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例6篇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1

山西省怀仁一中038300

1.教材分析

《市场配置资源》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4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9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2节的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说,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根本区别,为此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1说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目标;

2.2记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3能够针对宏观经济运行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从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角度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经济生活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信念;通过学习国家的宏观调控,感悟社会主义能够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认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具体运用中国家宏观调控三种手段的区别。

4.学情分析

学生平时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基础.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6.课前准备

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

导学案的印制

7.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案例分析: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学生讨论:邓小平的上述讲话说明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教师分析:市场和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可以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分。那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照目标,理解学案的有关要求,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其预习情况解决疑惑。

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配置作用的经济。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2.加强宏观调控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与共同富裕)决定

(2)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它们的关系如何?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

回顾:(1)什么是市场经济?

(2)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含义分解

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延伸: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共同富裕。

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原因:一是公有制决定了人们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二是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不具备的。

注意区别:无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需要宏观调控;不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手段

概念区别:经济手段: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五年规划等法律手段: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包括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活动等

行政手段: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

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9.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含义

2、基本特征

加强宏观调控

1、必要性分析

2、宏观调控的含义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4、宏观调控的手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2

以后,历经百年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论战再度掀起热潮。短短几年来,重新建构市场社会主义新模式的论著汗牛充栋,构成了西方左翼理论界一幅亮丽景观。与80年代以前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模式相比,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在社会政治目标等诸多方面都出现显著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概括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六大特征,试图从中揭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改良或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政治目标

为了弄清现代市场社会主义相对于前期市场社会主义的独有特征,首先让我们追溯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轨迹。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源远流长,若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瓦尔拉(M·Walras)、帕累托(V·F·D·Parato)、巴罗内(E·Barone)等对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纯理论问题的探索算起,迄今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兰格(Oskar Lange)模式诞生之前的理论探讨,属于市场社会主义的前史,它是为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与模式的建立准备思想资料。市场社会主义的历史起点应该以兰格模式的诞生为标志。

以兰格模式为起点的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依其间产生的不同类型的模式,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1)30年代产生(并在此后获得补充)的计划模拟市场的“兰格模式”市场社会主义(Lange,1936);(2)60—80年代随着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产生的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散的“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3)80年代中期后以英国工党进行政策调整为政治背景,英国左翼理论家发展起来的“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Estrin and Grand,1989);以及(4)以后,西方左翼理论家对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新建构。

90年代后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建构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众多复杂、五花八门,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1)经理经营型模式,主要代表有约翰·罗默(John Roemer, 1994)的“证券社会主义”, 詹姆斯·扬克(J·Yunker, 1992)的“实用社会主义”,巴德汉(P·Bardhan and Roemer,1992)的“银行中枢的市场社会主义”等;2)劳动者管理型模式,主要代表有戴维·米勒(D·Miller, 1989,1991)的“合作制市场社会主义”, 罗宾·阿切尔(Robin Archer, 1995)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雅克·德雷泽(J·Dreze, 1993)的“自我管理” 市场社会主义等;3)综合前两者优势、突出民主基础的模式,主要代表是施韦卡特(D·Schweikart, 1993)的“经济民主的市场社会主义”,韦斯科夫(T· Weisskopf, 1993)“民主自治的市场社会主义”等;4)不考虑改变企业财产权而通过民主参与管理监督来限制资本权力的模式,弗莱德·布洛克(F·Block, 1992,)的“没有阶级权力的资本主义”, 乔舒亚·柯亨与罗杰斯(J·Cohen and J·Rogers,1993)的“联合的民主”体制等属于这种类型。(对90年代“八大模式”的详细评介,见余文烈、姜辉1998)

在上述四个阶段中,以 “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产生为分界线,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第一、二阶段的 “前期”和第三、四阶段的“近期”。这里把前者称为“传统市场社会主义”,而把后者称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

在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市场社会主义中,从政治背景上看,是其分水岭;若从理论特征上看,则以80年代中后期英国产生“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为其分界线。英国“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的产生为后市场社会主义的大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而90年代市场社会主义的种种新建构,则可以看作是“市场主导的市场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与民主,在效率与平等等各个方面的理论泛化。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与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区别是其政治目标的不同:传统市场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是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而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则大都是在苏东社会主义垮台之后,一批激进学者试图改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因素(诸如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的产物,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有成果上进行改良资本主义或替代资本主义的设想,是通向未来社会主义的中短期目标(长远的目标是“完全的社会主义”)。有的学者称前者为东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后者为西方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潮。科尔奈(J·Kornai,1993,P42)非常重视这两种不同形态的市场社会主义在“起始原因”上的区别。他说,初始条件对实际在历史上出现的任何形式都有强烈的影响,“因为起始原因发生的背景不同,值得清楚地区分为两个不同的主题内容:一个是作为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市场社会主义;另一个是作为代替旧形式的、改革前斯大林社会主义制度……的市场社会主义。”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这种独特的社会政治目标,构成了它的第一个重大特征。 二、市场主导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市场社会主义的发展史上,其主要的发展脉络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即从计划主导机制论市场与计划并存的二元机制论市场主导机制论。

30年代的兰格模式是计划模拟市场的市场社会主义。它把市场引入计划,资源配置方式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计划手段,在只存在消费品和劳动市场而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的前提下,用“试错法”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问题,通过模拟市场求解线性方程组确定物价等一系列手段,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可见,其经济运行机制是以计划为主导的机制。

60—8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是随着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既不抛弃计划这个“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又力图利用市场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出现了计划与市场并存、决策分散的种种“分权模式”的市场社会主义。布鲁斯(w·brus, 布鲁斯,1984) “含有受控制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模式,奥塔·锡克 (ota sik,1972)“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计划”模式,科尔奈(j·kornai, 1982) “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模式,亚历克·诺夫(a·nove,1983) “可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等著名的模式均属于此种类型。这类模式主张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并保留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计划,决策权分散,让企业在生产与分配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消费者主权得到尊重。分权模式是一种二元机制论,人们已经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企图在计划的有效控制下,尽力发挥市场的作用,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然而,分权模式与兰格模式一样,都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利用市场。

