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例6篇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1

指导孩子学会记事

首先,应指导孩子逐渐学会把自己在学习、娱乐、休息、学做家务和参加活动中的点滴感受;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包括有趣的人和事以及心里想到的、或生活中碰到的喜悦与烦恼,等等,择其一、二件,用拼音、画图、日记、活动记事等形式记录和表述出来。这样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因为孩子要想把每天所经历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和筛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学会过滤和筛选材料。这个过程就是孩子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过程。从中可让孩子学会抓住有用的东西,选取合适的素材。同时能从中学会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天长日久,日记、记事就成为孩子进步的成长史。另外,还有利于通过让孩子学会记日记、记事,或者记周记,来培养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学习上的自学能力,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社会的审视能力,交往能力和办事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为孩子今后的继续学习,走上工作岗位,融入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指导孩子学会记账

同时,应指导孩子逐渐学会记载父母给的零花钱的数额及其使用情况,即能按照使用的时间顺序,记录钱的收入和支出两方面的情况。收入部分可用加法,支出部分可用减法,低年级的孩子一般都会计算。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记账理财的重要意义,从小培养他们的经济意识。让他们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什么样的钱可以拿,什么样的钱不可占有。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正确消费观念和节俭品质,让他们懂得自己还是一个消费者,自己所花的钱是父母辛勤劳动所得,花钱应有限度,不可以想要什么就买什么。让他们懂得买东西必须事先征求家长同意,应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不要与别人攀比等道理。家长对孩子的合理支出应给予表扬,如果是乱花钱则要给予批评处罚。另外,也可让孩子体验参与当家的滋味,淡化孩子对钱的支配欲,让孩子明白钱是有用的,但也不是万能的,不要以为有了钱,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在孩子记帐过程中,应教育帮助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从小就懂得自己的前途不能用钱来铺就,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奋斗、顽强拚博和艰苦劳动来获得。

指导孩子学会做笔记

另外,还应指导孩子学会边读书边做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指导孩子在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时,学会把写景状物的佳句、富有哲理的箴言、名人名言、俚语俗语、掌故出典,以及天文地理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常识性资料,摘录记录下来。然后,加以分类,妥善保存;也可以指导孩子学习写读书内容摘要或读书后的感想体会。天长日久,可以积累许多资料,成为孩子自己的资料库,这样做不仅可培养孩子做笔记、做摘录、分类保存和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与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促进孩子对课内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提高课内学习效果。当然,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要严加把关,给予正确的指导,逐步养成他们读好书、好读书和活读书的良好习惯。

由此可知,要想使孩子成为具有能力和有所作为的人才,家长和老师不妨尝试一下,从小、从早、从实事开始,指导孩子学会记事、记账、记笔记。久而久之,孩子的办事、理财、读书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将会不断地得到培养与提高。以上能力提高,会为他们发展其他能力提供“养料”和奠定基础。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2

读后感是高中写作一个很重要的点,通过对阅读的理解,学会在阅读中总结自己的所认识的一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名著谈高一美读书笔记800字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谈美读书笔记800字1朱老说过,美学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更小的说便是唯物主义。也就是说一切的艺术品与美都是从现实中出发而高于现实,引领人类进步的。唯物主义论倾向于一切源自于劳动生产,劳动使人进步,产生理想,从而有经济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这句话是适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次建筑——美的精神生活。而劳动生产和现实条件又决定着经济情况,而唯心主义恰恰颠覆了劳动生产与理想的位置。

对于美感是一种倾向,还有更精确的解释。人是一个整体,他是有听觉、视觉、嗅觉、意志、思想等感官组成的。从前西方人分割开来看,以黑格尔等为首的美学大家们只注重听、嗅、视三感,认为美是客观的,与人的主观感觉无关。可正如上文所说,没有美感何来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与思想的一种倾向。可总结为:人是一个整体;美与美感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文中有一处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解释,我颇为喜欢。人是审美过程的主体,自然为客体,当然,主体也属于客体,人也是审美对象之一嘛。主体与客体并不是互相对立的两面,客体产生美,主体应而产生美感,二者为一整体。同时,人类的劳动生产便是不断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让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丰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发挥了他的本质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质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对象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强和提高了。”这便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而又相对独立,而自然中有人类,人类中又有自然。马克思说过:“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质只对于社会的人才存在;因为在社会里,自然对于人才作为任何人的联系纽带而存在——他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为他而存在——这是人类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这样,自然才作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础而存在。只有这样,对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变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对与他就成了人。因此,社会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统一体——自然的真正复活——人得彻底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彻底的人道主义。”多么好的人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的人道主义啊!这不正是我们应该追求和向往的么?我想那应该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与人类的和谐!

