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例6篇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文1

关键词:信息 安全 保密 体系

一、引言

构建信息安全保密体系,不能仅仅从技术层面入手,而应该将管理和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用规范的制度约束人,同时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密的组织体制,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弥补技术、制度、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标准、技术、管理、服务、策略等方面形成综合的信息安全保密能力,如图1所示。

图 1 信息安全保密的体系框架

该保密体系是以信息安全保密策略和机制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保密服务为支持,以标准规范、安全技术和组织管理体系为具体内容,最终形成能够满足信息安全保密需求的工作能力。

二、信息安全保密的策略和机制

所谓信息安全保密策略,是指为了保护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中的秘密,对使用者(及其)允许什么、禁止什么的规定。从信息资产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了保护涉密信息资产,消除或降低泄密风险,制订的各种纲领、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等,都属于安全保密策略。例如:禁止(工作或技术人员)将涉密软盘或移动存储设备带出涉密场所;严禁(使用人员将)涉密计算机(连)上互联网;不允许(参观人员)在涉密场所拍照、录像等。

信息安全保密机制,是指实施信息安全保密策略的一种方法、工具或者规程。例如,针对前面给出的保密策略,可分别采取以下机制:为涉密移动存储设备安装射频标识,为涉密场所安装门禁和报警系统;登记上网计算机的(物理)地址,实时监控上网设备;进入涉密场所前,托管所有摄录像设备等。

根据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需求,在制定其安全保密策略时,应主要从物理安全保密策略,系统或网络的访问控制策略,信息的加密策略,系统及网络的安全管理策略,人员安全管理策略,内容监管策略等方面入手。在安全保密机制方面,应主要从组织管理、安全控制和教育培训等方面,针对给出的安全保密策略,确定详细的操作或运行规程,技术标准和安全解决方案。

三、信息安全保密的服务支持体系

信息安全保密的服务支持体系,主要是由技术检查服务、调查取证服务、风险管理服务、系统测评服务、应急响应服务和咨询培训服务组成的,如图2所示。其中,风险管理服务必须贯穿到信息安全保密的整个工程中,要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规划与建设的初期,就进行专业的安全风险评估与分析,并在系统或网络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经常性地开展保密风险评估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风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息安全保密的效益和针对性,增强系统或网络的安全可观性、可控性。其次,还要大力加强调查取证服务、应急响应服务和咨询培训服务的建设,对突发性的失泄密事件能够快速反应,同时尽可能提高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技能,以及他们的法规意识和防范意识,做到“事前有准备,事后有措施,事中有监察”。

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服务的主要措施包括:

借用安全评估服务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安全性

通过安全扫描、渗透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信息系统及网络的资产价值、存在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威胁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失泄密风险的大小,并实施有效的安全风险控制。

采用安全加固服务来增强信息系统的自身安全性

具体包括操作系统的安全修补、加固和优化;应用服务的安全修补、加固和优化;网络设备的安全修补、加固和优化;现有安全制度和策略的改进与完善等。

部署专用安全系统及设备提升安全保护等级

借助目前成熟的安全技术和产品来帮助我们提升整个系统及网络的安全防护等级,可采用的产品包括防火墙、IDS、VPN、防病毒网关等。

运用安全控制服务增强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安全可观性、可控性

通过部署面向终端、服务器和网络边界的安全控制系统,以及集中式的安全控制平台,增强对整个信息系统及网络的可观性,以及对使用网络的人员、网络中的设备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可控性。

加强安全保密教育培训来减少和避免失泄密事件的发生

加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及防护技能的培训,尤其是个人终端安全技术的培训,提高使用和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以及检查入侵、查处失泄密事件的能力。

引入应急响应服务及时有效地处理重大失泄密事件

具体包括:协助恢复系统到正常工作状态;协助检查入侵来源、时间、方法等;对网络进行安全评估,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出事件分析报告;制定并贯彻实施安全改进计划。

采用安全通告服务来对窃密威胁提前预警

具体包括对紧急事件的通告,对安全漏洞和最新补丁的通告,对最新防护技术及措施的通告,对国家、军队的安全保密政策法规和安全标准的通告等。

四、信息安全保密的标准规范体系

信息安全保密的标准规范体系,主要是由国家和军队相关安全技术标准构成的,如图3所示。

这些技术标准和规范涉及到物理场所、电磁环境、通信、计算机、网络、数据等不同的对象,涵盖信息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利用和销毁等整个生命周期。既有对信息载体的相关安全保密防护规定,也有对人员的管理和操作要求。因此,它们是设计信息安全保密解决方案,提供各种安全保密服务,检查与查处失泄密事件的准则和依据。各部门应该根据本单位信息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需求,以及组织结构和使用维护人员的配置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性和针对性更强的技术和管理标准。

五、信息安全保密的技术防范体系

信息安全保密的技术防范体系,主要是由电磁防护技术、信息终端防护技术、通信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和其他安全技术组成的。这些技术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从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不同层面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进而保障信息及信息系统的安全,提高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抗攻击能力和安全可靠性。安全保密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各种入侵与攻击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的,一些最新的安全防护技术,如可信计算技术、内网监控技术等,可以极大地弥补传统安全防护手段存在的不足,这就为我们降低安全保密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提高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安全可控性和可用性,奠定了技术基础。因此,信息安全保密的技术防范体系,是构建信息安全保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资金到位和技术可行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最新的、先进的技术防护手段,这样才能有效抵御不断出现的安全威胁。

六、信息安全保密的管理保障体系

俗话说,信息安全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信息安全保密的管理保障体系,主要是从技术管理、制度管理、资产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加强安全保密管理的力度,使管理成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重中之重。

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对泄密隐患的技术检查,对安全产品、系统的技术测评,对各种失泄密事件的技术取证;制度管理主要是指各种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制定、审查、监督执行与落实;资产管理主要包括涉密人员的管理,重要信息资产的备份恢复管理,涉密场所、计算机和网络的管理,涉密移动通信设备和存储设备的管理等;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保密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

现有的安全管理,重在保密技术管理,而极大地忽视了保密风险管理,同时在制度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要么是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要么是一些重要的资产监管不利,这就给失窃密和遭受网络攻击带来了人为的隐患。加强安全管理,不但能改进和提高现有安全保密措施的效益,还能充分发挥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信息安全保密工作从被动接受变成自觉履行。

七、信息安全保密的工作能力体系

将技术、管理与标准规范结合起来,以安全保密策略和服务为支持,就能合力形成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的能力体系,如图4所示。该能力体系既是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效益与效率的体现,也能反映出当前信息安全保密工作是否到位。它以防护、检测、响应、恢复为核心,对信息安全保密的相关组织和个人进行工作考评,并通过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加以持续改进,使信息安全保密能力随着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不断提高。

八、结论

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是构建信息安全保密体系应该把握的核心原则。为了增强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的综合安全保密能力,重点应该在健全上述保密体系,尤其是组织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技术标准及规范)体系的基础上,规范数据备份、密钥管理、访问授权、风险控制、身份认证、应急响应、系统及应用安全等管理方案,努力提高系统漏洞扫描、信息内容监控、安全风险评估、入侵事件检测、病毒预防治理、系统安全审计、网络边界防护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信息与网络安全研究新进展.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2]中国计算机学会信息保密专业委员会论文集.第十六卷[C].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文2

Keywords: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Mode innovation; Archives informatization; Archives cloud platform

1 引言

目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媒体和增强现实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显现出技术支撑传统行业发展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

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档案学理论与实践存在两个发展的要求或趋势:其一,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步由传统的人工模式和实体模式向平台化、知识化、智能化等自动模式和虚拟模式方向推进;其二,档案工作业务流程由基本层面档案的收集、管理与服务向更高层面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的方向延伸。这两个趋势必然带来档案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范式的转型以及档案管理组织结构模式的演变。

然而,各个领域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化与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创新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信息平台升级而应用跟进滞后、信息资源泛在而处理能力不足等方面。

