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策划范例6篇

乡村文化策划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1

关键词:镇村布局规划;新型城镇化;扬州市区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epening, the country area is undergoing drastic transformation. The country is unique, and ha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Rural development issue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new period, the work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undergoes new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overview of the past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in Jiangsu, this paper takes the case of the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of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 and think of the new round work in Jiangsu. Its preparation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 words:town and village system plan ; new-type urbanization ; Yangzhou urban district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3- 29(6)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土地利用等方面,中国乡村都经历了一个剧烈变动的转型过程[1]。2000年代中后期,在“城乡统筹”政策的引领下,农村地区开始了新一轮的乡村转型,并呈现出农民就业非农化程度高、外出务工时间长期化的趋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老龄化[2]和空心村[3]现象日渐凸显,传统的乡土社会正逐步消逝[4],引发了学界对乡村问题的持续关注。

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出现了“从关心城市到关心乡村问题”的宏观政策拐点[5]。随着中共十“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我国镇村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新型城镇化着重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开始从“城镇的单视角转向城镇和乡村协调发展的双视角”[6]。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工作的重点将更关注镇村发展,促使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农民市民化、致富有出路、乡愁有所寄、权益有保障”[6]。由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镇村布局规划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时代要求。

在上述背景下,江苏省于2014年开始推进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本文基于《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实践,对新时期下江苏省镇村规划编制的新探索进行总结,旨在为同类型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

2 江苏省历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离土不离乡”的苏南模式[7],到2000年代中期的“新农村建设”浪潮[8],再到近年来的“美好城乡建设”工程[9],江苏省关于镇村规划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发展,江苏省已开展了多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其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

(1)第一轮镇村布局规划(1995-1996年)

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村镇规划标准》和《江苏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开始展开关于镇村规划的实践探索。1995年以来,江苏省展开“两区”划定工作(基本农田保护区和村镇建设规划区),制定了中心村建设规划,并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建房需求,因地制宜进行实施[10]。此轮规划促进了农民集中居住建设,对发展镇村经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成效。然而,这轮规划仅在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庄才有条件组织实施,覆盖面并不广[11]。此外,规划中“中心村――基层村”的两级结构相对单一,对村庄特色保护的重视不足。

(2)第二轮镇村布局规划(2004-2006年)

2000年后,随着“城乡统筹”的提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江苏省全面启动镇村建设工程,并出台了《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试行)》指导镇村布局规划编制[12]。此轮规划致力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和土地集约利用,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13]。然而,由于当时省内镇村情况复杂,加之规划师对城乡统筹内涵的理解尚有差异,导致出现了规划编制任务指向、镇域规划形式主义严重、镇村规划特色缺乏、政策保障乏力等问题,规划可操作性不强[11][14]。因此,该轮镇村布局规划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3)第三轮镇村布局规划(2014-2016年)

2014年,为了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结构,提高镇村建设水平,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①,指导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这一轮规划更注重“发展”的村庄,充分尊重农民和乡镇发展意愿,同时更重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调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再出现以往镇村建设中不符合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本文将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实证案例,总结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实践经验,作为发达地区的江苏经验将对全国其他地区的镇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3 规划区概况

3.1 扬州市区镇村现状分析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北沿岸。作为长三角核心区北翼中心城市,扬州市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扎实,镇村发展态势良好。《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确定的规划区范围内、中心城区地区的21个镇(街道)(图1),共涉及到326个行政村,5492个自然村庄。规划区内村庄数量庞大,布局离散而不均质。此外,规划区内地理环境多样,不同地形地貌下形成的村庄空间呈现出不同特征,区域差异明显。

3.2 扬州市上轮镇村布局规划检讨

2005年,在江苏省《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件的指导下,扬州市邗江区和江都区(原江都市)分别编制完成了首轮镇村布局规划。此轮规划旨在引导“四个集中”,提出将扬州郊区范围内7573个自然村庄按照不同类型调整至951个规划居民点,村庄撤并比例高达87.4%。

该规划自实施以来,对扬州市区镇村体系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村庄数量大幅减少,建设用地得到节约,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初见成效,相关配套政策也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该规划在实施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首先,规划提出的村庄撤并力度过大,操作相对困难;其次,缺乏对乡土特色的重视,部分历史建筑、街道随着村庄撤并逐渐消失;第三,由于政策制度尚不健全,未能充分考虑区域差异,给部分确有建房需求的农民带来生活上的困难。该规划的经验与教训为新一轮规划的编制提供了诸多启示。

2014年,扬州开展了新时期背景下的最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通过对上轮规划的总结和反思,新版规划针对新时期镇村发展的要求,在规划思路、方法、内容和技术上做出了许多新的探索和转变,旨在编制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农民发展意愿、可操作性强的镇村布局规划,进一步引导扬州城乡一体化发展。

4 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编制的探索

随着江苏省新一轮的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展开,《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在相关政策指导下,从探索自下而上规划模式、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和确立村庄分类体系3个方面对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和创新。

4.1 探索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

就江苏省而言,无论是20世纪末“中心村”的大规模建设,还是21世纪初的“新农村”规划,以往的镇村规划均由中央政府推动,采取“自上而下”的编制路线。然而,由于“自上而下”的镇村规划模式不能全面反映基层政府和农民对村庄的建设意愿,落实难度较大;同时因为征地拆迁等原因,较易引发各类纠纷、冲突和[15]。通过对“自上而下”规划模式不足的反思,江苏省本轮规划采取“村级酝酿,乡镇统筹,市县批准,省厅备案”的编制流程[16],在规划过程中强调由村级组织自下而上进行“民主规划”,旨在编制一个符合村庄自主发展意愿的新规划。

总体来说,规划编制工作经历了“自上而下指引――自下而上酝酿――各层级互动”的过程(图2)。在规划编制的前期阶段,依据现场调研、问卷调查和各乡镇访谈的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差别化的发展意见和指引,形成了《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纲要》,以此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纲领指导规划工作展开。首先,由各行政村结合自身村庄发展实际,向镇政府上报重点村、特色村和一般村的规划布点意愿。随后,镇政府对各村上报的规划意愿进行统筹安排,完善本镇村庄布点规划,并将结果进一步上报扬州市政府。此后,规划局对各镇上报结果进行二次校核和统筹,拟定初步规划结果,与各区、乡镇政府进行充分的意见征询和沟通,逐步完善规划布点安排,确定最终的规划结果,并上报给省厅备案。

