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例6篇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1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 Eco-city)”概念是“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和“生态城市(Eco-city)”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的综合概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脱胎于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切入点是能源的利用和气候的变化。尽管地球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引起还有争议,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方式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提出要从能源角度和气候角度,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出低碳的理念,并提出城市的发展要遵循低碳理念。“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个概念最早是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NSCO)在“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提出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

    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低碳”不仅局限于降低碳排放,更延伸到经济产业、消费理念,甚至是城市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从能源资源角度进一步强调了生态化。“生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超越了原有单纯的学科意义,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用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城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是在对传统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城-乡复合共生系统,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生态城市可理解为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沈清基等,2010),也即“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策略与路径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思和改变旧有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可持续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总的来讲,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动态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程度对低碳生态城进行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2、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3、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

    4、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

    5、通过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先锋”城市实践,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仇保兴,2009)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为了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8月15日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近期正在组织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个方案重点从强化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低碳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相关经济政策、推动五省八市试点、健全体制机制等十个方面,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11年6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341号),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9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867号),公布了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①推进绿色小城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同年6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规〔2011〕78号),启动新建低碳生态城镇示范工作。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推行步骤

    低碳生态城市的推行主要包括诊断、规划、实施、运营、评估五大步骤。规划和设计之前需进行诊断,诊断城市现状的生态制约条件和价值点;建立一套综合实施体系,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运营是一套体系措施,需要对城市运营状态实施信息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验证、校准和调整城市规划;评估是检验基础,评估城市建设及运营状况,其结果将成为新一轮诊断依据。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践行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2月,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②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6%,如下图2所示。

    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目标层面的积极响应和倡导,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城区)也已经开始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这些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开展的实践探索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从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类型分析

    根据目前正在开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有城区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和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1、城市新建地区低碳生态化的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指在既有建成区以外,以低碳生态发展模式开展新城的建设。调研发现,低碳生态新城的选址所占用的土地性质各不相同,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唐山湾(曹妃甸)生态城具有探索型的代表性。其特点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是以盐碱地、滩涂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进行的从规划到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相对来讲,低碳生态新城实践受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指标体系等手段来较好地和相对完整地应用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缺点。目前中国所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李迅等,2011)

    2、现有城区原址改造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宜居;城市建设

现代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城市理想。宜居城市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老百姓的工作、生活、教育和出行等都比较方便,这是最为关键的;环境优美、宜人、舒适;居民拥有相对宽松的住房,而且住得安全、安静;有适宜创业和发展的环境,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1 宜居城市的概念和定义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宜居城市指的是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广义的宜居城市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会感到非常满意,并且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宜居城市基本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态条件,要有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二是物质条件,要有完善的交通、生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三是经济条件,要有充分的就业、创业机会,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文条件,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四个方面就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

2 发展宜居城市的必要性

从城市发展进程的历程看,城市发展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等阶段。随城市的拓展和经济的迅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空间紧张、生态质量下降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存状态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并且总体上需求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这个必然的进化趋势导致人们越来越关心人居环境及自身的生存状态。

发达国家对宜居城市建设是以早期的人居环境关注为标志的,1976年,联合国召开了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服务”。1989年开始创立全球最高规格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奖”。1996年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发展主题。相关的“联合国人居中心”、“联合国人居委员会”“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等机构使这些概念在实践中逐步展开。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因此具体年代很难界定,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的概念应当是霍华德的“花园城市”。

3 我国宜居城市发展现状

“宜居城市”顾名思义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概念看似简单其实有着丰富的外延与内涵,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也是一个内容多样,不断丰富的概念。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生活与住所的积极探索与追求,中国古代强调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思想是宜居城市理论基础的雏形。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地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并得到了国际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规划建设宜居城市应参照城市及自身发展的历史,按照易居、逸居、康居、安居城市发展阶段,合理设置不同时期的宜居目标,注重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的同时,把握宜居是永恒的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尊重城市历史的烙印,尊重后代,发展的时候能够保存和更新,最终实现宜居城市这一终极目标。

综上所述,宜居城市与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的规划建设相比,其规划建设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和较为丰富的物质生活;

2)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3)文化为创造良好的社会人文氛围,并为人取得自身发展提供了可能;