谈美读书笔记800字2《谈美书简》是一本系统性的美学著作,是由朱光潜老先生所编著而成。《谈美书简》一共收录了13封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美学方法研究;二是美学范畴研究;三是美学实践研究。而我所选择阅读的是第八封:关于形象思维。

在第8封信中,朱光潜认为文艺创作应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思维为辅。他认为形象思维就是想象,在西方,古罗马的菲罗斯屈拉特,近代英国的培根都强调过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在我国古代,屈原在《远游》中和杜甫在《咏怀古迹》里都使用过想象这个词。

形象思维就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的功用是相同的,就是通过开动脑筋来掌握和解决面临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它们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不同的是它们所运用的形式。思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掌握具体事物的形象,如声、色、形、味等,通常称之为感觉、印象、观念或表象。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都经历了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便显出不同的特点:形象思维把从感性认识得来的各种映象加以整理安排,来达到一定的目的,抽象思维是把许多感性形象加以分析和综合,求出每类事物的概念、原理或规律;形象思维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生动具体的典型形象,而抽象思维则由原始的感性认识飞跃到抽象的概念或结论。

文艺创作就不能单单依靠形象思维。因为文艺不仅要用形象去思维,还要对形象进行重新组合和安排,以造出典型形象,即新的形象整体。文艺创作一般都有个构思阶段,思想情感白热化阶段,还有一个修改阶段。于我们学设计专业的同学,了解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创作时也要学会用形象去思维,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学了这么久的美学,也看过一些关于谈论美学的书籍,而朱光潜先生的这本《谈美书简》是为了回答美学爱好者陆陆续续提出的问题而写成的,由于特定的读者对象,作者不能不考虑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说明问题,让读者能够读懂看透,从而使艰深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变得通俗易懂,所以作者没有采用学术专著的形式。精确的语言解释抽象、深奥的美学概念、范畴、原理。让初学者能融会贯通。

谈美读书笔记800字3最近几天,我爸推荐朱光潜的《谈美》给我,我随意地翻了翻,发现除了书信没有其他的东西,觉得无趣就放了下来。过了几天,当我翻到傅雷写的《傅雷家书》时,我突然想到,会不会《谈美书简》也是本很好看的书呢?我便带着怀疑的态度读了起来,读完后才感到,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

这本书中,写的都是朱先生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及他所总结的很多人生道理和观点。我觉得虽然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真的是把人生上许多不起眼的、重要的地方都勾勒了出来,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曾经被我们忽视的东西的重要性。我想如果只是单纯的把人生大道理写下来,我想不会有太多的人接受的。聪明的朱先生便用书信的形式,再加上用形象的语言解释抽象的美学感念,让我们很容易接受。

在“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中,有几句话写得很好:“种田的人常羡慕读书人,读书人也常羡慕种田人;”“人常是不满意自己的境遇而羡慕他人的境遇,所以俗话说:‘家花不比野花香’。人对于现在和过去的态度也有同样的分别……”看,仅仅是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却把道理说得那么清楚,而且也用了几个简单的例子,让我们很容易接受。朱先生用很朴实很精确的语言将一系列抽象的美学概念给我们描绘了出来。其实我们应该常常站在别人的`角度多去思考问题,考虑人家是怎么看我的,了解人家对我的态度;有时,也要了解到人家的生活方式适不适合我,而不是盲目的思考做决定。大部分人都会因为盲目而错失良机,总是会因为不肯定所以不好好坚守自己的东西。

除此以外,这本书也诠释了很多的人生道理,让人百看不厌。难怪我父亲在我看这本书之前就告诉我,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精神领域基本上就上了一个层次。现在一感觉,真的是这样啊!小小的《谈美》,总共可能不到7、8万字,但是其中每行每列都渗透着朱先生亲身实践了一辈子的认真态度,不得不感动你我。我想他的这些文字会促使我一点点的成长,让我看到一个深层次人的所作所为。朱先生把自己的一生奉献到了这里,难道我们不应该敬佩他嘛?