1.1 信息平台升级,应用跟进滞后。目前,档案学研究与档案信息服务的物质基础、支撑条件和核心内容逐渐向知识?Y源、技术资源和理论创新的大方向转移。

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自身通过实体档案的借阅、展览、编研和咨询等利用形式来实现自身的价值。这种实体化的档案服务模式已经逐渐远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在线化服务的现实要求。多元化、多样化、共享化、体验化和情境化的档案信息服务呈现出呼之欲出的态势。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这样的档案信息服务是很难开展起来的。

1.2 信息资源泛在,处理能力不足。其一,资源的泛在性正在淡化档案收集管理业务的边界性。立档单位的职能活动已与各类资源存在愈来愈多的交集,这些资源包括基础资源、科技资源、人文资源、扩展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以及支撑这些资源配置的网络、软件和硬件所构成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等。档案收集管理范围和所涉及的领域愈来愈宽。

其二,资源的泛在性正在削弱档案部门机构对原生性资源的垄断性。从用户的角度看,信息资源可以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可近性原理和用户最小努力原则表明,用户在泛在的信息空间中将存在更大的自由度,去选择更便利的途径以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因此,档案工作面临的挑战将逐步转向信息资源供给能力的竞争上。

其三,资源的泛在性正在颠覆档案信息服务场所的固定性。信息资源的泛在性第一个表现是信息载体和信息环境的泛在性,由此产生了泛在网络、泛在知识、泛在计算、泛在智能、泛在学习、泛在研究、泛在管理、泛在服务等新的变化。就泛在学习而言,已经出现了无处不在的学习,或者说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均能通过多样的时空、多样的方式获取多样的信息进行学习。泛在网络也极大地影响了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活动。正因为如此,秉承传统信息资源服务优势的同时,拓展档案服务空间,形成新的泛在网络服务优势,就成为档案工作的新任务。

其四,资源的泛在性正在暴露档案信息服务能力的薄弱性。信息资源泛在性第二个表现是信息服务的长期性、可得性、直接性、移动性、交互性、融合性、情境性、体验性和主动性,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愈来愈高。在档案管理服务部门之外,已经形成了广泛的信息获取能力、可靠的信息传递能力和高效的信息服务能力。档案信息服务能力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面对新压力,探索新模式,不断提升档案信息服务能力,才能跟进时展步伐。

在平台化和泛在化特征愈来愈突显的社会情境下,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是如何适应新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档案学思维模式,探索新的理论和应用模式,重新考察具有档案特色的核心理论,用新的视角和理念探讨档案学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再创新。其重要意义在于面对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格局,通过理论与方法的创新,给更高层次的档案学研究与档案信息服务提供支撑,创造新优势和获取新发展。然而,从现有的档案学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能够把资源、技术、管理和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和应用体系。

笔者认为,造成档案工作相对滞后性和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档案工作思维模式相对滞后和创新动力相对不足两个方面。档案学研究应当注入跨界融合模式,以更加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加强档案学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的交叉协同创新与跨界融合创新,逐步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应用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展档案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获得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

平台升级和资源泛在特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为此,本文结合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探讨跨界融合模式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

2 确立档案管理平台功能的中心性定位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可以说是一个复杂巨系统,或者说是一个生态系统的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全面感知和智能处理,以实现管理上的协同化、精准化和服务上的智慧化、智库化[1]。

智慧城市建设包含的要素非常广泛,涉及智能建筑、智能社区、智能园区、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公共安全、节能环保、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平台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2]。

从智慧城市建设以信息流为主线的目标设计来看,档案信息化建设应是其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档案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其不可或缺性[3]。同时,具有档案管理中心、数据监管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的三个中心职能。

2.1 智慧城市的档案管理中心定位。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般框架,该框架突出了两个重要的支撑要素,也就是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处理服务。

从智慧城市的信息集成性来看,基于跨部门和跨平台的协同环境,完成各类业务信息的标准化处理、集中统一收集和管理是其重要任务之一,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成为这一重要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因此,需要将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作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档案管理中心的角色定位。

档案管理中心具有数字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的“总库”地位,并具有维护信息的原生性和集成性的重要职能。档案管理中心通过建立网络化的“归档”为入、“利用”为出的机制,拓展中心职能,逐步发展成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汇入和辐射的信息总枢纽。

从云计算平台和数据处理服务的关系上来看,数据处理服务依托云计算平台贯穿于智慧城市运行中纵向和横向的各个层面,既包括数据感知、数据传输、数据析取、数据存储、数据访问等基础性数据获取与处理功能,也包括与业务层密切相关的数据分析与建模、可视化与决策支持、语义与元数据等数据智能处理功能。通过数据处理服务,面向应用层的各种类型应用,如城市规划、健康保险、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医疗卫生、教育培训、信息公开和应急服务等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撑,从而实现社会化、智能化、便利化的智慧管理与智慧服务[4]。

在数据感知层、数据资源池层、数据处理业务层、数据支撑应用层和社会化智慧服务功能层等五个层次的智慧城市建设框架之中,档案管理工作所处的层次和角色如何进行定位,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一般认识上,档案工作处在数??支撑应用层和社会化智慧服务功能层之间,各机关团体、企业和事业单位在自身的职能工作活动中形成的记录,机关档案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按照归档范围和进馆要求,进行档案的收集与管理。在此基础上,再面向各级各类的职能工作部门和面向社会开展档案提供利用工作。

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技术层面上可以采取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的思路。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建设两级档案管理中心,其支撑平台是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

一级中心是在数据支撑应用层中增加与各类应用相对应的档案管理中心,即云档案室;另一级中心是在数据支撑应用层之上建设档案管理中心,即云档案馆。两级档案管理中心依托“地区云”平台,形成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

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可以看作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的云端策源地和云端聚集地,是在“地区云”基础设施建设和统一的规范标准建设的基础上,通过横向与纵向的融合设计,搭建的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环境。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是联结智慧城市各个领域业务信息平台的枢纽性节点平台共同构成的平台体系,具有智慧城市线上线下(O2O)并重的档案管理职能。

档案工作既要明确这一最基本的定位,也要面向智慧城市建设,按照档案开放和信息公开原则以及纵深切入到底和横向延伸到边的原则,把共享与开放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进行制度设计和应用设计。据此开展跨界融合的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重塑组织和业务流程,形成新型档案信息化体系,使档案管理部门成为原生性信息的保管利用中心,才能适应云计算平台上的智慧服务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在智慧城市建设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2.2 智慧城市的数据监管中心定位。从智慧城市的信息保障性来看,对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类业务平台中的信息流,除保证其规范化和标准化,更重要的是确保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系统性和安全性。这需要在电子文件形成的前端和电子文件效用完成以后的末端,整个电子文件形成的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的和可信的控制。而这一点,正是档案部门的重要使命。

从智慧城市的数据安全性来看,需要开展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的档案监管工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除了空间信息和数字化信息,还将会持续涌现各类海量的感知信息和网络信息,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智慧城市大数据[5]。智慧城市大数据反映了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各单位以及民生工作的真实面貌,需要纳入档案业务指导与监管的工作范畴。

2.3 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中心定位。从智慧城市的信息窗口性来看。政府信息公开是智慧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内容。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档案管理部门是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的重要场所。

从智慧城市的信息服务性来看。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惠及民生和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增强咨询服务能力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档案管理部门一旦拥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类原生信息资源,利用各类智能手段和方法增强咨询服务能力也就成为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任务。

3 确立档案管理平台建设的嵌入性定位

3.1 智慧城市综合平台的业务性嵌入。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跨领域整合各类行政业务,实现行政事务的协同化,通过开放的单一窗口实现便利化服务,提高整体工作效能和办事效率。因此,档案管理平台建设不能孤立进行,需要嵌入各类业务信息的迁移和多种业务平台整合之中,同步开展建设工作。

