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例6篇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文1

为进一步规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使用条件,建立健全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安全,有效防范和遏制使用危险化学品引发的各类事故,结合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与“三年大灶”有机衔接、同步推进,全面开展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安全的大排查、大整治,切实防范风险和治理隐患,促进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领城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主要任务

1、全面摸清涉及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现状。全面摸清相关单位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现状,掌握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品种、用途、使用方式、使用和储存数量等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督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自查自改,全面辨识使用环节存在的安全风险,建立风险档案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2、全面整治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存在的隐患问题。在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隐患自查自改的基础上,按照“三管三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强力推动相关使用单位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突出整治重大事故隐患,将事故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全面强化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要求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对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事项清单》,严格落实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危险化学品的布局、储存和使用条件进行规范,提升全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加强督查管理,充分运用社会信用体系和联合惩戒机制,压紧压实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的主体责任。

4、全面遏制使用危险化学品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督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强化“防事故、保安全”的责任意识,着力管控使用环节安全风险,健全完善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执法,倒逼使用单位提升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的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能力,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三、整治重点

1、加强建筑工地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控。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工程参建单位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维护、使用等管理环节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排查乙炔等易燃易爆品,以及油漆、涂料等有毒有害材料在储存、使用、废弃处置等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污染,防范火灾、爆炸、中毒等安全事故发生。

2、加强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全面管控城镇燃气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风险。建立城镇燃气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全面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建设,实现燃气经营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的规范化。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针对特殊场所和岗位,加强动态分级管理,落实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实现可防可控,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针对燃气企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及危害,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和成立应急救援队伍。严格事故信息报告,接事故报告后,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响应、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重点排查本行业涉及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具体包括:建筑工地储存量达到或超过1吨临界量的乙炔气,储存量达到或超过30吨临界量的液化石油气。并相应建立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并按要求进行备案。完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加强人员培训,保障设备、器具完好,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四、时序安排

从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1、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2月底前)。按照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总体部署要求,根据任务分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全面部署开展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2、排查整治阶段(2021年6月底前)。通过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主动上报、线索跟踪摸排、群众监督举报等方式,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大排查、大摸底。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紧盯所监管地区、行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场所危险化学品使用情况,推动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全面开展自查自改、边查边改。

3、集中攻坚阶段(2021年12月底前)。督促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认真组织开展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使用单位自查自改的基础上,通过集中开展专项治理,部门联动开展督查检查,“四不两直”开展随机抽查的方式,对重点单位重点企业和重要场所、重要环节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细致的排查治理,建立问题隐患清单,逐条逐项整改闭环,确保专项治理行动取得实效。

4、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6月底前)。总结推广专项治理行动中好的制度措施,梳理典型经验做法,推荐示范单位和先进典型,及时在全街道范围内推广借鉴。要做好全面总结,充分挖掘制度措施、治理方法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成果,并提炼转化为长效机制。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导。由建设环保服务中心负责人任组长、安全员等组成专门工作班子。落实责任,精心安排,认真部署,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保障全街道建筑工地和城镇燃气行业涉及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包括建筑起重机械备案、安装(拆卸)告知和使用登记。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并建立数据库。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提供本行政区域内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查询服务。

第四条出租、安装、使用单位应当按规定提交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诚信考核制度。

第五条建筑起重机械出租单位或者自购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以下简称“产权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首次出租或安装前,应当向本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设备备案机关”)办理备案。

第六条产权单位在办理备案手续时,应当向设备备案机关提交以下资料:

(一)产权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二)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三)产品合格证;

(四)制造监督检验证明;

(五)建筑起重机械设备购销合同、发票或相应有效凭证;

(六)设备备案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所有资料复印件应当加盖产权单位公章。

第七条设备备案机关应当自收到产权单位提交的备案资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符合备案条件且资料齐全的建筑起重机械进行编号,向产权单位核发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编号规则见附件一。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备案机关不予备案,并通知产权单位:

(一)属国家和地方明令淘汰或者禁止使用的;

(二)超过制造厂家或者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使用年限的;

(三)经检验达不到安全技术标准规定的。

第九条起重机械产权单位变更时,原产权单位应当持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到设备备案机关办理备案注销手续。设备备案机关应当收回其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