4)舒适的居住和怡人的景观提供给市民更多的享受空间;

5)城市设施的安全体系为生活在其中的人民提供了生命的保障;

6)物质环境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人文环境是宜居城市发展的深化。

4 宜居城市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要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确保城市发展的井井有条,在城市中心区,兴建文化市场、文化公园、青少年宫、博物馆、音乐厅、完善娱乐中心;其次,可以开辟产业文化陈列馆;第三,在城东建设体育文化中心,开辟滨江风光带和休闲广场;第四、改造一批城市雕塑和主体建筑;第五、改造和保护古城路街道。使其能够将民族建筑和民族文化的精华融合在一起。最后,加强城市居民素质教育,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进步等城市软环境建设也需要分阶段、分步骤的逐步推进,从而满足建设宜居城市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5 结束

综上所述,目前全国各地宜居城市的建设正如火如荼,但基本上是为了打造单个城市的宜居性,作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宜居城市的建设应该超越城市行政区域的限制,以形成区域性的宜居和环境特色的和谐社会的构筑,促进社会的全方位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3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和社会共识。在城市问题日益突出、原有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的今天,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文明本底的“c(chinese model)模式”城市发展道路,是我国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明确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降低40%-45%,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低碳生态城市(low-carbon eco-city)”概念是“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和“生态城市(eco-city)”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的综合概念。“低碳经济”的概念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倡减少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提出的。这一概念脱胎于2003年英国政府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低碳经济(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切入点是能源的利用和气候的变化。尽管地球变暖是否由人类活动引起还有争议,但是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发展方式对气候造成的影响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提出要从能源角度和气候角度,保护地球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出低碳的理念,并提出城市的发展要遵循低碳理念。“生态城市”是基于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个概念最早是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nsco)在“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提出的,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生态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

低碳生态城市不是“低碳”、“生态”、“城市”

三个词的简单叠加或者说用“低碳”和“生态”限定“城市”,而是三者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并超越了原有概念的涵义。“低碳”不仅局限于降低碳排放,更延伸到经济产业、消费理念,甚至是城市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上,从能源资源角度进一步强调了生态化。“生态”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超越了原有单纯的学科意义,发展成为一种方法论,用于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种系统方法论。“城市”已经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是在对传统城、乡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城-乡复合共生系统,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在以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这两个关联度高、交叉性强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在2009年国际城市规划与发展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是一种强调生态环境综合平衡的全新城市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而建立起的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生态城市可理解为是生态城市实现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沈清基等,2010),也即“低碳型生态城市”的简称。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策略与路径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思路

大力发展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城市发展道路是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反思和改变旧有的城市建设理念和发展模式,探索符合可持续要求的城市发展道路。总的来讲,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合理、有序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不同类型低碳生态城动态评价综合指标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程度对低碳生态城进行分级评价,引导城市政府和市民建设生态城的创新意识,逐步推动同类城市在生态城建设方面开展友谊竞赛并实现互帮互学;

2、建立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机制;

3、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思路,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

4、通过良好的设计和精细的管理,使城市成为景观上具有吸引力,具备良好服务、设施齐全、社会和谐的宜居城市;

5、通过建设成本可负担、发展模式可模仿、自身发展可持续的“先锋”城市实践,引导全国其他城市转变发展模式。(仇保兴,2009)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引导政策

为了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8月15日启动五省八市低碳试点工作,并积极推进低碳试点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近期正在组织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这个方案重点从强化目标责任、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点工程、加强节能低碳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完善相关经济政策、推动五省八市试点、健全体制机制等十个方面,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011年6月,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的实施意见”(财建〔2011〕341号),在“十二五”期间积极开展绿色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9月份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批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867号),公布了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①推进绿色小城镇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考核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0年正式启动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201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合作框架协议,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2010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无锡太湖新城合作框架协议》;2010年10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河北省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河北省生态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合作备忘录》;2011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织研究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政策建议、指标体系、示范技术等工作,引导国内低碳生态城市的健康发展。同年6月,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规〔2011〕78号),启动新建低碳生态城镇示范工作。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与美国、瑞典、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有关部门签署了生态城市合作方面的谅解备忘录,共同开展生态城市方面的国际合作和交流。

