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例6篇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1

关键词:微型课题;特征;质量;建议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2)05-0030-03

作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微型课题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认可和欢迎。微型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向校本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加强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认识与分析,是促进中小学微型课题研究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

一、微型课题研究的特性

微型课题研究是指中小学教师运用确当的思维和方法对教育教学中的具体、细小问题分析与解决的实践性教育研究活动。微型课题研究所指向的问题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教育教学中的细节表现出来,具有“真”、“实”、“小”的特点,因而它是一种典型的小问题研究;微型课题研究的实施简便易行,可以吸引众多的教师参与其中,因而微型课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从研究的实施与达成的结果来看,微型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实践为主线

微型课题的实质是研究者在“以校为本”理念指导下确定的教育教学问题。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都是从教师实际、学校实际出发来进行的。实践是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归宿点,实践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一般说来,微型课题选择的切入点非常小,常常产生于教师所遭遇的教育教学事件、面临的教育教学困境、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问题,与教师的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存在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境中,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具有极强的现实操作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是研究的重点,它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完成的,并具体表现为研究者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对教育事件的反思、对教育教学行为的调整与改造等。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场境中进行,既追求解决现实问题,又力图探寻、揭示其中蕴含的教育规律。

(二)教师为主体

“教师是研究者”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在微型课题研究中。微型课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它是与教师的本职工作、个人兴趣与特长相结合的,在微型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是问题的真正发现者,是课题的提出者,是研究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整个研究过程教师自始至终都是深度地介入其中的,并通过自己对研究活动的判断与反思来对研究进程加以调节。从具体的研究活动来看说,确定研究题目、设计研究方案、反思研究进程、调控研究进程、收集研究成果、物化研究成效等工作均依靠教师自己完成。同时,作为研究者的教师立足于研究的现实需要,主动地通过同事、同行之间的互助、互动来获取对课题研究有益的信息,对同事、同行提出的参考意见作出取舍;研究成果则由研究者与同事、同行共享。因此,微型课题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群众性科研活动。

(三)成效高关联

“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微型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追求问题的高效解决,这两个目标在微型课题研究中是高度整合在一起的。微型课题的研究是一个“边研究、边实践、边调整、边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使得承载问题的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和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因此,研究成果的形成是在研究效果的达成过程中实现的,而且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反复验证。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掌握相应的技能。离开了具体的效果,成果就失去了基本的事实证明,就不存在任何实在价值。

(四)多维灵活性

在遵循中小学教育科研基本规范的基础上,微型课题研究在内容和形式上均具有突出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表现在研究的选题、研究的组织与实施、成果的物化与表现等多个环节和方面。从选题来看,研究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或研究能力的强弱,确定课题的大小,设定研究的周期,选择研究所作用的对象,预设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在研究方法上,可以单独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统计法、个案法等,也可以综合地、灵活地采用其中的两种或多种方法。在组织形式上,可以是单独一人承担研究任务,也可以是志同道合的几人或按年级组、教研组等不同的形式组成课题组来承担研究任务。在研究的调控上,可以根据预设的目标的达成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研究周期。在立项与管理上,可以是教师的自主研究,也可以是各级立项研究。在发展方向上,可以始终定位于小课题研究,也可以随着课题的价值的发掘与研究领域的拓展,使课题研究从小课题向大课题方向发展。在成果表现方式上,可以表现为调查报告、教学方案、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研究论文或报告等文字形式,也可以借助于直接的、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再现或叙述来表现,还可以通过学具、教具等作品来表现。

二、微型课题研究的价值判断

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是由其选题与设计、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共同构成的。选题的契合度、设计的准确性、实施的实践性、结果的实效性是判断微型课题研究的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选题的契合性

选题的契合度是指课题的基本定位、课题的大小与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和相关支持条件的吻合程度。一般来说,微型课题是与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相联系的真问题、小问题,它应当是研究者凭借自身力量能够完成的,其解决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场境中借助具体的操作实践进行的,而且解决问题的周期短、见效快。选题的契合度是判断课题是否是微型课题的首要标准。通过选题的契合度的判断,可以预测课题的未来走向,可以判断课题在通常情况下能否顺利地完成及其达到的结果。一旦选题脱离了研究者的能力与相关条件的支持,那么,它实质上就变成了其他性质的研究,就不宜用微型课题的标准对其进行判断了。

(二)设计的准确性

设计的准确性是指研究者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的明晰程度。研究设计反映了研究的基本蓝图。对于微型课题来说,判断研究设计的准确性就是要了解研究者对于解决问题的设想是否符合课题的基本定位,能否围绕和突出课题的核心问题,有明确、详细、可操作的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对达到的结果是否有明确的规定。问题明、周期短、操作灵是微型课题研究设计准确性的重要体现。设计的准确程度是制约研究的结果实现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为微型课题研究可以很快完成、不需要事先设计,那么,极可能使研究变得无序、随意,难以真正解决问题。

(三)实施的实践性

实施的实践性就是完成研究任务的过程是否是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的实施过程就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实践性的判断关键是看“教师是研究者”这一理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体现程度。具体地说,就是要看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是不是教师,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教师采取的研究行动是否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研究工作是否依靠教师的力量来完成。如果不能够以教师为主体来实施研究,那么,这样的研究是难以完成对教育实践的改造和优化的。

(四)结果的实效性

结果的实效性包括效果和成果的达成度两个方面。从效果来看,主要是表现为参与研究的实践主体是否发生了预期的积极变化。这包括研究实践的实施者和作用对象两个主体的变化。研究实践的实施者的变化主要是指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作用对象的变化主要是指学生的发展变化。从成果来看,主要表现为引发参研主体发生变化的认识与技术。效果和成果都是研究产生的结果。从效果来看,它应当是积极的、可测的。从成果来看,它应当是可以提炼、概括出来的,是可以应用于解决同类问题或对于解决同类问题具有参考价值的。如果研究的结果缺乏实效性,那么,这样的研究没有任何实在的价值。

