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例6篇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文1

因此,正确地把握成人教育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是对他们进行正确教育和管理的前提,也是保证成人教育学生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成人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形式多样化,也使得成人高等教育在21世纪得到持续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大量涌现,给社会带来非常深刻的影响,意义十分重大。

1.成人高等教育给那些因高考失败或其他原因而未能进入大学深造的学生,提供了重新学习的机会。有人曾经形容高考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但能走过“独木桥”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要走其他的路。成人高等教育的出现,拓宽了学生学习领域,缓解了普通高校招生压力,开辟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同时,由于普通高校受招生数量限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人教育的出现将会填补这一空白。

2.学习费用较低,为很多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学习费用相对较低,为很多贫困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同时,成人教育比较灵活的学习形式和多样化的办学层次,为大批在职人员,提供了重新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舞台。

3.对于高等学校学风好转教学质量提高,起到良好推动作用。由于现在普通高校学生和成人教育学生一样,都不包分配,毕业后同样面临着自谋职业的状况,成人教育学生的出现,也给普校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与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普校学生的竞争进取精神。这对于学校学风的好转,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4.加速了人才自由流动,提高了社会智力投资的效益。成人教育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自主择业,加速了人才自由流动,提高了社会智力投资的效益。再就是,由于成人教育为广大社会青年提供了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这为一部分人以后走向社会谋求职业和为下岗转岗职工重新择业,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从而产生了良好社会效益。

5.促进了社会好学上进风气的形成。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通过各种途径参加成人教育的学习。这对于促进社会好学上进风气的形成和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成人教育学生具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特殊的社会地位、学习环境、以及个人成长经历,使他们在人生理想、价值观念、谋求职业等方面,都具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特殊性。

1.成人教育学生中,有不少人仅仅因为文化课或专业课几分之差而落榜,因此在他们内心深处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他们渴求新知,积极进取,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虽在大学校园里学习,却没有身处大学的优越感,只有刻苦学习的紧迫感,而由此产生的潜意识的心理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自强向上的竞争意识。

2.多数成人教育学生具有严重的自卑感。由于高考失败,许多学生在心理上失衡,不愿让别人称他们为成人教育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普校生之间产生了一条明显的界限。在择业时,社会往往也不把他们与普校生同等看待。这种来自社会和心理上的压力,使不少人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因此悲观、失望,甚至自暴自弃。

3.成人教育学生中,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学习成绩不佳而未能进入高等学府的大门的。为了寻找出路和谋求职业,才不得不选择成人教育这条出路。这部分学生学习不十分努力,热衷于交际,参加成人教育学习,只是为了“混文凭”。

三、成人教育学生和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一样,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他们能否成才,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兴盛的问题。因此,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思想规律,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管理,就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是十分必要的。

1.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掌握真才实学,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未来。

2.严格教学管理。教学工作是成人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成人教育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首先要严格教学秩序管理,建立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处罚措施,使学生做到出勤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没有无故缺课、漏课的现象。其次,要努力改善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环境。课程结构的设置、师资力量的配备,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都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严格学生管理。管理好学生,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首先,对学生的管理要严格。但严格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而制定的培养目标。其次,严格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成人教育学生的来源、成份比较复杂,思想修养、文化程度、年龄等参差不齐,对严格要求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只有从各种年龄、各种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恰当的分寸向他们提出“既可望又可及”的要求,才能使他们易于接受。同时,严格要求必须坚持到底。如果在贯彻过程中时紧时松、出尔反尔,有头无尾,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第三,严格要讲究方式方法。为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方法必须灵活多样,使学生易于接受。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早年在一所女子中学当校长的时候,发现学生中有违背校规的地方,就做一首小诗写在黑板上,用十分亲切的口吻对他们进行教育,这种“诗教”的做法,多年来在中国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文2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障碍;解决方法

