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例6篇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1

1.1调查对象

2010年1~10月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光荣街道选取本地居民对外出租房屋、幼儿园作为调查点,随机抽样调查200名外来流动儿童,其中男107名,女93名;年龄0~6岁,平均(3.4±1.5)岁;在齐齐哈尔市铁锋区光荣街道居住时间4个月~4.5年,平均(17.4±6.1)个月。另根据2010年统计的“五苗”建卡接种资料,在抽样调查区域内随机抽取200名有本地户口的常住儿童为对照组。两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及家长文化程度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调查内容及方法

在社区基层组织和学校、幼儿园的协助下核实外来流动儿童身份,按预先设计的调查表直接询问儿童及其家长,并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证,对未接种的对象进行单独走访。重点调查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PV)、麻疹疫苗(MV)、乙肝疫苗(HBV)和百白破疫苗(DPT)“五苗”的接种情况。

1.3统计学

处理采用SPSS15软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户籍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比较调查区域内,外来流动儿童中未爆发大规范的传染病,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漏办证、漏建卡、漏接种现象普遍存在。200名调查对象中,“五苗”接种率仅6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9.5%(P<0.01)。见附表。

2.2新的社区管理模式实施后的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各社区均采取了相应对策,在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模式1年后再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原调查范围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建卡率达99.7%,发生相应传染病除麻疹2例外,其余为0,基本消除了传染病隐患。

3讨论

3.1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因素各地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都存在流动儿童底数不清、总体接种率不高、查漏补种工作不能落实等问题。

3.1.1流动儿童家长对孩子防病保健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由于疫苗可预防的白喉、脊髓灰质炎已基本消灭或控制,乙脑、百日咳、流脑等传染病的年发病率也大大降低〔2〕,于是有些家长只知道有病看病,而不知道无病预防,加之忙于打工、经商,无暇主动让孩子接受免疫接种,少数儿童家长因躲避计划生育等原因而故意回避与社区干部接触,从而导致了部分流动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的现象发生。

3.1.2流动性大

流动儿童的家长无固定职业、家庭无固定住址,使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无法及时掌握流动儿童的数量及接种情况,难以建卡、建簿,即使已建卡接种的儿童,也难以完成全程免疫。

3.1.3工作缺少监督机制

由于户籍限制的统计困难,多数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未将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纳入工作计划中,更不可能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加之社区卫生组织经费不足,致使部分计划免疫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社会责任感。

3.2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社区管理模式的构建影响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多种多样,但主要还是缺乏一个有效的管理模式,而管理模式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齐抓共管、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和管理措施的多管齐下。

3.2.1建立社区外来儿童保健网络在政府协调支持下,建立以社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妇联、公安、教育部门积极参与的社区外来儿童保健网络,有关部门在为流动人口办理落户、登记、居住证等手续时,要通报相关信息,并动员、督促适龄流动儿童及时接受预防接种;学校、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儿童入园、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督促其监护人及时进行儿童计划免疫〔3〕,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3.2.2加大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宣传范围要集中在车站、码头、出租房屋、建筑工地、劳务市场等外来流动人口集中的地方,针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特点,采用广播电视、报刊、发放宣传单、在社区办墙报、宣传栏、标语及发送手机短信等多种宣传方式,宣传内容除法律法规外,重点要宣传计划免疫的意义、优惠政策等,在“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还可举行一些形象生动的大规模宣传活动〔4〕。

3.3.3落实政策,提供财政支持和经费保障政府要对开展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对贫困外来儿童减免费用,对基层预防保健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3.3.4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各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建立健全儿童计划免疫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卡簿登记,同时要对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完善设备,提供物质保障。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707-01

预防接种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疾病防控措施。是国家法律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工作的成败,直接影响到全国人民的健康。为认真贯彻执行《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进一步加强我市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防止差错事故,使免疫接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现将本市近叁年在本院预防接种科预防接种儿童归纳,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1至2013年在本院预防接种科门诊持《预防免疫接种证》。医生凭证免疫接种,并在证上登记免疫接种的疫苗名称、日期、疫苗批号等,并预哟下一次要免疫接种的疫苗及时间。其期间所接种的儿童。

