂教学实践行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就被称为隐性知识。 (Polanyi,1958) 教师至少需要拥有两类知识,一类为学科内容取向的知识,即显性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实践取向的知识,也被称为实践性知识,即隐性知识,这类知识是教师关于如何教和怎么去教的知识[24]。隐性知识可以通过让学习者参与社会实践而获得。陈向明教授指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括六种: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策略性知识、情境知识和反思性知识(陈向明,2003)。[25]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就指出,在一个组织中隐性和显性知识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并在个体和团体的创造性活动的动态互动过程中“互补”(Nonaka & Takeuchi,1995)。[26]他们还提出了一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知识转化模型(Nonaka & Takeuchi,1995)[27]

由于课堂是教师们学习的强大的情境(Putnam & Borko,2000;王陆,2012),为此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可以面向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根据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原理进行设计。[28][29]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包括四个步骤: ① 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服务。通过让社区成员彼此相互观察、模仿、讨论各自的课堂教学行为,而获得具体的教学经验,从而实现将社区成员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组织中共享的隐性知识,实现知识的社会化;② 组织中共享的隐性知识外化服务。这一步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关键一步,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如类比、分析、推理等,把隐性知识通过文字、数字、图表、图片或视频等载体表达出来,从而实现隐性知识转变为组织中的显性知识的外化过程;③ 显性知识组合化服务。通过编码、分类、重组、排序等技术将自己所获得的显性知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知识网络,由此实现个人新的显性知识的组合化;④ 知识的内化服务。通过将新建立的知识网络,带回到个体的新的实践中去,从而把个体的显性知识再内化为每个社区成员的新的隐性知识,实现了新知识的创造和再生。

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中的四个步骤中,第二个步骤,即隐性知识的外化是整个服务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下面以“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一书中介绍的记号体系分析方法为例进行说明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的实施过程。

一是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服务。S教师是北京市东城区一名高中二年级的物理老师,而L老师是北京市东城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两位教师同时被研修团队的成员们推荐做现场研究课,供其他老师来学习、观摩和模仿她们教学中的问题结构设计。在大家观看了两位教师的课堂录像或现场课后,助学者组织所有研修团队的教师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几乎达成了共识:S教师课堂中的问题结构的设计与实施更突出教学的启发性,符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而L教师的课堂问题结构比较偏重基础性知识,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适合。

二是隐性知识的外化服务。助学者使用记号体系方法中麦卡锡提出的4MAT模型(王陆和张敏霞,2012)对S教师和L教师的两节课堂录像进行了四何问题的分析,将隐含在S教师和L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课堂问题结构这一隐性知识显性化出来,并用数据具体表示出来如表2所示[30]。表2中显性化了的知识告诉我们:① S教师课堂所提出的是“何类问题”比其所在的东城区常模低很多,如何类问题低于东城区常模,而为何类与“若何类问题”的比例比东城区常模高出很多,说明S教师的课堂问题结构偏重推理性问题和假设性问题,故课堂问题结构的确突出了启发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探索性;② L教师在课堂中所提出的“如何类问题”和“若何类问题”均低于东城区常模,而是“何类问题”、“为何类问题”以及“若何类问题”都高于常模,说明L教师的课堂问题结构偏重记忆性问题和原理性问题,而比较忽视操作性问题和假设性问题。

表2问题结果分析结果

[问题类型\&S老师\&L老师\&东城区常模\&是何\&33.33%\&65%\&55.40%\&为何\&23.33%\&19%\&14.77%\&如何\&20.01%\&12%\&25.23%\&若何\&23.33%\&4%\&4.71%\&]

三是显性知识组合化服务。助学者促使参与研修的教师在一个学期中间断地、持续地对多位教师、多节课进行了课堂观察,并逐一将每节课的问题结构都运用4MAT模型将其隐性知识显性化出来,最终大家都认识到应该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相应的教学策略来设计课堂中的问题结构,并且应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原来的问题结构,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化。