谈美读书笔记800字4开场白中写道“我坚信情感比理智更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这不仅于当时那个“危机存亡的年头”十分必要,于经济高速疯长、心灵雾迷津渡的现代也迫切而有益。

唯有“无所为而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朱光潜也正是用此情怀才成就了这样一本虽薄、却厚重,娓娓道来、耐人寻味的美文。

《谈美》首先告诉我们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存在实用的、科学的和美感的三种态度。唯美感的态度是物我两忘、非功利的目的,且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可。其中,美感中常有移情的作用,“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之后,文章又说明了美感与快感、与联想,与考证、批评与欣赏,与自然的联系与差别;说明了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对美的差别与一致;说明了艺术与游戏,创造与情感,格律、模仿对于艺术的意义;说明了天才与灵感、汗水与努力对于艺术的作用。

最后,朱光潜强调,尽管处于正名析理期间,开篇便区别了三种对事物的态度,但其实“完美的人生见于这(实用、科学、美感)三种活动的平均发展”,“每一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让我们知道,艺术人生其实也可以很近、很亲切,与你我息息相关。

他警醒我们,“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他们都是‘生命的机械化’”。

“情趣逾丰富,生活也逾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是否能欣赏。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借用阿尔卑斯山谷间路上的一个标语牌“慢慢走,欣赏啊”劝告游人莫错过眼前美景,朱光潜提醒“赢得了职场,却输了人生”的我们,不要成为“这丰富华丽世界中一个了无生趣的囚徒”。我以为,美首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心情,一种选择,其次才是一种原理和方法。

谈美读书笔记800字5一天的光阴转瞬即逝,而就在今天,我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时光。我读完了第13封信。然而通过这第13封信,我对美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朱光潜先生在83岁那年写给青年的美学认识读物《谈美》。

提到“美感修养”的问题,我们都会问:如何培养美感呢?朱光潜通俗而又深入的进行了论述。他点明:审美的态度和审美的眼睛是要逐渐养成的。作者在谈到人对事物的不同态度,或者说每个人的'出发点不同,观察事物的立足点就不同,同样的事物在不同心态的人的心理或视觉上都会有其独特的反应。一棵古松,木材商是商业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实用性;科学家是研究的心态去看,看到的是古松的科学性;而画家用欣赏的心态去看,他用审美的态度,尝到了美的味道。古松在不同人眼里映衬了三种效果,只有画家不是从“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讲的:“无所为而为”的欣赏眼光去看的特点,说明人异于其他动物,除了生活需求外,还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3

梁启超“三要法”要分专精和浏览:要能熟读成诵和做笔记:要多读一些课外书。

茅盾“三式法”读第一遍,鸟瞰式(整体感知);读第二遍,精读式(品味妙处);读第三遍,消化式(吸取精华)。

李公仆“三活法”读活书(读内容充实的书);活读书(读书要动脑思考);读书活(读书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袁枚“吃书法”袁枚说:“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痴瘤”。“善吃”就是咀嚼得法,品味有方。

华罗庚“猜书法”华罗庚拿到一本书后,不是从头到尾地读,如果读到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的猜法一致,就不再读了。他认为这种读书法能发展思路,培养创新能力,更是节约了宝贵的时间。

丰子恺“二十二遍读书法”丰子恺每读一遍文章,常常在题目旁边画笔,一遍一遍,一笔一笔,当读到第二十二遍时,正好写出一个繁体的“读”字。这二十二遍不是一气呵成,而是分四五天进行。

魏明伦“三性法”魏明伦认为:读书要有韧性、记性和悟性。有韧性没记性,书是死书;悟性至关重要,一举则满盘皆活。然而,单有悟性而没有记性,就等于没有库存,犹如“皮包公司”:没有韧性,则建不成大仓,好似“短途小贩”。“三性俱全”,才能成为“知识仓库”。

马克思“轮读法”马克思钻研哲学或政治经济学疲劳时,便演算数学,或躺在沙发上读小说、诗歌,而且间或两三本小说同时打开,轮流阅读。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4