原产权单位应当将建筑起重机械的安全技术档案移交给现产权单位。

现产权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备案手续。

第十条建筑起重机械属于本办法第八条情形之一的,产权单位应当及时采取解体等销毁措施予以报废,并向设备备案机关办理备案注销手续。

第十一条从事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活动的单位(以下简称“安装单位”)办理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告知手续前,应当将以下资料报送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

(一)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

(二)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

(三)安装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四)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五)安装单位与使用单位签订的安装(拆卸)合同及安装单位与施工总承包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书;

(六)安装单位负责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名单;

(七)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八)辅助起重机械资料及其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九)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要求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应当在收到安装单位提交的齐全有效的资料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签署意见。

第十三条安装单位应当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前2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形式、传真或者计算机信息系统告知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同时按规定提交经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审核合格的有关资料。

第十四条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在建筑起重机械安装验收合格之日起30日内,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使用登记机关”)办理使用登记。

第十五条使用单位在办理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时,应当向使用登记机关提交下列资料:

(一)建筑起重机械备案证明;

(二)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合同;

(三)建筑起重机械检验检测报告和安装验收资料;

(四)使用单位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

(五)建筑起重机械维护保养等管理制度;

(六)建筑起重机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使用登记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第十六条使用登记机关应当自收到使用单位提交的资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对于符合登记条件且资料齐全的建筑起重机械核发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明。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机关不予使用登记并有权责令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或者拆除:

(一)属于本办法第八条情形之一的;

(二)未经检验检测或者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

(三)未经安装验收或者经安装验收不合格的。

第十八条使用登记机关应当在安装单位办理建筑起重机械拆卸告知手续时,注销建筑起重机械使用登记证明。

第十九条建筑起重机械实行年度统计上报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年底将本地区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情况汇总后上报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对施工现场的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评价

1.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建立应急体系和编制应急预案所必需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力争从小的危险源中发现大的危机,避免其发展演化为突发安全事件,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有可能演化为大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危险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重点检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是指从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物质损失、施工作业环境破坏、相邻建筑物移位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直接原因及其过程。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要借助于一些技术和工具,这不但会提高识别效率,而且可以规范操作、不易产生遗漏。危险源识别技术和工具主要有Delphi法、情景预测法、头脑风暴法、安全检查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图解法等方法。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1]。

1.2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评价

建筑施工风险源被识别后,要进行脆弱性分析,以确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最终提供这些信息: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员数量、工种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员情况,如居民等;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在进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评价事故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以确定风险源的严重性,否则无法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级评价。为了使分值尽量客观,减少主观方面的影响,参加评价的人员除项目决策人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还应请项目外部人员参加,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等。

1.3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的建立

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不仅有利于企业应用和分析信息,而且为今后的应急管理设立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企业对项目的进展作出正确的预见。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也是一种应急防范的良好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对项目的内外环境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便于从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的机制和施工人员的不良行为。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来消除突发安全事件生长的土壤,这也正是应急管理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标[2]。

2 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政府和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质、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它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有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3]。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企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己有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通常,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一个专门的预案编制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现场有关部门和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第二,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应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对象、施工方法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本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将其分门别类,每种类型分成不同级别,分析这些事故灾难的机理,明确影响这些事故灾难的因素有哪些,最终识别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难。施工现场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来确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第三,具体措施的制定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采用标准操作,也可以采用建议形式。第四,应急机构及其人员职责的确定预案编制过程中,人员职责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启动预案时,不同的环节或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员去执行和实施。明确人员职责是成功实行应急救援活动的重要保证。第五,应急能力评估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己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企业及施工现场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和设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第六,评审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可以由项目部及施工企业组织进行内部评审,专业性较强的应急预案还应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必要时请地方政府有关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要履行批准手续,按有关程序进行正式和备案。第七,演练与调整应急预案经批准后,应急机构应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从中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演习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应急预案的演习或实施过程中,通过参与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小的失误也可能导致整个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中失败。施工现场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危险源的状况会有所改变,人员也经常调整,因此也需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定与修改[4]。

参考文献

[1]王兰宇.常见建筑风险的防范 [J].科技资讯, 2006,14

[2]王红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J].安徽建筑, 2007,6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Abstract: the modern world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the safety and particularity, how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quality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and ensure safety, this requires construction team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 of strict control.