三、微型课题研究策略

(一)树立求精求深的目标追求

微型课题是研究者对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梳理、筛选和提炼。虽然这些问题是小问题,但其中也蕴藏着深刻的道理。因此,求精求深是微型课题研究的重要追求。求精求深的关键是要做到以小见大。实践中,可以根据“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对课题进行深刻地挖掘,并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尽可能地把每一步骤涉及的相关因素考虑得周详一些,把自己的新认识、新策略融入其中,增强研究的预设性、创新性,以求及时有效地处置研究中的意外情况,揭示小问题中蕴含的大道理。如果缺少求精求深的目标追求,就常常会不自觉地降低研究的质量。

(二)明确研究的特殊定位

微型课题始于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每一个课题都有其特殊的定位,研究者要善于从自己选题的原始冲动中梳理出自己究竟想干什么,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最后要取得什么结果,分析课题在其所涉及的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多角度的论证,从而确定恰当的研究题目,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使之引领研究实践。微型课题研究要抓住一点,深挖细研,而忌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因此,研究者要结合个人所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研究取向,从特定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改造,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课题确定的逻辑框架内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研究者对别人的建议或意见要坚持“唯我所用”的原则进行取舍,切忌与别的研究进行盲目的攀比或对理论的无限引入。否则,研究过程可能会不知不觉地扩大或缩小课题的内涵,导致偏离研究的初衷,不仅难以形成特色,而且可能会因为失去基本的线索而变得杂乱无章。

(三)全程扎根于实践

微型课题研究必须树立全程的“实践意识”。以实践引领研究,以实践展示研究,是对微型课题研究的一个客观要求。在确定课题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自己的日常备课、教学过程、教育策略、相关活动的内容与自己提出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起来,使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在研究进展到一定程度后,要从实践中物化出相应的成果。如果脱离了实践,微型课题研究就失去了其作为课题研究的意义。

(四)坚持包容与开放的心态

微型课题研究具有灵活性、自主性,是教师研究“自己的问题”,但是这种自主性并不是封闭性,也不是排它性。相反,微型课题研究更强调研究的开放性,强调研究者向同行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专家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他们的身上吸取经验和智慧。可以说,研究者的心态越开放,越能包容不同的见解,那么,研究的思路就会越开阔,研究就会越高效。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切忌固步自封,排斥外来的指导,而是要充分利用外来的指导,不断开拓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与实践,提升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五)力求成果表现多样化

微型课题研究的成果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表现为文字,也可以表现为学具或教具,还可以借助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表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要抓住成果的核心,就可以把对问题的基本认识、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与策略、达到的实际效果等囊括其中,从而整体地、全面地反映成果的面目。研究者要善于从课题本身的特点和自身的特长出发来选择适合的成果表现方式,展现研究的特色与个性。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词 微课 应用型本科院校 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普通高等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龚震伟[1]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培养操作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对传统本科教育的反思,在传统本科教育中,教师教的多,学生理论知识足够,但脱离实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十二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因此,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按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调整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意识的培养,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当前,大部分本科院校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是主体,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课堂上教师一个人讲,学生被动接受,且大学扩招以后,一个班的学生人数一般在50人左右,教学效果非常不好,大部分学生利用手机玩游戏、聊天、看视频。教学内容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且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对学生的评价也只限于平时的考勤和期末的考试,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影响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微课最大的特点是时间短,适合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微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 微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的促进作用

虽然目前微课在中小学和高职院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微课在本科院校教学中更具优势。因为本科学生相比中小学生和高职学生自觉性更强,且自由学习的时间比较多,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在线视频学习。本科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更高,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在微课建设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微课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1 微课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微课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围绕某个学科的知识点开展教学,并采用图文音并茂的表现形式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时间、兴趣爱好及学科需求选择微课视频,进行灵活自主的学习,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2.2 微课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n在促进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之外,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微课为高校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风采和互动交流的平台,促进知识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一个受同行关注和学生喜爱的微课视频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超高的视频制作技术、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教育理念,重塑专业意识,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科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

2.3 微课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校企深度融合,无缝对接,学生零距离上岗,因此,必须强化岗位实践训练,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一般设置160-180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占了较大的比重,一般高于25%。韦嘉嘉认为将微课应用于高校实践教学,可以提高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利用微课视频展示实践操作细节,帮助学生领悟操作要领。微课还可展示操作流程,让教师按照流程开展教学,在创设的实践教学情境中,帮助学生增加直观感。

3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微课建设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微课资源要不断地优化、完善和丰富。目前,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积极倡导微课教学,但还没有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微课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微课教学资源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兼容性。第二,微课设计方面,由于本科院校教师刚接触微课,不熟悉微课的教学设计,导致微课选题过大,主题不突出,没有特色。第三,微课视频制作比较粗造,有些高校没有建设专门的录播教室,视频录制条件很差,仅靠普通摄像机等设备录制;有些高校虽然建设了高大上的录播教室,但教师录完之后,不会做后期处理,也没有技术人员帮助剪辑,导致视频制作效果不理想,要么声音小,要么画面不清晰,要么没有字幕提示,难以制作出优质的微课教学视频。第五,微课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一些微课是因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而建设,并没有实质去应用;一些微课是因为教学比赛需要而建设,其主体是教师,没有在学生中推广,没有为学生所用。第六,部分本科院校没有建立微课平台,一些院校虽然已经建设了网络课程平台,但没有很好地开发和利用,没有为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建设原则