一、以改革语文教学评价为平台,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语文是各科之母,扎实有效地把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好并非朝夕之功、举手之劳。近年来,我们把小学生语文成绩考查分为两个版块:面试50分,笔试50分。面试内容为:朗读水平10分,写字等级10分(一、二年级铅笔字;三至六年级钢笔字、毛笔字),背诵美文10分(古诗文、名人名篇),语言表达10分,阅读课外书籍10分(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推荐书目)。每学期末,学校“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考查评定工作小组”成员对全校 1-6年级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进行考评,考评结果和笔试结果合二为一,作为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依据,作为语文老师的教学实绩。因为我们注重语文教学结果的全面考评,所以教师特别认真抓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非常认真,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早晨、中午提前到校的学生漫步在小树林的树荫下,坐在绿化带凉亭长形条凳上,在教室里吟诵古诗文、朗读课文、阅读课外书籍、练字蔚然成风。上学年,我校一至六年级参加省级小学组硬笔书法比赛荣获金奖12人,银奖86人,铜奖213人。2010年暑假中16人享受江苏省书法协会免费游玩玄武湖的待遇。全校519名学生,其中436人读完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推荐书目。六年级102名毕业生对高邮市教育局教科室规定背诵的92首古诗文烂熟于心,读完《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名著并写出数百篇质量建设较高的读书笔记。

二、以建设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为平台,开拓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天地

对照省教育、农林、国土资源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高邮市教育局“邮教勤”(2009)13号文件《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的精神,2009年暑假,在高邮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发动全校师生把原先学校存放建筑垃圾的近5亩荒地打造成“高邮市优秀劳动实践场所”――“乐农园”。如今的“乐农园”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全园分五个区域,即“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牲畜饲养、花木培育”。 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校长亲自抓,教导处、总务处、大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齐上阵,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职、各尽其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实践(低年级以学会观察为主,中高年级以参与劳动实践为主)。让所有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受到帮助,让每一位参与劳动的师生都享受劳动成果。

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融德育、劳动技术教育、美育”为一体,促进书本与实践,动手与动脑相互发展,引导学生亲农、爱农、乐农,坚持把育人放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首位,着重抓好“四有”,即:有认真挑选的实践项目,有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有精心编写的校本教材,有专家参与的实验课题。突出“四个结合”,即:劳动实践场所的建设与学生品德教育结合,与第二课堂结合,与课本知识结合,与科学研究结合。

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吃苦精神和劳动创造财富的意识,引导学生亲农、爱农、乐农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新政,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贯彻落实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贺信精神,培育“四好少年”的需要。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5

[关键词]预习案;自学质疑;合作解疑

[中图分类号] G63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1302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通过调研,笔者发现在语文课堂上忽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学生早已习惯于“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模式或者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成了记笔记、做练习的“知识容器”,唯独不善于提问,一节课中教师滔滔不绝、无的放矢,学生昏昏欲睡。为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一直提倡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做到“讲”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疑”,下面以《观刈麦》为例谈谈做法。

一、教材简析

《观刈麦》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一首叙事诗,选取典型人物来表现主题、由“观”到“感”的清晰结构、卒章显志的写法,都是本诗的鲜明特质。立足本诗的学习,引领学生理解这些写作方面的知识,进而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同时理解作者不仅同情劳动人民,而且富有“兼济天下”的博怀。

二、教法实施

(一)自学质疑,把脉学情

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预习案,引导学生写出自学能够学会的内容,以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疑难,班里共39名学生,提问64人次。

1.本诗所表达的主旨是什么?(33人问)

2.本诗的写作背景是什么?(15人问)

3.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5人问)

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人问)

5.本诗分为哪几个部分?(3人问)

6.“悲”的原因是什么?(2人问)

7.“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意思是什么?(2人问)

笔者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梳理归纳,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起点,确定了以下教学内容和思路。

(二)合作解疑,有的放矢

1.读通诗歌

安排3个学生到本组展区展示字音、字形,其他学生补充、纠错或质疑。在这一环节中,发现“左臂悬敝筐”的“敝”字书写出错率较高,容易把中间“一竖”误写成“两竖”。读音上出错率高的是“闻者为悲伤”的“为”,经过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可知“为悲伤”:为,介词,表示行为的对象,如为人民服务。“为”在读二声时,共8个义项,其中第5个义项为“介词,被”,如“为人所嗤笑”,“为……所……”结构。经过查阅、比较,可知“为悲伤”中的“为”应读wèi。