一、当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成长阶段是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波动性和迷惘性,这个时期心理障碍常表现为自卑、怯懦、依赖、神经质、偏激、敌对、孤僻、抑郁等。他们的年龄一般在18~22岁之间,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点,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育的阶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存在着不稳定性,自尊心、自信心比较强,一方面追求理想;另一方面对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弱,容易产生极不稳定的情绪。

二、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1.角色和环境引发心理冲突。大学生的角色地位及生活环境与高中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大学生要自己安排生活,靠自己的能力处理学习、生活、人际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据调查,80%的学生以前在家没有洗过衣服,生活自理能力差,对父母有较强的依赖性。生活问题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其次,大学中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而已包括了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它一些因素,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部分成绩优秀而其它方面平平的学生感到不适应,其自尊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2.学习压力造成的焦虑心理。现在的大学对学生学习要求严格,若几门课程不及格就会面临失去学位甚至退学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加之大学更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因而产生挫折感,伴之而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

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进入大学,人际交往面拓宽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中学里的人际关系要简单些,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大学的交往是广泛的,有同学、同乡、师生、异性、社会活动团体等。同居一室的有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城乡背景,有不同的方言、不同的性格,他们之间的磨合是个新问题。一些学生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合群,孤独寂寞,甚至想逃避现实。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爱情引起的情绪困扰。情感问题是大学生这个年龄层不可避免的问题,谈恋爱也成了这个年龄阶段一个不可避讳的话题。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机能已经成熟,逐渐产生了恋爱的要求,但是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及学习和生活。目前,大学生存在的恋爱困扰主要是对两往的不适,性冲动的困扰及缺乏处理恋爱中感情纠葛的能力等。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不宜提倡,但也不可压制,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正确对待自己和恋人,在因恋爱而发生情绪困扰时,应及时进行情绪疏通,使消极情绪得以合理渲泄,以保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维护心理健康。

5.就业压力造成的心理压力。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如工作单位不如意,担心自己能力不足缺乏经验而不能胜任工作等),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以一些不正当的渠道渲泄出来,如乱砸东西,酗酒打架,消极厌世等。因此,对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进行职业辅导,帮助他们调整择业心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还应正确面对求职中的挫折,调整心态,不断努力寻找机会。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容易在引导方法上产生偏差,因此建立一支合格的高校心理咨询队伍时不我待。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在大学阶段绝大多数学生碰到的只是些寻常心理问题,对寻常的心理问题走预防之路远胜过“亡羊补牢”。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文3

医学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211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以下哪项描述不是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A、心、身是统一的系统,互相影响

B、个体对外界事物只能被动接受

C、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要考虑社会环境

D、人的个性影响个体对问题的应对

2、类人猿能爬上箱子摘到高处的香蕉,说明他的心理已经发展到了以下哪个阶段?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记忆阶段

D、思维萌芽阶段

3、个体两只手各持一个砝码,当两侧砝码重量相差3克以上时,个体能报告两侧砝码重量不同,那么3克被称为该个体的

A、绝对感受性

B、差异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4、卖火柴的小女孩擦亮火柴,看到了火堆、烤鸭和亲爱的妈妈,这是

A、知觉

B、感觉

C、错觉

D、幻觉

5、受当地方言发音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发出普通话中“刘”和“牛”的音,这体现了

A、知觉特点的影响

B、思维定势的影响

C、功能固着的影响

D、迁移的影响

6、下列关于人的身段表情的描述,错误的是

A、得意时会手舞足蹈

B、忧愁时会垂头丧气

C、沉痛时会紧缩双肩

D、紧张时会坐立不安

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提高期望值

B、适当宣泄

C、音乐疗法

D、放松训练

8、儿童不同阶段的心身发展过程中,几乎是一生中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是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乳儿期

D、幼儿期

9、老年人心理保健的目的是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下列方法中不能对老年的心理保健起直接作用的是