Keywords: high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间的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为了对空间的有效利用,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是,在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的同时,也不断传来关于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负面信息。加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与安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前期准备,会给工程后续的施工造成很大的影响。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将会导致后期工作面临的难度大,甚至不能正常施工。

(一)工程项目的实地考察

每个地方受地形,气候的影响不同,在施工前,施工方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实际考察,对当地的勘测取样,确保数据的正确性,通过检测确定基岩的厚度,地下含水层的深度,土层的厚度等,这些实际中的参数对高层建筑地基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些施工方对地址勘测不重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施工方要派遣专业的地址勘测人员进行勘测,从而确保工程参数的准确性,杜绝弄虚作假,编造数据。

(二) 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好的施工设计方案,能确保工程顺利进展。所以施工方要严把设计关,对高层建筑进行的施工都是按照总设计方案进行的。施工设计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如果是施工方内部指定,公司设计部门要不断的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中的每个细节都不要出现问题。施工设计方案可以聘用建筑设计院进行制定,这样可以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严格考证所聘用的设计方的资质。整体设计方案制定后,应该将设计图纸交由施工图审查机构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当存在问题时应该要求设计部门进行整改,消除违法建设和安全隐患,严格确保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二 高层建筑的施工关键点

(一) 材料选取,进度和养护的管理。

1.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建筑材料的质量,这就是高层建筑的强度控制。高层建筑的施工原材料的选择要严格把关,确保使用的建筑材料尤其是对混凝土和钢材的选用,符合建筑施工要求,杜绝收受红包采用劣质产品的现象。

2.建筑施工进度对建筑质量也有重要影响,通常施工企业会与投资方签订项目验收时间,这就给施工方带来一定的时间压力,如果工程时间紧迫,施工方往往会偷工减料,降低工程质量。所以工程项目要设计好时间,不过太过于匆促。

3.关于高层建筑应严格养护制度。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跟踪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养护的有效性。对大体积混凝土应有养护方案,应有专人负责,从主观意识上要对养护有足够的重视。养护方案中应从人员、水源、覆盖等多方面措施进行考虑,不漏细节。

(二)高层建筑测量控制是重点。

高层建筑测量是重点。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要把握好施工精度较难。在高层建筑中要注意过程线,轴线以及标高线,这“三线”的控制,确保垂直度、轴线和标高线的准确。建筑规模大,施工复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在施工中经常存在着移位或者误差的现象,要确保建筑的整体高度、长度和宽度满足要求。通常情况下垂直度要根据高层建筑的柱网的分布情况,将建筑物的四角边墙沿纵横向测设到一层转交边墙上,并进行标记,以此作为测量用的垂直度的标准。轴线通常使用经纬仪结合激光仪的方式进行获取。标高线可以在每层预设四个洞作为标高定位,其中对四个洞口标高自身的准确性要求提高,但由于实际施工中浇筑,加膜等原因会造成基准标高点不准确,这时可采用多层标高复核,使用水准仪进行抄平,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三) 高层建筑裂缝控制的方法。

通常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强度较高,很容易产生裂缝现象,水泥的热化作用,也会释放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变化,由于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作用,往往会产生裂缝现象。裂缝不仅使建筑物的美观受到影响,同时还对建筑物的整体的耐用性产生影响。为了避免产生裂缝,可以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尽量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量,同时可以掺杂适量的缓凝剂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三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一) 坚持安全管理六项基本原则,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贯彻实施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抓生产同时抓安全,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管理重在控制,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激励或者规定的手段,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按照预期完成建设任务,进制无故旷工、磨洋工的现象。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施工中,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并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四结束语

现代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采取合理科学的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做好预算、施工、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的对象是生产中涉及的所有的因素的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施工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施工中要时刻注意影响施工质量的各个隐患,对施工中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文5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项目进度;控制;策略;

目前国内房地产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国家近段时间在民生工程及环境改善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幅度投入给建筑施工领域创造了大量的机遇,同时随着建筑施工项目规模的日益变大、施工质量要求及技术难度的不断提升,施工项目管理领域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及项目进度控制是确保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

一、 建筑施工管理内容

(一)进度管理

任何项目,均有着其明确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对于建筑施工项目而言同样如此。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进度管理是其基本内容之一,对于项目是否能够获取预期的收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加强进度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任务。

(二)安全管理

项目安全管理,也就是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中,基于管理人员对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所展开的协调性管理活动。借助于在日常管理中所应用的安全管理及监督体系,全面控制施工项目中的安全管理活动,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安全、进而保证人身安全及项目目标的实现。