1.2 方法 统计列表叁年儿童的预防接种人数及次数,以卫生部预防接咱工作规范中,国家免疫规划五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为标准,记录国家强制规定的儿童五苗合格接种率,自费自愿接种数,接种期内的不良反应儿童,论证探讨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意见。

2.2 持证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 持证儿童的“五苗”合格接种率都大于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基本不存在免疫空白和免疫薄弱人群。自费疫苗接种情况和疫苗价格与知识认识程度相关。

2.3 预防接种的副反应与疫苗注射品种相关,为发热和注射部位红肿等症状可以预见和告知,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危及生命和有严重后遗症,未发生注射疫苗后严重副反应而造成的公众影响事件。

3 讨论

中国自1978年实施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国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6种疾病的发病人数共3亿人次,减少相关死亡400万人。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针对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为控制传染性疾病和保护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预防接种已成为控制传染性疾病的首选策略。随着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及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的逐步实施, 公众对接受常规免疫接种也逐步由被动变为主动, 并逐渐向好方向发展,但还有待完备的地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宣传教育

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的加大,儿童预防接种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群众预防接种的认知和对预防接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使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引起公众关注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似乎越来越高 ,但实际上真正属于疫苗异常反应的案例是十分罕见的 。因此,在作出明确诊断的同时必须给予受种儿童家长和公众明确的解释,正确引导大众传媒的渲染,避免引起公众疑虑和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3.2 建立健全预防接种管理制度

只有完善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才是安全有效接种的重要保障。计划免疫工作在开展之前,必须制定工作目标,这是做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前提。

3.3 严格警惕和控制副反应的发生

严格掌握接种禁忌症:

3.4.1 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4.2 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3.4.3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3.4.4 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3.4.5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3.4.6 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3.4 掌握接种的一般反应及处理

让家长了解一定的接种反应,对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立良好医需关系的重要保障。

局部反应 接种部位出现红晕、浸润并有轻度肿胀和疼痛。多在接种后12~24小时内发生,此反应一般在48~72小时内消退,很少持续3~4天,一般无需处理;红肿特别明显,直径>2.5m的给予75%酒精涂擦。

全身反应 全身症状轻的有疲倦感、头晕、周身不适,无需处理(应加强观察,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重的则有头痛、发热(体温可达38.6℃以上)、寒战、恶心,甚至呕吐、腹痛、腹泻等,可作对症治疗。

预防接种后的护理

要注意休息,不要跑跳过多,2天内不要洗澡,避免感冒。

保护打针部位的清洁,不要用手搔抓,避免引起局部化脓感染。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 卫生部.2005年《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3] 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2006,11,2.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 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

[中图分类号] R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0(b)-0118-06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化,社区卫生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疾病防控网络的“网底”,是防控传染病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关口[1]。而传染病的防控——隔离治疗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都依赖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全面配合。新《传染病防治法》(2004)中规定,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承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相应的传染病防治工作[2]。《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服务管理规范》也明确规定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应尽的各项职责。在社区内早期识别和发现可能的传染性疾病,对于防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1]。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系统逐步完善的阶段,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托幼机构是幼儿相对集中的场所,幼儿群体如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能力,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就很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流行[3]。没有进入托幼机构的学龄前儿童往往为散居状态,缺乏统一管理,在社区中常常成群活动,为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机。流动儿童的管理则更为困难,其基础免疫疫苗接种往往较低[4]。因此,学龄前儿童的传染病防控是社区儿童传染病防控的重中之重。本研究某社区2008年传染病发病率前10位的疾病中,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都是儿童中常见的传染病[5]。但既往研究中针对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的研究较少,因此了解该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谱对确定防控重点疾病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为了解社区学龄前儿童现行传染病发病情况,为今后学龄前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笔者于2011年3~9月,对北京市某社区进行了传染病防控模式的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学龄前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的调查对象为居住地点为该社区,发病年龄为0~6.5岁的所有儿童;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的调查对象为地址在本调查社区内的所有托幼机构。