A、确立生存意义

B、适度锻炼

C、加强人际交往

D、死亡教育

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身适应综合征的阶段是

A、启动阶段

B、警戒反应阶段

C、抵抗阶段

D、衰竭阶段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A型行为特征的是

A、争强好胜

B、办事急躁

C、中度敌意

D、时间紧迫感

12、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将会从医疗中获益”的期望会引起

A、改变环境

B、安慰剂效应

C、规律进食

D、良好休息

13、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代表效度分量表的字母是

A、L

B、P

C、N

D、E

14、张先生为进入某公司担任销售,在笔试中故意让人格测试的结果表现为外向型。引起这种心理测验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张先生的

A、测验技巧

B、生理状态

C、测验焦虑

D、应试动机

15、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依据是

A、经典条件反射学说

B、操作条件反射学说

C、示范作用

D、内脏反应学习

16、人际沟通最重要的形式是

A、目光沟通

B、言语沟通

C、姿势沟通

D、非言语沟通

17、对于多数慢性疾患的治疗,医患关系模式是

A、“被动—合作”型

B、“主动一被动”型

C、“指导一合作”型

D、“共同参与”型

18、个体对环境中即将来临的模糊的、非特异性的威胁做出反应时所经受的紧张不安的情绪状态是

A、抑郁

B、疼痛

C、焦虑

D、孤独

19、当一个人得知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疾病,即将不久于人世时,典型的反应是震惊和

A、否认

B、愤怒

C、妥协

D、抑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20、心理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意志过程等三个方面。

21、切除部分脑区观察行为变化被称为脑科学的________研究,研究化学物质对心理的影响被称为脑科学的________研究。

22、思维的过程包括:________、比较和分类、________。

23、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可以把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情绪状态分

为________,________和应激。

24、希波克拉底按人的四种体液的多寡来区分和命名气质,提出多血质、黏液质、________和________。

25、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良好、________、________和人格完整五个方面。

26、心理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反应、________、________。

27、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________或________。

28、弗洛伊德将人从精神功能上分为三部分,即________、自我及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29、心理现象

30、感觉

31、能力

32、心理卫生

33、信度

34、心理结构(精神分析学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简述对心理评估者的要求。

36、简述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核心以及主要理论有哪些。

37、简述人际关系的原则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8、遗忘的原因有哪些?请论述根据遗忘的原因如何让复习的效果更好。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文4

关键词:高等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性 方法

(一)当代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由于失恋、就业受挫等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引发的恶性案件里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主要有三个原因致使这种情况的发生:

一是社会环境的因素。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科学技术的进步,整个社会的信息量在急剧膨胀,社会生活的节奏在加快,各种思潮的冲击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行为。当客观事物与自我身心达不到统一时,就会有心理挫折和挫败感的产生。无法让客观事物的判断与现实相一致是现今社会最主要的心理问题。

二是人际交往的因素。大学时期是自我摸索、自我意识发展的时期,而且必须走入社会独立生活,在其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的矛盾需要应付,这时往往容易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于是产生苦闷、自卑,以致影响身心健康。

三是教育模式的因素,一直以来的中国学生都面临招考试决定命运的应试教育,学校家长双方面都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没有过分重视对于其人格的培养,以至于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突然到大学独立生活就显得格外不能适应,使之心理生理都无法与周遭环境协调,最终出现各种各样的严重心理问题。

(二)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作用。

1 以教育的手段更容易学生接受健康的观念。中国的学生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习惯了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开设为课程,与传统的政治,英语等一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接受“正确”的思维方式,避免走入牛角尖,死胡同。全面的健康不仅仅包括智力和身体,心理健康更是重要的方面,所以,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2 提升了高校教学的成效。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有个良好的心态来接受,而心理健康教育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它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又帮助大学生树立适当的奋斗目标,促进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对思想政治课的人之提升一个档次,将理论内化为个人素质,这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对待处理问题。为了应对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没有自己一点独立自主的空间,所有生活上的问题都被父母老师大包大揽,忽略了对自己独立能力的培养,当面对自己独处的时候们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无法出师,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的问题,以致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奴隶,长期受心理问题的困扰。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求高校的教师掌握心理学以及心理调节方法,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为其服务,将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大学生,让他们拥有自我独立处世的能力。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学生健康顺利的脱离传统束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基于现状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青工作的开展方向。