布鲁斯(brus, 1987)在给市场社会主义下定义时,以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改革为实例,认为 1965年以后南斯拉夫的“体制”和1968年以后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在严格意义上趋于接近”他的定义——“生产资料公有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劳动市场和资本市场)规律”。有人或许会据此认为,前南、匈的体制在资源配置上已经市场化了,与我们上面所描述的“二元机制”情形不相吻合。然而在我看来,第一,布鲁斯的定义是含混的(对此当另作论述,可参见余文烈,,1999);第二,前南、匈的经济体制还不是完全市场化,不是“市场主导”,而是属于“二元机制”。 前南斯拉夫和匈牙利的市场社会主义“实验”,尽管其原先宗旨是想充分利用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实现经济高效、协调发展,但在实践中并未做到。南斯拉夫事实上是让联邦共和国取代中央政府的集权干预和指令计划,匈牙利也出现间接行政干预强化的情况。两国都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价格”,没有市场价格(尤其在生产资料上)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它们或是在通货膨胀中冻结物价,或是因为政府限制某些重要产品的价格而影响了所有物品价格的相互依存关系。投资方式也是扭曲的,根本无法促成产业结构形成自动适应科技与国际市场变化的机制。这是“二元机制”的典型后果。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资本主义;解读;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

资本主义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是什么?资本主义的性质是否已经改变?资本主义将走向何方?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对我们深入理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特征,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anandBraudel)是法国年鉴历史学派的杰出代表。《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和《法兰西特征》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其“长时段理论”连同年鉴学派一起,对20世纪末的中国学术界有较大影响。本文主要是对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一书进行解读。该书是1976年布罗代尔应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邀请所作的三次学术报告演讲,并附录了布罗代尔在生前最后一次研讨会上的言谈。布罗代尔在他的这本小册子中既给读者提供了一些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动因的新解释,对资本主义的一些基本范畴作了不同于其他学者的新界说,例如对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竞争与垄断、中心与之间的关系等都提出了其独特的见解。布罗代尔重视从生活世界人手进行观察和研究,他的这些见解本身就是在资本主义生活世界的范围之内对资本主义所作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的结果,从而为我们这些外部读者深入了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些全新的视角。作为20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布罗代尔是一位追求真实历史并对于人类前途有着热忱企盼的学者。他对资本主义的剥削特质持有一种批判的态度并期盼实现人类的自由、平等与博爱。然而,布罗代尔在阐述资本主义的动力、本质与特征时有不少观点是经不起推敲或存在自相矛盾之处的,对这些观点的批判与反思能够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与困惑。

在该书中,布罗代尔首先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进行了探索。布罗代尔关注的是日常生活,在他看来,“积年累世的,非常古老的并依然存活的往昔注入了当今的时代,就像亚马逊河将其浑浊的洪流泻入大西洋一样”。“对于人来说,过去获得的经验和受到的毒害都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变成了平庸之物。而对于这些东西,没有人去细心观察”。布罗代尔坚持认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力量,这些力量包括人口、技术与市场。在对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分析方面,布罗代尔与马克斯·舍勒以及马克斯·韦伯存在着根本的歧异。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的动力归因于物质生活中的人口、技术与市场等客观因素,而马克斯·舍勒与马克斯·韦伯均把资本主义的动力在本质上归因于一种资本主义精神。其中马克斯·舍勒把资本主义精神归结为一种“怨恨”,而马克斯·韦伯则认为资本主义动力根源于新教伦理精神。

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联系给出了自己独特的判断,并对资本主义的特征与本质进行了分析。布罗代尔认为,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使用这两种叫法表明我们意欲将这两个领域区别开来,在我们眼中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市场经济是由商品交换引发的,是资本主义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他坚持对市场经济作出某种区分,“至少有两种形式的所谓市场经济(甲与乙),只要稍加注意,哪怕只从它们建立的人际、经济和社会关系来看,这两种形式即可识别”。在他看来,第一种形式的交换包括市场的每日交换、当地的或者近距离的贸易。这种形式的交换没有出其不意的因素,是“透明”的。第二种形式的交换主要是远程贸易。这种形式的交换容易避开规则和惯常的控制。布罗代尔总结道,两种形式的交换,“一种是普通的、竞争性的、几乎是透明的;另一种是高级的、复杂周密的、具有支配性的。两类活动的机理不同,约束的因素也不同,资本主义的领域所包含的不是第一类活动,而是第二类活动”。在物质生活、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发展历程方面,布罗代尔正确地指出物质生活是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共同基础,他以一种唯物主义的方式认为,“其实,一切都驼在物质生活的巨大脊背上。物质生活充盈了,一切也就前进了,市场经济也就籍此迅速地充盈起来,扩张其关系网。资本主义一贯是这种扩充的受益者”。这种观点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是相符合的,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有着很好的吻合。