其一,管理层面的体系化嵌入。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涉及面很广,但也有整体布局和分层、分级、分区域、分专业、分系统、分部门的具体规划。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体制上的一致性,可以依托基层档案管理部门按照立档?挝坏闹腔鄢鞘薪ㄉ璺桨附?立基层的智慧城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在此基础上,按照各级各类档案事业管理机构的层级关系和指导关系建立省区市和国家层面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其二,制度层面的适应性嵌入。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要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综合平台,以政务信息公开和档案开放原则,通过档案管理的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档案业务管理制度、各种类型的专业档案工作制度和各类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制度。

其三,技术层面的标准化嵌入。档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要采取遵从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原则,实现与智慧城市各类业务平台所具有的诸如大数据挖掘、云计算、复杂事件响应与处理等功能模块的对接。

其四,平台层面的网络化嵌入。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可以纳入“地区云”建设规划,按资源共享、协同共建的原则,利用“地区云”建设的各类资源,包括网络资源、技术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环境资源等进行建设。

在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标准和规范协同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网络化嵌入设计。将档案管理平台专业化地接入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立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逐步实现智慧城市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的在线动态管理,包括在线收集、在线归档、在线整理、在线存储、在线鉴定、在线保管、在线统计、在线编研、在线检索、在线利用和在线咨询服务等,为开展智慧城市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服务提供平台保障。

通过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形成跨界融合与开放共享并重的智慧城市档案管理新模式。通过管理和技术上的再创新,使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在泛在网络环境下,在智慧城市生态体系之中,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联结智慧城市各个领域业务信息平台的枢纽平台,进而发展成为智慧城市大数据档案管理的策源地和集聚地,并逐步上升为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汇入和辐射的信息枢纽。

3.2 档案网络信息安全的前端性控制。加强可信电子文件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进行前端控制是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前,各类技术平台和业务平台在角色管理、身份识别、权限设置、访问控制、加密控制、容灾备份、入侵防火墙等技术层面的应用已相对成熟,与网络安全技术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和规范也都比较健全。但是,有了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并不等于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质量有了保证。因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除信息内容,还包括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背景信息和关联信息,这些信息和电子文件自身内容一起构成了电子文件有机整体。

因此,需要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进行前端控制,以增强电子文件安全管理的可信性、真实性、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成套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的质量。

4 确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体系化定位

传统的档案管理主要侧重于实体档案管理,“互联网+”环境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的相应机制没有建立起来[6]。还存在标准规范对接、软硬件对接、网络对接、数字资源对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具体表现为:其一,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加工处理的原则方法、制度规范和标准化工作上存在差距;其二,适用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系统不完善;其三,与智慧城市各级各类业务管理系统互联互通的档案管理平台建设较为乏力;其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存量建设不足、增量建设不力,其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和成套性的质量控制也不尽如人意等。

笔者认为,以体系化定位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创新和模式转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体系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树立大资源观,将技术与平台、载体与数据共同纳入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框架并加以综合管理。

4.1 确立各类技术和平台的信息资源属性。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都是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应用的今天,数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更是档案管理基础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从数字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数字资源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的依赖性愈来愈强。从档案载体发展来看,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依赖于各种信息平台的全媒体档案载体类型和载体形态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有些载体类型和载体形态中的数据难以甚至不能转化为实体档案形态加以收集、保管和利用。这已经成为传统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瓶颈问题。因此,应确立各类技术和平台的信息资源属性,将技术和平台作为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建设。

4.2 确立各类载体和数据的信息资源属性。智慧城市大数据具有跨界生成性和分布存储性,这对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来说是一种挑战。

智慧城市大数据档案管理可以运用云计算平台,用整体迁移上云的方法,在物理分散的情况下实现逻辑上的集中管理。这样,既在逻辑上坚持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又在空间上节省了扩建档案保管场所和新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成本。

对于在大数据基础上产生的数字档案资源,按照数字档案收集管理的相关规定,将其中反映职能工作活动面貌的数字资源归档,实行双套制和双重备份制管理,形成大数据档案、数字档案、实体档案和实物档案并存的信息资源体系。

4.3 确立存量资源数字化与应用的联动性。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化的建设,存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基础。

首先,标准联动。存量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加工,要以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为基础,进行地方与行业档案信息化标准和规范的建设工作,在信息资源的标准与规范方面做到无缝对接。

其次,技术联动。结合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开展积极有效和扎实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同时,充分运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增强现实、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条件成熟时融合广播网和电视网等技术,将存量的档案数字资源进行知识化和智慧化加工处理,??现实体档案与数字档案在各类终端设备上的一体化管理,形成存量资源与应用联动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

4.4 确立增量数字资源线上线下的互补性。将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平台无缝接入智慧城市的各类业务平台体系之中,利用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和电子文件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规范与标准,在实现增量资源线上管理的同时,探索线上与线下相协调档案管理新模式,形成线上和线下互补的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体系。

5 确立档案管理制度设计的融合性定位

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泛在的信息空间正逐步确立,云计算服务平台、移动计算服务平台、多网融合信息服务平台以及物联网信息服务平台等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应用,而且这些应用具有跨界融合性。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以跨界融合性思维,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开展。在宏观上,从国家和地区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开展档案管理体制和机制融合创新,同步完善档案法规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标准规范。在微观上,按照智慧城市建设所属行业,分级、分类、分领域、分行业、分专业地深度融入,开展平台化的档案管理典型示范与应用推广工作,达到统筹规划和全面实施的目的。

档案管理制度融合创新的具体举措是强化体制与机制、政策与法规、标准与规范、创新与示范等设计方面的系统性、导向性、一体化和联合性。

5.1 体制与机制的系统性设计。开展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要以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业务标准的融合对接为基础进行。一方面,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与创新,应作为政府主导的系统工程进行顶层统筹的政策设计、制度设计、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管理设计。另一方面,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要求,认真研究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各类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为指导,进行体制和机制再创新。通过政策与制度的融合对接,建立和完善智慧城市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方法体系。

5.2 政策与法规的导向性设计。

5.2.1 支持数字资源的平台化建设。目前,档案信息存储与传递的媒介形式因技术进步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承载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各类业务平台在信息的表现形式和管理方式方法等方面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为适应这一变化以及适应未来网络发展新趋势,提高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质量,国家档案局和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档案管理法律和法规性文件。如国家档案局在颁布的第1号令、第5号令、第6号令、第8~第11号令中,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对新的档案载体形态及其支撑技术的管理问题均作了原则性要求。

这些要求涉及设施与安全、归档平台、数据质量检查、载体质量检查、网上交接、脱机存储、成套数量、安全利用、不同载体归档互联、元数据与背景信息归档、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副本归档、电子文件备份中心、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社区电子文件归档等多个方面,对有效地开展数字资源的平台化建设工作提供了依据。

从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的角度看,上述规定也有许多值得改进和补充的地方。建议根据泛在网络发展和信息媒介演进的新需求,进行系统化的补充和完善,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平台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5.2.2 支持跨界合作的信息化建设。在档案信息化专项建设方面,国家相继出台了档案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政策,鼓励探索采用信息技术平台和网络平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存储服务[7]。如,2002年11月25日,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的《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2010年6月17日,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2014年7月14日,国家档案局的《数字档案室建设指南》;2016年5月26日,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关于征求《企业数字档案馆(室)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等。

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建议在跨界合作的信息化专项工程建设领域强化政策扶持,推进档案信息化向纵深发展。

5.3 标准与规范的一体化设计。目前,智慧城市建设中各类信息标准和规范存在一定的差别,与之相适应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尚没有完全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不一致性,将会导致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各类数据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1999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数字档案管理相关标准与规范,如,《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GB/T17678.1―1999)、《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光盘技术要求和应用规范》(DA/T38-2008)、《照片类电子档案元数据方案》(DA/T54-2014)、《档案关系型数据库转换为XML文件的技术规范》(DA/T57-2014)和《电子档案管理基本术语》(DA/T58-2014)等。这些标准与规范是开展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体系建设的基础。

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现有的标准化协作平台,参与智慧城市信息资源标准和规范的制定过程,改进和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规范,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标准与规范体系。

