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例6篇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文1

( 一)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

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着整体性困局,相当一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并未完全形成,一些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是只适应应试教育的,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各校之间教学条件差距较大,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城乡学校教育资源不均衡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基础教育质量短期内难以获得提高。

吉林省双辽市基础教育同样面临着质量提升的困境。双辽市地处辽、吉、蒙三省交界处,是吉林省西部较偏远的一个县级市,缺少地理优势,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双辽教育处于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的阶段,教育发展水平与社会优质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上升,存在着师资力量紧缺、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尤其是乡镇教育者教育观念落后、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双辽教育质量的提升,阻碍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基于双辽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面临的困境,双辽市教育局在十二五期间立项实施了区域主导课题实施精粹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相关问题的研究。双辽市教育局局长高文军为课题负责人,市教科所具体负责协调管理,建构起了以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为核心目标的精粹教育研究体系。

( 二) 精粹教育思想的提出

1. 精粹教育概念的界定。

( 1) 精粹和精粹的含义。精在现代汉语中意为提炼出来的东西; 经过提纯或挑选的; 完美, 最好 也被解释为凡物的纯质; 工致细密。粹的原意为纯净没有杂质的米,后来引申为纯净不杂的意思; 也被解释为纯粹;精华; 专一。精粹在现代汉语中意指精炼纯粹 也被解释为精美纯粹,指最精最纯的东西。

( 2) 精粹和精粹教育的内涵。精粹的教育内涵分为三个逻辑层次: 一是指选出同类中最优的; 二是指在优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三是指教育达到了纯粹、纯美的地步,精到达的最高境界即为粹,即教育回归了本真。精粹教育是指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者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经过衡量比较得出最优方法,并不断提高优化,最终达到最佳效果。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为例: 从没有合适的教学方法到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即为第一层次的求精 对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完善并应用得法,即为第二层次的精益求精 在课堂教学中熟练、灵活、恰当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达到优质且学生接受程度最佳,并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教学风格,即为第三层次的回归本真。以学校特色的凝练发展过程为例: 从没有特色到创出特色,即为第一层次的求精 经过对学校特色的不断培植、完善,成为特色鲜明的学校,即为第二层次的精益求精 经过日益丰富和完整地塑造,最终成为特色突出的学校,即为第三层次的回归本真。因此,精粹教育是一个从追求求优求精到不断精益求精,再到纯粹纯美地向上、向前的良性发展过程。这符合人类的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精粹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对教育目标的追求,以实现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2. 精粹教育思想的核心指向。精粹教育思想

强调对教育的精益求精和恰到好处,即教育到位。主张让教育回归本真,使质量成为责任,倡导在整个教育过程精心创意,精致设计,精细操作 所有教育者都要不断吸纳精华,追求精湛,彰显精彩,追求过程优化、目标优质的双优结果。也就是说,精粹教育主张摒弃教育过程中既缺乏活力、又缺乏质量意识的应试教育模式,及教育过程中平淡、单调、僵化的低效职业行为,对教育者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 一是要求学校管理者要立足学校发展,精心策划、精细管理、精准评价; 二是要求教学一线教师要立足常规教学,精心设计、精当施教、精彩展示; 三是要求教育行政管理者做到精当包保。践行精粹教育思想所采取的办法是通过校本化主题研修活动,实现科研、教研、师培内容的有机融合,让教师认识到研修主题即探索性课题用科研的形式和流程,融合教研内容,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校本化主题研修活动以课程实施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并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种新型学习组织。研究的过程是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也是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过程。

二、精粹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 质量提升机制的建立

双辽市基础教育界在十二五期间积极进行了以区域主导课题引领和推动建立质量提升机制的实践。

1. 紧扣主题,建立四级课题群。

( 1) 层级推进课题研究。以双辽市区域课题实施精粹教育,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相关问题的研究为龙头总课题,以学校精粹办学研究 教研精粹管理研究教师精粹教学研究和学生精粹学习研究为研究主题。各校的课题是一级子课题,教研组( 年级组、村小) 的分课题是二级子课题,教师的分课题是三级子课题。从一级到三级子课题都实行逐级分解设计,要求紧扣总课题的方向建立四级课题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的各职能处室开展精粹管理研究。

( 2) 确立基层课题主题。坚持重心下移、自下而上的研究理念,由学校组织教研组通过调研、讨论,帮助教师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真问题,在把课题选小、选实、选新的基础上提炼出三级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二级课题,各校再在综合各教研组主题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出学校的一级课题。

( 3) 对课题进行系统管理。由教科所制定总体研究计划,由学校制定学期计划并带领教研组和教师开展主题研修活动,构成学期的立题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反馈管理模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教科所学校教研组教师四级科研管理体系。

2. 创新载体,构建研修模式。课题群的有效联动,需要有效载体的支撑保障。基于吉林省教育学院李元昌教授及其团队设计研发的主题教科研手册,总课题组编制了三本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手册: 教师主题研修手册、教研组主题研修活动手册和学校主题研修管理手册( 下文简称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手册) ,作为主题研修的有效载体。教师手册分为主题探究 学科教学和常规管理三个版块。

( 1) 主题探究中包括主题阐述、自主探究和合作研修三个方面; 学科教学中包括课堂观摩、培训学习、培优辅困、特色教学等方面; 常规管理中包括了作业批改和教案检查、主题成果等内容。三个版块记载了教师每学期从事教科研、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对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 2) 教研组手册包括教研组主题概况、研修计划、研修活动开展情况及检查总结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 3) 学校手册包括精粹教育总课题实施方案、学校子课题实施方案、学校主题研修管理制度、主题研修计划、活动成果统计及检查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三本手册以学期时间段为轴,活动内容前后相互印证。三本手册的运用保证了主题研修的实效性,使科研过程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双辽课题研究的精细化常规管理特色。

( 二) 对精粹办学的探索

1. 以督导发展性评价推动办学由粗到精。双辽市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校存在着硬伤,普遍缺乏对全面育人的系统思考,对办学方向、育人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及办学策略等理念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整体性的建构; 办学目标笼统虚化,办学定位不切实际,办学模式和举措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 校园文化建设缺失,特色办学无从谈起。推行督导发展性评价被视为打破办学困局的一项重要举措: 将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和办学举措作为督导检查的重要内容,推动学校进行研讨和反思,做出理性诊断,根据自身办学长项和资源优势,理清发展思路,初步形成系统的精粹办学思想。

