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改进范例6篇

线上教学的改进

线上教学的改进范文1

关键词: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教学;时间继电器改进;教学演示;控制线路

教学现状概述

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是实现电动机连续运转的常用线路,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控制》课程中是学习和掌握复杂控制线路的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应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该线路的原理、组成及实际使用的各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现有的课堂教学和演示设备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讲解和演示实验。在理论教学中,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原理的基本线路知识点相对简单,学生理解并不困难。然而当进行大型复杂控制线路的分析时,特别是针对线路实物进行动作流程分析时,容易出现思路混乱、力不从心的情况。

笔者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在最初阶段学习基本线路时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别是不能灵活地理解掌握原理图、动作流程与实物元件之间的联系。针对此问题,笔者以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教学为例,提出一些教学改进的意见,对控制线路实验演示设备作了必要的修改,以加强实物演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原理

如图1所示,基本的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内主要控制元件包括交流接触器KM,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

图1 接触器自锁控制启动电动机的基本线路

线路工作原理如下:(1)接通电源QF及控制线路电源。(2)启动:参见图2。(3)停止:参见图3。

在启动流程内,由于KM常开辅助触头闭合(动作A3),控制线路在SB1分断后仍保持接通,从而实现电机的连续运转,接触器通过自身常开触头而使线圈保持带电的作用叫做自锁。

需要注意的是,在启动流程里,实物演示的直观动作主要是接触器辅助触头闭合使线圈保持带电(动作A3)和电动机启动连续运转(动作A5)两部分,同时也是授课中的重点和难点。

改进线路原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演示实验中,由于按下SB1接触器动作并实现自锁和电动机启动几乎是同时完成的,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对于初步学习控制线路的学生,线路各元件连续动作顺序不易梳理清晰。针对这一个教学难点,笔者在演示平台上加装了时间继电器,以分解动作流程,清晰地展现各元件的连续动作顺序,改进方法如下。

如图4所示,加装时间继电器改进控制线路增加的主要元件包括时间继电器KT、复合旋钮QS、辅助接触器KM′。其中,时间继电器KT选择缓慢吸合的继电器线圈,复合旋钮QS为具有动合触点但无自动复位功能的旋转开关。在控制线路实验演示台上应该遵循将基本线路和改进控制线路增加元件分区域布置的原则,并采用明显的标志和说明显示出不同区域的作用。

图4 接触器自锁线路加装时间继电器

演示基本线路时,控制投切时间继电器KT的复合旋钮QS状态为在控制线路部分分断,主线路部分闭合,时间继电器KT和辅助接触器KM′不能被通电并参与动作流程。按下SB1时,线路按照基本的接触器自锁流程启动。

当需要分段讲解流程时,在线路通电前调整QS状态,使控制线路部分闭合,主线路部分分断。当线路通电后,电动机起动流程参见图5。

对比流程1和流程3可以发现,流程1内自锁线路关键的两步,接触器动作其常开主、辅触头闭合(动作A3)和电动机启动连续运转(动作A5)在演示时是同时完成的;而在流程3中由于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作用,将两个关键点在时间上分割开来。首先完成接触器KM动作的自锁环节(动作C3),给教师一定的讲解时间,即时间继电器KT的延时结束后(动作C6),触头接通使辅助接触器KM′线圈吸合(动作C7),之后由辅助接触器KM′接通主电路,启动电动机运转(动作C8)。流程3的优点就是将接触器KM自锁控制的整个流程分阶段在实物演示中呈现出来,重点强调接触器线圈得电吸合和电动机启动连续运转两个动作,易于课堂教学和理解掌握。

在此,笔者对改进线路做几点说明:第一,复合旋钮QS应在整体线路通电前改变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由QS来投切主电路大电流而损坏按钮。第二,时间继电器KT的整定时间可由教师根据需要自由掌握。第三,用于电路中的计时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但考虑到电力拖动课程中对接触器、继电器的教学比重很大,并考虑到线路内所有元件的类型统一,因此选择时间继电器作为计时元件,同时也可使学生对时间继电器的功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线路改进及推广应用

