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例6篇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1

自查报告

泰安市文明办泰安市环保局:

近日,由肥城市文明办、市环保局组织,肥城市创建绿色社区活动领导小组,对肥城市新城街道办事处河西社区居委会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况

肥城市共有8个居民社区,新城办事处河西社区居委会位于城区西部,成立于1992年,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有27个家委会,驻由57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7573人,居民4281户,总人口13486人。是“全省优秀管理住宅小区”、“泰安市十佳文明住宅小区”、“泰安市安全文明居委会”、“省级文明示范点”、“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自省市关于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文件下发后,结合肥城实际,市文明办、市环保局、市房管局、新城办事处四家立即召开了联席会议,联合成立了由环保局长任组长,四家单位的分管领导参加的肥城市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制定了《肥城市关于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实施意见》、《肥城市绿色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绿色社区创建标准》和《绿色家庭创建标准》等一系列文件。确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河西社区为这次创建活动的试点单位,社区也把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当作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和社区软硬件将设,使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大提高,为社区居民创造了一个优美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二、创建活动的基本情况

1、组织建设。共5项,已完成4项。

(1)、在“创绿”领导小组的指导帮助下,社区成立了由设区居委会主任任组长,由物业、警务部门参加的“创绿”领导小组,一把手亲自抓,并确定专人负责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2)、制定了《新城街道办事处河西社区居委会绿色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在居委会设立了“环保活动室”,将社区发展规划和创绿活动年度计划、组织网络、创建活动的标准目的意义上墙公示。

(3)、建立起7大类40余卷活动档案资料,配备了环保书籍报刊近100册,在社区居民活动较集中的街心花园,设立了6块固定宣传栏,定期刊登创建活动情况,向居民宣传环保知识,使创绿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活动经常。共5项,已完成4项。

(1)、制定了《社区宣传教育计划》,以环保活动室为课堂,每季开展一次环保课教育。

(2)、为使社区居民更好地了解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进展情况,吸引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绿色社区的创建与管理。通过各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在市电台开办的《环保之窗》栏目及时报道创绿活动的进展情况,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公众了解“绿色社区”的标准要求,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向社区单位和居民发放了2000余份《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提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全民齐动员,共树环保花”的创建理念和15项倡议。每一块楼间空地都设置一块宣传标语牌和《绿色社区标准》、《绿色家庭标准》为内容的永久宣传牌。

(3)、与驻地40余个单位、商店、饭店分别签订了《创建绿色社区责任书》,明确了在创建活动中各自的职责,建立了有效的责任体系。形成了居委会和广大居民共同参与的创建机制。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由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参加的座谈会;为小区居民发放一本环保小册子;设置一块环保宣传版面;放一场环保内容的电影。同时,组建各种环保志愿者队伍,形成创建绿色社区的良好氛围。先后组织了社区老年人“夕阳红环保志愿小组”、青少年“环保小卫士”小组和妇女“巾帼环保家庭创建小组”,制定了活动计划,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环境保护活动,力求做到每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现志愿者人数已发展到200余人。参加各了创建活动人数占社区总人数的30%以上。

(4)、实行了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社区设置了3处垃圾分类箱,社区居民全部按环保要求对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投置。

3、行为规范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2

按照山东省、泰安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环境保护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倡导绿色文明,提倡绿色消费,大力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创建“绿色社区”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创建生态城市和文明城市,实现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两个文明的结合。通过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提升市民的环境意识,培养公众良好的环境伦理道德规范,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公众日常生活之中,以达到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环保工作的深化和发展的目的。

二、“绿色社区”的基本条件:

1、社区居民委员会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将环境保护工作列为社区重要议事内容,由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分管;有健全的“绿色社区”创建领导小组,有比较完整的绿色社区发展计划和工作思路,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坚持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人人动手,美化家园。

2、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众参与机制。根据环境教育计划和活动主题,并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等重要环保纪念日,定期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环境保护活动,力求做到每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全年参加活动的人次应占社区居民总人数的30%以上。

3、社区居民应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逐步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动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如试行垃圾分类,自觉回收废电池、废灯管等,拒绝“白色污染”,不吃野生动物。

4、倡导符合绿色文明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环境价值观念。社区居民初步养成可持续消费的观念,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提高物品的重复利用率,积极鼓励居民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倡导绿色消费。