2. 以联建的方式为提升办学水平注入动力。双辽市教育系统在每个学期初都开展以推动学校办学内涵发展为目标的联建活动,由局长带领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教育行政部门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各学校校长到全市学校逐一巡查,通过接检学校介绍、现场查看、材料审阅,检视学校在校风、校训、教风、学风,教学管理,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进展。在联建活动中,各学校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大容量的办学信息,拓宽了视野,提振了信心,实现了取长补短。联建活动不同于督导评估检查,评价主体由单一变为多元,促进了学校办学的体系化、特色化发展。

3. 以校际联盟互助共建的方式粹取鲜明的办学特色。校际联盟是在学区建设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五个层次建立起的优质校与薄弱校之间的互助共建联盟。校际联盟走出自谋发展、单独运行的常规模式,通过校际间课堂教学研讨、班主任工作交流、学科听评课、题库资源信息共享、学生共同参与文体活动等方式,使学校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学互研,构建起了校与校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联盟关系。共建促进了自生,学校在联盟中滋养成长,逐步开始挖掘办学传统和资源优势,构建、完善本校的制度和文化,有序地开展建设,培育自身鲜明的办学特色,从而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精粹教育的实施成果总结及再检验

( 一) 成果总结

1. 理论成果。

( 1) 精粹教育思想。精粹教育思想是基于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素质教育的目标,结合优质教育、建构主义学习、有效教学等理论,通过先进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的有机整合与有效应用,创建能够引领和促进学生快速发展和快乐成长的管理精细、内容精练、方法精确、成果精纯的特定教育理念和文化。它以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转变教师角色为突破口,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校本化主题研修为推力,着力构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赋予课堂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 2) 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手册。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管理手册是科研管理的有效载体,保证了主题研修的实效性。三本手册的创新运用使科研过程管理步入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做研究的目标,减少了教师科研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形成了双辽市科研常规管理的一大特色。

( 3) 精粹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教育科研暨精粹教育主题研修检查评估指标体系》是结合教育科研工作实际和精粹教育三本手册的内容、结构而制定的,评估内容包括教师手册、教研组手册和学校手册的各项内容以及学校完成的科研任务、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具有较为合理的赋分标准。评估指标体系成为衡量学校精粹教育课题开展水平的有效尺度。

( 4) 精粹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参与实验学校立足校本研修,完善了教育科研评价机制,并通过扎扎实实的教学实践,形成了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便如,双辽市第一小学建立了三种意识、一项尝试、五个环节的315课堂教学模式,第二小学进行了初疑自探再疑合探教师导练,学生拟题练习的两疑两探一练教学模式改革,第五小学进行了数学学科的引、探、练、创和语文学科的聚焦、分解、展开、提升教学模式改革,卧虎中心校进行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课前自探初读感知深读细品感悟标注合作探究拓展提高的改进实验,第一中学进行了导学、展学、固学、拓学、评学的五学一体教学模式改革以体现多元发展的理念,第三中学开展了三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改革实践,第四中学创立了我自学、我做主、我提升、我自评的四我教学模式以践行成才理论,第五中学实施六分一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向阳中学确立了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总结,应用提高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特教学校则形成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蒙古族中学开展了导学问练评的教学模式改革,柳条中学推行了五环联动,成长反思的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形成,是学校校本研修实践中的可贵创新。

( 二) 精粹教育理念的再检验

双辽市王奔镇中学在学习中学样本校经验后,开展强化教学管理,办特色学校的策略研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所授知识的前提下,把教学重难点结合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重新组合之中,打破课节的时空限制,打破课本的局限,重新编排授课程序,采用最适合学生需要的方法授课。课堂要求教师做到四不讲,即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老师不讲、小组内能解决的老师不讲、学生没有看清题干的老师不讲、练习题机械重复的老师不讲。授课之后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建立起学习小组答疑制度。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的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注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王奔镇中学在农村中学的教学成绩排位中直线上升,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教学先进单位教学重点工作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文2

关键词:词块;体育高职学生;英语教学

威尔金斯(Wilkins)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东西有限;但是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1]。外语的习得离不开词汇的积累,体育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一大难题就是词汇量不够。德卡里科(DeCarrico)认为,学生的二语习得应使用词组或短语来生成、理解、分析新的语言,语言的流利程度和词块的存储量有关,所以词块应成为语言教学的中心[2]。语言学家贝克尔(Becker)和博林格(Bolinger)把词块定义为:具有词汇和语法特征的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的语言块状结构[3]。既然词汇的积累与词块的习得密切相关,要提升体育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效果,就需要从提高学生的词块习得着手。因此,笔者开展了词块教学理论运用于体育高职英语教学的行动研究,旨在探索词块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体育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和词块意识的提升。

一、发现问题

为了解学生词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词块学习方法的使用情况,笔者在研究之初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对象选取的是笔者所在高职院校2015级大一新生。共发放问卷203份,收回203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无效问卷3份,问卷有效率为98.52%。问卷调查发现,体育高职学生词块认知的情况一般,词块的记忆能力不强,对词块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较好,学习词块的方法单一,词块的敏感度不高,记忆词块的方法缺乏。

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笔者在基于词块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改革了教学方法:一是针对学生词块敏感度不高的特点,专门为学生印制词块记录手册,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课本中出现的词块并记录在手册上,手册里每个单元安排三项任务:首先,学生把课程内容中出现的词块记录下来;其次,学生通过查找字典把含有该词块的句子抄录下来或者自己用该词块造句子;再次,学生完成教师设置的词块测试题。二是针对学生词块记忆能力不强的特点,教师制作词块卡,每次上课前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词块说出该词块的意思并运用该词块造句。每个单元学完后,进行词块知识测试,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学过的词块。三是针对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的特点,教师进行定期检查,加强监督。每学完一个单元要求学生上交手册给老师批阅,词汇手册的完成情况作为成绩总体评定的一部分。同时,采用“组长负责制”,小组组长每周查阅小组成员词块手册的完成情况,督促组员按时完成。四是为激发学生词块学习的兴趣,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举行词块知识抢答竞赛并设定奖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每个学期末,奖励词块记录手册完成情况优秀的学生。

三、实践教学方法

为检验词块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体育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和学生词块意识的提升,研究选取了笔者所带班级———2015级酒店管理专业2班的39名学生作为被试,研究时间为一个学期。研究采用测试和访谈的方式评估学生词汇习得的效果,测试包括前测和后测。测试卷是一份自制的词块知识问卷,总分100分,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题是词块中英文匹配(10题,共20分);第二题是选择合适的词块填空(10题,共20分);第三题是写出词块的中文含义(15题,共30分);第四题是找出短文中的词块写在横线上(10个词块,共30分)。实践结束后,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半结构性访谈。