转贴于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推行步骤

低碳生态城市的推行主要包括诊断、规划、实施、运营、评估五大步骤。规划和设计之前需进行诊断,诊断城市现状的生态制约条件和价值点;建立一套综合实施体系,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运营是一套体系措施,需要对城市运营状态实施信息监控和动态管理,及时验证、校准和调整城市规划;评估是检验基础,评估城市建设及运营状况,其结果将成为新一轮诊断依据。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践行概念与内涵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总体概述

根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学术交流部所做的一项统计表明,截至2012年2月,中国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低碳生态城市有关建设目标的城市已达280个,②占到地级市比例的96%,如下图2所示。

除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目标层面的积极响应和倡导,相当一部分的城市(城区)也已经开始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实践活动,这些结合各自地域特色开展的实践探索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运营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利于从中总结和归纳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策略。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类型分析

根据目前正在开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用地性质和开发建设模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现有城区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和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1、城市新建地区低碳生态化的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指在既有建成区以外,以低碳生态发展模式开展新城的建设。调研发现,低碳生态新城的选址所占用的土地性质各不相同,其中中新天津生态城和唐山湾(曹妃甸)生态城具有探索型的代表性。其特点为,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占用耕地或实现占补平衡,是以盐碱地、滩涂地的生态化恢复、改造为主进行的从规划到建设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

相对来讲,低碳生态新城实践受到的现状约束性因素较少,规划设计和建设发展的余地较大,可以通过制定指标体系等手段来较好地和相对完整地应用低碳生态城市有关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全方位地开展建设活动,但同时也存在依靠政府投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人口集聚、产业集聚需要依托周边城市辐射力等方面的缺点。目前中国所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多数属于这种类型。(李迅等,2011)

2、现有城区原址改造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主要是指对原有城镇进行的低碳生态化改造,其特点是根据当地的现状发展水平和特色,兼顾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利用适宜的低碳生态技术,逐渐改变原有不合理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赢。如浙江安吉充分利用当地“竹乡”的资源禀赋,形成了从竹产业的原料供应、竹制品的初、深加工到竹产品的销售这样一条循环、高效、完整的产业链;北京的延庆、密云地区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和实际需求,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扶持下,在新能源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风力发电等)、生态修复、垃圾分类处理、循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建设示范和应用。相对于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见效慢,需要政府加强扶持和引导,但我们应当意识到,既有的改造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是我国当前最应重点推进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一种类型。(李迅等,2011)

3、现有城区扩张发展的低碳生态化实践

这一类型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也属于新城建设,有别于原址改造型的最大特点是与主城区距离不远,属于主城区扩张发展的范围。如厦门市结合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在集美、翔安、同安、海沧等四个新城的建设中,启动了低碳生态新城规划,逐步实现城市建设由岛内转向岛外,推动厦门进入“全域特区”时代。目前,集美新城(21平方公里)、同安环东海域(114平方公里)、东海科技创新园(4.9平方公里)、翔安低碳研究所和低碳配套产业园(10平方公里)已选定为低碳新城示范区,开始按照低碳要求进行规划建设。(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1)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发展的问题剖析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还是正在开展的建设实践,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已经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正成为世界上探索低碳生态城市最为积极和主动的国家之一。但由于当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尚处探索阶段,其建设和发展中所表露出的问题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为导向不明、目标缺失、理论缺失、唯技术论四大方面。(李迅等,2011)

导向不明具体表现为:(1)尽管当前地方政府已经普遍对低碳生态城市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且进行了不同程度和规模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活动,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动机不够明晰、盲目跟风,一味强调政绩工程的现象;(2)尽管全国90.2%的地级以上城市均提出了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但从其提出时间和地理分布上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呈现提出时间早、分布密度高的特点,而且当前开展生态城市实践活动最为积极的多数也是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城区),以至于造成了“低碳生态城市等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一种错误认识;(3)尽管新建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投入成本很高,但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在多种因素的驱使下,很多城市在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时选择了“新城运动”,而见效慢、推动慢的建成区生态化改造则处于被当权者冷落的境地。

