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例6篇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1

调查课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认知情况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2013年7月10日—16日

调查目的:

近年来因环境污染事件引发的公众活动,见证了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提升,也见证了公众参与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环境保护中的一个新兴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人们来说尚显陌生。然而国际社会早以各种方式促进与提升人们对此的关注与推动。我国于2010年颁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中就特别提出“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伙伴关系”,要求“研究建立社会各方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活动”。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公众关于生物多样性议题的认知情况,本刊就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议题认知情况展开调查问卷,力求了解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议题的态度、认知水平和实践概况,并希望这一结果能给相关各方在开展生物多样性议题的项目时提供基本数据或信息支持。

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通过网上提供问卷和网下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回收问卷92份,其中有效问卷87份。此报告以87份有效问卷为基础进行分析。

调查报告内容:

(一)调查结果

问卷结果显示,对于生物多样性概念,很了解和了解一些的人占受调查人数的10%左右,完全不了解的约占9%,了解一些的约占78%。其中,在对生物多样性概念很了解的群体里,约88%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学习或工作这一渠道获得相关知识的。而在对生物多样性概念不太了解的受访者中,通过学校学习获得相关知识的占25.86%,在工作中获得相关知识的占24.14%,通过媒体和网络获得相关知识的占50%。

在生物多样性中最突出的议题中,80%的被调查者认为“动物种类减少”是最突出的问题,16%的被调查者认为“植物种类减少”是最突出的问题。

对于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原因的问题回答中,86.21%的被调查者认为人类活动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9.2%的被调查者认为气候变化是最主要的原因。

关于我国生物多样性政策一题的回答中,没有人对我国生物多样性政策很了解,有所了解的占52%,完全不了解的占48%。

在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不足之处,82.67%的被调查者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差”,其次是国家相关政策没有多到实处。此外,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检测系统和检测程序缺乏一致性和透明度也是问题之一。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议题上,谁起主导作用一题的回答中,68.97%的被访者认为政府应该起主导作用。认为企业起主导作用的占13.79%。认为社会公益团体和个人其主导作用各占10.34%。但在如何看待生物多样性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系方面,89.33%的被访者认为两者关系密切,认为关系不大的约占6.9%。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实践方面,“珍爱稀有动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不随意倾倒有毒物质、低碳出行和减少一次性生活用品。再其次为不从境外携带外来物种,不随意放生龟鳖等生物。

(二)调查分析和结论

1、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认知不多

从调查的整体来看,公众普遍对生物多样性这一议题还不是很了解。不过,尽管人们对这一议题稍显陌生,但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在实践中践行这一理念,被调查者大都持肯定看法,表示愿意更多了解相关知识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本刊建议,应该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议题的宣传,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大众传播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2、生物多样性认知不受地域、教育背景、年龄限制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掌握和其受教育程度、居住城市、年龄等没有必然联系。从受访者的居住城市来看,居住在一线、二线城市的受访者和居住在三线等中小受访者对于生物多样性议题的了解并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居住在发达城市的人并不比欠发达地区的人们掌握更多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其次,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本科学历以下、学士、硕士、博士群体中,对生物多样性议题的了解比例相差不多。此外,在20岁—40岁群体中,对生物多样性议题的了解也并无太大差别。这说明,年龄、高学历或者居住在发达地区并不必然意味着拥有更多机会去了解生物多样性议题。

3、公众认知渠道单一

受访者大都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的渠道是政府,这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在生物多样性议题作了主要工作。但同时也说明,在生物多样性议题上,大众仍没有意识到生物多样性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还是企业、公益组织和个人的责任。为此,本刊建议,不仅是政府,包括企业、行业组织、NGO组织、甚至个人都可以发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倡议甚至运动,并且注意加强各类组织之间的合作,扩大生物多样性活动的影响力。