(三)质量管理

作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建筑行业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及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着主导力量的作用,同时建筑行业的质量对市民身心健康、经济发展质量及社会稳定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社会各界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对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然要求建筑施工管理中加强对建筑质量控制体系的管理,从而持续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四)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领域中现场作业技术是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方法,同样也是改善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效益的重要力量,因而只有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不断提升现场施工技术水平,才能够在施工作业中确保施工项目质量,保证施工安全。

二、 施工安全及进度控制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影响因素

在建筑施工作业中,项目进度及施工安全均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自然因素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气候、气温均是影响项目进度的主要因素。比如,建筑施工项目所处的外在环境相对比较恶劣,不利于施工项目作业的正常开展,必然会影响到项目预期进度计划的落实,从而造成项目进度拖延。如果缺乏详细、可行、完善的外在自然因素控制措施,还会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

对于项目安全控制,同样也受到项目外在自然因素的影响。因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了项目质量难以得以保障,自然也会影响到建筑施工作业人员及市民的身心安全。因而,在实际安全控制中不可忽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问题。

2、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影响建筑施工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是建筑项目作业环节中的主体,不管当前机械化程度多高,仍然无法缺乏人为的参与。另外,任何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及管理措施的落实,均需要由人来最终执行。

因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做出各项决策的准确性均难以脱离于现场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是否到位均也受到施工作业人员能力的影响。现场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高低,均会影响设计方案及工序优化方案的最终落地,从而影响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

3、管理因素

在建筑施工环节中,管理效率的高低影响了项目的成败,包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及安全控制等方方面面。很多人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只要掌握较高的作业技术或者使用合格的建筑原材料,就能够确保项目进度如期完成、确保项目安全控制符合相关标准,然而却忽视了项目管理因素对建筑施工管理的重大影响力量,最终导致项目延期或项目安全控制不到位,造成产生经济损失。

三、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及进度控制策略

(一)选择优质的建筑施工建设商

建筑施工建设商,是建筑施工作业的具体负责单位,对建筑施工的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建筑施工建设商是否符合规定资质、是否拥有较强的项目管控能力,对于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意义重大。因而,在建筑施工前应该加强对建筑施工建设商的筛选工作。

1、确认建筑施工建设商拥有符合规定的施工资质

诸多建筑施工进度及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缺乏对建筑施工建设商施工资质的确认,造成往往部分施工承包商在未拥有施工资质的情况下开展各项施工作业,自然难以保障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在预期计划下完成。

2、确认建筑施工建设商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

管理因素,在建筑施工项目中对项目进度及安全控制有着不小的影响,拥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对于建筑施工项目作用巨大。因而,在筛选建筑施工建设商时选择拥有更多经验丰富管理人员的建设商,更能确保项目进度及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二)选用优质的建筑原材料

部分建筑施工建设商为了能够大大地节省施工费用,在施工作业中可能会选用质量较差的建筑原材料,以次充好,造成建筑质量问题的产生,进而对施工进度及安全控制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而,在实际建筑施工建设要加强对建筑原材料的管控,严格禁止质量不过关的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另外,要加强对施工现场原材料的抽检管理,及时有效地发现所存在的材料问题,确保建筑施工质量,保障建筑施工进度及质量安全。

(三)加强对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归档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资料是否完整,对于项目进度及质量安全影响巨大。在诸多施工项目所出现的进度及质量安全问题中,均是由于在建筑施工环节中未能够正确落实建筑设计方案所引起的,应该加强对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归档管理。

1、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建筑施工设计方案文档的归档工作

建筑施工设计方案,对于施工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项目进度及质量安全意义重大。但是在部分建筑施工项目中,设计方案管理过于混乱,存在不同部门设计方案版本不一致、设计方案不完整等典型现象,严重影响项目进度及质量安全。在实际项目进度管理中应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建筑施工设计文档的归档工作。

2、做好建筑施工设计方案文档的交接工作

在建筑施工作业中,必然存在不同部门或者不同作业人员间工作交接,不仅仅需要完成工作内容的交接工作,还需要做好建筑施工设计方案的交接工作,确保后道作业部门或者作业内容理解、掌握施工设计方案。

(四)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工作

现场管理工作,处于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第一线,是最早发现及处理建筑施工项目中进度及质量安全问题的工作部门或工作人员。因而,在实际建筑施工管理中应该采取各项管理措施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力度,确保项目施工进度符合项目预期计划,项目质量符合施工项目相关规范。此外,在现场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努力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现场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孟甲.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J].房地产导刊,2015(2).