“自下而上”模式的探索,使规划编制更符合各村庄、街镇的自身实际和发展意愿。与此同时,规划师的角色从单一的规划“制定者”转换为“指导者”和“把关者”,促使了规划从“精英规划”向“民主规划”的转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个层面的良性互动,使得规划编制在关注公众决策的同时更趋科学合理。通过规划的编制可以看到,当代规划已经进入公共政策范式领域,规划民主变革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新时期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应更多着眼于规划的“社会性”,通过集合“乡村社区”的不同利益方,催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奋发有为、造福桑梓”的强大内生力量,有助于引领乡村规划从他组织走向自组织。

4.2 厘清半城市化地区村庄发展规律

本规划的覆盖范围位于扬州市城市郊区,城乡联系密切、流动频繁,具有典型的“半城市化”地区特征。规划从理论研究入手,以田野调查为依托,通过配额抽样和便捷抽样,对扬州市城郊地区城镇化趋势和农民迁居意愿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半城市化地区城乡流动的现状和特征。通过问卷分析可以看到,扬州城郊地区正发生着剧烈的乡村变迁过程,呈现出如下规律。

4.2.1 镇村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本次规划区内的21个街镇的地理条件多样,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迥异,镇村发展的地域性差异较为鲜明。为避免再次形成“一刀切”式的政策,规划通过校核各镇村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与主城区关系特征,将规划区范围划分为滨江开发型、都市近郊型、都市远郊型和跨界发展型等四种类型。在滨江开发型地区,工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农民就地城镇化特征明显。规划提出在这一地区严控农民建房,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在都市近郊区,由于过去政策严禁一切村庄建设行为,许多危旧房屋也未能进行改造。规划指出在这一地区政策制定要“有堵有疏”,允许有建房需求农民在规划定的区域内新建房屋;同时进一步扩大镇区农民集居点建设。在都市远郊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因此规划要求在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同时,鼓励农民向镇区集中;同时顺应建房潮流,在远离镇区的农村地域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以保证耕作半径。而在跨界发展型地区,规划引导这一地区镇村与泰州进行积极的跨界融合,协调城乡发展。

综上所述,规划综合考虑规划区地域差异,在明确各政策分区特征及现状问题的基础上,为各分区制定差异化政策与相应措施,引导镇村因地制宜、健康发展。

4.2.2 乡村衰退现象开始出现

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迁移,规划区内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乡村衰退现象开始显现。通过问卷分析发现,有38.3%的务工农民长期居住在城镇地区,且部分受访者表示,其家人也会随同进入城镇居住。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村庄内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村庄“空心化”趋势开始凸显。与此同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比重增加,城郊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变化。在问卷调查尽量选择年轻人的情况下,受访对象年龄仍偏向“老龄化”,六十岁以上受访者比例达37%。由此可见,扬州市城郊地区的农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其中,远郊地区由于建房时间更为久远,房屋相对破败,乡村衰退现象更为突出。

针对村庄衰退这一现象,规划一方面提出推动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夯实镇村发展的经济基础,引导村民就近就业。另一方面,规划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的过程中强调“均等供给,按需配置”,避免过程性浪费。此外,规划通过政策制定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通过集中安置改善衰退村庄居民生活条件。

4.2.3 农民集中居住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由于对农村建设管控不足,我国农村建房普遍较为粗放。为推动土地集约利用、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扬州市近年来积极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工作,到2014年末规划区范围内共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38个。从问卷调查数据看,有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集中居住。其中,有63.6%的受访者表示原意进入镇区集中居民点居住,以享受镇区便利的生活条件和良好的公共服务;另有36.3%的受访者由于乡土情结等原因,更倾向于在本村集中。

基于此,规划梳理总结出了一系列值得推广的农民集中居住模式。第一种是政府推动建设模式,是指上级政府颁布相关政策后,由镇级政府出台符合农民利益的具体拆迁补偿安置措施,引导农民迁入集中安置区。在此过程中,政府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向农民出售集中居住区住房,让农民切实感受实惠。第二种是项目推动模式,是指通过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沿线的农民迁入规划安置区集中居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先建后拆,边建边谈”的方式引导拆迁农民迁入集中区。第三种则是村集体自发建设模式。由于部分村集体经济实力较强,农民也有集中居住的意愿,辅以上级政策的支持,使农民集中居住工作易于进行。以上三种模式具有较强普适性,可对此类农民集中区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规划通过调研分析,立足半城市化地区特征,厘清了规划区村庄发展规律,并将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依据,提出切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措施,构建因地制定的政策指引,保障规划有效落实。

4.3 确立村庄分类发展体系

江苏省在针对本轮镇村布局规划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①中,对村庄分类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次规划依据上述政策规定,综合考虑扬州市各乡镇的发展情况,构建了“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三级村庄结构体系(图3)。基于此,规划综合考虑各村自身条件和发展现状,依据生态保护和基本农田保护的需要,从区位条件、村庄规模、文化属性、村庄环境、公共及基础设施、产业特色、农业生产方式、周边资源条件等8个方面提出村庄分类原则,引导村庄正确把握自身定位,确保规划合理性。

依据各政策分区要求和村庄分类原则,结合各镇发展实际,本次规划共划定重点村312个,特色村23个,一般村4367个。其中,重点村的确定主要依据各行政村和各乡镇自主酝酿的名录,并由规划人员依据村庄分类原则进行校核,得出最终结果;特色村的确定既参考了各行政村、乡镇自主上报选点,又根据规划人员进行的实地调研踏勘结果,进行专家打分并确定最终特色村名录。

同时,规划还对不同类型的村庄做出具体发展指引,引导重点村通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成为城镇服务乡村地区延伸的中心节点,发展为“康居村庄”;引导特色村通过依托自身特点、强化特色产业发展、营造特色村庄空间格局,发展为“美丽乡村”;此外,引导一般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达到“整洁村庄”的要求[16]。“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结构体系,能有效引导村庄差别化发展,在切实带动基础良好、特色鲜明的村庄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村庄演变的规律。

5 结论

在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地域的转型与重构正不断深化,镇村规划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从江苏省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实践中可以发现,新时期下镇村布局规划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充分尊重基层组织及农民对村庄发展的实际需求和意愿,通过“自下而上”的规划模式,鼓励村镇自治和公众决策,避免不符农民意愿的“大拆大建”和强推农民上楼的现象出现,确保规划科学可行。其次,规划编制要立足理论研究,准确把握镇村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厘清镇村发展趋势,其结果将成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参考和依托。第三,规划通过构建“重点村――特色村――一般村”的村庄布局体系,一方面,选择自身条件优良、富有挖掘潜力、发展特色鲜明的村庄,制定针对性的发展指引措施;另一方面,对一般村庄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指引,充分尊重村庄发展规律,引导镇村良性发展,进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注释:

①《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

参考文献:

[1]张京祥,申明锐,赵晨. 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05):1-7.