5.4 创新与示范的联合性设计。建议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相关部委联合推出智慧城市档案信息化项目库。通过项目库提供相应的项目建设资金,带动信息化建设项目研究、应用与示范,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项目的创新应用推广工作。

建议各省(区、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探索创新与示范联合推动的管理模式,为智慧城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新动力。

6 确立档案服务体系建设的共享性定位

6.1 确立技术共享支撑服务的理念。运用云计算所倡导的设施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的理念,确立技术共享支撑服务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媒体形态和传播渠道,推进档案信息服务的便利化。

运用技术共享支撑服务理念,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服务系统,实现各类终端的线上档案浏览、检索和借阅。同时,丰富各类专题展览、全媒体立体展示大厅等载体形式,实现线下档案的利用体验。

6.2 确立网络共享便利服务的理念。建立“互联网+跨界联合”的档案信息资源协同开发与服务新模式。便利化服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基础是通过综合平台跨界集成各类业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服务模式,主要是档案管理机构自身基于馆藏并按照社会需求而开展起来的。这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模式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便利化服务要求。因此,确立“互联网+跨界联合”思维,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化协同开发与服务新模式就成为必然选择。

“互联网+跨界联合”服务模式具有两个重要的推动作用,即服务模式的优化和服务优势的强化。通过模式优化和优势强化,使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和智慧化服务更为有力。

优化档案服务模式可推进传统档案信息服务实现六个转变。即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的孤军奋战为联合作战、变单平台协作为跨平台协同、变单渠道信息来源为多渠道信息来源、变单向信息服务到交互信息服务、变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变有限服务到泛在服务等。

强化档案服务优势可进一步增强档案信息服务的四个优势。即跨界联合的专业互补优势、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交互的自媒体优势、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的信息集成优势以及技术与平台资源作用发挥的综合优势等。

6.3 确立知识共享智慧服务的理念。其一,开展档案内容的智慧化组织工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其重要内容之一,而信息资源内容的组织则是其重中之重。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原生信息资源的中心平台,更应当率先开展档案内容的智慧化组织、管理与服务工作。信息资源内容的组织需要以用户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知识化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以智慧服务为目标进行。

其二,开展档案知识管理团队建设工作。档案内容的智慧化组织需要构建稳定的团队开展工作。团队建设可以在档案馆原有编研力量的基础上,通过培训学习、经验交流和实战训练等方式逐步形成。通?^团队化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不断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知识化和智慧化组织与加工处理的能力,满足智慧城市建设对档案信息服务的精细化及便捷化要求。

其三,开展档案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与数字化办公平台、可视化公共平台等相对接,以动态和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档案信息内容所反映的对象[8],提升档案服务质量和水平。

7 确立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协同性定位

一是确立制度设计的协调性。与体制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和区域人才培育项目相协调,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激励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投身于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中,全面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更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脱颖而出。

二是确立教育资源的互补性。多渠道开展现有档案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继续教育,充分利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各类政策资源、行业资源、产学资源、技术资源、网络资源和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联合开展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活动,全方位提高档案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

三是确立培引使用的交流性。确立需求驱动、政策激励、跨界联合、协同共建的人才培引政策,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力度,用交流的理念吸引各领域信息技术与网络优秀人才加入到智慧城市档案管理云平台建设之中,形成跨界联合与交流互动的高层次档案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引使用机制。

四是确立能力培养的多元性。通过政策引导,支持档案工作人员参与跨界融合的学术交流、技术交流、经验交流、参观学习、现场训练、访问互动、业务指导、决策咨询、项目管理等活动,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开阔视野、贴近实际,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五是推进成长环境的网络化。建议实施互联网+档案人才行动工程计划项目。通过全媒体信息和技术共享形式,构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自我成长、培育引进、互动提高的在线模式,发挥“互联网+”的倍增效应,快速提升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8 结语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文3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结构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074-01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供电企业管理信息化,成为供电企业适应市场新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供电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传统的信息系统存在兼容性和扩展性差、维护工作量大、系统集成困难,已不适合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潮流。

1、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电力营销信息管理就是利用现代电力信息技术实现电力营销的知识化、技术化、集约化发展。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原则。

1.1开放的系统设计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不是独立封闭的,它具有开放性,应与电力企业其他相关新系统实现连接,从而使营销信息系统统一于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便于企业统一管理,实现管理信息一体化。

1.2灵活性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重要的业务部门,其对于业务处理过程和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不是一成不变,所以在设计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时应根据营销部门的特点,实现个性化设计,以此来满足营销部门不同时期业务处理方式。

1.3技术共通性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所需的技术并非人马行空的,它是根据当前信息系统和软件设计的流行方案而进行的,这样在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时,实现系统的分布模块化组件,同时可与当下的其他专业实现对接,扩展系统的兼容性。

1.4安全性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方式便捷、内容多样;另一方面给信息安全带来诸多隐患。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要充分考虑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通过访问权限设置、加密、备份、纠错等多种方式,同时要求管理和业务部门权责明晰,杜绝跨级别对数据进行访问,实现营销信息系统的数据和网络安全与稳定。

15适用性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服务于电力企业的信息管理,应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部门、不同业务适时作出调整,而不能一成不变,应用发展的观点对待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增强系统的适用性,从而在电力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2、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2.1实现营销闭环管理

实现电力营销业务全过程闭环管理是电力营销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力营销系统的研发建设逐步开展起来,电力营销系统建设初见成效,但是目前的电力营销系统还存在诸多垢病,由于系统功能单一,对很多扩展的业务处理并不支持,而且很多业务还是需要手工处理才能完成。

2.2实现数据集中和信息共享

目前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存在业务处理信息分散、信息共享能力差方面的缺陷,这使的各部门的业务处理信息数据分散储存在各个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缺少必要的连接和沟通,导致信息数据不流畅、不全面。在新电力营销系统中要加强营销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能力,将各部门数据信息集中,实现数据信息集中化管理,增强信息共享功能,便于及时解决各个环节中的问题,提高数据信息处理效率,同时为后续系统更新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3集约化与扁平化结合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电力营销的发展呈现专业化、扁平化发展趋势,在新趋势下需要营销部门能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市场需求,快速做出反应,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不断增加供电能力,扩展销售渠道。目前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所以在新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建设中,要注重电力营销活动专业化、扁平化发展趋势,集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技术上和管理上的集约化,同时电力营销系统应不断扩展营销业务功能,使系统更专业化。

2.4建立则务与营销对接机制

电力企业的财务和营销信息系统统筹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但目前的财务信息系统和营销信息系统处于相对独立的关系中,彼此联系较少,两者彼此对立造成了业务信息与数据之间的差异,同时消除这种数据差异的方式较为复杂,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资本运作效率。

2.5提高营销业务和客户服务水平

电力营销信息化系统应加强基础业务的自动化和全过程的信息化,从而提高业务的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在客服服务上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人工录入环节,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增加客户满意度。

3、电力营销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

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多采用构件技术,这种技术的实质就是在原有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多种模式下的信息系统核心进行技术分析,找出其相互关联性,从而建立起新的应用系统。这种技术是一种对资源的再利用和重新组合的方法,使应用软件的功能得到补充或扩展,在软件开发中应用较为广泛。

3.1电力营销系统的体系结构

在电力营销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是基于J2EE技术之上的多层B/S结构,主要有数据库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客户层、Web服务层四个方面。所谓的数据库服务层就是指对数据进行组织,对数据库的分布进行管理,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同步等。应用服务层主要负责对平时应用中的逻辑进展开集中管理、客户层主要负责处理人机交互方面的问题。

3.2电力营销应用服务器对体系结构

电力企业中应用主要模式是Web应用模式,而对于电力营销信息系统服务器的部署包括部署和配置服务、服务接口和胶合逻辑、应用管理服务这三个方面。其中专用构件、公用构件之间一定是紧耦合,而专用构件内部则是松耦合。

