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的好处范例6篇

医学检验的好处

医学检验的好处范文1

【关键词】医学检验人员;自身感染;预防

检验科是医院进行医学检验的主要场所,对于患者病情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检验科也是医院自身感染的“重灾区”。医学检验人员是医学检验工作的从事者,自然也是感染的高危人员。本研究主要针对医学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依次给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1医学检验环节的感染情况分析

1.1标本的采集和留取

标本的采集和留取是医学检验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检验人员不仅需要处理大量标本,还要处理相关采集器具。当被采集者人数较多时,易出现现场管理混乱情况。在这种环境中,检验人员很容易接触到感染源,造成感染。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由于对被采集者的情况不了解,如果采集人员没有做好相关预防措施,也会增加其自身感染的发生率[1]。

1.2标本转送

一般情况下,标本的转送均由检验人员完成。转送容器需要经常接触标本,因此很容易残留致病菌或病毒。转送容器在每一次使用中均可能残留致病菌,因此很容易出现还没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就使用的情况。

1.3操作检验过程

检验操作过程非常复杂,包括标本处理、加样、标本检查和结果报告。对于操作过程较复杂的检验,检验人员需要接触标本的时间和频率均会有所增加,无形中就增加了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风险。在检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标本容器破裂或丢失;加样时形成了气溶胶,导致实验环境受到污染[2]。有研究数据显示,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操作时,其手上的细菌严重超标,且临检室带的细菌是最多的[3]。另外还有报道发现,在实验室工作台上、生化室和免疫室均含有大量致病菌,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4]。在操作过程中,检验人员置身于众多致病菌和细菌中,非常容易导致自身感染。

1.4保存标本

有一些由于检查不及时或检查结果有误需要复检的检验标本,需要按照相关规定保存起来,以便进行下次或第二次检验。在这个环节中,一些阳性比例较大的标本因保存不当很容易出现微生物,造成二次污染。当检验人员去取标本时,如果没有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很容易造成自身感染。

1.5废弃物处理

检验科的废弃物可以说是非常危险的感染源。这些废弃物大多数接触过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一旦检验人员在处理时被废弃物划伤或伤口与废弃物接触,均会增加其自身感染的发生率。数据统计发现,被携带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病毒的针头意外刺伤皮肤后的感染率为0.4%;被带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的针头意外刺伤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8%[5]。同时,患者在采集标本过程中所使用的一次性尿杯、痰杯、尿液、大便和胸腹水等也是危险的感染源。一旦处理不当,均会有感染发生的可能。调查发现,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样本中,病毒含量≥100mIU/ml,经检测后检测废液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呈阳性的[6]。一些盛放标本的容器在直接接触样本后,也可能会成为感染源。这些容器一旦没有得到良好处理,或与医院生活垃圾一起被处理,将增加整个医院的感染危险程度。

2医学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因素分析

在医院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因素相对较多,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其具体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

2.1主观因素

从主观因素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医学检验人员出现自身感染的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弱。在临床检验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检验人员未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现象。在日常监管不严情况下,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出现如未佩戴一次性手套进行检验,或一次性手套佩戴错误等行为,造成了检验人员出现自我感染的发生率增高。另一方面,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掌握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临床检验室均未能针对检验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同时也未能将自我防护知识教育纳入至培训与考核体系中,检验人员对如何正确使用一次性口罩或手套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严重不足,对于各种检验标本的处理规范性也相对较低,最终导致其在临床检验中出现了自我感染的情况。