5、整个社区环境整洁、优美、清静,可绿化面积都得到有效利用,没有违章建筑,有固定的环境宣传教育标志牌和环保公益宣传广告,设有环保宣传专栏,并经常性地更新。

6、社区内各污染源都已治理,并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小区污水纳管、雨污分流工作,杜绝焚烧垃圾、树叶、随意倾倒废物等污染环境的现象发生。

三、“绿色社区”创建与考评

根据泰环发[2002]77号《关于开展创建“绿色社区”活动的通知》精神,整个创建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七月份)

1、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实施意见,与市文明办、市环保局、新城办事处、市建设局联合下发文件。

2、通过电台、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及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使公众了解“绿色社区”的标准要求,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

3、在城区8个居民委员会广泛发动的基础上,确定河西小区、龙山小区两个社区委员会为创建工作试点单位。

4、召开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小区居民委员会联席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讨论创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二、具体创建阶段(八月份)

1、组织各社区对照省里制定的“绿色社区”建设指导意见和考评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积极开展创建工作。

2、组织社区负责人到创建活动开展较早的地区参观学习。

3、开展各项社区创建活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由社区居委会和居民参加的座谈会;为小区居民发放一本环保小册子;设置一块环保宣传版面;放一场环保内容的电影。同时,组建社区老年人“夕阳红环保志愿小组”、青少年“环保小卫士”小组和妇女“巾帼环保家庭创建小组”,协助社区开展创建工作。

4、各项创建工作8月20日前完成,由市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组织自查,8月底将创建活动的申报材料(申报表一式五份、自查报告一份、汇报材料一份)报泰安市文明办、环保局,参加市级“绿色社区”评选。

三、考评命名阶段(9月份)

1、泰安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创建社区进行实地考察验收。

2、对拟命名的市级“绿色社区”在《泰安日报》进行公示。

3、召开命名表彰大会。

4、按四比一的比例推荐参加省级“绿色社区”评选。泰安市级“绿色社区”每两年评选一次。市级“绿色社区”不搞终身制,每四年复查一次,凡达不到标准的,将予以摘牌。

四、几点要求

1、各居民委员会要把“绿色社区”的创建活动逐步纳入文明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之中,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为创建文明城市奠定良好基础。

2、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新工作,要通过新闻媒体及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公众了解“绿色社区”的标准和要求,动员公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保护环境。

3、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抓好创建工作。市文明办负责督促社区创建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创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市环保局负责社区分管干部的环保教育培训,联系并协助社区制定发展规划和创建计划,组织开展各项环保主题活动,社区内污染源治理;新城办事处负责督促指导试点社区从软硬件两方面实施创建活动,推广使用布袋子、菜篮子等可重复利用器具,减少白色污染。推广使用环保冰箱、空调,禁用含磷洗衣粉。组织社区青少年、妇女和离退休老同志,组成各种社区创建和管理小组,参与“绿色社区”创建与管理;市建设局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在“绿色社区”创建中的作用,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管理。制止垃圾焚烧、露天烧烤、违法搭建、乱贴乱画、乱停车辆、乱设摊点等行为,做好废旧电池、灯管的集中收集管理和社区环境卫生、绿化工作。组织开展评比“环保家庭”活动。

4、市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强化认识,把创建活动摆上重要位置,要有一名分管领导靠上抓,将各自承担的创建指标任务,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实施。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各居民委员会要严格按省市文件要求和时限,对照《山东省“绿色社区”考评标准》,逐项落实,争取全面达到考核标准要求。

5、为确保“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顺利进行,市文明办、市环保局、新城办事处、市建设局联合成立肥城市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督查调度。具体工作由办公室承办。

组长:胡阔泉(市环保局局长)

成员:梁已常(市文明办副主任)

张连萍(市环保局副局长)

李思金(市建设局副局长、房地产开发公司经理)

尚林生(新城办事处党委副书记)

李瑞军(市环保局法制宣传科科长)

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

主任:李瑞军(市环保局法制宣传科科长)

成员:郭立新(市环保局法制宣传科副科长)

各居民委员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创建活动组织机构。

市创建“绿色社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

李瑞军郭立新

联系电话:3227544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3

关键词:LEED-ND;绿色社区;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96-03

1.引言

面对环境与气候、能源与资源、人口增长等诸多问题的挑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促进生态文明转型,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绿色发展思想就是可持续发展最新的表达方式。作为城市基本单元的城市社区,提供了加入可持续城市建设的有效平台。绿色社区是实践绿色城市以及绿色发展模式的基本物质载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关于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作为绿色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之一,是以促进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与规划方法,统筹布置社区内外的物质空间环境,实现最高效、最少量、最低影响地使用资源和能源,营造出一种集约、低碳、健康、舒适、和谐人性化的聚居环境。绿色社区具有低的环境;中击性、资源和能源消耗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亲和性、人居环境的舒适性、经济的高效性以及社会和谐性等特征。