[2]王爱华. 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困境与出路――基于城镇化视角的再审视[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2):91-96.

[3]薛力.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城市规划,2001,(06):8-13.

[4]罗小龙,田冬,杨效忠.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出地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对山西省中部地区的实证研究[J]. 地理科学,2012,(10):1209-1213.

[5]陈昭,王红扬.“城乡一元”猜想与乡村规划新思路:2个案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08):94-99.

[6]张a,赵毅. 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的镇村布局规划思考[J]. 江苏城市规划,2015,(01):6-13.

[7]费孝通. 苏南乡村发展的新趋势[J]. 中国乡镇企业,1999,(11):4-6.

[8]游惠,吴静,陈枝. 城镇化背景下推进江苏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28-31.

[9]周岚. 乡村规划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江苏实践的专业思考[J]. 国际城市规划,2014,(12):1-7.

[10]赵锦新. 总理对江苏“两区”划定工作给予肯定[J]. 城市规划通讯,1997,(07):1.

[11]姚秀利.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村庄规划编制的回顾与展望[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9.

[12]赵虎, 王兴平.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规划师,2008(10):10-13.

[13]陈小卉. 城乡空间统筹规划探索――以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为例[C].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5:6.

[14]罗小龙,田冬,孙浩浩,龚福海. 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12,(06).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2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村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6)02-0070-006

一、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成效

2015年,上海市各级政府加快制定配套政策,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基层工作,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经调研发现,与往年相比,2015年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系统性明显增强,领域也进一步拓宽,突出表现为“六大成效、三大特征”。

(一)推进情况

一年来,上海市政府将《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落实为重点工作,市相关委办局抓紧出台配套政策,区县政府加快对接逐渐形成实施方案,各基层政府紧跟发展步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具体表现在:1.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工作方案,各牵头部门对10个方面、36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相关区县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或协调推进小组,一些区还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市政府专门成立督促和协调小组。目前,上海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镇村规划体系编制、发展现代农业和养殖业、农村生态环境整治等多个维度,建立了不断完善的政策体系。2.区县政府加快对接。金山、嘉定等区政府抓紧对接市级政策文件,将“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2015年的重点工作,明确具体任务和责任单位。基层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政府城乡一体化工作有序推进,力度比往年明显加大,加上区级单位的一些骨干力量下沉到基层政府,基层政府推进工作的成效也比往年显著。

(二)取得六大成效

2015年,上海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基本达到政策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主要取得了“六大成效”:1.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得到健全。统领上海未来几年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顶层设计方案已经出台,17项配套文件加快推出,引领乡村发展的规划和试点加快推进,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形成。2.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效益明显提升。科技研发支持农业发展力度增强,农业创新转型发展态势凸显,全市正在谋划整编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关于上海自贸区扩区后支持浦东新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正在引领农业扩大对外开放。3.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已经形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拆违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突出。4.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加快均等化。教育资源加快向乡村倾斜,相关部门正在农村低保、城乡救助、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方面探索建立全市基本统一的标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即将实现统一。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取得进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进展迅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推进,松江等区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正在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6.农村社会管理和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依托“智联城”和O2O模式,提升网格化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网格化综合管理向镇区和农村地区覆盖。流动人口调控力度加大,管理效果明显,人口调控和管理服务进一步加强。

(三)呈现三大特征

总体而言,2015年上海城乡一体化工作呈现出“三快,四慢,三强”三大特征。1.“三快”,政策出台快、规划编制快、单点突破快。“1+21”项政策文件已出台“1+17”项;引领城乡发展的规划已覆盖大部分乡村,尤其是美丽乡村规划编制迅速;城乡发展一体化已在医疗保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拆违等方面实现突破。2.“四慢”,统筹协调慢、资源倾斜慢、结构调整慢、制度改革慢。一些重要领域涉及多个部门,配套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相对较慢;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面临着资源缺乏和资源培育周期较长的双重压力,导致资源倾斜相对较慢;受历史、成本以及政府角色等因素制约,整体农业结构转型相对较慢;农村土地等制度改革涉及利益方较多,覆盖面较大,在国家尚未形成明确改革思路的情况下,必须稳妥推进、审慎推进。3.“三强”,推进力度强、基层权力强、环境整治强。调研发现,涉及农村地区的区县都将城乡一体化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推进力度明显增强;政府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现象明显,加上“强镇扩权”,基层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拆违”成为农村地区环境整治的一大亮点,力度和督查明显加强。

二、上海城乡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虽在农业发展、社会保障、乡村拆违、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等方面实现阶段性突破,但是,基层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重点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一)镇村建设有待优化

1.镇村规划较为薄弱。原有新市镇总体规划并未及时修编,时效性较差;规划类型较多,批复时限不一,缺乏整合统筹。城镇功能定位有待提升。各区规划推进了新市镇和非建制镇建设,调研发现,有些乡镇虽然建设了大量农民集中居住区,但商业配套、公共配套严重不足,规划档次偏低,很难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2.商业配套有待加强。一些乡镇的商业设施主要为老市镇的零星商业,多以个体经营户为主,在业态布局、商业品质、合规经营等方面都比较落后。管理单元有待夯实。各镇普遍认为镇村社会治理基础较为薄弱,警务力量、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力量不足,公共服务供给和社会治理创新面临挑战。

(二)产业升级缺乏后劲

1.农业结构调整有待突破。缺少相关的农业布局规划和扶持政策引导农业种植从分散种植向标准园建设集中;农业结构产业链、价值链延伸缺乏相应的政策渠道;吸引本地年轻人务农种地的机制没有形成。2.农业附加值有待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比较落后,附加值较低,农村造血功能不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3.村集体经济增长后劲有待增强。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单一,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加之现行的动迁政策是货币补偿,很难再取得土地指标用于发展集体经济。4.纯农地区发展支持力度仍需加强。市级财政支农政策较为分散,补贴资金较为分散影响使用效率,支持纯农地区发展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扶持政策,支持力度仍需加强。

(三)环境整治有待深化

1.农村水管网建设与管理养护不足。农村地区供水管网普遍存在管网陈旧、老化、管径偏小、管材较差、漏失率高等情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尚未建立,生产、生活、畜牧业污水直排河道现象较严重。2.河道整治工程实施面临较大财政压力。由于水系复杂,受过境区域通干线割断等,河道整治面临多重瓶颈,因镇级财政压力过大,部分水利建设项目进度严重迟缓甚至被消项。3.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和堆积逐年增加,组成也日益复杂,一些农村缺少固定的垃圾桶放置点,个别村只设有敞开式垃圾堆放点,并且未能及时清洗显得脏乱。

