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例6篇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1

关键词世界银行;淮河;平原洼地;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426;TV8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351-02

Applicationof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inManagementandDrainageImprovementProjectof

HuaiRiverBasinFlood

JIA Yan

(Water Conservancy and Quoted Foreign Investment Office in Anhui Province,Hefei Anhui 230022)

AbstractUsing and designing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 characteristic of World Bank loan project.By us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the information of project and finance can be learned timely.The desig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scientific and rational,so that we can collect more real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by using in 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o make a favorable decision for the protection project,which raises the level of project management to some extent.The function and benifit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ere introduced.The prospects and significances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discussed.

Key wordsWorld Bank;Huai River basin;lown plain;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1项目概况

1.1 项目建设内容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淮河干流上起洪河口,下至洪山头,全长431 km,流域面积6.7万km2,耕地280.7万hm2,人口3 900万人,涉及阜阳、淮南、蚌埠等10个市30个县及县级市。淮河北岸为广阔的淮北平原,面积3.7万km2,耕地207.3万hm2;淮河南岸西南部为大别山区和江淮丘陵区,沿淮为一连串的湖泊洼地,面积3.0万km2,耕地73.3万hm2。

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常出现“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洪涝灾害交替发生,严重影响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1]。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近60年淮河骨干工程的治理,淮河防洪能力逐步加强,但是除涝能力依然薄弱[2]。多年洪涝灾害灾情统计结果表明,淮河涝灾成为当前成灾致灾的主要原因[3]。为改善淮河低洼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该地区除涝能力,经国家发改委批准,利用世行贷款开展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建设。

世行贷款安徽省淮河重点平原洼地治理项目的范围主要包括八里湖、焦岗湖、正南洼、西淝河下游、架河、高塘湖、北淝河下游、高邮湖洼地、河、沱河和天河洼地,治理面积3 361 km2。涉及阜阳市颍上县、颍东区,淮南市毛集区、凤台、潘集区,六安市寿县,亳州市利辛县,蚌埠市淮上区、禹会区、怀远、固镇、五河县,淮北市濉溪县,宿州市的桥区、泗县、灵壁,滁州天长市、定远县,合肥长丰县等9个市19个县(区)。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和加固堤防;疏浚河道;开挖、疏浚排涝干沟、撇洪沟;新建、拆除重建和加固涵闸;新建、拆除重建灌排泵站以及洪涝灾情巡测基地及水文站的建设等。工程批复总投资164 012万元,其中,中央的预算内定额补助64 900万元,利用世行贷款7 500万美元。

1.2项目建设组织构架

为保障项目建设管理能够顺利实施,根据世界银行的要求,各级项目主管单位分别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本级范围内项目的建设管理。安徽省依据要求分别成立省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和市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图1)。

省级项目办负责全省事宜对世界银行和中央项目办的沟通联系,协调省内部建设管理工作。各市项目办具体负责全市境内项目的实施。通过组织机构的构建明确责任主体,通过职责分工明确各级项目办权力和责任。系统明确的组织机构为信息畅通传达提供保障,提高执行力和管理效率。

2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化需求

水利工程一般投资和规模都较大,涉及征地、移民、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诸多环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问题多[4]。水利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因此,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进程,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自动化势在必行[5]。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资源共享的需求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项目投资计划、合同、财务等诸多专业,要想共享这些资源,进行适当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方便查找利用,就需要构建一个高效的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

2.2管理决策时效性的需求

系统能够即时记录、跟踪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发生的合同履行情况、财务支出情况等信息,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根据这些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进行决策,对资源、进度、质量安全措施等进行调整,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有利于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指标的实现。

2.3管理决策科学性的需求

科学的决策建立在有效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工程各方面信息资源的准确搜集、加工、整理,把握工程全局,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计划和采取措施,科学地作出决策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实现由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因此,信息系统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3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为了便于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计划、投资进度以及财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按照世界银行的要求,省项目办委托咨询公司设计开发了管理信息系统。根据项目管理的需要,管理信息系统共设置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2个子系统(图2)。

3.1项目管理子系统

项目管理子系统包括投资计划管理、合同管理以及投资进度报表三大功能。①投资计划管理。此管理模块包括项目的投资概算和年度投资计划2个部分。在系统初始设计时,将经批复的项目概算总投资固化在系统中,可用于与项目投资计划安排情况、投资完成情况的参照和对比分析。同时,项目管理单位可依据项目投资计划下达情况编辑和录入年度投资计划。②合同管理。此管理模块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此模块,可以将项目招标情况、合同签订情况以及合同履行情况全面记录下来。同时,此模块也是联系项目管理子系统和财务管理子系统的桥梁。在工程开工起始阶段只有项目管理人员将合同签订情况录入系统后,财务管理人员才能依据合同支付有关资金。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建设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签发的工程量清单等信息,财务人员方能通过财务支付系统拨付工程款。在此过程中,通过合同管理模块与财务管理模块联合的使用,实现工程实物与项目资金的对应。③投资进度报表。系统依据合同管理模块以及财务管理模块录入的基础信息,自动汇总生成投资计划和工程量等进度报表,以供项目管理单位决策使用。