1、引起重视,建设优秀的教育队伍是前提。现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数量上无法满足广大学生的迫切需求。学校应充分重视该项工作的发展,设立一些奖励晋升的优惠条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老师从事这项工作,干出成效。学校应经常对教育队伍进行培训,考核,提高质量,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及时的,有效地进行开导教育,使之得以治疗。

2、方法得当,运用和摸索适合广大学生需求的方法。教育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心理干预机制,设身处地的为了学生着想,把心理咨询辅导落到实处,注重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与之交流情感,及时了解学生在生活,人际交往,学业等值多方便的心理失衡,帮助学生宣泄出不良情绪,并及时提供一些好的建议,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克服换位思考,来摆脱心理闯题的困扰。以学生班级为基础,开展宣传“健康心理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学生的个别案例,找出启发他们的心灵之药。

3、坚持不懈,做好持之以恒的长期准备。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久的一项造福大学生,帮助其健康成才的重要举措。教育工作者应做好长期工作,长期提高自身能力的心理准备。只有不断扩展教育的范围,才能适应当今需求日益提高的社会。认清形势,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以学生的特点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教育,

使之身心健康”必须长期不断创新地开展下去。

现在的大学生认知能力趋于完善,情绪情感丰富、强烈,意识活动控制力日渐增强,人格逐渐成熟,对于完全大包大揽的干预并不能接受,他们更期待公平、民主、相互尊重的交往方式。心理老师就扮演着这样一个同学们朋友的角色。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与学生建立一个彼此接纳,彼此信任的沟通环境,以确保疏导的顺利进行。真诚就是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本人,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为他提出走出困境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更容易被学生所接纳的符合其人格特征的教育方式。从而让学生更积极的面对独立生活,正常的处理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紧张的人际关系问题,情感失衡的心理问题。心理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宣泄心中苦闷、解开矛盾、改变心理失衡的场所,这样才使高等学校的教育得到了全面发展。

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新形势下很重要的一个文化建设组成成分。心理教育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的方式更是体现了高校教师充满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将学校氛围营造了一个平等互相尊重的和谐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文化中不可缺少。

综上所述,在高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高校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7,(11)。

[2]霍发: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m]。2009,(1)。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011-02

一、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必要性

1.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是高校教育顺利发展的需要。心理活动是动作行为的指路明灯,大学生就业心理直接影响大学生就业行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作为大学生就业的指导者,应该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帮助大学生克服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疑问;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的优化教育资源,不断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理论和工作体系,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这只会下金蛋的母鸡”得到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建设文明富裕的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是大学生获得成功的基础。大学生既处于“第二次心理断乳期”又处于“心理延续偿付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塑型。只有在健康的就业心理状态下,大学生才能够客观地分析个人现实和职业现实,清醒对待就业问题和择业问题,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和职业观。积极的就业心理能使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坦然面对就业困难和挫折,勇往直前,发挥自己最好的状态赢得就业机会、获得就业岗位。拥有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获得良好职业发展的基础。

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困境

1.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心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生在平等享有深造机会的同时,面临着就业难的局面,随之产生焦虑心理。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从2012年10月29日至2013年4月10日,被调查的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低于2012届同期11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5%,低于2012届同期1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为32%,低于2012届同期13个百分点。目前2013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与上届相比明显下滑,就业形式的严峻程度显而易见。不断激增的毕业生数量加重就业市场负荷,使大学生感到焦虑。

2.就业现象的错位导致大学生产生困惑心理。从2007年2000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到2010年大学生争当掏粪工,再到2013年研究生争当环卫工,大学生就业错位现象比比皆是,引发思考。大学生开始困惑,高文凭是否能得到高收入?高校毕业生回炉读技校为获得就业机会的事实让大学生质疑“造原子弹不如卖鸡蛋”的读书无用论是空穴来风吗?“北大学生街头卖肉”、“名校高材生举牌零薪资就业”更加使得不是名牌学校毕业、专业不热门、个人条件平凡的广大学生困惑自己的就业出路。在这种困扰阴影的笼罩下,出于这种不成熟的自我否定和质疑,大学生往往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用人单位,不敢大胆推荐自己,不能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所长,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