目标缺失具体表现为:(1)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忽视与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的结合,如上海东滩生态城和廊坊万庄生态城均是因为生态城开发占用了农用地等土地性质方面的问题造成生态城建设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困境;(2)由于目前尚未出台全国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尽管各地出于实践建设的需要纷纷制定了地方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但是缺乏宏观层面的目标引导性,导致地方在制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目的不清、导向不明的问题。

理论缺失具体表现为:(1)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低碳生态城市有一个明确、公认的定义和理解,其名称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目前尚未得到明确,各地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均属于探索性阶段,对于编制内容和深度均没有统一、明确的要求,无法对规划编制后的建设实施起到很好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唯技术论具体表现为:(1)目前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实践摒弃一些传统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手段,热衷于追求技术的新、奇、特,热衷于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盲目地将高投入与高回报划上等号;(2)低碳生态城市的实践中还存在着建设选址盲目性较大的问题,将地点选在自然基底良好的生态敏感区内进行开发建设,不但是对自然环境的极大干扰,同时也会破坏生物多样性,引发连锁性自然灾害,对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安全造成隐患,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转贴于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与展望

在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由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且目前尚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方法论、指标体系、规划设计原理、政策体系以及相关的建设技术和实践经验,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开展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活动需要今后在以下六方面进一步提升:

(一)城市低碳生态化的理念目标需要进一步深化

低碳生态城市强调尊重过去,着眼未来,因此确立正确的城市发展理念,应建立科学化评估生态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遵循平衡、共生、发展、循环的原则,顺乎自然规律的发展之道,将城市加入到整个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循环的平衡当中,将生态学的最小干预自然、让自然做主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规划设计管理的全过程。同时,要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与生态并重,确立人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应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四个维度进行构建,最终是要通过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持续和社会和谐的总体目标,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二)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思路需要进一步转变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城镇化的中后期,其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重建“微循环”。从全国情况来看,许多城市在发展中已经到了转型的门槛前,其空间格局、基本框架,在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建设之后,已经基本定型,各类大型基础设施也已基本建成。同时,城镇化初期大拆大建的弊端,也已充分暴露,市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愿望及提升居住舒适度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种条件下,城市的发展思路应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将传统集中式、机械式的处理方式向分散、有机化、生态化的处理方式转变,由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向小型补充式设施建设转变,由集中处理排放向就地就近处理转变,由各公用设施功能分离向综合利用转变。同时,在规划建设理念方面,还应实现由自上而下向规划透明、设计透明、上下结合、充分调动民间创新积极性转变。

(三)城市低碳生态化的规划引导需要进一步加强

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进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引导城市发展的基本依据和手段。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以其高度的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性,在实现优化城市资源要素配置、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协调各项事业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优质人居环境、维护全体市民公共利益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具体来讲,各层次的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区域内的城市化战略和政策,人口、产业、城镇的集聚发展,综合交通体系以及区域生态格局等;(2)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市的性质与功能、规模与容量、空间与形态以及城市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中远期发展预测与控制,尤其是通过生态运行模拟技术综合调配生态基础设施的配置;(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应当重视研究城区土地利用、建设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建筑空间形态与市政基础设施控制以及城市规划指标落实。

(四)城市低碳生态化的技术体系需要进一步创新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技术涉及城市规划与设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设计、产业发展选择、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废弃物处理与管理、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能源生产与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数字信息技术等方面,其研发、推广与应用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对于技术体系方面的应用和实践多数为单项技术的尝试,因此迫切需要对各项低碳生态技术开展系统性、整体性的尝试与整合,形成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集成技术,进一步指导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推广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与可行模式。

(五)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发展政策需要进一步健全

低碳生态城市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当前对低碳生态城市起促进和保障作用的法规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政策、市场、技术三方联动的体制创新仍需不断探索。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的能源、资源、土地、水、环境保护、经济等法律法规还需要进一步衔接。当前迫切需要总结国内外成功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案例,逐渐转化为可推广、可复制的组织和运营方式,形成明确的引导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导则,同时,制定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有关财税、产业配套政策,以城市公共政策的形式从宏观上进行引导,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更为周到的低碳生态城市。

(六)城市低碳生态化的国际合作需要进一步拓展

低碳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涉及到人类长远发展的环境、生态、资源、健康等全球性科学问题,这些问题一直都是各国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促进低碳生态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聚集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文化与思维方式、不同学科领域的思维碰撞,通过各国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科学家之间多渠道、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世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当前,没有其它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战略像低碳生态化城市发展战略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必然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低碳生态城市理想的实现,即始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携手创建我们美好的生态未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永续发展!