分析使用时间继电器对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教学改进的基本原理,可以发现,主要目的是将一个完整瞬时的流程,在讲解时分段呈现出来。如图6,基本流程是动作D1同时引起动作D2、动作D3,在动作D2、动作D3共同完成情况下引起动作D4,整个流程是在瞬时完成的,直观感觉上就是动作D1~D4在同时进行,这不利于演示说明。

以上基本流程可以参照流程1、流程3来对应理解,如按下SB1后KM线圈得电(动作A1、动作A2)可以对照动作D1;KM自锁触头闭合(动作A3)对照动作D2;KM主触头闭合(动作A4)对照动作D3;而延时T1就可以对应控制线路加装时间继电器后产生的流程3中的一系列动作。

应用加入时间继电器的线路改进方法就可以使该流程的教学讲述更加有条理地进行,特别是有利于对复杂控制线路的学习理解。具体的改进是,在动作D3后加入由时间继电器实现的时间延时T1。若流程中存在三个或更多的同步动作时,可以考虑加入多个时间继电器,通过不同的延时时间T1、T2…,实现流程的分段演示,参见图6。

改进的线路示意图参见图7,线路的动作原理与前面介绍的原理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时间继电器触点可以承受控制线路内的投切电流,此处没有加装用于投切大电流的辅助接触器。

总结

应用加装时间继电器于教学演示线路的改进方法,原理简单实用。同时可以在课堂演示中给予教师更大的主动权,明显地提高复杂控制线路的授课效果,使学生对于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动作流程有更明晰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赵仁良.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2]周凤献.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1,(2).

[3]罗雄剑,邓宜红.浅谈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6,(10).

线上教学的改进范文2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艺术设计;课程改革

近年来,我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社会经济活动持续恢复和发展。但是,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就教育层面来看,面对持续三年的疫情反复,各大院校纷纷采用了线上教学模式,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疫情的影响[1-2]。就学生而言,为适应线上教学,其学习习惯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根据对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线上教学活动的持续跟踪调研,笔者认为线上教学模式在具有极大便利性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笔者的调查研究,分析线上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探讨艺术设计专业线上教学模式的发展路径。

1线上教学的优势与问题

1.1优势

(1)空间上的优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健康,老师学生无法进入学校课堂,不能集中在教室上课,在这一特殊的应急情况下,在线教育解决了这个难题。多元化的网上平台可以确保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让老师可以“不停教”,学生可以“不停学”。线上教学模式成功地突破了空间限制,使课堂教学不再受环境的约束,实现“停课不停学”。(2)时间上的优势:传统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授课,只有在有限的课余时间才能对学生进行答疑解惑,授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课程安排,缺乏灵活的授课形式。在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和灵活,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疑惑,并且不受上下课、上下班以及白天晚上的束缚,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3)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优势: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的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课堂上的学习环境仅局限于课堂和实习基地。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地点,选择电脑、手机等多种学习工具,宽松的学习氛围更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能批判性的学习,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程资源的优势:由于区域、师资配置、以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选修课程只能局限于学校教师的相关课程,并不能充分满足所有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同时,老师们参加的教学讨论活动,也仅仅是同专业方向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学术合作。而线上教学平台突破了这些限制,它可以连通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教学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通过线上平台获取想要的教学资源。线上教学能够解决传统课堂、师资的局限,克服由于客观原因而导致的教师资源分配不足,从而使资源更合理、更公平、更有效的被利用。