(四)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1.道路养护压力大。农村道路交通流量呈现急速增长,但农村公路养护力量较为薄弱,养护意识不强,损坏的道路、桥梁常常得不到及时维修,农村公路道路养护和管理日益紧张繁忙。2.公用事业供需尚不匹配。随着大量外地来沪劳动人员入住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现了农村电压偏低、用电量超负荷经常跳闸,自来水管径细出水量偏小等问题。一些村庄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公交线路缺乏,给留守老人生活带来极大不便。随着青年一代迁出,目前乡镇以老年人和外来打工者为主,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使得部分商业设施逐渐萎缩。

(五)公共服务缺口较大

1.公共服务供需失衡依然明显。卫生服务难以按要求提高数量质量;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日益突出;文体配套设施尚难满足群众需求。2.公共服务服务质量有待提升。受人才等因素制约,郊区学校、社区卫生中心等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等软实力与中心城存在较大差距。差异化配置明显不够。各镇空间区位、发展阶段、功能特色各不相同,外来人口控制力度、本地居民需求升级情况各不相同,这对各镇村的公共服务差异化配置提出了结构性的差异化要求。

(六)产权改革推进较慢

农龄计算面临难题。按照产权制度改革操作要求,资产的量化分配,以农龄为依据或农龄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但各村情况不一,农龄计算面临情况较为复杂。适合量化资产及村委会财务收支平衡面临矛盾。部分村适合量化的资产很少,需要财政支持。产权制度改革后,如果财政不加大对薄弱村委会经费扶持力度,较大一部分村很难做到收支平衡。

三、制约上海城乡一体化推进的原因

制约推进工作的因素主要包括:体制、机制、资金、要素、生态、政策、人员等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中,资金保障不力、政策扶持不够以及体制机制制约是当前表现最为突出的原因。

(一)体制机制上,部门联动不足

部门联动尚有待加强。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在农民建房、河道、高压电网等布局方面(如要拓宽道路),就遇到困难,需要相关部门配合协调,特别是电力、水务部门的支持。目前,相当部分土地由外来务农人员租赁种植,土地种植租赁期满,外来务农人员不肯交还土地,还要高额的补偿,收回外来务农人员手中的土地需要多个部门配合。

(二)资金平衡上,造血功能薄弱

土地成本收入倒挂。动迁成本、劳动力安置费用、土地规费支出、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逐年上涨,但土地出让收入价格变动不大,工业用地出让收入不能弥补开发支出。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乡镇集体自身的经营性收入较少,主要为房租,收入来源单一,自身造血功能差,大部分开发建设资金依赖于外部融资,且主要为银行借款,融资期限与土地成本回收期不匹配,加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受限制,乡镇融资更加困难。公共服务支出压力增大。各村支出当中村集体要承担较大一块创建、卫生等社会公共服务支出,支出压力较大。

(三)要素制约上,土地生态弱化

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土地空间瓶颈。可开发地块“体量小、分布散、成本高、周期长”,这对乡镇产业结构调整、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比如,宝山区境内有宝钢、石洞口电厂等特大型生产企业,月浦是该地区降尘、通噪等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过境交通的大量通行,客货混行局面严重,既进一步增大了交通压力,也带来了明显的扬尘、汽车尾气污染。

(四)政策扶持上,力度精度不够

支持力度不够。纯农地区发展支持力度仍需加强,补贴资金较为分散影响使用效率,村庄平移的补偿面积问题也需要政策支持。目前政策补贴扶持力度并不足以吸引优质的专业人才,公共卫生、普通教师、文化体育、养老等专业人才配置不足。支农政策系统性不强。市级财政支农政策较为分散,支持纯农地区发展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扶持政策,且支持力度仍需加强。适应性不足。195、198地块转型功能适应性不够,政策规定的用地导向适应性不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各镇反映宅基地制度面临问题较多,宅基地退出机制较为单一,政策不够灵活,推进难度较大。

(五)人员支撑上,队伍老化明显

编制缩减。部分区在撤镇时,将原各镇的农科站、农机站、兽医站、林业站等站所撤并,建立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现为农业服务中心),撤并后部分功能仍在,但人员编制大大压缩,森林、绿化、农机的工作量成倍增长,人员存在结构性不足。人员老化。乡村专业人才老化较为突出,退休返聘人员占比较大,学历参差不齐,对信息化技术运用掌握困难,导致开展工作越来越难。招聘困难。由于的工资较低、社会地位较低,乡镇虽有人才需求,但前来应聘的人员不多,选择余地较小。本地青年从事农业生产少。由于相对于第二、第三产业来说,农业效益不高,青年人才基本不选择务农或者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工作,目前从事农业生产者(包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普遍偏大。

(六)利益协调上,各村诉求不一

各村差异大,利益协调难度大。以嘉定区的农龄计算为例,有的村倾向于将农龄计算到2010年底为止,有的村倾向于延后继续计算农龄;有的村征地或土地换保障时间前后跨度不大,倾向于完全以农龄为依据进行量化,有的村征地或土地换保障时间前后跨度较大,村民之间农龄差距较大,倾向于不完全以农龄为依据进行量化。村级资产完全按照农龄进行量化,很难操作,需要以农龄为主结合其他方式,具体如何结合需要相关村民协商确定。

四、加快推进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当前,上海要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城乡发展一体化各项政策,进一步统筹谋划好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推进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稳妥实施农村各项改革,重点解决好纯农地区和经济薄弱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工作协调、督查专项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能落地、见实效,推动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一)优化推进思路,强化衔接统筹

以“优思路”为核心,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加强各级政府部门政策的有序衔接。围绕城乡一体化推进工作涉及的人、财、物环节,优化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政策衔接机制,创新各项工作的推进机制,形成政策一插到底、一步到位,避免在推进中政策的力度打折扣,政策的时效性被削弱。注重不同配套政策交叉领域的统筹。要聚焦这些政策推进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排出推进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列明时间表,强化问题导向,弱化部门分工,形成协同、有效的政策合力。凸显区县政府的政策整合平台作用。要依托区县政府的平台作用,区县政府也要充分发挥政策的统筹整合功能,在区政府内部实现各类政策的统筹协调,对资金、人才、物资统一调配,减轻镇级政府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政策的精准度。提升镇村政府的统筹实施主体功能。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充分发挥镇村级政府的实施主体功能,赋予基层政府更多的管理权限,将农业、水利、交通、土地等条线政策转为块上的综合政策来落实。