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供电企业管理信息化,成为供电企业适应市场新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供电企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供电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传统的信息系统存在兼容性和扩展性差、维护工作量大、系统集成困难,已不适合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潮流。将构件耦合技术、构件开发技术和系统应用整合等应用于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从而解决了传统设计中的不足,为电力企业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做发挥其信息化作用。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图书馆服务;管理

引言

在这个对信息技术需求越来越广泛的时代,图书馆也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可以高效的给读者提供所需信息与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建设也就给系统管理人员带来了很多问题,需要一个能将系统管理、应用服务管理、服务监测等动能集于一体的服务管理系统。当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已经认识到了服务与管理的重要,在数字时代需要不断的探索与运用信息新技术,争取改革开发出一套完善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

1.信息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近几年以来,基本上的图书馆都实行了数字化的转变,这不单让图书馆的资源得到了增加,同时,也让信息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更新。信息技术使用到了数字图书馆中,大大提高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服务方式、管理效率等。在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图书馆用户可以直接购买需要软件的使用权,还可以直接在“云端”购买软件的虚拟应用。信息技术系统作为一个虚拟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购买云服务商所提供的IT外包管理服务,保证数字图书馆的用户能够随时访问云平台并获得即时检索的信息。

2.在信息技术中图书馆服务的变化

2.1服务的面向性扩大

传统图书馆在服务中受到时间、空间、载体等原因影响,提供的服务群体稳定、地域范围小、拥有不小的局限性,读者也只能选择在规定时间内就近阅读。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在信息技术下的图书馆将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信息存取与网络传输技术的广泛使用和各种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与探索,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无限延伸地域,无时间间隔的服务,而且还可以将互联网功能用到应用了信息技术的图书馆中,这可以让读者到达任何地方获取信息[1]。总体说来,在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中服务的群体范围将由小地域扩大到整个互联网。

2.2服务形式多变

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纸质文献借阅是作为最基本的服务形式[2]。在如今借书、还书、现场翻阅的这种单一服务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所以,图书馆想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使用新技术、新服务形式已经是事在必行了。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已经成功转型成了数字图书馆,把传统借阅与数字文献综合起来形成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信息技术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也逐渐变得多样起来,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选择不同的阅读。比如,提供最先进的电子设备阅读、提供休闲区阅读、提供电子阅览室阅读等。这些种种的新服务方式都来自于信息技术和新服务理念。

3.图书馆在信息技术下的服务管理系统转变

3.1服务与应用管理的转变

应用管理是建立在系统管理之上的,应用管理着模块管理中的每一个应用信息。比如,

HTTP应用、FTP应用、关系数据库应用、Z39.50应用、全文搜索引擎等相关应用[3]。经过记录每个应用的安装、版本、配置、备份、数据等信息,达到对信息的快速查询。然而,服务管理则是建立在应用管理之上的,一个服务将由一个或多个应用组成,可以独立的对外进行服务。比如,数字图书馆门户服务就可能由统一认证、资源调度、统一检索等应用组成,其它整合了文学论文、教学参考、参考导航等诸多服务。建立起合理的应用与服务之间的相互对应和依赖关系,对管理维护有着不小的帮助。

3.2管理系统的采用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下的图书馆服务管理系统中以IBM的TIVOL和HP的Open View这两个软件管理为主,其中包括了系统管理、资产管理应用管理等模块[4]。HP是使用智能收集关键服务系统的性能数据,然后对日志记录、时间标准等数据进行集中分析与出来。LCF与HP的方式不同,它是通过提供服务来维护被管理节点上的管理环境,当新的管理需求以管理策略的方式分发到被管理节点上,再由LCF服务解释管理需求,并且回到Gateway上申请完成此功能所需要的产品代码,再下载到本地的缓存进行执行。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系统中下载安装好后,可以很好的保证监测系统的安全,进而免去服务器的性能的损失。通过软件的模拟系统管理员可以对服务器实施远程诊断,给出有故障服务器原因以及当前服务性能,保证服务好所期望的可行性与运行状态,从而保证图书馆能给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提供信息阅读。

4.结语

综上所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字图书馆中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信息技术的加入加速了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系统的改革,从而把数字图书馆的阅读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图书馆是一个以培养大量知识人士为本,把服务读者作为主动思想的机构。所以,在现有的基础加上国家政策的引导,必须重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升以及对图书馆内工作人员加强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掌握,尽快的适应信息技术下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进而加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海宁.基于云计算的图书馆海量数据存储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1(03):99-101.

[2]曾梅.近三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的现状和热点分析[J].科教导刊,2012,16(11):5-8.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文5

(一)物联网的关键技术感知与识别技术。物联网的感知与识别技术主要实现对物体的感知与识别。常用的识别技术包括射频识别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GPS定位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声音及视觉识别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等。常用的感知技术主要通过在物体上或物体周围嵌入各类传感器,感知物体或环境的各种物理或化学变化等。通信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涉及的通信与网络种类有有线网络以太网、互联网;无线短距离网络有WIFI、蓝牙、ZigBee、RFID;无线长距离网络有GSM、GPRS、WIMAX、3G/4G移动通信网络等。信息处理与服务技术。信息处理与服务技术主要解决感知数据如何存储、如何检索、如何使用、如何不被滥用的问题。物联网的信息处理与服务技术主要包括数据的存储、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智能决策、云计算、安全及隐私保护等。

(二)物联网的体系结构1.感知层。主要实现对物体的全面感知,识别或者定位物体,采集物体信息等。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RFID读写器、摄像头、各种物联网终端、GPS定位设备、各种类型传感器或无线传感器网络等。2.传输层。负责感知信息的传输或控制感知信息的传输,物联网通过网络,将感知信息传输到更远的地方。传输层包括各种有线和无线组网技术如互联网、移动通信网、蓝牙、红外、WIFI、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等。3.管理服务层。管理服务层位于感知和传输层之上,应用层之下,主要对感知层通过传输层传输的信息进行汇聚、存储、分解、合并、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智能处理,并为应用层提供物理世界所对应的动态呈现等。其中主要包括数据库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软件技术、语义网技术等。4.应用层。应用层实现物联网的各种具体的行业应用并提供各种服务,目前各个行业都需要物联网技术。应用层根据某一种具体的行业应用,借助感知层、传输层和服务管理层共同完成应用层所需要的具体服务。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

(一)目的意义产业集聚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是实施“以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集聚区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目标分析产业集聚区聚集着众多生产企业,多数生产企业无法承担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企业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制约了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时也给产业集聚区的管理带来的很大的负担,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可以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以及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吸引力,促进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发展。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规划总控制面积26km2,定位于打造“新兴的新能源和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化工深加工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园林产业园”,主导产业定位是有色金属深加工、化工深加工、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力争2015年实现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区域新兴的新能源及能源基地、中原重要的化工基地,成为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园林产业园,成为济源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玉川产业集聚区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产业集聚区的招商吸引力,促进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发展,计划建立一个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建设目标如下:通过服务平台的建设,帮助产业集聚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信息服务平台、业务管理平台和SaaS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把不同应用系统平台整合进服务平台,以服务平台为枢纽,使产业集聚区在信息化方面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服务平台建设可以让产业集聚区以及区内企业获得高效、协同、整体的效益。

(三)平台架构基于物联网技术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采用基于分层体系架构,该服务平台将应用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产业集聚区内的入驻企业,企业按实际需要购买和使用云服务,这样就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门槛和风险,并具有丰富的可扩展性,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定制不同的信息化应用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四)分层构建目标硬件平台层该层是服务平台的最底层,主要有虚拟化服务器集群、传感器、摄像头、ZigBee、RFID等物联网终端组成,硬件平台层使平台具备能够对产业集聚区各类资源实行全面自动化信息采集全程状态监控及海量数据处理的硬件基础。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由基础数据、感知数据、业务数据和决策数据组成,数据资源层的构建目标是应用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中的大数据存储管理和资源调度技术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统一、高效、安全的分布式组织存储和管理,形成高性能可伸缩的数据管理调度模型,并向应用服务层提供统一、易用的调用接口。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由信息服务平台、业务管理平台、云服务平台组成。信息服务平台是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主要由信息服务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组成;业务管理平台是对产业集聚区的各项安全、环境、低碳数据进行监测评估的平台,主要由安全监控系统、低碳监测与评价系统、环境监测与评估系统组成;云服务平台是为集聚区入住企业提供定制服务的平台,主要由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企业运营管控系统、集聚区增值服务系统组成。应用服务层为集聚区入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应用服务,入住企业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需要任意定制所需要的应用服务。用户访问层用户访问层构建目标是建设为终端用户服务的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网站,集聚区入住企业、客户、个人等用户通过各种网络终端便可访问相关应用服务而不需要下载安装或维护任何软硬件。