1.2存在的问题

进入后疫情时代,为了网络教学的顺利开展,笔者选取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作为案例,通过对学生期末考试的情况分析,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的情况。从学生对授课知识掌握程度来看,线上授课的效果与线下授课仍然存在着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如下:(1)教学质量下降:从学生期末试卷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不够。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熟悉网络教学形式及网络教学平台。原备课方案被打乱,师生沟通设备有限,网速卡顿等。上述原因导致网络教学效率下降,课程内容传达准确度和清晰度不足等问题。(2)线上授课时,师生的沟通受到了阻碍:线上教学平台的弹幕、提问系统等多种提问方式具有时差性,以及由于学生的缺乏自主、紧张等心理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由于无法直面学生,无法判断学生是否认真听讲和知识的掌握程度等,致使学生的上课效率并不是特别好。(3)师生的情感交流缺失: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会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互动,产生一定的情感交流,但是线上教学却隔着屏幕,互动减弱,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课堂上的知识变得枯燥无味,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同时,线上教育中缺乏教师直面的威慑性监督,使得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学习效果较差,故大部分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度低,学习效果降低或无效学习的可能性加大。

2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流程

2.1课前流程

课堂预习是实施线上教学模式的基础。主要采用网络在线方式,教师在通过选择腾讯会议、学习通、钉钉等线上学习平台的基础上,按照预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自主进行预习。线上学习平台能够及时反馈信息,学生在预习阶段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的答疑板块向老师快速反应。平台的便捷性让教师协助学生预习,可以将课程重点和难点上传至云端教室,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让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提出针对性完善方法。

2.2课中进程

课堂过程是线上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其实施方式有: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在进行情景模拟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一套完整的教学计划,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的讲解;在分组讨论阶段,教师要清楚地了解教学内容,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更深入地评论,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在教师讲解阶段,这个环节是在提问、讨论、点评阶段结束后,教师只需将课程内容细化讲授,指出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教师在强化与学生互动的前提下,确保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上述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及时地将信息传递,使得教师能够更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点。

2.3课后评估

线上教学模式具有一个重要特征,它把传统的阶段性评估方式转变成了一种过程性的评估方式。在完成当节课程的教学后,利用线上平台的多种交互形式布置作业,对学生提出相应的作业要求。通过线上平台,还可以对作业进行及时地反馈和快速地修改,并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最终实现对学生课堂内容接受程度的有效监测。

2.4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线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传统授课模式的有效延伸。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线上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更可以有效地缩短学习的时间,有利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去获取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其指导和辅助作用,引导学生科学安排课后时间,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料,让学生积极利用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形成更深刻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寻找到更有效更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自主学习方法,以此达到加强线上教学良好效果的目的[3]。

3线上教学改革策略

3.1重视虚拟仿真技术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在后疫情时代,当疫情严重影响到无法现场教学的时候,为解决空间跨越的不便,“元宇宙”这类概念受到社会关注。它与当下网络时代的三维体验式虚拟环境不同,其充分说明了虚拟技术即将全面进入人们的生活[4]。虽然这项技术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将其引入教育虚拟仿真对实现和强化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线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经验,将线下实践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的研发与线上课程进行深度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来进行艺术设计教学操作。在进行线上课程实践过程中,教师可将题目设计成实际案例或完整的项目来通过线上讲解,利用线上虚拟仿真平台对科研项目完整的工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使学生在任何地方均能够“身临其境”。

3.2引进校外专家参与在线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多次防控疫情的持续升级致使实地活动受到局限。仍需应对疫情期间特殊情况组织和发动教师人脉资源,跨区域、跨国界调配师资力量,开展共同研发在线教学实践课堂的活动,制定策略指导实地教学活动在线上的有效实施[5]。在后疫情时代这一特殊时期,校企联合开发线上课程对培养人才和提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利用互联网途径,邀请有工作经验者通过线上平台为实习和实训课程提供经验,同时也可以利用现居环境邀请地方企业家传授经营公司的经验,使学生接触真实项目。此外,学生可以通过设计领域的专家教授,在线上了解真实项目解析、学习,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也可邀请专家共同参与并对其进行指导。通过上述措施,实现了校企协同共享,为企业提供线上人才输送,解决了学生实习和本地学生就业的问题。