2.2客观因素

①职业暴露。在医院检验中,针刺或钝器损伤属于常见损伤,工作人员在采血过程中,较为容易出现损伤,其主要是由于医院基础设施不齐全或安置不当,同时检验人员的防护意识有所欠缺,导致检验人员自身感染时有发生。②接触感染。在医院检验中,检验室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基础设施常常容易覆盖感染物,如报告单在检验室以及标本的运输途中,容易出现接触感染,如果检验人员未做好消毒工作,将十分容易出现感染。③环境污染。在检验人员的感染中,检验设备在检验过程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由于检验人员的个人意识相对较差,造成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现象,如在污染物检验用品的处理中,由于微生物成分较多,导致检验室的环境受到污染,进而造成检验人员的感染。④黏膜受损。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如果检验人员的皮肤受到损伤,在缺乏隔离处理的情况下,较为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自身感染。⑤制度不健全。在医院感染处理中,需要相应的处理以及监督制度来落实,并且遵循《消毒技术规范》的内容,如果制度建设不全面,将会导致操作失误,造成工作人员的感染。同时,科室内缺少对检验人员的综合考核,缺乏对检验人员操作过程的全面监管,监督力度相对较低,导致在实际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检验人员并未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检验,增加了感染发生概率。

3医学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预防方法

3.1制订预防医学检验自身感染细则

在医学检验过程中,为了有效预防检验人员的自身感染,需要制订相应的处理细则,其具体内容如下:①分类工作区:在预防医学检验自身感染的过程中,需要将工作区进行明确划分,将工作区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域包括办公室和会议室,半污染区包括卫生通道和更衣室,污染区包括标本采集和检测室。在工作区域划分后,每天需要对清洁区域进行消毒和通风处理,对半污染区和污染区需要每天进行消毒处理,在工作前后,需要对地面以及相应设置进行紫外灯照射40min,对地面采用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液采用1:200的84消毒液。通过有效的工作区分类,可以避免交叉感染,且可以降低自身感染。②遵循一次性用具使用制度,采血针以及试管均采用一次性用具。③需要加强对污染物的管理,将其进行分类处理,对于一次性检验用品进行高压灭菌,同时采用1:200的84消毒液浸泡1h,对于废弃物的处理,需要在检验完成后运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④加强对检验人员的洗手管理。在对检验人员的管理中,需要强化其洗手卫生管理,其可以有效避免工作人员出现交叉感染。消毒洗手是常见的预防感染手段,该院采用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洗手法,其具体措施为:掌心对掌心的搓擦方式;手指交错掌心对另一只手背进行搓擦,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进行搓擦;两只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进行搓擦;指尖的掌心转动搓擦。在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洗手方式中,搓擦通常为60s左右,运用流动水冲洗,经过改进洗手方式,该院的手部菌落样本均小于10cfu/cm3,且99%细菌可以被清除,有效降低了检验感染的发生率。

3.2有效预防医学检验自身感染的措施

3.2.1注重提升检验人员对自身感染的重视

大多数自身感染的事件是由于检验人员才没有对感染预防给予必要的重视,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因此,院方要定期组织学习并考核检验人员《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等专业操作知识,让检验人员能够真正意识到预防自身感染的重要性,并掌握有效的预防方法。

3.2.2提升检验人员多各环节的操作技术

检验的各环节均存在感染风险,因此检验人员应具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保证整个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检验人员不仅要在检验工作中严格遵守操作标准,还应定期检查无菌检验用品的期限,对检验科室的废弃物进行无菌处理,并做好对检验室、实验室等区域的日常消毒工作。同时,医院要加大对检验工作的管理,科室主任应定期检查科室消毒情况,并派专人负责检查科室的消毒工作和一次性消毒用品的提供。

3.2.3优化检验环节

优化检验环节不仅能有效提升检查人员的安全性,降低自身感染风险,还有利于提升检验工作的效率。在优化检验环节时,医院可以借鉴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如使用全封闭负压真空采血,避免检查人员直接与暴露的血液接触,防止由于血液标本外溅所造成的细菌污染。采用密闭的容器装取标本,避免标本暴露于空气中。同时,院方还可以建立专门的信息网络,指导患者从网络平台上了解检查报告和结果,避免过患者多导致的管理混乱。

3.2.4提升检验科保洁员的专业素质

医院检验科的保洁员大多数文化较低,不具备基本的医疗知识。在处理垃圾时,很容易将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放于一起处理。因此,院方要注重对检验科保洁员素质的提升,使其能够分辨并处理好医疗垃圾,确保检验科的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降低整个医院感染的风险。

4结束语

在医院检验人员的工作中,由于受到工作人员意识、制度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十分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在应对过程中,需要对检验人员自身感染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检验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制订针对性的感染预防策略。同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建立制度保障措施,以降低检验人员自身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屹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51-55.