3.2财务管理子系统

财务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账务管理、账簿查询、辅助核算三大功能。①账务管理。主要包括会计凭证录入、凭证查询、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月末结账等功能。②账簿查询。主要包括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及会计报表的查询和打印功能。③辅助核算:主要包括往来单位核算和项目核算。

4应用分析

4.1信息管理系统的优点

目前,水利工程信息收集的渠道主要有投资计划和财务2个部分,分别归口在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部门。投资计划统计主要包括投资计划下达和完成情况以及工程实物量完成情况统计,数据来源主要是由基层项目管理单位统计人员依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逐级上报。财务报表或报告主要反映工程资金财务支出情况。信息管理系统则是将投资计划管理和财务管理融合到一个管理系统中。与前者比较,信息管理系统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实现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和财务信息的统一。由于现有管理体制下计划和财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因此,同一个工程项目的计划完成情况和财务支出情况被分割开来。信息管理系统将工程和财务纳入同一个系统后,实现同一个项目和各类信息的共享,更有利于项目管理参考决策。②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工程实际。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管理数据录入是建立在合同基础之上的,工程款支付要依据工程实物量清单,经监理、工程管理人员审核把关并录入相关数据后,才能由财务管理人员履行财务支付手续。同时,因需要工程管理人员负责数据的录入,这些人员既是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操作者也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使用者,对工程实际更为了解和熟悉。所以,信息管理系统生成的工程进度完成情况更为真实可靠。③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工程的基础信息在合同管理中一次性录入后,工程和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共同分享和使用。在工程的进展过程中,经项目管理人员录入工程实物信息的同时要录入相应的合同金额,这也是财务人员履行支付手续的基础和前提。这样,避免同一个工程信息需由不同管理人员重复、反复记录的现象,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必然会提高工作效率。

4.2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的前景和意义

信息管理系统作为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手段,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同步化。将工程和财务有机结合起来,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的统一化。由工程实施人员具体负责信息管理,实现项目管理信息的专业化。实践表明,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较为科学合理,收集的信息更为真实可靠,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利的保障,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管理,一定程度上将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5参考文献

[1] 姜辉,陈昌才,朱青.淮河治理规划中河湖洼地利用的思考[J].江淮水利科技,2008(3):5-6,8.

[2] 张杰.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问题分析 [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7(3):5-6,8.

[3] 徐迎春,吴永生.安徽省淮河流域洪涝致灾原因分析[J].治淮,2007(4):1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2

【关键词】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4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22-02

一、离退休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离退休职工数据统计工作是我校离退休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等上级部门每年都要组织离退休干部基本数据和变动情况的统计工作,校内与离退休职工有关的工作,如召开各类会议、组织文体活动、发放福利、安排体检等都涉及到人数的统计和名单的上报,如何准确、及时地上报、统计各项信息、数据,是离退休职工管理处面临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二、离退休信息工作的复杂性及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目前,我校离退休职工队伍已达1400多人,随着每个月退休人数的增加,这个队伍还在不断地壮大。大部分离退休职工居住在东营校区家属区,属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为了便于信息的传递,东营校区分为16个管理区,部分离退休职工居住在北京,属北京办事处离退休职工管理科管理,党员分为7个支部;另有一小部分职工居住在青岛市黄岛开发区,由离退休职工管理处青岛校区管理,居住地点相对分散,隶属一个党支部;还有一小部分人员居住外地,人事关系属于东营校区,组织关系或在东营校区某一管理区或迁到外地。

根据工作需要,要掌握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参加工作时间、退休时间、原工作单位、原职务、职称、是否参过军、籍贯、户口所在地、居住城市、居住小区、房号、家庭成员情况等。此外,人员分布、组成情况复杂多变,从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角度分离休干部、退休职工,退休职工中又包括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其中女工的退休时间有所不同;从所属管理部门的角度分为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和北京办事处管理,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的职工又分为东营校区和青岛校区两部分,有的职工虽然从属于某一管理区域,但是本人长期居住外地,与部门的信息沟通不是很及时,这部分职工的信息要单独标出,发放福利、体检等都要特殊对待,同时,所有职工并不是固定在某一住处不变,在地域上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工人从政治面貌上分中共党员、派、群众等等。

可见,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工作数据处理量庞大,单纯地用Excel等较单一的工具储存、查阅、统计数据已经满足不了工作需要,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建立一套速度快、精度高、查询方便、能够实现动态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平台,显得越来越必要。

三、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

由于离退休职工群体的特殊性和离退休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在开发建立信息管理平台时,要基于下述设计原则。

1.全局性和整体性原则

从离退休职工管理工作的全局考虑系统的建设,把整个数据库建设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管理与决策的核心工具,实现信息资源(网络和数据)的共享。

2.实用性和稳定性原则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应从实用原则出发,以管理部门的需求为基础,开发与应用相接合,使系统的使用特性符合管理部门日常工作性质、内容及习惯等方面的需要,便于各种基础信息的查询、使用、更新及输出,确保建立的系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3.人机界面友好原则

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界面、菜单的布局以及布局内容,以鼠标为主要操作工具,使人机界面友好、简单易学、操作方便。

4.先进性和成熟性原则

采用当前最新和最通用的软硬件平台,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成熟性的同时,有一定的先进性,以保证建成的数据库能为信息管理提供坚实的保障。