美国、德国、挪威、瑞典等国外绿色社区规划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而我国绿色社区建设起步较晚,且多以环保为主要内容,从政府、开发商、公众到专业人员、技术等都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概念理解的片面性、参与对象的单一性、操作运营的逐利性等。就规划设计而言,多数方案力求通过配备绿色硬件跃然而出,实则管中窥豹。究其缘由,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绿色社区规划指导系统,导致绿色社区建设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文试图通过吸取当下研究较为成熟,国际认可度较高的LEED评价系统下的LEED-ND来提出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LEED-ND引导下的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初探

3.1LEED-ND理论简介

LEED-ND(LEED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诞生于美国因长达百年的城市蔓延而导致的土地浪费、生态破坏、能源消耗、人际关系解体以及近年来气候变化等问题。LEED-ND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美国新城市主义协会以及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三大团体共同开发的面向社区层面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集合了精明增长理论(Smart Growth)、新城市主义理论(New Urbanism)及绿色建筑和基础设施理论(Green Building&Infrastructure)等三大绿色社区规划设计及发展原则。

LEED-ND评价体系由五大类指标构成,分别是精明选址与社区联通性(Smart Location and Linkage)、社区规划与布局(Neighborhood Pattern and Design)、绿色建筑与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and Buildings)、创新设计以及地区特色(1nnovation and Design Process,Regional Priority Credit)(图1)。美国越来越多的开发项目借以LEED-ND的指导,以求提高开发项目的整体品质,使得新的理论思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逐渐深入,同时自下而上动态地完善理论的发展。

然而,中美两国在城市建设机制以及基本国情上都存在巨大差异,LEED-ND不能直接用于我国,但是从理论系统更新、规划技术完善、实施手段创新等方面给予我国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相关的借鉴经验。笔者从最为直接的规划设计方面总结了以下几点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绿色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3.2.1选址——绿色社区场地甄别选择

优先开发建设的场地归纳为三种类型:先前开发型场地(Previously Developed Site)、城市空置型场地(1nfill Site)、临近建成区型场地(Adjacent Site)(图2)。这些类型的场地能够充分利用周边及城市已有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减少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成本,也更易于融入原有的城市肌理。

3.2.2构架——绿色社区用地功能布局

绿色社区作为绿色低碳城市的子系统,应融合到城市空间结构从分散布局向集中公交走廊式布局的转型中,形成各城市片区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由公共交通网络连接起来的城市网络嵌套结构(图3)。通过空间整合与鼓励社区内外部各种产业多样化发展,打破僵化的现代主义功能分区。在控制性规划层级中,除必须单独设置的用地外,提倡其他用地进行不同程度的功能混合及立体化的空间利用,缩短工作、学习、休闲、服务和居住地间的路程,实现以短路径出行为主,从而降低能量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提高了城市运行效率和塑造了城市生活的魅力。

3.2.3控形——绿色社区空间形态控制

为鼓励公众采用步行或自行车的交通模式,街区尺度应满足人性化要求,避免形成以机动车出行为基本尺度的大街区,并与城市道路网布局结合考虑。根据国内研究,居住功能为主的街区规模一般以200m×200m左右为宜,对于步行速度(4-5km/h)较为合适。但仅以道路密度作为衡量地块大小的标准不太完善,还需考略公共交通使用的便利度。建立基于步行和自行车尺度的公交导向街区(TOD),在公共交通站点周边适当地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进行紧凑式的开发建设,能够节约土地,并有效地控制街区规模和形态。

3.2.4择径——绿色社区交通系统构架

从某种程度上,交通系统的布局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及土地开发模式,只有绿色的交通系统作为基础才能构建绿色城市及社区。鉴于我国小汽车使用的增长速度,我国交通出行模式急需转变,具体为:POD>BOD>TOD>XOD>COD,即步行交通优先于自行车交通,再来倡导公共交通发展,其次再考虑结合步行、自行车的公共交通发展和小汽车交通发展。在社区规划设计人性化的交通服务设施(智能化的自行车存放点等),鼓励采用步行/自行车+公交枢纽的服务方式,扩大公交枢纽的服务半径,从而节约高等级公共交通设施的建造,以较经济的公交设施服务更广大的区域(图4)。

