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例6篇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1

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酒店业也已成为当地服务业的支柱产业,甚至有些跨国酒店集团已经布局二三线城市。可以看出,中国酒店业市场的规模的庞大与吸引力,然而在快速发展的中国酒店业背后,是中国目前高级酒店业管理人才的缺乏。即使现有的酒店管理业人才,也不适应现代酒店管理的需要。因为高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在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酒店、餐饮与旅游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掌握现代服务理念,了解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自主创新能力。

在我国国内虽然有很多学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但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无论是讲授式教学模式还是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或者范例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缺陷,基本上是理论脱离实际,理论教学多,而实践教学少,酒店管理又是一个动手能力非常强应用型操作型的行业和产业,因此现代教学模式不适应新形势酒店管理从业者的需要,酒店管理教学模式必须改革。

二、酒店管理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新方向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前认知,他们认为知识是在行为活动和经验中建构的,主张进行体验式教学,以过程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维能力。2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和谐、互动的。在酒店管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假定一定的场景,并根据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并且做出假设性的解释,然后通过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总后进行总结,得出想要的答案。例如大型会议的举办及接待;酒店远期规划展望;长期客户关系的建设等等,这些都可以是假定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民主与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然探究式教学模式有这么多的优点,笔者认为此模式应该成为酒店管理专业课教学的一部分。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缺点,比如它需要良好的教学支持系统,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总之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上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利用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通过讨论、实验、相互学习,得出正确结论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成绩与学生每个人的表现是密切相关的。一般认为,合作学习模式必须兼具五大因素:①个体之间积极的相互依靠,②个体之间有密切的交流,③小组每个成员都掌握给定小组的材料,④每个成员都要具备协作意识及技巧,⑤团队意识。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酒店管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非常重要,因为在实际工作中,一个星级酒店就相当于一个大的团体,而你所在的部门就是组成酒店在各大团体的小团体,一个酒店的良好运营需要团体每个人的努力。

想要我们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适应工作需要,就必须从课堂开始培养其合作能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合作教学模式也有其缺陷。首先,因为在具体的学习中学生自身的素质及知识储备可能参差不齐,这样学习效率慢的同学就需要其他同学的帮助,这无疑会降低这部分同学的速度,体现不出差别教育的优点。其次,在小组中每个人的性格有差异,这样能力突出的学生有可能支配能力偏低或性格温和的学生,使后者更加自卑、畏惧,伤害小组同学的感情。最后,合作教学模式忽视小组成员的个性差异,过多依靠团队合作,一旦有个体出现失误,则可能会导致合作失败。

(三)发现式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旨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像发明家一样来体验知识产生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对于形象性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堂上再三讲述,也不如让学生亲身实践更明了。发现式教学模式优点是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保持,教学中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可增加学生的智慧潜能,通过发现可以激励学生的内在动机,引发其对知识的兴趣,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技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曾比较中美两国教学模式说,美国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按部就班地应试教育。可见发现式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的应用还大有可为。

三、教学模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淡化理论,注重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自从教育部主张进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来,关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创新可谓层出不穷。从以前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到现在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范例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发现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教育模式现在呈现出了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高校教师在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上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是把各种理论生搬硬套,使理论与实际相脱轨,不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反而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上高校教师应该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又不拘泥于实际的精神,认真对待高校教学模式改革。

(二)借助教学新媒介,更新教学方式

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还与现代化的教学新媒介和新手段息息相关。以前不管是酒店管理教学还是其他专业课教学都是一间教室,一杆粉笔,一本教材,教师能够运用的教学媒介十分有限。而当今,随着幻灯片、投影仪、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的使用,使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丰富起来。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电教化教学方式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电教化教学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学生集听觉、视觉、触觉三位一体,不仅能传授知识,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电教化教学媒介外,当前高校很重视实验室的应用,比如,许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都建有酒店模拟实验室或者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知识,锻炼技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配合现代化教学媒介的要求,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来。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新媒体的使用,让学生产生疲劳感。

(三)注重教学模式的多样性,避免机械

近代以来,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经过不断地实践和发展,“四段论”教学模式逐渐转变成为“传统教学模式”,并成为20世纪教学模式的主导。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杜威出于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需要,提出了实用主义教学模式。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教学模式日益多样化。早在1980年,据乔伊斯和韦尔统计,教学模式就已达23种之多,而我国提出的教学模式有10多种。但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其自身的缺陷。讲授式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信息,但不利于培养的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但它过多依靠团队合作,一旦有个体出现失误,则可能会导致合作失败;探究式教学模式需要良好的教学支持系统,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可以说,教学模式从单一型到多样性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2