注释:

①第一批试点示范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名单: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天津市静海县大邱庄镇、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重庆市巴南区木洞镇。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非建设用地;规划;理论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乡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城乡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城乡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城乡的规划设计当中,渐渐的出现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那就是“反规划”思想,其主要是将城乡的非建设用地作为规划开展的首要任务,这种思想也越来越被人接受。可见非建设用地在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对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理论与方法进行一下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规划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基本概念

对于城乡的非建设用地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认识,其在概念上主要存在这样三种差别:非建设用地,非城市的建设用地,城市的非建设用地。非建设用地基本概念主要是来自于国家相关土地分类标准的规定,其中包括了农业用地与未利用土地。但是,他将一些能够发挥出生态功能的用地归类到了建设用地之中。还有相关专家则将城市的用地分类中,绿地以及城镇之外的各种绿地还有相关的其它用地与农田等统一归类为非建设用地;非城市的建设用地,其概念来自于国家城市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的用地标准等相关文件。其中主要包括村镇的建设用地,在规划期内没有被用于城市建设中的用地。其强调的是在规划范围之内,除用于城市建设以外的土地;城市的非建设用地是说在城市的区域范围之内,从宏观再到微观上的一切人工或者自然的植物群、山水以及具有生态潜能的系列用地。

类型的划分

在不同的城市之中,根据不同的地质、地理、生态环境以及管理重点等条件对非建设用地的类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划分,例如在杭州有四类,深圳分七类。本文通过非建设用地的特性以及控制管理中的差异将城乡的非建设用地初步的分成两级五类。分别是根据管制的强度分成的两级:引导性与强制性。根据具有的功能分成的五类:战略储备、环境改善、资源安全、景观保护以及生态安全类。

规划相关的理论基础

规划具有的重要意义

非建设用地在规划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是为了对生态较为敏感的地区以及景观资源进行保护,确保城市在生态结构上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确保区域生态的安全;第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有效的控制了发达城市的建成区域无序蔓延,促进了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因此,有机的将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耦合的状态,在城乡的非建设用地规划过程中,并不是将建设用地的规划完全抛弃,而是要打破传统的规划方式,在综合了城市的发展阻力与动力的基础之上,对非建设用地的范围进行明确的了解,将城乡规划从“引导建设”为主逐渐转化到“保护控制”上来,最终达到城乡规划合理发展的目的。

规划具有的理论依据

①城市的生态学理论。非建筑用地可以说是城市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开放、动态以及非均衡性等特点。

②景观生态的规划理论。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构成非建设用地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基质、廊道以及斑块,通过对景观的空间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使这些要素在空间的分布更加合理,保持物质流、能量流以及信息流的通畅。例如动物的浅析,水污染的缓解,气候的改善等等。景观生态学所强调的是格局以及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与连续性。对于单元之间的生态流非常注重。这就需要对水系进行强化,维护生态要素之间的联系。

③生态服务功能的理论。非建设用地存在很多生态服务的功能,例如保护水源、保持水土、排洪蓄水、降低污染、增湿降温等等,利用非建设用地的这些功能对城市的土地利用以及空间布局进行有效的优化,是保证城市良好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

规划内容以及方法

总体的技术路线

对城乡的非建设用地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必须要依据城乡的生态现状,并且清楚其中存在的问题。透彻分析其生态服务功能以及整个生态过程。了解各个地块之间生态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性的高低。进而得到对应的城市生态限制等级,再结合人口的规模以及生态所具有的承载力进行细致的分析,确定非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以及用地总量。建立起城市生态的安全格局,整个过程如下图:

空间布局

大多数的非建设用地都是采用自由式空间布局的方法。主要是由当地的水文条件、自然地貌以及城市建设发展的现状来决定的。有专家通过景观的过程进而确定具有明显战略意义的空间位置以及联系,建立起对控制与维护生态过程存在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格局。还有专家通过分析规划区的用地组成,提出了基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城乡空间结构。制定出能够与两大用地系统相互耦合的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