2.理解诗歌

因为注解详细,学生理解诗歌意思几乎没有什么困难,教学主要引导学生理清本诗的结构层次,于是笔者从帮助学生解决第5个问题入手,这样一番引导:作者“观”到了什么?学生浏览全诗后,很快找到作者“观”到了“景”和“人”。那么结尾“今我何功德……尽日不能忘”还是写作者所看到的吗?学生回答:“这几句是抒发作者的感受。”这样一番启发后,学生明白了本诗的结构:由“观”到“感”,“观”是“感”的基础,“感”是对“观”的深化。

笔者进一步引导: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自然背景下观刈麦?(板书“景:南风、小麦”)作者看到了谁在刈麦?(丁壮)是他一个人在忙碌吗?(还有“妇姑、童稚”)让学生明白第一个劳动场景是全家出动收割麦子。这里重点通过朗读体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反复读,让学生谈读中的感受,这样学生就会抓住“蒸”“灼”“尽”“惜”等字,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和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教师还出示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两者异曲同工,都表现了劳动者的矛盾心理。由此师生共同解决了学生自学时提出的第4个疑难。

比这更可怜的是“贫妇拾麦”的场景,人们为她感到悲伤,是因为“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至此,帮助学生解决了第6个问题,两者相比,后者倾注了作者更多的心血。作者有感而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找3个学生分别解释这六句诗的意思,师生互助解决了自学中学生提出的第7个疑难。在学生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六句诗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集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的学生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有的说作者为自己不劳动却年底有余粮而愧疚,有的说委婉地批评了当时繁重的赋税制度。经过师生的深度交流,学生理解了本诗的主旨,解决了他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

3.读懂作者

由“吏禄”一词,引出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这是元和二年(807年),白居易任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所写的一首诗。当时作者主管当地治安和催租,有更多机会体察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身为九品官吏,他把自己和农民对比,深感愧疚,他关心民生疾苦,曾在《新制布裘》中大声疾呼“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曾在《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中吟道“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这充分表现了白居易当时作为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博怀,他以诗歌为手段,把政治弊病、人民疾苦反映给统治者,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由此帮助学生解答了第2个和第3个问题。

4.盘点收获

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6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1―0098―01

一、作文素材从课内外阅读中获得

作文素材不仅来自直接经验,更多是来自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主要通过阅读来获得。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就是这个道理。鲁迅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由此可见,要写出优美的文章,必须大量地阅读。

教科书里面的文章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引导学生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感悟、积累,巧用课本中的素材,对于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也非常有效。同时,学生也需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拓展阅读面。多读书看报,增加人生阅历,启迪心智。

二、作文素材来自于平时的记录

学生写作首先要拥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否则写作将无从谈起。平时可以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做一些仿句练习,从而达到积累素材的目的。遇到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或片段,看到优美精辟的宣传标语或广告语,听到一首健康向上的歌曲时,学生要做好记录。日积月累,学生说话能出口成章,作文能文采飞扬。

三、作文素材来自于生活的感受

1.感受多彩的校@生活。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内容丰富的课程、风格各异的老师、活泼可爱的同学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都是初中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的有效途径。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周围人的动作、神态,倾听他们的语言,感悟他们的情感,从而进行比较、分析,积累习作素材。

2.体察别样的农家生活。(1)观察农村景色。农村是个五彩缤纷世界,农村的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自然,对大自然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树木茂盛、田野广阔、蓝天白云、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野花野果、晚风细柳……,这一切给农村孩子以美的享受,只要认真观察,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2)体验农村生活。农村学生在家乡自有一片天地,每到假期,农村孩子与父母一起种田、挖土豆、割麦子、搬玉米……,身体力行,让他们感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含,也体会“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的辛劳,从而获得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3)观察农村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的住房,新型农具的使用,日光温室、家电下乡……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更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因此,农村初中生应多留意自己身边的环境,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写真事,抒真情,写出农村生活的特色。

四、作文素材来自于仔细的观察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文章的写作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留心观察,多想多看,这样才能积累素材。笔者在布置作文前,会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去观察学校的花坛,三叶草、榆叶梅、紫丁香、金丝柳等,也会让学生观察学校里的劳动场面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去写,套话少了,文章真实了。为了使学生把观察变成一种习惯,笔者还给他们自由交流的时间,看到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或生活中的事等,要一边思考一边交流,这样使他们所积累的写作素材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