4.1 “微课”建设应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特色

“微课”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学资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微课”开发与建设应该遵循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的特点。柳友荣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开发与建设,要以此为出发点,按照应用型本科院校岗位需求分析工作任务,安排学习内容,设计制作微课。

4.2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本科教育一直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教得少一点,学生学得多一点。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就是给学生灌输知识,通过填鸭式传授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微课模式下,要树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本科生的特点,转变自己的角色,由教学主角转变为教学辅助者,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4.3 教师团队协同开发原则

优质的微课资源是主题突出、视频精美、设计科学的,这需要教师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学科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但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牵头建立协同开发机制,团结协作,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微课信息平台,促进微课的开发和应用。

4.4 强调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原则

微课不能仅为建设而建设,要考虑微课的实际应用,要将微课真正用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微课可作为混合学习的重要资源,如慕课、翻转课堂都可使用微课视频。微课只有在应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不断优化完善,以用促建是高校微课建设的基本原则。

5 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应用的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大力开发应用微课,将微课建设纳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

5.1 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微课”的管理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建立相关的“微课”管理机制,以规范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学校管理层从顶层设计层面,支持和鼓励微课的开发,提供网络课程平台,组织微课制作技术的培训与指导。在院系层面,应以学科为依托,推动专业发展,分析专业特色,确定微课的主题。就具体课程而言,重点关注该门课程的重点难点,将其制成微课。高校教师应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程建设需要进行微课教学,充分发挥微课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5.2 齐心协力推动微课资源开发,提升微课应用效果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有效开展与应用微课,发挥教师的专长,建设高质量的微课资源,提升微课的教学效果。在混合教学模式中,微课为常规教学提供了网络课程空间,突破了教学的时空局限,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但是,很多高校在微课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管理层推动不够,仅靠教师个人单打独斗,微课建设质量不高,没有形成系统化和规模化,微课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和应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应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集中优势资源开发建设微课。

5.3 加强微课的设计

本科院校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微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微课的设计。教师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规格和要求,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教学内容,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作教学视频。微课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媒体设计、PPT 设计、教学视频的设计及微课的教案设计等。

5.4 构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

金燕提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构建的本质在于优质微课资源的共享,认为强化微课资源应用和推广是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是推进微n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微课资源共享的有力保障。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微课资源只有上传到网络共享平台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微课平台不仅要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还要辅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微课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和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刘建华等提出建设“微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架和方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构建微课资源共享平台时要进行整体规划,避免盲目上微课,避免微课资源的浪费。

微课是网络环境下教育领域的产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延伸课堂教学,辅助传统教学,促进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普通高等院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和应用微课来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龚震伟.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J].江南论坛,1998(3):41.

[2] 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J].南京: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 韦嘉嘉.基于微课的高校实践教学设计初探[J].高教论坛,2015(2):122-125.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3

关键词:本科教育;微电子;课程体系;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33-03

一、引言

微电子技术是随着集成电路,尤其是超大型规模集成电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技术。微电子技术包括系统电路设计、器件物理、工艺技术、材料制备、自动测试以及封装、组装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微电子产业是基础性产业,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贡献,并渗透到其他很多学科,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作为电子通信类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建校近50年来,正朝着信息科技类大学进军。随着电子、通信和信息等产业的飞速发展,国内外都需要大量的微电子学人才,我校成立微电子学专业,旨在为我国的ASIC设计方面,培养急需的人才[1-6]。我国“十五”计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校微电子专业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7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专业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本科教学、规范教学环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当今的高校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大量理论基础较扎实、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专业型人才,也更需要培养大量工程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指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高级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它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即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是本科应用型人才最本质的特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目标、制度、过程等要素特定的多样化组合方式。

二、深化完善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探讨

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工作对于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深化完善本科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需要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求,不断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的改革措施探讨如下。

1.进一步明确本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执行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为契机,推动我校新一轮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以不断适应知识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根据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总结人才培养经验,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积极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构建和完善适合我校办学指导思想、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新《目录》规定的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紧密结合近年“本科教学工程”改革实践,开展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文化素养高,社会责任感强,身心健康,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专门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方向为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注重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和MEMS设计。

