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下乡村文化产业创新探究

乡村振兴下乡村文化产业创新探究

【摘要】乡村文化产业是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乡村振兴事业有着重要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本文对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民族村展开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将“匠心工艺坊”项目融合当地特色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并对此进行个案研究,指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匠心工艺坊应立足于传统畲族文化内容资源,构建技艺革新、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业态孵化、路径融合等多业态复合的产业生态圈。该项目将有效解决传统技艺、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转化之间的矛盾,并推动莪山畲族文化的“生产性保护”,全面提升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水平。

【关键词】乡村振兴;畲族非遗文化;乡村文化产业;匠心工艺坊

导语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强调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优质载体。”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资源、乡村村落悠久的传统文化底蕴,是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是其经济价值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为“非遗”)凝聚着一方百姓特有的思想文化和精神价值,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等特征,兼具生产、生活、文化等多重功能。将非遗的社会效益全方位融入我国经济社会,为社会提供一批有灵魂、有品位、有品质的特色文化产品及服务,有助于满足我国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对外传播的影响效应。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应当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因此,搭建遵循市场运行机制的产业化平台,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重视的课题。

一、“匠心工艺坊”项目发展的背景与基础分析

莪山民族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中东部,优越的地理环境让莪山民族村与外界联系紧密,公共交通的便利,带动了莪山经济的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莪山民族村响应时代号召不断改革创新,实现了农村经济平均年收入25000万元,村民平均收入19750元。莪山民族村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有着的独特民族文化,这种民族文化造就了畲族人民共同的归属感并对每个畲族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莪山民族村具有丰富的物产资源及独特的民族非遗文化,保留了许多具有畲族特色及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工艺,有代代相传的采编文化,有迎接远道而来客人的迎宾礼,有驱除病痛的香囊,有口口相传的山哈话,更有红曲酒制作、酒酿馒头、葫芦烫画等畲族特有的民族文化。每年“三月三”是莪山畲族的传统节日,通过畲歌表演、跳竹杠舞、婚嫁习俗表演、彩带编制等活动,向外界游客展示畲族特色村寨的特色文化。随着乡村现代化建设,畲族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经济收入也大大提升,但是发展和变革也使许多本民族非物质文化被破坏,礼仪和信仰日益淡化。莪山畲族文化如何继续传承成了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匠心工艺坊”项目实践模式分析

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为例,拟以“文化+教育”“文化+展演”“文化+文创”等“畲族文化+”的活态传承发展模式为基础,将畲族文化、传统手工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从而初步形成“赏、学、玩、购”体系和产业链。匠心工艺坊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对传统乡村文化进行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改进措施,这既增加了乡村文化的产业价值,又赋予其新的社会价值与内涵,实现了传统“输血”式文化产业开发向“自我造血”式开发的巨大转变。

(一)建立人才数据库,搭建手艺传承队伍。“匠心工艺坊”项目通过联动畲族传统文化传承人以及畲族才艺表演的艺人,对其文化及技艺进行梳理、归纳与分类,以此建立银发人才数据库。同时,通过莪山乡信息平台人才招聘消息,吸引更多的归乡人才,将其按手工艺、民俗展演和声乐表演等特长进行分类,一并登记入库。在此基础上,针对手艺人数量少、年龄大、不擅长现代传播手段等主要问题。莪山乡采取村落定向委培、社会招募两种办法,招募动手能力较强的在校大学生、在职党员青年,邀请非遗手工传承人将手工制作过程定期集中传授给志愿者,再由志愿者分头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地方开展手工艺创作体验活动,推广匠心工艺坊——畲族系列课程。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可以让志愿者通过现代信息工具加强文化的传播效果,提升文化知名度,实现文化增值,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在产、教、学、研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对莪山民族村文化的认同感。

(二)双主线开发,探索初代产品和服务。为深入挖掘具有良好传播效应和项目转化前景的传统技艺,项目委托文化创意专家、高校相关大学生和设计专业的老师,同时在手艺传承人传承参与指导下,对当地传统手工艺产品进行标准化技艺、材料包开发。目前,匠心工艺坊已围绕畲药香囊,畲族彩带,红曲酒酿造等6个非遗项目,设计出适合传播与体验互动的简易制作技艺流程和标准化材料包。

(三)紧贴时代潮流,实现传播元素“非遗+”。针对新的时代特征、社会环境,畲族非遗文化要实现更大范围的传播和发展,必须使自身变得更加简便灵活,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从而实现个体性的创新实践向集体性的文化传播与产业化转变。为此,匠心工艺坊与高校教师合作,采取定期集体头脑风暴、翻转课堂等方式扩宽思路。针对中老年、青壮年和青少年的不同特性,匠心工艺坊一方面帮助传承人开发课程,完善授课方式、更新上课课件,积极融入廉政、脱贫、公益等热点元素,使得文化教育实现全方位传承,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与文化传播活动结合,如通过网络、游戏、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介制作与当地特色文化活动相关的创新素材,形成青少年易接受并喜爱的产品,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从而实现了“非遗+”传播。以“彩带情,畲族意”——畲族彩带编织课堂为例。彩带作为畲族最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对于畲族人来说,它能充当腰带、可以美化衣着,可以充当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承载着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象征着民族文化。项目将联合彩带编织手工艺人,通过互联网直播等新媒体传播形式,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展示编织技艺,同时形成标准化技艺并将工艺材料包放到上线销售,这既传承了非遗工艺,又提升了工艺内在及外在的价值。