4、公众期待企业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等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物种减少。因此,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密切关系。这说明,今后随着生物多样性议题在公众的普及,相关企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将面临来自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这意味着企业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压力。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事例教学; 讲述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3-0062-0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多用“生动鲜活的事例”[1]。教学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运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进行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学生特别喜欢。把借助事例、运用事例、结合事例讲解说明理论的教学方法称为“事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举例子”。由于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被教师们广泛运用,似乎就没有从理论上加以探讨的必要了,但事实上,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选取什么样的事例,依据什么原则选取事例,如何呈现或讲述事例却大有学问。从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方面来说,有必要对“事例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便灵活有效地运用“事例教学”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事例教学”与“案例教学”虽然仅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是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很大区别。所谓“案例教学并不是在教学中简单用几个例子,而是从一个或若干个真实具体的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课前阅读准备,课中师生共同讨论,课后总结收获体会等环节,使学生正确理解和准确掌握某一基本原理或思想观点的教学方法”[2]。学者及一线教师们对案例教学多有探讨,而对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广泛运用的事例教学法却很少深入探讨,事例教学法作为人们常说的“举例子”的教学方法,运用起来并不像一般人说的那样简单,而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一、事例教学的哲学依据

1.事物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运用事例、结合事例、借助事例进行教学必须明了事例与知识、理论的关系。一般地说,知识、理论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成果,具有普遍性、抽象性、概括性等特点。而事例,则是现实生活中实际发生的事情,具有生动性、形象性、具体性等特点。知识、理论揭示了事物的普遍性、共性,而事例则体现为事物的特殊性、个性。但特殊的事例中由于包含着事物的普遍性、共性,因此,在对具体事例的认识中就包含着对事物普遍性、共性的认识,包含着对一般的知识、理论的认识。事例教学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认识具体的、特殊的、个别的事物揭示事物的普遍性、共性,从而认识其中所包含的一般的知识、理论。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一般规律。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总是先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也即感觉、知觉、表象的认识,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人们的认识就会发生一个飞跃,即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也即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对事物的认识。这时,人们的认识就是关于事物的一般本质、规律的认识,是对事物普遍性、共性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就是系统的知识、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事例,由学生感知,学生对这种事例的认识,总体上说属于感性认识。教师在学生感知事例的基础上,也即在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启发、说明、讲解、诱导,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把握一个具体的事例中所包含的一般知识、理论,从而产生和形成理性认识,也即理论。由此可见,运用事例、通过事例、借助事例进行教学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

二、事例教学的特点及效果

结合事例、通过事例、运用事例讲解理论传播知识具有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等容易吸引受众的特点。所以,许多大众媒体的栏目都特别注意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讲解理论、传播知识,典型的如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法律讲堂》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传播法律知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善于通过事例、结合事例、运用事例讲解说明理论知识。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单纯地讲理论,不联系事例或者不通过事例讲理论,这样讲理论仅仅是就事物的普遍性、共性讲事物的普遍性、共性,这样讲理论容易把理论讲得枯燥乏味。教师也可以结合事例、通过事例、运用事例讲理论,教师这样讲理论就通过具体的事例揭示出反映事物普遍性的理论,教师这样讲理论就生动、形象、活泼、有趣起来。不仅如此,教师这样讲理论还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就在于艾思奇在讲哲学理论时并不是一味抽象空洞地讲理论,而是结合事例、通过事例、运用事例讲哲学理论。

结合事例、通过事例、运用事例讲解理论可以产生学生特别喜欢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把讲理论与讲事例有机地结合,通过理论与事例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既掌握了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理论知识,又使学生兴趣盎然,专注听讲,气氛良好。南开大学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刘璐同学在评价本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说:“课本上的知识虽有些乏味,但单调的理论在老师鲜活生动的事例讲解中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使单调的知识立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体会告诉我们,在理论的讲解过程中,要使理论易于为学生理解接受,鲜活生动的事例讲解必不可少。

三、事例呈现的两种方式和事例选取的原则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 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谓物理概念即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式。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撇开非本质属性,抽出本质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在此对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剖析。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的核心,它是学习物理学、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则、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掌握的一个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法,抓好概念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能效的重要手段。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内容

物理学是一门基本概念和规律性都很强,同时又能有效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变化规律。初中物理内容尽管浅显,但知识覆盖面比较广。物理概念的教学实际上也就是从这二方面来进行的。

1.关于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给学生介绍了很多有关物质基本属性的概念。如质量、密度、熔点、沸点、比热、电阻等。通过这一类概念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以此来认识事物,区别事物。