2.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对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今提出的对专业人才的更高要求,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当前,南邮本科微电子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世界范围内微电子产业飞速发展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微电子学科的教学必须紧紧跟随产业发展的步伐。我们在看到以前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进行改革创新。我校的微电子专业在设立初期,经过各方专家的反复讨论和论证,建立了一套统一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大纲。这套课程满足该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要求。但由于微电子专业设立时间不长,仍属于起步阶段,由于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的缺乏和不到位,无法设立多样的课程体系和科目,所以目前的教学仍然是基本上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组织。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通达微电子学院的设立,选修微电子专业课程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教学课程体系和科目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推广。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必须对已经投入使用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不断地进行修订和完善,将整个学科的课程结构体系、到具体到每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都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在最短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牢固的知识。最终使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掌握量子与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进行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与跨学科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在综合类实践、实验中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能够完成综合性和探索性工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其次,对于理论课程的内容,针对南京邮电大学的学科特点和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及本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专业方向为微电子器件、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注重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和MEMS设计。以能力培养为基础来设计,并考虑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根据工作的要求对教学中的课程进行专项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程序设计等。专业教育类课程中设置了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技术及电工电子实验等。这些是所有涉及到电类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在微电子专业的专业课中安排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集成电路工艺、半导体器件物理、通信原理,这些课程都是基础理论课程,是为微电子专业的学生打下基本的专业基础。考虑到工程认证的需要,在集成电路与CAD的课程设置上,专门增加了16小时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实验和操作技能。在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的课程设置中,专门将模拟和数字分开,设置了各48小时的模拟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数字集成电路分析与设计,这不同于其他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也算是我专业的一个特色和优势。使学生掌握初步的集成电路设计知识,加强了学生的集成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除了已经设置的32小时的VLSI设计实验课和32小时的微电子专业实验,还增加了32小时的工艺实验,这也大大加强了实验和上机比例。具体来讲,已经在建设的ASIC设计实验室的基础上开展了ASIC设计实验课程的教学,并筹备建立了微电子专业实验室,拥有了一批工作站、计算机等硬件资源和ISE、MAXPlus II、Synopsys Cadence等软件资源、学会一到两种EDA工具的使用方法。建设微电子器件和半导体物理专业实验课程,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购置了必要的仪器设备、编写了实验教程、开展了半导体材料实验和晶体管测试实验;基于以上措施,建立一整套完备的、覆盖微电子产业前端和后端工序的微电子实验课程体系。开展了器件和工艺设计实验。掌握一定微电子实验能力是微电子专业本科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微电子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中设置了VLSI版图设计基础、片上系统设计、微电子器件设计、MEMS与微系统设计、新型微电子器件、通信集成电路等多门课程,涵盖了微电子方向的器件设计、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等各个方面。更好地体现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再者,实践课程的内容上,由于微电子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实践内容多的专业,从集成电路的生成流程来看,其实践内容包括系统和电路设计、器件设计、工艺设计、版图设计、实际流片和测试。实践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极为关键;需要工程认证的专业的实验实践课程必须要达到30%以上。因此,还拟通过建立微电子专业实验室,开设微电子和半导体测试实验课,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既有较深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实践型环节的课程设置中,通识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中安排了电类学科所必须的程序设计、电装实习、电子电路课程设计等。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设置了软件设计、微电子课程设计等,尤其是微电子课程设计,将进行较大的改革,要求改革后设计内容都是与本专业紧密相关,全面运用到所学的专业知识。

3.师资队伍的建设。本专业现在拥有专业教师14名,完全满足本科的专业教学需要,但从事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老师比较缺乏。还有,学生的个性不同,使学生在学习的兴趣、主动性等方面差异很大;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又使学生的未来发展面临很大挑战,学生的需求随之呈现多样化。因此,多元化的培养规格应当成为共识。将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有的统一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和社会需求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实施分类教学,在保证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前提下,设立尽可能多的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方向性课程。建立既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精通实践、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师队伍迫在眉睫。近几年,我学院在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微电子专业教师的队伍在不断扩大,教师的专业方向也在不断丰富,能够胜任并有选择性地担任各主要方向的专业课教学。但仍然缺乏学科带头人,缺乏一个凝聚人心的事业平台,学术梯队。这就要加速建设学科带头人、重点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4个层次的学术梯队。通过培养和引进,形成一批整体素质高、学术实力强、结构合理、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学术梯队,使其在学科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类项目,积累一定的设计、实验和操作经验。鼓励教师与公司、研究所合作,鼓励教师到国内外高校去做访问学者,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国际会议,从而了解专业的最新发展、前沿问题,开阔眼界。

三、小结

总的来说,微电子学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及时总结人才培养经验,以“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积极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迫在眉睫。其中需明确我校的特点和优势,以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方向,同时兼顾工艺设计与器件设计。相信通过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师资等各方面的建设,一定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微电子学领域人才,为我国的微电子工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宏,王鹤.微电子机械技术的发展与现状[J].微电子学,2001,31(6):392-394.

[2]李文石,钱敏,黄秋萍.施敏院士论微电子学教育[J].教育家,2003,(3):11-16.

[3]刘瑞,伍登学,邬齐荣等.创建培养微电子人才教学实验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5):6-8,23.

[4]李斌,黄明文.微电子技术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1):108-109.

[5]严兆辉.微电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2):30-34.

[6]蒋元平.学科建设的内涵诠释和实现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07,(1).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4

Key words: micro lecture;vocational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187-03

0 引言

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在“碎片化”信息传播的基本语境下,“微课”成为近几年教育信息化实践中的最热议题。目前的研究中,对“微课”的概念认识还存在着诸多的不一致,也进一步导致在不同领域“微课”设计与应用形态的差异。当前,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职教育中的微课应用研究极为稀少。本文从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角度认识微课本质,从技术哲学和知识特征角度探讨高职微课可行性和应用策略。

1 微课的本质

微课的概念最早萌芽于“微格教学”,其理念为知识碎片化、教学解析化。当前热议的微课概念源于David Penrose提出“一分钟的微视频”,即“微课程”(Micro Lecture)。在本土化的研究过程中,由于研究角度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出现了“微课”、“微型课程”、“微课程”、“微型学习视频”等概念,对微课定位也出现了“活动观”、“资源观”、“课程观”等观点。从已有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对微课的认识存在着误区,退行和概念泛化问题并存。达成一致的概念界定,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成为当前大多数学者对微课研究的目标。而从微课的生长历程来说,它是在多元的教学情境中发展起来的,从知识分解的师资训练,到非正式场合的学习,再到新的媒介学习生态环境、碎片化学习、非正式学习,微课的内涵是动态、开放、发展的,微课的理念、结构、要素、适用领域等必然也是多元、开放的。对微课基本概念达成共识,形成公共知识是必要的,对实践应用问题进行高度多元化的探讨,也是发展的必须。

微课的本质不是“课程”,也不是“课”。课程的本质是教育的实体和内容,处于教育完整过程的建构环节,并且课程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从内容选择到社会目的与意义建构,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域。课的本质是交互过程,处于教育完整过程的实际展开环节,涉及到教师、学生等多个互动主体,具有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当前所指微课是在以新媒体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发展背景,以具体而微的知识为主要内容,以数字化视频为载体的静态存在,服务于教育的实际开展环节。虽然微课设计中的结构要素具有课程属性,微课的内容和目的域显然要比课程要小。微课的内容表现虽然趋近于完整的“教学活动”,甚至就是一次“课”,但是以视频的形式被数字化封装之后,独立状态下就毫无“教学过程”的意义。只有再次将其嵌套于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与课堂其他要素发生互动才能体现其价值和意义。所以,从其存在形态和意义生成的角度来说,微课的本质应该是课程资源。