医学检验的好处范文2

近年,医患纠纷不断,医疗官司频见报端。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正式实施,引起各医疗单位和广大医务工作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并将其纳入标准化、科学化的统一管理轨道,已成为检验工作者急需思考和解决的主要课题之一。广大临床检验工作者如何对《条例》,现作如下讨论。

1 举证倒置

什么是举证倒置[1]?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主要举证责任,对原告诉讼请求所指明的事实,用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就叫“举例倒置”。一般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举证倒置通俗的讲,是指患者将医院推上被告席后,首先要由医院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医院拿不出证据,法院将判医院败诉。

2 确保检验质量是面对《条例》对策中的关键

临床检验医学是对临床的标本,在仪器、试剂、质控品、检测方法的共同作用下,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大价值的实验检测信息,得出一份尽量准确的检验报告,供临床医生得出患者疾病的正确诊断。医院的主要职能在诊断、治疗上,故正确的诊断显得愈来愈重要,也是避免医疗事故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搞好临床检验质量控制讨论如下。

2.1 标本是确保分析质量的前提 标本采集前应注意患者生理状态对结果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妊娠、运动、 餐前、采血时间、月经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免造成检验结果的错误解释[2]。在给患者采血时,应注意采血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正在输液的患者千万不可同侧采血,更不能用原有的输液针采血。 注意在标本贮 存、运转、离心、温度对标本结果的影响,更应注意人为因素造成的张冠李戴,还要注意标本质量(溶血、脂血、黄疸),在此过程控制不当也会造成错误的结果。标本完成后,在4 ℃冰箱放置1周,并声明检验结果只对此标本负责。

2.2 提高临床检验分析质量 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四要素是:试剂、仪器、方法学、人,其中人是作好检验分析的前提。

2.2.1 试剂质量是做好检验分析的一个基本因素 检验科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在临床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带动试剂的商品化。新试剂使用前,一定要做以下几个实验:试剂的稳定性试验、线性回归试验、批内批间变异系数、试剂的选择同时还涉及到方法学的问题,不同试剂代表不同的方法,其参考值也就有所变化。同时使用试剂时,温度、波长的选择、测定时间以及样品体积分数等,厂家都做了精确的测试,一般不需要改动。除非检验人员亲自做了相关实验,否则将引起检验工作的紊乱。

2.2.2 仪器稳定性及维护也是做好临床检验的一个重要因素 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决定着检验结果的质量,特别是一些已用多年的检验分析仪,应注意样品/试剂加样注射器、温控系统、光电比色系统、光源系统、定时器等工作质量,并应注意平时的保养、定期的校对、精密度和准确度的检测。

2.2.3 人员的因素是做好临床检验的前提 从患者的检测前准备到检测报告的发出,仪器的正确设置与保养,试剂的选择,人的因素贯穿质量控制全过程的始终。

2.2.4 各种自动分析仪参数设置和质量保证 自动分析仪参数正确设置是保证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要素之一,包括方法学的选择、样品体积分数、温度、波长、反应时间等的设置,还有试剂或样品、反应线形范围、最大或最小吸光度值等限额参数的设置。参数的正确设置是仪器分析质量保证的前提,一台性能良好的自动分析仪,实验室技术人员正确输入参数,熟练操作仪器,合理使用试剂盒才能保证实验质量。

2.3 临床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

2.3.1 对检验结果应进行实时监测 在检验结果发出前应从仪器记录中观察实时反应曲线在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底物耗尽,样品或试剂吸光度限是否超过设置范围及线形范围等,如能及时发现可避免假性报告发出。

2.3.2 应认真核对避免添错报告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添错报告同样可以造成错误的结果,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建议应在报告发出前建立核对制度。