3.就业理念的偏差导致大学生产生逃避心理。正确的就业理念是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偏差的就业理念使大学生用逃避的心态保护自己,以规避为迎接挑战而付出代价的风险。一方面,功利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使其产生逃避职业深层价值的心理。“一切向‘钱’看、向‘厚’赚”的就业理念使得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的考虑目前的现实利益。“利”字当头使多数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为利益所牵引,为追求获利最优化而放弃所学专业、割舍兴趣爱好,从事当下流行的“热门”行业。另一方面,“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消极的就业理念使部分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不去积极主动地寻找和争取就业岗位,反而以“等机会”、“靠运气”、“守机遇”等消极心态逃避就业竞争,或者期望家庭成员利用各种力量为其提供现成的、优越的工作岗位。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也随之暴露。直面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良好的心态才能保证大学生顺利突破障碍,成功就业。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对策,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以良好的心态迎接挑战,从而保证大学生就业进程的顺利进行。

1.重视就业意识培养,增强大学生“抵抗力”。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意识,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择业观,认清客观环境,端正自己的位置,合理调整期望值,以增强大学生因盲目定位导致就业困难而诱发的就业心理问题的“抵抗力”。首先,为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导,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引导他们将个人的能力和职业的要求相结合、将个人的愿望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将短期的收益与长远的发展相结合,从而对自身的择业目标做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位。在求职过程中,当他们身处传统“铁饭碗”思想被打破的激烈竞争环境时,大学生有足够“抵抗力”面对现实,并科学掌握“先就业、后择业”的理念,顺利就业。其次,大学生要做到理性释怀“大学精英”的自我肯定与保护心理,摒弃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陋习,基于自身价值的准确定位对未来做科学的职业规划,同时端正“调整就业期望就是对单位的招聘‘来者不拒’”的片面观点。面对多家用人单位抛出的“橄榄枝”,大学生应该在对比中重新审视、评价自己,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调整就业期望值,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遭遇挫折“抵抗力”,使其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最终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2.重视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代谢力”。求职择业本身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过程,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当大学生无法恰当处理这一系列问题时,将产生心理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所引发的心理问题,必须重视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一方面,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自我心理保健能力。通过保持经常化、普及化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保健理论的指导下科学有效的掌握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自我慰籍法等“自我代谢”的方式,通过主观努力促进焦虑、紧张等心态消极因素的“代谢”,使自己能够自我缓解、调节、校正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现象,及时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加强就业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自信的培养。自信能使人积极适应环境,当大学生走出校门,踏上求职道路,面对全新环境时,自信能提升其“代谢”能力。自信在激励大学生勇往直前的同时,帮助其大学生“代谢”掉阻碍大学生前进、诱导大学生逃避、误导大学生判断的不良心理因素,如:胆怯、自卑、依赖等。以讲座、座谈、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活动,重视并加强就业心理辅导,使其通过自我安慰、自我解脱有效地“自我代谢”不健康的心理,帮助大学生努力实现以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

3.重视就业技能培训,增强大学生“战斗力”。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是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战士离了枪不能战斗,毕业生不具备扎实的技能在职场上同样无立足之地。就业技能是大学生进入就业战场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赢得求职战争胜利的有力武器。重视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第一,加强大学生关于求职准备期的技能指导。包括:招聘信息如何收集;求职材料,如自荐书、求职信等如何准备;简历如何有针对性的投递等。第二,加强大学生关于求职竞争期的技能指导。包括:面临就业竞争时,大学生由“象牙塔中的珍宝”到“觅食人”角色转换时的心理调适技能;身处应聘工作中,如何与他人沟通,如果吸引他人眼球,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等自我展现技能;面对职位选择时,如何巧妙运用人际关系的有效沟通,获取更多是否有利自身发展、有助自我判断信息的探求技能。因此,仿真模拟招聘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方法。通过模拟面试、模拟招聘等模拟演练使大学生提前亲身熟悉、体验面试过程,并通过这种实战训练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拉近自己与应聘单位要求的距离,为实际求职聚集能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战斗力”,以助其将来从容应对就业竞争中的各种残酷局面,始终保持良好心态,知己知彼,增加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郝影.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5).