2 高职微课应用可行性分析

2.1 符合信息技术社会背景下技术认识论的价值取向

信息化是当前技术社会的主要特征,定义了现代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并催逼着教育系统内部因素和教学开展方式发生技术支持下的重大变革。职业教育和教育技术是教育系统中与技术最直接相关的研究和实践领域,技术是两门学科产生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的原动力,也决定着两门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全面、深入地认识技术本体是提出对两门学科合理的价值期许的前提。“主客二分”的技术认识论所导引出的价值取向已难以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将技术看做聚合着自然、传统、历史、文化等元素的整体,作为人的本质的展现,切实关注人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建构人的意义世界,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当前的技术教育最合理的价值取向。

职业教育的内存规定性是从技术中获得的,微课同样是产生于媒体技术的发展,体现着技术性和教育性统合的内在需求,当技术在整体性中得到规定时,职业教育和微课的价值取向高度契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同目标。这是高职教育微课推广发展的逻辑基础。

2.2 创设衔接校企协作教学的可能性

职业教育专业能力培养一般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块组成,产教融合成为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而实践环节由于教学时空分离以及学校教师和企业深度参与的双双缺失,使此环节往往脱离教学体系,实践流于形式,也成为产学有效融合的瓶颈。校企深度合作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教学参与问题,教学是一个复杂而非绝对化的过程,所以,校企合作中的教学模式构建必须要使学生、校内教师、企业导师三个主体随时实现跨越时空的教学交互,而基于网络和媒体技术的在线教学平台正好为校企教学搭建桥梁。可以说微课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等是现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改革的基础性环节,也可以说微课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设了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中最可操作的,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

2.3 强大的学习支持和教学革新动力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微课能够为学习者构建自主学习的空间,有助于学习者实现自我内在对话,促进学习者由被动学习转型为主动学习;可以发挥联接学习者和信息的功能,有助于建构学习共同体和学习语脉的扩大;同时,微课可以促进教师角色的的转变,使教师能够摆脱传统角色限制,成为联接已知世界和未知世界,促进多样探究和创新的“触媒者”和“建导者”。微课本质上是资源,目的是为了应用,设计需基于课程、开发需围绕教学、应用需依托平台,整个实践过程会服务于并促进课程和教学改革。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大赛的数据显示,高等院校参赛作品中高职类院校作品3955个,超过50%,课程性质侧重于必修课和重点专业,可见高职院校对信息化教学模式和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也说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已有一定的基础。同时获奖微课主题多偏向于实践动手学科,网络评论数最多的7个作品均来自于高职院校,也充分说明高职技术性学科应用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3 高职微课设计与应用策略

3.1 正确认识微课的定位和作用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复杂语境下的问题解决过程,而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包含着学习者认知,师生集体交互两种逻辑过程。微课本质上是基于媒体技术的教学资源,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制作能够为教学过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但并不可能成为有效教学绝不可少的条件。所以,必须明确认识到,微课只是有效教学过程中可发挥作用的资源因素,学习者学习过程才是教学的核心,微课应用的目的是促进学习者习得知识,或者说以微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化教学模式的延展性目的是促进学习者习得技术社会下的价值选择、思维、行为、学习等能力。这一特征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则体现的更为明显。

所以,在职业教育微课推广应用中,要避免落入以“技术为中心”,避免落入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窠臼。无论是微课课堂,还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慕课”教学等,学习者是中心和目的,这一认识是职业教育微课科学开发、应用的基础。

3.2 职教微课开发的前期分析策略

微课开发的前期分析重点包括学习者分析、目标分析、课程分析。“面向学习者”是微课的核心理念,通过个体和环境互动,有条件并可持续、渐进的改变行为、思维、和态度模式是职业教育微课的目标。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大多依据学科体系以分科课程平行展开,导致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内容选择序化与学习者认知心理顺序和典型职业工作过程严重分离。职业教育微课前期分析必须摆脱学科课程束缚,以典型工作过程为参照系进行学习者和课程内容分析,着眼于动态的行动体系的知识生成和构建,针对学习者认知心理顺序和行动顺序的过程环节中的重难点来选择微课内容,从而使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知识所承载的价值观三个部分统化为工作过程知识。在内容取舍上应该以过程性知识和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以陈述性知识和理论概念为辅。

3.3 职教微课开发的设计策略

微课设计一般包括内容结构设计、表述方式设计、视觉设计。微课内容结构设计既包括单一微课内部的内容结构设计,也包括微课群内容结构的系统设计。行动导向的课程内容结构一般是一种串行结构,学习者认知心理顺序和典型职业工作顺序是内容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在逻辑。扩展而成的微课群内容结构应该是一个依托于实践情境,以过程逻辑为中心,整体教学行动与典型职业行动整合的框架结构。

行动导向的教学表述中应避免“知识系统”的外部输入,而是尽力激发和促使学习者知识和行为内部有机生成。所以,表述方式设计中具体的行动情境表述至关重要,过程中脚手架表述和教师建导会使知识迅速转化为实用而有效的行动。

微课的最终形态是数字视频,数字教学视频其实是一种语言,有效的语言表达包含归纳和演绎两个过程,也包括句法、语义、语用三个领域。归纳强调逻辑和结构化,是知识技能和经验模式化的过程,是有效表达的前提,演绎过程就是传播的过程。职教微课视频的视觉设计需基于对工作过程和知识技能的逻辑分析,问题呈现需高度重视情境创建,演绎过程需通过形象化、图形化、故事化、多元化的手段,重视利用镜头蒙太奇方法使画面语言更加生动、引人和容易理解。