(二)注重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

以“强规划”为重点,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持续推进规划向村镇覆盖。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力争实现规划对农村土地的全覆盖,充分发挥规划对村镇,尤其是一些薄弱村镇的引领作用。扎实推动城乡地区多规合一。抓住“多规融合”契机,积极开展多规融合试点,在镇级层面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有效衔接,加强乡镇地区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工作的有机衔接,强化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公共项目的对接和空间协调,努力实现空间规划管理“一张图”,构筑村镇“多规融合”体系。积极探索乡镇特殊地区规划落实。围绕乡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性重点问题,启动规划试点,实施规划试验突破瓶颈制约。也要在特殊的乡镇地区加强探索,做实郊野单元规划,积极组织编制村庄布点规划,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规划。

(三)因地制宜推动,激发基层活力

以“明差异”为基础,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实施差别化的政策安排。支持区县政府在落实政策中探索差异化的实施方案,适当考虑全市不同地区如城市化地区(邻近中心城和新城的镇)、半城市化地区(远郊独立大镇)和纯农地区(远郊农业型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出台针对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对社会保障等领域可建立市级统一制定建设和管理标准,对集体经济体制改革要,通过差别化的安置和补偿政策设计提供多样化选择,对社会治理要根据外来人口规模和趋势采取精准管理等。要重视对农村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补贴扶持力度。要关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求重心从基础设施建设向公共资源倾斜的趋势,领会最新的国家政策精神,出台相应的细化政策或具体操作细则,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制定探索试验的支持政策,政策要保持延续性,对一些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要及时优化、调整或终止。

(四)强化部门联动,破解发展瓶颈

以“促联动”为抓手,引导多部门的联动管理、联合执法、联合支持,形成推进合力。强化多部门联合执法。在社会治理、环境污染、集体资产出租收回等重点环节,要建立以分管部门牵头,相关执法部门参与的联合治理小组,联动破解瓶颈问题。引导多部门的联动管理。要建立联动机制,尤其是在人口管理、产业转型、土地置换等相互关联的工作中引导部门打破职责分工,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重点问题、瓶颈问题实施联合管理。引导多部门联合支持。要引导多个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对农村地区特色产品、特色资源、特色项目、特殊企业的扶持,对农村旅游的开发、接待房用地指标上给予正面支持。

(五)建立长效机制,注重政策优化

以“重长效”贯穿工作始末,形成“工作跟踪—发展评估—政策优化”良性循环长效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工作跟踪机制。建立健全推进计划年度评价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建立以区县、乡镇为主体的工作推进跟踪机制,对资金等的使用情况建立定期监测和评估工作机制,在工作跟踪中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加大绩效考核,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效推进。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评估机制。在上海市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建立的上海城乡发展一体化监测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十三五”的新要求、新形势,建立开放且覆盖全市范围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标监测评价体系;引导市、区县政府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第三方的评估机制,分季度、分年进行发展成效评估,形成完整的“制定—跟踪—评估—优化”的动态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政策优化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政策优化机制。形成“每年一跟踪,三年一微调,五年一大调整”政策优化机制,及时把跟踪反映的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指导相关部门及时调整优化政策,确保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2015.3.

[2]上海市规划院.上海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跟踪研究[R].2015.9.

[3]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关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若干意见》情况的汇报,2015.7

[4]上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完成率达85.3%.上海统计报告,2015.11.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3

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

乡村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当前,我国35%的幼儿园、35%的初中和66%的小学在乡村。长期以来,数百万乡村教师坚守在最边远、最偏僻、最贫困的地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支撑起了乡村教育的一片蓝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让每个乡村孩子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两基”攻坚目标的顺利实现,乡村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但是广大人民群众对通过接受良好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发展后劲、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更好服务社会的愿望更加迫切,“上好学”、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乡村教师整体素质,是让乡村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样有质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发展乡村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没有乡村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教育,关键在教师。教育现代化不仅要实现硬件条件的现代化,更要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乡村教师强,则乡村教育强;乡村教育强,则中国教育强。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保证乡村与全国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减贫脱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治贫先重教,扶贫先启智。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广大乡村教师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还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先进文化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使命。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白人”,是防止乡村衰落与“空心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培养更多社会急需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支撑。当前,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归根结底要靠人才。我国有数千万乡村孩子,他们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把乡村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转变为人才资源强国,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人才和智力保证的重要支撑。

二、近年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发表重要讲话,就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强调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2014年12月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2015年9月9日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的回信时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希望广大教师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总理2013年9月9日在看望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师生时强调,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特别是到农村、边远贫困地区从教;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9月8日在接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优秀乡村教师代表时指出,乡村教师无怨无悔的坚持和付出,使知识的甘露遍泽祖国的每个角落,这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举,要使广大执教农村的教师受尊重、有回报、得发展。刘延东副总理2013年9月9日在接见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时强调,要依法维护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地位与合法权益,落实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2015年9月10日在看望自治区昌都市中小学教师代表时强调,要一如既往地关心教师尤其是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让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在全社会更有光彩、更有地位、更有吸引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近些年来在稳定和扩大规模、提高待遇水平、加强培养培训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举措,为乡村教师办了很多大事实事好事,乡村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乡村教育事业焕发了生机活力。

抓培养补充,吸引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一是大力实施特岗计划。特岗计划自2006年启动至今,累计招聘约50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1000多个县30000多所农村学校,服务期满特岗教师留任率超过90%。据最新统计,目前在岗的特岗教师(2012年至2014年入岗)18.4万人,其中到县以下(不含县)学校任教17.1万人,占92.6%;到村小、教学点任教4.5万人,占24.7%。在中央政策的示范引领下,各省市积极推进地方特岗计划,招聘录用数万名地方特岗教师补充到农村学校。特岗计划已经成为中西部省份补充乡村教师的重要渠道,极大改善了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素质。二是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2007年国务院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在中央政策的示范引领下,目前全国有24个省份采取在学免费、学费返还等方式,实行地方师范生免费教育,每年约有3.4万名师范生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通过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吸引了一批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为基层学校特别是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了一批高素质教师。