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研究将资本主义的形成定位在封建主义末期的传统不同,布罗代尔把资本主义看作一个长时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结构,资本主义也不是在旧的封建土地贵族阶级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社会财产关系,而是寄生在封建等级制内,利用它的奢侈、闲散和缺乏远见,攫取它的财产。在论述资本主义的发展时,他指出:“资本主义的推进与成功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它要求社会秩序有某种安定,要求国家政权的某种中立,或某种宽容,或某种殷勤。”并且,他以欧洲、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不同社会条件令人信服地说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命运迥异的原因。与我们传统认为东方社会的高度封闭性与稳定性不同,布罗代尔认为中国与伊斯兰社会的构成远远不如欧洲封闭与稳定。在布罗代尔眼中,中国的科举是敞开的大门、开放的等级;晋升至顶峰的官位从来都是暂时的,弄得好,最多也不过是终生受用。布罗代尔对传统中国的社会关系也有着非同一般的洞察,觉察到了那些过分富有、势力过大的家族将受到国家的怀疑,而在法律上国家是土地的唯一拥有者,只有国家有权向农民征税,对于矿、工、商、企业看得很紧。这就使得在中国,“每当资本主义在有利的条件下成长之时,它最终被可以称为极权的国家所制服”。在广阔的伊斯兰国家,尤其在18世纪之前,土地的拥有是临时的,领由国家分配。因此,社会的顶峰经常更新,大家族不可能牢嵌不动。而大家族正是布罗代尔所相信的初始资本主义铺展、显示力量并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地方。通过比较,布罗代尔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社会等级是开放的、流动的,而欧洲的社会构成显得远为封闭与稳定。这样,他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他的论证。不是在世界其他地方,而是在欧洲,“财富得以积累,家系得以成长与维持。在货币经济的帮助下,资本主义最终得以浮现,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平静的或相对平静的社会之水”。资本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旧的财产关系:“财产和社会特权相对地受到保护,名门世家还能相对平静地坐享其成。由于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各人基本上仍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必须确立这种平静或相对平静的局面,才能使资本得以积累,使名门世家得以绵延长存,使资本主义在货币经济的帮助下降临人间。”过去流传下来的财产继承制度、封建地产、世袭家族的财富,为资本主义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尽管布罗代尔是在全面考察资本主义长时段历史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概念,其论述包含了深刻的理论探索意义。但对他的某些观点还是应该作具体的分析、辩证的对待。例如,布罗代尔此处论证的符合逻辑并不能消除与文中其他地方的矛盾,尤其是与他对垄断与资本主义关系看法之间的矛盾。他认为,资本主义从来都是垄断的,一切垄断皆具有政治性。“不用说,在伊斯兰国家也好,在基督教国家也好,这些资本家都是君王的朋友,是国家的同盟者或者是不择手段利用国家的人。”沃勒斯坦在总结布罗代尔的思想时也指出:“如果没有一种政治保证你就永远不能支配经济,永远不能扼杀或限制住市场的力量,要想设立非经济性的壁垒,不让人家涉足经济交易,要想将非分的价格强加于人,要想保证非优先性的采购,不依靠某个政治当局的力量是做不到的。认为没有国家的支持、甚至在反对国家的情况下也能成为一个(布罗代尔定义下的)资本家,那简直是一个荒诞的想法。”但是,即使我们承认上述说法,也不能消除布罗代尔的一个悖论。因为,如果国家对资本家是支持的话,那么显然国家就不是处于中立的状态之中,这与布罗代尔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条件的判断是矛盾的。

另外,在阐述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布罗代尔指出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层面,竞争不是资本主义而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垄断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诚然,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垄断的程度越来越高,由私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再发展到跨国垄断,但是,竞争始终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特征。否认了竞争,也就等于取消了资本主义。

最后,在关于专业化即劳动分工问题的阐述上,布罗代尔的观点也容易引起争论。布罗代尔认为:“劳动分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展,迅速增强,波及整个商业社会,但处于顶层的批发商——资本家却是例外。”对此,布罗代尔作出了三项判断:(1)商人不实行专业化,因为在他所能触及的范围内没有一个行当有足够的油水可以将全部的活动拢固;(2)大商人经常要更换经营活动,因为高利润不断地从一部门向另一部门转移;(3)大商人的经营活动只有一种有时具有专业化的倾向,那就是金钱交易。但是,对他的三项判断都不难予以驳斥:第一,他所谓的商人即资本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由于竞争的存在以及市场规律的作用确实没有一个行当有足够的油水可以将其完全吸引住,而是倾向于将各行当的利润平均化,然而,由于竞争与市场规律的作用,资本家要在部门利润趋向平均化的市场中生存或取胜,就必须实行专业化,取得竞争优势。第二,高利润确实不断地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转移,直至竞争使得其利润向社会平均利润靠近。然而,如果布罗代尔承认垄断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的话,则大资本家并不能随心所欲地进入已为别的资本家所垄断的高利润部门;如果垄断并非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而竞争是资本主义的核心的话,那么大资本家还是会选择自己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则专业化乃是其必然的结果。布罗代尔的第三个判断,事实上是对其关于专业化问题的自我反驳。金钱交易即金融产业本身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部门,其走向专业化与其他资本主义部门的专业化一样,具有必然性。因此,上述质疑不仅了布罗代尔关于资本家专业化的命题,并且又一次对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竞争与垄断关系的观点作出了有力的反驳。