3.4 职教微课的制作策略

不同应用情境下的微课应该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态,知识特征、表述方式和视觉设计的多元化需求决定了制作手段的多元化。国内微课制作大多急功近利,囿于技术和形式,制作多以实况拍摄为主,复杂技术应用即诩为创新,殊不知有效教学之真义在于教学智慧和方法,而非技术和手段。微课制作并不一定要利用复杂的技术来表现,而是要基于知识特征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不同教学要求和情境,依据教学表述方式选择技术表现手段。

3.5 职教微课的应用策略

微课应用一般包括课堂和在线教学两种,其目的是促进学习者个性化学习。国外微课大多应用在翻转课堂,国内微课大多脱离其根本目的,课程再现与学习支持概念偷换,毫无应用价值可言。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在线学习,微课都是完整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支持性因素或环节,并不可能用视频替代教学交互活动,所以微课的有效应用关键在于如何支持外在的教学活动以及如何对重难点知识和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演绎。

在不同的知识类型、不同的教学阶段、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下,微课教学应用有所不同。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学习内容的分类是以职业能力开发的学习论为基础,包括初学者职业取向和概况知识、系统工作关联知识、特殊问题领域的细节和作用知识,不同的应用阶段包括课堂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实训、实习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有自主、协作等形式,实训实习一般以工学结合,依托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开展教学。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5

关键词: 应用型;金融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6-0076-02

一、我国不同类型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菲利普·阿特巴赫(Philip Altbach)曾指出,“世界上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项核心特征是异质性。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是一个服务于不同的顾客、拥有不同的目的、接受不同方式的补助、具有不同质量与成就水平的各类高等教育机构的集合体”。 [1] 因此,在安排金融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以及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时,高校应首先确定自己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相对位置,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马陆亭,以我国高等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数、硕士学位授予数、科研经费获取数、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等项目的集中度等指标作为分类依据,将中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四类。 [2] 他认为,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功能虽然依然存在于各层次的高等学校中,但是实施的层次、程度不同,在各高校间的分配不同,也即不同类型的高校与社会的结合点不同”。 [3]

不同类型的院校在金融学专业的培养方式和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应该在教学中鲜明地体现出来。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高等学校层次类别中应属于教学型大学,这类大学的教学层次以本科教育为主,在金融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作为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立足培养人才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素质教育保障人才未来职业生涯的可延展性,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作为实践教学的目标。具体说来,所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综合性的知识储备,熟悉和金融业相关的多个学科的知识,比如财务方面、管理方面;熟悉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流程、基本业务操作,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该类院校的金融专业培养目标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也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研究能力,以备将来向管理精英型人才发展。

根据以上需求,从学生教育计划安排的角度来说,大致分成以下两类:一类是培养普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 其教学的基本思想应是宽口径, 对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不过多深入, 应设置较多选修课,包括财务、会计、管理、营销等,希望学生有一个比较宽厚的基础,使他们能够适应多样化竞争的需要,可以向多方面拓展,能够成为具有较高适应性和竞争力的人才。 第二类是培养金融行业的技术精英型人才的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并熟知行业基本流程,在教学设计方面采用多门实验性课程来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

二、《金融学》课程与后续专业课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

《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课提供理论基础。目前《金融学》课程与后续专业课衔接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1. 在现行课程体系上,《金融学》 课程偏重宏观金融理论,而后续专业课程多偏重微观金融方面,两者衔接性较差。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的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市场化要求金融的微观化,世界金融的运行效率逐渐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 微观金融几乎和所有的实践工作联系在一起。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学专业秉承以理论教育为主的教育思想,以至于在专业培养当中,无论何种类型本科高校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都是以宏观理论分析作为课堂教育的主体,这很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专业基础课过分注重宏观理论,不能和专业课衔接起来,就削弱了《金融学》的专业基础课作用。

2. 课程的知识面覆盖不够。主要是现在《金融学》教材对于一些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和前沿理论的介绍不够充分,特别是对“公司金融”和“投资学”方面,影响学生对后续金融专业课的学习。

3. 现行《金融学》课程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其与其他专业必修课程的联系和衔接,而是单独针对本课程做出界定,缺少在学科体系方面的系统性,不能充分发挥《金融学》课程在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统领和基础性作用。

4. 现行《金融学》教学缺少实践和案例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渠道,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有很多知识仅从理论上加以阐述,学生会觉得非常抽象,难以理解,同样的理论拿到实际中去,就变得生动具体,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但现在的《金融学》教学单纯地把该课程看成是一本理论教科书,只注重对理论的传授,不注重对案例和实践的分析,以及对理论应用的引导,这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来讲,适用性较差。

三、《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目标和原则

1. 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应侧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理论应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为实现该目标,在《金融学》课程教学中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据此系统化地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学改革的原则。(1)加强微观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宏微观理论的平衡发展。在《金融学》教学中,增加诸如公司财务、金融工程、资本市场、资产定价等微观理论的教学内容,坚持宏微观金融理论相结合,提高理论教学的针对性,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拓展性的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2) 课程内容设置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和差异性。一方面,《金融学》课程内容设置要尽量反映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应当是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多领域的宽口径模式,并结合国外的发展和国内的具体国情,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可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院校自身的办学条件自主确定拓展性的内容,体现出和其他类型高校的差异。(3)加强实践教学活动,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渠道,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二)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1. 在《金融学》课程中加大微观金融理论的比重。根据教育部2012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调整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结构,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为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提高适应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要进一步微观化。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金融学》应该首先体现出金融理论的变革,顺应微观化的趋势,增加微观金融方面的内容,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这也是和后续的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相衔接的要求。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出发,按照金融行业的实际需要传授相关知识,培养具备专业应用性和职业适应性的金融人才。