2.关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的概念

速度、力、功、功率、机械能、电流、电压等这一类概念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一个相对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变化之中,而这种变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规律进行的。如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电能、热能、机械能间都可以相互转化,但在转化过程中都遵循一个规律即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三、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方法应用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已具备了比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对周围世界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认识,也能对与物理现象相关联的各种条件作肤浅的分析。在此认识过程中他们表现出较强的心理积极性,这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是在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时候,他们心理上的主观能动性往往不够。这是一个消极的心理因素。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心理因素的积极方面,克服消极方面,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学中能够注意到以下几点,肯定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视从实践中引入概念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引入概念,因为生活实践留在记忆中的形象(表象)容易为学生理解。尤其对于初中学生,从生产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丰富的物理现象是他们认识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这些感性材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教师利用好这些生活素材布置学生观察或动手实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简单机械的学习中,课前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杠杆、轮轴的实例以及它们的作用。

2.通过应用,对物理概念加深认识

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深入不下去。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从正面、反面、侧面全方位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对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初中学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观察,只停留在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上。这样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善于观察物理事实方面,不仅要发现物理现象的个别特征,而且要发现特征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应表现在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初中学生在物理概念学习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并加以联结概括,这时就需要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加以引导。如在惯性教学中,学生往往能根据紧急刹车等现象列举出某一具体物体在某一状态下具有惯性的实例,这时教师就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由此进一步得出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结论。

3.合理运用概念,分析概念间的相互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必须对概念规律的内在联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学对每节课的单个概念予以理解,却不善于把这些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仅在于它是具体的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学生不能把相关概念综合成一个相连相容的概念网络,也就不能把它们应用于各种物理场合。事实上,初中物理的许多概念前后都有联系,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即可收到一石数鸟之效。如复习“电功 电功率”这一章时,学生比较电功和电热计算公式时,发现有时公式形式是相同的,这时就应引导学生分析:电流做功的实质是什么?两个物理量形式上达到统一蕴藏着一条什么规律?使学生联想到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进一步分析,何时Q=W,何时Q≠W。这样,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注意教法的多样化

⑴从错误中强化概念的认识,⑵应用"类比法"帮助理解物理概念,⑶把相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教学。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名称相似,如向下的压力和重力、热量和热能、做功与功率等等对这些概念加以归纳,指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利于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4

首先,自主性原则。高中生物在原有的传统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内容。整个课程教学只需要教师进行活跃的灌输,就意味着课程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的危害性极强,不仅是限制学生,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和扼杀着学生,使学生的积极性受到遏制,并且主观能动性被一定程度上扼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掌握好尺度,能够做到适可而止和有的放矢,将课堂比例调整到最科学的状态,学生能够拥有空间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还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独立思考原则。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有意识保持思想上的独立性,使自己在面对相关生物知识时,能够进行独立的消化理解和深入思考,只有这样相关生物知识才能够被透彻理解,并能够成为一种能力被学生掌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对相关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巧妙利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学世界中的丰富多彩,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机和魅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到生物知识中来,从而在知识的刺激下进行不由自主的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建立深刻认知,在此基础上形成问题,从而在问题中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还将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认知习惯,独立的思考生物学中的相关问题。最后,举一反三原则。生物学诞生于日常生活中,所以很多方面的内容在生活中都能够找到印证。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启发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将生物学科的内涵延伸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生物学的内涵,这样对于生物知识的认知就能够更加形象、更加具体、更加鲜活,从而将生活看作是生物实验课的课堂。

二、启发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2.1建立学科兴趣

要想使得生物课堂教学成效更加显著,要能够促进学生针对生物建立起学科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才能够充满自觉自主性,对课堂知识才能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够怀着旺盛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才能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效率更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使学生能够对生物本身产生关注的兴趣,这时就应该使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来感受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博大精深,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印象认识的全面和形象,不再局限于抽象的理论认识,从而实现学习上的突破。其次还要学生能够从情感的层面上对生物进行认识,在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在这一层面上教师如果能够赋予各种生物以不同的情感色彩,学生将能够对生物建立起更加浓厚的思想情感,并且会带着一定情怀进行生物学习。最后要能够拓展课堂的范围,从概念上对课堂这一词汇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关注到课堂教学以外的生物学知识,在逐渐丰富的知识积累中,学生的生物学认识也将会更加深入,在此基础上兴趣会更浓,知识水平也会随着提升。