(四)立足工艺坊,推动多产业“点线面”式融合发展。在莪山民族村,“匠心工艺坊”的设立可以为前来观光的游客提供互动式工艺消费体验课程,以此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在乡村的发展建设中,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旅游产业也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的和市场。通过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将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相融合,弥补了产业单一的缺点,在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一体化、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为乡村实现了全面的经济创收创造条件。再基于这两大产业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乡村各零散产业的改革与联动式发展,并辐射周边村镇。综上,以“匠心工艺坊”为点,拉动乡村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的线性融合,最终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乡村产业的纵深发展。

三、“匠心工艺坊”项目特征分析

(一)参与群体大众化。项目团队拟采用协同创新的工具和方法,整合各方力量,以不同方式参与产业振兴过程。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各类企业、高校设计专业师生、地方志愿服务团队、当地居民。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各方力量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来自桐庐当地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30多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和多位指导老师先后完成了内容研究、文创设计、课程开发、平台推广等垂直式手工艺产业开发体系,促进了畲族乡当地的产业发展。

(二)开发内容精准化。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从图腾、宗祠、民居建筑风格到服饰、文艺、医药等方面,这些文化内容是畲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识。基于文化内涵、手工技艺、传统图案、优质的原材料以及民族与地域的特征,项目组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始终注重将畲族文化元素植入到产品设计、包装、营销传播活动中。

(三)体验服务多元化。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一些想要体验手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受众可以通过电商渠道购买匠心工艺坊的材料包。“匠心工艺坊”体验材料包中包含纸质版教程和网络教程,用以传授畲族特色手工技艺,材料包中附带的二维码可以使手工爱好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阅读使用教程和相关的原创图文;除此之外,莪山民族村以非遗传承为基础,开设畲乡文化体验坊,将莪山的畲族文化、乡镇发展历史等内容传递给游客,并联合地方政府、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志愿服务资源,在中小学校园、文化礼堂,乡村大讲堂常态化开展文娱体验活动。

(四)产业发展一体化。桐庐县莪山畲族乡以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两大支撑产业,加之一些零散的制造业及其他产业,为了乡村实现全面的经济增长,需加强现存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这种一体化的发展方式是对乡村文化开发和保护的一种探索模式,它促进了乡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项目以“匠心工艺坊”为乡村发展主轴,协同包括旅游、文创设计、生产、人才培养等方面在内的各产业,以形成一体化纵深发展。

四、“匠心工艺坊”类乡村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发展路径优化

(一)生产性保护、创新性开发和协调性发展。乡村非遗文化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实现生态型保护。作为一种遵循自身规律的社会文化实践,生态型保护在实现产业化的同时,既能最大程度保留其原真性,又能使其与时俱进、健康发展。其次,甄别乡村文化质量,在挑选出优质文化、保留其原有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开发。要敢于突破旧式思维,大胆设想,立足当代审美和消费者特征与需求,思考乡村非遗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结合的可能性。对此可以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现代化乡村文化产、研、学基地,促进产学研深入融合。最后,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整治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掘自有文化产业特色资源,使文化与经济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彰显乡村地域文化风情。

(二)做好人才保护和引进。目前,乡村非遗从事者的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且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同时高校相关人才培养意识淡薄,这些是非遗产业化滞后的重要原因。而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对此要提高乡贤和当地领袖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积极引进多元化的专业性外来人才,培养出具备乡村文化保护意识和运营开发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这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抓手。另外,要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统筹下,推动校企合作,撬动高校和社会资源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增加对口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经济型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新鲜血液;建设乡村实践基地,为外来人才系统地接触乡村文化、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后要建立村民素质教育培训体系,为村民提供普及型教育、专业性职业培训,增强其经营管理能力。

(三)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乡村文化产业链完善。以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为引导,实现整合社会、企业、高校等社会资源,依托多方力量,拓展非遗文化衍生品的产业链,实现非遗文化资源的优质转化。充分利用好国家对非遗产业、民族传统手工业的资金扶持政策,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法规保护下健康发展。同时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引导、组织和设计拓宽群众接触信息的渠道,考虑利用网络为农村、农业服务。

(四)打造“造血式”产业生态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升级现像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文化旅游全行业展开变革。打造产业生态圈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顺应时展的必由之路。产业生态圈将产业系统内的企业、消费者、中介机构和外部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整体以乡村非遗文创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前提;以乡村非遗文化产业为依托,形成产业及其内部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的“产业生态圈”;以人才、技术、政府等作为支撑体系,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以人流、技术流、商品流、资金流等形成产业圈内的互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通过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以及外部的交换、更新、管理与协调,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造血式”发展,并成为能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机生命体。

五、结论

作为发达省份的少数民族乡村,莪山畲族乡莪山民族村是集自然生态、历史遗存和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村落,对此需要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推进民族乡村振兴。通过推动对文化保护、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市场宣传及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非遗文化作为莪山民族村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首先要对其进行保护性开发,同时,要建立专家队伍,开展非遗人才保护工作,培养传承人,启动手艺传承项目。在其保护和传承得以保证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其具有的内在文化价值,结合新兴科学技术,吸收当前社会文化元素,并创新性研究与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深度融合互联网新媒体渠道,以乡村“非遗+”特色传播乡村特色文化,并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上述各路径的协同发展将最终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并在内部循环与外部交换中不断壮大发展。“匠心工艺坊”发展模式,以文化保护优先,以政策优势引进人才,以社会技术变革推动产品的开发和服务的完善,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经济水平的增长。经济发展反过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传承、保护和升级,并通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劳动力投入,把乡村治理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掘生态、文化等特色资源。最终实现将“匠心工艺坊”发展模式以莪山民族村为试点,在莪山畲族乡内各村进行推广,努力建设成各村“一村一风貌”“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文化”,形成了经济增长与文化内涵及价值提升相得益彰的局面,而彰显畲乡风情。

作者:王震 向永胜 鲁安邦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