摘要:通过了解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认清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理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路。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行研究探讨,以期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卓有成效地提高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关键词:高职高专 思想政治理论课 改革与创新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在全国高职高专已经实施四年多以来,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总的说有了明显改进,效果比较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时俱进,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责,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部署。各级党委、教育部门和各高职高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发生了可喜变化。同时也必须看到,现在取得的成绩还只是阶段性的,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快速发展和迫切要求,加快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如箭在弦上且任重而道远。

二、是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伴随着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观念、文化思潮、精神产品如潮水般不断涌人高校校园,涌向思想开放、活跃而又身心还不够成熟的当代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劲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多数大学生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是,相当部分的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一方面严重影响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质量,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增强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和学生实际,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甚至有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大学生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自己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在课堂上的讲授中注重剖析问题、讲清道理、切中要害,帮助大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存在的问题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有效性。

与此同时也笔者认为对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首先要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理念。从现代国际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出发,二十一世纪“人的全面发展”的四个支柱应该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次要树立协调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理念。重视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之间的有机协调,发挥资源互补优势,树立切合社会进步、教育发展、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协调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理念。再次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各种创新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深入人心,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学、懂、信”,进而指导自己的实践。最后要树立尊重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首先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前提。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社会实际制定教学专题,及时更新和优化专题教学内容。其次要更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实际,善于运用对话式、学导式、研究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力求生动活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图像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说不清、道不尽的缺陷,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节省学时的双重效果。

三、坚持以人为本,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3

关键词:理论创新 经验 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268-02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还必须坚持理论创新,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武装全党,指导不断发展的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

1.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2.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概括,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标志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的统一与创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4.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取得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新胜利。

二、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

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是固守马克思主义,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以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为依据来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靠集体智慧是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重视群众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党的历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的过程中,把尊重实践和尊重群众结合起来,爱护和支持群众的首创精神。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发扬党的民主,还必须重视领导集体的创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恢复了集体领导制度,因此,每一重大理论的创新往往都是领导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结果。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前提。我们党的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无一不是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联系在一起的。1980年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第一次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升到思想路线的高度。理论创新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适应发展着的实践需要进行理论创新。

4.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理论创新的重要依托。中国共产党每一次的重大理论创新,都是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过程中取得的,又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党的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全面系统地发展了关于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党建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卓有成效,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5.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理论创新要求党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提高理论创新能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回顾了号召全党重新学习的经验,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 [1]把学习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全面系统学习的观点。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任务,将全党的学习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上。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决定性因素。

三、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理论创新的历史启示

1.理论创新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力量之源。理论上的成熟是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理论成熟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党的理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兴衰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保持理论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正如指出的那样:“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2]

2.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只有用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我们才能发挥历史主动性,创造性地推进我们的事业。有了思想,我们党才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有了邓小平理论,我们党才能开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有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我们才能在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发展出现新变动时,抓住机遇,使中国社会主义蓬勃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引导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来自于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3.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群众是主体的必经之路。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这是理论创新的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说到底是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聪明智慧,我们才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因此,理论创新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我们只有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理论素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来,才能保证党的理论创新具有最彻底的群众性、实践性和革命性。

4.理论创新必须坚持立足中国实际的根本前提。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过程证明,只有立足中国实际来创造性地思考各种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才能不断解决不同时期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发生的种种失误,无不与对中国国情的了解不够有关。正是这一历史经验教训,使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冷静下来重新全面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作出了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判断。这一理论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准确地确定了历史方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找到了立足点,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设了绝对必需的前提条件。

5.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本原则。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理论创新又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两者是互相促进的。只有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始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紧跟实践的发展,理论创新才有可能展开,才有可能取得创新的理论成果。离开实践,脱离实际,理论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论创新最终要靠实践来推动和检验,正是由于实践是理论创新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检验标准。要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参考文献: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8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1-0015-06

收稿日期:2007-11-05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点社科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06MLZB04ZD),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国宏(1968-),安徽舒城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际上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过程,是在坚持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理论追求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精神动力,可以说,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要求和主要途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灵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表明,说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理论创新十分容易,但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却显得特别困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只有正确把握和处理一些事关全局的辩证关系,才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剖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以下十大辩证要求。