2.3.3 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 对异常结果应多方面查找原因,特别是与患者症状不相符、超出生命极限值应加强与临床的联系与沟通,检验科为临床服务应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参加疑难、危重患者的查房、死亡病例讨论等,及时发现差错并予以改进是提高诊断质量的重要方面,也能对减少和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较好的作用。

3 加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学习,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律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3.1 掌握医疗事故条例 已于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将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纳入了法律的轨道各医疗机构纷纷学习《条例》,制定对策,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医院检验科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和熟悉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知什么是能做的。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33条第二款“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而要得出上述结论,加强诊断是必要的手段[3]。

3.2 对检验人员实行准入制度和岗前培训 临床(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ISO15189号文件对检验人员要求至少应具有中等专业学历并接受岗前培训人员取得考试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4 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检验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关键

4.1 做好检验科档案(检验单、检验报告等)的管理 检验单(检验报告)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鉴定医疗事故的重要证据,重视检验科在医疗事故举证倒置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要有明确、清楚的管理制度,检验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养成有收集和保管证据的意识,任何时候有据(证据)才有理,这是举证倒置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的。

4.2 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验装备水平 购买和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选用合法的、高质量的检测试剂和校准品、质控品,正确收集和处理标本。

4.3 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临床实验室应具备良好的专业外语知识、检验医学专业知识、仪器设计原理、统计学知识、试剂方法学评价、质量控制知识并能有机的结合,因此,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检验科面对临床提供的标本,要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分析数据、分析报告,如果由于检验分析数据有误,导致医生得出错误的判断,而引起医疗事故,将难辞其咎。此外对证据(检验单、检验报告)的不正确记载、不正确保管,或者有违诊疗的操作常规都将因此承担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4条列举了六种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又增加了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和医疗行为两类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医学检验的好处范文3

【摘要】检验科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检验标本,如果不加以注意,很容易造成感染,给工作人员和病人都带来健康威胁。为此,做好医院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预防和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检验科易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管理办法。

【关键词】检验科;医源性感染;

检验科是医院重要的医技科室,也是一个很容易发生医源性感染的科室。做好检验人员和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定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 医院检验科易发医源性感染的原因

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检验标本,如果对其生物危害性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做好预防感染和管理工作,就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1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检验标本的生物危害性认识不足,操作时不戴手套、帽子及口罩,检测后标本随意处置,受污染的台面地面不及时消毒,检验人员的手污染严重。

2 规章制度不健全: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滞后,检验科内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无论教科书或是实习教学中,均没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导致检验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匮乏。

3 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不当:检验人员在工作中遇到标本洒漏、标本污染眼睛、皮肤意外被刺伤等意外,不会正确的防护和处理。

二 检验科医源感染的预防措施

1 加强自我防护教育:应定期对全科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教育,牢固树立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预防职业性接触性感染的发生。

2 制定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制定具有检验科特色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发生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等,任命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担任检验科的感染监督员,负责监督和管理科内的医院感染工作。

3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组织全体检验科工作人员定期学习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实施医院感染标准预防。

4 检验科室内环境的消毒:每天对室内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指定专人负责废液和废物等的消毒工作,做好各项工作的记录;检验报告单通过计算机传输在清洁区打印或采用微波、紫外线照射、化学熏蒸等进行消毒后发送。

5 计划免疫:在检验科岗位上工作,是HBV、HIV、TB等病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均应注射疫苗。通过上述的各项预防措施与管理方法,提高了检验科人员对医源性感染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检验科内医源性感染,保障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检验条件。

三 总结

医院检验科室由于其工作的要求,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检验标本,如果对其生物危害性降低防护意识,容易出现医院型感染,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笔者分析了医院检验科易发医院型感染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卫良,杨毓. 加强和提高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J]. 中国医药导报,2011,(2).

[2] 赵劲松,李满元,王爽.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与管理方法[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2).

[3] 徐兰,郭玉杰,张鑫. 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措施与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7).