2. 修订《金融学》教学大纲,确保和后续专业课相衔接。李健(2005)认为在教学大纲中包括“基础性教学内容”和“选择性教学内容”两大教学模块是比较科学的。 [4] 笔者认为,应将《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分成相对固定和可变两个部分,给基层教学单位和教师一定的自,以增强教学内容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后续专业课调整的适应性。

3. 改革《金融学》教学模式,注重在联系中创新。《金融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着重于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和创新。通过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达到提高适应性的目的。(1)改进案例教学模式。由于《金融学》课程内容偏重宏观理论, 又由于高校教师大都缺乏实际从业经验,在讲述时难免会偏重理论的阐述、逻辑推理和引证。现代金融学强调实践应用和实证分析,需要开展“引导式”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国内外金融领域的经典案例和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金融事件作为案例的素材,加工整理之后形成由事件、问题、成因、解决措施及政策建议等多个部分组成的完整案例体系,通过课堂分组讨论、 辩论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发散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目的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常见的实践教学环节有两种:一是课堂实践教学,即案例、课程作业、实验、实习(设计);二是专业实践教学,即实验实训、社会调查、校外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金融学实验室是模拟实践教学的主战场,可以使模拟教学成为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4. 持续更新教材内容, 增加辅助和配套教材。 近20年来,金融理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正在加速进行,学术界对金融理论研究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也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同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论证也越来越全面,人们对于微观金融的认知随着金融实践的发展也越来越完善。 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金融学》 必须一方面紧密联系金融实践的最新发展,从基础理论层面进行阐释;另一方面把金融理论研究的成果及时纳入教学体系并在实践中有所体现。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保持常新,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性。另外,还应加强辅教材的建设,编写与教学相配套的《金融学》学习辅导手册和相应的实验实训教学指导手册。

参考文献:

[1]李家福,刘生.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差异化发展[J]. 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马陆亭. 如何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高等学校层次类别的一项剖析[J]. 高等教育研究,1997(2):47-53.

[3]马陆亭.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8.

[4]李健. “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与质量保证体系创建[J]. 中国大学教学,2005(8).

体育微型课基本要求范文6

关键词:微课程;高职院校;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2-0169-04

近年来,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使得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以开发和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微”教学模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在国外,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翻转教室”、密歇根大峡谷大学数学教师“颠倒的教室”,到可汗学院的出现,从最初单一的教学视频开发,到应用微视频和相应的一整套新型组织管理模式,微课程已改变传统课程教学体系,可汗学院被比尔盖茨赞誉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反战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受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和终生学习观念的影响,国内微课程资源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组织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选活动,2012年中国教师报举办了全国首届微课程大赛,2013年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与此同时,“翻转课堂”、“电子书包”、“1∶1数字化学习”、“混合学习”等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学习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目前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阐释微课程的理念和应用前景,对于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也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职业教育是以学生的生活、生存技能的培养为根本目的,职业教育课程以职业活动内容为主,以工作岗位技能为准则进行开发,有其独有的特点。因此,本文旨在论述微课程概念,梳理国内微课程的三种基本类型,进一步阐述微课程应用于职业院校的优势。文中结合高职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核心课程“数字印前技术”中“出血的处理”的制作实例,进一步总结概括出基于ADDIE微课程的设计模型,以期为高职教师制作出优质的微课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微课程的基本内涵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勒罗伊(LeRoy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Napier University)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ture)。“微型课程”又称为短期课程、专题式课程或者模块课程,是在学科范围内由一系列半独立的、小容量的学习单元(学习专题)组成的一种课程形式,英文说法为“Mini Course”和“Mini Lesson”。目前,国内对于微课程的定义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或统一的说法。百度百科中对于微课程是这样解释的:微课程(Micro Lecture)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形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胡铁生认为,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教学视频,通常还包括相应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评测、教学反思、学生反馈等教学支持资源,构成一种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李玉平认为微课程的主要以数字故事为呈现方式,倡导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宗旨是“5分钟完成一次学习,300秒经历一次思考”;黎加厚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国内微课程的主要类型

在网络上进行搜索,会发现关于“微课程”的网站有很多,但是这些网站关于微课程的理解和展示的微课程样例相差很大。通过比较分析,目前国内网站上所搜索到的微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李玉平的微课程,有的是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有的是针对日常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启迪学生的思考,有的是教师教育和培训的课程内容,时间通常都不超过5分钟,关注教学中的小现象,并开发小策略,利用PPT或视频的方式制作成为精彩的数字故事或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利用这种类型的微课程进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和班级文化以及校园文化的建设。(2)教育部及佛山市举办的微课比赛网站上的微课程。2010年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基于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了微课的概念,这一类课程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3)可汗学院的微课程,是一个美国非赢利教育组织通过在线视频课程,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育。该项目由萨尔曼・可汗给亲戚的孩子讲授的在线视频课程开始,迅速向周围蔓延,并从家庭走进了学校,目前已累积上线了2 000多个教学视频,被认为正打开“未来教育”的曙光。这类视频的教学特点是教学者本人不出现在影片中,用的是一种电子白板系统,讲授者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面讲解知识点,整个演算过程通过点选不一样颜色的彩笔,一边画,一边录音,电脑软件会帮他将他所画的东西全部录下来,最后再将这一则录下的影片上传到网络。

微课程应用于高职院校教学中的优势

高职院校的微课程应符合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特色。虽然上述三种微课呈现的方式不同,但作为基于移动学习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程应用于高职院校具有以下三个优势:

第一,微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微课程”以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高职学生课外的时间较多,利用微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而且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微课程,这个知识点可以是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可以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第二,微课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著名国际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博士指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上更加自由,下一代的远程学习将是移动学习。移动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通过调查得知,90%以上的高职院校学生拥有一至两种移动终端设备,这为移动学习提供了设备基础。另外,微课程是移动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学生可以在笔记本、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观看微课程,登陆移动学习平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在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第三,微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形成自主学习资源库。微课程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多的主动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完全离开教师的指导进行探究。事实上,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教师需要扮演内容呈现者、学习帮助者和课程设计者等多重角色,使得学生根据实际的需要寻找或构建支架支持其学习。微课程以知识点为核心,课程资源中可以使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是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资源形式。

微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应用探索与实践

(一)利用ADDIE模型进行微课程的设计

ADDIE模型是一套有系统地发展教学的方法,是用于职业培训课程开发的模型之一,ADDIE模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要学什么(学习目标的制定)、如何去学(学习策略的应用)、如何去判断学习者已达到学习效果(学习考评实施)。ADDIE模型就是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发展(Develop)、执行(Implement)评估(Evaluate)的整个过程。我们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在ADDIE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利用ADDIE模型设计具体的微课程的开发流程,确保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零距离”对接。为此,笔者设计了微课程教学设计的流程,如图1所示。

分析 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分析和课程内容分析,其中课程内容分析就是对微课程的选题,如果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看懂的内容,就不需要制作成为微课程,只有教学当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才有必要制作成微课程,给学生一个有效的学习支架。

设计 内容包括课程的内容结构、表述方式和视觉设计。内容结构指对已确定的教学内容怎样教的一个总体思考,其中重点是教学过程的推进顺序。具体涉及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的时间和学生活动的时间,分配好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时间,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过渡,使整个微课程节奏紧凑,环环相扣,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开发 内容包括微课程的制作方式、现场录制和后期加工等。微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制作方式,可以用录像机拍摄将整个教学过程拍摄下来,或者根据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成PPT,利用录屏软件教师一边演示一遍讲解。不管采用哪一种方式制作,都要保证微视频的质量,字幕大小合适、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

执行 具体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中辅导、课后总结等。微课程的实施和开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微视频应用于课前预习,微练习、微反思以及微点评等一系列配套及拓展的微教学资源需要提供完备,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课,发挥更大的学习效益。

评价 内容包括微视频的评价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微视频是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视频是否简明扼要的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点拨难点,突出注意点,语言文字表述是否清晰有条理,易于学生理解,画面是否合理布局等都是微视频评价的标准。对于微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会涉及是否恰当运用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流畅顺利的进行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一个富有乐趣,有益于学习的微课程。

(二)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实例――“出血的处理”

课程内容分析和学习者分析 “数字印前技术”是高职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印前处理的相关基础知识、印前系统的组成结构、印前图文处理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出血的处理”虽然是印前图文处理部分的一个“微”问题,但是却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与“出血”相关的实际问题,但在传统的教材中,通常是对“出血”的基本概念进行文字介绍,学生往往一知半解。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一年级印刷图文专业的学生,学生已经学习了印前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图文信息的输入和图像处理,掌握了常见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但是对印刷的背景知识了解不够,学生要掌握好“出血”的使用范围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选择“出血的处理”内容来做微课程。

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环节设计 在“出血的处理”这个案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分别明确本节的知识目标为了解“出血”的概念,理解“出血”的使用范围,掌握“出血”的标准;技能目标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给设计的稿件设置“出血线”;情感目标为通过“出血线”的学习规范印前检查的流程,在设计制作作品之初养成设置“出血线”的习惯。整个教学过程分为情景引入、背景知识介绍、构建新知、实践操作、任务小结、布置作业等六个小环节构成。

制作方式和后期加工 微课程前面三个小环节采用教师出镜的方式,利用便携式录像机将教师授课的教学过程拍摄下来。教师教学应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使学生有更直观的认识。在实践操作环节,同时打开视频录制软件Camtasia Studio、教学PPT和设置出血的编辑软件Coreldraw开始录制,教师一边演示一遍讲解,还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多媒体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利用后期编辑软件Premiere进行必要的声音和字幕的处理和美化。

课前预习和课中辅导 将制作好的微视频上传到学习辅助平台或QQ班级群,上课之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完成后学生记录下自己预习所遇到的难题,到课堂上可以展示自己自学的内容,也可以就自己没有弄懂的内容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如果学生仍然存在不懂的地方,微视频可以重复进行课中辅导和课后总结。

教学评价 微视频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习辅助平台提供的查看订阅人数、点击数和信息回复等功能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则可以采用调查问卷和学生访谈的方式反馈学生的个人学习效果和实际掌握的技能,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做出反馈,提供不同层次的练习。

(三)微课程实践的成果

通过对武汉城市职业学院2012级印刷图文专业的学生进行微课程实践教学,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学视频资源的视觉效果较好,教学视频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知识结构清晰,长度适中便于观看,同时也提出视频的互动性评价还有待于加强。

结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在高校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通过微课程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但从微课程设计和开发的角度来说,需要进一步重视评价环节的设计和学习支持系统的提供。相信在未来,随着以微课程为代表的新兴教学资源的不断推行,微课程将纳入正式学习、终身学习的体系,建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对接,让学习真正做到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73.

[2]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21.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EB/OL].(2012-03).http:///zong_

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shtml.

[4]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5]张民选.模块课程:现代课程中的新概念、新形态[J].比较教育研究,1993(6):11-13.

[6]罗丹.微型课程的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7]刘素琴.中小学教育中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8]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1):65-69.

[9]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5.

[10]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11]刘永和.“未来教育”与“未来的教师”[J].班主任,2013(11):29:31.

[12]查有梁.“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构(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