5.开放性与兼容性原则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普及和推广,越来越多的部门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离退休工作关系密切的党务管理系统,需要及时更新各管理区的党员名单,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标准和规范,力求系统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保证系统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6.可理解性和易使用性原则

系统提供的信息应直观、清晰、准确、易懂,并且机关单位办公所配备的通用计算机就能安装应用。

四、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离退休职工信息管理系统用于按不同条件统计报表、福利品发放、基本信息查找等。系统如下图1,根据人员变动等具体管理需要,可分别对以上各库进行信息添加、浏览、查询、统计、修改、删除、备份等操作。主要实现下述功能:

1.离休干部、退休干部、退休职工、家属党员的信息管理,人员添加、信息变动、所属地区的调整等;

2.离世人员的信息管理,人员增加;

3.军人信息的管理,人员添加、信息修改、所属地区的调整,报给军人信息统计部门;

4.属于北京办事处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的管理,属于离退休职工管理处管理的离退休职工信息的管理;

5.各管理区全体人员或党员信息的查询及输出,报给党员信息管理部门;

6.根据日常管理工作需要,能够接收重要文件、资料的存储、查阅;

7.提供局域网查询功能,设置管理权限:学校领导及离退休工作部门可对全体离退休职工情况进行查询,离退休工作部门有查询及修改权,其他用户仅可查询信息,无权进行修改(图2)。

系统作为—个网络MIS系统,主要模块有:用户验证、用户管理、离退休人员信息管理、离退休类型管理、政治面貌类型管理、退休前部门信息管理、地区信息管理、管理部门信息管理、管理区信息管理、军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提供离退休职工各类信息及相关电子文档的添加、查询、修改、人数汇总统计、网络、下载等功能。

五、离退休信息管理系统应具有的特点

1.拥有高精度的信息数据库。可及时将掌握的人员信息添加入库,防止信息遗漏或丢失;

2.数据的输出应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允许用户对查询条件进行动态组合,系统通过用户权限管理等手段,满足学校领导、离退休管理部门等不同层次用户的应用需求。

3.现势性。在属性信息的存储中,实现数据的随时间变更的增量存储,并在使用中能随时反映现势信息和历史变更信息;

4.安全性。提供局域网查询功能,设置管理权限:只有一个超级用户——离退休管理部门的管理员有修改权,学校领导及其他人员等一般用户可对全校离退休职工情况进行查询,无权进行修改;

5.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管理员可以根据发生的变动,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修改,充分考虑软硬件平台的可扩展性及软硬件的负载平衡机制。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3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水产资源和水环境这两个基础支撑条件入手,本着提高渔民收入、保障水产质量安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水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宗旨,结合目前信息化手段和已经有的软硬件设施,采用Oracle数据库,基于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设计开发北京市水产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管理系统,通过水产资源、水环境监测和信息3大部分的管理,实现对全市水产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对全市水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并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水产信息服务,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的资源支撑条件,为水产技术推广部门的业务能力拓展提供全面的支持,最终实现纵观全局、科学指导、信息管理、资源优化、科技服务、渔民致富的目标。

1.1系统框架设计

水产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基于SOA架构,采用业界领先的多层架构设计,架构见图1,实现了业务模块/组件的松藕合。系统总体框架图中,平台通用组件包括支撑层组件与应用层组件,包括地理信息管理、数据集成、数据采集与应用集成各部分,形成信息与服务的充分集成与共享。

1.1.1系统支撑层系统支撑层是建立各业务系统的支撑框架,提供了系统开发的框架,包括用户管理、流程调度、报表引擎、数据交换等系统构件是水产资源与水环境监测管理系统了稳定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1.1.2应用层应用层是建立在数据层、支撑层之上的信息管理平台,针对水产资源与水环境监控所日常工作的需要,主要解决应用问题。同时,通过网络平台、数据层和支撑层提供的网络、数据和公用基础性软件服务,实现应用子系统间以及整个信息管理平台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动。

1.1.3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统一管理,为信息流、业务流和知识流的一体化集成提供数据基础,为机构部门提供信息服务。需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工协作,建设数据库群,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标准不统一造成的资源浪费。

1.2系统详细功能模块设计

北京市水产资源与水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由水产资源管理、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信息3大功能组成。系统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2.1水产资源管理水产资源管理包括3个模块:种质资源管理、养殖资源管理、水域资源管理。