医学检验的好处范文4

关键词:实验教学;医学检验;生物安全;岗位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3-0-02

医院检验科是医学检验学生就业的主要场所.在日常工作中,检验工作者密切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排泄物等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物质,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隐患,而检验科作为生物安全的高危区域,常常成为医院交叉感染的源头科室。有报道说在病原体研究实验中,工作人员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5-7倍[1]。为此必须加强检验人员的岗位安全教育,尽可能的减少自身感染和对患者的医源性感染,确保工作环境的生物安全,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为避免在将来的工作中发生安全事故,加强开展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岗位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安全意识不是只有到医院才能引起重视的,在学习期间也应开展安全教育,让安全教育时时铭记于心,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控制岗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校期间的实验教育为培养、锻炼医学检验技术型人才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加强岗位安全教育提供了实践基地。

在以往的实践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的业务技能教育与培训,而对生物安全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等岗位安全教育与培训重视不够,导致医学生对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匮乏,容易引起岗位安全事故。

在医学检验实验技术日益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准确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实验,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是当前实验教学的一种挑战,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避免临床工作中发生岗位安全事故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调和注意的主要内容,只有在实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操作,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在医学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中着重安排了安全教育。在实验教学中开展安全教育教学,让安全事故杜绝在萌芽中,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安全意识,为今后检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安全奠定基础。

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岗位安全教育是指结合医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岗位工作进行安全知识、预防意外伤害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岗位安全意识,将影响自身安全的因素加以预防和戒备。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是维护学生自身安全的需要,也是维护学校、医院和社会正常秩序和安宁的需要。

岗位安全教育内容:

1 实验教学中加入岗位安全教育知识

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要对各个检验专业实验进行设计,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既要知道哪些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隐患,还有知道出现了安全事故如果处理. 将实验课安全教育系统化,课前根据实验本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中实施渗透性安全教育,课程结束后系统总结安全点以及反思安全教育的作用。

实验教学毕竟不是医院,在患者、诊疗环境、心里承受、执业行为等多方面都收到限值,很多岗位方面知识和常识往往在讲课过程中只能蜻蜓点水,学生掌握较少。参加工作后,临床经验缺乏,技术不熟练,加之不注意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执业习惯,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医疗差错,给自己和患者以及医院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伤害。如何避免这样的问题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检验专业的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改革,引入了岗位安全教育,每堂课都根据本实验所能够涉及的岗位安全问题进行引导和讲述,寻找案例教学,增加学习的真实性,让学生对岗位安全教育印象深刻,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1)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有危害的药物、试剂等进行生物危险标注、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必须着装整齐;禁止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2)上完微生物、寄生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临床检验课后,在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3)培养物、实验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菌、减毒处理.医疗垃圾要做到有专业的机构进行回收。(4)将生物安全程序纳入标准操作规范或生物安全手册,由实验室指导教师保管.学生按照规范要求进入实验室, 学生实验前必须接受安全知识的培训,掌握预防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5)实验室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2]

实验过程中对各种医源性、药源性有毒有害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做。避免实验中引起伤害,如出现事故,及时报告,根据安全等级进行相应的处理,切不可慌乱,用手乱摸乱碰,引起更大的伤害。

2 医院实习期间岗位安全教育

医学院校的在校学生没有进入实习期前,往往只是在书本上看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文字中找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看到的只是疾病的概念,而不是真正的患者,因此在沟通、交流、告知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盲区。即使通过了临床实习,对疾病也只是“知其表不明其里”[3]。学生进入实习阶段,从学校的学习环境进入医院的实习环境,社会角色开始转变,与临床患者接触更直接,对各种标本的操作更直观,在这个时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更直接,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在实纲上要求医院对入科实习的学生定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对医院近些年的岗位安全事故进行讲解和分析,找出事件发生的原因、关键环节、客观因素、教训。这样的安全教育学生会深有体会,将岗位安全职责牢记在心,只有时时对岗位安全放在心上,才能避免错误操作和失误,才能对自己进行保护。

在检验科实习过程中应定期对实习学生进行岗位安全教育:包括抽血过程中避免针头扎伤,使用仪器时被仪器擦伤,由于各种标本处理不当引起的标本溅入口腔、眼结膜、鼻腔粘膜,或者暴露部位与传染性标本时间接触等引起的感染。[4]