四、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后测的词块测试卷总成绩较前测的总成绩有显著提高

实践前后分别给学生进行了词块知识测试,测试成绩经过SPSS19.0的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实践后,被试班级学生的总成绩均值为61.97,与前测的总成绩均值52.05相比较有显著提高,P值是.012(P<.05)。

(二)后测的单个词块知识测试题成绩较前测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本研究对试卷中四个大题的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实践后,被试班级学生的单个词块知识测试题成绩较前测的成绩都有所提高。其中,选择词块完成填空和找出短文中的词块这两道题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成绩有显著性提高,P值分别是.015和.000(P<.05)。

(三)实践后,多数学生在词块敏感度、词块意思的记忆以及词块运用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有92.3%的学生匹配题后测成绩≥10分(总分2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8.3%;有61.5%的学生翻译题后测成绩≥15分(总分3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5.1%。匹配题和翻译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块意思的记忆能力,从数据可以看出,词块意思记忆能力提升的学生人数增加了;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块的运用能力,有82.1%的学生选择题后测成绩≥10分(总分2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10.3%;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词块的敏感度,有84.6%的学生填空题后测成绩≥15分(总分30分),比前测的人数多了38.4%。以上数据说明,在词块运用和词块敏感度方面有所提升的学生人数增加更为明显。

(四)学生普遍认可词块教学方法有助于词汇习得

实践结束后,为了解学生词块学习的效果和对词块教学方法的看法和意见,研究者按照学生名册随机抽取了学号为单数的10名学生逐个进行半结构性访谈,每个学生的访谈时间为6分钟。访谈期间,研究者围绕事先准备好的几个核心问题询问被访者,并记录下被访者的谈话内容。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记录进行了归类、整理,概括出了10名被访谈者的谈话信息,出,学生了解了词块的含义,通过系统地学习,在词块记忆和积累上有了提高,掌握了一些词块学习的方法,学生十分认可教师的词块教学方法,并对改进教学方法提出了非常好的建议。

五、结论

如何提高词汇的有效教学一直受到语言教学界的关注[4]。自词块教学理论提出以来,许多外语教学研究者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外语教学之中,提出了各自的词块教学方法,有的学者还开展了实验研究,他们得到的结论都显示词块教学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的词汇学习。在基于学者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把词块教学方法第一次运用到体育高职院校的外语教学中,并进行了新的尝试,采用适合外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提高教学专业技能的研究方法[5]。得到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词块教学方法的确有助于学生的词汇习得,特别在词块敏感度、词块意思的记忆以及词块运用等方面,这一结论是词块教学理论运用到外语课程教学之中的有力补充。

【参考文献】

[1]何广铿.英语教学法教程———理论与实践[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61.

[2]桂诗春.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7):243-249.

[3]彭永爱.词块———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切入点[J].当代教育论坛,2010(5):84-85.

[4]赵春梅.词块理论影响下的英语词汇教学方略探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4):243-249.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科研方针,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的管理、研究、服务、指导的功能,加强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际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体现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为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作出应有的努力。

二、具体工作:

一、积极营造理论学习氛围

本学期,本室将继续抓好广大教师的普及性理论学习及课题组研究成员的专题性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发动并引导教师学习教育书籍和有关教育刊物、杂志,鼓励教师在积极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同时,在学习提高中更好地参与教科研工作。为此,我们将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进一步ji发教师理论学习的热情,让教师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升、不断超越。

教科室将在校长室的领导和支持下,根据我校的特点,完善以调动和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为着眼点,以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需要为切入点,以集体组织开展理论学习研讨活动为着力点的校本学习制度。继续坚持全校性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一学期不少于两次,专任教师的参与率达到100%,坚持聘请专家来校作讲座一学期至少一次。通过学习制度的完善,引导和ji励教师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更好地把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成为站在教育改革前沿的实践者、探索者。

为保障学习制度的有效执行,教科室将继续借助《教科研学习手册》这一载体,控制填册的过程,引导教师将理论学习和科研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手册填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二、全面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本学期,教科室将按上级有关精神,对“十一五”立项课题《弱势群体子女学生心里偏差策略研究》,将根据学校实际,按课题方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本学期成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做好各班辅导员的心理培训工作,做到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争取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同时,教科室将配合学校教导处、德育处、少先队指导校级相应的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搭建交流平台,提升阵地建设质量

继续办好校刊《五彩枫》。旨在加强理论探讨,追踪热点问题,提供交流平台。本学期拟进一步贴近教师教育教学实际,推广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加强新课程改革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及时总结我校教师贯彻实施新课程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本学期,教科室还将根据《吴中教育》、《教育天地》杂志开设的栏目,继续积极向区教科室推荐有思想、有新意、有特色的文章。

本学期教科室将结合区教科室开展的“吴中区第三次教育教学研究论文评比”活动,围绕本校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评比。

九月份:

1、学习区教科室工作计划;

2、制定学校教科室工作计划;

3、举行2005-2006年度第二学期教育教学成果奖颁奖活动;

4、召开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课题中心组成员、班主任会议,布置新学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5、推荐教师论文参加2006年度师陶杯竞赛;

6、指导各班辅导员撰写德育案例;

7、收交《教科研学习手册》;

十月份:

1、聘请学校心理咨询师对各班辅导员进行第一次心理培训;

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3、举办教育科研进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收交《教科研学习手册》;

5、印发《五彩枫》;

十一月份:

1、召开《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和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成员会议,了解各课题开展情况;

2、聘请有关领导到校来作专题讲座;

3、各班辅导员心理辅导情况交流;

4、收交《教科研学习手册》;

5、印发《五彩枫》;

十二月份:

1、开展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择优向区教科室推荐;

2、召开各课题组成员会议,商讨课题研究中存在问题;

3、收交《教科研学习手册》;

4、印发《五彩枫》;

一月份: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文4

【关键词】"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研究

正文:

1. 观点的提出

场景一:

在一堂常规的美术实践课上,老师按着既定的教学目标组织课堂教学。饶有兴致的讲解和“卖劲”的示范表演非但没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和兴趣,反倒形成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混乱场面。三分之一的同学被动地跟着实践;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现出了懈怠;三分之一的同学干脆打着哈欠,甚至埋头大睡。

场景二:

上课铃声响起,师生互致问候。

同学们在翻阅《中职美术实践课题使用手册》以确定本堂实践课自己的实践课题。

经老师统计,本堂美术实践课中选择素描课题的有x名同学,选择色彩课题的有y名同学,选择书法的有z名同学,选择平面设计的有・・・

同学们依照自己的选题、参考《课题手册》的要求进行着各自的实践。

选择素描课题的同学:有的在画几何形体,研讨透视规律;有的在画静物,研讨调子的处理和质感的表现。选择色彩课题的同学:有的在练习调色;有的通过临摹锤炼对色调的掌控。选择书法课题的同学则以间架结构为突破口,进行着实践・・・・・・

课堂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与自信。不时蹙眉思索,不时笑逐颜开;不时两两交谈,不时提疑发问・・・

教师阐述各课题间的共性与差异并游走于同学们之间,对于同学们的发问及时予以解答。对于同学们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对优秀作业及时予以表扬。

下课,同学们将作业交予老师,脸上洋溢着笑容,做起了课间活动。我们看到场景二中所展示的美术实践课深得师生们的广泛喜爱,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首先,通过有效地课堂实践,营造了浓郁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空前的提高,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蔚然成风。上课睡觉和无所事事的现象被彻底杜绝,自学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教师也在不断的学习和自我完善。其次,同学将实践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潜移默化地体现在各自成长的方方面面。比如:美术考证通过率大幅度提高;全国美术类竞赛屡屡摘金夺银;美术班的同学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就业率大大提高等等。这种美术实践课的授课方式我们称之为"无主题"美术实践课。它建立了一种师生共同成长的新模式,十分适合中职学校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实际,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普遍的借鉴意义。

2. 概念阐述

“无主题”――即不确定主题或多主题,是相对于单一主题而言。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由老师根据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教材并结合专业特色设立单一主题而进行的。而"无主题"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在学生自主选题(选择所学课题和学习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的开放式教学;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服务性理念上。

美术实践课――通常意义下的美术课都具有实践性。这里所指的美术实践课,首先是指区别与纯理论性质的美术课;其次是指不借用诸如电脑等现代化电教设备所进行的实践课。它指更侧重于动手能力的训练、更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如:绘画基础中的素描和色彩,构成基础中的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和广告设计,以及雕塑、书法等课程。

研究――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对过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具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力求更深入、更全面地探求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在新形势下符合教育教学新规律的新思路、新方法。

3. 背景及理论根据

"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的提出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开放改革的大背景之上的。我们知道:科学与艺术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以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的科学还是用形象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典型的艺术,都给人类文明带来了质的飞跃。从根本上讲,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或弱小。

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艺术都普遍带有其明显的个性,但它对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还没有哪个国家是只重科技不重艺术的。设想一下,日本的汽车再好如果没有完美的外形设计,甚至跑在马路上的只是一堆部件的组合你愿意购买吗?我们似乎仍然记得二战时期德军的装备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但同时设计上也是最完美的。说到底,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经过设计的,从吃、穿、住、行、用、玩样样都少不了。记得上个世界七十年代由于中国的艺术教育的滞后、设计理念的平庸和设计人才的短缺,致使中国的名酒在世界博览会上遭受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一个酒瓶的造型和标识设计上的欠缺竟使当下的中国经济蒙受了巨大损失,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我们从中看到,无论是科技还是艺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制约着经济、国防、工农业和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科技的发展决定国家的生存、艺术的发展决定国家品位和生存的状况并非危言耸听。科学和艺术就像一对恋人,是行与影的关系,缺一不可。我们看到中国的艺术教育,经过了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的三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素质教育深入人心,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个挑战。深圳市作为国家经济改革的前沿也提出了效益深圳的战略口号,而作为深圳最大、龙岗唯一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来讲,我们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

在多年的艺术教学(美术)实践中,我发现了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场景一中所描述的那样,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制约的集中表现,带有普遍意义。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来源于他们的兴趣,而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同的。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兴奋时间也都不尽相同。所以在一堂缺乏学科间相关知识的对比和参照的单一主题的实践课中,就必然导致暂无兴趣或兴奋点、兴奋时间不合拍的学生被动、消极和懈怠现象的发生,因而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和教育资源。

为了改变和彻底扭转上述现象,为了让职业教育中的美术教育真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了让我们的教育资源更合理有效地得到应用和发挥,为了让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成长,为了让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得到事半功倍地效果,我们提出了"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命题,借此抛砖引玉,展开一些较为具体的、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从而探索出更多的符合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下的职教新路。虽然立足于校本,但如果他对大背景下的职教有一些借鉴作用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事啦。

在“无主题”美术实践课题的研究探索中,我注意到理论的指导意义是十分重要的。

“自主建构”理论认为:接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因为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先前认识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个性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着个体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自主建构”理论对本课题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学习,改变以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和相关课程之间的关联与共性、差别与个性,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的舞台。

“学习是终身事业”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果放弃了其中任何一方,都将使教学变得毫无意义。从这一朴素的意义上讲,教师的作用绝不仅仅是照本宣科、传授知识,而是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从而肩负起育人的目的。所以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这才真正体现出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意义探索的真正价值。反过来学生在学习中如果能运用讨论试的学习获取知识,甚至学会帮助那些尚未弄懂、弄明白的同学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相信会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这一观点对于本课题的意义在于激发和鼓动教师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对教学环节中同样处于主体地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其通过更新的但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而得到成长,并早日成才。

“主体与主导”作用不能混淆的观点认为:将“文本课程”转化为“体验课程”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同处相互作用的有机构成部分的主体毋庸置疑。举个更为简单的例子:当一个画家用起初的构想完成了一幅创作,但这幅画的全部内涵绝非仅仅是画的本身,它应包含在创作中所发生的一切,以及后来观赏者对其作品的品评与褒贬。不同之处在于画家和观赏者虽都是主体但并非同步,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师生)作用都是同步发生,由此可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重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形成了互动,为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能否取得更加优良的教育成果还要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的思考,使其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得以发展,直至得到正确的结论。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可悲的,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致命的,它将导致教育的无为。

4. 研究目标

4.1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4.2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3 解决学生片面理解知识的问题。

4.4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5 提高美术实践课的教学质量,事半功倍地完成教学任务。

5. 研究原则

5.1 以问题为先导,注重教学实践反馈的原则。 在研究中带着问题,具有针对性地去做,在实践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启动阶段性成果检测体系,避免无病,避免片面性和武断性作风。用科学的态度和学术的严谨维系其研究的尊严。