1.2.1.1种质资源管理种质资源管理实现对北京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繁育信息、亲本信息、投入品信息4部分的管理,建成北京市水产种质资源库。其中,种质资源模块用于管理本区县、乡镇的种质资源信息,主体用户为市推广站,由市级推广站统一管理,区县、乡镇、原良种场负责信息填报。繁育信息、亲本信息、投入品信息3个模块实现繁育管理、亲本养殖管理、投入品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主体用户为原良种场。1)种质资源:包括原良种信息和品系信息,主要完成原良种和品系的名称、个体编号、原产国、原产地、分布、数量、水域环境、形态特征、食性、生活习性、保存信息、数量性状和繁殖性状等信息的记录。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分析。根据时间、地区、品种等进行统计,实现种质资源信息动态显示与分析。统计结果可以显示为柱状图和折线图。统计结果可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出(见图3)。2)繁育:繁育是对原良种和品系繁育信息的记录管理,包括对所在地区、母本名称、母本编号、母本形态特征、母本繁殖特性、父本名称、父本编号、父本形态特征、父本繁殖特性、受精率、繁殖率、后代生长性状、形态特征等的记录管理。该模块可对亲本名称、所在地区对繁育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可以统计图表的形式进行更直观的展示,实现对原良种繁育信息的科学管理和分析。3)亲本信息:亲本信息是对原良种和品系的亲本养殖过程信息的记录管理,包括对亲本名称、性别、个体编号、水域环境、食性、日采食量、繁殖特性、生长状况、繁育状态、后代生长性状和后代繁殖性状等信息记录管理与维护。4)投入品信息:投入品信息是对种质资源的原良种和品系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品进行管理,包括对养殖场名称、原良种名称、水域环境、饲料种类、饲料名称、饲料生产厂家、用量、鱼药名称、鱼药厂家、用量和养殖设备状态等信息进行记录管理和维护,可生成月、季、年供给品记录和报表。

1.2.1.2养殖资源管理养殖资源管理是对全市水产养殖资源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采用电子地图的方式,展现全市养殖资源,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的掌握各区县当前的养殖资源情况。养殖资源管理包括养殖场资源管理、服务机构管理、技术人员管理3个模块。1)养殖场资源:养殖场资源主要实现对规模场、生产基地、散养户、鱼塘等行业内相关场点的基础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可以分别以市、县、乡为单位统计,并生成统计报表;采用电子地图的展现形式实现对养殖场资源数据的空间展示。同时可以通过图形要素查询属性信息,如点击地图中一个养殖场可以查看该养殖场的养殖场基本情况信息(见图4)。2)服务机构:服务机构管理实现对全市水产养殖服务机构的记录管理。包括水产站、防疫站、检疫站、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贸易服务中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早夜市)及专业协会等各级服务机构的部门名称、机构领导、地理位置、联系方式和业务范围等详细信息。系统可通过电子地图对数据进行直观空间展示,可以通过图形要素查询属性信息。3)技术人员:技术人员信息实现对全市水产技术人员的记录管理,包括对技术人员的基本信息、资质等全方位的管理和调配。主要完成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码、资质认证、所属单位、职责、业务范围及其他相关信息的维护管理。

1.2.1.3水域资源管理水域资源管理是对全市水域资源进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采用电子地图的方式,展现全市水域资源分布,用户可以一目了然的查看当前水域资源情况。水域资源管理包括水域资源、水生生物2个模块。1)水域资源:水域资源是对全市水域资源进行记录和管理。实现对水域名称、所在地区、水深、水体、水质、水流、底基物质和水面面积的记录管理。同时采用电子地图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直观展示。2)水生生物:水生生物是对全市水生生物信息进行记录和管理。实现对水生生物名称、所在地区、所在水域、水质、数量、生长状况、利用开发现状等信息进行管理。

2.2.2水环境监测管理水环境监测实现对北京市水源环境监测信息的记录管理以及分析决策。通过对北京市水环境质量数据进行统一的上报、汇总和分析,及时掌握全市水质变化情况,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同时可以对全市水产养殖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实现水产无公害养殖提供数据基础。系统功能包括水环境信息上报、信息管理、统计分析、监测预警。1)水环境信息上报:各个区县、乡镇数据填报单位,根据指定的报表,填报当前水环境数据。填报数据采用在线实时填报的方式。2)水环境信息管理:水环境信息管理是对各单位上报的数据进行管理维护。3)监测指标统计:监测指标统计是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数据统计、统计图表等功能。数据统计是对各级单位上报的数据,按照年度,水源地,监测指标等分别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可以生成相应的统计分析图表,包括柱状图和折线图等(见图5)。4)监测预警:对水环境信息的某些监测指标进行预警。当某一水域的环境监测指标超过某一阈值时,系统进行预警。

1.2.3信息信息是指水资源信息、水环境信息以及休闲垂钓信息的网络系统。信息首页导航栏为首页、水资源信息、水环境信息、休闲垂钓。1)信息页面:信息页面包括养殖场资源信息公告、水域资源信息公告、水生生物信息公告、水环境信息公告、休闲垂钓等内容(见图6)。2)水资源信息:展示养殖场资源、水域资源信息。3)水环境信息:展示全市水环境信息。4)休闲垂钓:以网站作为宣传手段,将北京地区休闲垂钓的相关攻略展现出来,包括地点、最佳时间、交通、特色、美食、注意事项等内容,方便垂钓爱好者和广大市民了解。