规划控制的方法

城乡的非建设用地在控制措施方面还比较缺乏,仅仅是在自然保护区域以及基本的农田方面有较为完整的控制法规。因此,要借鉴与城乡建设用地中的控制指标做法,对城乡的非建设用地初步的建立起控制指标机制体系,这其中主要包括对生态保护建设的引导以及控制性指标两项。其中,控制性指标具有非常大的强制性,其主要目的是对用地的类型进行强制性的规定,保证地块中非建设用地的主体性。生态保护建设的引导通过限建的等级以及限建的要素,对于生态保护的要点、对象、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做出具有引导性的指标。用以保证生态结构完整性、连续性,保证生态服务功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对非建设用地提出的配套政策

为了保证非建设用地的规划能够有效的实施,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配套政策。其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土地、财政、产业、环保以及区域的协调等。比如建立起生态的标准制度,鼓励环境友好以及资源节约型的企业进行投产。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以及农业观光行业。完善生态的补偿制度,强化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沟通,共同建立区域的非建设用地,确保区域生态的安全。

总结:

本文首先提出了非建设用地的概念,以极其重要的意义进而对非建设用地规划设计的内容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合理有效的对非建设用地进行规划设计,有助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率,优化空间格局的布置,进而保证生态格局的安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博.城市禁限建区内涵与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学刊,2008(04)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Abstract: After having studied the domestic concept defini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this paper the puts forward the awareness of the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and eco-garden city, analyz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finally propos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garden city.

Keywords: ecological garde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引言

追溯人类的发展史,不难看出,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相处关系的变更史,从最初的依附于大自然、受制于大自然,到后来尝试性的认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再到目前的征服大自然、破坏大自然……于是出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并且诱发了各种直接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物质,严重威胁人类的存在。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人如何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城市建设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生态园林、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应运而生。

二、生态园林与生态园林城市

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园林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萌芽,不过那时侯的出发点是保护原野自然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园林被逐渐的应用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中。在国内,对生态园林的认识和研究比较晚,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对生态园林的理论、实践及相关方面进行研究。直到今天,对生态园林的概念仍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严玲璋等(1998年)概括生态园林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灌、草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于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1]。

孔祥海等(2006年)认为生态园林是遵循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美学原理,以人为本,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植物群落,修复生态系统,使其良性循环,保护生物多样性,谋求持续发展;以体现功能、环境文化性、结构和布局、形式和内容的科学性;以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以协调发展,建成的既有园林绿化面貌,清洁优美、舒适、安全特点,又有自然与植物的美学价值,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与水平的区域性、连续性的绿色生态网格[2]。

杨静等(2007年)认为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3]。

生态园林从字面意义上来说,生态的词性是形容词,园林的词性是名词,这样生态园林这个词应该落脚在园林上,生态起到是限制和修饰作用。生态的本质意义是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生态园林的也就是:在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的指导下,充分运用各种园林要素,遵循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创建出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园林绿地系统。

2.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

生态园林城市的理论尚在发展之中,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园林城市也没有确切的概念。我国从1992年开始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实行了十多年后,全国城市的生态化倾向越来越明显。2004年生态园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就生态园林城市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学者达成了共识:保护非再生自然资源;珍惜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抢救逐渐消亡的历史文化;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建设舒适宜人的绿色家园;缩小区域差异与平衡发展;重视科学规划与有效实施;承担历史赋予的社会责任[4]。根据宣言的内容,笔者认为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是:利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理论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的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城市。

2004年9月22日,国家建设部向全国发出了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号召,提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新目标。并制定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其中基本指标要求有三个方面:1.城市生态环境指标、2.城市生活环境指标、3.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具体内容见下表

从这三项基本指标可以看出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而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比较可行的一个办法是建设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

三、目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缺少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在目前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模式中,能够从绿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方面考虑【5】,把绿地系统规划与建筑用地、道路用地的规划同时考虑而进行总体规划的成功范例不是很多。在新的一轮城市规划中,尽管对绿地系统做了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多建筑侵占了不少绿化用地,最后把原来规划得有整体性、系统性绿地系统又变成了彼此孤立的绿岛,彼此之间的联系被隔离开来。在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为了达到在要求的绿化覆盖率的目标,很多人认为就采用见缝插绿的做法比较科学。用生态学和系统论原理来看,这种做法没有从整体上考虑绿地系统中点、线、面的关系【6】,它割裂了城市绿地系统中各个绿地之间的联系,很难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所以不科学。