5.2 尊重教育规律,注重师生成长原则。 研究应建立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比如:循序渐进原则、"试点式"方法等。避免无度实验,把学生当成实验品。保障学生在接受应得知识的基础上,清晰、能动地参与、配合研究,使所有研究纳入整体教学计划。

6. 操作实施方案

6.1 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充分发掘专业教师的优势与特长,努力寻求学校方方面面(诸如教务科、学生科、班主任、其它学科及所有专业教师和学生)对研究的支持与配合。营造出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

6.1 深入课堂教学,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使每一项研究成果都来自于教学实际。

6.2 项目组成员采取分工合作的工作原则,这样既保证了各个分科项目的个性特征,又能保证各分科项目在整体意义上的协调与共性。

6.3 在研究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探讨与争鸣,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征求学生、家长、专家和其它学校、其它学科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交流中将学术研究引向纵深。

6.4 制定研究组成员教师的学习和再进修计划,不断提高其自身修养和教育意识、教育能力,为课题研究增加原动力。

6.5 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采取回避的态度,对研究中蕴含的诸多未知因素做好思想准备,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6.6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完成课题研究的显性成果。

7. 研究步骤

研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建立课题组,讨论课题可行性论证报告,明确分工,做好初步计划。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1)根据美术学科总体培养目标及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美术实践课学生参选范围。 (2)根据美术实践课参选范围,编撰《中职学校美术实践课题使用手册》。 (3)配合《课题使用手册》,组织实施教学用光盘等辅助工具。第三阶段--总体检验:将研究阶段性成果通过实践反复进行检验的同时,形成文字总结。

第四阶段--结题鉴定:将研究成果(论文、报告、手册、光盘等)汇总、分析和再度检验,上报上级机关鉴定。

8. 研究过程

8.1 首先根据美术学科总体培养目标及各发展方向的具体要求,制定出美术实践课中学生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参选范围。 (素描、色彩、平面构成、平面设计、书法、雕塑等)

8.2 根据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参选范围,编撰出《职校美术实践课题手册》及各分册,如:《素描课题手册》、《色彩课题手册》、《书法课题手册》、《平面设计课题手册》、《平面构成课题手册》、《雕塑课题手册》等。(各课题手册中包括:各课题不同时间段的要求、简述、例图、自评标准。)

8.3 在课堂教学(主要是指毕业班和晚修课程)实践中进行小范围尝试,及时反馈,及时调整。

9. 创新成果

9.1 创新之处:

9.1.1 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课程和时间的选择上以最大的自由。

9.1.2 一堂课中出现多种课题实践。

9.1.3 老师随堂了解选题情况,进而阐述课题要求及各课题间的共性 与差别,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辅导。

9.2 措施合理有效:

9.2.1 各尽其职、优势互补、强强联手从课题的分工可以看出,都是将教师的长处有效的得以体现。《手册》的撰写都是各位参与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心得。这种来自于日常实践的总结,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学,从而形成一种新模式。使其成为促进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促进剂。

9.2.2 对象正确、时间合理。 选择毕业班学生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做不会影响学校的整体教学秩序。选择晚修课进行实践,能将学生的"垃圾"时间和"真空"管理盲区有效利用起来,节约了教育时间与教育资源。

9.3 成果真实可信:

9.3.1 体现在课堂实际的"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生动鲜活,极富凝聚力。学生的才华在这里绽放,教师的智慧在这里闪光。

9.3.2 体现在各《课题手册》中的知识点像强大的磁石吸引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着学生的潜能,培养着学生的综合素质。

9.3.3 体现在竞赛,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升学和就业诸方面的项目研究成果,展示了"无主题"美术实践课的勃勃生机,其教育的潜移默化功能将学生的未来造成更加深远的影响。

10. 研究反思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课堂气氛热烈的前提下,也有少部分同学存在嬉戏状态。做作业不认真,课堂纪律也不易控制。另外,各课题间的共性与差异的阐述,也会给上课教师带来挑战。课题手册的撰写也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将激励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天津出版社 国家一级期刊

此文获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

主办方: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附录:《中职美术实践课题使用手册》(摘要)

一、《平面设计课题手册》之《图形创意课题手册》:

课题 设计基本元素训练 备注

要求 1、 以、、(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基本元素作联想2、 要求各元素形似或意象3、 每个元素至少做10个相关图形

简述 对于学习平面设计、图形创意是最基本而重要的课程,联想的训练是图形创意的入门课程。 以点、线、面作为基本元素训练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设计元素本身源于生活,以三元素"、、"为依据,通过联想捕捉生活中的相似视觉形象,有意识地引导自己对周边的事物、物体发生兴趣并加以观察,再用艺术手法加以表现。至此你便开启了通往专业平面设计的大门。

例图 ""

三角形

""

正方形

""

圆形

同中寻求不同,这是一种直觉与感悟,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直觉与想象

自评标准 65分 75分 80分 90分

图形创意课题(初级):

1、 设计基本元素和形的视觉训练

2、 单形元素的视觉想象

3、 特定元素的视觉想象

4、 正负形、影子

5、 同构图形

6、 异变图形

7、 元素的替代(意和形的替代)

8、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海报设计)

9、 图形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实际运用(标志设计)

2. 《书法(硬笔)课题手册》:

课题 汉字外形之美 备注

要求 1. 尝试着用直线将附图1中的汉字围拢起来,看看你发现了几种几何图形.

2. 尝试着用直线将附图2中的汉字围拢起来,你是否发现了大小不一、宽窄不同的图形.

3. 尝试着在你的记忆中搜索出符合下列图形的汉字、每个图形至少归纳出三个汉字

简述 汉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除了前一课我们学习到的汉字结构上的美之外,汉字的外形也是姿态万千、美不胜收。虽然汉字是方块字,但它没有让让人感受到丝毫的呆板和僵硬,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大小和外形上的变化而为。汉字的大小和外形变化既合情又合理。比如:口、田、国相比较中笔划多的字,必然要大些;口、日、目相比较中横划多的字必然要长些;日和曰相比较,虽然中都有一横划,但长的叫日(ri)扁的叫曰(yue),不长不扁的" "非字也

例图 两个实例 三个实例 四个实例

两个实例 三个实例 四个实例

两个实例 三个实例 四个实例

自评标准 65分 75分 80分 90分

硬笔书法课题(初级):