三、结语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范文6

1.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期间全市信息产业以年均22%的速度快速增长。20*年实现销售收入408.2亿元,比“*”末增长2.8倍;增加值118.9亿元,增长1.6倍,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3%,比“*”末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43.6亿元,软件产业95.3亿元,信息服务业169.3亿元,分别是“*”末的3倍、7.9倍和4.2倍。规模以上企业223家,比“*”末增加56.7%,其中过亿元企业12家,过10亿元企业3家,过百亿元企业1家。全行业人均劳动生产率18.*万元/人,是全市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4倍。*市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软件产业年均增速35%,独立软件规模与实力居全省首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6位,齐鲁软件园建设规模居11个部级软件产业基地之首。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形成了以计算机/服务器、通信网络设备、数字家电和半导体元器件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集群,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优势产品,浪潮服务器连续10年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第一。

2.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以光纤通信为主、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为辅的高速宽带多媒体通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固定电话升至8位,无线市话网、800M数字集群专网、CDMA网、数字电视系统建成开通。建成并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了各领域业务系统,整合各领域信息资源并开展了多种信息服务,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公共支撑环境。20*年,全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44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4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24%,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53台/百户,分别比“*”末增长1.3倍、3.1倍、8.8倍和1.7倍。

3.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的各领域信息化取得明显实效。75%的市直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覆盖所有县市区和部门,“金税”、“金财”、“金盾”等“十二金”工程不断完善,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显着提升。围绕政府机制体制改革实施的跨部门政务协同工程成效显着,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实现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20个部门企业基础数据的交换共享,为社会综合治税提供了数据支撑;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以网络为支撑实现“一厅式”并联审批服务,项目审批周期平均缩短三分之一;政府资金网上结算工程实现全市资金统一结算单位的远程报账和财务信息查询,有力保障了政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信息技术在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公用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领域广泛应用,药品集中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五险合一”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物价监测信息系统、章丘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信息化工程在各自领域成为全国或省内的示范项目,有力带动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4.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初步成果。工业领域实施了以电子商务为发展方向的企业信息化工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营销4个环节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以客户关系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初步形成。培育的全市20家示范企业发挥引导带动作用,3家企业入选全国企业信息化500强,19家被列入省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重点企业,济钢、重汽等企业成为省级示范企业。农业领域实施了以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农业信息化工程,开发了60多个具有区域特色和实用价值的农业数据库,建成山东金农信息网、中国农业书店网等100多个农业类网站,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村村覆盖,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流通以及水利、林业、气象等领域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商贸流通领域实施了国家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示范项目,实现200多家家电上下游企业的资源整合,创造了供需链竞争的新优势,电子数据交换、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技术在大型超市和商贸企业得到普遍应用,在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信息化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制定了《政务信息公开暂行办法》、《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政策规章。加强了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和信息化知识的宣传普及,驻济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在校生达3万余人,全市15200人次取得了“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合格证书”,2万多名公务员和机关工作者通过了电子政务培训考核,信息化人才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成为*市对外宣传的新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通过“*”以来的建设和发展,*市信息化在信息网络、产业发展和人才资源等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但对照国内信息化先进城市,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规模膨胀速度慢,本地化产品配套能力差;二是信息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三是信息化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级信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短缺,信息化人才使用的综合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四是信息产业招商引资的规模和质量亟待提高,政府引导和配套资金投入不足,信息产业规模投入尚未形成;五是信息化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重复投资、分散建设现象仍然存在。

(二)信息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1.从国际形势看,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推进一场深刻的全球性产业革命,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高度。以计算机、微电子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迄今为止发展最快、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的关键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使社会经济结构、人类劳动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经济竞争力高低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信息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国家调整布局,将在信息技术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带动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步入下一轮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市作为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在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加快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从国内形势看,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是党在新时期加快*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战略决策。“*”以来,党中央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确立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时期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2020年)》,将推动信息化建设在“*”发展基础上,实现从战术地位到战略地位、从局部推进到整体推进、从技术驱动到业务驱动、从重网络建设到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从政府主导到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等五个转变。虽然,*市信息化建设已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但如何适应这五个转变,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及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3.从区域发展形势看,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信息化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及区域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信息(知识)的生产、加工和服务能力已成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期间,国内和省内许多城市都把加快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区域辐射能力的战略举措,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建设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市是全省的网络枢纽和信息中心,要适应区域合作和竞争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将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产业发展融入区域经济的主流体系中,充分发挥信息化在增强*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的作用。

4.从*市发展形势看,“*”期间是*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结构转型等诸多繁重任务。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必须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要增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就必须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力度,利用信息化的外力和创新变革的思维,推动行政机制体制改革的深化;要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就必须打造国际物流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城市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因此,要实现全市“*”总体发展目标,就必须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在整体效能上突破,在服务发展中提升,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思路,把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的战略措施,坚定不移地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技术、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优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深度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带动作用,不断推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原则。

1.统筹协调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既要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又要着眼需求,讲究实效,有重点、分步骤推进。

2.资源共享与深化应用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整合和利用。

3.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政府先行,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政策导向、组织推进等方面的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按照市场规律推进信息化建设。

4.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加强国际和国内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倡导和鼓励技术创新,注重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创新体系。

5.产业发展与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为信息技术应用提供坚实基础,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6.保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坚持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同步建设,同步发展,以完善、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基本建成产业发达、设施先进、资源丰富、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区域性信息中心城市,初步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建成体系完备、特色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成为全国重要的信息产业基地之一。信息产业累计投入6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00亿元,年均增长25%,增加值达4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12.2%,规模以上企业达600家,过亿元企业30家;

———信息基础设施规模和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区域信息传输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60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90部/百人,数字电视普及率80%,互联网用户普及率60%,城市居民家庭电脑普及率85台/百人;

———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区域性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中心城市。信息技术在工业、商业、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产业综合竞争力显着提升;基本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行服务和保障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其商务交易总额的30%以上;

———基本建成电子政务体系框架,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显着增强。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法人信息、人口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三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政务信息资源的公益能力明显增强,90%以上的市直部门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城市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市政管理、城市交通、环境监控、行政执法等城市管理职能得到高效整合,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信息化工程基本建设完成。

到2020年,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实现6000亿元,成为全市最具活力的主导型支柱产业,形成网络先进、产业兴旺、资源雄厚、技术普及,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三、“*”发展重点

(一)信息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省会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要素的优势,着力实施“园区聚集、骨干拉动、外向带动和应用推动”4大战略,建设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3大部级产业基地;以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为依托,逐步完善软件、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微电子、信息家电、汽车电子和信息服务6大产业链;加大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增强*信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深入推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拓展行业发展空间,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1.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中心,建设“浪潮科技园”、“历下工业园”、“中新电子工业园”、“长江实业(微软)工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向东突破*临港开发区延伸至明水工业园,向西突破槐荫民营工业园延伸至长清晶恒工业园,形成“一个中心多个园区,东西延伸协调发展”的部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到2010年,累计投资29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540亿元,利税5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

(1)以浪潮科技园为主要载体,建设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产业链。重点发展商用服务器、特种计算机、存储系列产品、计算机外设等计算机产业群;壮大以税控机、二代身份证读写机具为重点的智能终端设备产业群;推进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2)以晶恒工业园为基础,以高新开发区新区、临港开发区、明水工业园、历下工业园为重要补充,打造微电子产业链。以半导体分离器件产品为基础,引进半导体晶圆生产项目,建设半导体分离器件和光电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发展面向通信类、家电类和IC卡应用的集成电路以及嵌入式芯片的设计生产。大力发展芯片封装业,提高晶恒工业园成品封装、测试能力,逐步形成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相配套的协作体系。