1.2 研究方法

1.2.1 社区内居住的学龄前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调查

社区内居住的学龄前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调查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从系统中选择2008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的发病报告信息,然后筛选出居住地址在该社区、发病年龄为0~6.5岁的儿童,剔除记录中“审核状态”为“删除”的病例,资料导出格式为Excel表格。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儿童性别、年龄、户籍、散居/托幼状态、发病时间、疾病名称。

1.2.2 社区内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调查

社区内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资料来源于该社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对该社区托幼机构进行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托幼机构名称、举办性质、拥有儿童人数、拥有教师人数、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托幼机构内儿童发生传染病的名称及发病时间。

1.3 质量控制

1.3.1 专家论证

对研究计划包括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等进行严格的专家论证,在此基础上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

1.3.2 现有资料收集

选取权威的资料来源,免疫接种资料来源《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传染病报告资料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托幼机构资料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托幼机构普查资料。资料收集后进行进一步核对,去除重复、无效的记录。

1.3.3 资料录入

资料录入前首先经过专人核查,保证资料的完整。数据由专人录入,并对录入数据进行核查,以确保录入正确。资料分析时,对于数据中的项目缺失值进行核对。

1.4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方法

1.4.1 社区居住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将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筛选摘录的Excel表格导入SPSS 18.0,对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描述传染病构成特点及时间分布。

1.4.2 托幼机构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

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健科对该社区托幼机构的调查记录整理成Excel表格,导入SPSS 18.0,对幼儿园的师生比、幼儿园各传染病发病率进行描述性分析。

1.4.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区内居住的学龄前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

2.1.1 2010年7月~2011年6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构成

2.1.1.1 一般资料 该社区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传染病报告发病的0~6.5岁患儿131例,平均年龄为(2.4±1.5)岁,其他一般情况见表1。

2.1.1.2 疾病种类 该社区0~6.5岁儿童2010年7月~2011年6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构成如表2所示,消化道传染病中发病构成比最高的为手足口病,呼吸道传染病中发病构成比最高的为水痘。总发病构成比顺次最高的3种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细菌性痢疾,均为消化道传染病。

2.1.2 不同类别儿童发病情况比较

2.1.2.1 本市户籍与外地户籍儿童发病构成比较 该社区本市户籍0~6.5岁儿童2010年7月~2011年6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构成比最高的3种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而外地户籍儿童报告发表最高的3种传染病依次为水痘、手足口病和猩红热,发病构成情况见表3。经检验,本市户籍与外地户籍0~6.5岁儿童的发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1.2.2 散居儿童与托幼儿童发病构成比较 该社区散居0~6.5岁儿童2010年7月~2011年6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构成比最高的3种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托幼儿童报告发病最高的3种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和猩红热,发病构成情况见表4。经检验,散居与托幼0~6.5岁儿童的发病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1.3 发病时间分布

该社区0~6.5岁儿童2010年7月~2011年6月各传染病报告发病时间分布见表5。手足口病发病主要集中在5~9月;其他感染性腹泻全年均有发病,以6月发病最多;细菌性痢疾全年均有发生;水痘主要发生在11~1月;猩红热主要发生在6月。

2.1.4 不同年份传染病报告发病情况比较

2.1.4.1 消化道传染病 该社区0~6.5岁儿童2010年7月~2011年6月与2009年7月~2010年6月及2008年7月~2009年6月消化道传染病发病情况比较见表6。2010年7月~2011年6月手足口病发病例数比2009年7月~2010年6月有所下降,但比2008年7月~2009年6月有所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例数逐年上升;细菌性痢疾发病例数比前两年有所上升。

2.1.4.2 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比较 该社区0~6.5岁儿童2008年7月~2011年6月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见表7。2010年7月~2011年6月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发病例数较前两年均有显著上升,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及麻疹发病例数较2009年7月~2010年6月有所下降。

2.1.5 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情况

2.1.5.1 托幼机构一般情况 该社区内共有幼儿园15所,公立幼儿园3所,拥有儿童894人;私立幼儿园12所,拥有儿童443人。从儿童教师人数比来看,公立幼儿园平均师生比为1∶4.61,私立幼儿园为1∶6.82。公立幼儿园儿童教师人数比低于所有幼儿园的平均值,且均低于5;私立幼儿园儿童教师人数比分布不均,有3所比值超过10。