1、书法常识 7、 避让穿插

2、汉字结构 8、 主笔与副笔

3、汉字外形之美 9、 书写规则

4、书体风格 10、 楷书临习

5、均衡与舒展 11、 行书临习

6、上紧下松 12、 草书临习

上、下、土、丁、士、于、飞

厂、卜、器、业、术、市、中

小、主、告、果、示、里、十

个、人、非、北、堂、思、美

未、早、主、合、由、平、不

戈、长、为、九、七、乙、义

口、田、回、国、日、目、用、曲

一、二、王、皿、卜、月、明、辩

三、《素描课题手册》: 课题 结构分析法 备注

要求 1. 分析右图中茶壶的组成部分,每部分 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

2. 以圆形、三角形、方形为基本元素组合成赋予个性的新茶壶

简述 结构是指物体间的组合方式。无论是人、动物还是静物都有它特定的组合方式,它既科学合理,又生动美观。以茶壶为例,它的任何部分都有其功用,其美感也蕴涵其中。缺失了任何部分以及各部分形状、大小和位置的差异将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所以科学合理、和谐并赋予个性的新组合便是创造的开始。 世间万物皆有结构,人、动物、建筑、汉字……..

茶壶的嘴像动物的喙茶壶的把手像…茶壶的盖像…

形状不同,茶壶迥异大小不同,茶壶迥异位置不同,茶壶迥异

自评标准 65分 75分 80分 90分

素描课题(初级):

1.素描概述 10.空间表现(黑白灰)

2.整体意识 11 .空间表现(虚实)

3.基本形概念 12 .结构分析(单体几何)

4.结构分析法 13透视说(详说)

5.特征把握 14.笔触运用

6.体分三面 15.结构分析(组合几何)

7.透视说(概说) 16.固有色初探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文5

北京申奥成功后,管庄学区所辖的各个学校都组织了不少场面性的奥运教育活动,但学区所做的相关调查表明,这些活动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其问题一是前期的奥运教育多局限在对奥运知识的宣传上,对奥运文化、奥运精神的传播与理解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奥运教育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二是在前期的奥运教育中,德育“知情意行”的完整链条被打破,表现为重“知”,而轻“情”、“意”、“行”,特别是“行”。漠视“行”,学生的主体性即难以体现,而不通过亲身体验、亲自参与,奥运对学生而言就是“外在的”,他们已获得的奥运知识也就很难内化。三是前期奥运教育的形式大多是组织几次场面性的活动,与学校常规性的德育、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学校特色发展缺乏整合,与学校原有的优势缺乏整合。四是前期奥运教育的形式单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不多,可以持续的、跟进性的活动亦不多;平时学校参与奥运教育的人员有限,大多数师生都未“动起来”,因此,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针对上述问题,管庄学区决定将研究奥运教育实践问题的重点放在解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上。从2005年下半学期开始,他们集中力量研发、创编本学区实施奥运教育的有效载体。研究团队先后对原有方案作了四次大的修改和调整。从思路上讲,逐步实现了从重知识到重行为、重参与的转变,从单纯的奥运宣传到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与日常德育相互渗透的转变。这一转变体现在载体形式上,即从作业本的形式到日记本的形式再到导行手册的形式。具体来讲,他们将创编的载体的功能定位为“导行”(对学生来说则是“践行”);将学生使用的时间定为一年(2007年8月8日―2008年8月8日);将形式定为活页手抄报或剪贴报(方便使用和张贴宣传);将名称定为《奥运践行365――我的实践活动手册》(以下简称《奥运践行365》)。

《奥运践行365》手册在设计时考虑到以下几个结合:结合奥运进程,结合各年级段的德育纲要要求,结合《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课程和评价的实施。它为学生一年的奥运活动提供了一个活动蓝本。

《奥运践行365》对应低、中、高三个年级段各有一个版本(活动内容基本相同,但在难度设计上有所区分)。每本手册中对应5个福娃设计了5个单元,除封面、封底外,每册共有12个活页,另有一张用于评价的“奥运践行争先图”。学校每个月发给学生一张活页,到奥运会结束时,学生可拥有一本自己参与编辑创作的记录书(纪念册)。

各年级段的活动形式不同。低年级以描描、贴贴、画画、动动、说说为主;中年级以贴贴、画画、动动、说说、做做、写写为主,除课堂和班级活动外,学生还可参加一些适宜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则可以自我选择活动内容与方式,如以奥运小使者的身份参与奥运宣传活动,以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探究与奥运相关的问题等。

以《奥运践行365》为载体,管庄学区的奥运教育搞得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他们的实践凸显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学生对奥运知识―文化―精神的体悟,体现出奥运教育的完整性

在践行手册的设计与实施中,管庄学区不仅关注学生对奥运知识的了解与宣传,而且特别重视学生对奥运文化和奥运精神的感知、体悟与实践。

在手册中,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三大理念贯彻始终,相应的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我国举办奥运会依托了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这是我们最深厚的底蕴,也是最令我们骄傲的东西。因此有专家认为,在三大理念中,人文奥运是它的核心。而人文奥运的内涵之一就是要了解、弘扬、传播本民族优秀的文化。所以他们在手册的第一单元即设计了让学生了解变化中的和谐的北京、和谐的朝阳,以及了解、认识、展示本民族和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高碑店中心小学将本校体育学科的校本课程――具有本地区特点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高跷运动与现代奥运教育相结合,成立了高碑店少儿高跷队,学生以奥运精神刻苦训练,进步很快。小高跷队曾代表北京到澳大利亚悉尼进行文化展示。现在,高跷队的队员从以前的20多人发展到50多人。该校二年级的一个班结合践行手册上“我做北京小导游”的内容搞了一次班队活动,具体内容是让孩子们推荐高碑店最有特点的景观。有的学生推荐励志堂,有的推荐民俗接待户,有的推荐通惠河……学生们把这些景点的图片贴在手册上,完成小报的制作后,一部分同学将自己的作品拿到社区展览,受到居民的好评。八里桥小学在指导学生使用践行手册时,与地区办事处合作,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八里桥遗址的教育功能,宣传八里桥文化,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主题教育活动。

人文奥运即以人为本的奥运,它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人、尊重人,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这一基本理念常常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管庄学区倡导在践行手册的使用中以人文的方式实践人文奥运的理念,对一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怀和鼓励。半壁店小学是一所农村学校,2007年暑假,学校结合践行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有一个外地借读生家庭条件不好,家中没有电脑,也没有报纸,但他爸爸是出租车司机。有一次,爸爸加油时,加油站给了一张奥运宣传册,这个孩子就把这个宣传册上24个奥运场馆的名称、图片收集起来,又请另一个同学上网查找有关这24个场馆的文字介绍。两个小伙伴共同完成了3页手抄报。教师对这个家境不好的学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特别把他们制作的手抄报拍摄下来,展示、留存。