2系统实现

水产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监测管理系统采用B/S模式,选用JAVA为基础开发平台,辅以Oracle为后台数据库,采用电子地图的展现形式,建成集水产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监测管理于一体的水产业务系统,并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水产信息服务。Oracle数据库是目前数据库业界应用最为广泛、安全性最高、技术最为成熟的数据库系统,可移植性好、使用方便、功能强,Oracle技术在支持Java技术、SOA架构、面向对象等技术方面表现非常优秀和卓越,可为北京市水产资源和水环境监测管理提供强大的后台支持。该系统实现采用的核心技术有:1)SOA架构模式:系统的设计采用基于SOA架构,以满足随需而变的数据采集和综合管理的建设需求,最大限度的提高系统的可用性、扩展性,保护业主投资。系统的建设基于标准规范,建立面向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农业信息数据规范,为系统的广泛应用与应用示范及集成共享建立了数据基础,采用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应用与开发紧密结合的建设模式。2)异构数据处理:集成运用了信息采集、统计分析以及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技术,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即时汇总和综合分析,保障了信息数据来源的可靠性与可用性。3)多技术辅助决策:综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集成空间分析处理、快速的信息采集以及准确的空间定位等功能对水产资源和水环境监测及统计数据的有效管理与综合展示,为北京市水产资源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3结论与讨论

水产资源与水环境不仅是水产发展的基础,也是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本文针对北京市水产业发展现状,从水产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监测入手,以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为宗旨,建成一个集水产资源管理和水环境监测于一体的水产业务系统,该系统将要在北京市16个区县进行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一方面将为各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提供及时全面的水产资源和水环境监测信息,为北京市水产资源保护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效措施,加强政府监管水平;另一方面,将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个信息化水产信息服务,满足广大市民对休闲垂钓信息的需求,有利于北京市休闲渔业的发展,为水产养殖业的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4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理论;共建共享模式

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遵循这一目标,努力丰富馆藏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就成为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各档案馆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然而,各档案馆以一己之力,始终无法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有限性与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档案馆事业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群体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个体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严重漏藏。基于此种形势,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开始树立,然而,在传统条件下,档案信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档案信息内容与档案文献载体不可分割,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档案信息的共享问题实际转化为物质载体的共享问题,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一件档案(指载体形态)不能同时满足两个以上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另外,还存在档案信息传输等诸多障碍,因此,各档案馆只能立足个馆、围绕自身的利用者群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所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很难得到有效实施。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使档案信息摆脱了载体的约束,档案信息能够实现跨时空的存取,真正做到一方建设、多方利用,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以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不但提供了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全新发展环境,而且,提出了重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一些档案界同仁对此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文仅就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及共建共享模式问题谈几点个人思考。

1 思考之一: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何异同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具体包括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宏观建设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间根据需要而进行全局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布局和协调发展工作;微观建设是指各个档案馆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组织、管理、贮存等工作。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网络环境下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各档案馆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揭示、建设、开发和利用档案馆信息资源,追求对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全部活动,具体也包括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不同的是,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即馆藏建设可以独立于宏观建设而存在,而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如果脱离宏观建设就失去了共建的意义;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宏观建设,而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可以认为,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微观建设决定宏观建设,而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宏观建设决定微观建设。因此,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建设范围和服务范围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的效果。(如下面的图1、图2、图3、图4所示)。

1.1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建设范围方面的比较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所产生的不同建设效果。在图1中,由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各个档案馆所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复现象,甚至有部分档案信息资源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如图中交叠部分所示),重复建设就意味着档案信息资源覆盖范围的缩小,因而不利于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在图2中,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

1.2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服务范围方面的比较

图3和图4分别反映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不同服务范围。在图3中,由于各档案馆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个体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使整体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小于个体档案馆信息资源服务范围之和,只有图中交叠部分所示的利用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档案馆信息资源;在图4中,由于各档案馆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档案信息利用者群,因此,服务范围得到最大扩展,并且,可共享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利用者范围就等同于全体利用者。

综上所述,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是否将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放在首位,是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根本区别。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立足个馆,强调依赖个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来满足特定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不能在根本上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理念。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强调以整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来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满足社会对档案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包括潜在需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广度(覆盖范围)由整个共建系统来保障,而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专深度则由各档案馆来保障。

2 思考之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何影响

2.1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建设原则的影响

2.1.1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实用性建设原则的影响。实用性建设原则要求根据档案馆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建设档案馆信息资源;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则要求每个档案馆在所负责的建设范围之内来建设档案馆信息资源,不再强调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实用性而更加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中,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实用 性建设原则应该调整为完整性建设原则。

2.1.2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系统性建设原则的影响。系统性建设原则要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要与档案本身的系统性、利用者自身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相一致;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虽然仍对系统性建设原则有所要求,但系统性建设原则的内涵却发生了变化,它除了要求各档案馆自身建设的系统性之外,更加强调共建共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系统性建设。

2.1.3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的影响。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要求各档案馆分别建立自己有重点有特色的专门化的资源体系,从宏观的角度形成类别齐全、类型多样的综合性资源体系。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本身就是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的体现,但应该注意的是,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所要求的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是在分工协调的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而不是各档案馆在自主建设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寻求协调,所以,分工协调成为此项原则的主要内涵。

因此,根据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要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建设原则、分工协调建设原则和完整性建设原则。其中,系统性建设原则是共建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分工协调建设原则是各档案馆之间的建设原则,完整性建设原则是档案馆微观建设的原则。