2.1.5.2 托幼机构2010年7月~2011年6月传染病发病情况 该社区托幼机构2010年7月~2011年6月无传染病聚集发病报告,散发传染病中发病最多的为手足口病,其次为水痘。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猩红热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依次为1.27%、0.45%、0.07%、0.22%、0.22%和0.07%。各传染病散发病例在公立、私立托幼机构间的分布见表8。

3 讨论

3.1 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是该社区儿童消化道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从2010年7月~2011年6月传染病报告发病来看,该社区学龄前儿童消化道传染病发病以手足口病最多,共54例,其次是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分别发病29和21例。构成顺次与2007~200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托幼机构儿童类似[6]。从与前两年的比较来看,手足口病在该社区的发病一直居于首位,且在2009年7月~2010年6月达到了99例发病,2010年7月~2011年6月发病例数较2009年7月~2010年6月虽有所下降,但比2008年7月~2009年6月发病数仍有上升。所以手足口病是该社区学龄前儿童传染病防控的首要疾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应在发病高峰时间前就做好该传染病的防控准备。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严重时可引起死亡。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作为传染源,主要通过密切接触或粪-口传播,至今尚无疫苗可以预防,也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治疗。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该病在须申报疾病(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中居第4位(每100 000人口中有19.3人发病)。原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起,将该病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手足口病的社区预防,着重于依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做好疫情的主动发现和疫情的报告工作,并协助开展流行现场的调查与处置,协助落实各项防制措施。要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指导、帮助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同时组织社区各方面力量,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重对居住拥挤、流动人口聚集或卫生设施和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采取集中整治,以改善社区环境卫生状况[7]。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发病例数也比以往有所增长,且位于所有传染病发病的2、3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该社区学龄前儿童其他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痢疾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特征,这与《传染病学》[8]中描述的夏秋多发不一致。其他感染性腹泻是指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是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感染,在我国被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研究显示,正确的喂养方式、卫生习惯和提高儿童营养等措施是降低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关键因素。很多研究显示,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轮状病毒都是导致儿童感染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9]。而轮状病毒疫苗是我国免疫规划二类疫苗,可自愿进行接种。鉴于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病率以及轮状病毒性腹泻所占比例之大,在该社区可以加强对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的宣传。细菌性痢疾在我国作为乙类传染病管理,其传染源为患者及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粪-口传播为主[10]。目前的痢疾疫苗免疫力只能维持6~12个月,且不同菌型间无交叉免疫,所以防控细菌性痢疾的主要措施仍是管理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且应彻底治疗至粪便培养为阴性;同时应做好卫生宣传工作,做好三管一灭[8]。

3.2 水痘和猩红热是该社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重点

该社区学龄前儿童2010年7月~2011年6月呼吸道传染病发病较消化道传染病少。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例数最多的两种疾病依次为水痘、猩红热,发病例数分别为14、6例。

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水痘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1 ~1月。与往年相比,发病例数有明显上升。水痘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水痘患者为唯一传染源,其传染性强,易感儿接触后90%发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空气飞沫传播[8]。水痘疫苗为免疫规划二类疫苗,可自愿、自费进行接种。所以除了对传染源进行早期隔离治疗、加强通风换气与消毒外,接种水痘疫苗是保护儿童免受水痘危害的重要方式,应加大宣传力度。

由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猩红热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月,这与《传染病学》[8]中介绍的以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不一致。与往年相比,猩红热发病例数有明显上升,应引起重视。猩红热是一种细菌感染性传染病,在我国被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均为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产生持久的免疫力,但抗菌免疫有型特异性,不同型间无交叉免疫。由于猩红热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咽峡炎,2 d后才出疹,所以猩红热的预防措施为当托幼机构中有本病流行时,对咽峡炎或扁桃体炎儿童应按猩红热进行隔离治疗[8]。