2.2利用实验进行直观教学

生物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依托于生物学实验而存在的,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对生物现象的观察和总结确定相关的生物学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增加生物教学中实验的比例,强化生物实验的教学功能和意义,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学生对生物现象的关注将会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而不再局限于生物概念的认知。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巩固和强化,在生物实验的刺激下,学生将会表现得更加兴奋,对生物认知也将会更加深入。具体来讲,在针对生物学中内环境稳态进行具体的学习时,在实验室中进行相关内容的具体学习,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通过研究得出最后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使同学们开展针对性探讨,这样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内环境稳态部分的生物学知识的认知以及理解消化,并且提升对生物学的整体认识。不仅如此,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形成启发,从而促使学生进行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独立自主性。

2.3利用深入浅出的课堂语言

在生物课堂上,教师要能够将相关生物学内容化繁为简,并利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将相关知识内容精辟的表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学生对于高中生物的了解和认识。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知识内容的内在色彩,如果语言选用得当,将会使相关内容更加富有色彩,这能够使得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不会单调和枯燥,甚至能够在教室含英咀华的语言中感到享受。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能够将相关生物学概念进行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表达。

三、结语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认识新阶段;后理性;认识

[中图分类号]B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1-0010-02

辩证法认为,发展是绝对的。就认识领域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二是认识过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发展的,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也应当是发展的。前者是不争的事实,无须赘述。而后者历来限于从感性――理性的公式。问题是难道“理性”就是认识过程的终点了吗?人的认识能力就不能再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了吗?本文认为,人的认识过程不会囿于感性――理性,而会在一定条件下,从理性认识进一步延伸,到达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姑且称之为“后理性”认识。

当人们对复杂事物进行系统认识之后,形成一系列的理性认识。在这个理性认识群中,不是所有的理性认识取向都是一致的,其中或许有偏离的,甚至有相反的。三峡工程论证最终形成14项专题报告,再加上若干反对意见,就是这样一个理性认识群。它只能是决策的基础而不是决策,更不能付诸实践。因此,即使形成理性认识群也不是认识的终点,人们还要在理性认识群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到达一个新的认识阶段,即“后理性”阶段。后理性认识不同于以往的理性认识,它来源于或依赖于理性认识,但高于理性认识。它不是一系列理性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认识的又一次飞跃。有如在一系列感性认识基础上飞跃到理性认识,后理性认识也是在一系列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一次飞跃的结果。

过去,我们有一个思维定势:即承认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而联系又分为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认识事物重点是认识事物的内部联系即矛盾,这样就认识了事物的本质,也就获得了理性认识。而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则仅限于承认是事物发展的外因。现在看,这种观点是有局限性的。其实,事物之间不仅有外部联系还有着更深刻的联系。黑格尔说“规律就是本质的关系”。列宁十分重视这个观点并更明确更深刻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规律就是关系”,就是“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1]这里讲的是规律。而要把握规律就不仅要认识某事物的本质,更要认识与该事物相联系的诸多事物的本质,还要认识这些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这是事物之间更深刻的关系。只有认识到这种关系,才能达到对复杂事物真理性的认识。正如列宁所说:“单个的存在(对象、现象等等)(仅仅)是观念(真理)的一个方面。真理还需要现实的其他方面,这些方面也只是好像独立的和单个的(独立存在着的)。真理只是在它们的总和中以及在它们的关系中才会实现。”[2]因此认识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比认识事物的本质更重要更深刻。后理性认识就是对相互关联的诸多事物“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它是在认识诸多事物的本质之后,进一步加工升华的结果。因此,后理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高级。

正如从感性――理性需要一定的条件,从理性――后理性也需要一定的条件。从现实看,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无论认识的主体还是客体,其发展都为这一认识新阶段即后理性认识的出现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从认识的对象方面看。过去受时代条件所限,人们认识的对象单一或较少事物间的关系。如今,时代进步了,人的认识对象日益复杂化、系统化、全球化。例如,一个三峡工程就涉及到水文、地质、生态、气候、水利、电力、航运、文物、移民,以及国防安全等等诸多领域。是一项极其复杂、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三峡工程研究论证工作量之浩大、时间之久,在世界工程史上堪称罕见。又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度日益紧密。据估计,人类现在已占有地球40%的生产力。人类原本是自然界的宠儿,现在则发生了异化。他们的行为导致大气污染、植被破坏、土地沙化、洪水泛滥、气候变暖。2006年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布了《2006年地球生命力报告》。报告指出,地球正在快速和持续丧失生物多样性。在过去33年时间里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已经减少了30%。报告还指出,人类的生态足迹,即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在1961年到2003年之间就翻了三番。面对如此庞杂深奥的认识对象,要求人的认识能力必须大大增强,也就是说,人们必须同时认识一个互相关联的复杂的事物体系并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理性认识群。但是这个理性认识群不能同时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认识过程必须在这个理性认识群的基础上向更高阶段发展,形成一个更高级的认识即后理性认识,方能驾驭复杂事物,解决复杂问题。