2.2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资源结构理论的影响

在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中,馆藏档案结构由全宗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五个方面构成;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依然要重视资源建设的结构,但对五个构成方面的要求应该发生变化。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结构理论是以全宗结构为根本,针对馆藏资源中每个全宗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进行研究;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全宗结构是由共建系统的分工协调所决定的,因其单一、覆盖面小而不再成为资源结构理论研究的重点,要求各档案馆对于所分工负责的全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领域从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四个方面都要完整收录,作为现实馆藏(或称物理馆藏)的建设目标。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馆藏应包括四个级别,即永久保存级、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其中,永久保存级的实质就是现实馆藏的建设级别,并且应该是完整级;而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则反映了一个档案馆虚拟馆藏的等级结构。

2.3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补充理论的影响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的选择问题;另一个是档案信息的补充方式。其中,档案信息的选择决定档案信息的补充方式。

2.3.1 档案信息资源选择理论。在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价值论”和“需要论”之争,这些纷争都源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不是以完整级为目标,从而产生了“档案信息选择”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将完整级作为建设的等级结构,各特定类型领域的档案信息选择问题已不复存在,如果还要讨论“选择”问题的话,那选择的重点应放在档案信息类型归属的选择问题上,即档案馆不再考虑某档案信息是否“有价值”或“有需要”,而应着重考虑其是否属于本馆所分工负责的类型领域。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将完整级作为建设的等级结构,所以,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品种的齐全;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支持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复本理论所要研究的“重点利用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问题得以解决,所以,传统的复本理论问题将不再过多地讨论,人们将更多关注不同档案信息的“可获得性”。

2.3.2 档案信息资源补充的方式。与档案信息资源选择理论的变化相对应,无论采取购入方式还是非购入方式,采取传统补充方式还是采取网络补充方式,原档案信息补充过程中的“选档”环节已不存在,档案信息来源的研究成为档案信息补充理论的研究重点。

2.4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资源组织的影响

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传统的关于物理资源的组织问题,如档案布局、档案排架、档案收藏等仍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档案信息保护研究随着档案载体形态的丰富而变得更加重要,但“完整级”和“永久保存”的要求使关于档案剔除研究不再有太多的价值。此时,关于虚拟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的研究,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变得尤为突出,这一研究,主要涉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揭示与整合问题。

2.5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的影响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两个方面,数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保障率、利用者满意率、资源对各领域档案的覆盖率;质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的信息容量、资源结构、资源的利用情况。这些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实用性原则,立足各档案馆自身的建设情况所采用的。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所进行的资源建设评价,应该依据系统性原则,立足整个共建共享系统选择评价指标,既要考察各档案馆自身的资源建设情况,包括所分工负责学科领域的资源完备情况和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满足情况,又要考察档案馆之间的分工协调情况,包括共建共享机制和虚拟资源的获取方式。由于强调整个共建共享系统的资源保障率,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就不再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同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相比,在建设原则、资源结构、资源补充、资源组织和资源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二者共同的建设目标——提高档案信息资源保障率,使得这些变化始终没能改变资源建设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

“批判地继承”也许是对这些变化的最后诠释。

3 思考之三:目前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是什么

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类,按层次分,有中央型、地区型、省市型三个层次;按载体分,有纸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按结构分,有链式网络结构模式(第一级是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二级为省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三级是地市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四级是县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根状结构模式(把国家档案馆作为全国档案馆事业的中心点,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馆作为国家档案馆的分馆,将各地市县馆和其他档案馆作为省一级馆的分馆,这样组织起来,全国的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结构像树根一样)、纵向结构模式(指按系统建立的共享模式)和横向结构模式(指同 一地区跨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等)。然而,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能仅仅列举一些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模式,实现最佳模式。笔者认为,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适应性原则。此原则含两项内容:即适应国情原则和适应时展原则。(1)适应国情原则。我国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必须符合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此其一。其二,还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若脱离此国情,资金不能到位,其“模式”也难以实现。(2)适应时展原则。2l世纪是网络化时代,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寻找出适合网络化时代的最佳模式至关重要。

二是最大节约原则。此原则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说其模式应实现经费最省化,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少花钱多办事;其二,是说其模式要便于利用者获取,节约利用者的时间和经费。

三是适度超前原则。由于既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又不能完全囿于现实,所以,选择和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适度超前;否则,将影响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还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充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是渐进发展原则。所谓“渐进发展”,在此是指选择最佳模式时,必须考虑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而不能一次完成。所以,就我国目前之国情,必须选择那种过渡型最佳模式,而不是理想的一次性完成模式。因为,那种一次性完成模式既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不符合我国国情。

五是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地区间自动化、网络化程度的不平衡性以及档案馆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在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时,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多种模式并举,使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和朝气。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认为,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当是:以国办为主、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这里的“多元化”是指在不同地区(如东、西部地区)、不同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具体讲,西部地区应采用初级模式,先打好自动化、网络化基础,在各系统建立档案馆信息资源协作网,再建横向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最后,与发达的东部地区联网。东部地区:第一步,应分别在系统内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第二步,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现地区性跨系统共建共享;第三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联成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地区间共建共享。当然,在东、西部地区实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之前,应首先建立主导型的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由中央档案馆牵头,与一些特大型档案馆联合共建),指导、协调各系统及地区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这样,全国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就会健康顺利地发展。上述模式可以简述为:以国家投资为主,以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东、西部地区分别分步实施,先系统内共建,后地区性共建,实现集中与分散管理的过渡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待这一过渡型模式实现后,再建立全国性跨系统跨地区的真正的无边界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实现全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方宝花.关于浙江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数字地籍;土地分类系统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乡与城乡之间的差距已在逐渐缩短,以往的地籍管理信息体系不能对城乡的管理、数据等方面做到统一,这样地籍一体化的管理面临更严谨的挑战。随着土地分类系统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会开发出更加适用于土地分类的系统,并且能够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在此程度上对应当加强对地籍管理系统的不断创新,为我国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 系统设计目标