该社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儿童人数较往年也有所增长。流行性腮腺炎的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且疫苗接种效果好[8]。值得注意的是,如前面计划免疫部分所述,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为我国免疫规划一类疫苗,但本社区流腮疫苗基础免疫接种合格率仅为92.4%,与北京市朝阳区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且流动儿童接种合格率显著低于户籍儿童。这可能是该社区流行性腮腺炎仍有不少发病的原因。该疾病在发病前数天患者就开始排除病毒,所以用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主动免疫是防控该疾病的重点[8],社区内应加大对流腮疫苗接种的管理工作。

另外,2008年7月~2011年6月均无风疹发病,2010年7月~2011年6月却出现1例,也应引起一定重视,防止在今后继续上升。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感冒及麻疹发病较以往都有所减少或已无发病,说明该社区这些传染病管理方法适宜,应总结管理经验,继续保持。

3.3 不同类型学龄前儿童的发病构成有差异,手足口病和水痘是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重点

从本市与外地户籍儿童的发病谱比较来看,本市户籍儿童发病构成中所占比例最高的3种疾病分别是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及细菌性痢疾,而外地户籍儿童最高的3种疾病分别是水痘、手足口病和猩红热,同时流行性腮腺炎所占比例也较高。可见,本地户籍儿童发病以消化道传染病为主,而外地户籍儿童则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所以在进行传染病防控时应给予不同的侧重。

从散居与托幼儿童的发病谱比较来看,散居儿童发病构成比最高的3种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细菌性痢疾,而托幼儿童最高的3种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和猩红热。这与本次托幼机构传染病发病调查的手足口病和水痘发病率最高一致。所以在散居儿童中主要以注意日常卫生、预防消化道传染病为主;而在托幼机构中,应该以呼吸道传播疾病以及接触传播的疾病防控为重点。

[参考文献]

[1] 杨雪松,侯文娟,杨威,等.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8):572-575.

[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6-7.

[3] 王文军,张璟,刘琥.济宁市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7-428.

[4] 鲍建敏,胡红艳,任建华.广州市越秀区登峰街道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3):446-447.

[5] 常艺,刘民,刘艳俊,等.北京市某社区2008 年报告传染病发病资料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A):769-771.

[6] 李龙建,刘英,曹殿起,等.北京市门头沟区2007~2009 年儿童传染病疫情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5):1107-1111.

[7] 李兰娟.手足口病[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6-35.

[8] 彭文伟.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6-153.

[9] 林羡华,冉陆,马莉,等.2010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报告病例信息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5):385-389.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 儿童;计划免疫;查漏补种;接种率

计划免疫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最有效、最安全、最经济的措施, 而查漏补种是对适龄儿童包括流动儿童、计划外生育儿童进行摸底, 对未建卡或建证儿童进行卡证补种和补建, 然后对未免疫的儿童全程免疫[1]。本文主要探究儿童计划免疫行查漏补种对接种率的影响评价,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20个门诊接种点行计划免疫的儿童200例,将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 每组100例。其中,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61:39;年龄4~15岁, 平均年龄(9±4.6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63:37;年龄5~14岁, 平均年龄(9±3.1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干预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的预防接种, 研究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工作, 实施方法为, 每月与儿妇计划生育部门认真核对本辖区内出生、流入与流出的儿童情况, 降低漏卡的儿童。注重儿童的基本资料填写和收集, 包括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 并询问儿童近期有无去外地的情况[2]。每两三个月做一次查漏补种工作, 做好入托入学验证工作, 方便及时进行补证补种。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区域, 如私立幼儿园门口, 可以张贴接种通知。积极与社区工作人员协作, 深入了解流动儿童的分布, 以督促流动儿童到接种点接种。每年不定期的开展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相关活动, 并做好免疫接种宣传发动工作[3]。

另外, 儿童的补种原则是:对未接种免疫规划的儿童, 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免疫程序行补种;对未完成国家疫苗免疫规定剂次的儿童, 可以行补种未完成剂次[4]。

1. 3 评价标准 某种疫苗的实际接种人数占接种人数的百分比就是该疫苗的接种率, 我国要求一类疫苗适龄儿童应以乡为单位, 接种率要在90%以上才算达标, 反之, 则为不合格, 且一年后行行接种的儿童进行检查统计。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对所有儿童进行统计, 研究组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行免疫规划疫苗后, 接种率达到95%以上, 其中, 4~8岁的儿童建证率达99%;对照组辖区内的适龄儿童行免疫规划疫苗后, 接种率达到73%以上, 其中, 5~8岁的儿童建证率达80%, 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计划免疫是消除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易感人群的接种率, 以最终消灭传染病。儿童行预防接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 而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却是反映计划免疫质量的重要指标[5]。