3.3以学团形式为载体打造虚拟仿真实践平台

学团是高校较为常见的一类学习团体,通常以学生组织的形式展现。艺术设计专业学团让学生在更好地接受学校专业教学的同时,通过学团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并将教学内容与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团,主要内容是扩展和延伸课堂教学的主干。在后疫情时代,实践项目、自我培训、专业技术提升、创新能力增强都可以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在线完成,以学团为载体与社会接轨,将疫情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降到最低。随着后疫情时代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师生在不出校门的前提下,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活动,加强课堂内容,通过各种线上平台交流,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虚拟仿真技术搭建实践平台体系,通过把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各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和教师科研工作者有机结合,以协调各门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通过虚拟仿真实践,再将其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意识。同时,虚拟仿真技术也为教学和科研改良提供新的机会,教学环境的多样化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并以学生学习作为核心目标逐步展开,将虚拟仿真技术平台的资源共享最大化地利用,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3.4后疫情时代实践教学路径“线上+线下”

在后疫情时代,疫情蔓延有着不确定性,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在全球范围内,疫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区域零星爆发。这一现状倒逼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故呈现出线上教学改革模式[6]。在未来,我们需规划建立线上线下综合实践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从线上线下两个角度分别展开与合理化开发,随时应对突发事件,随时切换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以此达到课上课下双向巩固学生知识能力吸收与掌握的最终目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属于理论较深入、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例如,在外出写生实践课程期间,为了应对疫情这一类突发事件,在线上虚拟平台,可以通过提供虚拟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实践。虚拟仿真系统的存储功能可以让学生与教师进行多次课程内容回顾,便于为后期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学习。但是线上教学也有局限,对于需要触摸、近距离感知的实践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无法完成。经历疫情过后,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线上虚拟实践教学的易重复性能够让学生多次开展实践训练。线上实践课程与线下相比,能够更有效、更直观地建立三维空间感、抽象设计概念和空间尺度的理解,上述知识对艺术设计类学生极有帮助。

4结语

在教学形式的多元化、教学资源共享、时间和空间的便捷灵活性方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比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线上教学为各大高校的多领域课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学模式的深度改革,最终达到师生碎片化的时间被及时有效利用进而提升学习效率的目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网络教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首先值得关注的就是电子设备的种类繁多,学生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会分散学生关注点,因此产生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其次,线上教学时间上的灵活性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去进行线上学习,但这种情况并不利于学生全面的知识系统的形成,很多时候只能学到零散的皮毛,无法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后疫情时代,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必然顺应历史潮流,同时也对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基于此,学生的重心仍要扎根于课堂,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构建知识理论框架,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教育内容,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知识广度和深度,并做进一步地拓展和研发。线上平台的出现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知识的获取途径,最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教学体系。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形势,抓住这次传统教学变革的机遇,突破旧有的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教育体系,推进我国教育变革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南晓鹏.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J].教育研究,2021,42(5):108-116.

[2]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4):13-20.

[3]常振华.线上教育背景下高职课程教学的多元化趋向[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9):148-149+153.

[4]李祺,聂为之,房朝晖,等.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线上项目式教学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1):199-203.

[5]王红军,吴昊,桑宝国,等.后疫情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20(15):99-101.