3.2.5配器——绿色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要求人们机械地按照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服务半径进行使用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规划的地方设施不可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绿色社区规划中突破传统“干人指标”对配套服务设施的要求,充分分析社区性质、居民构成、社区规模,考虑市场规律、兼顾社会公平和就地平衡等原则“量体裁衣”式地配置服务设施。为了实现服务设施的有效利用,需要在绿色社区与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创建良好便捷的联系路径。因此,基于如步行、自行车交通等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基础上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尤为重要。在公共服务设施布点规划时,应考虑到居民与不同服务设施的心理出行距离及联系的可能性(图5),以已形成的、认同度高的、相对集中的服务设施区域为基础,延展布置各种等级规模的绿色社区及其他服务设施。

3.2.6增绿——绿色社区开敞绿地空间设计

绿色社区开敞绿地规划注重社区的自然生态,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在社区规划设计中与其他子项目处于同等地位,甚至优先于其他建设工程。构建多样性的景观,对社区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构筑绿色邻里模式,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保留与利用场地内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创建生态协调区,保留、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自然演进过程。采用“立体绿化”,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设施上,通过人工改造和生态要素的添加与优化,改善绿色社区内的小气候。

3.2.7筑体——绿色建筑与街道界面

推行绿色建筑及技术,因地制宜地设计建筑,减少土方量,考虑自然地形和气候条件,注重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等,通过这些最基本设计手法,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的能源消耗。此外,可采取一些积极的技术和设备来达到绿色建筑的要求,如太阳能集热装置、水处理和回收利用装置、绿色屋顶,采用保温隔热、隔音、防辐射等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如低能耗Low-E玻璃等。通过对街道空间的高宽比、沿街建筑立面、界面连续度、窗墙尺度等的设计可以创造宜人的街道空间,丰富街道的内容,提升街道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采用步行的方式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的排放,同时通过步行起到锻炼居民身体的作用。

3.2.8节源——资源及能源管理规划

绿色社区要对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利用,其中水资源的可持续的利用可通过控制水量需求、雨水收集、废水处理再利用等方式实现。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逐渐采用可持续的能源消费模式,推广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绿色可持续能源,并通过技术和设备改进,提高能源的效率。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4

关键词:住宅小区;绿色生态;设计

Abstract: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protection, renov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unification of problems, especially will solve urban ecological MinGanOu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he problem. Comb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with a green ecological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 residential district; Green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绿色生态住宅特征

住宅小区要达到绿色生态,其小区内的生物要素必须要与生态环境要素达到共生、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理念。为此,住宅小区除要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外,还要设计合理的整体景观生态格局,以满足住宅用户与各种生物的生存需要。

(1)社会生态性。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组织单位,住宅小区社会结构的本身要有一个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多重社会结构体系。这种体系中应该具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居民能够持有共同的生态理念。

(2)发展协调性。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由于城市生态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目标是满足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长期的共生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扭转工业革命以来整体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果。因此与城市生态住区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要求也与高速城市蔓延与盲目社会物质文明发展时代不同。城市生态住宅区提倡现代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演进,以使住宅区环境质量能呈现一种良性发展的态势,而不是彼此偏废。

(3)作为绿色生态住宅,其特征更着重于绿色与生态,因此其设计的生态标准是住宅区环境应满足国家标准的整体生态环境质量,而绿色标准是其应有较好的日照、空气与通风条件,并远离释放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和噪声源。

(4)以绿色为主的住宅小区建筑规划模式,将住宅设计的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在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上,应注意将其与居住、服务、交通等系统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且改变以往“绿地指标”的简单计算方法。

(5)以生态为主的住宅小区建筑规划模式,生态住宅环境中还需留出一定比例的“自然空间”,这是因为它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能有效地调节住宅区的生态环境。而目前生态住宅自然空间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固碳制氧、保持水土、调节气温、维持大气成份稳定、增加空气湿度、净化空气、吸尘滞尘以及消减噪音等方面。