布罗代尔对资本主义及其进程的认识是与世界总体历史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区分世界经济与经济世界两个概念,布罗代尔详细地阐述了经济世界、经济世界的中心与的关系以及经济世界中心转移的规律。布罗代尔将世界经济界定为整个世界的经济,即西第蒙斯所说的“全球市场”,经济世界则指的是在全球形成一个经济整体的情况下,地球上一个部分的经济。一个经济世界总要有一个极,一个中心,并且分解为中心地区、中间地区和地区。与沃勒斯坦提出的在从16世纪才建立起来的欧洲经济世界之外不存在其他的经济世界的观点不同,布罗代尔认为远在欧洲认识整个世界之前,自中世纪,甚至自古代起,世界就已经分成几个经济世界。这种观点现在基本上得到学界的认同。在阐述各经济世界中心变换即中心偏移规律的时候,布罗代尔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种“霸权稳定论”的观点倾向。他认为,每当出现一个中心失落的情况时,一个新中心的重组过程就开始了。一个经济世界若没有一个重心,若没有一个极,就不能生存下去。这种倾向随着他将欧洲的经济世界归结为世界的资本主义的模子,就自然而然地显示了一种“欧洲中心主义”的特征。这也是西方学者惯常流露出来的一种神态。然而,布罗代尔毕竟是一位具有唯物主义倾向,追求历史真实,关心人类前途的学者,在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中心变换规律之后,布罗代尔认为资本主义性质并未发生改变,资本主义仍然建立在剥削国际资源、利用国际机遇的基础之上;并且,它一贯地、顽固地依靠法理上的和事实上的垄断,不顾在这方面反对它的激励行动。这实际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中心国家对国家的剥削以及国际经济政治秩序和制度的不公正。从布罗代尔把这两方面看作是资本主义性质并未改变的证据可以认为,布罗代尔正是把剥削当作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沃勒斯坦在总结布罗代尔的思想时强调说:“在我看来,参与布罗代尔所理解的市场世界就是意味着为世界的平等化而斗争,即为人类的自由与博爱而斗争,因为,这样一场斗争的逻辑不允许世界上存在着人下人。这是一个(对于传统观念的)扭曲:布罗代尔定义下的市场所取得的胜利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表征,反而是世界社会主义的表征。”布罗代尔的上述观点不仅说明了其作为一名史学家治学的科学性,也说明了他对人类前途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解放”观相呼应。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列宁;政治经济学;资本积累理论;经济全球化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第二国际理论家关于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及当代价值”(15BKS06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列宁和罗莎卢森堡政治观之分歧研究”(13YJA710016)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5-0005-06

马克思在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劳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所谓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马克思根据其劳动二重性明确了何种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的问题。他第一次确立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由抽象劳动形成,这种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并不是两次劳动,只是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方面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成为其伟大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和落脚点。由是,劳动价值论又成为马克思政治经济理论的基石,是资本积累理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就是剩余价值,而资本积累又是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资本积累说到底就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生产的财富包括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消费,另一部分用于生产,这样用于生产的就转化为资本创造新的剩余价值。因此,资本家生产的目的就是千方百计地生产剩余价值。

一、列宁资本积累理论的历史脉络

列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了俄国农村经济的现实状况,在他所写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论》等著作中全面系统地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去向问题。在理论上,列宁用大量的事实和统计材料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通过对俄国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及资本主义扩张的论述,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为俄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前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实践上,列宁批判了民粹派以及“合法马克思主义”派别经济学家对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错误理解,他还深入研究当时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问题,揭示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特征,从整体上发展了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原理,这些研究构成了列宁关于资本主义理论与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世界性和当代性提供了参考。

1861年,俄国发生了波澜壮阔的农奴制改革,其影响悠久深远。俄国知识分子展开了关于俄国社会现状和发展道路等问题的激烈争论。在这场论争中,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经济学作品来批驳民粹派、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等派别的思想与观点,阐述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前景。俄国民粹派是当时一种带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小资产阶级流派,他们一直强调俄国村社留下的传统风尚,以俄国拥有农村村社制度为傲,并认为这是俄国的独特之处,是马克思主义主张公有制的体现。民粹派认为俄国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人民大众贫穷,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国内外市场缺乏,因而能够摆脱传统的影响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基于以上认识,他们极力否认俄国资本主义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俄国民粹派主张俄国走“非资本主义道路”,他们忽视村社正在逐渐瓦解的事实,忽略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进步性,甚至企图阻止俄国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保留村社。在他们看来,即便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过渡到商品经济,尽管形成了国内市场,但由于国内市场相对M小,加之俄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落后,超额价值不可能得以实现。俄国的农民破产又没有国外市场,不存在社会分工,没有资本主义发展的根基和生命力,也不可能发展出西欧那样强大的资本主义。列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民粹派的错误思想进行了批评:

第一,俄国存在社会分工,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是国内市场建立的关键;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标志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程度,一个国家国内市场发达程度即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列宁认为,“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社会分工加上国内市场又一起构成了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商品的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互相变成商品,互相成为等价物,使它们互相成为市场。”①

第二,对于市场来说,重要的不是生产者的水平,而是生产者是否拥有货币,农民越是破产越是出卖劳动力,而生产者越拥有货币资本。

第三,整个产品的实现在于不变资本,在于生产资料生产的实现。列宁深深懂得俄国经济必然被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因为剩余价值实现的困难在国内市场上不仅仅表现为额外价值实现的困难,而且也表现为资本主义产品的各个部分实现的困难。同样,在生产消费产品和生产资料产品上也会发生这样的困难和危机。假如没有这样的“困难”和危机,也就不可能存在资本主义生产。故而俄国资本主义不仅不是阻碍社会主义到来的幽灵,相反它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创造了客观基础。列宁收集了的大量统计资料,分别从商品流通规模、工商业人口数量、雇佣劳动的使用情况及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形成等几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当时俄国国内市场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列宁结合俄国社会现状,分析了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推断出俄国村社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为批判民粹经济学家的错误认识提供了现实武器。

为了彻底批判民粹派的“非资本主义道路”理论,列宁围绕着社会分工和国内市场这两个因素,通过阐述俄国商品经济的逐步衰落和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兴起的现实过程,论证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进步性,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形成的一般规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社会分工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民粹派经济学家无视这一客观事实,甚至想主观否定这一事实。列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判,认为他们否认的不仅是社会分工,更是否定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客观现实基础。列宁进一步指出,劳动力本身的商品化和劳动力市场的确立是商品经济转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中须臾不可缺的因素,仅仅从俄国小生产者破产这一事实,并不能得出民粹派经济学家所主张的俄国人民大众贫穷化与国内市场狭小的论断,也是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国内市场和资本主义最终能够完全确立所不可避免的阶段必然是小生产者的破产与大众的贫穷化。