线上教学的改进范文3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教学质量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专业和通信下程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所早现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已然无法将教学口标顺利完成。因此,改革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其给子高度重视。

1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存在局限性

作为一门课程,高频电子线路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联系,例如,电路分析、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以及模拟电子线路等。所以,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若想达到预期口标,就必须将上述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但从口前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中学科之间的联系并不明显,甚至还有此学科会被忽略。近几年,我国无线通信的通信体制、下作频段和调制编码方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需要重新对电路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以新知识的融入作为基础,当前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内容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而导致学生无法把握该课程的实用性,不能实现学以致用。

1.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高频电子线路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知识传递给学生,但由于缺少启发和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过于浅显,无法形象的理解某此概念和下作原理。这样一来,学生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就会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学习效果自然也就不尽人意。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完善创造了条件,教师可以根据高频电子线路的学科特点,借助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方一法,这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提ru学习效率。

1.3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尤其对于高频电子线路这种操作性较高的学科而言,实践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传统教学中,虽然教师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且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了必要的教学环节,但最终效果却仍显得有此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没有实现有机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实现理论与实现有机结合十分重要。

2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改革措施

2.1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来看,对于教学内容的优化,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对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一方面,需要对教材进行调整,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技术在线路设计中的应用,传统电子线路得到了持续优化,以往教材中很多内容在实际生活中都已经不再应用,所以,需要将这此内容从教材中删除,只保留经典电子线路内容。另一方面,要做好课程整体性的系统把握。为了实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进一步优化,我们可以将该课程的内容大致分为3个模块,即发送设备、信道传输和接收设备。每一模块都有其对应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三个模块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建立系统和下程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丰富教学方法

可以应用到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提问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交流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和归纳教学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以此来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多媒体教学法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中也被广泛应用,网络资源的合理搜集与应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掌握更多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由此可见,实现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3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验教学是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传统教学模式下,实验教学普遍采用高频电子线路整机实验箱,实际操作中学生只需完成电路连接、测量输入输出两项任务即可,学生提不起来学习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会降低。所以,除了验证性实验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加入一此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如说,调幅信号的调制与调解实验中调制信号是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若将调制信号改为音频信号,在调解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扬声器,通过扬声器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实验结果,这样的实验模式不仅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口的,而且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具有重要意义。

3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所早现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已然无法将教学口标顺利完成。因此,改革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需要学校相关部门对其给子高度重视。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前提下,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成为了各级教育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下作。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模式的全面改革也成为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教育部门提出的新的要求。本文介绍的仅仅是《高频电子线路》一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下作,同样应该受到学校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期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晶.《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o16}os>.

[2]张洁,刘波粒,段再超.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6(10).

线上教学的改进范文4

关键词:电气线路设计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运动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专业一个重要主线,涵盖了许多课程。电气线路设计是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级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 对该门课程进行的教学改革,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

笔者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级阶段一直有电气线路设计这门课程,原教学内容包含龙门刨床的工作原理、电气线路设计的原则及按控制要求进行线路设计、绘图等。长期以来,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为:老师讲一些龙门刨床工作原理、电气线路设计的原则等知识,然后布置电气线路设计的任务,学生根据控制要求在坐标纸上绘制原理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要理解龙门刨床的工作原理,又要绘制电气原理图,而无法进行线路安装、调试。因此,电气线路设计这门课程永远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原课程理论知识太多,而且很多知识与电气线路设计无关;原课程没有配套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实训设备;原课程无法实现“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理念。为了将电气线路设计建设成为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课程,打造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二、课程改革的流程

1.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教师与有关的行业企业广泛接触,了解本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岗位人才能力要求、专业技术发展趋势等。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企业等形式进行调研和收集资料,从而准确定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遴选企业实践专家,并邀请其参与课程开发。

2.企业实践专家访谈

邀请实践专家参加实践专家访谈会,协助提取本课程有关的典型工作任务。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掌握职业能力。

3.建立学习资源包

教师根据实践专家访谈会中提取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教学大纲、编写工作页和教学指导书。

4.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设计

教师制定工作任务书,学生通过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师成为引导学生的组织者。

三、课程改革的内容

电气线路设计是电气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掌握电气线路设计方法是高级维修电工应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我们在电气线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上作了大胆的调整。