绿色生态小区建筑设计原则

作为跨世纪的建设工程,绿色生态住宅规划设计应具有超前性、先导性,达到绿色生态设计理念的高起点、高标准。设计时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重塑自然地貌”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诗意栖息地。同时小区住宅的设计应重房型、重屋型、重环境、重色彩、求特色、善于创新。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正确处理规划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筑设计实践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设计应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划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居住景观,为住户塑造都市中的自然优美、舒适便捷、卫生安全的怡然栖息之地。

3.1设计思路

项目应拟建成一个崭新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为此小区配套以高科技为主,环境绿化以小起伏变化的景观绿地为主,并将各种植物、小品等元素穿插其中,以自由的小径进行有机联系,创造一个幽雅温馨的超前性,均好性的人居环境。小区内设有必要的生活配套设施,对于住宅的户型:平面布置独具匠心和创意,面积分配合理,保证较高的使用率。立面处理新颖,独特精典,充分体现实用性、艺术性。屋型设计多样性,同时兼顾整体性统一。

3.2整体布局

根据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现状及规划要求,住宅小区应该通过主干道和区内支路将小区分隔成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整体。用地中部围绕小区主干道,结合各组团入口设标志塔、分区桥、组团桥、水景,形成一条绿树成荫、塔影浮现、小桥流水、温馨无限的视觉走廊,籍以联系各个分区及组团。各组团相对独立,边界清晰,可认性强,组团内部空间讲究序列、层次、对景、借景,各住户户型设计因地制宜,在服从整体要求下,充分考虑其朝向及景观。整体体量随地势起伏呈现南低北高,建筑轮廓线和山体轮廓线保持一致,

3.3绿化及水系设计

绿色生态住宅应突出私家花园均好性原则,控制公共绿地规模,使每户住宅私家花园利益最大化。公共绿化集中在入口,视觉走廊以及各组团内人行道路上,结合水系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环境。区内小溪营造出不同的景观环境,河畔绿色小径是凭栏临风的绝处佳境。通过营造水系――人类对于亲水性有着无限的需求,顺应地势,于建筑环抱之间形成溪水孱流。水系,极大地提升了用地的品质,从某种角度上讲是改变了某一地区的地形地貌,水系划分出清晰的分区界线,改善内部环境。结合认别性与认同感―住宅布局强调空间、体量、对应、序列的塑造,强调单体多样性与协调性的统一。通过建筑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私家花园及公共通道等环境绿化设计,形成内向围合的温馨空间,创造空间丰富、环境幽静、亲近自然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5

在驻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业、部队、学校等单位的高度重视下,在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下,全市“创园”工作开局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领导到位,形成了良好的工作责任机制。为了确保全市“创园”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秦宜智同志和我为组长,市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和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协调和实施“创园”各项工作。市“创园”领导小组每月听取一次“创园”专题工作汇报,并对下一月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形成了重点突出、责任到位、措施具体、目标明确的良好工作格局。市“创园”办每月都要召开“创园”牵头单位工作会议和任务分解会议,进一步落实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确保如期完成各项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创园”工作始终高度重视,在刚刚结束的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张庆黎书记再次强调了建设绿色*的极端重要性,自治区政府也即将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协调区直部门积极参与和开展“创园”工作。市直各部门、各县(区)也成立了“创园”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专门领导、专门负责人员、专门联络人员,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创造了全市“创园”工作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的良好工作局面。此次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验收评定工作也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对首批申报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的35家单位一一进行认真细致的验收、评定、汇总,最终确定了今天受表彰的14家单位。

(二)宣传工作到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区市各种媒体优势,在电视台、日报、广播电台、*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各种新闻媒体上开辟专栏,制作专题节目,使“创园”工作深入人心,营造出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同时积极与中央电视系,中央电视台一套、十套节目分别播发了我市“创园”工作专题节目,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宣传效果。二是市委宣传部牢牢把握“创园”宣传这个中心任务,积极组织和开展专题宣讲,目前已宣讲168场次,听众达35000余人次。三是积极召开不同层次的动员大会。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驻市各部门参加的“创园”工作动员大会,对“创园”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市“创园”办分别召开规模企业和驻市部队“创园”工作座谈会,进一步动员驻市各企业、各部队积极参与、支持“创园”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四是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及时召开单位动员会,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创园”工作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在全社会营造出了良好的“创园”舆论氛围。