[2]宋熹.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

[3]孙丽玲.浅析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的就业心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6).

高等教育学心理学范文6

【关键词】心理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 英语学习 影响 对策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心理因素就是通过影响这种参与主动性来实现对知识习得的影响的,心理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就是通过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意愿来实现的。那么高职院校学生有哪些心理特点呢?

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年龄段来看,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在18--22岁左右,正处在青年中期。在生理发展方面,已接近成熟或达到成熟。这为大学生独立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生理发展接近或达到成熟势必进一步促进心理的发展变化。

(一)自我观念与独立性增强,思维的独立性提高

在这一时期,通过不断学习,大学生形成了自己抽象的逻辑思维,对周围的世界和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思维活跃,善于争论;能够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愿意沿用现成的方法,敢于标新立异,创造性地得出结论。

(二)智力发达,社会责任感增强

高等院校特有的学习方式和生活环境,使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这个时期,大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动机,为实现个人的理想,能长期刻苦钻研,具有顽强的毅力;抽象逻辑思维高度发展,辨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益提高;求知欲旺盛,主动性强,渴望学有所成。

(三)富于理想,个性心理定型

在大学学习阶段,个人的性格、理想、人生观是大学生心理活动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个体以不同的态度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现实作出反应,也是个性中最容易受到学校、社会教育影响的部分。学校的育人环境、学习氛围、教师的言谈举止等对学生个性心理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时,他就能对学习充满兴趣。相反,他会缺乏信心,学习效果肯定差。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学会排除学习中的障碍,那么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有哪些呢?

(一)自我意识过强,易冲动,对英语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在大学生一味强调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时候,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弱点,对别人的意见有时置若罔闻,一概采用批判的态度,即使对正确的意见也不予以采纳;由于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对待周边的事物难免带有个人的感彩,分析问题不够客观,以致处理问题时考虑欠全面。

(二)情感过于旺盛,易消极,对英语学习产生惰性心理

处于发展过渡期的大学生,情感方面不仅有积极面,也有消极面。在体验到成人的快乐时,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情感的奴隶,挫折感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再一方面,大学生情感的隐蔽性很强,有时消极情绪会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在英语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没有学习积极性,在学习过程中消极应对,不认真听课,不读不写。不愿意参加课外活动,不参加任何自主学习项目,甚至抄袭或不提交作业。

三、解决影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因素的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心理问题,成为英语学习的障碍,并严重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心理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英语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找到了症结所在,作为教师,就应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扫除学习路上的绊脚石。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消除逆反心理

教师首先应该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英语教学,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一进课堂,必须集中精力进入角色,事事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老师重视的、关注的,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教学情景,克服惰性心理

为了避免单调乏味的课堂环境,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情景,采用听说结合、演说结合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其次还应该多方位设计各种问题,引导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还要注意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空间,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鼓励学生多参与,多动嘴。

(三)关注学生个体需求,解决畏难心理

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入学总成绩偏低,这一点在英语学科上表现尤为突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笔者所在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外语部,在新生入学后,首先按不同系、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英语入学成绩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实施分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依据第一学期学习结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班授课,使用的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均由教师根据学生程度而定。这样在达到基础阶段要求的英语水平基础上,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英语需求。一方面解决了英语程度较低的学生跟不上进度而产生畏难情绪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程度较高的学生吃不饱没有积极性的问题。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首先要抓准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出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压力转化为学生发自内心的推力力,使学生为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心理上作好准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晓娟.论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5).46-47.

[2]郑玉琪.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