目前,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难以达标的主观原因是大部分家长缺乏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 对预防接种也不够重视;客观原因是儿童流动性加大, 增加了工作的管理难度。如何提高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的接种率成为广大计免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常辖区接种单位需要掌握辖区内儿童的接种情况, 其中也包括流动儿童, 对漏证、漏卡的儿童进行补证、补卡和补种[6]。若有些儿童未按时补种, 可以上门督促、电话通知等方式, 使每位没有接种禁忌证的儿童都得到及时补种。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宣传免疫规划知识, 引导家长配合共同做好查漏补种的工作。

本次研究表明, 对适龄儿童行计划免疫规划疫苗后, 研究组以全面的查漏补种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接种, 儿童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说明查漏补种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手段, 切实可行, 可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率。对影响接种率的因素应进行回归分析, 如儿童的居住类型、出生地点、家庭子女数、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儿童排行等影响因素, 其中, 家庭年收入和父母文化程度是影响儿童接种的保护因素。由于部分家庭子女数多且住所不定, 在院外出生的儿童一般接种率都比较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对流动儿童行计划免疫管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 通过建立儿童计划免疫管理队伍, 加强对超生儿童、院外出生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管理与健康教育, 使其主动积极参与到计划免疫工作中, 还要加强免疫接种查漏补种工作, 进而提高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综上所述, 计划免疫就是为了提高易感人群的接种率, 消灭传染病。通过制定查漏补种的相关管理办法, 计划免疫工作单位应积极主动与各医院联系, 对辖区内的儿童进行查漏补种, 并加强宣教, 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高疫苗的接种率与合格率。

参考文献

[1] 戴兵兵.计划免疫接种率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6(34):182-183.

[2] 赵翠燕.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分析与研究.河北医学, 2012,6(4):121-122.

[3] 高月平,郭惜珍,陈少虹.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及护理管理的效果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3(7):154-155.

[4] 田桂林.探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社区护理方法.中国医药指南, 2013,7(31):163-164.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5

【关键词】 乙肝疫苗;儿童计划;免疫效果

【中图分类号】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183(2013)11-0287-02

乙肝(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和正常生活的传染性疾病,它在我国的传播范围广、覆盖面积大,早已成为我国最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年龄越小,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越大,所以对早产儿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是防控乙肝病毒的首要措施。在2002年,乙肝疫苗被纳入儿童计划中,我省在计划纳入前后对儿童的乙肝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感染率进行调查,下面对免疫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2年通过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我省各个城、乡、镇共3000名1~5岁儿童,其中城市儿童789名,农村儿童2211名;2012年,随机抽取我省各个城、乡、镇3000名1~5岁儿童,其中城市儿童1323名,农村儿童1677名。

1.2 一般方法:2002年,调查走访儿童的家长(监护人),查阅其乙肝疫苗接种卡或证的记录。取儿童手指或耳垂血,用胶体金检测试纸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乙肝病毒表面抗体;2012年,查看儿童预防接种卡、证的记录,完成调查表的填写,现场走访的同时采集儿童静脉血2ml,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将血清分离后送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ELA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方法)方法测试人体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的含量。分析首针、全程以及全程及时接种率,乙肝病毒的阳性率、乙肝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的阳性率。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2 结果

2002年,全省抽样调查3000名1~5岁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为49.52%,全程接种率为53.76%,全程及时接种率为50.12%。随着年岁的增长,3类接种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并无统计学意义。其中城市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8.98%、83.22%和76.95%;农村儿童的分别为40.32%、43.66%和40.22%;城市儿童各接种率均高于农村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乙肝病毒呈阳性的儿童仅占2.21%,抗体呈阳性的儿童占据26.98%,有接种史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远高于无接种史的儿童,分别为28.55%和16.13%。