抓待遇改善,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为改善连片特困地区乡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待遇,经国务院同意,2013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按照“地方自主实施、中央综合奖补”的原则,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2013年9月至今,中央财政下达综合奖励补助资金43.92亿元,惠及22个省份604个连片特困地区县的94.9万名乡村教师。其中补助标准较高的湖南泸溪、凤凰等地,最高标准达1400元,部分地区出现了城镇教师争相到乡村学校任教的可喜局面。2015年,该项政策将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99个县全覆盖,惠及118万乡村教师。这一政策推动了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教师待遇,对于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调动广大乡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抓交流轮岗,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一是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教师校长补充配备,2014年8月,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有关政策文件,全面推进各地实施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流动。力争用3―5年时间,实现这一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区)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并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截至目前,全国有19个省(区、市)出台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政策文件,交流轮岗改革正由点到面迅速推开。同时,教育部组织首批19个示范区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尽快破解制度瓶颈,为教师交流轮岗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探索推进中西部农村偏远地区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2012年启动,截至2014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4个省份,设置支教点3521个。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近1.9亿元,招募高素质的志愿者7081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乡村幼儿园教师缺口,解决了部分边远地区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

抓编制统一,保证乡村学校开设国家规定课程。为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4年,印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城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农村、县镇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学生规模较小的村小和教学点,按照“生师比”与“班师比”相结合的办法核定编制,确保基本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特别是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技术等课程,以保障当地教育需要。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山西、辽宁、上海、福建、山东、青海、新疆等省份实行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其余各省份编办、教育部门、财政部门正在按照文件精神,研究具体实施办法。

抓持续发展,提高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一是扩大实施“国培计划”。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国培计划”,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为宗旨,以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为重点,开展大规模专项培训。到2014年,培训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700多万人次,完成了对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的一轮培训。一大批乡村教师走出大山、走出乡村,更新了观念,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对“国培计划”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称其为中西部教育事业做了一件大好事。二是全面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该工程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大举措,计划到2017年完成对1000多万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一轮培训,全面提升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2014年共培训乡村教师约40万人。三是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政策向乡村倾斜。2008年开展试点以来,除外,全国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6个地级市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和办法评聘中小学正高级教师806人,其中县及以下农村学校教师有240多人,约占总数的30%。2015年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推开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强调将分设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为初、中、高级;修订评价标准,注重师德、实绩和实践经历,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并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倾斜。

三、开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

在肯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受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当前乡村教师队伍仍然面临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去年教师节以来,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启动研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4年12月26日,刘延东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14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计划》。2015年4月1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该《计划》。2015年6月1日,国办正式印发该《计划》。

制定实施《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大力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计划》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打组合拳,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做到支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补强成效精准,通过实施八方面政策举措,为广大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学校解决后顾之忧,让广大乡村教师切实感受到乡村教育温暖、踏实而有尊严的未来,到2017年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畅通源头活水,让乡村教师下得去。补充难、补充质量不高,是乡村教师队伍长期以来面临的“老大难”问题。《计划》紧紧抓住这一问题,提出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三方面政策举措,激活乡村教师补充配备的源头活水。一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吸引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建立“省级统筹、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严格用人标准程序,提高乡村教师入职门槛,从源头上保证乡村教师质量。扩大特岗计划覆盖面,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省贫县列入支持范围,加大向村小、教学点的支持力度,使特岗计划成为中西部乡村教师补充的主渠道。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不仅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而且解决薄弱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二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推进“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破解影响交流轮岗的瓶颈问题。三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为乡村教师补充留下空间。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乡村学校编制,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推动编制配备向乡村学校倾斜。严禁“有编不补”、长期使用临聘人员,严禁占用或变相占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提高地位待遇,让乡村教师留得住。长期以来,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计划》提出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两方面政策举措,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待遇,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任教、安心从教。一是提高生活待遇,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让每一位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依法依规保障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重大疾病救助等。二是建立荣誉表彰制度,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突出“长期坚守”,首次建立专门面向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制度,由国家、省、县分别对乡村学校从教30年、20年、1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或给予鼓励。

提升素质能力,让乡村教师教得好。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计划》提出了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三方面政策举措,努力提升乡村教师素质能力。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发挥以德化人的教化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党建工作,适度加大发展党员力度。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二是职称(职务)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研究完善针对乡村教师的职称(职务)评聘条件和程序办法,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的刚性要求,注重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素质能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明确乡村教师校长培训目标,到2020年完成全员360学时培训。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和支持全员培训,市、县政府履行实施主体责任。明确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整合高等学校、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优质资源,建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明确改革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校长培训。

四、切实让《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地生根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因此我们要多措并举,加大工作力度,切实让《计划》落地生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是实施的责任主体,相关支持政策不仅要在省市县具体化,还要往下更具体化,并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促使扶持政策公开化。各省(区、市)要于2015年年底前,将本省(区、市)的实施办法报教育部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提倡因地制宜。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立足省情、市情、县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切实摸清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基本状况,准确把握当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政策诉求,把准支持重点,提出有针对性、差别化的推进举措,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三是加强经费保障。中央财政将通过相关政策和资金渠道,重点支持中西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要把资金和投入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不要在锦上添花的事上浪费资源。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国家有关部门将组织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对计划实施不到位、成效不明显的,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同时地方教育督导机构要加强专项督导,及时向社会公布督导情况。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确保计划各项举措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计划》出台后,教育部通过召开新闻会、协调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组织专家撰写文章等,阐释《计划》背景意义,解读《计划》政策举措。研究制定相关部门分工方案,明确了任务责任分工表,制作了工作台账。举办高级研究班,对《计划》落实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通过实地调研和集中调研的方式,分赴有关省份了解推进《计划》实施办法的制定工作。

各地抓紧行动,加快推进,当前特别围绕《计划》实施办法的制定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快进展。截至目前,湖北、贵州已经正式印发了实施办法,其他各地也都形成了实施办法初稿,提出了很多有亮点的创新举措。例如,贵州省建立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选拔、任命、培养、考核乡村学校校长制度;每年重点遴选培育10名乡村教育家和300名乡村名师。湖北省对师范生从原来按专业系数1.0生均拨款,提高到按2.0系数拨款;按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总数15%的比例进行省级补助。湖南省拟改革免费师范生制度,由“县来县去”,改为“县来乡去”“乡来乡去”“乡来点去”。云南省拟在全省实施每人每月500元乡镇工作津贴的基础上,对连片特困地区的乡村教师,按照每人每年不低于1万元的标准,根据艰苦边远程度进行补助,省级财政对实施“500+X”差别化政策的县市进行综合奖补等。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现状 对策

Summar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of Weifang City,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in Weifang Cit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Rur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发展很快。潍坊市乡村旅游兴起时间不长,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此,笔者尝试结合实际提出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潍坊市寻找科学合理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和科学发展,同时也供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参考。