1.1 管理地籍信息的需要

由于该系统的建立,能够对县市级中的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恰当的解决;同时,因为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引起先进的工作形式,并且会对目前的职位做到适当的调整,这样就会让配置越来越完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1.2 提高决策水平加快决策速度

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级领导通过采取宏观的形式作出行政决策,普遍都是使用到丰富的资源,然而地籍资料是组成的一部分。由于对城乡一体化中对地籍管理信息体系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在今后的发展中为国土资源做出更进一步的发展,打造良好的数据基础。

1.3 实现快速动态监测

相关部门实行土地动态监测,是为了加大土地管理力度。通过以往的技术形式与措施来对变更数据进行恰当的处理,实行起来较难。建设地基管理信息系统,不但能够给地籍管理提供方便,而且还能够让土地动态监测达到准确的效果。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采集时,应当利用系统对土地开发的情况进行时刻的跟踪,并且能够对出让合同的落实情况做好恰当的检查,从而能够对出现的情况进行解决,这样做能够贯彻土地政策有着深远的含义。

1.4 面向社会的应用

倘若地籍管理信息体系完成以后,慢慢的会与社会各界相互接轨,并且能够给不同领域提供房地产等相关的消息。系统信息采集范围在日益加快,也让领域逐渐变得很广泛,这样会推动经济脚步的加快,前景也是很明朗的。

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与设计原则

2.1 总体设计思想

将地籍信息化管理作为核心内容,相关部门对新型技术、合理的模型、准确的信息来源等不同的原则,相关部门在对系统进行建设时,应当以科学的理念为主。

2.2 总体设计原则

对地籍管理信息体系开展建设包含多种项目,不但工程庞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相关部门应当全面的考虑不同方面所产生的因素,对规范与灵活进行妥善的处理,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2.2.1 规范性原则。系统中应当将国土资源中已经存在的技术规程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工程中应当符合相关标准;不管是输出还是输入,都应当满足行业的发展要求;相关部门在对软件工程或者是数据库进行建立时,应当满足行业基本要求。

2.2.2 实用性原则。可以达到无纸办公的效果;满足相关人员办公的基本要求;操作起来很便捷,同时系统虽然具有繁琐性,但是功能涉及面却很广。

2.2.3 先进性原则。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和技术方法的先进性。

2.2.4 安全性原则。系统中应当具备保密性,并且可以使用以下两种形式来进行合理控制:一种是权限控制;另一种是网络控制。确保系统中不会出现非法访问情况的发生。

2.2.5 可靠性原则。系统主要应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数据应当具有可靠性;另一方面是系统运作的可靠性。

2.2.6 可扩展性与开放性原则。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接口、设计优化的系统结构及灵活的数据库系统,使各功能模块在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尽可能独立操作运行,使系统能方便地实现各个级别地形图、地籍图等数据库的维护和拼接;系统在输入、输出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能进行各种不同数据格式的转换。

3 系统总体设计

3.1 系统结构设计

考虑到县市级国土资源局的办公特点及与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网络联接的要求,系统采用B/S为主,C/S为辅的网络模式的系统框架,市局内部各职能科室通过局域网用B/S模式访问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以C/S模式管理数据;市局与外网采用物理隔开,通过Internet网相连,并设有防火墙,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各国土分局、国土所用户可以通过B/S模式访问市局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3.2 地籍数据库设计

本项目采用集中数据管理方式,系统数据库实现以下要求:(1)系统应能方便地实现各部门数据向本系统的转移;(2)采用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确保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一体化集成,实现空间数据的“无缝”组织;(3)有效解决历史数据的生成、存储和管理;(4)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平稳转出和有条件的共享。地籍数据库包括基础地形图库、地籍图库、属性数据库三部分,为地籍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

3.3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主要包括流程控制、系统建库、查询、信息统计、数据输出、图形管理、系统日常维护、信息等一共十个功能模块。

3.4 系统功能描述

3.4.1 流程控制模块。流程控制模块主要进行土地登记业务,可以分为如下业务类型初始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出租、抵押)登记、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商品房发证。

3.4.2 系统建库模块。系统提供直接建库功能,包括:扫描矢量化成图;外业测量数据直接转入生成宗地图;属性数据资料的单个及成批录入;其他系统生成的数据源转换进入本系统;航片、卫片的扫描输入、纠正处理、匹配处理、定位处理等。本系统提供子功能模块有:初始数据采集与系统建库;变更数据采集与建库;地籍外业处理模块;属性录入;批量录入。

3.4.3 查询模块。该模块提供如下功能:①历史查询功能:历史数据查询包括单宗地历史查询和历史时期查询两种方式。单宗地历史可以实现图形和属性的无级查询,既可以显示单宗地的历史变迁,还可以多个时期历史同时显示比较。②流程查询功能:可以查询任一案卷的办理情况。③一般查询功能。④宗地三维浏览查询:系统提供对宗地空间信息进行模拟三维显示、飞行描述,使各种地理信息的表示更加直观,同时支持在三维浏览时支持宗地属性信息查询。