第一,以电气线路设计课程为主线,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第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8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从电路的设计到线路的安装与调试,重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有规律地经历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过程控制―评价反馈等工作过程,递进式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其隐形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第三,为了满足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工作任务中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与维修技能,根据企业“真实”的职业情境制作开发电气实训柜,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最后,制作相关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大纲、学材(工作页)和教学指导书为教师教学服务。

四、课程改革的特色

1.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实现三种能力的培养

采用“任务驱动”“启发引导”“分组竞赛”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专业教学活动的情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选择典型工作任务,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综合培养。

2.工学结合的教学形式

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课程教学的前期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在课程中期,实行课堂和实训室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的后期,安排学生到车间,实行工学结合。在教学中及时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强调学生“真刀真枪”的岗位训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3.电气实训柜的制作

线上教学的改进范文5

关键词:在线教育;课堂教学;融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

一在线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线上教学给传统教学带来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有其突出的特点,首先艺术设计专业本身是一个考验设计者创新能力的专业,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方面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线上教育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突出的优势,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同时帮助学生收集素材,为学生的设计提供灵感和设计元素。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技术不断革新,数字化网络也带动着教学领域的各方面改革,拓宽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当今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完善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教学体制,丰富相关的教学资源。近年来,教育工作者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建构主义的相关观点,产生了在线教育的教学理论,并将这种理论逐渐运用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上逐渐推广和实践。对于课堂时间的安排,教师们不应该把时间全部浪费在教学内容上,而是应该让学生主动组织安排相关活动并使用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通过听音频、看视频以及阅读电子资料等网络方法完成课前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把自己的困惑以及收获和同学老师分享交流,达到所需的教学效果。这和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同,这种模式中,老师以及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互换,课堂的主导核心变成了学生,而老师只充当组织者以及协作者。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去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这种方法也可以提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碎片化的认知学习行为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化时间,发掘学生潜在的学习时间,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信息化是教育的有效手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落实教育改革,以完善教育领域体制。受到资源条件的约束,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受到了阻碍。但在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下,职业教学体制的信息化程度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越,仅用几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硬件到云端的巨大转变。在对高职教育信息及其改革方面,其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也会相应地提高。教育工作者在面临改革时的首要任务是将网络信息与实际的操作相结合,精准的定位教学的方向。在实际的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操作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做好提前的调查和总结,通过完整的体系建设弥补教师经验不足所产生的问题,并且还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色,将教育计划细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特色。将大数据的信息作为基础,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其发展的方向。

(三)新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

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给学生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艺术设计教学实验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培养和辅导,要让学生学会选择,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会学生使用艺术设计专业类型的软件,制定出属于个人的学习计划和安排,提高学生基本的学习技能。借助这次教学改革,再利用网络的便捷性,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课程知识,深入的探究最新的设计思想理念,可以保证学生与社会保持同步。课程教学的方法可以选择图文同步,这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高职院校在线教育和课堂教学融合的实践

短小精悍和使用灵活方便的线上课程是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而且线上课程的制作成本并不高,所以很多的一线教师比较青睐于线上课程。另外一个方面,在线上课程的推广方面,一些学校提供了良好的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媒介。如今,在中国的高职教育范围,已经出现了新的在线教学的形式,效果显著引人注目的当属慕课以及线上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MOOC等慕课形式在中国高职院校被广泛推行,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但是,在学分认可、身份认证、制作成本、社会认可、教学模式和长期效应等方面,很多问题出现在慕课的教学实践中,而且不宜解决。如何在高职院校中推广在线教育,使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是目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教师方面

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既负责组织课堂,也是课堂的实施者以及主导者,同时也负责传授教学内容。在线教育的出现正逐渐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线上教育不再是以老师为主,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导者,教师只组织和协调课堂氛围。但新模式并不是说要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要求教师们要做得更好,例如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课程中,对于各种信息化技术的掌握,还要懂得在大量学习资源中寻找合适的资源。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个性化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在运用线上教学的同时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出发,对课堂内容进行灵活调整。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仅依靠一张试卷,而是要通过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来考核评价,给出合理的成绩,同时收集学生在线上学习的相关资料,作为评定成绩的参考。所以,教学改革的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要想快速顺利地进行教学改革,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学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方便开展网络课程建设和在线教学。