民粹派经济学家提出国外市场是实现剩余价值的有效途径,列宁针锋相对地对其观点进行了批判,明确指出了国内外市场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列宁首先指出国内市场的重要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国内市场发展的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就是说国内市场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从理论上讲,国内市场规模具有无限扩大的空间和可能性。第二,国内市场的扩大也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大工业发展是与创造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分不开的,两者总是如影随形、相伴而生的。资本家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赚取更大的剩余价值,不会把生产资料全部用于消费,而是拿出一部分用于投资生产,实现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既然这样,那么要想实现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社会,就要优先考虑生产生产资料,而不是消费资料。因为“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依赖于’个人消费的增长,而更多地靠生产消费。”② 那么,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要不断突破国内市场的界限、U张国外市场呢?或者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国家必须有国外市场”?列宁认为这并不是像卢森堡所认为的那样,国外市场是实现剩余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本身也日益要求走出区域的狭隘界限,能够走出国门,从而突破国家等地域界限;市场作为灵活交易的场所,它本身也要求无止境地发展,才能进一步凸显市场的价值,因而国外市场的形成是历史条件和其它条件造成的,如果对外贸易能够以突破界限的方式进行,这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发展不同于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处。列宁甚至指出,“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国外市场就不能生存。”③

第四,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不仅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反而强化了矛盾的尖锐程度,“资本主义愈高度发达,生产的集体性与占有的个人性之间的矛盾就愈剧烈。”④ 这说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加快,它与私人占有制的矛盾也会越来越尖锐,这样必然导致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疯狂追逐,“原料愈感缺乏,竞争和追逐全世界原料产地的斗争愈尖锐,抢占殖民地的斗争也就愈激烈。”⑤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帝国主义国家贼心不死,裸地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残酷的掠夺和压迫,这势必也会导致殖民地人民的英勇反抗。当然,战争也不仅仅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国家展开,同时,也会发生狗咬狗的帝国主义战争,这样势必削弱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事实证明了列宁的理论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帝国主义之间狗咬狗的战争,列宁认识到俄国是帝国主义世界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为了退出战争,获得喘息的时机,发动革命,列宁顶住各种压力,签订了布列斯特合约,实行了战略退却。不过,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以资本输出形式所进行的殖民扩张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它客观上刺激了殖民国家和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民主革命创造了物质条件。那些输入资本的国家由于得益于资本输入,则会加速发展。

虽然说资本输出国输出资本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身发展造成一定影响,但是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源动力会使其进一步扩大和深化资本主义在资本输入国家的发展,以获取更大的收益进行补偿。这些国家尽管在政治上是独立的,但他们往往在金融和外交方面却对资本输出国家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根据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在某些情况下,给一些小国家民主、自由和民族独立。故而帝国主义时代的落后国家尽管受到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但是资本的大量输入也使他们本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并且,随着帝国主义殖民扩张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冲突和战争随时可能爆发,这就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可能性。

总之,列宁详细论述了社会分工发展和国内市场确立的基础上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客观再现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列宁认为,资本主义要想实现扩大再生产,必然既要有国内市场又要有国外市场,列宁虽然是从国内市场的角度来研究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但是在他早期的著作中对国外市场的问题还是非常重视的。为什么必须要有国外市场?列宁认为,这是由于资本发展,资本力求无限扩大的表现,换句话说,这是由资本主义世界历史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决定的。

二、列宁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这时,俄国社会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列宁潜心研究,他一方面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做了大量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他同时借鉴了以霍布森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的研究成果,比如《帝国主义研究》、《金融资本》、《资本积累论》、《帝国主义》等,在此批判的基础上列宁提出了自己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首先,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体系是资本全球化的历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必然结果,列宁在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即《帝国主义论》)中对帝国主义的内在规定性进行了概述,他明确指出垄断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说明了金融资本就是银行资本,指出垄断组织和金融资本统治的确立是帝国主义的标志。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自由竞争必然产生集中,集中必然导致垄断,因而帝国主义的出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其次,列宁根据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对帝国主义经济特征与历史地位的分析,论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帝国主义的五大具体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⑥。相比较卢森堡,列宁更强调资本主义内部具体特征的变化,在他看来,这个具体变化就是资本主义正日益由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因而列宁所揭示的“垄断”特征在当下仍然适用,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仍然是由生产集中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垄断。

再次,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理论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在列宁看来,垄断既可以解释金融资本是如何形成的,又可以说明资本主义通过殖民政策瓜分世界的现象。2016年,列宁的巨著《帝国主义论》出版100周年,这100年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与此相对应,国际资本主义的垄断发展轨迹也从一般垄断发展到“特殊垄断”,再到国家垄断,甚至在国家垄断的基础上又跨越国界发展到国际垄断。随着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与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具有了更多的变化形式和更丰富的内容。这些新发展、新变化和新内容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当今的资本主义垄断仍然没有脱离其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的特征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变异或灭失。相反,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今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更加复杂,手段更加隐蔽,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促进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形式就是金融寡头的形成和资本输出。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并且在日益加强,超越国家范围的国际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国际金融寡头、超级大财阀也层出不穷,巨型跨国公司布点世界各个角落。这些巨型跨国公司为了获得超额的垄断利润,不断加快技术垄断的进程和国际垄断的速度。垄断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都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垄断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在不断加强。

最后,列宁高屋建瓴地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很多人都只看到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寄生的’资本主义”的论断,认为它已经严重过时了,但实际上他们没有看到列宁在论述资本主义腐朽趋势的同时,还提出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论断,即列宁认为资本主义腐朽和迅速发展的趋势同时存在,腐朽趋势并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实际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发展得更快,但最终资本主义必然走向衰亡。这就是列宁所论述的“两种趋势”并存的思想。美国的美联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供金融服务,维护金融体系,根据它的职能判断,它起的作用相当于美国的中央银行,但其实质上却是一个私人银行家和大企业集团的组织,而且是纯粹的私人组织,不受政府控制。因此,这些私人组织和个人成了“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参与任何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级。”⑦ 正像银行家梅耶・罗切斯尔得所说的那样“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列指出,由于食利者阶级以及所谓的“高利贷国”不参与任何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但是,他们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收买无产阶级的上层,并通过他们依靠垄断地位和殖民扩张所获取的高额利润来收买工人贵族。由于对帝国主义充满幻想,这些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分子因而不愿意革命,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因而,垄断的产生不仅影响了工人革命的积极性,限制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而且还从根本上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垄断的消极作用。虽然当今资本主义发展呈现日新月异之势,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寄生性”,而且使其随着资本主义自身调节能力的增强愈演愈烈。