[2] 唐军.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施工进度控制[J].建筑・建材・装饰,2015(4).

建筑工地安全方案范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要点

城市化的发展,让我们的建筑更集约化,高层建筑就日益发展,高层建筑的发展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时代感,我们的生活每个角落都离不开空调,从居住的地方,到工作的环境,出行的地铁,购物的商场,学习的教室,娱乐休闲的场所,餐饮消费的酒店,都能看到空调的影子,正因为此,对高层建筑暖通空调的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新的建筑、新的使用功能对建筑设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暖通空调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暖通空调产业进入了黄金时期。因地制宜的合理选择能源资源,充分有效的用能,提高高层建筑用能系统的效率,合理设计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而同时尽可能减少对室外环境的负面影响,是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型

暖通空调系统种类繁多,但是基本原理都是相通的。其常见的几种类型是:全空气系统、空气一水系统和全水系统。另外还有:分散式供冷或供暖、热泵系统、热回收系统和蓄冷。全空气系统:在这类系统中,空调空间的所有要求(如加热、加湿、冷却及除湿等)都靠送风来满足。空气- 水系统:这类系统通常是用冷水带走空调空间的大多数显热负荷,而用空气提供通风以保证空气质量并带走由于空间的潜热负荷造成的湿气,当然空气也提供一些额外的显热冷却。全水系统:这类系统指那些具有风机一盘管、组合通风装置或重力循环式室内末端的系统,未调节的流通空气通过墙上的通风口送入或渗入。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许多建筑物空气调节要求,并且可灵活地应用在空调系统的改造中。

2.方案设计要统筹解决设计中的问题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问题是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不仅关系到高层建筑的室内环境参数能否满足使用要求,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工程投资、维护费用、舒适性、系统可靠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并影响到环境、建筑层高、建筑美观、机房面积等诸多指标参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案例因为在设计的时候没有通过科学的论证而仓促上马的工程,总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建设阶段发生了很多的失误和漏洞,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很难满足整体的功能需求,所以我们在确定一个工程方案的时候要考虑整体性,系统的考虑到每个细节,尤其是要统筹的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3.设计工作中的细节把握

3.1方案应吸收设备工种参加

现在有不少工程,在方案阶段只有建筑师埋头创造,不吸收设备工程师参加方案设计,结果建筑方案中选后设备空间没有考虑,造成设备设计很大困难。机房设在某一角落,风道拉得很远,既不经济也影响通风效果;进风口与排风口挤在一起,不合规定;管道夹层当机房使用,噪声、振动直接影响上、下客房,不但增加了消声减振的费用,还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要改变这一现实,要想适用、经济、美观地建造起现代化建筑,建筑师在方案阶段就吸收设备工程师参加设计实为当务之急。

3.2设计前对建筑物要了解清楚

每个建筑物都是不同的,再设计之初要求每个设计人员要对其有足够的了解,不能闭门造车,想当然的认为这样或者那样,很多设计漏洞都是因为我们的盲目造成的,没有经过实际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对一个建筑物没有从细节上掌控,就不可能给予系统的空调设计方案,我们不仅要有对目标建筑物进行足够了解的习惯,更应该有这样的职业操守。才能从实用,经济,美观三方面来对目标建筑物的暖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提出和修正。

4.可行性和可靠性问题

空调的主要功能就是调节空气温度这是对一个空调方案最起码的要求,所以我们要对目标建筑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和气候变化规律都有明确的认识,并对建筑物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有足够的数据分析,才能制定满足此建筑采暖和降温空调的要求。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如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对于温湿度等参数要求较高或比较特殊的工艺性暖通空调设计项目,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全年工况分析,以确保其在全年各种室外气象条件下的适应性。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

5.经济性比较问题

经济性是最受关注的指标之一,所以我们在提出暖通空调方案设计之初,就应该明确这一概念,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6.调节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通常是按接近全年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确定的,因此系统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如采用VAV空调系统和VRV变频空调系统的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写字楼和教学楼,设计方案应能适应其夜间不工作时的调节要求。

7.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