“更快、更高、更强”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精神。它要求我们勇于挑战自我、持之以恒地做事。所以,学区除了引导学生在奥运英雄的身上体会这一精神的基本内涵外,还鼓励他们以此激励自己在持续一年的时间里做出最大的努力,完成践行手册中的所有内容,争取编一本完整的书。老师们告诉学生,要获得12个火炬(“奥运践行争先图”中共有12个火炬)有难度,完成这本书的过程也是践行奥运精神、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

2、以“知情意行”的统一为

基础,凸显“践行”的意义,体现出奥运教育这一特殊的德育活动的整体性

管庄学区在践行手册的设计与实施中追求“知情意行”的统一。比如:在手册中,涉及“知”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大多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必须亲自去查找、搜集资料或亲自去参观才能获得这些“知”。又如:一些学校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形式,激发学生对奥运的热情。如八里桥小学的师生共同创编了一首奥运歌曲――“奥运因我而精彩”(学生作词,教师谱曲),拍了MTV,并创编了拍手操――“让世界记住我们的掌声”。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行”,它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落脚点。《奥运践行365》的“导行”功能非常强大,学生要完成每一个单元的活动都必须“动起来”,甚至“走出去”,到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做宣传、搞展示。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以践行手册为载体的奥运教育中,管庄学区始终将学生定位为奥运小使者,让他们通过“行”充分参与到奥运活动中,获得类似奥运志愿者的感受和收获。这样,他们的“知”即会得到内化,“情”会更加真切,“意”会更为深刻,“知情意行”的统一会体现得更为完美。

3、以奥运教育与学校常规德育的高度统一性为基础。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

奥运教育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间特点的特殊的德育活动,它在目的、目标、途径等多方面都与学校常规的德育活动具有高度的内在的统一性。以此认识为基础,管庄学区在设计和实施践行手册时,着力实现二者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文明礼仪教育、合作精神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都是二者共有的内容。学校可以借鉴、利用常规德育的成果开展奥运教育,同时,也可以通过实施奥运教育赋予常规德育以更加鲜活的内容。在实践中,学区所属的不少学校都在升旗仪式等常规德育活动中渗透奥运教育的内容。如定福庄一小每周一上午在升旗仪式上由小主持人教全校学生学一句奥运英语,周一下午,在红领巾广播站的“英语沙龙”板块中,安排中英文对照的有关奥运的英语小故事、英语奥运小百科等内容。他们还在升旗演讲中加入学生的作品(观后感、读后感等),请学生结合践行手册的实施,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此外,升旗手还可以在升旗仪式上展示自己在体育等方面的特长。定福庄二小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安排“一班一馆”,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介绍奥运场馆。

4、实现奥运教育与课程的整合,增加奥运教育的科研含量

管庄学区在以践行手册为载体的奥运教育中,以综合实践课为节点,整合其他课程,加强学科渗透;同时,增强其研究性,使奥运教育更加科学、深入。他们组成了以综合实践课学区组长为首、以各校综合实践课教师为主体的近20人的研究团队,承担了国家规划办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与评价”的研究任务。该项研究将践行手册作为校本教材、教具和学具,探索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实施奥运教育的有效途径。他们请有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反复磨课,从践行手册中选择一些专题进行分解,做出若干个小主题的实施方案,然后按照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奥运。

除综合活动课外,各学科教师也积极参与践行手册实施的指导工作。如信息技术教师在学生查找资料方面进行指导,劳动课教师在制作方面进行指导,科学课教师在科学知识方面(如奥运场馆的结构与功能)对学生进行指导,体育教师在学生健身方面给予指导,美术、音乐教师在成果汇报形式等方面进行指导。同时,各科教师也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教学中渗透奥运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定福庄四小准备在奥运会召开前夕举办英语词汇、英文歌曲大赛。现在,学校每隔一周都要组织小型的比赛。与此配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加入一些奥运场馆、餐馆菜名的英语单词,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5、奥运教育与学校原有的特色、优势相结合

比如:定福庄二小是科技示范校,他们结合践行手册中有关绿色环保的内容,在2007年暑假布置给学生一个任务――设计一个节水方案。不少学生都搞了节水的小发明、小制作,学校在开学时进行了评选、表彰。又如:定福庄一小是英语特色校,他们依托邻近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丰富的外语人才资源,请该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每周一次指导学生编排有关奥运的英语小节目、英语演讲,指导学生用英语做小导游等。

6、全员参与。实现“小手拉大手”,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

这里所说的“全员参与”既包括该学区600余名在职教师、8300多名学生全部全过程参与之意,也包括家长、社区志愿者总动员,与师生一起参与奥运教育活动之意。比如:有些学校在奥运教育中主动争取社区和家长的支持,如在开学典礼时请社区代表、家长参加,让社区评选社区优秀少年和支持孩子参与社区奥运活动的优秀校长。还有,在践行手册实施过程中,学区鼓励学生将自己制作完成的小报张贴在社区的指定位置或自己家的楼门口,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走出去宣传奥运、增强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他们的行动也在社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外,在践行手册的实施过程中,有一些环节(如参观奥运场馆等)是需要家长提供支持的,低年级学生要完成手册更需要家长的帮助,这些都在无形中实现了“小手拉大手”,促进了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以及校内外的结合。

7、解决评价的持续跟进问题。使学生的良好行为得到正强化

教师实习手册个人总结范文6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后备人才; 培养; 高职

一、高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世界性的职业。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注册会计师被喻为公众利益的守护神,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被称为市场经济的奠基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化以及与世界经济的广泛融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早在10年前,国家领导人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提出我国要发展30万注册会计师的目标。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中,每10万人中注册会计师人数大都超过100人。目前,我国共有执业的注册会计师6.9万人,行业非执业会员7万多人,行业从业人员20多万人,远远低于大部分发达国家的比例,行业的人才缺口依然很大。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以人为本的高智力密集型的特殊服务性行业,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教育程度、技能和经验等专业素质。近年来,中注协制定实施了行业人才战略,着力推进行业后备人才的培养,将提升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水平、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办学质量、建立高质量的后备人才队伍作为行业人才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工程。

注册会计师人才的需求是大量的,同时也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的。

作为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主要需求方――会计师事务所,有国际“四大”,国内 “百强”,省内“前列”,更有大量的中小型事务所。山西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结构如表1所示。