在2012年,农村儿童接种率较于2002年提升了将近一倍,城市儿童的接种率处于一致的水平;在家出生的儿童的各接种率远低于在全省范围的各项接种率;儿童的乙肝病毒阳性率低于2002年,抗体和抗体核心阳性率远高于2002年;此外,有接种史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为72.88%,未全程接种的儿童的抗体阳性率为5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2002年。

3 结论

根据以上结果可知,自乙肝疫苗纳入本省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后,儿童的首针、及时及全程接种率有了显著提升;城市儿童的接种率一直高于农村儿童的接种率,而农村儿童的接种率10年来也显著上升。这些数据都表明,我省的接种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另外,依据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可知,我国乙肝病毒的儿童感染人数比例稍少于2002年,同时显著少于1992年全国乙肝血清学调查结果中的阳性乙肝儿童患者,而抗体率及核心抗体率的上升比例为2倍左右。由此可见,在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后,儿童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大大提升,从根源上对乙肝病毒的传播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

此外,在家中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远低于全省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可见在家出生的儿童缺乏防止乙肝的知识、接生人员或地方的卫生所的从医人员并不负责,并且新生儿童的出生地点的交通并不方便、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也会影响乙肝疫苗的接种率。所以,日后的接种工作的重心应当放在在家出生的儿童身上,加强对乙肝在农村等偏远地方的科普,使育龄妇女了解乙肝的危害性以及接种乙肝疫苗的好处,积极配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加强对农村接生员和地方卫生所从医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接种乙肝疫苗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责任心。

乙肝在我国的覆盖范围极广、传播速度极快,乙肝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是慢性肝病、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引发症,及早为儿童注射乙肝疫苗能够有效防控乙肝病毒的侵犯,对其传播起到很好的扼制作用。总之,随着儿童计划的深入开展,我国乙肝疫苗接种率不断攀升,抗体阳性率也处于上升趋势,同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也有所下降,乙肝作为一种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全员积极配合乙肝疫苗的接种和防控工作,为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艳辉.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效果分析[J].西部医学,2013(05):747-748

[2] 徐艺,张少白,夏雪琴,刘西珍,刘毅,张峰.陕西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效果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12):1506-1507

儿童感染管理工作计划范文6

【关键词】麻疹;流行现状;防控对策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在推行麻疹减毒活疫苗(MV)之前,麻疹病毒感染了全世界95%~98%的<18岁儿童,人们普遍认为麻疹的感染是不可避免的。麻疹的危害性在于并发症,其中造成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肺炎、喉炎及脑炎。麻疹减毒活疫苗(MV)使用前,全球每年因麻疹死亡约250万人[1]。麻疹减毒活疫苗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成功和广泛使用以来,由于其持久及终身免疫效果,保护了全球范围<8~12月龄乃至年龄更大的儿童。但是,在麻疹减毒活疫苗(MV)使用40多年后,尽管麻疹减毒活疫苗列入了计划免疫,对8月龄以上婴幼儿实施免疫接种,但近年麻疹流行仍以散发与局部爆发模式并存,威胁着婴幼儿健康。因此,掌握麻疹发病现状和特点,采取相应控制对策尤为必要。

1麻疹发病现状与特点

1.1麻疹发病现状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目前我国麻疹疫情形势严峻,2008年1—2月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上升近60%,部分地区有爆发和流行,而且麻疹患者高发年龄从以往1~5岁的幼儿,转到8个月以下的婴儿和20岁以上的成年人[2],出现明显的以青壮年、成人和小月龄儿童发病为主的“双相移位”现象[3]。1991—2004年浦东新区的麻疹发病资料显示,该区麻疹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10万左右,而从2005年开始,该区的麻疹发病率急剧升高,明显超过历年一般发病水平[4]。

1.2麻疹发病特点流动人口麻疹发病已经成为流入地麻疹控制的重点,连玉峰等报道,珠海市1993—2002年常住人口麻疹发病率波动于1.40/10万~3.05/10万之间,暂住人口则波动于2.31/10万~35.27/10万之间,其占当地麻疹发病的构成超过70%。石增宝等对1994—2001年临沂市流动人口传染病发病的分析中表明,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率为13.85/10万,户籍人口的发病率为8.35/10万。李国斌对2003—2006年临武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显示,流动人口的年均发病率为80.99/10万,是常住人口年均发病率10.59/10万的7.65倍。