一、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任何理论创新都不可能同原有理论割断联系、无根无源,或对原有理论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而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或是对原有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延伸,或是对原有理论的批判性发展。理论创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对原有理论作出批判性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首先是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坚持的条件和体现,唯有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不讲坚持的发展,不过是凭空杜撰,可能“新异”但属背离。而不讲发展的坚持,不过是刻舟求剑,既摧残了事业的勃勃生机,又扼杀了理论的新鲜活力。

“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如果根本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行动同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沾边,哪里还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构成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在讲“中国化”问题以前,先明确讲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问题,认为经典作家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并且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党的马列主义修养还不高,这就需要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他还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1](P54)。这说明,在看来,“中国化”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国际性,而不是相反。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的“中国化”,就会走入歧途。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反复强调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老祖宗不能丢啊!”[2](P169)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形式。坚持的同时要发展,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曾提倡过,既要学习马克思又要超过马克思。所谓超过马克思,就是既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2](P291)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形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非突破性的发展,另一种是突破性的发展。非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原质理论,结合实践,实际运用,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质理论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它的外延和适用范围有了扩大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原质理论的丰富和补充。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分析具体实践,形成解决新实践课题的实践观念,并以此来指导实践活动,取得实践经验,并总结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这种新质理论,是对旧质理论的辩证否定,既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有理论,同时要保证这种“突破”后形成的理论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比如,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两个结晶,就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

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源源不绝的活力和动力。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创新,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的创新。“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3](P144)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有坚持实践创新,才能实现理论创新;只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干一番社会主义的新事业。同时,实践创新不是不要理论指导,而是要用经实践检验正确的、发展着的创新理论来指导实践。实践创新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如果仅仅停留于“批判的武器”,那就失去了创新的根本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必须转化为实践创新,只有在指导和推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体现出它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今天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二者的统一,实现二者的结合。具体就是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答新问题,“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4](P20) ;还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扩充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视野,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生长点,要集中力量,深入挖掘,深入研究,创造新成果,得出新理论;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引领作用,指导实践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又在指导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创新的经验教训,探索实践创新的规律和特点,汲取理论营养,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因此,人的实践,不仅要做到合规律性,而且还要做到合目的性;任何一个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既合规律,有合目的,是合规律性和和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具有根本性的指导作用。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看,坚持真理与价值相统一,一方面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推进社会主义的进程;一方面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主体的现实的价值选择,并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统一。相应地,真理和价值相统一对于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无疑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可以说,真理与价值相统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真理与价值相统一不仅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方法论原则,而且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坚持用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指导着实践与理论上的创新。一方面,恢复和发展了的实事求是思想,他始终把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国情作为思考问题、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努力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合乎实际,合乎规律;同时,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一切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的实现,不断追问“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确立实践标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并使这三个标准实现有机的统一,从而使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服从客观规律和体现人民意志辩证地统一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了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新社会主义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就科学发展观来说,其理论本身就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以人为本”指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历程表明,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理论创新之道必须遵循。

四、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德国的产物”,同时又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是德国的产物,而同样是国际的产物”[5](P691) 。作为国际性与民族性之统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国际性即指共性,民族性即指个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共性的国际性,必然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个性的民族性为基础,并以此来表现自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就其本性、可能性与总的趋势而言,适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全球普适性。但马克思主义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何时发挥作用及作用的方向和大小,则取决于满足这个国家实践需要的程度,必须和这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体现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和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个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特定时空条件作出的个别观点和个别结论并不具有全球普适性,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再适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普适性理论显然无法通过它提出的仅具有局部适应性的主张在中国得以实现,而必须通过适应中国国情的主张得以实现。

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取得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指导功能的发挥则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本质的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体现民族特性、有新的理论创造。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求必须扎根民族沃土,推动理论创新。同时要通过实践来理清究竟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具有全球普适性的东西,哪些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需要改变的东西,然后用符合中国国情特征性的东西来替换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局部适应性的东西,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坚持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五、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本本与精髓的关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本质上看,本本与精髓是形神关系,是一体关系。无精髓形成不了本本,无本本体现不了精髓。本本是精髓的载体,精髓是本本的价值体现。那种试图离开对本本的阅读和理解而想把握其精髓,无异于在无花处放蜂而望收取蜂蜜,那种埋头于本本却不能提炼出精髓,则等于徜徉于百花丛中却与花同灭。因此,返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不可逾越的基础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试图离开对文本的研读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往往会“雾失楼台”而“弃祖背宗”。返本,但不可迷本;迷本是教条主义产生的根源。返本的目的是为了开新。深入把握和运用“精髓”,关注现实,则是文本研究推动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2](P382)的话,推导出“邓小平也不主张去读马列的本本”的结论;也有人从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2](P382)的话,得出“学马列看不看马列的书无关紧要,只要记住‘实事求是’四个字就行了”的观点。显然,这是对邓小平思想的误读。事实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在谈论要克服形式主义这一问题的语言环境下论及学马列问题的。他并没有说不要读马列的本本,而是反对形式主义地读他们的本本。相反,他认为,阅读必要的马列的本本是入马克思主义之门的重要条件。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和“马列本本可以不要读”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纯粹是一种错误的推导结果。