(3)以山东松下等企业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数字终端和小家电为主导产品的信息家电产业链。推进山东松下工业园的规模化发展,加大技改投入,扩大背投、等离子、液晶等数字彩电的生产规模。推进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多媒体终端的产业化进程,壮大智能家电产业的生产规模。以民营工业园九阳电器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小家电和智能测量仪器产品,增强豆浆机、电磁炉等产品的市场优势。

(4)以重型汽车电子产品为先导,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电子产业链。培植优势企业,加快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建设,吸引相关企业集聚,做大汽车电子产业规模。

2.软件产业。进一步优化齐鲁软件园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配套设施、政策、研发和人才环境,带动浪潮软件园、中间件产业基地、嵌入式软件园、信息安全产业基地、软件出口基地、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历下软件园等特色园区加快发展。完善齐鲁软件园综合技术支撑平台,构建行业联盟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重点发展中间件软件、信息安全软件、行业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四大类优势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全国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壮大一批带动力强、规模化生产的“拳头”产品,进一步提升“齐鲁软件”品牌效应,形成体系完备、特色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软件产业链。到2010年,累计投资15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360亿元,利税38亿元,出口创汇3亿美元。

(1)大力发展软件外包产业。充分发挥“齐鲁软件出口联盟”的作用,加快软件出口基地建设,搭建统一的出口协作平台,整合软件企业的优势资源,推进软件能力成熟度(CMM)捆绑认证,形成企业的群体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软件出口规模。到2010年,软件出口企业超过100家,出口额达到2亿美元以上。

(2)做大做强优势特色软件。充分运用浪潮、中创等骨干软件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优势,整合具有鲜明特色和技术优势的中小企业,建立壮大一批行业联盟和产业协作体系,实行强强联合、强特结合。大力发展企业管理、信息安全以及电力、交通、电信等行业应用软件产品,形成独具特色的软件产业优势。

(3)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扶持企业开发生产数字游戏、网络多媒体、共性软件和基础软件,加速软件产品产业化、商品化,提高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

3.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传输和增值服务业,建设部级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加快信息内容服务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信息咨询服务业,进一步培育信息消费市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形成技术先进、内容丰富、服务便捷、竞争有序的信息服务产业链。到2010年,累计投资160亿元,年营业收入达300亿元。

(1)以山大路商务区为中心,提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培育以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科、工、贸一体的产业集群,建成具有较强区域带动和辐射能力的部级信息服务业基地。

(2)加快以网络运营商为主体的电信运营业有序发展。努力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网络增值业务的开发与应用,大力推动宽带及移动信息服务业,增强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积极开拓下一代互联网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业务,不断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3)加快信息内容服务业产业化步伐。支持企业和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信息资源公益性和商业性开发,推动文化、出版、广播影视等行业开发数字音视频、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数字化产品,提供网络化服务。

(4)大力发展网络游戏、网络视频、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互联网信息服务,推动综合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站和专业信息服务网站的发展。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各种传统信息服务业的服务能力,带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建设完善宽带、高速、多媒体城域网,进一步强化公用信息平台的支撑服务作用,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适应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系。

1.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围绕“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地下信息管线的集约化和规范化管理,重点搞好政务中心、奥体中心及东、西部新城的网络基础设施配套和“大经十路发展带”、“三大商业圈”的信息管线综合改造。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完善无线电管理基础设施,加强无线电行业监管力度。实施“宽带*”工程,加快和规范宽带接入网建设,开发低成本多样性适用的信息终端,实现市区100%的社区和80%以上的家庭宽带入户。

2.优化升级公用信息平台。结合政务中心建设,升级扩容由公共基础平台和公共应用平台组成的市公用信息平台,强化平台的技术性能和服务功能,为全市信息化建设提供统一完善的网络和信息资源支撑环境。

(1)公共基础平台。完善网络交换中心,采取虚拟专网(VPN)等方式为各部门搭建业务专网,实现各类信息网的高速交换,避免网络建设的重复投资;建设公共数据中心,重点建设法人单位信息、人口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三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实现城市公共基础信息的共享整合和集中管理;完善信息交换中心,完善信息交换标准和共享机制,为跨部门数据交换、共享提供支撑。建设信息安全中心,完善身份认证、网上支付和容灾备份等信息安全基础设施,为各部门开展网络应用和网上服务提供可信、可靠、可控的信息安全保障。

(2)公共应用平台。建立电子政务支撑系统,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形成由部门业务信息资源、基础信息资源、公开信息资源、共享主题信息资源等构成的物理分布、逻辑集中的政务协同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开展政务决策支持、审批服务、网上资金结算等跨部门政务协同应用;建立城市管理支撑系统,实现规划、市政、环境等城市管理信息的整合共享,开展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市政管理、环境监测等应用;建立社区服务支撑系统,实现教育、科技、文化、社保、民政等部门社会服务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展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应用;建立“三农”信息服务支撑系统,实现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展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综合信息服务。建设电子商务支撑系统,完善安全认证、信用服务和在线支付等公共基础设施,为电子商务应用提供应用支撑环境。

(三)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围绕新型工业强市战略,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应用示范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突出抓好汽车、钢铁、石化、机械装备、建材、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的改造,信息技术在节能、节水、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上取得突破,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的“5个提升”。到“*”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以上基本实现制造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商务交易电子化,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0%,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增长50%。

1.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以软件企业和大型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技术水平。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企业资源计划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加速技术升级和工业质态的提升。推进信息技术在发展循环经济、节约型经济中的应用,加快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2.完善应用示范体系。培育一批在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各具特色的试点示范企业,着力培植20家省重点示范企业和30家市重点示范企业发展,带动全市工业企业的信息技术改造。

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大力扶持项目评估、工程监理、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制定企业信息化统计和评价标准,开展投资担保、共性技术应用和管理诊断等服务。

4.突出抓好重点行业的改造。加快信息技术在钢铁、石化和建材行业的应用,利用信息技术降低企业能耗、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信息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缩短开发和生产周期,发展汽车电子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智能化水平。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以数控机床、数控锻压机械、智能试验机和循环硫化床锅炉等产品为重点的机械装备业,研制开发高精尖数控加工设备,提升中高档数控机床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加快信息技术在食品药品行业的应用,实现生产工艺和流程的精细化控制,提高食品药品的质量。

(四)电子商务发展。

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建设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网上支付体系、安全信用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培植网络经济新亮点。到“*”末,形成网络基础设施健全,社会信用环境良好,物流配送网络发达完善的电子商务运行体系。

1.推进面向企业(B2B)的电子商务应用。重点推进骨干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在采购、销售等方面的带动作用,以供应链管理为纽带,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融合,形成供应链竞争新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着力抓好重点行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电子商务发展规范,建立汽车、钢铁、石化、建材、食品药品等行业电子商务交易系统,带动各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2.促进面向消费者(B2C)的电子商务应用。完善面向消费者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加速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加强对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信息技术改造,发展以连锁经营、集中配送为代表的现代商业形态。做大做强三联家电、山大路信息服务基地和*茶叶市场等重点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完善重点行业网上交易系统,建立*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整合旅游餐饮、批发零售、农副产品等特色行业的资源,为消费者提供“一网式”电子商务服务。

3.突出抓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支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管理咨询、资金担保、人才支持等公共服务,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成本,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以信息流为引导,集运输、仓储、配送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产业。重点加强*市东部、西部、北部、西北部四大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货物存储、管理、提取的智能化。运输业推广应用卫星定位技术(GPS),实现货物在途的实时监控和调度。建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形成信息流引导的物资流和资金流快速聚集、合理配置的现代物流中心。