加强检验医学实习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必须规范着装,做的工作区不进食、不吸烟;不穿污染的工作服到休息区;不用污染的手接听电话。不乱倒污染垃圾。操作后及时按“六部洗手法”及时洗手和消毒。采血的检验人员在操作中要戴口罩、手套、必要时带眼罩,采血时一人一针一管。采血后一次性针头统一放入消毒罐内,不可乱扔乱放。血液标本离心前不得把盖子打开,防止具有传染性的血液溅出。检测出具有传染性的标本如硬性肝炎病毒(HBV)阳性、丙性肝炎病毒(HCV)阳性、艾滋病病毒(HIV)阳性标本,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医疗垃圾的处理:在医院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是分类存放的,医疗垃圾用黄色的袋子收集,到定点地方做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用黑色袋子存放。污染的采血针,痰标本、培养物、一些体液标本均需高压消毒后才可处理。各种仪器产生的废液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倒入下水道。医疗废弃物做到专人专管并做好记录。检验人员在操作中如不慎被针头、利器损伤时,要立即挤压伤口,排出血液,用肥皂水和流水冲洗,然后消毒包扎。定期做病毒检测。[5]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知识学习,掌握基本的质控技能和影响质控的因素。标本的检验分为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三个环节,检验者必须对标本进行确认、审核,保证标本在检测前的准确无误。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检验、审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6]。用实验室质量控制检测控制实验的准确程度,与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在实验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保证实验过程中不会出现影响结果的因素。通过质量控制保护检验者在医疗官司中不受影响。

开展检验科相关的法律讲座,了解检验科与患者之间存在的法律关系,出现医疗事故时如何进行“举证”等知识。

开展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讲座,对医源性感染后的焦虑心理进行辅导,加强岗位安全教育,在心理打好预防针。

岗位安全教育必须在实验中加以渗透,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保护自己,避免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不熟悉等原因造成不不要的自身伤害。只有这样才能增加学生在将来工作中的适应能力,提高技术水平,多一些安全意识,少些差错,保障自己的同时也是保护家人,减少身体伤害和社会伤害。加强岗位安全教育不仅是检验人员的自身的一个人的健康安全也是家庭、医药乃至社会的安全问题,只有从自身做起,建立安全意识,铭记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知识学习,增加防护意识才能做到防患与未然。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必要的,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心中牢记安全常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参考文献

[1] 钮因安.大学新生的实验室安全教育[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 张杰,王克荣.加强检验科安全防护预防医院感染.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

[3] 高志严.医疗安全教育应从在校生抓起[J].中国医学创新,2012,9.

[4] 王樟娟.检验科人员在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安全与防护[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2(10):220-221.

医学检验的好处范文5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近1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已经向“检验医学”发展,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工作更加密切结合临床,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检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

   

临床实习对于检验专业医学生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反复的检验实践中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在这个阶段,除了强调实验室基本操作,增强实习生的动手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效利用医院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实习生与临床沟通的能力。

1  目前检验与临床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不够

人们之间的交往实际是沟通的过程。工作中似乎每个人对沟通都熟悉而有经验,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当医生怀疑某个检验结果时,往往向检验人员咨询,如果检验工作人员说“仪器正常,测定多少,就报告多少,结果经复查没有错”,那么有时情况会很糟糕,往往引发医生与检验人员的对立。检验人员应该以专业的方式分析、处理医生反映的检验质量问题,给予合理、满意的答复。现在许多实验室的检验人员满足于在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经复查”或“该检验结果仅对该样本负责”的字样,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其实出现明显异常的检查结果时,应该主动与医生沟通,明确并排除采集标本或患者用药等因素所致的误差,才能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1]。

   

临床标本采集、送检和用药等是否规范也是影响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因素。如护士取血时用小号头皮针易造成溶血,或者为了省事直接从静脉输液管中抽血或在患者输液近端同侧静脉取血,加上抗凝剂类型选择错误及抗凝比例不当等情况,均可导致许多检验项目结果误差。只有加强检验人员与护士的沟通,尤其是加强与实习护士及新毕业护士的沟通,指导护士正确采集并提供合格的标本,才能为获得正确检验结果提供重要保证。