(二)学生方面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收集资源并进行自主学习是学生必备的技能,学生要将学习变成无所不在无时不能的习惯。在上课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自主学习,了解个人的时间安排以及真实学习能力,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选择学习。学有余力的时候,再进行补充性的拓展学习。无法理解的要整理笔记,上课时向老师提问,这样学生的疑问就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讲解,同时教师可以以设计为主题将这些问题作为课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传统课堂相比,学生所了解到的知识已经不仅仅来自教师,在线教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学习时间也由学生灵活掌握,平时生活中就可以利用排队、坐交车以及睡觉前等时间使用手机进行碎片化的在线学习,这样便可以使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过程变为动态、多元性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对艺术设计的理解,丰富学生的设计经验,使艺术设计教学更加个性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网络教学平台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作为教师以及学生沟通的媒介,在当今社会,网络教学平台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实施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就是建构网络课程体系以及改造校网络教学平台。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特点,学生主要不断在网络中寻找新的设计元素,只有充满灵感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应当提升网络课程平台的资源更新速度,而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更新速度不快,而且功能单一,更新教学资源的能力也很差,无法更好地推广在线教学。因此,我们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完善校网络教学平台,丰富在线教学资源。在中国,线上课程已经逐渐渗透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其会逐渐替代原有的课堂录像。呈现出教学内容的形式多种多样,课程质量逐渐上升的趋势。对于艺术设计课程而言,老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各自特点,运用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平台在在线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既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沟通学生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并考核学生,不断丰富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内容。同时要针对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对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改善,让在线教学更加便捷,使线上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三结语

线上教学现在还处在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阶段,在线教学以及课堂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学生通过校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堂前后的教学活动如何有效推行等问题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思考实践对其教学平台进行完善,真正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在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作者:马娜娜 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的改进范文6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near algebra teaching.The importance of mathematical experiment is analyzed.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linear algebra at home and abroa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inear algebra is highlighted.

关键词:线性代数;数学实验;MATHEMATICA软件

Key words: linear algebra;mathematics experiment;MATHEMATICA software

中图分类号:G633.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254-02

1 线性代数教学的特点

线性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学科,特别在工程测量中更是处处离不开线性代数。线性代数的计算技巧与数学理论对自然学科和数学学科本身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门好的数学课程,而且是一门非常好的工具学科。线性代数对于刚刚升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比较陌生,在高中学习的时候没有太多基础,因此需要老师讲解得更紧详细和耐心,需要对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增进学生们对于线性代数学习的兴趣。

线性代数作为工程数学体系和经济数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工科本科生的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关于行列式、矩阵、向量组及线性方程组等有关内容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常用的运算方法,为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当然,线性代数与工程测量专业有着密切联系。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测量工作为工程建设提供数据和图纸,并及时与之配合和进行指挥,任何工程建设都无法进展和完成。而测量平差是工程测量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测量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掌握和发展这门课程,是每一个测量工作者的任务和使命。这门课程涉及高等数学的求导,线性代数与概率论的相关知识。

针对目前《线性代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最大效能地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从“知识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发展。线性代数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运用线性代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同时,也要注重线性代数中数学实验的教学。因为以往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处理工程测量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当需要用到线性代数的知识时,学生往往不知该如何去处理。因此,对于以后线性代数的教学,在重视线性代数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也必须注重数学实验的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丰富活跃广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2 数学实验与MATHEMATICA软件的意义