1.3麻疹发病因素在人们的印象中,6个月以内的婴儿一般不患麻疹,因为婴儿出生时带有来自母亲体内的被动免疫抗体。近年来,由于儿童期接种过麻疹疫苗的母亲,在妊娠时体内麻疹病毒的抗体已下降,这样的母亲所生的孩子没有从母体获得麻疹的先天性免疫,所以在6个月内仍有患麻疹的可能。资料显示:接种一次麻疹疫苗是不能终身免疫的,免疫力仅可维持15年,以后就减弱、甚至消失[5],抗体消失后的人群又成为新的易感人群。20岁以上成人当时接种的MV效价不稳定,接种剂量少,且MV接种率不高,存在较多的免疫空白,一旦感染麻疹病毒,即会导致麻疹发生。另外,外来流动人口大多由内地农村进入本市,婴幼儿及成人由于免疫缺失,进入城市后居无定所,卫生状况差和易感性强也是麻疹发病的重要因素。

2麻疹的控制

2.1政府重视2006年11月卫生部制定了《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说明麻疹发病现状已经引起政府重视,并明确了我国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实践证明,芬兰、匈牙利、美国等采用2针免疫接种率>95%,消除了本土麻疹。第2针MV接种可以为未接种第1针和初次免疫失败的儿童再提供一次免疫接种的机会,减缓因未接种第1针而造成易感人群累积。全国各省市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采取常规免疫2针接种率>95%,辅以初始强化免疫和后续强化免疫,加强监测和疫情控制,已成为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工作措施和工作目标。

2.2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宣传上海有外来流动人口500多万,遍布全市各区县,尤以城乡结合部为甚。宝山区有外来流动和务工人员40多万,他们居无定所,流动性强,加上卫生意识淡薄,是防控麻疹发病的重点对象。如何做好外来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和提高接种率,一直困扰着预防保健工作人员。因此,政府应加以协调,各街道居委和乡镇所属村委及所辖学校、幼托机构与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形成排摸网络。根据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排摸不漏户,登记不漏人,宣传全覆盖,使适龄婴幼儿童及时进行麻疹接种,从源头上控制麻疹发病。同时对入托、入学的外来流动儿童免疫缺失对象,在入托、入学前做好2针麻疹疫苗接种,同时可以考虑将麻疹疫苗初免月龄从8月龄提前到6月龄。杜绝因抗体缺失而引发麻疹病例的发生。

在开展网络、电视、广播宣传形式的同时,社区、乡镇利用版面、宣传画、黑板报、宣传折页等多种方式进行防控麻疹宣传活动,尤其在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地、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应采取经常走村入户,对外来流动人口反复进行传染病预防和麻疹防控宣传,提高他们的卫生防病意识和适龄儿童免疫接种主动参与意识。对流动儿童和薄弱地区利用麻疹强化免疫宣传、4.25计划免疫宣传等时机进行调查、补种,最大限度地消除麻疹疫苗“零剂次”人口比例。

2.3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还有4年多时间,预防保健工作者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责任大的局面,要完成这个《行动计划》,必须做好仔细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措施,必须协调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认真仔细做好工作。医疗机构在麻疹高发季节,要做好预检分诊、隔离治疗工作,疾控机构要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观察,根据麻疹控制的需要,对周围人群迅速开展应急接种,控制疫情的扩散蔓延。还应加强自身责任意识,发挥社区协同优势,使麻疹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仍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强麻疹疫苗接种的管理,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特别是成年人的强化免疫。控制传染源是控制麻疹流行的主要途径。特别要做好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宣传,提高对防控传染病的认识,经过努力贯彻和完成好卫生部《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保障婴幼儿童健康。

【参考文献】

1陈伟文,陈志,侯春霞.2006年茂名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8,8(1):82-83.

2中国新闻网.麻疹疫情出现新动向,婴儿预青壮年成高发人群,2008-6-12.

3常虹,唐岩.沈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策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8,22(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