四是知识的内化服务。助学者设计了一个新课堂实践活动,希望所有教师能够就自己的期末复习课设计出一个更加合理问题结构,由此使大家把新学到的知识融入回自己的实践中,形成新的隐性知识,实现了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问题结构这一隐性知识的增长与发展目的。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由于知识转移不会自然地在组织内发生,并且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又是以分享和转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即隐性知识为主的,故其知识转移面临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寻找知识转移服务的对象以及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两个难点问题,从知识转移服务的角度提出了知识转移接入服务和隐性知识显性化服务的两种解决方案,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进行补充说明。

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劣构性问题,故没有哪种设计方案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作者认为,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需要遵守四个关键的原则:① 目标定向原则。即知识转移服务的设计要突出目标性,要有针对性;② 适应性原则。即知识转移服务在服务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能够被随时修改,且能够随着教师专业能力的增长而逐渐减弱服务的力度;③ 可达性原则。即知识转移服务应该以及时(just-in-time)支持的形式出现,在教师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最恰当的服务;④ 连接性原则。即知识转移服务的连接性意味着要在知识转移目标与专业发展成果之间建立无缝连接。

今后,应该在知识转移服务的成本计算、组织制度、技术的创新以及技术服务的相应速度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实现教师群体的知识创新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一知识转移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5] Wenger, E. .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2] Wenger E. .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as a Social System: the Career of a Concept [A]. Blackmore C. Social Learning Systems an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C]. London : Springer-Verlag London Limited, 2010.179-189.

[3] Stoll & Loui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Divergence, Depth And Dilemmas [M] . Berkshire: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7.

[4][8] 王陆.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J]. 中国电化教育,2011,(9):30-42.

[6] Wenger, E., McDermott, R., & Snyder, W.M. . Cultivating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 Guide to Managing Knowledge [M] .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2.

[7] Gray, B. Informal Learning in an Online Community of Practice[J] , Journal of Distance Eduacation,2004,VOL. 19, No 1, 20-35.

[9] Lai, K. W., Pratt, K., Anderson, M., & Stigter, J. . Literature Review and Synthesis: Online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M].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6.

[10] 李鸿波,万希. 通过实践社团实现组织知识共享[J]. 科技管理研究,2006,(4):176-178.

[11] 柯贤能,章鑫尧. 实现“软”知识管理的有效方式――实践社团[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5):577-580.

[12] 黄官伟. 实践社区的知识创新机制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7,(6):184-186.

[13] Coleman, R. , & Laplace, L. . E-Learning Implementation [DB/OL]. rgsinc. com/publications/ pdf/white_papers/elearning. Pdf.

[14] Simpson, O.(2000), Supporting Students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Kogan Page, London.

[15] Bates. A. W. (1995). Technology, 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Routledge, London.

[16] Cowan, R., Luc Soete, & Tchervonnaya, O. (2001). Knowledge transfers and service sector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conomy. London: AWT press.

[17] Islam, M. Z., Low, k. C., & Rahman, M. H. .Towards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Transfer: In search of a Theoretical Construct[J] . Global Education Journal. 2012(1):140-157.

[18] Ruggles, R. (1998). The state of notion: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actice[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3), 80-89.

[19]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2000).Working knowledge: 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 Argote, L. (1999).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Creating, retaining and transferring knowledge [M]. Lond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1][22] 王陆,张敏霞,杨卉.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J]. 远程教育杂志,2011,(4):27-32.

[23] 杨卉.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修活动设计――以同侪互助网络研修活动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1,(9):43-48.

[24] Polanyi, M. 1958. Personal Knowledge: Towards a Post-Critical Philosoph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5]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26][27] Nonaka, I. &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 Creating Company [M] .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8] Putnam, R., & Borko, H. . What do New Views of Knowledge and Thinking Have to Say about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J] .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00,29(1): 4-15.

[29] 王陆.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绩效评估方法与技术[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61-72.

[30] 王陆,张敏霞. 课堂观察方法与技术[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