1、潍坊农村旅游现状

1.1现状

2009年,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整合了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大环境,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以民俗旅游为龙头,规划培育了一批乡村民俗游、乡村休闲娱乐游、乡村田园风光游、节会文化观光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了潍坊的旅游内涵和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但仍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普遍规模较小,旅游产品的层次有待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资源人工化倾向严重;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缺乏规范管理,营销宣传不到位;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效应差;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乡村旅游资源缺乏区域共享机制等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2.1统一规划布局,塑造潍坊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需要了解服务的对象是哪一些顾客,并找准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市场目标,才能找准开发乡村旅游的要点,并在项目的选择、规划开发、市场营销推广和宣传中,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能够吸引顾客、打开市场。因此,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对以下几点尤其需要关注:(1)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2)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劣分析(3)目标顾客群体分析。根据数据结果,综合分析,明确定位。

2.2精选地方特色项目,突出打造潍坊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就在于乡村旅游项目具备其他旅游项目所不同的特色,如果没有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特色,乡村旅游就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最终也就没有市场竟争力。各县市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首先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市场抓开发,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打造品位较高、市场开发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精品;同时各县市区之间要注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整体优势的旅游开发格局,从而能使游客留得住、有得玩,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3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共享

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将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的工作重点,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畴,加强日常调度,半年组织现场观摩,年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综合表彰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开发。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把旅游大项目纳入全市招商项目库,给予重点推介。充分发挥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协调推进小组作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规划、国土等成员单位以及县市区政府解决,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2.4统一策划,系统营销,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市场营销能否成功,是乡村旅游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开发以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设计项目市场定价,做好项目的促销宣传。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旅游品牌整体策划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策划、系统营销,从项目命名开始,明确项目市场定位,整合提升旅游品牌,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一流规划策划机构,对潍坊旅游品牌进行重新策划、全面提升,提高潍坊乡村旅游项目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真正让潍坊乡村旅游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2.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乡村旅游不同于一般农业,其经营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较高的职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能和游客相处融洽。因此,必须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学培训和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通过对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及设施的作用,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另外,在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过的过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注意开源节流,通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学规范地进行管理,坚决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结语

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研究的意义及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研究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将对今后潍坊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闰娟乡.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理论界2006,(11)

[2]李加林,童亿勤,时媛媛,李菁.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1)

[3]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6)

[4]洲仔金阳,张耀启.美国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7,27(4)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5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荔波。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起步以来,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3]。

1.荔波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以自然生态、农耕景象、农民生活、农家习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交通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几年来,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荔波旅游以来,我县依托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和文化休闲游。据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家乐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000 多人,间接从业者1 万余人。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在荔波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规划意识淡薄,各自为阵,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2 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较差。

乡村卫生观念落后,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4];对乡村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保障还不够完善, 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医疗设施。

2.3娱乐模式缺少特色。

大多数都是简单的吃喝形式,比如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牌、钓钓鱼、吃吃饭,项目较为单调,缺乏新意,民族娱乐文化不完善。

2.4 各种管理人才落后。

乡村旅游景点设施基本上都是村民自己建设管理,缺乏专业的策划、管理经营、营销、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规范。

2.5 宣传力度滞后。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上不够,宣传策略缺乏重点突出,宣传手段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

3.发展对策。

3.1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该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设施,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需要加强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5]。

3.2 找准发展定位,围绕市场发展需求。

应利用自己的资源打造具有荔波特色的模式,发展一些游客感兴趣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植物园、森林游乐园、渔场、采摘、垂钓、民族特色文化等旅游产品。

3.3 科学合理制定规划。

乡村旅游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指导[6]。既要鼓励发展、又要控制总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科学性,要全面分析当地的特色、优势和不足,综合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4 加强人才的培训。

政府应组织相关管理者到外地学习成功的经验,引进专业的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7]。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本地风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促进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3.5 强化宣传推广。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力度, 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宣传机制。通过制定合作优惠政策,实现与旅行社的联姻,促进旅游景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针对性地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游客结构的合理化。

3.7 建立农户参与机制[8]。

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动力在农民。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是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国文。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4)179-180[2] 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

[3] 肖亚波。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3.

[4] 张瑞,杨涟,何磊等。云南省宾川县寺前村农家乐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7.

[5] 杜兴翠。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8485.

[6] 于艳萍,王西峰,麻应大。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反思[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6-18.

乡村文化策划范文6

关键词: 城乡统筹城市郊区小城镇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城乡统筹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本质是要改变目前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共同发展。2008年1月《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我国的规划工作重心已经由实质性的城市主导转变为城乡并举,城镇规划作为城乡统筹规划中的关键节点,需要转变以往城镇规划的局限思路,扩大规划的视角,创新规划方法途径,更好的发挥其在城乡统筹中的关键作用。城市郊区的小城镇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由于其处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区域中,受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加之其自身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与普通小城镇有显著差别的特点,研究其发展对于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郊区指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在周边区域中所形成的,其特征、结构和功能实质介于传统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区域,是城市和乡村社会、经济等要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交叉地带,城市郊区小城镇即是位于上述区域内的小城镇。本文拟选取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作为案例,剖析当前皖北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推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

二、 不同类型地区城乡统筹规划重点

我国地域广,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因此对不同类型地区,其城乡统筹规划的重心也不同。以安徽为例,皖北地区由于受历史人文、资源禀赋、政策等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地区总体上看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集中在中心城市,农村以农业为主,城乡联系单一。皖北地区城乡二元差距较大,普遍存在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城镇规模小层次低、农村建设落后等问题,因此该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促进城乡经济发展。该地区城乡统筹规划的重点是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在城乡空间上改变目前低水平均质化格局,通过集聚发展,提升中心城市,择优培育城镇增长极,发展壮大小城镇,辐射带动农村地区发展。

三、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的特点——以符离镇为例

1、发展机遇高于普通小城镇

在由“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中,由于郊区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同一行政区划内具一定规模的郊区小城镇,其发展会服务并参与城市的经济中,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在进行总体规划宏观布局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郊区小城镇往往优先作为城市功能疏散地。

符离镇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城市郊区小城镇,它位于位于宿州市北13公里处,介于宿州、淮北和徐州三市之间,是驰名中外的烧鸡之乡、皖北重镇,又是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和省重点中心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宿州市各乡镇前列。其区位优势使得其成为宿州市重要的功能拓展区,在《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中,符离镇将承担部分城市中心区人口疏散功能,并且重点发展休闲旅游及生态型产业(见图1)。