(三)各项措施到位,形成了真抓实干的良好工作氛围。一是基础工作扎实。市“创园”办及相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摸底调研工作,市建设局成立专门工作组,赴区市各有关单位调查了解新建公园选址情况,市国土资源规划局成立专门工作组调查全市拆墙透绿基本情况,市政府办公厅积极协调新建公园用地情况,最终确定了今年新建9处公园、3个苗圃、6条市政道路改扩建和绿化改造、56家拆墙透绿单位。目前,朵森格路南端街旁绿地已建成,3家企业认建的3座公园已完成了所有土建任务,其余的公园已完成了设计、立项、拆迁等前期工作,3个苗圃建设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娘热路、巴尔库路、民族北路维修改造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3条市政道路改造已全部完成。今年新增城市公共绿地11.77万平方米。《*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已完成,并于今年11月8日通过了国家建设部审查;《*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规划》编制已基本完成;《*市南北山绿化工程规划》正在进一步完善当中。二是落实工作及时。各牵头单位紧紧围绕全市“创园”工作总体方案和本单位任务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和季度计划表,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并结合每月的任务分解情况,采取积极措施抓落实,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三是督查工作务实。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创园”办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实行挂号督办、专项督办,并对整个“创园”工作进行综合督办,实行销号制,办一件,结一件,促一桩,了一桩,大大提高了“创园”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内外结合到位,形成了良好的外援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的重要生态功能区,把*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集雄奇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于一体,要实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目标要求,对于发展条件还不够好,创建经验还不够足的*来说,还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意味着*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除了依靠自身力量外,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发现不足、争取外援。在“创园”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的短短半年时间内,*市得到了国内外的大力支持。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的援助,江苏省对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大力支持和援助,成都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对《*绿地系统规划》和《*生物多样性规划》编制的指导,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对*南北山绿化工作的指导等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园”工作中还存在个别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措施不得力;日常工作与全市创建总体工作结合得还不够好;个别单位还没有真正发动起来,对“创园”工作缺乏全局观念等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天,我们举行首批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授牌表彰大会,这既是一次展示我市“创园”工作阶段性成果的大会,也是驻市各部门各单位园林绿化经验交流的盛会;既是一次表彰先进、督促后进的大会,也是一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大会。希望驻市各单位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化“创园”认识,强化“创园”措施,加大“创园”投入,为2008年完成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进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深刻领会吴英杰常务副主席和秦宜智副主席在4月29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把对“创园”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到园林绿化各项工作中去

2007年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动员大会,会上,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吴英杰同志和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秦宜智同志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要求我们紧紧抓住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口进一步深化的三大历史机遇,创造条件,加强建设,让*绿起来、美起来,让人民群众拥有树荫环抱、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绿的绿色空间,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高效地开展各项“创园”工作。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已毋庸置疑,“创园”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集生态学、系统学于一体,涉及的每一项工作、每一项任务都是硬性指标,其中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建设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申报评定标准,到2011年底,我市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小)区要达到60%。这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需要驻市各单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一)抓好园林绿化工作,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绿色是和谐社会的主色调。城市绿色源于城市建设者、城市管理者的创造,人人都是城市绿色的创造者。同时,绿色又能给人以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创造力,对于提升城市整体环境、整体面貌、整体形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历史文化名城,是国际性高原旅游城市,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不仅是来领略她的美丽与神奇,更重要的是对这座城市留下自己的印象,我们希望这个印象是美好的,是惬意的,是难以磨灭的,这就需要我们通过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给这座城市增添生机和灵气,使她变得更加美丽起来、更加生动起来。园林绿化是城市绿化、亮化、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园林绿化的上档升级,就没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没有城市形象的高品位。

(二)抓好园林绿化工作,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绿化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减轻污染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作用。绿地和庭院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绿色空间,它贵在自然,充满生机。大面积的绿地能使人从喧闹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宁静清新、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宽松和谐的自然境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林立,公路纵横,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就更要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创造更多绿色空间,让置身其间的人们拥有绿色,亲近绿色,享受绿色,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抓好园林绿化工作,是实现生态文明的现实选择

近几年,我市在城市绿化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城市发展的现实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标准相比距离还很大。为此,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切实在园林绿化建设上出大手笔、做大文章,完善城市规划,形成绿地系统,增加绿地面积,突出生态效益,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努力做好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工作,为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林绿化是单位的名片,单位的形象,单位的“脸蛋”,是单位内涵修养和整体面貌的一个“窗口”。一个单位绿化面积多少、水平高低与环境优劣,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单位的整体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我们要从植绿、建绿、爱绿、护绿做起,从自家院子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第一、求精品,上档次。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出精品,在塑精品、上档次上下功夫。要结合单位庭院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形就势,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精心选择绿化树种;要具有超前意识,引领社会时尚,集中体现出单位整体精神、气质和品格,争做城市绿化的精品工程。