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腐朽性”和“寄生性”的存在,在2008年以铁的事实得到证明。这就是影响全球的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由此危机开始,进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因此,虽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表面上只是研究当时的资本主义发展,但实际上他思考的范围更广。列宁不无担忧地考虑到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历史命运,这些人民深受资本主义国家的重重盘剥,资本主义的入侵所造成的结果是影响深远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在帝国主义时代有没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可能性有多大,都是他要认真思考的。列宁通过分析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和影响,论述了帝国主义国家由于千方百计致力于资本主义扩张,由此带来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之间、国家和地区之间又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正是在这样的分析视角下,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俄国这一资本主义国家阵营的薄弱环节实现。

总之,列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析,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民的历史选择性,创造性地提出了他的帝国主义理论,完善了对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和前景的思考。

三、列宁资本积累理论的当代价值

首先,有助于我们拨云见日,更好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所谓的“新”。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运用历史阶级分析方法论证了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垄断是帝国主义的一般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垄断的思想,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腐朽的资本主义”。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特征的概括无疑是正确的,但现在却备受质疑。许多人认为,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垂死的、腐朽的”特征的描述已经过时了,还有的人甚至认为列宁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当今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垂死,反而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的确,在这100多年间,历史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再加上诸多因素的影响,资本主义并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呈现垂死之态,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因为二战后一些帝国主义国家迫于社会主义形势的发展实行了垄断资本国有化、经济调节计划化、企业管理民主化等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某种程度的调整和改良,致使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新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蒙蔽了一些人,但万变不离其宗,变来变去其帝国主义本质还是没有变,世界基本矛盾没有变。这些调整和改良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即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也没有改变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也就是说这些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并没有根本改变,仍然具有寄生性、腐朽性。

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诸多新现象、新特点,并且资本主义还在继续发展,但是马克思所说的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并没有根本改变。因而,资本主义最终还是避免不了灭亡。但是,为什么资本主义发展会出现“腐而不朽”、“没而不落”、“垂而不死”呢?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一定的调节余地,生产力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正如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指出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⑧ 但是,“凡物有生必有毁”,资本主义作为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而不是生命历史现象,因而它必定也有其产生、l展和灭亡的过程。

其次,有助于深刻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本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1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到2001年美国“新经济”的衰退以及2008年美国的金融风暴,这些都充分说明垄断仍然是不灭的事实。这就是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一针见血地告诉我们的西方经济正日益向投机的、“式”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其直接表现是美国持有高杠杆效应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性以及美联储作为法定监管机构,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导致管理失控与崩盘。这场金融海啸好像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但究其更深层次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仍旧难逃其责,它的爆发实质仍旧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运动的结果。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经济实质仍旧没有改变,由于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生产商品供给过剩而劳动群众需求不足的矛盾,最终爆发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进一步引发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衰退,这使得很多人曾经质疑市场经济理念,很多人曾经甚至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已穷途末路。实际上,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清楚地知道市场经济中商品二重性的矛盾只是构成产生危机的可能性的条件,而资本主义制度则是使危机由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可以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政府的监管就可以规避危机的发生。

第三,有助于我们认清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全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它也像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学习和研究列宁的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如何进行资本积累的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的过程、实质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列宁着重从社会分工和国内市场的角度,不仅考察了俄国是怎样由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向资本主义转变的事实,而且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的分析,形成了他的趋势理论,这就是资本主义已走向停滞和腐朽的趋势。但他同时强调,停滞和腐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以停滞和腐朽趋势而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是明显的错误。因而,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已经停滞与腐朽的趋势,是在当时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的积极展望,同时也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的弊病和危机的深刻揭露,但实际上列宁也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是有生命力的。

全球资本主义或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验证了列宁的结论。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陆续进入全球资本主义即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前的资本主义与全球资本主义在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这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甚至上层建筑方面。在生产关系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部门进一步私有化,并拥有多元化的所有权,因此,全球资本主义彻底改变了过去的劳资关系;在上层建筑方面,国家通过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议会制度、“参与制”等逐步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同时,由于资本家为了尽可能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在国内过度资本积累,而广大人民却无力购买,这样过度积累与消费不足所造成的矛盾凸显,为了进一步扩大销售,资本家千方百计地向国外市场扩张,而这种扩张则又借助于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而催生出全球化。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国家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为发展中国家却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这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导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益较少,导致自己资金匮乏,债务负担严重。

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是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但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面前有着不同的命运,19世纪末俄国的命运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境遇:一方面,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资本主义所创造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离不开全球化,因而我们不能闭关锁国,像清政府那样,被西方的洋枪、大炮、鸦片强行打开中国的大门;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意识到,主导全球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将利用他们的优势地位,利用资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这必将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忽视资源浪费、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从而转嫁它们的经济危机。

总之,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受益者是帝国主义,它们利用这场运动,压根上不想帮助发展中国家,反而想利用它实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垄断。帝国主义不仅仅实现有形的地域扩张,也不一定非得侵入哪个国家的领土、领空,而当今实际上更是无形的文化渗透,这就是一种新的殖民现象。在此背景下,研究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注释:

①②⑥ 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23、175―176页。

③⑤ 《列宁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167页。

④ 《列宁全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50―551页。

⑦ 《列宁全集》第27 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78―379页。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企业 组织