再从认识的主体方面看。众所周知,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恩格斯称之为是世界上“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3]它的物质基础便是人类大脑所特有的高级神经系统――思维中枢。其所以为人类所特有,是因为人类具有“劳动”和“语言”两个强项。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变成了人的脑髓”。[4]随着“劳动”和“语言”的发展,人的思维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特别是当代,人类社会飞速进步。用西方学者的话说,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知识增长日新月异。以公元1世纪知识基数为1,那么,到1750年才增长1倍。1750-1900年,150年增长1倍。1900-1950年,50年增长1倍。20世纪50-60年代,增长1倍仅需10年。1993-2003年,人类知识的总量较过去翻了一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爆炸”。而这一切,无疑对提高人的思维能力起着巨大的作用阶段。

除了人本身素质大幅度提高之外,当今世界一个突出进步就是计算机的出现和应用。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世界上出现以后,经历几展,如今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千万亿次(IBM公司“走鹃”超级计算机)。它作为人的外脑无疑对提升人的认识能力又产生巨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一系列智力技术成果――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概率论、博弈论、决策论等等涌现出来。智力技术的特点在于,它不但能够确定什么是理性行动,而且能够识别实现这种行动的手段是什么。这样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便空前提高了。

对于高层决策者来说,除了其本身素质提高和使用智力技术之外,还有一个智力条件即智囊机构帮助其研究认识复杂问题。现代全球有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波士顿公司等十大超级智囊团。其中兰德公司(RAND)是当今美国深孚盛名的决策咨询机构,一直高踞全球十大超级智囊团排行榜首。它拥有数百名各方面的专家,影响和左右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目前,在我国,为适应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也成立了若干具有相当规模和权威性的决策咨询机构,它们为国家制定重大决策都起过重要作用。

总之,现今客体和主体都为人的认识过程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所以,在人类认识史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更高级的认识阶段即后理性认识则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的。

从感性到理性再到后理性,这一认识论的发展,其意义不仅仅在理论层面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决策中,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再拿三峡工程来说,国家正是基于对该项工程进行14项专题论证并形成专题报告之后,又经过审查委员会严格审查,才最终得出兴建三峡工程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国力也是允许的结论。另外从反面经验教训也可以验证这一点。现在有许多重大课题或项目,虽然经过一番论证并通过实践达到某种目的,但实施以后却造成不好的后果。例如有些大项目经过论证对发展经济有作用,实施以后GDP也确实得到大大提高,地方政府也因此业绩辉煌,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别的原因这里抛开不谈,仅就思维方法而言,就是决策者没有把他们处理的问题放到一个复杂系统之中,没有把所关联的一切方面都顾及到,然后形成一系列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思想加工,再一次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达到后理性认识阶段。其结果往往是顾此失彼,甚至得不偿失。这都充分说明,当我们处理复杂事物时,决不可轻信某个或某些理性认识。所谓可行性研究,必须尽可能地考虑事物相关联的一切方面。正如黑格尔所说:“某一事物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要取决于内容,也就是说,取决于现实的各个环节的全部总和,而现实在自己的展开中表现为必然性。”列宁非常赞同黑格尔这个观点,他重复并强调黑格尔的话“现实的各个环节的整体、总和,现实在展开中表现为必然性。”然后又用自己的话说;“现实的各个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开(注意)=辩证认识的本质。”[5]后来,他把这个观点纳入了辩证法要素之中,即“这个事物对其他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关系的全部总和”。[6]这是保证认识的客观性防止主观性,保证认识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的科学真理。也只有遵照这一思想,才能找到复杂事物的“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后理性认识,才能真正发现并把握复杂事物的发展规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认识从理性上升到后理性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虽然都需要经过思想加工,但二者的思想加工既有相同处又有区别。相同处是二者都属于抽象思维,区别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加工是从具体到抽象,而从理性到后理性的思想加工则是从抽象到进一步抽象,即对一系列个别抽象的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加工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而从理性到后理性的思想加工则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优化组合、反复比较,从本质之间的联系中寻求出一个方向,寻求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接近真理的答案;从感性到理性的思想加工主要依靠人脑,而从理性到后理性的思想加工除了人脑之外,因信息量庞大必须依靠电脑和智力技术。形象一点说,理性对感性如同将统兵,而后理性对理性则如帅统将,是两个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思想加工。因此,要想得到后理性认识,就必须具有更高超的思维能力和科技手段。