第二,求特色,创品牌。*既是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又是一座都市气息浓郁的现代城市,单位园林绿化要紧紧围绕这两个主旨,准确定位,实现一家一品,一家一景,相得益彰,各具特色。要凸显民族文化,彰显地域魅力,在现代园艺中融入藏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地域文化因子。

第三,求质量,取实效。*作为高原城市,由于污染相对较小,依然保持着天蓝水碧的美丽风光,但也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轻微的环境破坏就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每个单位创建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小)区都是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做贡献,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一定要确保质量,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第四、求达标,保任务。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小)区创建工作是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一项“增绿”工程,我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之一是按照500米服务半径,修建72座公园(街旁游园、街旁绿地),真正实现“房在林中,人在绿中”。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驻市各单位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临街的单位要实施拆墙透绿,连点成片,连片成区,实现资源共享,绿色相连,实现人与自然相融合。要扩大园林绿化规模和绿化面积,增加建成区绿地面积,提高人均绿地率,为顺利实现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而不懈努力。四、以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深入开展

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建设为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的来看,我市“创园”工作开局良好,成效显著,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继续实施“创园”这项伟大工程的信心和决心。在明年“创园”工作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城区绿化建设,努力提高城市绿地率。明年需要新增城市公共绿地219.5亩,生产绿地264.6亩,附属绿地397.6亩,要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要求,合理布局,组团设计,加强城区绿化配套建设,营造自然风貌与城市景观交融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要重点抓好中型公园、罗布林卡广场和公共绿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搞好重点工程和重要标志性建筑周围绿化工作,提升绿化品位,高标准进行配套绿化建设。抓好水系绿化景观带建设,重点实施中干渠、*河南岸绿化建设,打造出具有代表性、国际性的绿化景观。做好市区道路沿线、铁路沿线绿化带建设,初步建成绿色长廊。做好市区旅游景点景区的绿化工作,进一步完善景点景区建设。顺利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实现建绿、增绿、添绿任务。加快园林式单位和园林式居住(小)区建设步伐,扩大庭院绿化空间。

(二)大力推进防护林区建设,形成城市生态防护屏障。明年城区防护绿地建设要完成8000亩的任务,逐步构建起城市生态防护屏障。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一要充分调动驻市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性,继续加大以*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为代表的公益林建设力度;二要充分调动基层单位和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深入实施“820”和“112”工程,建设新农村绿色家园;三要以拉鲁湿地二期工程建设为契机,做好生态风景林升级和湿地公园建设两篇文章;四要协调好、建设好“中国税务林”,切实使用好全国税务系统干部职工为改善*生态环境所捐赠的每一分资金;五要做好绿色苗木的研究和培育工作,大力发展绿色苗木产业,深入开展苗木引种、驯化、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六要继续深入开展大规模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扩大造林范围,加大管护力度,提高树木成活率。

(三)加强水系建设,努力彰显水生态。*的水资源极为丰富,但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我们要充分依托水资源优势,以加快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水系建设。污水处理厂要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对*河、中干渠、流沙河进行统一集中整治,恢复城市水系,保护饮用水源,构筑生态网络。

(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对大气污染企业加强监管,该拆就拆,该迁就迁。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实施机动车尾气监测与检测,建立机动车尾气监督管理数据库,加大尾气超标车辆的查处力度。加强餐饮油烟、建筑工地扬尘和工业粉尘等污染控制,对烟尘实施有效监测。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加快供暖供气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太阳能开发运用项目,逐步建立起以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

绿色社区创建工作计划范文6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绿化用地紧张、绿化养护成本高等矛盾日益凸显。**XX区作为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20平方公里的投资密度很大,自然资源非常紧缺。为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城市建设健康发展,XX区在园林绿化建设工作中大力推行“节约建绿”理念,在全区掀起创建节约型园林城市工作高潮。

一、XX区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工作小结

(一)以科学设计为先导,有序实施绿化建设

为充分发挥规划设计的引导和控制作用,科学筹划布局合理、功能优化、特色明显的园林绿化发展框架,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现代化城市空间布局的要求,坚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理念,充分利用土地等自然资源,在每个工程项目前期方案设计中,以新区绿色体系现状为基础,以节约型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充分利用现状苗木资源,详细阐明新区建设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具体要求,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节约园林推进力度,完善提升城市功能,