“精”为精要、精髓;“管用”,是能够指导人们的行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我们说不丢“老祖宗”,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不能丢这个老祖宗。而这一精髓正体现在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最终体现在他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论思考的文字记录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返本,就是回到宝库中寻找武器,寻找工具。这既是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但是,返本,决不迷本,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这一窒息“本本”生命的凶手、理论创新的大敌。文本研究的终极旨趣,在于汲取文本中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提高主体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分别、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分析中国现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面对当代现实问题、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要“形成自己的话语”。

六、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系统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系统是协调发展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更或系统结构的重新配置都会自觉调整系统的发展航向,积极的、正向的变化有利于系统本身功能最大化的发挥。理论成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是其富有强大生命力和指导力的重要根据。系统性原则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的国情,从理论上建构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主题、内容、特点和风格的理论系统。无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系统成果。邓小平曾精辟指出:“思想是个体系”,“需要用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6](P43-44)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最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的进程,达到了系统资源的最佳配置目标,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愈来愈接近目标趋向,体现在实践上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选择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站在当时特定时代的维度上,深刻观察社会生活的本质,在对前人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运用成熟的理论自觉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也有一些理论、观点、结论,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失去了原来的理论价值,需要加以修正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一个“扬弃”、选择的过程。遵循选择性原则,就是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有鉴别地吸取,有选择地放弃,避免中国化过程中的教条主义,把那些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在新的条件下给予新的阐释和运用。

选择性原则并不是否定系统性原则。选择性是在遵循系统原则下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和吸收。再者选择要注意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初,中国外受帝国列强压榨之苦,内遭军阀割据之乱,内忧外患的困局使早期的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有意识地选择了其中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当社会的主要矛盾转为人民群众日益对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等理论,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选择有力地支撑了当时的实践主题。

七、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

求真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品质和特征,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客观要求。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求真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善于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7](P3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真理、追求真理、把握真理的理论创新实践过程。理论创新的求真性,就是要在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历史环境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理念、得出新结论;就是要在不同国度、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历史时期,寻求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内在规律性,获取新的理论成果,并以正确的创新理论指导新的社会实践,正确地推进社会实践。

在追求真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进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来自右和“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创新,都是在同“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取消主义的斗争中实现的。“左”右倾倾向的特点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左”和右都是片面性,产生的根源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反对各种错误倾向,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两个方面的干扰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必然抉择。我们党的领导人从、邓小平到、,历来主张要反对一切右和“左”的错误倾向,强调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理论创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反倾向斗争”,即由于指导思想的分歧而引起的“路线斗争”。其中有正确的反倾向斗争,有错误的反倾向斗争,也有以错误反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斗争等。这些斗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总结历史经验,要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重要的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反倾向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错误倾向就反什么错误倾向;错误倾向在什么范围内存在就在什么范围内纠正;有就反,没有就不反,不要搞“一刀切”,不能简单化。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全面性,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的片面性;在反错误倾向的同时,要看到错误的倾向中常常会包含一些合理的东西、甚至是正确的东西,这是极不容易的。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入手,耐心等待,使人们的认识转到真理方面来。

八、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

善于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从而揭示和认识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人的正确认识的形成,很多来自于正反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错误和失败往往更能使人警醒和认识真理。指出,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是认识的深化和飞跃过程。他还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2](P234)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期积累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理论成果,是以理论形态表现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可以说,总结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梯。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2](P271)作为指导和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仅应从历史经验中总结,作出理论概括,而且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高瞻远瞩,前瞻未来。前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8](P537) “先导”的实质就是具有前瞻性。这首先是体现在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既然科学理论把握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就能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前瞻。其次,理论创新的前瞻性还体现在理论创新的进程中,通过目标的前瞻、目标的设定来推进理论创新的进程。因此,我们应从历史性和前瞻性相统一的维度上推进理论创新。