1.2  检验新项目、新方法向临床宣传不够

目前还有部分医生不了解检验医学的进展,甚至申请不合理的检验项目,不知道有效利用检验新技术、新项目,习惯于旧检验项目。例如,出血时间测定已停止使用,第6版《诊断学》教材还给出它的参考值;纤维蛋白原测定罗列了不明确的快速测定法,不实用的半定量法、免疫扩散法等[2]。还比如,第6版《儿科学》中血尿的诊断,主张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平均体积来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操作方便,结果可靠[3]。实际上,目前尚无实验室可靠、易行的测定血尿的方法,也不能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尿。因此,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及时向医生介绍最新检验项目及方法,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一环。

2  加强检验实习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2.1  与临床沟通是检验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早就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schwarz在《开展临床与实验室对话》一文中也专门针对实验室医学工作者指出:“一个实验室医学工作者没有与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强调实验室管理的要素是沟通,沟通是实验室医学工作者生存的要素。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对检验科的管理要求: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大于90%,而良好的沟通是和谐、服务满意的基础[4]。这些都要求把沟通能力尤其是与临床沟通的能力培养作为检验医学职业教育的一部分。

   

检验科实习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验室医学工作者,一方面应该强化规范化操作及全面质量控制;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针对主要意见如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检验结果可信度、急诊检验报告及时性等,运用所学知识作出科学的解释。通过良好的沟通,一方面会加深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符合临床对合格实验室医学工作者的要求。

2.2  与临床沟通是检验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循证医学是指诊治疾病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决策需要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这种科学证据也应该是当前最佳的证据。而最佳证据的获得首先要求临床、检验等有良好的沟通,确保用专业方式和合作精神来处理问题和彼此间的意见,寻求彼此尊重、理解,达成共识。例如,出血时间测定在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发现既不能反映血管损伤,也不能证明血小板减少,因此应该停止使用,选择其他敏感的指标,目前基本上已经被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替代。只有改变脱离临床现状,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才能发现、回答临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完善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和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此外当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不符时,不少医生不了解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常常怀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例如,某医生曾接诊一位转氨酶增高的患者,由于检验科检测该患者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阴性,该医生当着患者家属的面指责检验科的检验结果不可靠。最后经过另一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是患者服用某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其实在患者血液中病毒含量很低的情况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的检测,有时阳性,有时阴性,同时也不排除由实验方法导致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这时,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解释至关重要,解释不当,会引致患者投诉等,如果医生与检验人员及时沟通,一般都能做出正确解释,就可以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3  检验实习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教学

3.1  贯彻检验与临床沟通的育人理念

检验医学应该改变以前不重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教学状况,加强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医学概要等基础课程中开展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教学,增设人际沟通课程,以“案例教学法”“带着问题学”的形式进行大班课教学。

   

临床检验教师应该把临床检验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给实习学生,介绍检验科与临床、患者之间可能发生的常见矛盾及处理方式。学校定期安排专业基础课教师去检验科上班,加强与检验科的沟通。专业基础课教师在课堂上将临床检验一线的知识与信息反馈给学生,为学生实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组织并鼓励实习学生参与与临床沟通的工作

医学检验的好处范文6

关键词:危急值 医院信息综合平台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110-02

1 医院危急值的运行情况

美国学者伦德伯格于1972年首次提出危急值(critical value)的概念[1]。中国医院协会在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中就明确提出要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要求各级医疗机构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危急值项目和危急值报告制度。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医生能及时收到常结果的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