总之,时展了,人的认识过程也要与时俱进,向更高级阶段发展。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复杂事物,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6

高中物理 感性认识 高中生

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开端,是认识主体通过感觉器官在与对象发生实际接触后产生的,包括感觉、知觉、表象,它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是认识的必经阶段。只有在此基础上通过主体的分析、判断、推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达到理性认识阶段。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借助物理学科与日常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和物理实验的魅力,重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迫于高考的压力,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企图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直接传授物理知识和解题方法。所以,直接“嫁接”或对学生的感性认识重视不够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学生头脑中物理概念模糊,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

一、高中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感性认识重要的理由

1.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高中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具有一定的假设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推理能力,但其已有的经验水平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从真实的实验出发,帮助学生在认识物理知识的发生过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能力。

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指出,人对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建构的,这种建构需要学习者对外部的信息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生只有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将书本中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或通过实际的动手实验,重现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以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3.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脑负责语言以及理性的逻辑思维,而右脑则是掌管情感活动及其人的直觉、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想把左半球的逻辑工作做好,就必须让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也兴奋起来,即左右脑必须分工协调工作。因此,要重视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不是仅仅重视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大脑的潜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途径

1.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举例子

学生进入物理课堂时头脑中不是“白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在这些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但是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表面或存在一些误区,缺乏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列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实例(如走路时的摩擦力知识,自来水管流出的水上粗下细,投篮的学问,压力传感器电梯等)创设物理学习情境,使教师成为帮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渡工”。

另外,有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形成感性认识。如高中物理中的磁场部分,由于磁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磁场部分的学了利用与电场的对称性外,也可以利用身边的其他事物进行类比。如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由于其受到的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那么这类模型就类似于用细线拴着一个小球在拉力的作用下,小球在某一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就符合圆周运动的一系列规律。

2.通过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在多媒体上呈现形象生动的组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一节,利用汽车在公路上匀加速行驶的频闪照片比单纯的研究纸带更有利于学生对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理解。另外,人的感性认识除了通过视觉获得外,还可以通过耳、鼻、舌、身等接触客观事物获得,那么视频短片给学生们呈现的是声情并茂的立体知识,如记录火车转弯时研究向心力的视频,其中展示的真实事件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使书本上的文字活生生的跳了起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许多实验,由于成本、实验条件和操作等原因,在课堂上无法实现,这类实验就可以通过数字仿真实验进行模拟,如宏观天体以及微观粒子的运动,还有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展示等,这样可以的提高实验的效率,使不易观察的实验呈现出明显的效果。因此,多媒体的使用,在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3.通过物理实验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再现了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真实的实验情境能够使学生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加强了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原理的掌握,在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思考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无谓地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下实验。

另外,除了使用实验室的“常规”仪器外,还可以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物品、器具、材料等进行物理实验。如利用鸡蛋可以做牛顿第一定律和动量冲量实验,矿泉水瓶做超重失重实验,皮球在水波中上下运动来研究机械波,等等。还可以利用这些物品自制实验仪器,开发低成本实验,目前,南京师范大学的刘炳生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张伟教授还有广大的一线教师在对低成本实验的制作和研究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教师引导学生把物理实验和生活结合起来,就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动手、动脑、交流、合作中会碰撞出绚丽的智慧火花。更加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是真实的、亲近的,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体会到了物理学习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像走马观花一样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感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指导实践。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高中生往往对书本上的概念一学就会,做起题来一做就错。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因此,物理教学不能一步到位,学生需要通过感性认识这个跳板,经历不断探索、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最终内化到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高中生学好物理这门课。

参考文献:

[1][日]小泉英明著.陈琳译.脑科学与教育入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

[2]蔡铁权,姜旭英,胡玫.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李达.唯物辩证法大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