(五)政务信息化。

围绕建立廉洁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托公用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公开,整合业务应用系统,加快政务协同系统建设,提高政务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和服务水平。到“*”末,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机制,基本建成政务信息资源科学部署、部门间高效协同的电子政务框架体系。

1.完善关键业务信息系统。(1)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经济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增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能力。(2)社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公安综合业务信息系统和各级指挥中心系统建设,为“和谐*”建设提供支撑。(3)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集中采购等业务应用系统,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监管水平。(4)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增值税防伪、税控认证、发票协查等信息系统,提高税收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5)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有资产的统计、汇总、分析,提高国有资产监管的质量和效率。(6)工商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经济户口管理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增强市场监管能力。(7)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完善质检业务监督、申报审批等业务系统,提高产品质量监督和检验水平。(8)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预算跟踪联网核查”的信息化审计模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建设完善跨部门政务协同信息系统。(1)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建设面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系统,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2)行政审批信息系统。延伸市级行政审批网络到乡镇和社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实现“一站式”网上审批服务。(3)财税增收信息系统。完善社会综合治税信息支撑平台,健全税源监管体系;加强进出口领域部门的协同办公,提高口岸信息服务水平和通关效率。(4)社会联合征信信息系统。整合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为“诚信*”建设提供数据支持。(5)食品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相关信息的共享,提高食品和药品监管力度。

3.建设“中国·*”门户网站。完善各级党政机关网站建设,以市政府公众信息网站为基础,连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等机关的网站,形成全市党政网站群;整合各部门政务公开、政策咨询、业务受理、监察举报等对公服务系统和公益性网站资源,建成一站式公共服务的门户网站,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六)城市管理信息化。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和管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整合市政、规划、交通、环保等领域的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管理资源的科学配置和高效调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到“*”末,形成城市管理信息支撑体系及应用体系,城市管理水平居省会城市前列。

1.完善全市统一的城市空间地理数据库。建设涵盖城区数字化地形图、交通道路地理信息、市容环境地理信息、市政设施地理信息、城市房屋土地资源地理信息、城市园林绿化地理信息、城市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等内容的城市空间地理数据库,为城市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完善重点业务协同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系统,加强各联动单位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提高对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反应和处置能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联动监察信息系统,健全12319服务热线的信息采集、指挥调度、部门联动、责任监察等系统建设,实现市政管理、业务咨询、抢险抢修、生活服务的集中受理和快速反应。

3.建设完善一批城市管理信息化工程。(1)市政管理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照明、主要河道、重点地区以及地下综合管网的实时检测和监控。(2)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规划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标准化和规划信息服务的网络化。(3)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公交、客运出租管理系统和调度系统,实现动态交通监管和公交、客运出租的智能调度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监控、疏导、指挥能力和效率。(4)环境监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大气、水质、危险废弃物等生态环境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5)行政执法信息化工程。实现市区各级执法机关网络互联,建成信息传输、投诉指挥、综合应用的城市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提高城管执法快速反应能力。

(七)社会事业信息化。

以建设“和谐*”为目标,实施以社区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事业信息化工程,提高社会事业现代化水平和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让广大市民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1.完善一批重点工程。(1)医疗卫生信息化工程,整合医院信息系统,发展远程医疗,建设全市疫情检测和防控体系。(2)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整合劳动、人事、民政、卫生、公积金管理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完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系统。(3)劳动就业信息化工程,整合劳动服务机构和劳动力市场信息资源,向社会公众提供求职招聘、政策咨询、职业测评、失业登记、异地劳动关系转移等劳动就业服务。(4)教育信息化工程,整合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大力发展远程教育,提高教育事业现代化水平。(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整合分散于政府各部门和社会的有价值的文献、图片、音像资料、档案等信息资源,建立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6)科技信息化工程,完善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和科技信息数据库建设,建设数字化科技文献馆和科技开发与技术成果推广信息系统。

2.建设社区公共服务信息支撑平台。完善市、区、街道、居委会网络基础设施,依托各类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建设社区服务门户网站,整合社区家政、物业、呼叫中心等社区服务资源,实现电子政务向社区的延伸和各项公共服务在社区层面的集成整合。

3.建设信息化示范社区工程。依托社区公共服务信息支撑平台,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查询、远程教育、就业培训、网上缴费、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紧急救助等服务。到“*”末,建成30个信息化示范社区,带动全市“文明社区”建设。

(八)农村信息化。

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为目标,加快涉农信息资源开发整合,建立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管理中的应用,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到“*”末,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实现村村覆盖,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得到较为普遍的应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手段。

1.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三农”信息服务支撑平台,整合农业、教育、科技、卫生、劳动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乡镇“七站八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及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等农村信息服务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加大对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服务能力,开发低成本的双向信息终端。广泛开展农民信息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增强农民信息应用能力。

2.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在品种选育、模式化栽培、配方施肥以及气象、土壤、植保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约化、优质化的高效农业发展。开发完善一批具有实用价值和区域特色的农业数据库和农业专家系统,建设农业与农村经济决策支持、灾害处理等信息应用系统,提高农业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订单农业”,建设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实现名、特、优、新农产品网上交易。扶持一批各具特色的数字农业示范园区、农户和示范企业,加快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3.推动信息技术在农村管理的应用。加快乡镇政务信息化建设,推动审批服务、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科技服务、劳动就业、教育文化、防灾减灾等政务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到乡镇的延伸和整合,推进公益性信息服务向农村的不断深入,用信息化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村管理水平。

4.建立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针对农民工的迫切需求,整合劳动、公安、工商、文化等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建立农民工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向农民工提供劳动就业、技术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文化生活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九)信息安全保障。

坚持“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信息安全产业,保障信息化建设健康发展。

1.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培养壮大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完善信息安全应急处理预案,形成信息安全快速响应机制。加强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及传播有害信息等行为的监管。

2.完善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加快信息安全评测、应急响应、身份信任和容灾备份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急需的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设备的开发力度。研究制订符合*市实际的信息安全标准规范和重大项目安全解决方案。

3.加快发展信息安全产业。抓好*市以商用密码产品为龙头的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在密码机、密码卡、智能密码钥匙、安全服务器、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等方面开发一批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龙头产品,培育一批立足国内市场的骨干企业。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信息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进一步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全市和各区县信息化工作机构,市政府各部门及重点企业要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形成“一个领导小组决策,一个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各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和“统一领导、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加强对重大信息化项目的监督管理,完善工程立项、招标、监理、评测、验收、审计等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在沟通协调、咨询服务、公证监督、维护市场秩序和各方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行业自律机制和中介服务市场。

(二)优化信息化法规政策环境。

完善《*市鼓励软件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市信息化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等相关政策规定,研究制定鼓励信息产业发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吸引和激励信息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化信息化政策环境。制定完善网络互联、数据交换、应用系统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逐步完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坚持依法执政,加强信息化领域的执法监督、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保障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健全信息化投融资机制。

以重点园区和骨干企业为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专业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和高层招商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信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引进一批投资额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外资项目,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吸引风险投资注入,引导银行贷款向信息化建设倾斜。设立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等与国家和省扶持资金相配套的专项资金,加大政府对信息化建设的引导性投入。

(四)建设信息化人才高地。

建立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扩大齐鲁软件学院和网络工程师培训基地的办学规模,增设山大软件学院和浪潮软件技术学院,重点培养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抓好信息化人才校企对接,面向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推动信息化人才在济就业创造条件。大力扶持社会培训机构发展,培养多层次、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大力发展人才市场,加强高层次和复合型信息化人才的引进,支持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制定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奖励政策,努力营造激励创新、倡导诚信、有序竞争、促进合作的人才环境。到“*”末,全市信息化人才社会培训机构达260家,比“*”末增长136%,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实用人才超过16万人,比“*”末翻一番。

(五)建立产业发展创新体系。

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企业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驻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开展技术集成、成果转让、技术培训等服务。进一步强化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建设以科技孵化器等各类创业中心为主体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专业化服务。完善齐鲁软件园综合技术支撑平台,大力推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