九、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要有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真理性的内容,也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二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有真理性的内容而无恰当的民族形式,理论就会被束之高阁、远离群众,但若只有一定的民族形式而无真理性的内容,这样的理论就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因此,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二者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有其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真理性的内容,就必须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深刻揭示蕴含于时展变化和我国社会进步之中的客观规律。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5](P284) 。另一方面,真理性的内容只有和鲜活的民族形式相结合,才是完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具有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广大人民群众才易学、易懂、易于接受,才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真理性的内容和鲜活的民族形式相统一的典范。其语言风格都极具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都极易使广大人民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和认同感。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秘所在。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风,又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文风。加强和改进学风,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反对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一厢情愿的凭空想象和闭门造车、为创新而创新的标新立异,避免言之无物的不良倾向。加强和改进文风,就是要在继续赋予理论以鲜活的民族形式上下功夫,坚持用明白畅达的文字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和传播朴实的真理和鲜活而深刻的思想。反对故意抛开人民群众熟悉和喜欢的语言而生造词语,以及以为语言越晦涩玄奥,学问就越大,理论就越高深的不良文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风和文风,坚持理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充分显示理论掌握群众、指导实践的强大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标志。

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

理论创新绝非少数精英躲在象牙塔里的冥思苦想,创新理论并非孤高独耸的飞来奇峰。马克思主义反对个人英雄史观。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出色地把以下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既以完全科学的冷静态度去分析客观形势和演进的客观进程,又非常坚决地承认群众(当然,还有善于摸索到并建立某种阶级的联系的个人、团体、组织、政党)的革命毅力、革命创造性和革命首创精神的意志。”[9](P20)可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活动中,党的领袖的作用举足轻重。但是,领袖的重要作用离不开人民群众创造社会精神财富的伟大作用的发挥,领袖的创造作用,本质上既是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集中体现,又是人民群众伟大作用的一部分。创新马克思主义既是无产阶级政党领袖的使命,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产生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辩证运动。其涵义:一是中国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尽源泉;二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肩负着传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历史重任;三是党的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作用特别重大。从、邓小平到、,他们站在历史的潮头,纵览国内外风云变幻,洞察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吸纳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逐步提炼、升华为系统的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工作者的研究、领袖人物的杰出作用,这三个方面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辩证运动。前两个方面属“自下而上”,它既为领袖人物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养料,又增强了他们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后一个方面属“自上而下”,它既对前两个方面提供的思想养料进行加工、提炼和升华,又为前两个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正确的导向和支持。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于“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辩证运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区别于其他一切理论创新的突出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产生的“双向性”启示我们:在新时期,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必须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不尽理论源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大力激发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和研究灵感,不断推动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全党尤其是领袖人物,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最新科学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思维水平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善于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提出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归纳、概括和总结,不断汲取思想养料,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断推向前进。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误解:创新马克思主义是领袖们的“专利”,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论怎样研究,不论有何见解,最终还是由领袖们说了算,理论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无非是对领袖们的观点作注解和宣传。这种误解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事实上受重视不够,地位不高,另一方面也确实导致了有些理论工作者把“宣传和注解”当成了自己的全部工作,很少去从事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再一方面,由于误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是领袖们的专利,也客观上导致了“领袖崇拜”,甚至于个人崇拜的滋生,对社会主义事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一定要从根本上纠正这种误解,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与领袖们在理论创新中的作用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强大合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列宁全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辅导读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陈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5

用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经验和命题,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此基础上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新要求、新命题,是立足我们党面临的新的历史方位所作出的必然选择。

其一,是履行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责任的必然选择。历史每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就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都将此视为党的历史责任。

其二,是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新特征的必然选择。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若干阶段性新特征,如经济从快速增长转向均衡增长,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城乡关系从“重城轻乡”转向“以城带乡”;分配关系从“一部分人或一部分地区先富”转向“共同富裕”即“共享成果”;民生问题从解决温饱转向注重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转向完善;改革的重心从企业的改革转向政府自身的改革;人们的文化思想活动从统一性、封闭性、稳定性转向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如此等等。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变化概括为“四个深刻”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新的实践和变化了的实际正是催生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肥沃而深厚的土壤。