再者,在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没有明确划分城市绿地系统中绿地所处位置以及其在城市绿地系统担当的角色,各块绿地之间的生态功能的以及他们彼此之间如何进行联系,而只是从景观、绿地覆盖率考虑,而忽视其生态效益等,这样看来也不科学。

2.城市绿地系统的廊道系统建设不够合理科学。

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山水城市;城市建设;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87-01

一、山水城市的概念,思想与精神

山水园林城市是由钱学森在1990年给吴良镛的信中提出,指出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新“山水城市”概念。

山水城市的概念包涵了三点精神:

1、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在一起,使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2、山水城市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3、山水城市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高技术城市。

山水城市的思想可以高度概括为:

一个基本特色:山水城市构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两个方面:“山水”自然一面,“城市”社会一面。

三个特性:科学性、民主性、时代性。

四个高:高文化、高技术、高情感、高级生态城市。

五个特征: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共雅。

二、山水城市理论在濮阳新区规划建设中的运用

(一)濮阳市新区概况

濮阳新区位于濮阳市北部,东至S209,南至晋豫鲁铁路通道,西至大广高速,北至清丰县马庄桥镇北边界,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新区规划依托引黄调节水库、马颊河等水系,打造一个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区。

(二)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打造一山一水一世界的意境

目前,濮阳引黄灌溉调节水库工程建设用地已获国务院批准并开工。水库批复占地面积8264亩,其中水域面积4800亩,东湖水面约2200亩,西湖水面约1800亩,东湖与西湖之间由渠道相连,建有18座跨渠桥梁,并与城市水系相连,打造灵韵濮水的秀美景观,形成新区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

东湖和西湖是濮阳引黄灌溉调节水库中的两颗碧珠,其中东湖公园主“动”,设计将濮阳的文化精髓荟萃一处,形成综合型城市公园,大型“龙”文化主题游园。西湖生态园主“静”,定位为“城市绿肺”、并沿南北伸展成城市绿轴。设计上以“生态低碳、自然朴雅”为理念。未来更可将“四组团”连通,形成车行路上,人行岸边,舟行水中,如画中游的美景……

在东湖中部,将起堆土成山,沿濮范高速南侧向西延伸,于行政中心背面形成主峰,收于化工路东侧,名曰“龙脊山”,主峰5座,最高约35米,地表绿化后最高可达50米。整个山体取龙行天下之意,形似游龙,起伏跌宕。

(三)注重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景观建设

作为中华第一龙的发源地,濮阳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从始祖文化、神龙文化、孔儒文化,到姓氏文化、曲艺文化、石油文化等,为打造特色濮阳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人文资源。濮阳新区起步区作为濮阳的窗口,在设计规划理念上也凸显出了这座城市悠久而灿烂的传统历史文化。

行政文化中心区的文化中心组团策划布局了龙文化博物馆、图文信息中心、会展中心、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与城市规划馆,同时还在开州路中轴线上设计布局了“玉龙”雕塑,与开州路南段现城区的中心公园内“红龙”雕塑相呼应,形成贯穿城市南北的城市主轴。

而在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内,更是到处彰显出濮阳深厚的文化底蕴。龙形文化长廊用多样的手法再现了濮阳三千多年的杂技发展史;凤凰广场以凤凰为主题,与水秀龙珠馆共同组成龙凤文化广场,共同谱写龙凤呈祥的美好寓意;民间杂技演绎区和国际杂技演绎区,不仅可以让游人体验传统杂技文化的特色与魅力,也可以促进传统杂技文化与国际杂技文化的交流。

在未来的濮阳新区,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大道畅通无阻,一片片碧水微波荡漾,一座座公园供人畅游。濮阳,一个灵韵濮水、秀美龙都、活力智城、生态宜居的现代复合型城区,将在不远的将来华丽亮相。

三、结语

创建山水城市是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上的突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各地应结合实际,边建设,边完善,力求在不远的将来人类与自然能真正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