结束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体论述,可以看出“数字地籍”对“数字国土”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相关部门通过对建立地籍管理信息体系,能够将城市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做好恰当的解决,并且促进了“数字地籍”的不断发展。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应当对地籍信息系统做好全面的考虑,并且使用创新的技术和手段,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地籍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吴长彬,孙在宏.农村土地变更调查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范文6

关键词: 信息系统;信息化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20151-01

0 前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飞速普及,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及社会生产活动,随着企业发展的不断变革,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信息化革命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方式,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建立具有及时、准确、全面和适用的信息化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科学、有效地实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对提高其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宝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宝通公司信息化起步比较早,为应对外部市场的变化多端和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高层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同时响应国家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号召,期望通过ERP的实施作为提升和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起点和契机,慎重选择了SAP中国本土最资深的咨询合作伙伴――高维信诚资讯有限公司与宝信软件公司结为咨询伙伴为其实施SAP R/3。

ERP的实施从2002年开始,整个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有MM,PP,SD,FI/CO等模块,于2002年8月上线;第二阶段主要有PM,QM,HR模块,于2003年05月上线。在2003年,由于废钢业务的特殊性,SAP不能支撑废钢现场管理的业务,宝通单独建设了废钢入库管理系统,对废钢和其他原料的入库流程进行支撑,同时实现了和SAP系统的基本整合。在2004年,随着原料、烧结、高炉产线的建设,宝通公司开始进行SAP实施的三期工程,对正在运行的SAP各业务模块进行扩展,适应新增烧结和高炉工艺。经过以上几年的信息化建设,宝通公司在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包括ERP系统(SAP R/3)、废钢入库管理系统,其中ERP系统包括物料管理、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和成本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模块。

随着宝通公司加入宝钢股份以及产品结构调整的实施,现有信息化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宝通公司新一轮战略发展的需要,故宝通公司迎来了新一轮的信息化改革。在新一轮的信息化建设中,有经验有不足。下面就宝通钢铁产品结构调整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简要分析。

2 宝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宝通公司信息化建设是以符合宝钢股份的管理要求,借鉴宝钢股份下属其他分、子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和实施经验,结合宝通钢铁自身特点,与宝通钢铁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同步建成一个覆盖大电炉产线、用“以新带老”的方式功能覆盖老炼钢厂、轧钢厂的高效敏捷、快速响应的属地制造管理系统,同时与股份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紧密衔接,以满足宝通钢铁销售、财务、生产管理的需要。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对现行业务流程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进行诊断,优化属地制造业务流程,调整内部组织机构,完善宝通钢铁的属地制造管理体系。通过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及时、准确采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数据,进一步提高生产组织和财务管理水平。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原辅料管理以支持炼铁、炼钢生产稳定为目标,对炼铁、炼钢原料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综合管理,着重于对原料进厂、供应、回收的流程进行管理,收集原料作业、质量等信息,为原料管理人员做好原料实物的收、发、存管制,原料物流平衡,原料核算管理提供支持。

3 宝通属地制造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系统设计缺乏针对性,与管理实际相脱节

宝钢股份产品的科技含量非常高,且面向全球,更有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产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高,其管理精度非常细,甚至还有全球定位系统,用户可以实时了解产品情况,信息化系统科技含量非常高,使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提升了软实力。

宝通公司的螺纹钢产品,主要是建筑用普碳钢材,生产工艺相对简单,钢坯经过加热炉加温,再经过轧机的轧制、精整处理,产出螺纹钢。华东市场螺纹钢均按理论计重,根据规格、长度的不同,每件螺纹钢均有标准的重量、标准的支数,公司加热炉容量约50吨,同一炉次的钢坯原料成份相同,每个批次螺纹钢重量在50吨、25件左右。经过轧制后,每批取两组试样做力学性能分析,以一组代表值为最终的质检数据,同一批次的质量指标均相同。在产品销售环节,螺纹钢采取的是现货销售模式,用户对产品没有特定的质量要求,只要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均可以使用,管理要求不需要太高。

宝通二次信息化建设,主要采取的是宝钢一体化系统覆盖加新建属地制造系统模式。在系统设计时,并没有根据宝通的产品特点量身定做,同样引用了宝钢的管理理念,对螺纹钢产品的管理精度定义为件,每件螺纹钢均存在一个材料号,以日产1500吨的产量计算,系统则需要处理750个材料号,且材料状态有在制品和产成品之分,系统处理量增加一倍,系统处理时间较长,在处理时也影响了系统的运行速度。而实物管理是按批管理,对同样的日产量而言,实物仅需管理30个批号。由此可以看出,系统设计缺少总体规划,且与实际的管理需求脱节,影响管理效率。

3.2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意识不清晰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从基础调研开始到流程设计到过程调试,到后期的系统维护,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1)没有配备专职的项目经理人。项目经理人的挑选非常重要,要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专业水平,要能够平衡业务模块之间的接口关系,最重要的是要配备专职的项目经理,这样,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系统设计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