其三,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权威是她理论上的权威,执政党最首要的能力是她的理论思维、理论创新的能力。如果党的理论创新能力衰败了,理论创新活动停止了,那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前苏联的解体,其的轨迹就是先亡党后亡国,先亡党的思想和理论,后亡党的组织和队伍,其原因是“四化”即“理论僵化、干部老化、作风腐化、威信弱化”。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一要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其一,“不丢老祖宗又超越老祖宗”,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既要继承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命题应包含有三层指意: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党的立身之本,是“起家”的法宝,尤其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风云多变的世界背景下,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是必须坚持中国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融为一体;三是必须坚持最新理论成果。所谓最新理论成果重点是指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根据同志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可以把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最新成果概括为八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农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观”;坚持“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能力观”;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先进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和平发展的外交观”。其二,坚持基本原理又探索新的理论体系。也就是既坚持已被实践证明了的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正确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勇于面对新形势,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思路,探索新体系,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体现出理论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来。比如同样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通过创立和平发展的时代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改革开放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一国两制”论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体系。而通过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以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等,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其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必须从两个方面去把握:一方面是“最新成果”对以往成果的继承,十六大以来的“最新成果”首先是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发展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以党的建设为关键,以实事求是为灵魂,以执政为民为目的。另一方面,也必须充分肯定“最新成果”是对以往成果的丰富和发展,甚至是突破性的发展。十六大以来所提出的“最新成果”无疑是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的产物。比如在发展理论方面,首次提出“五个统筹”、又好又快、清洁安全节约发展的思想;在创新理论方面,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四个支撑”、三种创新能力;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首次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20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方面,首次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形成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格局。等等,这些足以表明“最新成果”是与时俱进的成果。

要把理论的最新成果,转化为实践的最新成果,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

其一,必须保持关注理论发展大局的政治理论敏锐性。全党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关注党的理论发展大局,不断增强自身的政治理论敏锐性。

其二,必须提高学习最新理论成果的自觉性。要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条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全党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的中心内容,加大理论武装力度,引导广大干部全面准确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理论创新的必要性范文6

一、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任何理论创新都不可能同原有理论割断联系、无根无源,或对原有理论全盘否定、推倒重来,而是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或是对原有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延伸,或是对原有理论的批判性发展。理论创新形式尽管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对原有理论作出批判性的继承和扬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首先是坚持和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是坚持的条件和体现,惟有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不讲坚持的发展,不过是凭空杜撰,可能“新异”但属背离。而不讲发展的坚持,不过是刻舟求剑,既摧残了事业的勃勃生机,又扼杀了理论的新鲜活力。

“坚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逻辑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发表行动。如果根本就不相信马克思主义,行动同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沾边,哪里还有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构成这个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持贯穿于这些基本原理之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政治报告中,在讲“中国化”问题以前,先明确讲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立场问题,认为经典作家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并且尖锐地指出了我们党的马列主义修养还不高,这就需要学习,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他还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这说明,在看来,“中国化”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其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国际性,而不是相反。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点,所谓的“中国化”,就会走入歧途。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反复强调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他说,“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老祖宗不能丢啊!”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形式。坚持的同时要发展,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曾提倡过,既要学习马克思又要超过马克思。所谓超过马克思,就是既不丢老祖宗,又要说新话,进行理论创新。邓小平强调,“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形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非突破性的发展,另一种是突破性的发展。非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是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原质理论,结合实践,实际运用,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原质理论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它的外延和适用范围有了扩大的认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原质理论的丰富和补充。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为发表,分析具体实践,形成解决新实践课题的实践观念,并以此来发表实践活动,取得实践经验,并总结这些经验上升为理论。这种新质理论,是对旧质理论的辩证否定,既突破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有理论,同时要保证这种“突破”后形成的理论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比如,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两个结晶,就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突破性发展。

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辩证统一,二者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的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源源不绝的活力和动力。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创新,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的创新。“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没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创新,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无法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只有坚持实践创新,才能实现理论创新;只有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干一番社会主义的新事业。同时,实践创新不是不要理论发表,而是要用经实践检验正确的、发展着的创新理论来发表实践。实践创新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如果仅仅停留于“批判的武器”,那就失去了创新的根本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要发挥对实践的发表作用,必须转化为实践创新,只有在发表和推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转变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体现出它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

今天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二者的统一,实现二者的结合。具体就是要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答新问题,“善于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还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发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扩充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视野,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生长点,要集中力量,深入挖掘,深入研究,创造新成果,得出新理论;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引领作用,发表实践创新不断取得新成就,又在发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实践创新的经验教训,探索实践创新的规律和特点,汲取理论营养,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开拓新视野,进入新境界,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辩证统一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们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因此,人的实践,不仅要做到合规律性,而且还要做到合目的性;任何一个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既合规律,又合目的,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也就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相统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方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在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中具有根本性的发表作用。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看,坚持真理与价值相统一,一方面要坚信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推进社会主义的进程;一方面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主体的现实的价值选择,并使二者在实践中实现统一。相应地,真理和价值相统一对于社会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无疑也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可以说,真理与价值相统一是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原则。