(二)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全面落实节约化建设标准

在绿化建设行政管理工作中,坚持精细化管理,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一环节。

1、在方案设计环节就提前介入,从严把关,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大广场、喷泉、水景、大人工水面、大草坪、大色块、雕塑、灯具造景、过度亮化等,土方就地平衡,合理选择应用乡土、适生植物,优先使用本地苗圃培育的种苗,严格控制行道树树种更换、反季节种植等,从源头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科学以及铺张浪费的行为。绿化设计中以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性原则,建议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大树移植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无规模化移植现象。

2、在绿化方案的审批中,严格按照《**市城镇绿化建设导则》所规定的乔灌草比例合理进行绿化建设。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按照《**市城镇绿化树种推荐名单》选择合适的树种,尽最大可能增加绿地绿量。

3、在绿化建设过程中,有专人主动与建设单位对接,全程跟踪,实行专业化质量管理。牢记“细节决定成败”,实行精细化管理,规范施工操作程序。着重把好苗木质量关、及时监督景观小品隐蔽施工环节,防止偷工减料等各项施工细节,精益求精,严格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质量监督,确保高效推进。

4、竣工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市城镇绿化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核验绿化报审方案图纸与绿地竣工位置面积是否相吻合,除了到现场检查苗木乔灌木配比、种植水平、苗木成活率等绿化施工质量,还坚持现场实测绿化面积,检查绿地率是否满足审批要求,杜绝居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擅自变更绿地性质及绿化规划现象。

(三)以绿色银行为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苗木资源

建立新区“绿色银行”制度,是我区为改变多年苗木只进不出,盘活现有资源,开源节流,提升环境进步而创立的一项创新举措。XX区“绿色银行”可用苗木资源总量达30万余株,为充分利用富余苗木,实现“绿色银行”保值增值,节省财政支出,在绿化工程建设和闲置地块复绿工作中,大量使用“绿色银行”苗木资源间苗建绿。。既美化了新区环境,又保证了生态林苗木的健康生长。同时为进一步加强“绿色银行”经营管理,盘活现有绿色储备资源,出台《关于畅通“绿色银行”苗木进出渠道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关系,规范“绿色银行”经营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绿色银行”功能优势,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局面。

(四)以中水回用为契机,倾力打造节水型园林绿地

根据节约建设的要求,全力推进使用中水,做到城市景观环境用水、道路清洗、绿化浇洒用水、工业用水和建筑用水、河道生态补水等方面优先利用中水。以德宝水务公司为样板,加上高新水务的三家污水处理厂,全区共布置四个中水水源点。截止2020年底,区已建设中水管网112.7公里,在建10.1公里。“美丽新吴”高架花箱改造工程铺设滴灌,利用再生水灌溉,滴灌水源最大限度使用中水,中水使用率占比达 %,倾力打造节水型园林绿地。2020年我区中水回用率31%左右,已实现再生水利用率≥30%目标任务。

(七)以垂直绿化为具体手段,大力开展立体绿化

在一切符合条件的地方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增加绿量,提高绿视率,改善城市俯瞰景观,提高绿化综合效益。为进一步丰富新区绿化层次、拓宽城市绿化空间,我区开展了高架桥墩、主干道路沿线围墙的种植藤本月季等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美化工作。共计完成金城路、江海路、机场路、兴源路等座高架桥墩,长江路、新华路、天山路、汉江路等主要道路两侧约1600米围墙的藤本植物栽植。2021年5月,结合美丽**建设,完成机场高架、金城路高架、新华路高架约39公里月季花箱立体绿化提升工作,成为新区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今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工作思路

(一)加强领导,全民动员,把节约型园林绿化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在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新区将始终坚持环境优先、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事业、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作为新区开展“二次创业”、实现“华丽转身”的重要举措,作为谋求新一轮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依托相关管理制度,具体化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求

将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要求落实到方案的评审标准中,从源头上制止不切实际,不尊重科学以及铺张浪费的行为。在方案设计环节就严格控制,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坚持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性原则,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按照《**市城镇绿化树种推荐名单》选择合适的树种,尽最大可能增加绿地的绿量。突出细节,针对目前工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做到设计上精益求精、施工上精雕细刻、管理养护上精打细算,有效的提高新区节约型绿化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三)优化资源,突出绿化工作的新区特色与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