以下有一案例,足见危急值的重要性。患者王某,男,31岁,因“发现左下牙龈肿块一年余”至某三级医院口腔科就诊,以“左下牙龈瘤”收治入院,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后,于入院第二日在局麻下行“左下牙龈瘤摘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二日患者出现跌倒等乏力症状,急查电解质,血钾:1.8 mmol/L,报告2 h后医生开立补钾医嘱,4 h后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该院危急值处理情况存在问题:(1)医生接危急值报告后未及时处理;(2)护士接电话后没及时告知医生且医生没有及时发现电子病历的危急值信息。近日,该院组织了PDCA竞赛活动,及时对危急值制度这一块进行整改。图1为医生接危急值报告后未及时处理原因分析。

检验科之前将危急值信息发送至临床后没有反馈,有没有处理、什么时候处理的无从知晓。职能部门对临床危急值处理情况都是事后监控,缺乏有效管理。现新增临床危急值处理信息反馈和实时监控功能,要求临床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反馈,职能部门能实时监控处理情况,并增加短信提醒功能,将危急值报告发送至临床主诊医师手机上。全院从2016年7月11日起实施,要求临床科室在电子病历系统(EMR)收到危急值信息后10 min内处理好,并点击确认键,将处理时间和处理人反馈给检验科。一段时间实施后效果良好,能很好地促使临床科室及时处理危急值,对临床危急值处理情况起到了很好地监控作用,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了医疗安全。

该院除了检验危急值,在电子病历系统中还包括院感危急值和传染病异常结果。其次,除了这些种类之外,关于病人的危急值还包含放射类的、超声类的、心电图类的。各个科室在各项软硬件设备的支持下,结合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依托LIS、HIS和EMR等系统,经过整合建立了一套关于危急值平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的设计思想是为保证医学检验等危急值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同时,为便于医院相关管理部门能够高效地发现危急值管理流程中存在的缺陷,该系统对流程中的相关节点进行了时点控制,有利于持续改进。

2 医院信息综合平台在处理危急值的益处

医疗大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四类:一是制药企业和生命科学;二是临床决策支持和其他临床应用,包括诊断相关的影像信息、检验数据等;三是费用报销、利用率和欺诈监督;四是患者行为、社交网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医疗卫生信息数据量正在急剧增长,医疗行业正在迈入“大数据”时代。医疗大数据的特征主要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复杂、数据价值性、数据的高速性[2]。通过危急值监测平台,还可进一步对危急值报告的数据进行挖掘。一方面,系统评估临床检验危急值项目发生数、分布频率、危急值报告的周转时间等,持续改进实验室医疗质量。并非所有的检验项目都需要设立危急值,应只包括确实有意义的检验项目,设置太多反而容易降低临床对这些数值意义的认识和警惕性,同时也增加了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系统评估临床科室危急值处理情况,与临床科室沟通,评估和调整危急值项目和界限、危急值报告流程及报告时间,既满足了临床需求,保证患者生命安全,降低医疗风险,又保证了检验科、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

医院信息综合平台是医院信息系统中集成水平最高的系统,集合了各个业务系统,实现与外部系统的对接,是医院医疗信息系统水平的综合反映。该平台着力解决两大问题:(1)医疗临床信息连续性及相关性。(2)医疗临床信息标准化及再利用。其系统架构是全面整合了先进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医学影像系统(PACS)、医学实验室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MR)、办公自动化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等,面向医院全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大型综合应用系统[3]。

医院信息综合平台是一体化数字医院集成平台,采用SOA架构,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可以自由组合功能模块,可根据医院的具体工作流程定制、重组和改造。平台采用四层分布式应用架构设计,将展现层、服务层、应用层、数据层分离,并辅之以统一的标准规范和完善的安全控制体系,保证了整个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重用性、可管理性和高可靠安全性。基于应用支撑平台,医院信息综合平台通过统一标准的数据格式和数据表示形式完成系统内各系统的数据集成、整合和扩充,全面实现各应用系统的业务和数据融合[3]。

3 结语

医疗的信息化、自动化是当前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对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检验危急值监测平台,不但能够确保危急值尽早发现,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信息交流与沟通时效性,让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同时,减轻检验科、临床科室工作量。总之,该平台的实施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起到很好地促进与保障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Lundberg GD.When to panic over abnormal values[J].Med Lab Observer,1972(4):47-54

[2] 陈金雄.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