真理与价值相统一不仅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的方法论原则,而且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邓小平在领导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坚持用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原则发表着实践与理论上的创新。一方面,恢复和发展了的实事求是思想,他始终把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国情作为思考问题、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努力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合乎实际,合乎规律;同时,他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一切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的实现,不断追问“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确立实践标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并使这三个标准实现有机的统一,从而使党的思想路线与群众路线、服从客观规律和体现人民意志辩证地统一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建了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新社会主义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次伟大的理论创新。就科学发展观来说,其理论本身就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的内在统一。“以人为本”指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性。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历程表明,真理与价值辩证统一的理论创新之道必须遵循。

四、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就是德国的产物”,同时又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并不完全是德国的产物,而同样是国际的产物”。作为国际性与民族性之统一体的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国际性即指共性,民族性即指个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共性的国际性,必然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个性的民族性为基础,并以此来表现自己。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就其本性、可能性与总的趋势而言,适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具有全球普适性。但马克思主义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何时发挥作用及作用的方向和大小,则取决于满足这个国家实践需要的程度,必须和这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体现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共性和中国社会、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个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必要性。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针对特定时空条件作出的个别观点和个别结论并不具有全球普适性,而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不再适用。马克思主义的全球普适性理论显然无法通过它提出的仅具有局部适应性的主张在中国得以实现,而必须通过适应中国国情的主张得以实现。

国际性与民族性的辩证统一表明,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取得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发表功能的发挥则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本质的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于中国实际、体现民族特性、有新的理论创造。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要求必须扎根民族沃土,推动理论创新。同时要通过实践来理清究竟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具有全球普适性的东西,哪些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需要改变的东西,然后用符合中国国情特征性的东西来替换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局部适应性的东西,从而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也就是说,通过坚持国际性与民族性相结合,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五、文本研究与把握精髓的辩证统一

正确认识本本与精髓的关系,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问题。从本质上看,本本与精髓是形神关系,是一体关系。无精髓形成不了本本,无本本体现不了精髓。本本是精髓的载体,精髓是本本的价值体现。那种试图离开对本本的阅读和理解而想把握其精髓,无异于在无花处放蜂而望收取蜂蜜,那种埋头于本本却不能提炼出精髓,则等于徜徉于百花丛中却与花同灭。因此,返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不可逾越的基础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环节。试图离开对文本的研读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创新,往往会“雾失楼台”而“弃祖背宗”。返本,但不可迷本;迷本是教条主义产生的根源。返本的目的是为了开新。深入把握和运用“精髓”,关注现实,则是文本研究推动理论创新的正确道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从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话,推导出“邓小平也不主张去读马列的本本”的结论;也有人从邓小平所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的话,得出“学马列看不看马列的书无关紧要,只要记住‘实事求是’四个字就行了”的观点。显然,这是对邓小平思想的误读。事实上,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是在谈论要克服形式主义这一问题的语言环境下论及学马列问题的。他并没有说不要读马列的本本,而是反对形式主义地读他们的本本。相反,他认为,阅读必要的马列的本本是入马克思主义之门的重要条件。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和“马列本本可以不要读”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纯粹是一种错误的推导结果。

“精”为精要、精髓;“管用”,是能够发表人们的行动。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我们说不丢“老祖宗”,最根本、最重要的是不能丢这个老祖宗。而这一精髓正体现在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最终体现在他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论思考的文字记录之中。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返本,就是回到宝库中寻找武器,寻找工具。这既是弄懂弄通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同时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但是,返本,决不迷本,要坚决反对教条主义这一窒息“本本”生命的凶手、理论创新的大敌。文本研究的终极旨趣,在于汲取文本中的科学原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以提高主体观察、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现实的观察、分别、总结,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分析中国现实,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面对当代现实问题、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要“形成自己的话语”。

六、系统性与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系统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化。系统是协调发展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更或系统结构的重新配置都会自觉调整系统的发展航向,积极的、正向的变化有利于系统本身功能最大化的发挥。理论成果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是其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发表力的重要根据。系统性原则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的国情,从理论上建构一个具有自己独特主题、内容、特点和风格的理论系统。无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是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系统成果。邓小平曾精辟指出:“思想是个体系”,“需要用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协调发展,最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整体中国化的进程,达到了系统资源的最佳配置目标,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愈来愈接近目标趋向,体现在实践上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选择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其创始人站在当时特定时代的维度上,深刻观察社会生活的本质,在对前人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运用成熟的理论自觉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也有一些理论、观点、结论,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失去了原来的理论价值,需要加以修正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一个“扬弃”、选择的过程。遵循选择性原则,就是要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有鉴别地吸取,有选择地放弃,避免中国化过程中的教条主义,把那些符合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在新的条件下给予新的阐释和运用。