企业基本特征的内在逻辑

企业的基本特征是指企业自产生以来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企业共同的质的规定性,其实也就是企业与非企业的区别所在。笔者认为,企业应具有的这些特征是按一定的内在逻辑层层递进的,包括以下五方面特性:

(一)组织性

企业不同于个人、家庭,它是一种有名称、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正式组织;而且,它不同于靠血缘、亲缘、地缘或神缘组成的家族宗法组织、同乡组织或宗教组织,而是由企业所有者和员工主要通过契约关系自由地(至少在形式上)组合而成的一种开放的社会组织。

笔者认为,有些教科书说企业是法人组织,那是不正确的,因为从企业产权组织形式来看,企业可分为自然人企业和法人企业两大类。到现在为止,自然人企业数量还相当大,它包括个人企业和合伙企业。所谓个人企业并非企业仅由一个人组成,只是指个人独资企业而已。至于目前还大量存在的个体户,当然不算企业,不能与个人企业混为一谈,只有经过制度化的组织改造才能转变为企业。

(二)经济性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同于行政、军事、政党、社团组织和教育、科研、文艺、体育、医卫、慈善等组织,它首先是、主要是、本质上是经济组织,以经济活动为中心,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追求并致力于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它也不同于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控监管的机构,它是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实体,和消费者同属于微观经济单位。

需要指出,虽然各种非企业的社会组织往往也要进行某些经济核算(如收支、财产核算),但由于不是或主要不是从事经济活动,追求的不是或主要不是经济效益,它们的经济核算只是局部的、辅助性的,无法与企业核算相提并论。

(三)商品性

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又不同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组织,而是商品经济组织、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市场主体,其经济活动是面向、围绕市场进行的。不仅企业的产出(产品、服务)和投入(资源、要素)是商品——企业是“以商品生产商品”,而且企业自身(企业的有形、无形资产)也是商品,企业产权可以有偿转让——企业是“生产商品的商品”。

这里要说明的是,企业投入的劳动力(除企业主自身以外)毋庸讳言属于商品—这是企业与个体户的一个区别,但企业所使用的劳动者不是商品,他们拥有完全的人身权利,拥有自身劳动力的完全所有权,他们只是通过与企业的双向选择,以契约的形式,把自身劳动力的使用权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让渡给企业经营者而已。另外,如果从广义的投入、产出来讲,也并非一切投入、产出都是商品,比如企业产出的对社会的责任、员工素质的培养提高以及形成的企业文化等,不应视为商品。

(四)营利性

企业作为商品经济组织,却不同于以城乡个体户为典型的小商品经济组织,它是发达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基本单位、“细胞”,是单个的职能资本的运作实体,是以赢取利润为直接、基本目的,利用生产、经营某种商品的手段,通过资本经营,追求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

追求利润是一切资本的天性。社会主义社会里的所有企业,其作为资本实体的实质并没有变,企业所有者就是资本所有者,企业经营者则是资本的经营运作者。一切企业的运营本质上都是资本的运营,所有企业家的根本职能、职责都是用好资本,让它带来更多利润并使自身增值,这是永恒不变的主题,至于在什么范围内生产、经营什么商品,那是可以随时、灵活加以改变的。从这个角度说,企业牟利、逐利是正常的,这是它与各种非营利性组织的社会分工,正常的利润既是企业满足市场、服务社会的结果、回报,也是支持、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财力基础。

(五)独立性

企业还是一种在法律和经济上都具有独立性的组织,它(作为一个整体)对外、在社会上完全独立,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独立承担民事义务、民事责任。它与其他自然人、法人在法律地位上完全平等,没有行政级别、行政隶属关系。它不同于民事法律上不独立的非法人单位,也不同于经济(财产、财务)上不能完全独立的其他社会组织,它拥有独立的、边界清晰的产权,具有完全的经济行为能力和独立的经济利益,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能够自决、自治、自律、自立,实行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笔者认为,有些教科书说社会主义企业是相对独立的企业,那是既不合逻辑,也不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的。不应认为企业要服从国家的计划管理或宏观调控,就不能完全独立。上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称“中国没有企业”,其理由就是当时的中国企业不具备企业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没有独立性。它们承担了过多过重的政治、社会任务与责任,“政企不分”,实际上成了各级政府的附属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企业改革,是从国家对企业放权让利开始的,历经利改税、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模式的探索,逐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最后找到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出路,通过产权重组、多元化、明晰化,使企业与国际接轨,与企业的本质特征相吻合,逐步从非企业向企业转变。只有让企业取得完全独立的经济地位,才可能有理性的企业行为,对各种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从而让国家通过市场对宏观经济进行的间接调控措施落到实处、产生实效,也使作为整个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的众多企业优存劣汰、生生不息、充满活力。因此,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完全独立。

笔者认为,有教科书把企业集团称为企业的一种类型,是不确切的。企业集团并不是一个企业,而是若干个企业的联合体,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又通过不同程度的资本持有关系或者契约关系联结起来,形成从紧密联系到松散联系的金字塔或同心圆结构。与此类似,企业业务外包、特许加盟连锁、战略联盟等也只是企业的虚拟经营方式,而不是企业的类型。

现代企业的新特征

把上述“五性”加以综合,可以给企业下一般的定义:企业是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营利性经济组织、经济实体、经济单位。

不过,企业从早期发展到现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益法治化、有序化,企业也越来越成熟、规范化,现代企业表现出不同于早期企业的新特征,或者说人们对现代企业提出了新要求:技术上的先进性——建立在现代先进技术基础上;管理上的科学性——实行现代化科学管理,包括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和社会化、人性化管理;运营上的“社会性”——它不再是“自由放任”的企业,而是“社会企业”,必须立足于和适应社会需要。企业要遵守所在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舆论的监督,服从社会制约和政府正当的干预管理,做合格的“企业公民”,与政府合作,为社会服务,对社会负责任、尽义务,维护、增进社会公益,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