2、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普通小城镇

凭借大城市资金、产业的优势,郊区小城镇产业经济建设加快发展。郊区小城镇较多地分担中心城区外迁企业或延伸的产业链,从而为郊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两者结合,大大提升了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符离镇为例,2010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亿元,财政收入2826万元。近年来一些新兴高科技企业陆续落户符离镇,大大改善了符离镇的工业结构,增加产值的同时为符离镇的工业注入了极大的活力。2010年以来符离镇的第三产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交通运输业、批零贸易业、社会服务业等行业继续保持主体地位,旅游休闲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3、城乡一体化水平高于一般小城镇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统筹兼顾,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格局的重中之重。大城市郊区小城镇的发展程度与大城市交通的便捷程度呈显著的正比关系,只有与主城区形成便利的大交通,才能实现与大城市有机对接,促进人流、物流的顺利畅通,促进城乡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按一般规律,与主城区车程较近,即主城区一小时车程半径内的近郊区小城镇发展较快。以符离镇为例,京沪铁路纵贯南北,国道、省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宿淮铁路,符离镇为起点;泗许高速公路符离出口离镇区三分钟路程;京沪高铁宿州站离符离镇二十分钟的路程;徐州观音机场距镇区50公里,沟通了符离与国内各大中城市的经济、科技、信息联系。便捷的交通,有利于符离镇在经济、交通各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符离镇是埇桥区的繁华大镇,其工业区、生活服务区、办公住宅区各具规模,水、电、路、和工商管理、金融、税务、医疗、邮政、学校等市政、公用设施齐全配套。

四、规划编制的新思路

1、从小城镇规划向更大区域谋划的规划理念转变

①区域视角确定城镇定位

传统的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突出镇区规划,弱化区域协调和镇域规划,本次规划转向更广阔的区域视角。从区域背景来看,当前宿州市正处于处于均质化向集聚发展过渡阶段,制定了“区域次中心城镇向小城市发展”的城镇空间组织新策略。符离镇成为带动宿州规划区北部崛起的唯一核心城镇,辐射带动埇桥区北部片区经济洼地的发展,在这个目标基础上对于城镇的定位是重构为埇桥区规划区副中心,新兴工贸型小城市。

②协调宿州城乡空间布局

当前宿州市城市规划区存在着城镇数量过多、规模小层次低,建设分散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整合片区发展空间,减少开发主体,实施集中开发,积极培育城镇增长级,突破低水平均衡发展格局。规划对北部片区乡镇调整提出方案建议,在空间布局上提出对北部片区城镇功能进行整合,引导交通设施、社会设施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在不同地区的差别化配套,促进发展要素向符离镇等城镇增长极集聚,增强其辐射和带动渠南片区的动力(图2)。

2、突出城乡融合理念

以往小城镇总体规划往往突出镇区规划,弱化镇域规划,与广大农村腹地结合不

紧密,忽视城镇与农村的相互联系和融合。在城乡统筹的新背景下,规划遵循“城乡资源统一配置、城乡建设统一管理”的理念,以更好地发挥服务作用和带动农村地区发展的作用。

统筹区域城乡空间布局

在宿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目前有符离、桃园、朱仙庄镇,现状各镇建设比较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为减少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和设施共享,规划淡化城乡界限和行政划分,将上述三镇纳入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统一考虑,促进城镇间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按照集中集聚、合理分工的原则,引导形成由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一般农村社区构成的网络化的镇村格局。符离镇发展为新兴工贸小城市,承担片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桃园、朱仙庄镇区基本和城市中心城区合并发展。

②建立有效的空间管治机制

加强对镇域土地利用模式的引导控制,按照生态优先、集聚发展、节约用地原则,将镇域空间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四大类,对江湖河流、生态廊道、

基本农田严格进行管治,实现城乡资源要素保护和合理利用。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紧凑布局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加强存量土地的整理和挖潜,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调整,将农村建设用地适量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增长,保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与土地利用规划一致。

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现状农村居民点数量偏多,规模小,土地利用浪费严重,公共服务设施滞后。规划按照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原则对现状村庄进行分类整治,规定人均村庄建设用地标准,减少农村居民点数量,优化村庄布局。提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对住宅建设、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基础设施配套、村庄环境、村庄特色等方面提出建议。考虑到农村居民点调整是长期控制引导的过程,规划对村庄用地调整不采取强制措施,逐步引导农民向农村社区转移。

3、探讨城市郊区小城镇分阶段增长机制

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需要经历从初级启动期到成熟完善时期的过程,因此在发展策略、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配套上需要与规划目标与发展阶段吻合,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

①在发展的启动初期,针对发展动力不足的事实,在发展策略上提出交通引导和行政驱动积极推进产业化。空间布局上充分利用有限交通条件缩减发展启动成本,依托老省道作为城镇发展轴线,同时控制远期发展轴线,生活用地依托老镇区展开,工业用地跨越老镇区结合高速公路道口集中布局,强化符离生产职能。

②发展中期阶段,在内部和外部资本的驱动下,城镇综合实力较大提高,发展策略上提出生产和服务配套并举,提升区域服务职能。空间布局上结合行政中心搬迁建设城镇发展轴线,产业和生活用地依托轴线相向发展,发展镇区公共中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③发展成熟阶段,城镇综合实力达到较高水平,发展策略上提出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的中心地位和辐射能级。在空间布局上,依托发展轴线完善各项建设,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功能,辐射和服务于北部片区。

五、政策保障建议

新的发展目标与现状薄弱的城镇综合经济实力是符离发展面临的尴尬现实,如何做大做优符离镇成为规划关键。针对皖北地区城镇经济动力不足,行政力量推动是推动城镇初期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规划提出在宿州市层面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以及土地、人口、财政政策的倾斜,为培育符离镇创造发展条件。投资政策上重点支持符离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的能力;土地政策上改变按行政单元平均分配土地指标的政策,扩大符离镇建设用地供给,满足其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求,其他地区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人口政策上建立人口合理流动机制,增加就业岗位,鼓励人口集中;财政政策上建立健全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启动资金的财政配建力度。

结语

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而城镇化是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以宿州市符离镇为例,充分考虑欠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基础条件差、区域支撑能力弱的特点,在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城镇转型过程中城镇职能、不同发展阶段的动力机制和发展路径、城乡空间布局、以及政策保障的内容与方法,为欠发达地区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与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总体规划. 2011

[2] 陈为邦.小城镇建设规划先行[J].领导决策信息,2001(15).

[3] 汤放华.小城镇总体规划理论、编制内容与方法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