择性原则并不是否定系统性原则。选择性是在遵循系统原则下的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此基础上有选择地加以借鉴和吸收。再者,选择要注意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传入之初,中国外受帝国列强压榨之苦,内遭军阀割据之乱,内忧外患的困局使早期的知识分子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时候有意识地选择了其中的阶级斗争理论、无产阶级理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当社会的主要矛盾转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时候,我们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方式等理论,这些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选择有力地支撑了当时的实践主题。

七、求真性与反倾向的辩证统一

求真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品质和特征,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实践的客观要求。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求真就是敢于追求真理,善于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发展的理念,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实际情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真理、追求真理、把握真理的理论创新实践过程。理论创新的求真性,就是要在不断变化的形势和历史环境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提出新理念、得出新结论;就是要在不同国度、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历史时期,寻求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把握内在规律性,获取新的理论成果,并以正确的创新理论发表新的社会实践,正确地推进社会实践。

在追求真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进程中,我们常常面临着来自右和“左”的错误思想的障碍。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创新,都是在同“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取消主义的斗争中实现的。“左”右倾倾向的特点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左”和右都是片面性,产生的根源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因此,反对各种错误倾向,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两个方面的干扰是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必然抉择。我们党的领导人从、邓小平到、,历来主张要反对一切右和“左”的错误倾向,强调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理论创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反倾向斗争”,即由于发表思想的分歧而引起的“路线斗争”。其中有正确的反倾向斗争,有错误的反倾向斗争,也有以错误反对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斗争等。这些斗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总结历史经验,要克服“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重要的是要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在反倾向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错误倾向就反什么错误倾向;错误倾向在什么范围内存在就在什么范围内纠正;有就反,没有就不反,不要搞“一刀切”,不能简单化。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坚持全面性,克服“左”的和右的错误的片面性;在反错误倾向的同时,要看到错误的倾向中常常会包含一些合理的东西、甚至是正确的东西,这是极不容易的。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从道理和事实两方面入手,耐心等待,使人们的认识转到真理方面来。

八、总结历史与前瞻未来的辩证统一

善于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从而揭示和认识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人的正确认识的形成,很多来自于正反面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而错误和失败往往更能使人警醒和认识真理。指出,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上升过程,是认识的深化和飞跃过程。他还说,我们共产党人就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邓小平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期积累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理论成果,是以理论形态表现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可以说,总结历史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梯。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作为发表和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不仅应从历史经验中总结,作出理论概括,而且必须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高瞻远瞩,前瞻未来。前瞻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先导”的实质就是具有前瞻性。这首先是体现在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既然科学理论把握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就能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前瞻。其次,理论创新的前瞻性还体现在理论创新的进程中,通过目标的前瞻、目标的设定来推进理论创新的进程。因此,我们应从历史性和前瞻性相统一的维度上推进理论创新。

九、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既要有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真理性的内容,也要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民族形式,二者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只有真理性的内容而无恰当的民族形式,理论就会被束之高阁、远离群众,但若只有一定的民族形式而无真理性的内容,这样的理论就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因此,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和遵循二者的有机统一,一方面,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有其反映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真理性的内容,就必须准确把握时展的脉搏,深刻揭示蕴含于时展变化和我国社会进步之中的客观规律。因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另一方面,真理性的内容只有和鲜活的民族形式相结合,才是完全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具有了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风格和表现形式,广大人民群众才易学、易懂、易于接受,才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真理性的内容和鲜活的民族形式相统一的典范。其语言风格都极具中国特色、“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都极易使广大人民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共鸣和认同感。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奥秘所在。

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既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风,又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文风。加强和改进学风,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发表,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反对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一厢情愿的凭空想象和闭门造车、为创新而创新的标新立异,避免言之无物的不良倾向。加强和改进文风,就是要在继续赋予理论以鲜活的民族形式上下功夫,坚持用明白畅达的文字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来表达和传播朴实的真理和鲜活而深刻的思想。反对故意抛开人民群众熟悉和喜欢的语言而生造词语,以及以为语言越晦涩玄奥,学问就越大,理论就越高深的不良文风。切实加强和改进我们的学风和文风,坚持理论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充分显示理论掌握群众、发表实践的强大生命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标志。

十、“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辩证统一