企业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技术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在现代只是不易获得生存、发展的较多机会和较大空间,而运营上不符合“社会性”要求的企业,则往往连生存发展的资格、合法地位都没有。因而具备“社会性”特征是现代企业的首要条件。当然,这种“社会性”绝不是要求现代企业像政府或其他公益组织一样以承担社会公共事务为基本、主要职能。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是“社会性”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有限度的、非刚性的。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把企业做好,这是履行其他社会责任的前提。企业如果承担了与其发展方向、承载能力不协调的、过多的社会责任,企业无法维持,那恰恰是对社会最不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与非企业的区别在现代并没有改变,而且不应该改变。

企业特征对深化改革的启示

笔者认为,今天分析、总结企业特征,不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我国的改革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概括为市场化的改革。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政企职责分开,政府不再直接用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改为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通过市场机制间接调控、引导企业行为;在微观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再造企业制度,亦即企业化的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诚如经济学家张维迎所说,目前“中国经济仍然是一个被高度管制的经济,中国企业家在创业和经营企业方面仍然受到太多不合理的约束。” “在一些重要的产业,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投资自主权。”因此,要同步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用法律进一步规范各级党政机关的行为,使政、企职能不再错位,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受到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让所有的企业在自由选择、充分竞争的市场海洋中进退沉浮。也就是说,在经济活动、商品生产流通服务领域里,应实行“小政府、大市场”原则,政府大胆放手,尽量让市场机制和企业自身去解决市场、企业的问题。至于现代社会对现代企业的社会性要求,主要应利用法律手段和社会公众、舆论的约束以及政府宣传教育的引导,通过市场竞争压力下企业家自身素质修炼和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来逐步实现,政府没有必要用简单的行政手段拔苗助长。

(二)防止市场化过度泛化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义乌;投资环境;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113-01

1 义乌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义乌市投资环境的综合性、差异性及动态性等特征,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可量化、尽可能少的原则,并根据现有统计水平,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四大方面选取30个评价指标构建义乌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为:

(1)反映义乌经济环境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自营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集贸市场成交额。

(2)反映社会环境的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生活污水处理率、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数、科技三项费用、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万人拥有床位数。

2 义乌市投资环境评价实证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中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一定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算出各个指标在样本之间的相对差距,对原始变量数据矩阵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一组具有某种良好的方差性质的新变量,这组新变量彼此互不相关且在各自的特征方向上有最大方差,从中选取前几个变量来代替原变量,计算其权重,然后对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加权,根据综合评价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2.1 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义乌市2002―2006年与投资环境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数据均来自《义乌统计年鉴》(2003―2007年)。

2.2 实证分析

(1)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的影响。

建立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并求其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按特征根大于1原则,选取前3个主成分(见表1),其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7.803%,说明前3个主成分已包含原始数据97.803%的信息,能较好地代表整体指标,可信度较高,因此选取前3个主成分作为评价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

(2)计算每个主成分在每个变量上的负荷,各主成分负荷情况如下:

①第一主成分F1在以下几个指标的负荷比较大: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自营进出口额、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公路客运量、科技三项费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集贸市场成交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用电量、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及公路货运量等,这一因子主要反映义乌的经济实力、经济外向性、市场规模、职工收入情况、科技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生活服务、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情况,权重(累计贡献率)达84.351%,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对投资环境总体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②第二主成分F2在生活污水处理率的负荷值最大,主要反映义乌生活环境状况;在万人拥有高校在校生人数的负荷值比较大,主要反映义乌教育状况。这一成分的权重为8.599%。

③第三主成分F3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末劳动力资源总数、第二产业比重等指标上负荷较大,这一因子反映了义乌的劳动力资源及经济结构等方面的情况。这一成分的权重为4.853%。

(3)计算变量得分系数及主成分表达式。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表,可以得出主成分表达式:

F1=0.010 X1 +0.006 X2+……+0.057 X30

F2=0.054 X1 +0.057 X2+……+0.027 X30

F3=-0.001 X1 +0.003 X2+……-0.077 X30

(4) 计算综合得分。

以这3个主成分各自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建投资环境综合质量评价模型:

综合得分=0.84351 F1 +0.08599 F2+0.04853 F3

根据此模型计算义乌市2002―2006年各年投资环境综合得分,见表2。

3 对结果的分析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3.1 结果分析

(1)通过综合评价表的得分可以看出义乌市总体投资环境自2002年以来有较大改善,综合得分由2002年的-0.62758提高到2006年的1.385688。

(2)从义乌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可以看出,义乌投资环境在2005年和2006年分别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原因在于占84.351%的第一主成分F1的数值在2005年和2006年均出现了较大增长,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义乌综合经济实力及基础设施的情况,第一主成分数值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集贸市场成交额、全年用电量、公路客运量等指标的大幅增加,如2005年,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比2004年增长36.44%;集贸市场成交额达388.9亿元,比2004年增长19.69%,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的战略,商贸业持续繁荣,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市场是义乌经济最大特色和优势,市场在义乌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年用电量比2004年增长30.41%。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148元,比2005年增长16.35%。

3.2 对策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优化义乌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1)节约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根据义乌市能源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综合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能源资源,盘活土地存量,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以缓解资源短缺对义乌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2)义乌一直坚持“市场先发、商贸主导”的发展路径,义乌小商品交易市场从区域性集散市场发展到全国性集散市场,带动了当地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商贸业持续繁荣发展是义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市场的龙头地位不动摇,并充分发挥义乌市场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积极引进新的商品,培育新的行业。加大市场商品招引力度,吸引各地企业把义乌作为产品销售中心,促进义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厉以宁.市场经济大辞典 [M].北京:新华社出版社,1993:439.

[2]潘霞,范德成.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