数学实验是将学生学过的大学数学类课程的抽象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对MATHEMATICA或MATLAB等重要数学软件的学习,引导学生利用软件动手上机演算求证和处理数学问题,让学生获得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改变学生“上课记,考试背”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线性代数课程由于学时少、概念多、内容抽象,使得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该课程的过程中感到有些困难。传统的线性代数教学重点放在理论推导上,造成学生既不能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也看不到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以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为工具,将线性代数跟数学软件相结合,是数学教学方法的一种新模式与尝试,是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它可推动线性代数等大学数学类课程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 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现状

由于高职学生普遍高考成绩不理想,数学基础相对比较差。课时安排比较紧,大多数老师采用满堂灌的模式,大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老师的进度。而今高等职业教育理念有了重大变革。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和质量保证都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

很多学者针对高职线性代数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与方法的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一些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王跃恒[1]等发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文章;白旭英[2]等引入MATLAB进行线性代数教学;陈向勇[3]等在湘南学院学报发表了《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齐圆华[4]、孙文兵[5]、张雪峰[6]、童姗姗[7]、辛德元[8]、任丽丽[9]、陈莉[10]等都对线性代数教学改革以及将数学软件融入到线性代数教学中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中的线性代数课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突出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工程y量专业是我院的重点专业,在线性代数教学中,我们始终在摸索以及与专业教师探讨。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探讨,他们一致认为,改革传统的线性代数课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不能以“学术型”、“理论型”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强调其应用性、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而不应该过多的强调其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严谨性。高职“线性代数”作为专业课程的“工具课”,它必须提供“必需、够用”的有关知识基础,以满足于专业课程的需要。

根据国内外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和线性代数课本身发展的趋势,提高学生利用线性代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是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因此,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MATHEMATICA等数学软件计算线性代数知识方面的问题,将线性代数融入数学建模、数学实验将会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4 线性代数教改中拟解决的P键问题

基于数学实验的现行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环节一体化研究。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软硬件为技术平台,把数学实验蕴涵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现行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全部过程,使各教学环节把数学软件、数学实验融合为统一的整体。

结合工程测量特点在学习《线性代数》同时,学习MATHMATICA这一数学软件,删除部分内容(比如:计算行列式的对角线法则),精简部分内容(行列式的定义的逆序数,矩阵的初等行变换与解线性方程以及向量的知识统一都用初等行变换的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能更快速准确的解答出行列式、解线性方程以及与线性代数有关的线性模型等问题。我们希望将数学软件引入课堂以及精简部分教学内容后,能提高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爱钻研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线性代数的知识以及数学软件解决自己所学专业的问题,也更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专业实验或实训中的数据以得到良好结果。

研究如何以多媒体、数学实验室和网络为主要载体,发挥人机交互技术的作用,创设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情境,支持学生通过探索、体验和反思实现学习经验的建构。把MATHEMATICA数学软件操作融入现行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策略、教学效果的研究。包括基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教学情境营造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策略和课堂管理策略等研究;基于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各种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的研究、各种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研究等。

5 结束语

改变线性代数只学习课本且只注重“学术型”、“理论型”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精简教学内容的同时,将数学软件引入课堂教学,教会他们如何使用此软件以及如何用此软件处理其专业数据、问题,体现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知识够用、重在操作”原则。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应用数学方法、数学软件处理专业问题有很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跃恒,孙倩,张少峰,韩松.“以学生为中心”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0,24(2):99-101.

[2]白旭英,陈小蕾.引入MATLAB进行线性代数教学的探究[J].价值工程,2011,30(34):210-211.

[3]陈向勇,邱建龙,周建伟.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湘南学院学报,2014,35(5):59-63.

[4]齐圆华,李志平,杨亚辉.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高等数学的探索与实践-以线性代数模块教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146-148.

[5]孙文兵,唐昆山,刘琼.Matlab软件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J].邵阳学院学报.2015,12(3):8-13.

[6]张雪峰.MATLAB仿真软件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6,42(1):42-47.

[7]童姗姗,朱玉清,连冬艳.教学实例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25(1):25-29.

[8]辛德元.高校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2016,3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