统计资料分析表明,不论从人员规模,还是从收入规模上看,中小事务所是占有绝大比重的。他们的业务是以中小企业年度报表审计、工商年检的审计、审阅、验资等为主体的,辅之以提供税收策划、管理咨询等非鉴证服务。

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队伍,既需要领军人物提升注册会计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引领整个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方向,也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的实际工作人员协助注册会计师开展一般业务的审计、审阅签证服务或执行较低层次的管理咨询服务。

全国22所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在国际会计公司、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高层次后备人才;高职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及审计助理人员。

注册会计师专业是典型的职业教育专业。高职教育以他特有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教学的特点,面向社会需求,面向职业岗位,面向工作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将注册会计师协会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教学基地,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作为指导老师,采用师带徒的教学方式,以注册会计师的必备素养、专业胜任能力作为培养目标,培养了大量学子。毕业的学生大量充实到注册会计师行业队伍中,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7年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共有13 026人报名,7 895人参加考试,情况如表2。

统计资料分析证实,从学历结构看,具备专科学历的考生位于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人员之首,是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年龄结构看,26-35岁之间的考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备相当的业务实际操作技能,通过率较高;从专业结构看,财经类专业毕业的考生占绝大多数。

山西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过20年的探索和追求,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地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到2007年,全省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拥有会计师事务所273家,资产总额9亿元,实现业务收入3.4亿元;拥有注册会计师2 670人,从业人员近万人。注册会计师队伍构成更加合理,趋向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2007年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学历结构如表3:

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具备专科学历的注册会计师位于队伍之首,是山西省注册会计师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是注册会计师资格前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它已经并将继续在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担负重任。

二、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山西经贸职业学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于2002年开发申报,2003年9月开始招生。6年来累计招生1 318人,毕业580人,一次就业率达82%,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院根据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按照“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发展潜力”的培养思路,对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建立学校、行业、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是典型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就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按照职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培养,由人才需求方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通过用人单位贴近市场。

2002年以来,学院持续进行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行业背景和职业背景的调查与研究。成立了由学校、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的方案,研究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与省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开展了《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培养》等课题的研究,深入探索行业发展和专业教育的规律。

(二)加强“双师型”结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师资队伍的规模、结构特别是质量维系着一个学院的生命力。学院始终把造就一支综合素质高、专业理论功底厚、实践应用能力强、知识更新速度快并能熟练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着力打造“双师型”结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采取各项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包括定期招聘具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制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制度,选派专业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企业顶岗锻炼制度,师资培训费专项开支管理制度。鼓励教师不断自我完善和优化知识、能力结构。目前,专职专业教师中,高、中级职称教师分别占到36%、47%;硕士研究生占到83%;75%的教师具有注册会计师、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资格及实践经历。同时从省注协、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团队总数的50%。形成了专兼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双师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三)注重以职业道德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册会计师担负的是对社会公众的责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形象和职业信誉至关重要。注册会计师行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不但需要具备较强的执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备较宽的通用能力。为此,学院特别注重学生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必需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模块,开展各种类型的训练,组织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文学赏析》、《管理沟通》、《计算机应用实战》、《实用英语》、《专业英语》、《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开展了辩论赛、演讲赛、法庭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沙盘实战演练等训练;进行了“三下乡”、“暑期社会调研”等活动。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项目的训练、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精神;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鉴赏能力;强化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听说交流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业务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管理沟通能力、战略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职业素质基础。

(四)强化以专业胜任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以人力资源为主体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注册会计师执业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包括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资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会计凭证的编制、点钞、会计记账、财务报告分析、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专业能力。

根据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胜任能力要求,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在6年的教学实践中,学院探索出高职注册会计师专业的职业能力体系,包括审计综合技能和会计综合技能两大核心技能体系、10项职业技能。如图1所示。

根据10项职业技能训练要求,设计了专业课程模块与体系,主要课程包含注册会计师考试指定科目《会计》、《审计》、《财务与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等分解的专业课程,包含《出纳实务》、《会计实务》、《会计制度设计》、《工程造价》、《纳税筹划》、《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会计报表分析》等综合实践课程模块。各课程之间相互联系,密切衔接,共同支撑了10项技能的培养。按照行业职业胜任能力的要求建立课程体系,按照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技能和知识结构,按照工作过程安排实践项目和专业知识教学,按照“双证互通”的基本思路,撰写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不再是知识的简单排列组合,而是工学结合的精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实践条件是落实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关键。学院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注册会计师实训室、电子理财实训室、电子沙盘演练室等,实现校内实践教学的“情景再现”。同时以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为依托,与全省会计师事务所和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和充分利用,为注册会计师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探索和构建了“一平台、二支撑、三结合、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一平台,即以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为平台,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05年以来,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将实训基地工作一直作为“加强我省注册会计师及从业人员队伍建设,不断为行业发展培养、发掘新生力量,为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做好做扎实的人才培养工作”的要事来做,“为学校和事务所架起一座人才培养、选拔的桥梁。”每年都以文件、会议形式,组织安排所属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出具“介绍信”安排学生进入全省范围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二支撑,以全省2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多家企业共同支撑了本专业的实习实训工作。各实训基地高度重视,安排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执业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年度报告审计、资产评估等业务。同时根据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季节性特点,调整教学进程,在事务所业务繁忙的12月份到6月份,安排学生到事务所顶岗实习,参加审计项目的实际操作,既增强了实习效果,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也解决了会计师事务所一些人力资源季节性短缺问题,实现了学校和事务所双方的共赢。三结合,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践相结合。四递进,单项训练―综合训练―实景模拟―顶岗实习的层层递进的实践训练步骤,学生完成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递进式培养,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3年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中,学生在毕业时完成了注册会计师职前基本训练,提高了职业素养,具备了较强的职业能力,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五)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发展潜力

高职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也是高等教育。因此,注重培养学生今天的就业能力,使学生“上手快、用得上”,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增强学生明天的发展潜质。

学院把创新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其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把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问题及困难翔实地描述给学生,把本专业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有机地引进课堂,并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开展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借此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为今后长期从事注册会计师职业奠定基础,适应知识、能力体系不断更新的注册会计师事业的需要。

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一项浩大的艰巨工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是历史赋予的重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铁群.地方高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其构建[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7).

[2] 吴溪.《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对高校学历教育的意义[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0).

[3] 陈毓圭秘书长就高校开展注册会计师专业教育答记者问[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